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特异性t波异常st-t异常是心脏神经官能症吗

当前位置:>> 心脏神经官能症
心脏神经官能症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以心血管系统功能失常为主要表现,可兼有神经官能症的其他症状,为最常见的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临床和病理方面均无器质性病变。本症约占心血管症状病人的10%,多见于女性和青中年人,年龄在20~40岁之间,但老年人也可发病。
科室:心血管内科
症状:   症状多种多样,其中以心血管方面的症状较为突出。常见症状有心悸、呼吸困难、心前区针刺样痛或灼热痛。心悸多在安静时出现,尤其是夜间引起烦躁不安,不能入睡;常常觉得呼吸不畅,叹气样呼吸;持续感到疲劳,尽管经过体息也不能好转。常伴头痛、耳鸣、失眠、出汗、颤抖等一般官能症的症状。
不同类型的心脏神经官能症:
心脏神经官能症
  症状多种多样,其中以心血管方面的症状较为突出。常见症状有心悸、呼吸困难、心前区针刺样痛或灼热痛。心悸多在安静时出现,尤其是夜间引起烦躁不安,不能入睡;常常觉得呼吸不畅,叹气样呼吸;持续感到疲劳,尽管经过体息也不能好转。常伴头痛、耳鸣、失眠、出汗、颤抖等一般官能症的症状。
  体格检查常无特殊发现。多呈焦虑状态或紧张表情,血压可正常或轻度升高。心脏听诊时可有心率增快、心音增强,可伴有心前区1~2级柔和的收缩期杂音,偶有期前收缩出现,与交感神经张力过高有关。心电图可示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非特异性ST-T变化。
  心脏神经官能症的诊断需在排除心脏器质性病变(如冠心病、心肌病或病毒性心肌炎等)的基础上作出,诊断时宜慎重。应排除内分泌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
  防治原则与神经官能症的相同。首先医生要向患者仔细解释病情,使其相信并无器质性心血管病,让患者解除不必要的顾虑。一般不必卧床休息,生活应有规律,去除不良生活习惯。鼓励病人进行体育锻炼,具体的运动方式和持续时间视患者的年龄、体力和病情轻重而定,一般以轻柔的太饭拳、气功、散步等为宜。患者在运动时应以不觉累为原则,不可急于求成而盲目加大运动量。
  过度换气患者可辅导其采用腹式呼吸松弛疗法;对失眠严重患者酌情使用地西洋类制剂;焦虑症状较明显患者可选用多塞平、盐酸氟西汀等;绝经期妇女可以短期使用雌激素替代治疗;对有心率加快或高动力循环状态症状者,可给予B受体阻断药,如美托洛尔(倍他乐克)12.5~25mg,2次/d,维持治疗2~3个月以上再逐渐停药,否则症状易出现反复。窦性心律 非特异性ST-T波异常 9150**异常心电图**_百度知道
窦性心律 非特异性ST-T波异常 9150**异常心电图**
患者信息,,SV1 幅度 1,主要症状等),T 轴 75&#47,87&#47,73MV 结果,61deg RV5&#47,QRS&#47,0,需要在查和治疗吗,心率 78bpm PR 间期 138MS QRS 宽度72MS QT&#47, 1110
窦性心律 4048 非特异性ST-T异常 9150**异常心电图**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我这正常吗,女 30岁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397MS P&#47,17&#47,56mvRV5+SV1 电压 1,QTC 间期 364&#47,
太着急了怕心脏有什么问题,
提问者采纳
血容量不足,能引起心肌相对缺血。2,能引起心肌的供血障碍性缺血。4,能引起心肌的
相应缺血。3,
1,血粘度过大,然后及时对症处理消除原因,建议从以下方面检查确诊引起的原因,有心肌供血不足的问题,心肌耗血量过大,杂质过多能引起心肌血液循不良性缺血。,全身缺血,血红细胞聚过重,向心肌供血的血管不畅通, 劳心过重,1,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最起码是2个有表现吧,比如下壁心肌缺血,比如你表征下壁的导联也就一个有表现,所谓非特异性的,一般不作为心肌缺血的表现,非特异性ST-T改变,Ⅲ,avF导联,就是没有特征性的,就是没有具体标征哪一部分的,其他的都不支持!,那么必须是表征下壁心肌的Ⅱ,但是非特异性的,
你这心电图 问题不大 不过你最好给我 附上图 我看一下 你现在不要着急 30岁女性这个年纪心脏极少有问题 有的话 一般是风心病 房颤 先心病 但目前看来都可以排除
好了 没问题
没问题,你这是正常的,非特异性改变没有临床意义,窦性心律是正常心律
窦性心律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这是心脏有问题还是神经官能症?
