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64岁,胸闷心慌,头晕头皮发麻心慌胸闷间作,乏力较著

瓜蒌薤白半夏汤方解 【范文十篇】
瓜蒌薤白半夏汤方解
范文一:2008皋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JOURNALOFPRACTICALTRADITIONALCHINESEINTERNALMEDICINE
第22善第12期
瓜蒌薤白半夏汤临床新用四则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徽芜湖24]ooo//第一作者女,1973年生,主治医师)
摘要:介绍用瓜蒌薤白半夏汤临证新用四则: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证属胸阳痹阻,痰瘀互结,治宜通阳散结、豁痰祛瘀。原发性肺癌,证属肺脾两虚,痰凝气滞,热毒内蕴,治宜健脾益肺,化瘀解毒,理气豁痰。慢性胃炎,证属肝气犯胃。胸阳被阻,治宜琉肝和胃、通阳宣痹。乳腺增生病,证属肝郁气滞痰凝。冲任失调.治宜疏肝理气,调摄冲任。消痰散结。
关键词:瓜姜薤白半夏汤;临床新用
中图分类号:1128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813(2008)12—083一02
瓜蒌薤白半夏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由瓜萎、薤白、半夏、白酒组成,具有通阳散结、祛痰活血、行气止痛之功效,原方用于治疗痰涎壅盛,胸阳痹阻的“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笔者在临床上用此方加减治疗除胸痹以外的其它几种疾患,临床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例一]王某,男,75岁。2001年2月13|B初诊。主诉:咳嗽、咯痰、气喘反复发作lO余年,再发加重一周。患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lO余年。每逢受凉即发,发作时,咳嗽、咯白或黄痰。经西医抗感染、止咳、平喘等治疗方能缓解。数日前受凉后,上症再发并加重,西医治疗效果不佳,来求中医。刻诊:咳嗽、气喘,咯白色清稀痰、量多,伴心悸胸闷,气急,畏寒怕冷,下肢浮肿,小便量少,口唇紫绀,舌体胖,边有齿痕,苔自腻,舌下脉络粗涨,脉促(脉率110次/min)。心电图示:肺型P波,右心室肥大,频发性早搏。西医诊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医诊断:肺胀。证属胸阳痹阻,痰瘀互结。拟通阳散结、豁痰祛瘀。药用全瓜蒌159,薤白头109,制半夏lOg,白术109,制附片lOg,茯苓lOg,桂枝69,紫丹参159,细辛39,生姜3片,白酒2两。每日I剂,水煎服,连服7剂。二诊:服上方后,心悸咳喘改善,浮肿已退,原方去制附片、细辛、生姜,加炙黄芪209,补骨脂159,蛤蚧1对,续服20剂。三诊:咳喘、心悸、胸闷缓解,浮肿消退,尿世增多,脉率76次/rain,无早搏。心电图检查示肺型P波,未见早搏。原方继服10剂,以资巩固。
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属中医“喘证”“肺胀”范畴,病位在肺,为内外因素导致肺气壅塞,气机不畅;而肺与心同居胸中,气机不畅,极易阻遏胸中阳气,故亦可以称为“肺痹”,与胸痹机理极为相似。该患者年老体衰、外感风寒,内伤饮食,致肺脾肾阳气受损,水液运化失司,滓液凝聚为痰,上渍于肺,肺失宣降,胸阳被遏,从而出现咳喘、心悸、胸闷。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真武汤加味.通阳散结、祛痰活血、宜畅心脉,取得满意疗效。2原发性肺癌
[例二]付某,男,66岁。2002年3月21Et初诊。主诉:咳喘、胸痛,伴痰血4个月。患者4月前发生咳喘气急,胸闷胸痛,痰中带血,伴纳差,神疲乏力,形体日渐消瘦,舌质红。苔黄白而腻,小便稍黄。大便稀溏,脉沉细弱。CT及痰脱落细胞学检查报告示:中央型肺癌(鳞癌)。肿块大小约2×2.5era。患
者因年老拒绝西医治疗,寻求中医。中医辨证为肺脾两虚,痰凝气滞,热毒内蕴,日久致成肺积。治宜健脾益肺,化瘀解毒,理气豁痰。药用全瓜蒌309,薤白头log,法半夏log。淮山药159,南北沙参各159,茯苓129,莪术lOg,白花蛇舌草309,半枝莲309,半边莲309。炒二芽各209。10剂,水煎,日服I剂。复诊:服上方后,咳嗽、胸闷、气急减轻,痰血消失;上方去莪术,加党参159,黄芪209,连服6月,诸症消失,行CT检查:肿块缩小至0.5Xl,0cm,断续服药,随访3年,诸症未发,多次CT复查,未见肿块增大。
按原发性肺癌属中医“肺积…。痞癖”等范畴,其病因不外痰、瘀、虚、毒四个方面,病机为肺脾肾虚弱,邪毒干扰,致使肺气郁闭,宣降失司,气机不畅,气滞血瘀,肺络受阻,津液输布不利,壅结为痰,痰瘀交阻,日渐形成肺积,治疗原则为扶正祛邪。该患者
肺脾两虚,内生痰热,气机不畅,痰、瘀、毒积聚,阻遏
胸阳,胸阳不展,气机不畅。故出现咳喘气急、胸闷胸痛,治疗在补益肺脾,清热解毒的基础上,加用瓜萎薤白半夏汤,豁痰理气,宽胸散结,从而达到缩小癌肿、缓解症状,人瘤和平共处目的。3慢性胃炎
[例三]邓某,女,50岁。2003年7月10日初诊。主诉:胃脘不适3年。该患者3年前出现胃脘部痞满胀痛,情志失调或饮食不节上述症状加剧。胃镜病理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曾服用斯达舒、洛赛克、胃舒平、养胃舒、三九胃泰等中西药治疗,疗效不显著。1周前因过食生冷,出现上腹部痞满胀痛,伴嘈杂不适,不欲饮食,泛酸嗳气,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腻,脉弦滑。辨证为肝气犯胃,胸阳被阻。治宜疏肝和胃、通阳宣痹。药用全瓜蒌159,薤白头lOg,姜半夏lOg,杭白芍lOg,佛手干109,九香虫lOg,丹参109,蒲公英209,甘松69.炙甘草69。7剂。水煎服。二诊:服上药后,上腹部痞满胀痛明显减轻,食欲较前增加,无泛酸,大便较溏,舌淡苔薄白,脉细。上方去九香虫、蒲公英,加潞党参159,焦白术、茯苓各lOg。续服20剂。诸症缓解。效不更方,前方续服2月余。2003年10月复查胃镜,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后予香砂六君丸善后。
按此例为情志失调,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胃失和降,痰浊内生。胃脘部与胸窝部接近,气滞、浊痰上壅,阻遏胸阳。方中瓜萎清热化痰,宽胸散结;半夏辛散消痞,化痰散结,瓜蒌配半夏,化痰消痞,二药相配,相辅相成,化痰消痞,宽胸散结之功显著;薤白辛温通阳,豁痰下气。理气宽胸,符合胃以降为顺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IOURNALOFPRACTICAL
DEC.20O8V01.22
No.12
TRADITIONALCHINESE
lNTERNALMEDICINE
祛风止痉汤治疗三又神经痛37例
(辉县市人民医院.河南辉县453600//第一作者男,1963年生,副主任医师)
摘要:三叉神经痛系风、火、痰、瘀、虚所致。其中以风邪、风火多见。病机为外感风湿、内挟风痰、壅遏气血、经络不通。治宜祛风通络、解痉止痛。方用自拟祛风止痉汤,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关键词:三叉神经痛;祛风止痉汤;中医药治疗
中图分类号:R745.1l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813(2008)12—084-01
三叉神经痛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病因尚不十分明确.临床常采用镇痛剂、穴位封闭疗法,严重者采用手术疗法。虽能解除疼痛,但术后易遗留面部感觉障碍。笔者运用自拟祛风止痉汤治疗三叉神经痛37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74例均为门诊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7例中,男16例,女21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75岁。治疗组37例中,男15例,女20例;年龄最小37岁,最大78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6年;发病部位:三叉神经第1支分布区6例,第2支分布区37例,第3支分布区3l例,第2、3支分布区合并者11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与症状体征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卡马西平lOOmg,1日3次。治疗组在x,-t照组基础上加服祛风止痉汤,药用白附子lOg,僵蚕129,全蝎69,白芍609,蜈蚣2条,防风69,天麻lOg,地龙159,川芎309,细辛39,白芷159,薄荷69(后下),羌活129,荆芥lOg,甘草69。若寒凝痛甚者加藁本、生姜;头晕目眩者加钩藤、菊花;面颊麻木者加皂角、制没药;痰瘀化热者加胆南星;阴虚火旺者加黄柏、狗脊。每日l剂,早晚2次,水煎服。15天为1个疗程,15天后根据症状缓解程度观察疗效。3治疗结果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头风疗效评定标准》结合临床制定。治愈:头痛、面痛消失,停药后随访半年未再复发;显效:疼痛明显好转,发作次数明显减少,随访半年病情稳定;有效:疼痛有减轻,发作次数减少;无效:疼痛未减轻或加重。
结果治疗组37例中治愈12例,显效15例,有效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3.8%。对照组之特点;配杭白芍、佛手干、甘松、九香虫、丹参增强疏肝理气和血;蒲公英清热解毒。纵观全方,集通阳散结、化痰消痞、疏肝理气解毒于一体,方药对证,用于该患者疗效显著。4乳腺增生病
[例四]黄某,女,34岁。2004年8月5日初诊。主诉:右侧乳房胀痛5年,加重半年。该患者近5年来月经延期,经常乳房胀痛,近半年来。右侧乳房胀痛加重,饮食可,二便正常,舌苔薄腻,脉弦滑。体检:右侧乳房外上方肿块,约3X2cm,质韧不坚,边缘欠清,推之活动,与皮肤不相粘连。钼靶扫描示:右侧乳腺小叶增生。辨证为肝郁气滞痰凝,冲任失
37例中治愈6例,显效lO例,有效6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59.5%。经统计学t检验x2=4.2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4讨论
中医古代文献虽然没有三叉神经痛这个名词,但有类似三叉神经痛的论述。如《灵枢?经脉》篇中有“颌痛…‘颊痛…‘目外眦痛”的记载¨J。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短暂的,反复发作的剧痛。祖国医学认为,三叉神经痛属中医“头风”范畴。其疼痛呈阵发电灼样、针刺样、刀割样、撕裂样难以耐受之巨痛,其疼痛时间多以白天为重,时间数秒或2min,爆发骤止,间歇期如常人,早期发作稀疏,夜间较轻或停止,后期加重,次数频繁,常呈周期性。本病系风、火、痰、瘀、虚所致,其中以风邪、风火多见。发病机制多为外感风湿,内挟风痰,壅遏气血,经络不通。笔者经多年临床验证,以祛风通络、解痉止痛为治疗原则,随症加减,自拟祛风止痉汤。方中重用川芎,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义,行血中之气,祛血中之风;白芍缓急止痛;天麻、荆芥、防风能祛除诸风之头痛;羌活、白芷、细辛味辛走窜,有驱散风邪,活血止痛之功;白附子善去头面之风,不仅对偏头痛有效,而且对三叉神经痛亦有佳效,常取白附子、白芍、全蝎、蜈蚣、佃蚕等分为末,每服69,收效较著_j,笔者以上诸药治疗三叉神经痛,亦取得良好疗效。
通过对两组临床观察三叉神经痛均有疗效,但治疗组疗效尤为显著,症状缓解迅速,复发率低。两组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
出版社.1994:23
[2]黄卫.针刺治疗三叉神经痛探微[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
22(2):55
[3]朱步先,何绍奇,朱胜华.等.朱良春用药经验集[M].长沙:科学
技术出版社,2003:156
(收稿日期:2008—08—03)
调,拟疏肝理气,调摄冲任,消痰散结。药用全瓜萎159,薤白头99,法半夏lOg,醋柴胡lOg,当归lOg.赤白芍各lOg,香附109.广郁金lOg,生草69。连服3月,肿块全部消失,月经恢复正常。
按本病属祖国医学“乳癖”“乳痞”等范畴。系冲任失调,肝郁气滞,痰凝结块,聚于乳房而成,正如《外科正宗》所云:“忧悒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得者,致经络痞涩,聚结成核。”中医治宜理气散结,调理冲任。方用瓜蒌薤白半夏汤理气化痰散结,柴胡、香附、郁金疏肝解郁;当归、赤白芍理气活血养血,服用后,效如桴鼓。
(收稿日期:2008—06—11)
范文二:维普资讯
20 年 3 08 月第 4 卷第 7 6 期 
-  - -
中医 中药 ?  
