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麻痹疫苗口服好还是注射好

24小时报名咨询电话:010- / 400 650 1888
您的位置:&&&&&&&&& > 正文
小儿麻痹疫苗口服优于注射?
16:34 来源:&    【
】【】【】
  口服(沙宾)与注射型(沙克)的小儿麻痹疫苗,两者的保护效力是差不多的,但也各有其优缺点,必须依照各个国家的防疫政策与经济状况来选择。口服沙宾疫苗属活性减毒疫苗,优点是方便、便宜,更因为它可以经由粪便排出,使接触者也同样受到疫苗的作用,而兼具有群体免疫的效果:缺点则是接种前后半小时需要禁食,且因为是活性疫苗,有75万~3百万分之一的机率会引起小儿麻痹症状。   沙克疫苗的优点是为非活性疫苗,所以没有致病风险,但价钱贵(是口服疫苗的几十倍)则是其最大缺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此外它也无法引起群体免疫。从前台湾的小儿麻痹盛行率较高,因此政府全面采用口服疫苗以达成群体免疫:之后随着多合一疫苗上市与国民经济力提升,自费选择含注射型小儿麻痹疫苗的多合一疫苗比例渐增。目前虽然其盛行率已低,但为求加强小儿麻痹的防疫,所以卫生署仍建议选择接种含注射型小儿麻痹疫苗之多合一疫苗(五合一、六合一)的宝宝,能配合后续疫苗接种的时程,再口服两剂小儿麻痹疫苗,造福他人。此为国家防疫政策考量,并非疫苗优劣的问题。
转发分享:0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新闻:
公共卫生知识相关栏目推荐
33大类,900门辅导课程日期:苗前后半小时内,应避免进食(包括喝水);而当幼儿患有肠胃病或腹泻时,最好延缓使用。
加入混合疫苗,宝宝少挨针
目前,通常都将注射型小儿麻痹疫苗加在五合一、六合一疫苗当中,五合一疫苗是除了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三合一疫苗外,又加上b型嗜血杆菌疫苗以及小儿麻痹注射疫苗;而六合一疫苗是将五合一疫苗加上B型肝炎疫苗的成分。无论五合一或六合一疫苗,在保护效果方面并无明显差异。
不过六合一疫苗除了能有效预防五合一疫苗所包含的疾病,还多添加了B型肝炎疫苗,可以让宝宝...通常都将注射型小儿麻痹疫苗加在五合一的相关内容日期:孕妇不注射风疹疫苗 风疹病毒有明显致畸性,那么孕妇是否可以注射风疹疫苗来防止风疹病毒的入侵呢?因为风疹疫苗属于活疫苗,孕妇也应禁用。而使用免疫球蛋白的预防效果又不肯定。未患过风疹的孕妇,在妊娠早期接触风疹病人时,最好终止妊娠。 此外,水痘、腮腺炎、卡介苗、日期:孕期能接种流行性出血热疫苗吗 问:我在不知道自己已怀孕的情况下,接受了流行性出血热疫苗的接种。这种疫苗共分3次接种。并且,还在停经10天后的5天内,在当地卫生部门的诊疗下应用了甲硝唑阴道泡腾片12粒。听...日期:孕前保健:先种疫苗后怀孕 为什么孕前要打疫苗? 妇女在怀孕前要打预防针,似乎是一件挺新鲜的事。因为打预防针的一般都是儿童———他们年龄小,抵抗力差,需要借...日期:单纯ha阳性,孩子出生后注射乙肝疫苗即可 时间:日 提问:guest 回答:郁凯明(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教授,围产专家) guest:我一直有ha阳性,也就是说小三阳。我在生前两个宝宝的时候都在宝宝出生时注射了乙肝疫苗。这次是我第一次在国内生孩子,国日期:孕妈妈注射流感疫苗要小心 怀孕期间孕妇对疫苗注射的确应多加小心,因为此时机体免疫力低下。通常情况下,医生不建议病人在怀孕期间服药或接种疫苗,但根据“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说法,接种流感疫苗是安全的。“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建议怀孕14周以上的妇女在流感高发季日期:如何观察疫苗接种后的效果 孩子打了防疫针以后到底有没有效果呢?通过以下4种方法可以了解。 一、 观察患病情况: 观察孩子的抗病能力是不是增强了。一般来说,接种疫苗后两周就可以产生免疫力,一个月左右免疫水平最高,以后便逐渐降低。如果接种疫苗两周以后,不再患所种日期:接触过乙肝患者的妇女,应在孕前接种疫苗 时间:日 14:05&# 提问:guest 回答:郁凯明(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常务副主任、围产医学专家) guest:我朋友想要小孩了,可是周围常接触的朋友中有乙肝患者,因此,她想打乙肝...
