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青少年补钙增高吗

老年人都要吃钙片吗?专家:补钙不一定要吃钙片 - 新华健康 - 新华网
<meta name="keywords" content="钙片,原发性骨质疏松,磷酸盐类,骨破坏,老年人
老年人都要吃钙片吗?专家:补钙不一定要吃钙片
  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补钙与防治骨质疏松的话题再次引起热议。市场上各种补钙产品琳琅满目,网络上有关老年人都要补钙剂预防骨质疏松的说法也十分流行。这一说法是否正确?如何防治骨质疏松?人民日报“求证”栏目记者就此话题采访了内地、香港和美国的专业人士。
  香港、美国的老年人也补钙吗?
  【回应】不盲目补钙,多数美国人清楚怎么补钙,香港人会根据医生建议购买钙片
  在我国内地,很多年轻人为表达孝心,盲目给父母购买钙片。但怎么补,该不该补,并不清楚。老年人补钙是否有必要呢?其他国家和地区情况如何?
  记者走进美国著名营养品公司GNC在洛杉矶近郊亚凯迪亚市的一家连锁店,货架上各式各样的钙片和维生素片让人眼花缭乱。连锁店里的健康顾问卢兹表示,大多数美国人如今已经知道,是否需要服用以及服用多少钙片,应当由食物中已经摄取了多少钙来决定。
  在香港,记者走访上环闹市区的多家药房,补钙产品也都摆放在显眼位置。多名药房职员表示,补钙类产品在香港卖得不错,很多人都会根据医生建议购买钙片。
  美国全国骨质疏松基金会介绍说,钙是生命必需的矿物质,我们身体里99%的钙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体内的钙每天会从皮肤、指甲、头发、汗水、尿液和其他排泄物中流失,因此摄入适量的钙质十分重要。美国国家健康统计中心最新的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显示,52%的美国成人服用膳食补充剂,10%的美国成年人定期服用钙补充剂。
  “70岁以上的美国老人几乎超过一半有过骨折经历。”美国洛杉矶著名骨科专家林元清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白种人由于皮肤色素少,阳光照射后转化成维生素D和钙质的几率也会少一些,因此出现骨质疏松的可能性更高。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副教授黄文秀博士表示,人的骨骼在青少年时期不断增长,在30多岁达到顶峰,随后骨质开始慢慢减少,有必要适当补充钙。对于老年人而言,随着年龄不断增长,身体中的钙质也慢慢减少,更需要补充钙质。
  “老年人应该长期补充钙及维生素D以防止骨质疏松。”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医师王天兵介绍,根据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发表的“原发性骨质疏松诊治指南2011”显示:50岁以上的中国人群中约有7000万以上的人患有骨质疏松症。
  如何正确补钙?
  【回应】饮食上“开源节流”,同时注意摄入维生素D;建议从四五十岁开始定期检测骨密度
  “如果膳食中的钙不能满足机体为维持正常机能所需要的钙时,将从骨中夺取钙质。久而久之,钙摄入不足会引起骨量减少和骨结构稀疏,最终引起骨质疏松症。”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马冠生说,根据最新监测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居民平均每日钙摄入量仅为400毫克左右,不到推荐量的1/2。
  对于如何补钙的问题,林元清提醒说,补钙既可来自食物,也可来自服用的钙片,但食物是身体每日所需钙质的最好来源,只有食物提供的钙达不到推荐量时,才应选择其他方法补钙。
  黄文秀也表示,补钙不一定要服用钙补充剂,只要能在饮食上注意“开源节流”,就能达到更好的补钙效果。“开源”就是喝牛奶、吃绿色蔬菜、杏仁、黑芝麻等高钙食品。“节流”就是减少会导致钙质流失的食品,例如猪肉、牛肉等红肉以及咖啡因、盐等影响钙质吸收或加速骨质流失的食品。
  美国全国骨质疏松基金会认为,补钙还需要注意维生素D的摄入,它对于保护骨骼和帮助身体吸收钙质具有重要作用。根据美国膳食营养参考摄取量,50岁以下者,每日需要400至8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50岁及以上者,每日需要的维生素D增长到800至1000国际单位。与是否应当补钙一样,服不服用维生素D片,应当由阳光转化和食物摄入的维生素D是否足以满足身体需要决定。
  马冠生说,人体对钙的吸收与年龄、机体的生理状况等有关,婴儿钙的吸收率约为75%左右,儿童约为40%,成年人只有20%,40岁以后钙的吸收率逐渐下降,到老年时仅在15%左右。
  哪些年龄段需要补钙呢?