瓜蒌 半 薤自 夏汤临 用经验 床应  
( 河北 省承 德 市 中心 医院 中西 医 结 合 科 , 北 承 德 0 7 0 ) 河 6 00  
【 摘要】瓜蒌薤 白半夏汤是用来治疗胸痹 症的专方 , 临床医生均把胸痹一病作为冠心病对待 , 现代 所以临床 中逐渐把瓜蒌薤 
白半夏汤作为治疗冠心病 的专方 。笔者认 为胸痹一病应包括一切具备 “ 胸痹 不得 卧 , 胸痛彻背” 或类似症状者。临床用于治 
疗冠心病 、 胃痛 、 神经 官能症 、 胆囊 疾病均疗效显著 。   【 关键词】瓜蒌薤 白半夏汤 ; 冠心病 ;胃痛 ; 慢性胆囊炎 ;神经官能症  【 中图分类号】R 8 . 【 2 91 文献标 识码】A 【     文章编号】17 — 7 12 0 )7 9 — 2 6 3 9 0 ( 0 8 0— 10  
瓜蒌薤 白半夏 汤出 自《 金匮要 略》 。原方 由瓜蒌 、 白、 薤 半夏 、  
例 王某 , ,2岁。 04年 l 男 6 20 0月 1 6日初诊。胃脘疼痛史 3   年 , 复发 作。经 胃镜检查诊 为“ 反 慢性浅表性 胃炎 ” 自诉 胃脘胀  。 痛, 返酸 , 部痞满 , 素大便干 , 胸 平 舌红苔 腻 , 脉弦滑 。此 清阳不  升, 胃气壅滞 。 当以开痹 通阳和胃为主。 法 拟方 : 白 1g法半夏  薤 0,
6 , 蒌 1g 煅 瓦 楞 1g 广 郁 金 1g 川 黄 连 1 g 玄 胡 1g 川 g瓜 0, 5, 0 ,I . , 5 0 ,I  
白酒 4味组成 , 是张仲景用以“ 胸痹不得 卧 , 心痛彻 背者” 症的专 
方 。但笔者 多年 临床经验所得 , 此方不仅用 于冠 心病 , 可用于  还
胃痛 、 经官 能症 、 囊 疾 病 。只要 符 合 心 痛 彻 背 此 症 , 中 医辨  神 胆 且 证符合均可一用。  
楝子 1g 患者服上方 l , 0。 4剂 胃痛减轻 , 舌苔变为薄 白。 嗣后继以 
1 冠心病   
此病临床特点表现为胸部闷痛或刺痛 ,并 向左肩部 或背部  放散 ,阴雨天或气压偏低时每多加甚 ,若 此类冠心病患 者舌苔 
腻 , 以用 瓜 蒌 薤 白半 夏 汤 为基 本 方 加 味 治 疗 。由于 痰 浊 可 加 重  可 血 瘀 , 滞 亦 可 加 甚 痰 阻 , 者 相 互 影 响 , 根 据 病 情 , 合 活 血  瘀 两 故 配
此方出入 , 5 约 0余剂 , 疼痛未作 , 食欲增加 , 追访 1 年未发。  
3 慢 性胆 囊炎 
慢性胆囊 炎应该 属于 中医“ 胁痛 ” 胃脘痛 ”结 合现代 医  或“ ,
学知识 , 临床多 以清热解毒药 和疏肝理气药 合用治疗 , 但有 时效  果较差 。有 的患者 不仅有 上腹 部不适症 状 , 还会伴有胸
部闷痛 ,   并 向后背部放散。所 以临床 中医治疗要 以中医理念为指导思想 ,  
不 能 一 味 的 往 胁 痛 和 胃痛 上 靠 。根 据 “ 痛彻 背 ”此 症 予 瓜 蒌薤   胸 ,
通络之品 , 如丹参 、 红花 、 三七粉 、 当归 、 制乳香 、 没药 、 广郁金等 。  
心悸 失 眠者 , 磁 石 、 味子 ; 压 高 导 致 头 晕 者 , 天 麻 、 藤 、 加 五 血 加 钩  
石决明 ; 畏寒 、 舌淡或舌黯而嫩者 , 加红参 、 附片等 。   例 张某 , ,5岁 。2 0 女 5 0 5年 9月 1 2日初诊。患者近半年来  常常发作性胸骨后 闷痛 , 心悸 。 伴 心电图检查示 : 1 、V Ⅱ、I a F导联  1 s T段下 降 >0 5 提 示冠状 动脉供血 不足 , 为冠心 病心 绞  . mV, 0 诊
白半夏汤治疗往往效果显著 。   例 孔 某 , ,2岁。 0 6年 7月 5日初诊 , 女 3 20 患者 自诉慢性胆  囊炎病史 4年余 , 平素右胁部 隐痛反复发作 , 一周前 因过食 油腻 
痛。 曾以活血化瘀 等药治疗月余 , 胸痹仍作 。 于我处就诊示 : 患者 
形体 肥胖 , 色 较红 , 面 自述 胸 部 痞 闷 不 适 , 有 物 堵 塞 感 , 紫  如 舌
之品病 情再次发 作 , 且伴有胸 部闷痛 , 如有物 阻塞感 , 背部 沉重 
感, 白服 消 炎 利 胆 片无 效 。 心 电 冈未 见 异 常 。 菲 氏 征 阳性 。   查 墨 查 舌 暗 , 厚 腻 , 弦 滑 。 中 医 辨 证 应 属 “ 阳 不 振 , 浊 瘀 阻 ” 治  苔 脉 胸 痰 , 疗 以 “ 通 胸 阳 , 痰 止 痛 ” 主 , 以 瓜 蒌 薤 白半 夏 汤加 味 。拟   温 祛 为 拟 方 : 蒌 2 g 薤 白 2 g 半 夏 1g 柴 胡 2 g 川 楝 子 1g 元 胡  瓜 0, 0, 0, 0 ,I 0,
暗, 苔腻 , 脉弦滑 。综合证 睛 , 既有瘀 血 内阻之证 , 亦有痰 浊阻络 
之象 , 以致 痰 瘀互 阻 。 化 痰 活 血 和络 。 方 : 蒌 2 g 薤 白 1g  予 拟 瓜 0, 0,
法半夏 1g苍 术 l , 0, 0 降香 6 , g 当归 1g 红花 1g丹 参 2 g炙 甘  0, 0, 0, 草 6, g 玄胡 1g 制乳 香 、 0, 没药各 6 , g菖蒲 1g 0 。此 方 7剂后 , 者  患 即感 胸闷症状减轻。此 后以此方加减 , 治 3个月病情痊 愈 , 调 心  电图提示心肌供血改善。  
2g 苍术 1g 白术 1g石菖蒲 1g陈皮 6 , 0, 0, 0, 0, g茯苓 1g 应用 5 0。 剂 
后症 状 基 本 消 失 , 质 暗 , 薄 白 。 在原 方 基 础 上 加 用 活 血 化 瘀   舌 苔
和清热解毒之 品 , 前后应用 3 0余剂 , 至今未再发作。  
2 胃痛  
《 证治准绳 ? 心痛 胃脘痛 》云 :胃脘 之受邪 ,非止其 自病者
多 。 胃脘 逼 近 于 心 , 其 邪 上 攻 于心 , 心 痛 者 亦 多 。”临 证 指  然 移 为 《
4 神经 官 能症 
此病 中医应诊 为郁证 , 由情 志不 遂 、 多 气机郁 滞而致病 。症 
情复 杂多变 , 总 以心情抑 郁 , 但 情绪不 宁 , 胸部 满闷 , 胁肋胀痛 ,   或易 怒欲哭 , 咽 中如有异 物梗 阻等症 为主要症状 , 气郁 ”  或 以“ 、 “ 痰阻” 主要病机 。一般 以柴胡疏肝汤 、 为 半夏厚朴汤等方加减治  疗 , 有时效果较差 , 但 根据本病 的气郁痰凝 、 阳不畅 的特点 , 胸 每 
南 医案 》 中记载叶天士 曾用瓜蒌薤 白半夏汤治疗饮 浊弥 留胃脘 ,   胸 阳痹阻 , 以致 胃痛久而屡发。对于 胃痛之胸 阳不振 , 胃气 壅滞 ,   痰浊 内阻者 , 每投以本方治疗 , 效果颇佳 。方中“ 白味辛而通 , 薤   体滑而 降 ; 瓜蒌苦润豁痰 ; 半夏 自阳而 和阴” 叶天士语 )共奏通  ( , 阳开痹 , 和胃降逆 , 通则不痛 的作用。脘胀者 , 加青皮 、 陈皮 ; 吐酸  者, 加煅 瓦楞 ; 嘈杂 者 , I 加川 黄连 、 茱萸 ; 吴 胸脘痞 闷者 , 加广 郁  金、 降香 、 枳壳 ; 噫气者 , 加生代赭石 、 苏梗 ; 苔黄者 , 加蒲公英等。  
投 以瓜 蒌薤 白半夏汤通阳开痹涤痰 , 相应 加入解郁疏 肝、 并 开窍 
宁神诸品 。疗效颇佳 。   例 王某 , ,7岁。 0 5年 8月 5日初诊。 女 4 20 患者平素性格内  向。近 日因工作不 如意心情不佳 。时觉咽部及心前区闷塞不适 ,  
CHNA MOD R   O OR 中国 现 代 医 生 9   I   E N D CT 1
中医中药 ?  
