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生在接诊发热濒死病人的临床表现需询问什么?为什么

专家谈?▎关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接诊建议_百度宝宝知道
&专家谈?▎关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接诊建议
我小也是小男神
宝宝1岁2个月LV.13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以发热、颈部淋巴结肿大、咽炎和外周血非典型淋巴细胞出现为主要表现。该疾病首次由一位俄罗斯儿科医生报道。 该疾病主要见于15~25岁人群,发病没有季节差异,国外报道“深度接吻”是主要传播途径。但此病在<12岁的儿童并不少见,且多数是<4岁的幼儿。
该疾病潜伏期为32~49 d,常见临床表现及出现概率如下:咽痛95%,颈部淋巴结肿大80%,乏力70%,头痛50%,食欲不振50%,发热47%,肌痛45%。大部分症状于发病10 d内好转,但乏力和颈部淋巴结肿大可持续>3周。
对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儿科医生可能并不陌生,但该疾病的特殊表现,使得一些病例不能够得到早期诊断,另一些病例受到了不必要的或过度的治疗。为引导基层医生早期发现该疾病,同时规范其治疗,笔者参考国内外最新文献并结合临床经验,分享以下建议。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误诊问题
由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多个临床表现,但在疾病早期,这些临床症状并不全部出现,因此在未进行血清学试验前,下列情况容易造成误诊。
发热、咽痛、扁桃体肿大时,容易误诊为化脓性扁桃体炎
95%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有扁桃体肿大,且30%的患者咽拭子培养可有溶血性链球菌阳性。
鉴别要点: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扁桃体通常有粗糙灰色的渗出物覆盖,充血程度不及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另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通常扁桃体无脓点,但同时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
出现Ⅲ型不典型淋巴血细胞伴发热、乏力时,容易误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血白细胞升高,50%病例可有轻度血小板减少。
鉴别要点: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无出血表现,亦无白血病患者的消耗性表现(如体重减轻、面色苍白等),这些特点可以作为两者的鉴别点,如难以排除白血病时,需要进行骨穿做最终确诊。
出现皮疹时,容易误诊为药物过敏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可出现斑丘疹、荨麻疹、大疱疹、猩红热样皮疹等表现,特别在使用氨苄西林治疗时,80%患者容易出现皮疹,此时极易诊断为药物过敏。
鉴别要点: 如果患者既往无明确药物过敏史,同时伴随肝脾大、淋巴结大、血中非典型淋巴细胞出现等典型症状时,应当考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而非青霉素过敏。
接诊疑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由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容易出现与其他疾病类似的症状,临床医生接诊时除了仔细询问有无发热、咽痛、乏力,有无皮疹等病史外,查体需仔细检查有无淋巴结肿大和肝脾肿大。
另外,要注意观察扁桃体肿大的特点,在未进行外周血白细胞手工分类和血清学检查前,应当考虑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可能性。
鉴别诊断需要注意的问题
链球菌咽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鉴别点已在前文提及,下列疾病亦可出现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类似症状。
巨细胞病毒(CMV)感染
可伴有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外周血非典型淋巴细胞出现,但通常无咽痛、扁桃体肿大。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
可以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类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症状,对于临床表现不除外HIV感染的患者,建议仔细询问与可能引起HIV感染相关的病史,同时行EB病毒血清学检查和HIV相关检查(HIV RNA定量、p24抗原检测、CD4细胞计数)。
亦可有发热、淋巴结肿大,但通常肿大淋巴结为全身性,不仅限于颈部,但由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是Hodgkin淋巴瘤的高危人群,对于病程>3周、症状无缓解、淋巴结肿大无减轻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应行进一步的血液学检查或淋巴结活检以明确是否为淋巴瘤。
规范化治疗需要注意的问题
对症支持治疗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主要临床处理方法 由于本病目前无特效疗法,治疗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急性期鼓励多休息,有利于缓解症状。部分患者急性期过后可有持续的慢性疲劳感,最长可持续到6个月,但该慢性疲劳对预后无明显影响。
正确看待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目前无确切疗效的证据,尽管有报道阿昔洛韦静脉或口服应用可以降低口咽部的EB病毒定植,但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目前尚无可靠证据。因此,除重症病例(如伴随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外,通常不建议使用抗病毒治疗。
严格掌握抗生素、激素应用的指征
尽管部分患者咽部培养可有链球菌,但抗生素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中的作用尚不肯定,且抗生素可以增加皮疹的发生概率,造成临床更难判断皮疹是否与药物过敏有关,因此通常不建议使用。激素仅在有并发症的患者考虑应用,如并发气道梗阻、严重的血小板减少或溶血性贫血时。
谨慎对待儿童患者的用药问题
由于小儿对药物敏感,也更容易发生肝肾损害,因此用药应当更加注意。对于外周血检查无明显细菌感染证据的患儿,在诊断未明确前,不建议早期应用抗生素。对于确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轻症患儿,不建议给予抗病毒治疗。在疾病恢复期,建议监测转氨酶,以明确有无EB病毒感染引起肝损害。
总之,对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接诊医生应当认真进行病史询问和全身体格检查,以更好地进行鉴别诊断,早期进行规范化治疗,防止滥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的发生。同时,医生应当对患者及其家属加强健康教育,认识该疾病的特点及恢复期存在的问题,降低不必要的焦虑,并对患者后期进行正确的随访与监测。
作者 北京宝岛妇产医院儿科 樊曦涌
如有内容合作事宜,可联系小社(010-2)哦!杂志订阅 电话: “010-6”。
投稿邮箱:
热文榜单top10 点击即可 亲,分享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哦!