  北京朝阳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康南指出,钙在骨骼中含量最高时(骨密度的峰值)是在35岁左右,若在这个年龄前把骨密度的峰值提高,到老年时就不太容易患骨质疏松症。所以年轻人补钙等于是未雨绸缪。
  王天兵认为,骨组织的形成和破坏均在不断进行中,中青年时这两个过程处于动态平衡,老年时骨破坏快于骨形成,因此老年人更需要补钙。
  “想要保证骨骼健康,最好的办法是从四五十岁开始,定期做骨密度检测。一旦骨密度不够,就要向医生询问情况,根据生理条件补钙。”黄文秀提醒说。
  补钙越多越好吗?
  【回应】补钙要适量,过量有可能引发便秘,增加患肾结石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补钙是否越多越好?
  美国全国骨质疏松基金会特别强调,如果每天摄入超过推荐量的钙,对身体并没有任何益处,甚至会带来某些风险。该基金会认为,人体每日所需的钙与年龄、性别有关:70岁以下的男性和50岁以下的女性,每天需补充1000毫克钙,71岁以上的男性和51岁以上的女性,每天所需钙量上升到1200毫克。
  王天兵也表示,补钙不能过量,不然会增加患肾结石以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成人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800毫克,绝经后的女性以及老年人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1000毫克。
  康南表示:“摄入的钙太多,首先加重消化道的负担,出现胃痛、便秘等病症。身体中过多的钙代谢不掉,沉积到血管,会出现动脉硬化;血液中钙含量过高,会出现高钙血症。肾脏是人体的主要代谢器官,多余的钙在肾脏内沉积,就会出现肾结石。” 
  补钙就能防治骨质疏松吗?
  【回应】性别、吸烟、饮酒、遗传等影响骨质疏松的发生,治疗不能单靠补钙,加强运动非常重要
  “钙不是影响骨质疏松的唯一因素。有很多因素影响人体骨质疏松的发生,例如:年龄、性别、低体重指数、女性雌激素水平、是否服用激素、大量吸烟、饮酒、父母骨折病史等。”王天兵告诉记者。
  林元清也表示,运动对促进骨骼再生具有重要意义。有的老人每天运动很少,甚至只躺在床上,骨质流失的速度便会加快。多进行散步、体操等运动,适当接受阳光照射,再加上保持心情舒畅,对防止老年人骨质疏松都有帮助。
  “荷尔蒙、遗传也可能导致骨质疏松。”黄文秀说,“女性停经后骨质流失速度加快,每年流失量可达5%左右。此时,单纯改善钙平衡不能改善病症,可根据医嘱服用一些补充女性荷尔蒙的药物,或其他防治骨质疏松的药。”
  康南说,骨质疏松是一种和年龄相关的疾病,是骨骼衰老的表现。近年来,骨质疏松呈低龄化的趋势,20多岁的年轻人也出现骨质疏松。发生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主要有:不喜欢体育活动、长期室内工作、饮食不规律、接触激素类药品等。
  王天兵说,对于骨质疏松症的患者,补钙是基础治疗,也就是无论辅助其他治疗,都需要补充钙剂,而且补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老年人或绝经期女性需终生服药。
  据王天兵介绍,骨质疏松的治疗分为基础措施和药物干预:基础措施中首先应该调整生活方式,多做户外运动,增加紫外线的照射。药物治疗包括补充钙和维生素D以及其他药物干预:双磷酸盐类、降钙素、雌激素、甲状旁腺激素等。另外一些传统的中药也能够防止和治疗骨质疏松。由于补钙以及抗骨质疏松治疗均有相关并发症,应该严格遵医嘱执行并检测相关并发症。
  康南说,在骨质疏松症的早期预防中,运动、补钙、活性维生素D,这三个元素是相辅相成的,但应该强调运动的重要地位。运动在增加骨质的同时,也增加了人体对钙的需求量。对许多骨质疏松症患者而言,服用的钙剂远远抵不上骨骼流失的钙量,关键是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科学进行,而不是千篇一律地口服钙剂。
】【】【】宝宝五个月需要补钙吗?