20 年 3 08 月第 4 6卷第 7 期 
试论六 黄丸 味地  
蒋能英  ( 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呼图壁县湘南中西医门诊 , 新疆 呼图壁 8 10   3 20) 【 摘要】六味地黄丸是 中医著名的经典方剂之一 ; 由熟地黄 、 山茱 萸 、 山药 、 泽泻 、 牡丹皮 、 茯苓六 味中药组 成 , 为滋 阴补 肾  成 的经典名方 。 此方被后世誉 为“ 补阴方药之祖 ”具有滋阴补 肾之功 , , 对肝 肾阴虚不足所致的诸般虚症 均有 良好 的效果 。 中  方 三阴并补 , 发挥其补益肝 、 、 脾 肾的作用 , 效力全面 , 以补 肾阴为主 , 且 补其不足 , 到补 肾治本之功。配伍的另一个特点就是  达 “ 中有泻 , 补 寓泻于补 , 为通补开合之剂” 根据分析六味地黄丸及 其丸 中“ , 三泻” 药物 , 我们 不难发现 “ 扶正祛邪 , 痰瘀 同治”   也是六味地黄丸的组 方原则 。 中“ 方 三泻 ”或者称为“ , 三开” 三味药共凑 清泻湿浊 , , 平其
偏盛 , 以治其标 。 全方“ 三泻” 品与  之 “ 三补” 之品 , 是相辅相成 , 组方严密 , 科学性强 。六味地黄丸广泛地运用于临 床各科 , 现代常用本方治疗多种慢性疾病和疑 
难杂病 , 取得 了良好 的效果 。 经临床和实验研究结果表 明 : 六味 地黄 丸具有 明显 的降血 压作 用 , 有降低血脂 , 具 降低胆 固 
醇 、 油 三酯 的作 用 。服 用六 味地 黄 丸 对 人 体 的 免疫 功 能 具 有 明 显 双 向 调节 作用 ; 提 高 细胞 的解 毒 能 力 而 改 善 肾 功 能 。 甘 可   【 键 词】六 味地 黄 丸 ;中 医  关
[ 中图分类号】 26 【 R 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17—7 120 )79—2 63 90(0 80— 20 
1 概 述 
六 味 地 黄 丸 是 中医 著 名 的 经 典 方 剂 之 一 , 谓 源 远 流 长 , 可 师 
2 组方 的 科学性 
六 味地黄丸 的原方是 由熟 地八钱 、 山茱 萸 四钱 、 山药 四钱 、   泽泻 三钱 、 茯苓三钱 、 丹皮三钱 , 味中药为末 , 蜜为丸。 中医  六 炼 认 为肾藏有“ 先天之精” 为五脏六腑之本 , , 生命之 源 , 故有 “ 先天 
之本 ” 之称 。本 方 立 法 , 肾 、 、 三 阴并 补 而 重 在 补 肾 阴为 主 。 以’ 肝 脾  
出名 门。六味地黄丸最早源 自东汉“ 医圣 ” 张仲景 , 从其《 匮  是 金 要略》 金 匮肾气丸” 的“ 衍化而来 。北宋名医 、 儿科学家钱 乙( 字仲  阳)把金匮肾气丸里面 的“ , 附子” 桂枝” 和“ 这两种温补 的药物 去  掉, 演变成 “ 六味地黄 丸 ” 。即熟地黄 、 山茱萸 、 山药 、 泽泻 、 丹  牡 皮、 茯苓六味中药组成 , 成为滋阴补 肾的经典名方。   六味地黄 丸的原名 为“ 地黄丸 ” 出 自于钱仲 阳之 《 , 小儿药证  直诀 》 卷下。在其他著作 中也常常有所记载 , 如宋 ? 刘防 《 幼幼新  书》 卷六 的“ 肾地黄丸 ” 明? 补 ; 薛己《 正体类要》 下的“ 味地 黄  卷 六 丸” 明? ; 王肯堂 《 证治准绳 ? 类方》 卷一之“ 味丸” 六 。此方被后 世  誉为 “ 补阴方药 之祖 ”具 有滋阴补 肾之功 , , 对肝 肾阴虚不 足所 致  的诸般虚症均有 良好的效果 。  
明? 赵献可《 医贯》 :肾虚不 能制火 , 说 “ 此方 主之 ” “ ,壮水之 主 , 以  制阳光即此药也 ” 。方中熟地滋补 肾阴, 益精填髓 ; 山茱萸味酸性  温, 滋肾益肝 , 涩精 固汗。肝肾刷源 , 肾肝 同治 , 通过补肝来补肾。   山药能健脾 益气 , 补肺益 肾而固精 , 并能清 理肺 、 、 脾 肾之 虚热 。   此三味药相配伍共成三阴并补 , 发挥其补 益肝 、 、 脾 肾的作用
, 效  力全 面 , 以补肾阴为主 , 且 补其不足 , 达到补肾治本 之功 。也正如 
唐 ? 冰所说“ 水之主 , 王 壮 以制 阳光 ” 义 。 之  
此方配伍 的另一个 显著特点 就是 “ 补中有泻 , 寓泻于补 , 为通 
如有物梗阻感 , 夜间偶有闷痛感 。曾查心 电图及胸片均正常 。舌  质紫 暗, 苔腻 , 脉濡 细而 弦。 此为情志不遂 , 痰气互阻。 治疗以“ 开  痹涤痰解郁” 为法。 予瓜蒌薤 白半夏汤加味。 拟方: 法半夏 6 , g薤白  1g瓜蒌皮 1 g生代赭石 1g先煎 )炒枳实 6 , 0, 0, 5( , g 厚朴 6 , g制香附 
多 考 虑西 医诊 断 。   此 方 古 人 运 用 于 胸 痹 一 病 ,并 不 仅 仅 限 于 现 代 医 学 所 谓 的 
冠心病 , 因中医的治疗是症 状的治疗 , 运用 中医特有 的四诊辨  是 证, 只要 中医症状舌脉具备 , 可诊断 胸痹 , 就 胸痹一病可 能包括  现代医学的很多种疾病 。同样冠一 病 如果不具备胸痛彻背症状  l f ,
的 , 医诊 断 也 不 能 硬套 胸 痹 [ 中 3 就 是 说 , 痹 和冠 心 病 不 能 画  1 。也 胸
1g炒玄胡 1g丹参 1g广郁金 1g茯苓 1g莱菔子lg 石菖蒲  2, 0, 5, 0, 2, O,
6, g合欢皮 2 g 0 。此方加 减出入 2 余剂 , O 患者病 睛痊愈。  
等号 。所 以中医治病 只要 临床症状具 备 , 确运用 , 正 往往可取得 
5 体 会 
纵观 以上 四案 ,运用瓜蒌薤 白半夏汤 治疗诸证 的两  主要  指,【堤 : 1胸部 痞闷不 畅;2 舌苔腻。这是痰阻于胸 、 阳不  征  2 () () 胸 畅的表现 。瓜蒌薤 白半夏汤的作用特点在于辛开苦降温通 , 胸膻  中所 在。 膻中者 , “ 气之海也” 是宗气聚集之所。 , 宗气的主要功能  是推 动肺 之呼吸和心血 的运行 。若气海郁 闭 , 则气机阻滞 , 津液  聚而为疾 , 血气 留而为瘀 , 百病乃生 。瓜 蒌薤 白半夏汤的作用病  位在于胸 , 故能直 达膻 中 , 阳化浊 , 通 使胸 阳得 振 , 下顺通 , 上 周  身气血运行正常 , 百病乃安 。这正是运用该方异病同治均能收效  的道理所在。所以临床应用不能拘泥一点 , 要辨证运用 , 不要过  9 中国现代医生 C N   2 HIAMOD R   OC OR E ND T  
意想不到的效果 。   【 参考文献】  
【 白建民 , l 】 时伟峰. 瓜蒌薤 白半夏汤加味治疗 冠  病心绞 痛4 例疗效观  i f , 8
察II四川 中医,0 7 2 ( )6 — 5  J . 2 0 ,5 9 :4 6 .
【 刘建和. 2 】 生脉散合瓜蒌薤 白半夏汤加减治疗不稳定性  绞痛 3 例f
. l f , 6 J  1
实用 中医内科 杂志 ,0 6 2 ( )4 3 4 4 2 0 ,0 4 :2 — 2 .  
f 陈茹琴 ,梁兆球 . 3 】 瓜蒌薤 白半夏汤加减 治疗 冠  病 一 绞 痛的 临床研  l l f f , ,
究 II河南中医学院学 报 ,0 6 2 ( )2 — 9  J. 2 0 , l4 :7 2 .
( 收稿 E期 :0 7 1- 5  l 20— 11 )
范文三:瓜蒌薤白白酒汤的应用区分
张仲景在《金匮要落》中分辨“胸痹心痛”系胸阳不足,阴邪(主要指痰浊、水饮)上乘,相互搏结而成。为此组建9个方:“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人参
汤”、“茯苓杏仁甘草汤”、“桔枳姜汤”、“薏苡附子散”、“桂枝生姜枳实汤”、“乌头赤石脂丸”。
胸痹病,其治宜宣痹通阳,瓜蒌薤白白酒汤为主方。用全瓜蒌30g,宣痹宽胸,祛痰散结为君。薤白10g辛温通阳,豁痰下气为臣。白酒半两通阳止痛,轻扬药势为佐使。药理明确薤白对心血管病药效的活性成分大蒜氨酸、挥发精油等只溶于酒而不溶于水,可见仲景用薤白加酒治胸痹病的科学性。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痰结胸中,痹阻胸阳更甚者,“心痛彻背”、“不得卧”,则加法夏,增强祛痰逐饮之力,便成“瓜蒌薤白半夏汤”
胸痹延及胃脘,“心中痞气”,“胁下逆抢心”,宜胸胃同治,既已瓜蒌薤白宣胸痹,又加厚朴、枳实调胃气,再入温通的桂枝,便成“枳实薤白桂枝汤”。
胸痹,“胸中气塞’短气”,偏水饮的用“茯苓杏仁甘草汤”;偏于气滞的用“橘枳姜汤”;偏寒湿急性作痛的用“薏苡付子散”;寒饮内停“心中痞”,上逆而“心悬痛”的用“桂枝生姜枳实汤”;“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用“乌头赤石脂丸”(制附片、赤石脂、蜀椒、干姜)。
胸痹,脾阳亦虚宜补中助阳,用“人参汤”(人参、炒白术、干姜、炙草),又名“理中汤”;在《伤寒论》中倍草,加桂枝,名“桂枝人参汤”,主治中焦虚寒而兼外感表寒证;《和剂局方》加附子,名“附子理中汤”,主治脾肾阳虚证;加枳实、茯苓,名“枳实理中丸”,主治脾虚痞满,痰饮腹痛:《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加附子、肉桂,名“附桂理中丸”,回阳散寒之力更大;《明医杂著》加半夏、茯苓,名“理中化痰丸”,主治脾胃阳虚,痰饮内停证;《症因脉治》加黄连名“连理汤”,主治脾胃虚寒,呕吐泛酸证;《万病回春》去甘草,加蜀椒、乌梅、茯苓,名“理中安蛔汤”,主治脾胃虚寒,蛔虫腹痛证。
“瓜蒌薤白白酒汤”,这是《金匮要略》里面的,从痰浊论治的主方。80年代提出来从痰论治不是我的发明,不是我的创新,我仅仅是传承,因为张仲景已经指明了瓜蒌薤白白酒汤,一共七个方。人们光想到它温通,没有想到瓜蒌祛痰。我想到了,给它传承了,给它发挥了。它是宣痹通阳,忘了祛痰下气。当然我昨天讲了,这里面一定搁白酒,因为薤白的有效成分只溶于酒不溶于水。
第二就是“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半夏,祛痰的作用就更大了,它用的指要就这四个字“心痛彻背”。当然现在冠心病心痛很少了,绞痛更少了,给它发挥,闷、憋,喘不过气来,影响到背,影响到肩膀,发沉,这就是心痛彻背,这个时候你就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当然不加半夏也行,用瓜蒌薤白白酒汤也行,换什么呢?把半夏换成葛根。昨天我讲了,葛根的心血管效应也非常好,项背的阴经药也是葛根,半夏就怕它燥。
“枳实薤白桂枝汤”,当然现在不加枳实了,加枳壳,加厚朴,加桂枝,这就胸和胃同治了,这个痰浊即阻于胸又阻于胃,病人会有消化症状,纳呆、恶心、呕吐,这个时候用枳实薤白桂枝汤。 “茯苓杏仁甘草汤”,逐水饮。水饮啊,当然不用甘草,甘草经方里面
调和诸药,实际上它能留水,对排水饮不利,所以不必加甘草。可以加葶苈子、大腹皮、茯苓、猪苓,就增加了逐水饮的效应。
“橘枳姜汤”,橘呀、枳壳和生姜。生姜用不着用,就是偏于气滞,也就是胸和肝同治,胸肝同治。当然你也不要用姜,你可以加上好多舒肝理气的药,尤其是柴胡和香附来提高疗效。
“薏苡附子散”,薏苡仁和附子,祛寒湿,祛寒湿呀。附子的副作用,原来我在上海跟个老师,很出名,陈老,他就善用附子,所以受他影响,毕业之初前两年,制附片用的很多,后来就不敢用了,当然要温呀,温里面要通呀。怎么办?我就把附子改成了鹿角霜。鹿角胶、鹿角光温不通,唯独鹿角霜是温而通,非常适合,当然还可以加上好多温通的药,比如可以加桂枝、川椒,炮姜,都是温通的药,还有乌药。 “桂枝生姜枳实汤”,生姜不用,改成枳壳,偏寒而切痛,温通止痛。 “乌头赤石脂丸”,加了川椒和生姜。川椒要注意呀,在北京地区最多用1g,它地理环境不一样,另外云、贵、川是潮湿,所以用川椒来祛湿,北方地区是干燥,用川椒多了不是麻的问题,反而要引起上火。它们倒过来,背痛彻心,背痛引起胸闷,乌头赤石脂丸。可用川乌、草乌,也可以用附片,但必须先煎半个小时。瓜蒌薤白白酒汤,经方里面的代表方,非常有效的方,是从痰论治的主要方。
“人参汤”,姜草不用,用参和白术,即补中又助阳。
“桂枝人参汤”,加倍甘草,加上桂枝,中焦虚寒,外感表寒,内外都寒。一个是虚寒,一个是实寒夹杂在一起,就拿桂枝人参汤。主要的用人参来治疗内虚,用桂枝来治疗外寒。
“附子理中汤”,这个方子也非常多用,是脾肾阳虚的主方,治疗脾肾阳虚呀,再加附子、枳实,理中加枳壳、云苓,就是中脘痞满。 痞满,“附桂理中丸”就理中汤里面再加附子、肉桂,回阳散寒。 “理中化痰丸”,加半夏和云苓,治疗阳虚的寒凝、水饮和痰浊,所以叫痰饮。光痰就叫痰浊,光饮就叫水饮,痰和饮都有就叫痰饮,这个名称一定要规范。
“连理汤”,加黄连,用于虚寒性的呕吐、泛酸。
“理中安蛔汤”,加了花椒、乌梅和云苓,治疗虚寒性的蛔虫证。 这些经方都比较管用,处理的原则,就上午给大家介绍的,取它的核心,抽掉它的姜枣草,进行加味经方能发挥很大的效应。
范文四:陕西 医 中 120 2年 第
33第卷7 期  结 互可 蒙清蔽阳
大 ,脑 血运受
, 阻 血 和 失,致
头 而 ;痛
不 升 阳, 窍 失养 故
, 中 白术 可 明扩张血
管, 麻 可 降 低脑 血 管
天 方 增加
血 脑量 ,流长 机 耐 体 缺氧时
间,而 预防
缺脑 血 再
延从 灌 损注伤 ,
护脑 胞 。 保  细
。故晕 瘀痰 交 为阻病 本机 , 病宜 痰 化瘀 、祛
风通   熄
络。  治 方中
半 夏 、麻燥 湿
止 痉 , 风本方 君
本研 究 采半 用 夏白天术 麻汤加味 治疗
颅 脑 伤综外
合  8 9例 征,
效 优西于药 治 疗
患者  的 疗并 脑 血
流力学 动乱紊 , 善改患 者 后 预 。
陈 细]明 , 凯
., 夏 术 白天麻汤 味
治  1疗王 邱 等 半 颅
后 伤 合综
药医 学 刊 0 6,
(2 )5  1J .
