婴儿HIE网资是什么么意思

新生儿惊厥与脑瘫病因(上)
核心提示:新生儿惊厥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新生儿时期很常见的症状,常由于症状不典型,难于辨认而延误诊断。严重的惊厥发作病死率较高。常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如脑瘫、癫痫、智力低下等。
  和脑瘫的病因都很复杂、广泛,既可发生在出生前(如各种原因所致胚胎期脑发育异常),也可发生在出生时(如、产伤),还可发生在出生后(如各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心肺功能异常性疾病)。许多病因既是新生儿惊厥的原因,同时又是脑瘫的病因。在病因方面两者又有不同之处。
  新生儿惊厥的病因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和产科技术的提高,以及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发展及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广泛应用,近20年来有很大的变化。过去由产伤和窒息缺氧引起的新生儿惊厥减少,而由代谢异常引起的惊厥增多。现在由于高危新生儿和存活率的增高,由窒息、颅内出血引起的新生儿惊厥又有增加,尤其缺氧为引起新生儿惊厥的主要原因。对于体重小于2500g的早产儿,即使有低血糖或低血钙存在,也多继发于围产期窒息,颅内出血或感染。过去1/3的惊厥原因不明,某些脑血管疾病,脑先天畸形或脑发育不全等难以发现的病因,由于诊断技术的进步也得以明确。
  自1843年Little首先提出窒息与脑瘫有关系以来,一直认为围产期窒息是脑瘫的主要原因。而许多文献报道新生儿窒息在脑瘫病因中仅占少数,78%的脑瘫由非窒息因素引起(Toffs,1990)。而低出生体重儿脑瘫发生率增高。国内报道(徐宝珍,1998)窒息仍为脑瘫的主要高危因素(占45。3%)。下面将新生儿惊厥的病因及与脑瘫有关的高危因素归纳如下:
  一、缺氧缺血性脑病(HIE)
  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惊厥的主要原因。继发于围产期窒息的HIE占惊厥病因的30%~70%。北医三院报告67例新生儿惊厥,其中HIE占惊厥病因的16。4%,中重度HIE90%由围产期窒息引起。翟丽云(1997)报告97例新生儿惊厥,其中缺氧缺血性脑病占惊厥病因的30%。窒息缺氧导致无氧代谢的增加,能量产生减少,有毒的代谢产物堆积。此外,中重度HIE伴有肝肾等多器官功能衰竭和系统功能紊乱,以及电解质和化学物质代谢方面的改变,这些均可引起惊厥发作,甚至造成脑损伤,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如脑瘫、、等。随访55例新生儿HIE(王芬梅,1997)脑瘫为7。2%,智力低下为16。4%,脑瘫合并智力低下为60%。以上说明窒息、HIE、惊厥、脑瘫之间有密切关系。
  新生儿HIE的临床表现除惊厥以外,可有意识状态的改变,肌张力的变化和原始反射及颅神经的异常。轻度HIE表现兴奋、原始反射正常,肌张力正常或增高,无惊厥出现,脑电图多数正常;中度HIE呈抑制状态、嗜睡、肌张力减低、原始反射减弱,多出现较频繁的惊厥,脑电图轻至中度异常;重度HIE表现不同程度的,肌张力低下,甚至全身松软,原始反射消失,伴有频繁惊厥,同时可合并颅内出血,脑电图重度异常。新生儿HIE惊厥出现得比较早。多在生后6~12h,生后24~36h频繁惊厥发作,并难以控制,表现为惊厥持续状态。发作类型主要为微小发作,多灶性阵挛性发作,可以单一发作形式出现或合并其他发作类型。脑电图异常与临床表现和脑病严重程度相一致。重度HIE可表现背景活动异常,如爆发性抑制,低电压、电静息,以及惊厥性放电。这种异常脑电图反映脑功能有明显紊乱,提示预后不好。
  二、颅内出血
  颅内出血是围产期新生儿早期死亡和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的严重疾病之一,也是新生儿惊厥的常见原因,大约占惊厥病因的15%~25%。缺氧和损伤均可造成颅内出血。两者可同时存在,互为因果,而产伤仍是引起颅内出血的重要原因,占29。6%~47。6%。早产儿颅内出血比足月儿发生率高,分别为29。4%和9。4%(北医三院,1995)。孕龄小于32周,体重小于1500g的早产儿颅内出血发病率高达40%~50%。按出血部位不同,主要有4种类型,即硬膜下出血、原发性、脑室周围一和脑实质出血。
  (一)硬膜下出血
  硬膜下出血是颅内出血中较常见的类型,多由产伤引起,足月儿多见。50%的硬膜下出血伴有惊厥,通常出现在生后48h之内。脑瘫与此种类型出血关系密切。胎位异常、、产钳助产易撕裂大脑表面血管,血肿位于大脑半球背外侧。若大脑镰、小脑幕、或直窦、横窦、上矢状窦撕裂,血液流入脑干或进人硬膜下腔形成一侧或双侧硬膜下血肿。血肿可完全吸收或形成慢性血肿压迫脑组织。若面先露难产时,胎头过伸,压迫颈内动脉,导致颈内动脉损伤,继发血栓形成,引起大脑,成为脑瘫的病理基础。