健康咨询描述:
我有神经官能症三年了,每次都是精神经常,糊思乱想才发作的.第一次出现乏力、胸闷、心跳快、尿频是03年。是因为恐惧非典,然后不小心感冒了才引起来的。那次心电图检查是:平均心电轴不偏。心率:100/分。PR:0.12" QRS:0.07" QT:0.28"1.P波按序aVR出现倒置2.QRS-ST-T 波序贯出现,余未见异常诊断结果: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后来过了大半年时间,身体才恢复过来第二次发作是05年,因为恋爱不顺心。又出现了上述症状。心电图检查:心率:100/分。P-R间期:0.15 Q-T间期:0.30 QRS时限:0.06 QTC:0.39 电轴:33度心电图诊断:逆钟向转位 低电压这一次发作,那天晚上睡觉,突然想到一件很恐怖的事,越想越害怕,然后手脚出冷汗.心发慌.后来起床喝点水,自己强压自己控制不想,才好.要不然感觉自己要晕过去了.然后出现胸很闷还有点痛、尿频、然后又做了一次心电图。心电图特征:平均心电轴不偏心率:136/分 PR:0.14" QRS:0.08" QT:0.36"ST≥0.05:近似水平T:低平心电图诊断结果:窦性心动过速 ST—T改变请问我的心脏正常吗?医生看了之后,说要我放松心情,开了(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和中成药(银杏叶分散片)。吃了半个月,好多了。现在已经没吃了请问专家:我还需要吃什么药。现在虽然不像前段时间那样容易心慌了,胸闷也好了好多,也有力气了。但是这胸口还是不顺畅。还有点闷,或者说好像有个东西堵在喉咙左半边靠下。如果咳一下就会顺畅一点。所心有时就故意咳一下。这个毛病一直有。好几年了,它不随运动而加剧的。心情好点时,也不会在意的。这是怎么会事呢?还有我要是胸闷或生气时就会感觉左边的乳房高一点大一点。这是正常现象吗?谢谢专家耐心帮我分解!为感!请问我的心脏有问题吗?我没有甲亢的,我查了.我看了有些医药书上面说,ST和T改变是心肌缺血引起的,后果很严重。所以我有点担心。还有什么特异性的改变和非特异性的改变。请问我的是特异性改变还是非特异性改变呢?请专家帮我分析一下。 还有我胸口有时一天到时晚隐隐的痛,有时在乳房上方,有时在乳房下面。有时一阵一阵的痛,像什么东西刮胸部一样的痛。有时痛一两秒钟。请问专家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心绞痛吗?还有我嘴唇从小好像都不怎么红,有时感觉是乌红,嘴唇不动还好一点,要是抿一下,嘴唇就变乌红了。
我现在该吃什么药呢?嘴唇有时候变紫跟什么病有关?特别是生气的时候.请问这和心脏有关系吗?请专家帮我解答!&为感!
感谢医生为我快速解答——该
附件:点击查看大图
时间: 12:04:34
十大相似问答推荐
医生答案显示区
帮助网友:3791用微信添加“问医生”,就加我为好友了,快速帮您和家人远程诊断。
你好,精神紧张会使人出现很多症状,你最好先把精神放松,不要乱想不好的症状会减轻,建议找中医专家详细咨询,中医可以通过辨证施治的方法从根本上达到治疗的效果,望早日恢复健康!
百度智能推荐
相关问题推荐
网友治病经验分享
其他信息专家观点、医患问答、经验分享
胸闷chestdistress是一种主观感觉,即呼吸费力或气不够用。轻者若无其事,重者...
网友经验分享
浏览:1966· hot~
浏览:1885·
浏览:1571·
治病成功案例/我的经验分享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本品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
参考价格:¥31
本品清热解表。用于流行性感冒,症见发热恶风、头痛...
参考价格:¥4
疾病问题推荐
如何收藏问题?