0 ,2 43:2— 5 .
醒神开术窍 , 苓 理 健气 脾 ,能 升清
浊 ,降 茯 又蜈蚣
川 、 活芎血化瘀
, 蚣 有通兼 络 痛之止功 , 为
药 臣 ; 、红蜈
甘草 调 和 诸 药
; 痛 甚 者可按 经 络 及
奏活血 瘀化
2、 ]共通
止痛络 之 。眩功晕甚 者
加钩藤  化
枣仁 可宁 心
安 神诸。 药合  失
健 用, 症加 味 随 可标, 本
, 血 顺畅 ,使
得 养 病可 , 。愈
疾 颅 外脑伤后 可
而起 引微 环循障 碍 ,
脑 血 流量 及 血 流 速
受 度影 响到 。 现 代 理药
夏白术 天 麻 汤
减加合 特 定 电
磁波 治 疗
脑 2 半 外
综 合 后征3
[ 例 河 北]中 医
0 7 2,( ) 8
6 8 7 8J.2 0
, 9 : 9 —0 0
1 21-修 回 2
一 131)
OO2 —  
薤白半夏 治疗厥汤心痛1    3 6例
   张岳 
稼 王  瑞 西陕省
科(泉 7 3
0 ) 礼 1
0 2  摘要 
瘀 化、气化 痰
厥 心 的 痛疗效
蒌 薤 半白
汤 加 夏味  观 理
蒌 、芍 芎 、、白 、
、 仁实 花等) 、 赤 瓜 川 薤半
桂桃枳 红 随症
加化减裁 治 疗本病
6 1。结  3例 果
00 %。结 论:
方有法 血活祛 ,瘀气
理 温经本通 之瘅
/ 医 疗 药 法 瓜
疗 / 用应
图类 号分 】R 51 4【献 标 识码 】A中
  4.  文
  【 章编号 】 文  
来采 用 ,年 血化 瘀、 气 化
阳 通活 理温
 之, 自法拟 心康冠
痛收 到满 意 疗效 。现 报
如下。  
情绪因 波 动, 常寒冷 刺激 ,
劳累,过 度而诱
  发。心电
或 冠脉 图造影 以
断 , 诊脂、 糖
、肌   血 血 心 酶 测谱定 查检可有
助于 断诊。
 疗 方治  采法
蒌 薤半白 夏
汤, 症 随加 减: 瓜 
资 料 本 组
例有 均,住  
按曾冠心病
疗治, 自购药
佳 , 不 延
、芍芎 1 g
实、 各 川  , 半 桂2
,90, 0 ,
g降 1香 g5 。其
化 如变下:
 气 虚 者, 加 参 或人 党 、 黄参芪 有 。阳者 , 虚枝桂
半夏 易 附 子 。 有阴者虚 去。半夏桂
加枝 麦 、冬 子味 。五  
日 ,久前 来 就 诊 。本 组
1 6例, 7
9 例,5 女 7例 。
~5 4 05 , 岁例 ,9
1男女 2例 。 5~ 6 6
例O ,女  3
O 。6 岁例以
1 女例5 。程病最短
 最 1长0年 零8个
月 。 诊  膻 中断左 及胸膺
憋 闷而然 痛, 痛
性有质 疼  闷痛 、
灼 绞 刺 、隐痛等
窜及  肩背、 前臂
咽胃 脘部等
至可沿 少手阴 , 厥 阴经  手
阴 虚两者,
参 冬 、 、子味。
煎 服水 ,日
剂每 ,晚分 服
, 次20早 每
 疗 标 准效 痊 愈 : 电
,觉 症自状 。 有 心
效 电图:善改 , 心 自 症觉状
无。 效: 电 图 无改
善,心   自 觉
状 症 减无
行循部位 窜
至指 中小或指 。 发 呈作 或持性续不
常伴有 悸 、 心 、 短气自 汗, 甚则
卧。然突 病发,
  作时 止 时 复,作发 严。重
可 者疼痛 剧烈
、 出 肢冷、 反 汗 面  色 苍
白、 青紫 。芳甲 温通香药物
能不缓 解 ,唇
发可生   心脱、 心衰、
猝 等死 危 。一候 般 者 几轻秒 至 数 十 分 ,钟  
结 果  痊愈
9例5,有
, 例 有效 率 
总 0 0 1 。 
病例  杨某
,, 5 岁 ,男 6 中 学 师教。
诉胸  、闷
痛、胸 痛如 针
刺 ,好 时坏时 病。 迁程延5年不
,常 因 情 波 动 绪、 累劳而发
“ 以心 ” 冠病
或用 服香芳温通
药物 后速 迅解缓 多 。于 见年中以 
中医 21西0 2年 第
3 3 卷 7第期
,断 复住 反院疗 治 ,缓 能解 症状,
  意 满前 。 来 医 。就查
面色: 不华
唇, 舌 淡 胖 色暗 有 瘀
苔点 白厚 根;:
。遂 予涩自拟 冠
康心 。 药用
各 1香 g 薤 、 白芍
1 g 夏 、半降 5,
赤 川2,枳 
胸膺 部左疼 为 痛 主的类 一 病症。 轻 者 感仅 胸 如闷窒 ,   呼
;重 者突然疼
痛 如 刺 如、灼、 绞 , 如 面色 苍
 大 汗淋 漓 四肢,不 温 。 病 性 为本
虚实标, 其本
标实 阳 为痰浊
、 滞 ; 分要 气清、
治 标 以常 香 温 芳 通 , 宣 瘅 ,阳阴
3 g桃仁 、
桂 0,0, 红
g 7剂, d1 1
诊 人 喜,形
自病 诉: 
上 服药 后, 症 大减诸,
能已 户外 动 。续活 用上 方2
0 , 剂  随访 年 未发作5。
心 厥 痛 , 早 见 于《
经》《 枢 ?厥
最   、灵内
瘀 痰涤 主 。扶正 为固常本以 气益 养阴 ,
补气 阳 , 温  养 滋血 阴, 益 肝
为肾法 。总
补 ” 通补二  义 。方
选 蒌瓜 薤白半夏 汤加
味 , 中: 蒌 清
  气利胸宽;
白行 止气痛 ,阳散结 ;
薤通 夏半,
实枳 气行  燥湿化痰,
、痞消散结
温枝通 阳 经 参;
 芎 、 香降活
血 瘀祛 , 气止 痛 ; 芍
瘀, 止  行
方, 化气痰
通行, , 气理温 散
消痞结 , 血 止
活痛 药。症 拍 ,合收 到满 意 床效临果。 故   (
21 ; 回2 1
31- ) 02
修 02 0  4 
》“ 心痛 , 篇 厥
背与 相 …控… 如从后 其触 。“心如 以
锥针  其 刺心,
痛甚心。 “” 色苍
苍 如死,状 ,
日得 不息。
, 动作 痛心益 甚。 《 ”灵
枢 五邪 ?》邪在 心 , 篇“ 则   病病 心。汉 张仲? 景在 匮《 略要?