  (二)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颅内出血最常见的类型。血液来自硬膜下静脉窦破裂、脑室内及脑实质出血者为继发性蛛网下腔出血。而由于窒息缺氧引起的毛细血管血液外渗,单纯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血液可局限在脑的表面。少量出血临床多无症状,而惊厥又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有时是唯一的临床症状。有资料表明,69%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伴有惊厥发作,常发生在生后l~2d之内。限局性阵挛性发作比较多见。惊厥病人若存在异常神经系统体征,约50%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如癫痫、脑瘫等。对无症状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或惊厥仅是唯一的临床表现的患者预后较好。
  (三)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
  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主要指室管膜下胚胎生发基质出血,血液流人脑室内形成脑室内出血。此种类型出血主要见于早产儿,常伴有窒息和呼吸系统疾病。脑室周围容易出血与其局部解剖生理特点有关。早产儿脑尚未发育成熟,室管膜下存在着胚胎生发层组织,此组织为仅含内皮细胞的毛细血管层,缺乏结缔组织支持。在胚胎30~32周时,胚胎生发层组织逐渐萎缩至足月儿消失。此外,在胚胎生发层大脑大静脉的小分支在此处呈U字形转弯,当血流方向转变时容易造成血液缓慢、瘀血、致压力升高而使血管破裂出血。在缺氧等因素存在时,可使脑血管自动调节机制损伤,血压剧烈波动也可使毛细血管破裂出血。
  脑室内出血最常见于未成熟儿,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在体重小于1500g,胎龄小于35周的早产儿,约50%发生脑室周围及脑室内出血。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在美国6个医疗中心大约有1200例早产儿,经CT和B超确诊的早产儿脑室内出血,其发生率为39%~49%。另一组460例,体重小于2250g的早产儿,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为39%;80年代中期为29%;80年代后期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为20%。惊厥是早产儿脑室内出血较严重的症状之一,在脑室内出血时,惊厥的发生率并不十分清楚,有资料报告约15%~35%的脑室内出血伴有惊厥发作。个别报告脑室内出血,65%出现限局性或多灶性惊厥发作。
  脑室内出血临床症状变化很大,除惊厥外,严重者生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病情急剧变化,出现昏迷,呼吸暂停,反射消失,肌张力严重低下,前囟紧张膨隆,严重酸中毒,最后突然死亡。部分早产儿病情在数小时至数天内进展,表现反应差,肌张力低下,可存活或进一步恶化死亡。脑室内出血常见的类型在生后24h内出现症状,少数在生后2~3d出现症状,表现烦躁不安、脑性尖叫等兴奋症状,逐渐转入抑制状态,表现嗜睡、肌张力低下、原始反射消失。部分病人无临床症状或体征,头颅CT扫描或B超检查时发现有脑室内出血,仔细检查约75%的病例有1个至多个神经系统异常表现。脑室内出血大约1/2病例在2~3周内逐渐恢复,约50%发展为。Panett报告,脑室内出血5%发展为脑瘫。因此早产、脑室内出血、惊厥及脑瘫关系密切。
  (四)脑实质出血
  脑实质出血是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严重类型,可由损伤及缺氧引起,其次见于脑血管畸形。脑实质原发性出血多见于缺氧情况下或静脉损伤。也可由脑室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扩散到脑实质。小在NICV尸解病例中占5%~10%,早产儿比足月儿多见,在胎龄小于32周或出生体重小于1500g的早产儿其发生率为15%~25%。早产儿第四脑室周围室管膜下的胚胎生发基质及小脑软脑膜下毛细血管丰富,缺少胶原组织,对缺氧非常敏感,当临床伴围产期窒息或产伤使血管破裂出血。小脑出血临床症状较重,病情常急剧恶化,患儿表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呼吸暂停和呼吸不规则,间歇性肌张力增高,眼球分离,角弓反张等。病情多在2~3d之内变化,极不成熟的早产儿生后即可死亡,惊厥可出现在生后2~3d或生后2~3周,存活者可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如肌张力低下型脑瘫。当损伤或缺氧造成基底节出血83%出现脑瘫(手足徐动型)。足月儿原发性丘脑出血已有报告。