男 | 5个月
健康咨询描述:
头发西,爱流口水睡眠补好,老醒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怎样知道宝宝缺钙呢?(感谢医生为我——该。)
附件:点击查看大图
时间: 18:14:07
十大相似问答推荐
医生答案显示区
帮助网友:2992称赞:252用微信添加“快速问医生”,就加我为好友了,快速帮您家人远程诊断和指导用药。
病情分析:在冬天太阳少,鱼肝油可以每天吃,但钙不能乱补,宝宝有缺钙的现象在再补,指导意见:比方说晚上睡觉不安稳,多汗等.如果宝宝出牙齿也可以适当吃点,但吃吃停停..个人建议钙锌分开补要好些,呵呵.
帮助网友:6724称赞:649用微信添加“快速问医生”,就加我为好友了,快速帮您家人远程诊断和指导用药。
病情分析:缺钙首先是头发发黄稀疏,脾气暴躁,爱出汗其次就会表现出骨骼系统发育慢,3--4个月以上的小儿颅骨软化,呈方颅,囟门大,出牙延迟,还有肋骨串珠,鸡胸,腕部手镯,踝部手镯,驼背,脊柱侧弯,O型腿,X型腿等,并且抵抗力低下,易患肺炎,肠炎等.指导意见:合理的膳食搭配是关键,乳钙是补钙的最好方式之一,乳钙容易吸收,效果好,可以试试骨健乐之类的补钙食品.平时还多注意晒晒太阳.同时要补充维生素AD.祝宝宝健康
帮助网友:923称赞:82用微信添加“快速问医生”,就加我为好友了,快速帮您家人远程诊断和指导用药。
病情分析:你好!孩子缺钙的话,会有相应的症状表现,从孩子的症状表现可以得知孩子是否缺钙.缺钙的表现有:多半表现夜间刚入睡出汗多,睡觉不安稳,易醒,易惊,有时候在枕头上轻轻摇头,枕巾上可看到较多的掉落的头发,宝宝有时烦躁,或者莫明奇妙的兴奋,也有些孩子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医生检查会发现,2-3个月的宝宝会有颅骨软化,按压时有乒乓球感,后囟闭合晚,前囟门大,胸骨异常隆起又称鸡胸,肋下缘外翻,出牙较晚,如果宝宝过早行走也会出现X型腿或O型腿,这些称之为维生素D缺乏佝偻症.指导意见:一般情况下,春天是补钙比较好的季节,如果你的孩子比较小的话可以选择一些补钙产品外加助于钙吸收的维生素D2,如果孩子稍大一点儿的话而且吃饭比较好,就尽量吃一些含钙高的食品,也可以加一点儿补钙的产品.
百度智能推荐
挂号科室儿内科
常见症状骨软化、、、、、、、
检查项目、D、、四肢的骨、关节平片
并发疾病、、O形腿、X形腿、
常用药物、、
其他信息治疗费用、是否传染、好发人群
浏览:57·
浏览:30·
浏览:47·
参考价:22
参考价:13
参考价:28
治病成功案例/我的经验分享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用于儿童,妊娠和哺乳期妇女、更年期妇女、老年人等...
参考价格:¥22
用于预防和治疗钙缺乏症。如:骨质疏松、佝偻病、骨...
参考价格:¥3.7
亲:您现在哪里不舒服?
如何收藏问题?
方法一:同时按住Ctrl键和D键收藏问题。
方法二:点击浏览器上的收藏按钮收藏问题。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请扫描分享到朋友圈孩子需要补钙吗?
健康咨询描述:
孩子9个多月了,体重23斤,身高77公分,头发黑,不太稠属于能看见头皮的那种,药店里的人说需补,有的医生也说补,有关老人也说补,我也知道怎么办,请指教.