心瘅痛 短 气 病》” 金
本称病为“ 瘅
把并 病因病机
胸 阳心微 
弦”阴。厥心
痛 ,因心脉 挛 急或 塞 闭引起的膻
中位部 及
瘀 疗 型血头 痛
5O例  杨
晓莲  北京 密市 云县 心中血 (站 密云1
1 0 )0
0 5摘 
  目的要: 讨 血
府 逐瘀 汤
加 味 治 瘀疗 血型 头 痛
法 方:符 合
标准的 1 ( 例瘀 
探床 临将( ) )
血头型 患痛 者, 机 分为两 组, 疗
5 随 组治 0 ,例
血用 府 逐瘀 汤 加 味
膝、 采 当 川 川 柴   、胡 白 芷、
仁 花 等、) 疗
红 治对0例 采
方复 羊 角胶
组 临的床 疗
结果 : 总 有 效分 率为别  9 6  。7治 疗 组总 有 效 明 率显 优 于照 对 组 组 比,较 有 统差   计/ 49 和/6
学意 义两。论结:
府 逐 汤加瘀味治疗 瘀 血型头 痛 效疗确 切
  主 题 词头
医 药 法疗 血 府
【中图分 类
. 文 标献 识码】A 【 文 章编号】 1 0
1)70 2 — 20
076 (0 2 0
8—00   笔 者自 2 0 0 8年 8 月 2 ~ 0 09 年月8 采用 血府逐
瘀 汤加 味  治疗
血型 头 痛患
, 得者了较
好 疗的 取  ,效 现 总报结道如 下。
  床 资 料临  所 有患
为门 诊病 人 。治
疗 组5  
尾 、I 、归I膝 、 胡 、
壳各 1  ,川
5枳g 生地2 
0g白 芷 、 细 各 辛3 g仁 、桃
花  、,红
生 甘草各1
顽 g固性剧 烈 
, 0痛 酌头全 蝎 加4 g研 碎 分冲 便) 者秘,
(  ,加大黄 1 
  后) ;内下 壅盛热 者,生石
2膏  , 加 g0丹
皮1  ;0g
如伴 头  有晕,忘
寐、 , 不健 多梦 症等状
可,枸加杞 、 首 乌 1  ,各2g 枣  
仁 g1菖 蒲1
  心 安神,、 肾
肝平。1 /剂d,
0 ,0g养
益  水煎 取汁
0m。L 对组 照 予 给 复方
川羊   乌 (、 芎 制、) 川白芷
国, 药准 字:
驱 风肝 ,Z 0
522平   活血 止
。口服 ,5 粒/,
次3 / 次。 组 两 治 疗均
d 1 0  为 1d疗 程个
,3个 疗后程统计 疗效
疗 标效 参 照《 准床临 疾 病诊 依 据断 治愈 好 转  标准
治愈 。: 痛头 及 他 伴其随症
状消 失 ,疗 
拟 l  为治
后C 检T 测
正 , 随 防 1 内 无常 复 发 ;效
痛 D  且
例其中 男 20 例
2 龄4 0 ̄
平, 3 均4岁
;  病程最短 4个 月 ,
年 0。对照 组 其中 男 6例2, 女  
2 例 ; 1~龄 5 4 年 9岁 1, 均
;程 3个月 ~
。年 有患 者所排 除脑 出均 等其 它血质器性或 某 慢些 性  病疾,
性 排除女 孕妇患者
,期经 停服 服。 药 间期 食 忌 月
生冷。两组
在龄 、 年别性 、程 等
资对 比料, 异
统 无 病差
计意学 义 ( O>0
.5 ,  P
准标  参 《 照病 证医 诊 疗 断效标 准
中 及[ ]
中 医 结 合西
研究 会 第 一次 全 国 活 血 化 瘀 
瘀 诊 证 断 行 试 标 准》2 血 。   l
] 及其 伴随症 他状明 显轻 减 ,发 时 作缩短 间或周期延
治疗后 TC
检 D测较治
前疗有 改善
: 为无 痛 及 头 
疗治 方 法   疗 治组 给予 血
加 治 味 疗。  
范文五:瓜蒌薤白半夏汤的具体介绍
瓜蒌薤白半夏汤,信很多朋友都不是很了解吧!下文将为大家介绍下瓜蒌薤白半夏汤。
1、瓜蒌薤白半夏汤功效是行气解郁,通阳散结,祛痰宽胸。
2、瓜蒌薤白半夏汤的药物组成有栝蒌实12克,薤白、半夏各9克,白酒70毫升(非现代之白酒,实为黄酒,或用醪糟代之亦可。)
3、瓜蒌薤白半夏汤主治于痰盛瘀阻胸痹证。症见胸中满痛彻背,背痛彻胸,不能安卧者,短气,或痰多粘而白,舌质紫暗或有暗点,苔白或腻,脉迟。
4、瓜蒌薤白半夏汤的临床应用
1)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室性心动过速、肋间神经痛、乳腺增生、慢性阻塞性肺病、创伤性气胸、老年咳喘、慢性支气管肺炎、慢性胆囊炎等属上述证机者。
2)有报道用本方加丹参、三七、檀香等治疗冠心病。
3)加浙贝母、芥子、乳香、没药治疗乳腺增生。
4)加紫菀、款冬花等治疗老年咳喘。
5)加杏仁、石菖蒲、射干、紫菀等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加枳壳、大腹皮、葛根、丹参等治疗慢性胆囊炎等,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范文六:临床研究与经验
2012Vol.13No.3
。治宜温补。二者素虚之人,或在极北高寒之地,始有此证”
发于三阳,邪热传入于里,虽云阴分,病属于热,粪犹未结,宜清其热,渴者用白虎汤、竹叶石膏汤。2.4重视热化,速逐热邪
缪氏临证重视热化,论治善用清润,强调速逐热邪。曾“邪在三阳,法宜速逐,迟则胃烂发斑;或传入于里,则属三云:阴。邪热炽者,令阴水枯竭,于法不治矣,此治之后时之过也。”由于热邪传变迅速,治不及时,极易入营动血,导致胃烂发斑。故应迅速截其病势,避免病邪深入下焦肝肾,劫夺阴液。3治疗痧疹,清凉发散
缪氏认为痧疹之本在于手太阴肺、足阳明胃二经之火热发而为病,并将其症状总结为:咳嗽多嚏,眼中如泪,多泄泻,多痰多热,多渴,多烦闷,甚则躁乱咽痛,唇焦,神昏。对于痧疹治疗,缪氏提出不宜依证施治,惟当治本。“本者,手太阴、足阳明经之邪热也。解其邪热,则诸证自退矣。”以清凉发散为法,药用辛寒、甘寒、苦寒以升发之。惟忌酸收,最宜辛散,误施温补,祸不旋踵。将石膏、荆芥穗、干葛、西河柳、麻黄、鼠粘子列为辛散药内。痧疹多喘,喘者热邪壅肺,此时不宜使用定喘药,以免敛邪,惟应大剂竹叶石膏汤加西河柳、玄参、薄荷等。若热势甚者,即用白虎汤加西河柳,清解肺胃热邪,切忌过用升麻,服之必喘。
如治贺知忍少子病痧疹,家人不知,尚以肉饭与之。仲淳适至,惊曰:此痧疹之极重者,何易视之?遂以西河柳两许,杂
以玄参三钱,知母五钱,贝母三钱,麦门冬两许,石膏两半,竹
叶七十片。二剂而痧尽现,遍体皆赤;连进四剂,薄暮矣。知忍曰:儿今无恙乎?仲淳曰:痧虽出尽,烦躁不止,尚不可保。再以石膏三两,知母一两,麦门冬三两,加黄芩、黄连、黄柏各五钱,西河柳一两,竹叶二百片。浓煎饮之,烦躁遂定而瘥[1]。4注重炮制,斟酌用量
缪氏在《先醒斋医学广笔记》炮制大法中对石膏炮制之法进行了详细描述:“石臼中捣成粉,以密绢罗过,生甘
并对不同修治的石膏草水飞过了,水澄,令干,重研用之。”
之用提出:“作散者煅熟,入煎剂半生半熟,鸡子为之使。”对于石膏剂量,缪氏常用30g左右,重者100g左右,甚有一日夜连服共达一斤左右者。
缪氏临证重视热化,用石膏剂立足清润,不仅用于阳
三阳入里化热发于三阴明病的治疗,对太阳病欲传阳明、
者,皆倡用之。且注重速截热势,唯恐热盛伤津,扩大了白虎汤、竹叶石膏汤的适应证范围。缪氏既察《伤寒》之旨,又扬后世温病学说之长,注重临床实践,临证运用石膏之剂,配伍精当,取尽其功;药以攻病,不拘剂量;见解独到,颇具心得,值得后世学习借鉴。
[1]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记[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张聿青运用瓜蒌薤白半夏汤之经验
(浙江省中医院,浙江杭州310006)
摘要通过对清代张聿青运用瓜蒌薤白半夏汤的配伍规律研究,分析其灵活化裁仲景方的理论依据与具体用药经验,以期对现代临床运用瓜蒌薤白半夏汤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关键词张聿青;瓜蒌薤白半夏汤;张乃修中图分类号:R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
张乃修(),字聿青,号且休馆主,江苏无锡
人,清末著名医家。张氏幼承庭训,覃思博稽,宗仲景之书,斟酌刘、李、张、朱等诸家之说,论病处方,变化万端,临床造诣颇深。张氏医案辨证立法思路清晰,选药精当,配伍严谨,乃清代医家医案中的上乘之作,足资后学者师法。先生乃江南中医学家,秉承了江南医家用药轻灵的一贯风格,然仔细揣摩其医案则不难发现,书中多处医案皆涉及仲景方。张氏运用仲景方,而不为其所拘,或仿其法而不泥其方,或以经方复方图治,或与时方熔于一炉,可谓是继承并
[作者简介]连暐暐,女,主治医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收稿日期]
发扬了仲景学术,为苏派医家中学有根砥者。今选取仲景
方剂瓜蒌薤白半夏汤,综合张聿青相关医案,分析其灵活变通仲景方的理论依据,归纳其加减配伍规律与具体用药经验,以期有助于我们对仲景方的掌握与运用,既澄其源又明其流,促进仲景方的进一步发扬光大。
瓜蒌薤白半夏汤为仲景治疗胸痹之主方。仲景云:“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
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吴鞠通氏认为:“胸痹因寒湿痰饮之实证,则宜通阳,补之不惟不愈,人
临床研究与经验
参增气且致喘满;若无风寒痰饮之外因、不内外因,但系胸中清阳之气不足而痹痛者……若再以薤白、栝蒌、枳实滑
泻之、通之,是速之成劳也,断非人参汤不可。”由此可之、知,瓜蒌薤白半夏汤所治之胸痹乃浊阴乘于阳位,阳气不通所致。与人参汤所主阳气不足之胸痹迥然有别,万万不可混淆。方中瓜蒌甘寒润下,豁痰开结;薤白辛温滑利,通阳散结;半夏辛温,化痰开痹;白酒辛热走散,使药性上行,以助开痹通阳。张聿青氏宗仲景之法用此方消浊阴、通胸
噎膈阳,并化裁变通此方,用于治疗中焦痰饮内阻之脘痛、
仲景之瓜蒌薤白半夏汤主治胸阳不振、痰浊阻滞之胸
尤在泾谓“所以然者,有痰饮以为之援也”。张氏抓住痹。此关键,依据病机,不拘症候,配合理气之品,上治胸膈,下治胃脘,园机活法。
心肺同居胸中,胸中浊阴弥漫,张氏疏方瓜蒌薤白半
夏汤“辛润滑利以化痰降浊”。咳嗽痰多者,酌加杏仁、广郁金、枇杷叶、枳壳、桔梗,其中枳壳、桔梗升降气机,利气以化痰;杏仁、广郁金、枇杷叶皆辛润之品,理气分、开上
加入杏仁、茯苓降气化焦而无燥伤娇脏之弊。胸闷心悸者,
饮,寓茯苓杏仁甘草汤之意。
值得一提的是,张氏还惯于用此方治疗中焦痰饮内阻之
脘痛、噎膈等证。仲景对于中焦痰饮早有“以温药和之”之明训,方用苓桂术甘汤治之。然张氏却将瓜蒌薤白半夏汤
“辛润通降”法,其中别有用于中焦痰饮的证治,称之为
深意,试分析如下。1用于中焦痰饮之易于化燥者
张氏认为“水谷之海,岂是停气停湿停痰停饮之所。特温以煦之,其气既虚,血亦不足,刚燥之品,未免伤阴。拟用
。确实,辛能行水,且辛润之品专长沙栝蒌薤白汤出入”
理气分,不比辛燥之属易于伤津劫液。故对于中焦痰饮兼有吐下伤津、或兼阴血不足、或伴气火有余者,张氏喜用辛润之瓜蒌、薤白、半夏,气阳质阴,有通阳开闭之功,而无刚燥劫阴之虑。
2用于中焦痰饮兼腑气不通者
痰饮而兼腑气不通者,疏方瓜蒌薤白半夏汤最宜。此方辛润滑利,流通气机,气机一通,大便自解。盖方中薤白辛散温通为主,散阴结而开胸痹;栝楼甘寒滑润,以清降为要,宽胸利膈而通闭。二药伍用,一通一降,通阳下气、祛痰散结、润肠通便之功益彰。半夏体滑性润,能通腑实,对此《纲目》早有明训:“半夏涎滑能润,辛温能散亦能润,故行湿而通大便,利窍而泄小便。所谓辛走气,能化液,辛以润之是矣……《和剂局方》用半硫丸治老人虚秘,皆取其滑润也。世俗皆以南星、半夏为性燥,误矣。湿去则土燥,痰涎不生,非二物之性燥也。[5]”
总之,张氏取瓜蒌薤白半夏汤之“辛”以散饮,“润”以制燥,“通”以通阳,“降”以降浊,一举四得,为临床治疗中焦痰饮开辟了新的思路,也扩大了此方的应用范围。
张氏重用薤白以治疗浊阴内盛之胃脘痛,取其辛温通
滑利降浊之功,并去苦寒之瓜蒌,酌加制香附、丁香、沉阳、