  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新生儿惊厥的重要原因,占惊厥病因的10%~17%。包括宫内感染和生后获得性感染。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弓形体、螺旋体等,上述病原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发育中的脑,出现脑功能和结构的异常,临床表现智力低下,癫痫和脑瘫。
  (一)新生儿细菌性
  细菌性脑膜炎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颅内感染性疾病。发生率约占活产儿的0。2‰~1‰,早产儿高达3‰。病死率很高,一般为20%~30%,国内报道为40%~50%,存活者30%~50%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病原菌很广泛。在美国,以B族溶血性链球菌(GBS)、大肠杆菌和李司忒菌最为常见。在497例细菌性脑膜炎病原菌中(美国,1993),GBS占44%,大肠杆菌占26%,其他肠道革兰阴性细菌占10%,此外尚有流感杆菌、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国内病原菌检出率为58。9%。生后2周之内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多见,如大肠杆菌,生后2周之后以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多见,如金黄色葡萄球菌。
  与脑膜炎关系密切。败血症占活产儿的1。5‰,脑膜炎为3‰。严重的败血症50%合并脑膜炎。早发性败血症脑膜炎多为杆菌感染,晚发性败血症脑膜炎多为球菌感染。新生儿脑膜炎临床症状不典型,早发性脑膜炎多见早产儿,发病多在24~48h,无明显神经系统体征。与早发性败血症相同,常见体温升高,呼吸暂停、、肝等,仅30%的早发性脑膜炎可见神经系统体征。晚发性败血症脑膜炎多见于足月儿,多在生后l周后起病,发病与细菌血清型关系密切,产科并发症不多见。神经系统体征明显、表现兴奋、昏迷、惊厥、前囟膨隆、颅神经症状、颈强直等。惊厥是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的重要症状。B族乙型链球菌脑膜炎30%以上的病例出现惊厥。在一组随访21年的革兰阴性肠道细菌性脑膜炎中,49%的足月儿和65%的早产儿临床出现过惊厥发作。另一组新生儿脑膜炎,临床上69%出现惊厥,48%脑电图上有痫性放电。未合并脑膜炎的败血症也可引起惊厥,其原因可能与电解质及其他代谢紊乱有关。脑膜炎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有、急性脑积水、硬膜下积液、出血性损伤等。
  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主要的神经病理改变包括急性蛛、脑室炎、血管炎、脑、(30%~50%)、。慢性病理改变包括脑积水(50%)、脑穿通畸形、脑萎缩等。脑梗塞是严重的病理损伤,尸解30%~50%病例伴有血栓形成。上述中枢神经系统的病理改变,同样是脑瘫的病理基础。有上述病理基础的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如诊断和治疗不及时,影响脑膜炎的预后。此外预后还与随访时间长短,以及脑发育的可塑性有关,病原菌种类不同,预后也不同。GBS脑膜炎2l%死亡,存活者50%正常,轻中度后遗症为29%,严重后遗症为2l%。革兰阴性肠道细菌脑膜炎预后也不好,在72例脑膜炎(56%为大肠杆菌)中,17%死亡,存活者44%正常,56%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如脑瘫、智力低下、癫痫、语言、听力功能障碍,以及行为、认知功能异常等。病情严重、出现昏迷、低体重儿、脑脊液蛋白明显增高、脑电图背景波明显异常的患儿均提示预后不好。
  (二)病毒性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各种病毒感染中以TORCH引起的宫内感染(先天感染)最重要。这一组病原体是指巨细胞病毒(C)、病毒(R)、单纯疱疹病毒(H)、弓形体(T)和其他病毒(O),如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此外尚有肠道病毒、、EB病毒等。上述各种病原体多数经胎盘传给胎儿,对胎儿产生破坏性和致畸作用。围产期感染发生的时间愈早对胎儿影响愈大。宫内感染为慢性感染过程,出生时症状常不典型,数年后可出现脑发育障碍的症状。
