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腘窝囊肿肿切除术伤及腓总神经属于手术并发症吗

医学知识_手术库
经小脑幕入路听神经瘤切除术
【 手术名称 】
经小脑幕入路听神经瘤切除术
【 英文名 】
transtentorial approach for resection of acoustic neurinoma
【 分类 】
ICD编码 】
&&& 听神经瘤为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约占的8%~12%,占小脑桥脑角肿瘤总数的75%~95%。肿瘤起源于第8颅神经前庭支的神经鞘,位于内处。肿瘤通常在小脑桥脑角内生长,按肿瘤生长方向、大小与临床表现将肿瘤分为四期。第1期:肿瘤小,仅累及前庭与耳蜗神经,出现头昏、、耳鸣与听力减退。第2期:肿瘤直径约2cm,引起面神经与三叉神经损害症状。第3期:肿瘤直径达3cm以上,累及第9、10、11颅神经,出现、呛咳、声音嘶哑,同时可累及小脑,引起。第4期:肿瘤已压迫脑干,或使脑干移位,引起脑积水、及脑干症状。早期局限于内听道内的多数小听神经瘤,仅影响前庭神经与耳蜗神经。CT、MRI扫描结合颅骨X线平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等,可早期确诊。手术方法的改进与显微手术技术的应用,常能达到肿瘤全切,同时保存面神经,早期手术尚有可能使听力部分恢复。但是,肿瘤巨大者有时难以达到全切。熟悉小脑桥脑角的局部解剖与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以及术中面神经监测,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和面神经保留率十分必要。根据Samii的1000例手术统计,面神经解剖保留率达93%,功能保留率73%;耳蜗神经解剖保留率68%,功能保留率39%。有囊变者效果略差。 &&& 小脑桥脑角前界是颞骨岩部、岩上窦、三叉神经;外侧面是岩骨锥体背面、内和乙状窦;上方是小脑幕及小脑幕裂孔,中部有面神经与听神经斜行通过。面神经长约2cm,听神经瘤时,将面神经向前下挤压,可拉长达4~5cm;前内侧面为桥脑与延髓,内后面为小脑半球的侧面,下面是舌咽、迷走、副神经,并有小脑下后动脉发出的小动脉支伴行(图4.3.2.5.3-0-1)。
&&& 肿瘤生长过程中,向前推压面神经与三叉神经。有时肿瘤巨大,可通过小脑幕裂孔向上生长入颅中窝。向内挤压脑干,超越中线。向下压迫舌咽、迷走神经,尚可伸入枕骨大孔,个别者可长入颈内静脉孔。内与内听道多受破坏而扩大(图4.3.2.5.3-0-2)。
&&& 肿瘤的供应动脉可来自小脑下前动脉、小脑下后动脉、内听动脉,基底动脉有时直接向肿瘤发出供应支。肿瘤的引出静脉汇入岩上窦、岩下窦。 &&& 听神经瘤的手术发展有种种入路,目前常用者为枕下乳突(乙状窦)后入路,经迷路入路与经小脑幕上入路。 &&& 听神经瘤影像表现见图4.3.2.5.3-1。
&&& 1.听神经瘤体积巨大,已向中线和经小脑幕裂孔向前上生长入颅中窝。 &&& 2.听神经瘤经一侧枕下乳突后入路手术,未能达到全切,靠小脑桥脑角上部及小脑幕裂孔处尚残留瘤结节压迫脑干。
&&& 晚期听神经瘤已有严重脑干损害,周身情况衰竭者。
术前准备 】
&&& 颅内压明显增高者,术前宜做脑室持续引流。
麻醉和体位 】
&&& 多采用插管全麻。取坐位或侧卧位,病侧向上。
&&& 1.做颞顶枕瓣& 头皮切口起自颞后,向上绕过顶结节,沿矢状线转向枕部,再沿上项线达乳突上方。皮瓣向枕下翻转,靠切口钻5~6个钻孔,形成骨瓣,翻向颞侧。 &&& 2.暴露肿瘤& 沿岩骨嵴将颞叶后部与枕叶抬起,用蛇形固定牵开器牵开脑组织,向深部沿小脑幕进入小脑幕裂孔区。小脑幕有时包含扩大的静脉引向岩上窦、直窦,有桥静脉与枕叶通连,后者应电凝后切断。于小脑幕裂孔区一般都能发现听神经瘤的上极(图4.3.2.5.3-2)。