香、白蔻仁、砂仁、乌药之属,辛香化浊,温通散寒。或宗景
白蔻仁研细末先送服。此方名为神香散,岳之法,将丁香、
乃景岳先生所制,并谓胃脘痛“诸药不效,气结难解者,惟
。盖因其芳香透达,其效如神,故名神香散。神香散为妙”
由此亦知,取其香气者,宜研末调服,气味最无损耗。一入煎剂,辛香之气必有走失。
痰饮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故治痰先治气,气
橘红、香橼皮理气以消痰化顺痰自利。张氏常用炒枳壳、
饮,其中香橼皮具理气化痰、疏肝解郁之功,“尤为苏南医
家常用之物,陈久而能保持芳香”。痰饮化热者,张氏将半
咸寒之海蛤粉,共奏清夏改为青盐半夏,更加凉润之川贝、
润化痰软坚之功。青盐半夏即半夏用青盐水浸拌,晒干入药者。青盐性咸寒,与半夏同制,可减其辛温之性而增清热
张氏常用瓦楞子、白螺蛳壳。瓦楞子咸之用。老痰结滞者,[8]
平软坚,善“散痰积”;用白螺蛳壳治痰饮,乃是师法丹溪,源自《心法》中治疗痰积胃脘痛之白螺丸。更甚者,用皂荚子来消痰,皂荚子辛润多脂,通关利窍,能使郁结于中焦之痰浊从大便而解。
痰饮之为病,症状变化万端。肝风挟痰饮上行而眩晕者,张氏用白蒺藜、天麻以平熄肝风。痰气入络而胁肋作痛者,张氏用橘络、旋覆花汤降气化痰、通络止痛。痰阻心窍而神机不运者,张氏用菖蒲、远志、白金丸祛痰开窍。其中
《外科全生集》,系白矾、郁金研细末,皂角汁为白金丸出于
丸。白矾咸寒,可软顽痰;郁金苦辛,能开结气;皂角汁亦能
可治疗痰涎壅盛、闭阻心窍而致的神识化顽痰。诸药相合,
昏蒙,甚至癫痫发狂等证。
中虚者,张氏加入霞天曲以补中化痰。《韩氏医通》指
出:“黄牛肉补气,与绵黄芪同功。”黄牛肉煎汁炼膏,名为霞天膏,大补中虚羸弱。霞天膏又入半夏末为曲,名霞天曲,能治中虚沉痼之痰。若见中阳不足者,张氏常用上瑶桂(肉桂)饭丸姜汤送下。如前所述,张氏常将瓜蒌薤白半夏
“饮为阴邪,阴霾闭塞,非阳汤用于痰饮之易于化燥者,然
光煦照,安能雾散云收[4]191”,故张氏用“辛温大热之品(肉
桂),另制为丸,飞渡上焦,免致伤液”。此处“飞渡上焦”,即肉桂研细末、饭丸姜汤送下,直接作用于中焦,使离照当空而阴霾自散,又可免其耗伤上焦之阴液。遣药有如此巧思,足见张氏心思缜密、善于变通,不拘常法而出奇制胜。
[1]张仲景.金匮要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吴鞠通.温病条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3]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60.[4]张聿青.张聿青医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6]张景岳.景岳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7]徐景藩.《张聿青医案》脘痛篇初析[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83,2
(2):5-6.
[8]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9]韩飞霞.韩氏医通[M].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3.
范文七:40
湖北中医杂志
2002年第24卷第3期
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
湖北省安陆市普爱医院(432600)
关键词:冠心病9中医药疗法9瓜蒌薤白半夏汤9治疗应用
冠心病是因心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导致管腔变窄或闭塞 继而出现的心肌缺血症状 属中医胸痹范畴,笔者在临床中 对有~胸闷憋气 心前区隐痛或绞痛 放射背部 喜叹息 等症状者 使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化裁治疗 每可获效,若见心痛甚 四肢厥冷汗出 脉细者 乃阳虚寒盛之候 方中薤白不足以制其寒 常佐以附片~桂枝等9神疲乏力 口干不欲饮者 乃气阴两虚之候 应加人参~生地等 以益气阴 但不宜久用多用9若见心动悸 脉结代 心阳虚致下肢肿者 可加桂枝~炙甘草等,每次服药时 可用10ml白酒为引,因酒有活络通经~助诸药运行之功,兹举验案2例如下:
案1:李某 女 53岁,患冠心病8年余 曾住院治疗2次 平素以地奥心血康维持 发作时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 近2月来 因工作劳累 诱发心前区刺痛 每天发作5~6次 含硝酸甘油可稍缓解,薄白苔 脉沉迟涩,
心电图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中医辨证:心阳虚 久病及肾兼血瘀,治拟温通心阳~滋补肝肾,药用瓜蒌~党参~菟丝子各30g 薤白~半夏~赤芍各15g 桂枝~当归各12g 丹参20g,5剂 水煎服,每次以5ml白酒为引,
复诊:心前区刺痛症状明显减轻 发作次数减少 四肢转温 精神转好 下肢浮肿减轻,病未尽除 守上方加服中成药~金匮肾气丸 ,再治20天后 诸症完全消失 心电图正常,
按:心病日久 必累及肾,肾主水 心肾不交 则
(收稿日期:
编辑:冀振华)
水气上凌于心而发病,故治用瓜蒌薤白半夏汤 以温通心阳 宽胸散结,佐菟丝子~党参补肾纳气 调节阴阳,久病必瘀 故佐以丹参~赤芍~当归 以养血活血 使血脉通 心有所养 诸证得除,
案2:王某 男 65岁,患高血压病20余年,平
素服复方降压片控制血压,近半月余 无明显诱因 时感胸闷憋气 刺痛放射至左肩胛 日作1~2次 未诊治,近2天 上述症状加重而来就诊,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厚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症见:胸闷刺痛 放射左肩胛 时作时止 日作2~3次 喜太息 睡眠可 二便调,脉细涩 舌质暗红,证属:胸阳痹阻 气滞血瘀,治以温通胸阳~活血祛瘀为法,药用:瓜蒌~丹参各20g 薤白 半夏~赤芍~红花各6g 川芎~当归尾10g 桂枝4g 炙甘草5g,水煎服 每次以白酒10ml为引,
服上方6剂 胸闷刺痛症状明显减轻,上方加地龙10g 再服10剂,再诊时诸症完全消失,复查心电图:正常,给予复方丹参片~复方降压片维持治疗 随访1年未复发,
按:患者年老体衰 胸阳不振 阴寒阻滞 血脉不通 心失所养,因素有高血压病史 血液循环必不畅通 ~不通 则痛 故发胸痹之证,治用瓜蒌薤白半夏汤 以宣通胸阳9佐桂枝鼓动阳气 以增强血流动力9佐活血通络之川芎~丹参~红花等 使血脉通 心阳振 疾病除,
按:~气为血之帅
气行则血行 气虚则血瘀,患者久患消渴 气耗阴伤 阴损及阳 阴阳俱虚,阳气不足 无力推动血行 瘀血内阻 肌肤经络失养 则手足麻木~刺痛9阳虚生内寒 不能温煦四肢 则下肢发凉9口渴 疲乏无力 舌淡红 苔薄黄 脉缓细 均为气阴两虚之征,发病机理多属阳虚血寒 气血瘀阻 肌肤失
养,故笔者用黄芪桂枝五物汤益气温阳通脉以助血
(收稿日期:
编辑:任桂华)
行9加桃仁~红花~当归~川芎~地龙活血化瘀以增血运9加干姜~细辛~木瓜~莱菔子温阳祛痰~舒筋活络,诸药合用 使阳气得复 血液得行 经络得通 肌肤得养 故可消除手足麻木疼痛~下肢发凉诸症,
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
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湖北省安陆市普爱医院,432600
湖北中医杂志
HUBE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1. 焦鼎九 瓜蒌薤白白酒汤加减治疗陈旧性胸内伤[期刊论文]-四川中医)
2. 张玉焕 当归四逆汤和瓜蒌薤白白酒汤联合心脑康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期刊论文]-光明中医)3. 孟德玉.王昃睿.夏晓鹏 瓜蒌薤白汤运用体会[期刊论文]-光明中医)
4. 吴雪茹.吴启端.符惠燕.WU Xue-ru.WU Qi-duan.FU Hui-yan 加味瓜蒌薤白白酒汤抗凝和溶纤作用的实验研究[期刊论文]-时珍国医国药)
5. 卫洪昌.陈世宏 大鼠冠脉结扎致心肌缺血模型中医证型的反证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病理生理杂志)6. 王冬梅.代世元.芦丽莉.高翠红.黎云.WANG Dong-mei.DAI Shi-yuan.LU Li-li.GAO Cui-hong.LI Yun 瓜蒌皮提取物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期刊论文]-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7. 田黎.宋建平 《金匮要略》瓜蒌薤白汤类方研究近况[会议论文]-2005
8. 周波.仲维娜.陈飞.刘丽霞.李树学 瓜蒌薤白白酒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SOD、MDA变化的新探讨[期刊论文]-中医药学报)
9. 孙志强.郑冀.代龙.SUN Zhi-qiang.ZHEN Ji.DAI Long 瓜蒌薤白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江西中医药)
10. 林琦.陆金国 丹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山西中医)
本文链接:http://d..cn/Periodical_hbzyzz.aspx
范文八: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硬化后心肌供血受阻所致,可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不齐、心力衰竭、心脏扩大等一系列症状。冠心病属于祖国医学“胸痹”、“胸痛”、“心悸”的范畴。多发于中老年人肥胖者,但现在由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人们活动量的减少,呈现出年轻化趋势。现代医学常规治疗一般采用服用阿司匹林、消心痛,症状加剧时给予硝酸甘油等。   本院采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进行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瓜蒌薤白半夏汤主要功效是行气解郁,通阳散结。它出自于《金匮要略》一书。临床上用于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室性心动过速等疾病的治疗。由栝蒌实、薤白、半夏3味药,加上黄酒或醪糟煎汤服用。   方中,瓜蒌清热散结,宽中利气,常用于胸膈满闷或胸痹作痛;薤白温中通阳,下气散结,治疗胸痹之常用药;半夏宽中消痞,下气散结,用于胸脘痞闷胀满或坚痞作痛。加上黄酒可加强活络通经。在临床上,我们根椐患者症状和病情轻重的不同,常加入丹参、三七、桃仁、红花、川芎、牛膝、柴胡、生地、当归等。丹参有活血祛淤、清热除烦的作用;三七有止血散淤、消肿定痛的功效;桃仁破血祛淤、消滞祛痛;红花活血通经,祛淤止痛;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牛膝破血通经,消?L下胎,通利关节,引血下行;柴胡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生地凉血清淤热,如若配上当归,滋阴养血,祛淤而不会伤及正气。诸药合用,具有宽胸化痰、通阳散结、活血祛淤的功效,使痰淤得化,胸痹痛自除,血脉通畅。临床上用于冠心病胸中闷痛,痛有定处,甚或痛彻背部者。   现代医学也证实,瓜蒌薤白汤有提高动物耐缺氧能力,对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可改善心功能,同时能抑制血小板凝聚,改善血液的流变。丹参、川芎、三七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改善心肌氧气供应,降低心肌缺氧状况;桃仁、红花也有扩张血管、增加心脏血流量、改善心肌血液循环的作用,并防止血小板的凝聚;牛膝有降低血压的功效;柴胡、当归、生地有生血祛淤、扩张冠状动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所以,此方对于早期冠心病的治疗有一定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参考。这里要提及的是,如果病情较重,建议采用中西结合方法治疗,疗效更佳。