  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是婴儿最常见的严重的先天感染。美国每年约有3。5万~4。5万CMV感染的婴儿出生。母亲原发感染是CMV感染的重要原因,CMV感染的母亲所生婴儿约30%~40%发生先天性CMV感染,因此0。5%~2%的新生儿有CMV感染。我国新生儿中先天性CMV感染率为0。4%~2。5%(黄榕,1996)。其中10%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而90%~95%在新生儿期症状不典型。多见于小于胎龄儿、未成熟儿及低体重儿。常见肝、脾肿大、高胆红素血症。神经系统症状多种多样,5%~10%的婴儿患有脑膜脑炎和惊厥发作。此外,常见进行性听力障碍、头小畸形(30%~50%)、脉络膜视网膜炎、脑室周围钙化等。先天性CMV感染的预后与神经病理的严重程度有关,并与临床表现一致。先天性CMV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可见脑室周围和脑的钙化(80%),多小脑回畸形,肉芽肿性室管膜炎、脑积水。神经元迁移障碍引起的皮层结构异常,如神经元异位,脑发育障碍。当临床出现小头畸形,脑内钙化等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时,约95%的患儿有智力低下、脑瘫、惊厥、耳聋等神经系统后遗症或死亡。神经系统体征轻微者预后较好。
  综合征在风疹流行年较常见。由于广泛接种风疹疫苗使其发病率降低。在美国其发病率小于1/100万活产儿。婴儿先天性风疹感染是由母亲原发感染后出现病毒血症,通过胎盘感染胎儿,母亲感染常无症状。胎儿感染的可能性和严重性与母亲感染的时间密切相关。妊娠时母亲感染的时间愈早,胎儿感染的机会愈多,临床表现愈严重。在感染时,妊娠的时间与严重的发育缺陷也密切相关。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约2/3病人症状不典型,或为正常新生儿,宫内发育迟缓是常见的临床特点。严重者出现肝脾大、黄疸、心血管畸形,50%~75%的小儿在新生儿期有神经系统症状,早期嗜睡、前囟饱满(50%)。10%~15%的新生儿出现惊厥发作,此外可见肌张力低下、小头畸形、角弓反张等。先天风疹综合征神经系统的损害主要有小头畸形、脑积水、胼胝体发育不全、皮质下可出现空洞性铁、钙的沉着。头颅CT扫描可见血管病变区的缺血改变,脑白质低密度,多发性钙化等。先天风疹综合征的预后与新生儿期风疹的症状有关。在100例风疹婴儿研究中(Desmond,1967),90%的患儿在新生儿期和婴儿早期出现明显症状,其中50%为脑瘫和智力发育迟缓,81%小头畸形,72%有明显的听力障碍。即使感染不严重者也常出现听力发育障碍及运动、行为异常,以及学习困难。先天性风疹少见的并发症为进行性全脑炎。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HSV)75%的新生儿是由HSVⅡ型引起。25%HSV感染由I型引起。Ⅱ型HSV病毒常感染孕妇的生殖道。母亲原发感染是新生儿感染的常见原因。孕妇感染HSV,10%的新生儿有HSV感染。随着成年人生殖道HSV感染的剧增,新生儿HSV感染率也增加。绝大多数新生儿HSV感染是在分娩时获得的。有HSV感染出现明显临床症状的孕妇,分娩时新生儿发生感染的危险性为50%。早产儿比足月儿易感性强(40%~50%),危险性也较足月儿高4~5倍。产前经胎盘获得的胎儿HSV感染很少见,仅占5%。新生儿感染HSV后可引起广泛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包括脑膜脑炎、多灶性脑实质坏死,偶发的颅内出血,脑水肿及多发性囊性脑软化,坏死性脑炎可侵犯一侧或双侧颞叶。新生儿HSV感染后出现全身及局部感染症状,50%的婴儿HSV感染为播散型,影响肝肾及其他器官。中枢神经受累时出现前囟膨隆,角弓反张,去大脑强直、昏迷、惊厥等。全身播散型HSV感染,病死率高达80%,约ll%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包括精神发育迟缓、癫痫、痉挛性,以及小头畸形、小眼睛、脉络膜视网膜炎、晶体混浊、等。
  (三)其他病毒感染
  其他病毒感染包括肠道病毒、水痘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等。
  任何一种肠道病毒,如小儿麻痹病毒、CoxA和B、ECHO病毒都可通过胎盘、分娩过程或产后获得而感染胎儿和新生儿。围产期颅内肠道病毒感染最常见的是病毒性脑膜炎。在77例新生儿CoxB感染中,48例脑脊液提示炎症改变。神经系统症状常见意识水平降低,肌张力低下,惊厥,限局性运动障碍少见。严重病例预后不好,死亡率高。