&最新内容- - - - - - - - - - - - &&热点推荐
精品专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英语学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数学学习-  - - -
 - - - - - - - -小儿麻痹症
好网特邀专家
SPECIAL EXPERT
上海曙光医院
小儿麻痹症,现在还时有发生,因此给儿童使用疫苗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使用疫苗而发病的几率是很低的,对于疫苗安全问题,父母不用过度担心。
什么是小儿麻痹症
  小儿麻痹症又称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咽痛和肢体疼痛,部分病人可发生弛缓性麻痹。流行时以隐匿感染和无瘫痪病例为多,儿童发病较成人为高,普种疫苗前尤以婴幼儿患病为多,故称小儿麻痹症。
小儿麻痹症病毒
小儿麻痹症病因
  1、易感人群
  1~5岁小儿发病者最多,4个月以下婴儿很少得病,近年来小儿普遍服用疫苗,机体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后,血清中最早出现特异性IgM,2周后出现IgG和IgA。保护性中和抗体,可维持终身。病后对同型病毒有持久免疫力,二次发病者罕见。
  2、传染源
  人类是脊髓灰质炎唯一的传染源,患者自潜伏期末可以从鼻咽分泌物中排毒,粪便的排毒期自发病前10日至病后4周,少数可达4月。无症状带病毒者是最重要的传染源。
  3、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而日常生活接触是主要传播方式,被污染的手、食物、用品、衣物、玩具都可传播本病。少数情况下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4、流行特点
  遍及全世界,多见于温带。散发式流行,夏秋季发病率最高,热带和亚热带和发病率在各季节无显著差别。过去流行以Ⅰ型病毒为主,Ⅲ型最少。大规模服用疫苗后,Ⅰ型病毒减少,ⅡⅢ型相对增多。
  5、病原知识
  脊髓灰质炎病毒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大量存在于患者的脊髓和脑部,在鼻咽部、肠道粘膜与淋巴结内亦可查到,按其抗原性不同,可分为Ⅰ、Ⅱ、Ⅲ3个血清型,型间偶有交叉免疫。病毒可用人胚肾、人胚肿、猴肾及Hela细胞等培养。耐寒,低温(-70℃)可保存活力达8年之久,在水中,粪便和牛奶中生存数月,在4℃冰箱中可保存数周,但对干燥很敏感,故不宜用冷冻干燥法保存。为耐热。60℃30分钟可使之灭活,煮沸和紫外线照射可迅速将其杀死。能耐受一般浓度的化学消毒剂,如70%酒精及5%煤酚皂液。但对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漂白粉等敏感,可将其迅速灭活。
  6、发病机理
  病毒经口进入后起初在口咽,消化道,主要在回肠淋巴组织增殖,包括扁桃体、回肠集合淋巴结、颈部深层淋巴及肠系膜淋巴结,并在其中繁殖,如此时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局部感染得到控制,则形成隐性感染;少量病毒进入血流被带到其他部位的网状内皮系统,并在那里广泛繁殖。继病毒血症发生后,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有时病毒也可通过周围神经纤维末梢到达中枢神经系统。在潜伏期病毒存在于咽部和粪便中。发病后咽部持续带病毒达1~2周,大便中持续排毒达3~6周,甚至更久。病毒血症持续数日,到发病时消失,此时特异性抗体开始出现。
  病毒能引起显著病理改变的唯一部位是脊髓和大脑,主要累及脊髓的前角运动神经元和脊髓。大脑的其他部位,包括小脑和皮质运动区都受到较小程度的侵犯。病变可累及大脑、中脑、延髓、小脑及脑干,网状结构、前庭核、小脑蚓突和小脑核也可受损,大脑皮层运动区病变轻微。交感神经节和周围神经节偶有病变。
