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中暑吃什么药?

卫生部门提醒:注意防暑降温 预防中暑
18:21:19&&&|&阅读次数()&|&正文背景色:
&&& (粤卫信)入夏以来我省各地高温天气持续,卫生部门提醒用人单位及市民应注意防暑降温,尤其高温作业人员须警惕出现中暑。&&& 中暑的表现&&& 据专家介绍,中暑按发病机制可分为三种类型,即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 热射病是中暑中最严重的类型,发病原因是在高温环境下劳动,体内产生的热与外环境通过对流、辐射获得的热,远远大于机体的蒸发和散热能力,引起蓄热增加,体温不断升高,致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发生障碍所致。临床特点是突然发病,体温可高达40℃以上,开始大量出汗,后出现“无汗”,伴有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热痉挛的发病原因主要为在高温环境下机体大量出汗,体内钠、钾过量丢失所致。表现为明显的肌肉痉挛,以四肢肌肉和腹肌等经常活动的肌肉为多见,小腿腓肠肌痉挛最常见,常呈对称性。患者神志清醒,体温多正常。&&& 热衰竭的发病原因是高温和高湿环境下,人体外周血管扩张,皮肤血流量增加,大量出汗、失水造成循环血流量减少,从而导致脑供血不足而晕厥。一般起病迅速,先有头昏、头痛、心悸、出汗、恶性、皮肤湿冷、面色苍白、继而晕厥,体温不高或稍高,通常休息片刻即可清醒。&&& 易发生中暑的高危职业&&& 环境温度过高、湿度大、风速小、劳动强度过大、劳动时间过长是发生中暑的主要致病因素。因此,从事高温、强热辐射作业如冶金工业的炼焦、炼铁、炼钢车间,机械铸造工业的铸造车间,陶瓷、玻璃、砖瓦工业的炉窑车间,发电厂、煤气厂和轮船的锅炉间等属于干热环境,易发生职业性中暑。高温、高湿的湿热环境下作业如纺织、印染厂、深井煤矿等行业的工人也易出现职业性中暑。&&& 另外,夏天露天作业、野外作业如建筑作业、码头作业等工人也易患职业性中暑。&&& 职业性中暑是法定职业病&&& 职业性中暑是我国法定职业病。诊断职业性中暑主要根据高温作业人员的职业史(主要指工作时的气象条件)及体温升高、肌痉挛或晕厥等主要临床表现,排除其他类似的疾病。 &&& 中暑先兆(观察对象)是指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轻症中暑是除中暑先兆的症状加重外,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重症中暑则根据相应临床表现可诊断为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型,也可出现混合型。&&& 中暑的处理原则&&& 中暑先兆:应暂时脱离高温现场,并予以密切观察。&&& 轻症中暑:应迅速脱离高温现场,到通风阴凉处休息,并给予含盐清凉饮料及对症处理。&&& 重症中暑:(1)热射病:迅速采取物理降温和(或)药物降温,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并对症治疗;(2)热痉挛:及时口服含盐清凉饮料,必要时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3)热衰竭:使患者平卧,移至阴凉通风处,口服含盐清凉饮料,并对症处理。&&& 中暑患者经及时处理,一般可很快恢复,不必调离原作业。&&& 防暑降温措施和饮食问题&&& (一)技术措施。企业可采取改革生产工艺过程及操作方法,防止工人与热源接触,可采用一些隔热措施,如采用隔热材料、水箱或循环水门以及空气夹层墙等;并加强通风降温措施,采用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或在隔热密闭的基础上安装空调设备等。同时制定合理的劳动休息制度,根据生产特点及具体条件,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保证高温作业工人夏季有充分的睡眠和休息。&&& (二)医疗预防措施。工人在从事高温作业前要进行就业前和入暑前体检。发现Ⅱ期及Ⅲ期高血压、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慢性肾炎、未控制的甲亢、糖尿病、大面积皮肤疤痕等工人,属于高温作业禁忌证,不适宜从事高温作业。&&& (三)饮食保健措施。高温作业工人应按出汗量合理补充水和盐分,最好的办法是供给含盐饮料,一般每人每天供水3-5升,盐20克左右。在8小时工作日内出汗量少于4升时,每天从食物摄取15-18克盐即可,不一定从饮料中补充盐分。出汗量过多时,需从饮料适当补充盐分,饮料含盐量以0.15-0.2%为宜。饮水方式以少量多次为宜。此外,高温作业时能量消耗增加,膳食中的蛋白质应适当增加,并应补充维生素和钙。&&& (四)个人防护措施。高温作业工人的工作服应采用耐热、导热系数小、透气性好的织物制作。防止辐射热,可用白帆布或铝箔制的工作服。此外按不同作业需要可供给工作帽、防护眼镜、面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特殊高温作业工人,如炉衬热修、清理钢包等工种,为防止强烈热辐射,须佩戴隔热面罩和隔热、阻燃、通风的防热服。&&& (五)劳动组织措施。进入夏季,企业应根据所在地区气候特点,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减少高温接触时间。休息区应尽可能远离热源,并有足够的降温设施和饮料。可专门设立具有空调系统的工人休息公寓,保证高温作业人员在夏季有充分的睡眠与休息。
【】【】【】
其它相关信息
点击排行榜如何预防中暑?