  新生儿先天水痘综合征及围产期水痘均少见,但病情严重。神经系统病理改变明显,表现脑膜脑炎、脊髓炎、肢体麻痹,预后不好,先天性水痘综合征婴儿病死率为26%~50%。
  新生儿和胎儿中枢神经系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其发病率在美国纽约城区高达5‰~6‰。胎儿HIV感染占美国儿童HIV感染病例的90%以上,母亲感染HIV 10%~40%传播给胎儿。经胎盘传给胎儿和分娩过程中感染HIV两种机制均很重要。HIV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病理改变有脑膜脑炎、脑萎缩、血管钙化及髓鞘脱失。新生儿期感染HIV临床神经系统表现极少。约80%病例2岁时出现临床症状。神经系统症状主要有进行性脑病(30%~40%),非进行性脑病(30%~40%)及无神经系统异常三种表现形式。可见智力发育迟缓、痉挛性瘫痪及锥体外系症状。由于对新生儿HIV感染的认识还不十分清楚,故对其预后的判断比较困难,平均生存38个月。l岁以内婴儿死亡率高,90%HIV感染的婴儿出现智力低下和脑瘫。
  某些少见的宫内病毒感染与惊厥、脑瘫关系密切。Wrighi R。等(美国,1997)报道26例经血清学证实的先天性病毒(LCM)综合征。此综合征类似于CMV和先天性弓形体感染。临床可见大头、小头、眼睛异常。在16例存活的患儿中,63%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包括严重的痉挛性四肢瘫、惊厥、视力降低、智力低下等。
(实习编辑:黄秀杰)
常见症状: 并发症状:相关检查: 推荐用药:
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其后遗症。[]
推荐医院:推荐医生: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6月28日,引起广泛关注的“慈母溺儿”案在东莞一审宣判,溺死脑瘫亲生儿子的韩群凤获刑5年。39健康网邀请专家讲解脑瘫是为何引起,应该如何预防脑瘫,脑瘫又该如何治疗等问题。 []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求医就诊小贴士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妇产大解密
糖叔的甜蜜私厨
皮肤大件事
随着现代人们孕育计划的推迟及克制,如何选择安全的避孕方…… []
在我国的中医院校经常能看到一批批外国医生围着中国医生学…… []
近30年我国肺癌发病率上升了465%,已经超越肝癌成为癌症中…… []
这些触目惊心的照片迫使我们面对生命、死亡、性、疾病、人…… []
新生儿惊厥是指由多种原因(产伤、缺氧、代谢异常、感染及先天畸形等)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暂进性紊乱的一种症状,是脑组织部分神经元突然发生不同程度异常放电导致全身或局部肌肉不随意的收缩运动。有些回顾性的BFNS病例未经药物治疗自愈。有反复发作的病例可给予苯巴比妥或丙戊酸治疗,发作容易控制,用药时间为2~6个月。一般不需更长时间 的治疗。多数病人长期预后良好,惊厥发作容易控制,精神运动发育正常。有报道少数病例在1岁以内有一过性的精神运动发育延迟。新生儿惊厥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新生儿时期很常见的症状,常由于症状不典型,难于辨认而延误诊断。严重的惊厥发作病死率较高。常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如脑瘫、癫痫、智力低下等。新生儿惊厥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新生儿时期很常见的症状,常由于症状不典型,难于辨认而延误诊断。严重的惊厥发作病死率较高。常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如脑瘫、癫痫、智力低下等。新生儿惊厥是脑瘫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两者在病因、病理基础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因此新生儿惊厥与脑瘫关系十分密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_百度百科
收藏 查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本词条由 提供专业内容并参与编辑