  病毒对神经元的损害引起强烈的炎症反应,最终引起噬神经细胞作用。瘫痪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决定于被侵犯神经元的分布。造成严重神经损害的促发因素包括年龄的增加,近期扁桃腺摘除术,接种,其中以接种白百破疫苗最常见,妊娠和正值中枢神经系统侵袭期的身体过度虚弱。其他病变可有局灶性心肌炎、间质性肺炎、肝及其他脏器充血和混浊肿胀,淋巴结增生肿胀等。
对抗小儿麻痹症 一场全球之战
小儿麻痹症的症状
  流行季节如有易感者接触患者后发生多汗、烦躁、感觉过敏、咽痛、颈背肢体疼痛、强直、腱反射消失等现象,应疑及本病。前驱期应与一般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胃肠炎等鉴别。瘫痪前期病人应与各种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及流行性乙型脑炎相鉴别。 弛缓性瘫痪的出现有助于诊断。
  潜伏期3~35日,一般为7~14日,按症状轻重及有无瘫痪可分为隐性感染、顿挫型、无瘫痪型及瘫痪型。
  1、隐性感染(无症状型):占全部感染者的90~95%,感染后无症状出现,病毒繁殖只停留在消化道,不产生病毒血症,不浸入中枢神经系统,但从咽部和粪便中可分离出病毒 体内可查到特异性中和抗体。
  2、顿挫型(轻型):约占4~8% 病毒侵袭全身非神经组织,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可出现:①上呼吸道炎症状,如不同程度发热、咽部不适、咽充血及咽后壁淋巴组织增生、扁桃体肿大等;②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 腹部不适等;③流感样症状、关节、肌肉酸痛等, 症状持续1~3日, 自行恢复。
  3、无瘫痪型:脊髓灰质炎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且循环神经纤维散布全身,可在发病之初出现此期症状,但多数患者可在前驱期后有1~6日无症状或症状减轻,而后进入此期。
  4、瘫痪型:约占感染者的1~2%,其特征为在无瘫痪型临床表现基础上,再加上累及脊髓前角灰质,脑及脑神经的病变,导致肌肉瘫痪。
小儿麻痹症症状
小儿麻痹症疫苗
  小儿麻痹有两种疫苗,口服的沙宾疫苗为活性减毒疫苗,注射用的沙克疫苗为非活性疫苗。这两种疫苗的效果都十分良好,而各有优缺点。注射疫苗最大的优点,在于它是死菌疫苗,所以不会引起麻痹症状。口服疫苗最大的优点,在于它可以经由粪便排出,使得接触者也可以同样受到疫苗的作用。国内就是基于这种扩大保护面的考虑,采用口服疫苗,它的缺点在于有可能引起小儿麻痹。接种的时间表,都是与DPT疫苗一起给予。以后如果小儿麻痹绝迹的话,就可能会改用注射用疫苗,以避免反而引起麻痹的副作用。
相关经验分享EXPERIENCE
小儿麻痹症能治好吗
  无瘫痪型
  1、卧床休息。
  2、肌痛和四肢项背强直者局部给予湿热敷,以增进血液循环,口服镇静剂,必要时服盐酸哌替啶及可待因,减轻疼痛和减少肌痉挛。
  3、静脉注射50%葡萄糖液加维生素C1~3克,每日1~2次连续数日,以减轻神经水肿。
  4、对发热较高,病情进展迅速者,可采用丙种球蛋白肌注。
  5、肾上腺皮质激素。
  瘫痪型
  1、患者应躺在有床垫的硬板床上,注意瘫痪肢体的护理,避免外伤受压,置于舒适的功能位置,以防产生垂腕垂足现象。有便秘和尿潴留时,要适当给予灌肠和导尿。
  2、促进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
  3、中药治疗,可选用独活寄生汤加减。
  4、呼吸障碍及吞咽困难的处理。
  5、循环衰竭的防治。
  处理原则是减轻恐惧,减少骨骼畸形,预防及处理合并症,康复治疗。
  前驱期及瘫痪前期
  1、卧床休息病人卧床持续至热退1周,以后避免体力活动至少2周。卧床时使用踏脚板使脚和小腿有一正确角度,以利于功能恢复。
  2、对症治疗可使用退热镇痛剂、镇静剂缓解全身肌肉痉挛不适和疼痛;每2~4小时湿热敷一次,每次15~30分钟;热水浴亦有良效,特别对年幼儿童,与镇痛药合用有协同作用;轻微被动运动可避免畸形发生。
  瘫痪期