1.临床从业人员表情图,笑翻了
2.安全经典的儿童退烧药
3.聚焦基层直肠滴入乱象
4.国务院再推利好政策,乡村医生的春天真的来了
5.醉酒的8种死法
6.国家卫计委:论文将不再作为职称评聘“硬杠杠”
7.看了这个,你还敢输液吗?
8.协和专家谈头孢到底要不要做皮试
9.勿让悲剧再发生,6岁以下儿童一定要慎用细辛脑
10.医患怨声纷纷,村卫生室合并引争议
扫码或保存
邀请好友扫一扫分享给TA或者             
您所在的位置:
海南发现2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 将加强检测与防控
发布:|来源:南海网|作者:谭邦会|编辑:实习编辑张冰
  南海网海口7月16日消息(南海网记者谭邦会)今年5月份,海南省出现2例从泰国输入的登革热病例。海南省卫生厅7月16日提醒,返琼与来琼后出现发热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发热门诊就医。
  海南省卫生厅表示,当前正值登革热的流行季节,且近期海南省高温多雨,虫媒滋生繁殖,媒介监测显示大部分监测点媒介伊蚊广泛分布且密度较高,给登革热的传播提供了可能条件。与此同时,毗邻海南省的东南亚地区登革热疫情较为严重,且海南华侨和国内外旅居人员频繁入岛,增加了登革热输入性疫情及由此引起的局部暴发流行的风险。
  海南省卫生厅将对登革热疫情进行检测与防控,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该厅要求,海南各级医疗机构要做好发热病人的监测工作,重点落实预检分诊制度、首诊负责制,加强发热门诊的规范运行管理,发热门诊须按照相关建设标准配备纱门、纱窗、消毒物品等必要的物资,并在门诊大厅、急诊室的显著位置放置提示牌,提示从东南亚及南美洲地区返琼或来琼后出现发热等症状的病人,要及时到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并主动告诉医生相关外出史。
  临床医生在接诊病人时,应加大对具有发热、头痛、肌肉痛、皮疹和面、颈、胸部潮红等症状病人的筛查和诊断,加强流行病学史的询问,特别要排查来自东南亚及南美洲地区的发热病人,一旦发现可疑登革热病例,应立即向疾控机构报告并及时对病例进行防蚊隔离处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防止误诊、漏报和院内感染。
阅读下一篇健康聚焦:
沙发空缺中,还不快抢~
(非会员不填密码)
 验证码: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热文排行榜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电话:(86)3  传真: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友情链接☆
中国广播网健康
寻医问药网
两性健康网
寻医问药专家网
央视网养生频道
安徽健康网
四川在线健康
山西新闻网健康
金黔在线健康频道
内蒙古新闻网健康
彩蝶整形美容
中国糖尿病网
四川新闻网健康
阿亮医生网
延边健康网
中国医院网
窈窕减肥瘦身
华声健康网
无痛人流网
医学整形美容
百姓肛肠网
长城网健康
 |  | 【推荐】门诊预检分诊制度7doc下载_爱问共享资料
【推荐】门诊预检分诊制度7.doc
【推荐】门诊预检分诊制度7.doc
【推荐】门诊预检分诊制度7.doc
简介:本文档为《【推荐】门诊预检分诊制度7doc》,可适用于综合领域,主题内容包含【推荐】门诊预检分诊制度发热病人预检分诊工作制度为规范发热病人预检、分诊工作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防止院内交叉感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符等。
侵权或盗版
*若权利人发现爱问平台上用户上传内容侵犯了其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等合法权益时,请按照平台要求书面通知爱问!
赌博犯罪类
添加成功至
资料评价:
所需积分:0如何接诊发热患者? - 全科医疗专业讨论版 - 爱爱医医学论坛
查看: 1264|回复: 5
如何接诊发热患者?
阅读权限2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针对目前H7N9的疫情,如果有高热的病人来就诊我们改如何处理,是不是应该转诊?
阅读权限220
1.在这期间凡是有发热的患者都应该注意有无、H7N9禽流感样症状,是否有局部小流行,特别需要注意幼儿园、小学、中学有无群发性疾病;注意询问发热的时间,伴随的相关症状,持续发热3天或者高热不退的及时转诊,热退之后急性卡他症状反而加重或者出现其他症状,肺部出现罗音的给予转诊,发热原因不明的不要轻易接诊。
2.在这期间尽量不要使用激素退热,否则容易掩盖病情。
3.有条件的可以做血常规,看白细胞总数,白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比例有助于鉴别细菌还是病毒。
4.详细的问诊,仔细查体,不要忽略细节。
5.发现持续发热的病号,要做好登记,留下患者个人信息,及时上报当地防疫站,患者家属中有多位类似病情的需要留意。
6.低热患者不要轻易使用退热药
7.熟悉H7N9禽流感症状,诊断依据,有助于筛查。
精彩、全面的发言。
阅读权限220
想拟版主所言非常全面,目前接诊高热患者一定要注意排查H7N9,注意详细问诊,有无疫区生活史,有无禽类接触史,肺部有罗音一定嘱患者去发热门诊检查。
阅读权限20
& &分析的很好,学习了。谢谢
阅读权限50
看指南的意思,主要是看有没有合并不明原因,有或可疑的,一定要转。
如明确没有肺炎的症状,应不用担心。
阅读权限50
(应算是指南吧2013年第一版)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濒死病人的临床表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