声明百度百科公开招募三甲医院副高职称医师或医学博士,加入国家卫生计生委“”,撰写医学词条。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指在围产期窒息而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HIE的临床症状以意识状态变化和最重要是区别脑病严重程度和后遗症的主要指标本症不仅严重威胁着新生儿的生命并且是新生儿期后病残儿中最常见的病因之一
围产期窒息是本症的主要病因凡是造成母体和胎儿间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障碍使血氧浓度降低者均可造成窒息大部分由宫内窒息引起次之为娩出过程中窒息少部分为先天疾病所致1.多为足月适于胎龄儿具有明显宫内窘迫史或产时窒息史Apgar评分1分钟&35分钟&6经抢救10分钟后始有自主呼吸或需用气管内插管正压呼吸2分钟以上者
2.意识障碍是本症的重要表现生后即出现异常神经症状并持续24小时以上轻型仅有激惹或重型意识减退或木僵
3.征候是围产儿HIE的特征前囟饱满骨缝分离头围增大
4.多见于中重型病例惊厥可为不典型局灶或多灶性阵挛型和强直性肌阵挛型
5.肌张力增加减弱或松软可出现癫痫
6.原始反射异常如拥抱反射过分活跃减弱或消失吸吮反射减弱或消失
重症病例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有呼吸节律不齐呼吸暂停以及眼球震颤瞳孔改变等脑干损伤表现1.颅脑超声检查
有特异性诊断价值
1普遍回声增强脑室变窄或消失提示有脑水肿
2脑室周围高回声区多见于侧脑室外角的后方提示可能有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3散在高回声区由广泛散布的脑实质缺血所致
4局限性高回声区表明某一主要脑血管分布的区域有缺血性损害
多有脑萎缩表现
1轻度 散在局灶低密度分布2个脑叶
2中度 低密度影超过2个脑叶白质灰质对比模糊
3重度 弥漫性低密度影灰质白质界限丧失但基底节小脑尚有正常密度侧脑室狭窄受压
中重度常伴有蜘网膜下腔充血脑室内出血或脑实质出血
3.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
需动态观察V波振幅及V/I振幅比值若持续偏低提示神经系统损害
4.血清磷酸肌酸激酶脑型同功酶增高
此酶是脑组织损伤程度的特异性酶临床诊断依据
1.具有明显的围产期窒息史
见于生后12小时或24小时内出现异常神经症状如意识障碍肌张力改变及原始反射异常
2.病情危重者有惊厥及
根据病情不同分轻中重三度
1轻度 过度觉醒状态易激惹兴奋和高度激动性抖动拥抱反射活跃
2中度 抑制状态嗜睡或浅昏迷肌张力低下50%病例有惊厥发作和拥抱吸吮反射减弱
3重度 昏迷状态反射消失肌张力减弱或消失生后数小时至12小时出现惊厥且呈持续状态或为去大脑僵直状态治疗的目的在于尽可能改善已经受损害神经元的代谢功能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同时应予以控制惊厥减轻脑水肿改善脑血流和脑细胞代谢等特殊治疗
1.一般治疗
①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必要时使用人工呼吸器②纠正低血压③供给足够的葡萄糖以满足脑组织能量代谢需要④纠正代谢性酸中毒⑤血钙低于1.9mmol/L时可静脉葡萄糖酸钙⑥适当限制液体入量
2.控制惊厥
首选苯巴比妥钠
3.控制颅压增高
选用地塞米松若颅压仍高改用甘露醇
4.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药等
可用细胞色素C三磷酸腺苷辅酶A等每日静脉滴注直至症状明显好转也可使用胞二磷胆碱稀释后静点脑活素以生理盐水稀释后静滴均可改善脑组织代谢治疗必须持续至症状完全消失中度HIE应治疗10~14日重度HIE应治疗14~21日或更长治疗开始得愈早愈好一般应在生后24小时内即开始治疗尽量避免生后各种病理因素加重脑损伤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nginx/1.4.1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邵银进大夫本人发表
日晚23:00至11月18日早8:00,因系统维护,暂停网站所有页面访问,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18天新生儿轻中度HIE如何治疗和康复训练
状态:就诊前
咨询标题:18天新生儿轻中度HIE如何治疗和康复训练