  1、正确的姿势患者卧床时身体应成一直线,膝部稍弯曲,髋部及脊柱可用板或沙袋使之挺直,踝关节成90&。疼痛消失后立即作主动和被动锻炼,以避免骨骼畸形。
  2、适当的营养应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和大量水分,如因环境温度过高或热敷引起出汗,则应补充钠盐。厌食时可用胃管保证食物和水分摄入。
  3、药物治疗促进神经传导功能药物如地巴唑,剂量为1岁1mg,2~3岁2mg,4~7岁3mg,8~12岁4mg,12岁以上5mg,每日或隔日一次口服;增进肌肉张力药物,如加兰他敏,每日0.05~0.1mg/kg,肌肉注射,一般在急性期后使用。
  4、延髓型瘫痪:①保持呼吸道通畅:采用低头位(床脚抬高成20&~25&)以免唾液、食物、呕吐物等吸人,最初数日避免胃管喂养,使用静脉途径补充营养;②每日测血压2次,如有高血压脑病,应及时处理;③声带麻痹、呼吸肌瘫痪者,需行气管切开术,通气受损者,则需机械辅助呼吸。
  治疗恢复期及后遗症期
  体温退至正常,肌肉疼痛消失和瘫痪停止发展后应进行积极的功能恢复治疗,如按摩、针灸、主动和被动锻炼及其他理疗措施。
  1、针灸治疗:适用于年龄小病程短肢体萎缩不明显者可根据瘫痪部位取穴上肢常取颈部夹脊穴、肩贞大椎手三里少海内关合谷后溪每次选2~3穴下肢常选腰脊旁开1寸处环跳秩边跳跃玉枢髀关阴廉四强伏兔承扶殷门季中阳陵泉足三里解溪太溪绝骨风市承山落地等根据瘫痪肢体所涉及的主要肌 群选有关穴位3~4个每次可更换轮流进行每天1次10~15次为一疗程二疗程之间相隔3~5天开始治疗时用强刺激取得疗效后改中刺激巩固疗效用弱刺激可用电针或水针每次选1~2穴位注射维生素B1&氨酪酸或活血化瘀中药复方当归液(当归红花川芎制剂)每穴0.5~1.0ml
  2、推拿疗法:在瘫痪肢体上以滚法来回滚8~10分钟按揉松弛关节3~5分钟搓有关脊柱及肢体5~6遍并在局部以擦法擦热每日或隔日1次可教家属在家进行。
  3、功能锻炼:瘫痪重不能活动的肢体可先按摩推拿促进患肢血循环改善肌肉营养及神经调节增强肌力患肢能作轻微动作而肌力极差者可助其作伸屈外展内收等被动动作肢体已能活动而肌力仍差时鼓励患者作自动运动进行体育疗法借助体疗工具锻炼肌力和矫正畸形。
  4、理疗:可采用水疗电疗蜡疗光疗等促使病肌松弛增进局部血流和炎症吸收。
  5、其他:可用拔火罐(火罐水罐气罐)及中药熏洗外敷以促进瘫痪肢体恢复另有报导应用穴位刺激结扎疗法促进瘫痪较久的肢体增强肌力畸形肢体可采用木板或石膏固定以及用手术矫治。
相关经验分享EXPERIENCE
小儿麻痹症并发症
  合并症:由于外周型或中枢型呼吸麻痹可继发吸人性肺炎、肺不张、化脓性支气管炎和呼吸衰竭引起严重出血;长期卧床可致褥疮及氮、钙负平衡,表现为骨质疏松、尿路结石和肾功能衰竭等。
小儿麻痹症图片
小儿麻痹症该如何护理
  1、饮食护理:给患儿营养丰富、高蛋白、高脂肪、多维生素的食物,增加机体的抵抗力。
  2、重建肢体动作的协调性:护士要指导患儿集中注意力,做伸关节的动作,被动完成伸关节动作,使患儿做往复屈伸摆动训练,逐渐学会控制摆动方向,重建肢体的动作协调。
  3、防止关节的粘连:护士要指导患儿进行未被固定的关系各方向大幅度的运动,增强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并且观察肢端的血运情况,加大运动量防止关节粘连。
  4、恢复和改善关节活动度:主动运动应让患儿自行运动关节幅度尽可能大,对肌力较弱、关节挛缩的患儿,护士要辅助以各方向的被动运动,增强肌肉和局部的血液循环,达到恢复和改善关节的活动度。
  5、改善步态的训练:护士指导患儿训练起立,单腿站立,左右移动重心,缓慢地踏步,然后练习走平道、坡道、上下楼梯、注意尽量做到身体正直,身体不要摆动,保持步态平衡,充分利用术后肌力和平衡,关节的稳定性或肢体长度的改善来改进步态,预防变形,达到矫正的目的。
还有疑问?您可以向以下权威专家提问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上海儿童医院
您可能需要的购物清单
你觉得这篇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儿健脾化积口服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