感谢医生为我——该
附件:点击查看大图
时间: 17:29:34
十大相似问答推荐
医生答案显示区
用微信添加“快速问医生”,就加我为好友了,快速帮您家人远程诊断和指导用药。
您好:婴儿的营养主要来自乳类,而母乳是最理想的婴儿食品。每100毫升母乳中含钙34毫克,含磷15毫克,两者之比为2.4:1,这种比例最适合婴儿肠壁对钙的吸收。所以母乳喂养的婴儿较少发生缺钙或者佝偻病。相反,每100毫升牛乳中含钙120毫克,含磷93毫克,从钙磷的绝对值来看,牛乳中的钙磷量确实比母乳为多,但是牛乳中的钙磷比例为1.2:1,这种比例是不符合婴儿的生理需求的,也不利于肠壁对钙的吸收。临床观察也证实,牛乳喂养的婴儿容易发生缺钙或者佝偻病。有时候虽然一些家长给小儿吃了不少的钙剂,但是小儿缺钙的表现还是很明显,究其原因就是家长没有正确地掌握补钙的方法。那么,给小儿补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
1、钙剂不可与植物性的食物同吃──植物性的食物比如蔬菜中多数含有草酸盐、磷酸盐等盐类,它们可以和钙相结合生成多聚体而沉定,从而妨碍钙剂的吸收,所以豆腐和豆制品不宜与蔬菜一起烹制。
2、钙剂不可与油脂类食物同吃──油脂分解之后生成的脂肪酸与钙结合形成奶块,这不容易被肠道吸收,最终随大便排出体外。
3、补钙时间应适当掌握──由于奶制品当中的脂肪酸影响钙剂的吸收,因此补钙最好安排在两次喂奶之间。
4、补钙应注意的适当剂量──通常2岁以下的小儿每天需要400─600毫克,3─12岁每天需800─1000毫克。按照正常的饮食,儿童每天从食物中摄取的钙剂只有需要量的三分之二,所以每天必须再额外补钙,以填补欠缺的三分之一的钙剂。此外,人体内有一系列调节机制可以控制钙剂的摄入量,如果体内钙剂充足,肠道吸收钙剂就会少一些,反之就会多一些,多余的钙也会随大小便排出体外。所以钙剂口服过多也不会发生中毒,家长可以放心地让小儿服用。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钙剂的吸收必须有维生素D的参与,如果体内缺乏维生素D,肠道吸收钙剂的活动就会大打折扣了。如果钙吸收良好,磷的吸收也就同时增加了,并在生长的骨骼部位形成钙磷的沉积,使新骨不断生长壮大。临床上使用最普遍的维生素D制剂就是鱼肝油,如果在补钙的同时不补充鱼肝油的话,平时小儿又不晒太阳,就会发生维生素D缺乏症而导致佝偻病。维生素D的预防剂量为每天400个国际单位,不可过量,否则会引起中毒。
另外,学龄儿童也同样需要补充钙剂,但不是服药,而是通过一日三餐的食物补给。食物当中钙的来源很多,例如乳类、乳制品、藕粉、绿叶蔬菜、根茎类的植物、黄豆等等,尤其是豆腐和豆浆,经常食用,钙剂就不会缺乏了。
百度智能推荐
挂号科室儿科
常见症状、 、
检查项目、 、
并发疾病、、基底细胞瘤
其他信息治疗费用、是否传染、好发人群
浏览:653·
浏览:1470·
浏览:526·
浏览:1923·
参考价:43
参考价:19
参考价:16
治病成功案例/我的经验分享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用于痰喘咳嗽,脘腹胀满,胸膈不利,吐乳不食,小儿...
参考价格:¥43
苗医:中医:健胃消食导滞。用于食滞胃肠引起的小儿...
参考价格:¥19
疾病问题推荐
亲:您现在哪里不舒服?
如何收藏问题?
方法一:同时按住Ctrl键和D键收藏问题。
方法二:点击浏览器上的收藏按钮收藏问题。
向医生追问(追问最多5次)
补充提问(您还有2次补充提问的机会)
补充内容最少输入5个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老年补钙的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