如何预防中暑?
大家来说说!
【如何预防中暑】
预防中暑方法;  
1、出行躲避烈日
夏日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10点至16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此外,在炎热的夏季,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龙虎人丹、风油精等一定要备在身边,以防应急之用。外出时的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应少穿化纤品类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
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活动。
  
2、别等口渴了才喝水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已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另外,夏季人体容易缺钾,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钾茶水是极好的消暑饮品。
  
3、饮食
夏天的食的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的含水量较高;新鲜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至90%,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另外,乳制品既能补水,又能满足身体的营养之需。其次,不能避免在高温环境中工作的人,应适当补充含有钾、镁等元素的饮料。
  
4、保持充足睡眠
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最佳就寝时间是22时至23时,最佳起床时间是5时30分至6时30分。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其他回答 (5)
高温高湿致中暑 正常人的体温能保持在36至37摄氏度之间,这是由于人体有自动调节体温的能力,使产热和散热保持平衡。 人体的产热主要来源于体内的新陈代谢,而散热主要靠辐射、对流、传导、蒸发等方式进行。当外界气温升高,人体蒸发散热也逐渐增加,尤其是气温高于35摄氏度时,人体余热的三分之二要通过出汗蒸发。盛夏高温季节,环境中相对湿度较高,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人体出汗虽多,但蒸发散热反而减少,随着体内积存的热量增加,人的体温调节功能发生紊乱,这时就会出现中暑。 中暑的种种表现 中暑起病急骤,但中暑一般仍有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之分。 先兆中暑表现为有大汗淋漓、头晕耳鸣、口渴、恶心、胸闷烦躁、四肢无力等症。此时患者要及时脱离高温环境,注意休息,并补充清凉、含盐饮料,可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若此时不能脱离高温环境,患者会出现体温升高、面色潮红、皮肤灼热、神疲力乏等症状,或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细等中暑现象。 重症中暑病人多以突然抽搐、谵妄或昏迷起病,同时出汗停止、呼吸急促,体温可达40摄氏度以上,如不及时抢救,会危及生命。对重症病人应尽快采用将冰袋放在病人头部、额前、腋下等方法降温,并迅速送医院治疗。   持续35摄氏度易中暑 中暑的发生与气温和湿度过高密切相关,因此在35摄氏度以上高温天气或环境里易出现中暑。但是,如果湿度过大,即使气温不到35摄氏度,也容易中暑。 据气象学观察,在无风的情况下,当气温在30至31摄氏度、相对湿度为85%,或气温为35摄氏度以上、相对湿度为60%时,人的体温调节就会出现障碍,容易发生中暑。一般在相同气温下,有风比无风给人的感觉舒服,因为风会促进汗液的蒸发,对散热有利。 有关研究还表明,中暑不仅与当天的气象条件有关,还与此前3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累计天数有关。虽说3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易引发中暑,但并不是一出现这样的高温就会发生中暑。只有35摄氏度以上高温持续数天,人体无法承受酷热才会中暑。气象专家根据前期气象条件和次日的天气预报,就可预测出第二天的中暑率,即中暑气象指数,提醒人们做好预防。