范文九:▲  哼屠 _ ^ 慝泛学 嚣  M 骺  
… … … … … … … …
临研 与 验 床 究经 
… … 一 ● 一  
素 虚之人 , 或在极 北高寒 之地 , 始有此证 ” 治宜温补 。 。 二者  发 于三 阳 , 热传人 于里 , 阴分 , 属 于热 , 邪 虽云 病 粪犹 未结 ,   宜清 其热 , 渴者用 白虎汤 、 叶石 膏汤 。 竹  
24 重 视 热 化 , 逐 热 邪  . 速
以玄参三钱 , 五钱 , 知母 贝母三钱 , 麦门冬两许 , 膏两半 , 石 竹  叶七十片。 二剂而痧尽现 , 皆赤 ; 遍体 连进四剂 , 薄暮矣。 知忍 
日: 儿今无恙乎 ? 仲淳日 : 虽出尽 , 痧 烦躁不止 , 尚不可保。 以  再 石膏三两 , 一两 , 门冬三两 , 知母 麦 加黄芩 、 黄连 、 黄柏各五钱 ,  
缪 氏临证 重视热化 , 论治善用 清润 , 速逐热邪 。曾 强调   云: “ 邪在三 阳, 法宜速逐 , 胃 迟则 烂发斑 ; 或传人于里 , 则属三  阴。 邪热炽者 , 阴水枯竭 , 令 于法不治矣 , 此治之后时之过也。  ” 由于热邪传变迅速 , 治不及 时 , 极易入营动血 , 导致胃烂发斑 。  
故应迅速截其病势 , 避免病邪深入下焦肝肾 , 阴液 。 劫夺  
3 治疗 痧疹 , 清凉发散 
西河柳一两 , 叶二百片 。浓煎饮之 , 竹 烦躁遂定而瘥[  1 ] 。
4 注重炮 制 。 酌用量  斟
缪 氏在 《 醒斋 医学广 笔记 》 先 炮制 大法 中对石 膏炮 制  之 法进 行 了详 细描 述 :石 臼 中捣成 粉 , “ 以密 绢罗 过 , 生甘  草 水飞过 了 , 水澄 , 干 , 令 重研 用之 。” 并对 不同修治 的石膏  之 用提 出 :作散 者煅熟 , 煎剂 半生半 熟 , 子为 之使 。” “ 入 鸡   对 于石 膏剂量 , 氏常 用 3  左右 , 缪 0g 重者 10 左 右 , 0  g 甚有 
缪 氏认 为痧疹之 本在 于手太 阴肺 、 阳明 胃二 经之火  足
热发 而 为病 , 将其 症 状总 结为 : 并 咳嗽 多 嚏 , 中如 泪 , 眼 多  泄泻 , 多痰 多热 , 渴 , 多 多烦 闷 , 则躁乱 咽痛 , 甚 唇焦 , 昏。 神  
对 于痧疹 治疗 , 氏提 出不宜依证 施治 , 当治 本 。“ 缪 惟 本者 ,   手太 阴、 阳明经之邪热 也 。 其邪热 , 足 解 则诸证 自退矣 。 以  ” 清凉发散 为法 , 药用辛寒 、 寒 、 寒 以升发 之 。惟忌 酸收 , 甘 苦  
日夜 连服共达一斤 左右者 。   缪 氏临证 重 视热 化 , 石膏 剂立 足清 润 , 用 不仅 用 于 阳 
明病 的治疗 , 对太 阳病 欲 传 阳明 、 阳入里 化热 发 于 三 阴  三 者, 皆倡用之 。且注重 速截 热势 , 唯恐热 盛伤 津 , 扩大 了 白  虎汤 、 竹叶石膏汤 的适应证 范 围。缪 氏既察 《 伤寒 》
旨, 之 又  扬 后世 温病学 说之长 , 注重临床 实践 , 临证运 用石 膏之 剂 ,   配伍精 当 , 尽其 功 ; 以攻 病 , 取 药 不拘 剂量 ; 解独 到 , 具  见 颇
最宜辛 散 , 温补 , 旋踵 。将石 膏 、 误施 祸不 荆芥 穗 、 葛 、 干 西  河柳 、 黄 、 麻 鼠粘子 列为辛 散药 内。痧 疹多 喘 , 喘者 热邪 壅  肺, 此时 不宜使 用定 喘药 , 以免 敛邪 , 大剂 竹 叶石膏 汤  惟应 加西 河柳 、 玄参 、 荷等 。若热 势甚者 , 薄 即用 白虎 汤加西 河 
柳, 清解肺 胃热邪 , 切忌 过用升麻 , 服之 必喘 。   如治贺知 忍少子病痧疹 , 家人不知 , 尚以肉饭与之 。 仲淳  适至 , 日: 惊 此痧疹之极 重者 , 何易视之 ? 以西河柳两许 , 遂 杂 
心得 , 值得后世 学习借鉴 。  
参 考 文献  
[ ] 希雍 . 1缪 先醒斋 医学广笔 记 [ . M]天津 : 津科 学技术 出版社  天
20   0 2.
张聿青运用瓜蒌薤 白半夏汤之经验 
连 唪疃 -  
( 浙江省中医院, 浙江 杭州 30 0 ) 10 6  摘要 通过对清代张聿青运用瓜蒌薤 白半夏汤的配伍规律研究 , 分析其灵活化裁仲景方的理论依据 与具体 用药经验 ,   以 期对现代 临床运 用瓜蒌薤 白半夏 汤有 实际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张聿青 ; 瓜蒌 薤白半夏汤 ; 张乃修 
中图分类号:2 3 R 8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6 10 5 ( 0 20 —0 2 0  17 — 2 82 1  3 0 9 — 2 j
张乃修 (84 10 )字 聿青 , 14— 95 , 号且 休 馆 主 , 苏 无锡  江
人, 清末著名 医家 。张氏幼承庭训 , 思博稽 , 覃 宗仲景 之书 ,  
发 扬 了仲景学术 , 为苏派 医家 中学有 根砥 者 。今 选取 仲景 
斟酌刘 、 、 、 李 张 朱等诸家之说 , 论病处方 , 变化万端, 临床  造诣颇 深 。 氏医案辨证 立法思路 清晰 , 张 选药精 当 , 伍严  配 谨, 乃清代医家医案 中的上乘之作, 足资后学者师法。先生 
乃江南 中医学家 ,秉 承 了江南 医家用 药轻 灵 的一贯 风格 ,   然仔 细揣 摩其 医案则 不难发 现 , 中多处 医案 皆涉及 仲景  书
方 剂 瓜蒌 薤 白半夏 汤 , 合张 聿 青相 关 医案 , 综 分析 其 灵 活  变通 仲景方 的理论依 据 , 归纳 其加 减配伍 规律 与具 体用 药  经验 , 以期 有助 于我 们对 仲 景方 的 掌握 与运 用 , 澄其 源  既 又 明其 流 , 进仲景方 的进一 步发扬光 大 。 促   瓜蒌薤 白半 夏汤为 仲景治疗胸 痹之 主方 。 仲景 云 :阳 “ 
微 阴弦 , 即胸 痹而痛 , 以然者 , 所 责其极 虚 也 。今 阳虚 知在  上 焦
, 以胸 痹 、 所 心痛 者 , 以其 阴 弦故也 。” _吴 鞠通 氏认  口3   为 :胸痹 因寒湿痰 饮之 实证 , 宜通 阳 , “ 则 补之不 惟不 愈 , 人 
方 。张 氏运 用仲 景 方 , 不为 其所 拘 , 而 或仿 其法 而 不 泥其  方 , 以经方 复方 图治 , 与时方熔 于一 炉 , 或 或 可谓 是继 承并 
[ 作者简介 ] 障睫 , , 连 女 主治医师 , 从事 中医内科临床工作  【 收稿 日期 ]0 2 0 — 5 2 1—40 
临 床 研 究 与 经 验 
_ … … … … … … … … … … 一 一  
l 詹 澎学骺  l  "
2 2年 01 第 1  f 34- 第 3期  
参增 气且 致 喘满 ; 风寒 痰饮 之外 因 、 内外 因 , 系胸  若无 不 但 中清 阳之 气不 足 而痹 痛 者 ……若 再 以薤 白 、 蒌 、 栝 枳实 滑 
之 、 之、 泻 通之 , 是速之 成劳也 , 断非人参 汤不可 。 [由此可  ”  2 3 知 , 蒌薤 白半 夏 汤所 治之 胸 痹乃 浊 阴乘 于 阳位 , 瓜 阳气 不  通 所致 。与人 参汤所 主 阳气不 足 之胸 痹迥 然有 别 , 万万 不  可 混淆 。方 中瓜蒌 甘寒 润下 , 痰开 结 ; 白辛 温滑 利 , 豁 薤 通 
阳 、 利降 浊之 功 , 去苦 寒之 瓜蒌 , 滑 并 酌加 制香 附 、 香 、 丁 沉  香、 白蔻仁 、 仁 、 药之属 , 香 化浊 , 砂 乌 辛 温通散 寒 。或宗 景  岳 之法 , 丁香 、 将 白蔻仁研 细末 先 送服 。此 方名 为神 香散 ,   乃 景 岳先 生所 制 , 并谓 胃脘痛 “ 药 不 效 , 结 难解 者 , 诸 气 惟  神 香散为 妙 ” ] 因其芳香 透达 , 效如神 , [。盖 6 其 故名 神香散 。   由此亦 知 , 取其 香气 者 , 宜研 末调 服 , 味最 无损 耗 。一 入  气 煎剂 , 辛香之 气必有 走失 。  
阳散结 ; 夏辛 温 , 半 化痰 开痹 ; 白酒辛 热走 散 , 药性 上行 , 使   以助 开痹通 阳 。张聿青 氏宗 仲景 之法 用此 方消 浊 阴 、 胸  通
阳 , 化裁 变通 此方 , 于治疗 中焦痰 饮 内阻之 脘痛 、 并 用 噎膈 
痰 饮之 为 物 , 随气 升 降 , 无处 不 到 , 治痰 先 治气 , 故 气 
顺 痰 自利 。张 氏常用 炒 枳壳 、 红 、 橼 皮理 气 以消痰 化  橘 香 饮 , 中香 橼皮 具 理气 化痰 、 肝解 郁 之 功 ,尤 为 苏南 医  其 疏 “ 家常用之 物 , 陈久 而能保 持芳香 ” ]痰饮化 热者 , 氏将 半  l 7 。 张 夏 改 为青盐 半夏 , 加凉润 之川 贝 、 寒之 海蛤 粉 , 更 咸 共奏 清  润化痰 软坚 之功 。青盐半 夏 即半 夏用 青盐 水浸 拌 , 干人  晒 药者 。青 盐性咸寒 , 与半夏 同制 , 可减其 辛温 之性而增 清热 
仲景之 瓜蒌薤 白半 夏汤
主治 胸 阳不 振 、 痰浊 阻滞 之胸 
痹 。 尤在 泾谓 “ 以然者 , 所 有痰 饮 以为之援也 ” ]张 氏抓住  口。
此 关键 , 据病 机 , 依 不拘 症候 , 合理 气之 品 , 治胸 膈 , 配 上 下 
治 胃脘 , 园机 活法 。  
心肺 同居 胸 中 , 中浊 阴 弥漫 , 氏疏 方瓜 蒌 薤 白半  胸 张 夏汤 “ 润滑 利 以化痰 降浊 ” _。咳嗽痰 多 者 , 杏 仁 、 辛 [  4 l 酌加   广郁 金 、 杷 叶 、 壳 、 梗 , 中枳壳 、 梗升 降 气机 , 枇 枳 桔 其 桔 利 
气 以化 痰 ; 杏仁 、 广郁金 、 杷 叶 皆辛 润 之 品 , 气 分 、 枇 理 开上  焦而无 燥伤娇 脏之弊 。胸 闷心 悸者 , 加入 杏仁 、 茯苓 降气化 
之用 。老痰 结滞者 , 氏常用 瓦楞子 、 蛳壳 。瓦楞 子咸  张 白螺
平 软坚 , “ 善 散痰 积 ” 用 白螺蛳 壳治 痰饮 , 是师 法丹 溪 , _; 8 乃  
源 自《 心法 》 中治疗 痰 积 胃脘 痛之 白螺 丸 。更甚 者 , 荚  用皂 子来 消痰 , 皂荚 子辛 润多脂 , 通关 利窍 , 能使郁 结 于 中焦 之 
痰浊从 大便而 解 。  
饮, 寓茯苓 杏仁甘 草汤之 意 。   值得一提 的是 , 张氏还惯 于用此方治疗 中焦痰饮 内阻之  脘痛 、 噎膈等证。 仲景对 于中焦痰饮早有 “ 以温药和之 ”_ 之  1  
明训 , 用苓桂 术甘 汤治 之 。然 张 氏却将 瓜 蒌薤 白半 夏 汤  方