方法一:同时按住Ctrl键和D键收藏问题。
方法二:点击浏览器上的收藏按钮收藏问题。张静& 赵鞠(河南焦作市人民医院& 454002)
  【摘要】QRS波群的终点至T波开始为ST段,反映心室去极化终末至复极化开始之间的无电位变化时段。心电图学ST段偏移机制是心动学上的一个难题,理论上正常ST段不应发生偏移,因为在心室复极的2相平台期,无明显的电位差,但实际上即使在正常人在复极的早期即存在一定的电位差。T波在心电图上代表心室的复极电位。在心室复极时,大多数的心脏复极电位均相互抵消,故T波实际上反映未被抵消部分的心室复极电位差。心室去极化顺序是从心内膜到心外膜,正常的心室复极化电位则是从心外膜开始,向心内膜扩散,去极化与复极化的电流方向是一致的,所以,T波极性和QRS波群的极性,正常时应是一致的,心室复极化过程为何不是从最早的去极化区(心内膜)开始,而是从最后去极化(心外膜)开始,原因有很多种,就目前而言主要与心肌电张力梯度有关。
  【关键词】T波&& 心内膜&& 心外膜&& 损伤&& 缺血
  【中图分类号】R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3-01
  一些初学心电生理的工作者,常将ST-T波非特异性改变、双置对称倒置、负正双向、ST上移、压低等异常表现,判定为心肌缺血、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受累,或定为其他器质性心脏病。在肢体导联上,约75%的正常成人ST段呈等电位线,ST段抬高不超过0.1MV,压低不超过0.05MV。正常时ST段压低少见,而ST段上移则多见,肢体导联上ST段变化的幅度在男女之间无明显差异,多数年轻人可因局部心外膜区心肌纤维提前复极化,导致ST段明显上移,属继发性ST段改变的一种,通常称为早期复极综合征,为正常变异。在心电图中T波异常导联&三个以上导联时,有助于冠心病的诊断及心脏受累病情判断,如果在诊断时不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反复对比复查,可能会造成误诊,在分析ST-T波异常时,应谨防陷入误区,因此在分析ST-T波异常时应注意如下几种问题。
  1& 严格掌握ST-T判定标准
  如何正确评价ST-T改变一直是临床困惑的一个问题。
心电图学ST段偏移机制是心动学上的一个难题,理论上正常ST段不应发生偏移,因为在心室复极的2相平台期,无明显的电位差,但实际上即使在正常人 在复极的早期即存在一定的电位差。正常人ST段偏移随心率而变化,心率快则2相平台缩短,单位时间内电流强度增加,复极化2相平台期斜率增加,在复极化的全部或者大部时程内都存在电位差,从而引起更明显的ST段偏移。其他能引起2相平台缩短的因素,如洋地黄作用和低钾等,均可使ST段偏移程度加大,一般在心电图是表现为ST明显压低,这种因2相平台缩短引起的ST段改变为原发性ST改变。正常T波形态总是平滑而呈半圆形,双置不对称,不论直立或倒置T波,其前半部斜率较小,故波形平缓,而后半部斜率较大,波形较陡峭。ST段改变的含义包括ST抬高、压低、延长和缩短,ST段压低大致可分为ST斜上型压低、斜下型压低和水平型压低三种类型,在肢体导联上,约75%的正常成人ST段呈等电位线,故ST段抬高不超过0.1mv,压低不超过0.5mv为上限。在胸前导联,正常ST段向量在上平面的投影向前向左,因此任何胸前导联上出现ST段压低都是异常,反之,90% 的年轻人可见胸前导联ST段抬高,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在V1、V2、V3最高可高达0.3mv。当ST段呈水平型和斜下型压低0.5mv对临床诊断有很深的意义,较多见于以心肌缺血为代表的冠心病,也可发生于心肌病、高血压、洋地黄等药物影响、电解质紊乱、运动员心脏和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T波改变的含义包括T波低平、平坦(T波消失,与基线一致),增高、倒置或双向等。T波小于同导联波R波的1/10时称为低平,T波和等电位线相平称为平坦,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在等电位线以下称为倒置。当aVF~aVL导联主波较低时的T波低平、平坦或倒置均不属于肯定性T波异常。
  2& 注意ST-T波呈缺血样改变的正常变异
  婴幼儿右侧心前导联T波V1~V4均直立,较难明确诊断;临床常见单一导联或两个相邻导联T波表现为双向或倒置对临床的意义并不大;T波异常导联&三个以上导联时,有助于冠心病的诊断及心脏受累病情判断;焦虑和恐惧、神经循环衰弱及神经官能症者可以促发T波改变,特别是在下壁II、III、AVF导联,应对其T波变异跟踪观察,结合临床综合分析进行判断;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时ST-T改变,例如运动员常伴有高耸而对称的T波和轻度升高的ST段;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的年轻人、更年期、过度饮酒、劳累都可出现T波倒置,无特异性病理意义;肥胖或妊娠时,膈肌的升高,可以使对向心尖的左侧心前V5、V6导联T波振幅减低,甚至倒置,体重减轻后,这些倒置的T波可以变为直立;餐后T波变异,在Ⅰ、Ⅱ和V2~V4导联可以出现T波振幅减低或倒置,饮服大量冷水,可以引起Ⅱ、Ⅲ、aVF导联T波的低平或倒置 。可见,心电图正常不能说患者心脏一定没有病。相反,心电图有ST-T非特异性改变也不能说心脏就一定有病。
  3& 外在因素对心电图ST-T波的影响
  急性大出血患者、急慢性腹部疾患、内分泌疾患、急性脑血管意外尤其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伴发巨大到置的T波、电解质紊乱、药物、年龄及情绪可影响T波,应多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判断。
   参考文献
  [1]郭继鸿.心电图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9-131
  [2]许克诚.临床心电图教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7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网络读者服务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非特异性t波异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