中暑的预防:   中暑是夏季常见的急诊,加强预防可以大减少发病率,中暑的预防应注意几点:   1、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证足够的睡眠以保持充沛的体能,并达到防暑目的。   2、科学合理的饮食。吃大量的蔬菜、水果及适量的动物蛋白质和脂肪,补充体能消耗。切忌节食。   3、做好防晒措施。室外活动要避免阳光直射头部,避免皮肤直接吸收辐射热,带好帽子、衣着宽松。   4、合理饮水。每日饮水3升至6升,以含氯化钠0.3%-0.5%为宜。饭前饭后以及大运动量前后避免大量饮水。
预防中暑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第一,应做好预防性体检工作。体质虚弱或慢性病患者,由于对高温的适应能力较差,尤易发生中暑。因此,在每年高温季节到来之前,要对高温作业的工人进行检查,凡患有心血管病、持续性高血压、活动性肺结核、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溃疡病等疾病的人,应尽量脱离高温环境工作。  第二,夏季应合理安排休息时间。  第三,供给合理的饮料及营养。出汗多,饮用0.3%的冷盐水或冷冻盐汽水,应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B、C的摄入。  第四,注意个人防护。工作服宜宽松,以保证通风良好。为了保护头部和眼睛,可戴防护眼镜。宝宝中暑的应急处理
夏月外出常备藿香正气丸即可
暑应注意预防。活动在露天或在高温环境下作业的人,必须采取减少直接受热辐射的防护措施,加强通风;科学安排日常生活,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同时注意营养,多吃些蔬菜瓜果,备足凉开水、绿豆汤、酸梅汤等清凉饮料和十滴水、清凉油、风油精等。一旦出现中暑症状时,宜及时服用。
防中暑应做到以下几点:1.注意身体降温,不要在室外停留太久,外出要打伞。2.在室外工作的人,如警察等必须找阴凉的地方躲避紫外线的长时间照射。3.要注意补充水分,可以在水中放少许的盐。4.多喝凉茶,可随身携带万金油、驱风油,以备不时之需。
等待您来回答
健康常识领域专家请问医生如何防止中暑?
感谢医生为我快速解答——该
附件:点击查看大图
时间: 07:56:55
十大相似问答推荐
医生答案显示区
帮助网友:2765称赞:206用微信添加“快速问医生”,就加我为好友了,快速帮您家人远程诊断和指导用药。
一、注意选择衣着。夏日衣装力求简单、单薄、透气性好。二、及时补充水分。口渴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所以不要等到口渴了以后才开始喝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淡盐水。三、注意饮食调节。多吃营养丰富的、水分含量大的蔬菜水果,如黄瓜、西红柿、桃、西瓜等。四、躲避烈日暴晒。高温天气尽量不要在10时至16时这段时间外出活动。五、保证睡眠充足。由于夏天日长夜短,且气温较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更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有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重要措施。
百度智能推荐
挂号科室急诊科
常见症状、干热无汗、、、、、神力、、与呕吐、、、
检查项目、、、、、、、、、心血管MRI检查、
并发疾病、、、
常用药物胶丸、、、、、、、、、、、
其他信息治疗费用、是否传染、好发人群
浏览:35·
浏览:74·
浏览:89·
浏览:196·
参考价:24
治病成功案例/我的经验分享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驱风健胃。用于消化不良,恶心呕吐,晕船,轻度中暑...
参考价格:¥2.69
清凉散热,醒脑提神、止痒止痛,用于感冒头痛,中暑...
参考价格:¥7.9
疾病问题推荐
亲:您现在哪里不舒服?
如何收藏问题?
方法一:同时按住Ctrl键和D键收藏问题。
方法二:点击浏览器上的收藏按钮收藏问题。预防中暑的方法,中暑后的紧急处理办法。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预防中暑和中暑后的紧急处理办法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编号:&&&&上传时间:&&&&大小:3.325 M
尺寸:0×0像素 &&&&格式:CDR (cdr09)&&&&颜色:
关&键&词:怎样预防中暑 预防 中暑 预防中暑 怎样 怎样预防 其他 生活百科 矢量 CDR
图片描述:夏季板报、温馨提示使用!
&昵图网所有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商用正版图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预防中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