痰饮之 为病 , 状变化 万端 。肝风 挟痰 饮上 行而 眩晕  症 者 , 氏用 白蒺藜 、 张 天麻 以平熄 肝风 。痰 气入 络而胁肋 作痛 
者 , 氏用 橘络 、 张 旋覆 花汤 降气化 痰 、 络止 痛 。痰 阻心窍  通 而神 机不运 者 , 氏用菖 蒲 、 张 远志 、 白金 丸祛 痰开 窍 。其 中  自金 丸 出于《 科全 生集 》系 白矾 、 金研 细末 , 外 , 郁 皂角 汁为 
丸 。白矾咸寒 , 软顽痰 ; 可 郁金 苦辛 , 能开 结气 ; 皂角 汁亦能 
用于 中焦痰饮 的证 治 , 称之 为“ 辛润通 降 ” 法 , 中别有    其
深意 , 试分 析如下 。   1 用于 中焦痰饮 之易于化 燥者 
化顽痰 。诸药 相合 , 可治疗 痰涎 壅盛 、 闭阻心 窍而致 的神识 
昏蒙 , 甚至癫 痫发 狂等证 。  
张 氏认 为“ 水谷之海 , 岂是停气 停湿停 痰停 饮之所 。 特  温 以煦之 , 其气 既虚 , 亦不 足 , 血 刚燥之 品 , 免伤 阴 。 未 拟用  长沙栝 蒌薤 白汤 出入 ”4 。确 实 , _1 】   辛能行 水 , 且辛润 之 品专  理气 分 , 比辛 燥之 属易 于伤 津劫 液 。故对 于 中焦痰 饮兼  不 有吐 下伤 津 、 或兼 阴血不 足 、 气火 有余 者 , 氏喜 用辛  或伴 张
润之 瓜蒌 、 白、 薤 半夏 , 阳质 阴 , 气 有
通 阳开 闭 之功 , 无 刚  而
燥劫 阴之虑 。  
中虚者 , 氏加 入霞 天 曲以补 中化痰 。《 氏医通 》 张 韩 指 
出 :黄 牛 肉补 气 , “ 与绵黄 芪 同功 。 l ”9   黄牛 肉煎 汁炼膏 , 为  名 霞天 膏 , 补 中虚 赢 弱 。霞天 膏 又 人半 夏 末 为 曲 , 霞天  大 名 曲, 能治 中虚沉痼 之痰 。若 见 中阳不足者 , 张氏常用 上瑶桂  ( 肉桂 ) 丸姜 汤送 下 。如前 所述 , 氏常将 瓜蒌 薤 白半夏  饭 张 汤用 于痰 饮 之 易于 化燥 者 , “ 为 阴邪 , 然 饮 阴霾 闭塞 , 阳  非 光煦 照 , 能 雾散 云 收  安 ’故 张 氏用 “ 温 大热 之 品 ( , 辛 肉  桂 ) 另制 为 丸 , , 飞渡 上 焦 , 致 伤 液 l ” 免 l 。此 处 “   飞渡 上 
2 用于 中焦 痰饮 兼腑气 不通者 
焦 ” 即 肉桂 研 细末 、 丸 姜 汤 送 下 , 接 作用 于 中焦 , , 饭 直 使 
痰饮 而兼腑 气不 通者 , 方瓜 蒌薤 白半夏 汤最 宜 。此  疏 方辛 润滑 利 , 流通气 机 , 机一通 , 气 大便 自解 。盖 方 中薤 白  
离照 当空 而 阴霾 自散 , 又可免 其耗 伤上 焦之 阴 液 。 药有  遣 如此 巧 思 , 见 张 氏心 思 缜 密 、 于 变 通 , 拘 常法 而 出  足 善 不
奇制 胜 。  
参 考 文 献 
辛散 温通 为主 , 阴结而 开胸痹 ; 散 栝楼 甘寒 滑 润 , 清降 为  以 要, 宽胸利 膈而通 闭 。二 药伍用 , 通一 降 , 阳下气 、 一 通 祛痰 
散结 、 润肠 通便 之功 益彰 。半夏 体 滑性 润 , 通腑 实 , 能 对此  《 目》 纲 早有 明训 : 半 夏涎 滑 能润 , “ 辛温 能 散亦 能 润 , 故行  湿而 通大便 , 窍 而泄小便 。所 谓 辛走 气 , 化液 , 以润  利 能 辛
[] 1 张仲景. 金匮要略 [ . M]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0 6 20.   [] 2 吴鞠通. 温病条辨 [ . M]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9 2 19 17 : . 4 
[] 3 尤在泾. 金匮要略心典 [ . M] 上海 : 上海人民出版社 ,9 5 6 . 17 :0   [ 张聿青. 4] 张聿青医案 [ . M]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0 6 20 .  
之是 矣 ……《 和剂局 方》 用半 硫丸 治老 人虚 秘 , 皆取其 滑 润  也 。 俗 皆以南星 、 世 半夏 为性燥 , 矣 。 去则 土燥 , 误 湿 痰涎不 
生 , 二物 之性燥也 。 _ 非   , ’  
[] 5 李时珍 . 本草纲 目[ . M]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9 9 114 17 : 9 .     [] 6 张景岳. 景岳全书 [ . M]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9 6 3 0 1 9 :0 .  
总之 , 氏取瓜 蒌 薤 白半 夏汤 之 “ ” 张 辛 以散 饮 , 润
” “ 以  制 燥 ,通 ” “ 以通 阳 , 降 ” “ 以降 浊 , 举 四得 , 临床 治疗 中  一 为 焦 痰饮 开辟 了新 的思 路 , 也扩大 了此方 的应用 范 围。   张氏重 用薤 白以治 疗浊 阴 内盛之 胃脘痛 , 其辛 温通  取
[] 7徐景藩.张幸青医案》 《 脘痛篇初析 [] 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932 . 18 ,  
( )5 6 2 :- .  
[] 8 李时珍 . 本草纲 目[ .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99 2 3 . 17 : 59    
[ 韩 飞霞. 氏医通 [ . 9] 韩 M] 江苏 :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9 5:3 18 2 .  
范文十:陕西中医2008年第29卷第2期
人参、五味子、麦冬、云苓、猪苓、炙甘草各10g,熟附子、肉桂各8g,黄芪、葛根、丹参各30g,肿甚者加牵牛子、泽泻各10g,有肺气肿者加麻黄8g,射干10g,高血压者加钩藤30g,牛膝、杜仲各10g。随症加减,灵活便通,5剂为1疗程,服药2~4个疗程评判疗效。
疗效标准 心慌,浮肿等临床症状消失,心影明显缩小,心衰纠正,为临床治愈。治疗后浮肿消失,心悸减轻,心影稍有缩小为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变化不明显为无效。
治疗结果 临床治愈42例,好转1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对一般心影扩大不严重的病人,服药1个疗程后浮肿消失,心悸心慌,气短减轻,服药4个疗程可临床治愈,对重型患者普大型心影,服药2个疗程肿消,心悸,气短减轻,肝脾缩小。服药4个疗程心衰可控制,临床症状均明显减轻。
典型病例 俎某,男,47岁,农民。素有心脏病10余年,近几年逐渐加重,于2004年5月在咸阳市某院住院治疗10余天,疗效不佳,回家后4d病情加重,又来本院求余诊治。自觉心慌气短,纳差腹胀,动则喘甚。查体:面色无华,颜面四肢高度浮肿,尤以下半身为甚,皮肤发明,水从毛孔外渗。两踝关节看不见,阴囊肿大不能履。颈静脉努张,随心跳搏动;心界显著向左右扩大,听诊二点辨及三点辨收缩期杂音均?以上,两肺可闻及湿鸣。肝脾肿大。肝界肋下1指,剑下3指,脾可触及。见此情形,考虑扩张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四级。建议家属及患者立即住院治疗,患者不但不住院,就一
般的基本检查也不做。原因有二:一是刚从咸阳住院回家;二是经济特困,报着一线希望,慕名前来求我服中药治疗。按中医辨证:症属心阳、心气两虚,给服靖心汤5剂:方药:熟附子、肉桂各8g,人参、五味子、麦冬、云
苓、猪苓、山萸肉、山药、牵牛子、炙甘草各10g,丹参、葛根、黄芪各30g。服药5剂后,患者神奇般的疗效出现,浮肿大减,两踝关节可现,阴囊肿消其半,心悸心慌、气短均减,再服5剂后,浮肿全消,肝界回缩,食纳可,静止时呼吸平稳,后又连服十剂病情稳定,因经济特困,后停止服药。追踪,此人于同年十一月病故。讨 论 扩张性心肌病属中医“心悸”,“浮肿”、“喘证”的范畴,辨证属心气心阳两虚,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临床比较多见。从现代医学观点看,本病是由高血压、肺气肿、风心、先心、克山病、病毒性心肌炎等,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治疗本病的关键是营养心肌,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才能纠正心衰。余组成的靖心汤,是取参附、生脉、真武三方之意,在此基础上加减而成。参附温心阳,回阳救逆,确有强心甙样作用。生脉汤有益心气,营养心肌的作用,黄芪补气;丹参、葛根活血,改善微循环,有减轻心脏前负荷作用。云苓、猪苓、牵牛子有较强的利水消肿作用可减轻心脏后负荷。随症加减,灵活变通,经多年临床观察,屡用屡验,结合治疗原发病,轻症的可临床治愈,中度的临床症状消失,重症的临床症状减轻,延长了生命。同时给贫困地区的患者减轻了反复住院所造成的经济负担。
(收稿;修回)
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治疗无症状心肌缺血60例
张 敏 宁夏银川市中医医院(银川750001)
 摘 要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宽胸化痰类中药配伍组方治疗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治
疗组采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枳壳、丹参、葛根、黄芪等)为主治疗60
例,并与用美托洛尔或?和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60例对照。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6%、86.6%。治疗组治疗效果稳定,复发率低,运用Β2阻滞剂和钙拮抗剂组似有耐药性。提示:本方剂是治疗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有效方剂。
 主题词 心肌缺血?中医药疗法 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应用  笔者自2001年8月~2004年8月期间,对门诊
及住院冠心病出院后无症状心肌缺血治疗120例患者,以中药治疗60例,并与西药治疗的60例对照疗效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120例患者,男72例,女48例;平均年龄45±75岁,其中I型(完全性SMI)83例,?
型(陈旧性心肌硬塞后SMI)37例,?型(?型:既有心绞痛,但同时也有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5例。根据心电图常规、运动负荷、动态心电图(AECG)确诊,均能除外有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及洋地黄类药物所致ST2T改变。治疗组中I型41例,?型16例,?型3例;其原发基础病变,高血压35例,高脂血症40例,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身上乏力冒汗心慌头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