新生儿轻中度HIE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5月19日17:05分,我家宝宝(男孩)自然分娩出生,生下来没哭,经抢救后5分钟后17:10分哭了。嘴唇甘紫,精神差,囱门平软,A氏评分1分钟5分,5分钟9分,10分钟10分。羊水清。17:50分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转入时,医生说有1.新生儿窒息2.有一个7*8CM的产瘤。20日早上咨询宝宝主治医生:(1)19日晚上宝宝脸色不太好看,吸氧后改善(2)宝宝的哭声弱了点(3)宝宝有点激惹反应,四肢有点抖动,肌张力有点点高但没有出现抽搐和惊厥。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19日开始做了电解质测定·肾功能检查·心肌酶谱四项·血型鉴定·肝功能检查(大)·血培养及鉴定·洗胃。治疗就是: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甘露醇注射液(19日4瓶,20日4瓶,21日4瓶,22日4瓶,23日3瓶,24日3瓶,25日4瓶,26日2瓶,27日2瓶,28日1瓶,29日1瓶】·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9AA-1(20日开始打)·【碳酸氢钠注射液(此针打到20日,21日就没打了)】·维生素B6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注射用苯巴比妥钠(鲁米那)此针打到22日,23日就没打了】·注射用头孢他啶·肝素钠注射液(26日开始打的,每天一支)21日下午做了磁共振(蛛网膜下腔少量出血)。22日胆红素有点高进行蓝光治疗三天后退黄胆。23日做了耳声发射检查双耳通过。26日开始打鼠神经生长因子10支(每天一支,在监护室就打到30日只打了5支,后5支在我的医保医院打)经治疗30日出院,出院小结:哭声正常,大小便正常,体温正常,心跳正常,呼吸平稳,囱门平软,腹部平软,没抽搐和惊厥,肌张力尚正常,能吃能睡(能吃300多ML奶,一天8次,每次30至40ML),原始反射正常引出,病理反射未引出。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确诊为HIE是否有误
2.现已出院后期如何治疗
3.康复训练是否要做
4.是否有后遗症
5.蛛网膜下腔少量出血严重不,多久去复查
6.鼠神经生长因子要打几个疗程,中间是否要间断休息一下,休息多久,可否打小儿预防针
7.宝宝的主治医生说HIE的分度是轻中度但偏向于轻度,是不是呢?
k***发表于
你好:情况描述比较清楚,诊断HIE是准确的,出院后建议到医院进行早期干预,3个月前干预是超早期治疗,留下后遗症的概率并不大,但家属要高度重视神经科随诊,3个月大时建议复查头颅MRI,药物治疗要适度,物理治疗很重要,至于病情的程度还是要看孩子的临床表现和发育状况。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
指导下进行!)
邵银进大夫本人
状态:就诊前
鼠神经生长因子的药已开了10支(第二疗程,宝宝的主治医生说最少打到两个疗程来)计划从13号开始打。物理治疗是哪些项目?是否还要住院治疗?不知邵医生的门诊是星期几的,号好挂不?我想宝宝满月来你这诊治一下,不会耽误宝宝最佳治疗时间吧
物理治疗包括:功能训练、水疗、脑仿生物电、视听刺激等非药物治疗,我每周一上午坐诊。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
指导下进行!)
邵银进大夫本人
状态:就诊前
请问邵医生:你们医院有小儿神经科吗?有做如发育商和智力测评吗?你星期几坐诊呢?
你好:我每周一上午专家门诊,我们科有儿童康复综合治疗,你可以带孩子和资料来我科就诊咨询。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
指导下进行!)
邵银进大夫本人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邵银进大夫的信息
小儿脑瘫康复、小儿癫痫、脊髓损伤康复、心脑血管康复、软组织损伤康复、神经肉毒素注射技术等
邵银进,现任赣州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担任赣州市康复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赣州市物理医学与康复专...
康复科可通话专家
副主任医师
上海第十人民医院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
海军总医院
康复医学科
康复医学中心
副主任医师
南京中医院
养生康复科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
上海东方医院
康复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物理康复科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康复理疗科
好大夫在线电话咨询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资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