&&& 肿瘤呈结节状,用丝线将小脑幕游离缘缝线做牵引,于岩骨嵴后1cm处将小脑幕切开。敞开小脑幕裂孔,可见到听神经瘤的前极和肿瘤的主体。中脑、桥脑被肿瘤向后向内推压,探明肿瘤与三叉神经根、外展神经、大脑后动脉与小脑上动脉的关系(图4.3.2.5.3-3)。
&&& 3.切除肿瘤& 打开环池蛛网膜,进入环池与桥池,分出肿瘤前极及其供应动脉支,于进入肿瘤处将其一一电凝切断。游离肿瘤内侧面,使之与三叉神经根及脑干分离。在肿瘤的上面电凝包膜和血管,然后将肿瘤切开,由包膜内切除大部分瘤组织。肿瘤质地较软者,易于刮除或吸除,用双极电凝或棉片压迫止血(图4.3.2.5.3-4)。
&&& 若肿瘤硬韧,需用尖刀分块切取。待肿瘤体积缩小,包膜部分塌陷后,继续游离肿瘤下极,小心电凝切断进入肿瘤的供血动脉支,使肿瘤大部分游离,最后游离肿瘤到内部位。在游离过程中,将肿瘤向后外轻轻牵引,探查位于肿瘤前缘的面神经,一般该神经受压呈弧形,小心将面神经自肿瘤前面分开,并予以保护。将游离出的肿瘤分块切除(图4.3.2.5.3-5)。内内残余的瘤组织可磨除内后壁予以切除。
&&& 4.冲净伤口,小脑幕切口不缝合,于桥池内放置引流管做闭式引流。缝合颞顶枕部硬脑膜并悬吊止血,逐层缝合切口。
术中注意要点 】
&&& 1.勿伤及脑干及其供血动脉。 &&& 2.注意保护面神经与三叉神经,勿将神经撕断。 &&& 3.严密止血。
术后处理 】
&&& 术前已行脑室引流者,要继续保持脑室引流通畅。3~5天后,至病情稳定时再撤除。
&&& 1.& 术后局部压迫包扎不够,形成假性囊肿,继发感染。 &&& 2.面神经损伤& 在显微外科技术应用下,此并发症已明显减少。 & &&3.& 手术直接损伤或损伤其供应动脉。 &&& 4.第9、10颅神经损伤。 &&& 5.第5、7颅神经损伤引起角膜溃疡。
【 操作 】&&内侧半月板切除术
  半月板本身的血运差,修复力弱,一旦损伤,难以自行修复,如不及时治疗,晚期可以引起损伤性关节炎。因此,确诊为、盘状半月板、半月板者宜早期切除。切除以后,将由纤维组织修复,形成纤维软骨,代替半月板功能。如处理正确,一般多不影响膝关节功能。但也须指出:半月板切除是关节内手术,如果处理不当,可引起并发症而影响关节功能。同时,此种手术的切口较小,半月板又紧紧嵌于胫、股骨内、外髁之间,手术时难以窥见全部,仅在摘出以后,始可见到损伤情况,想以切开探查作为确诊手段是不合适的。因此,术前必须明确诊断,及时手术切除。...[][]
 、盘状半月板、半月板者宜早期切除。切除以后,将由纤维组织修复,形成纤维软骨,代替半月板功能。如处理正确,一般多不影响膝关节功能。
不适宜人群
  年龄大,合并有严重心、肝、肾等疾患而难以耐受手术者。
注意事项:  1.半月板切除术应在止血带控制下进行,保证切口无血,以免不时拭擦,增加关节软骨及滑膜的损伤。术中应尽量将出血点出血,以免松开止血带时,同时出现很多出血点而难以兼顾。松开止血带后,应彻底止血后才作缝合,以免形成关节血肿。  2.半月板切除系关节内手术,术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预防关节感染。  3.半月板切除时的操作,尤其在处理半月板后角时,应力求准确细致,避免损伤关节软骨和交叉韧带。分离半月板时应紧贴其边缘推进,半月板刀应尽量保持与股、胫软骨面平行,以免损伤软骨
术前准备:  1.半月板病变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术前应详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以明确诊断。有严重损伤史者,要注意有无韧带的合并损伤。必要时应先行膝。  2.术前教会并鼓励病人进行股四头肌锻炼,以克服由于病膝所致的股四头肌;术后也需重视早期锻炼。  3.检查全身情况,如有化脓性,应先治愈。半月板切除系关节内手术,应作好准备。
第1步1.体位 病人仰卧,于股部上段安置充气止血带,膝部常规消毒,足部、小腿以无菌敷料包扎后,将肢体抬高、驱血,将止血带充气。摇下手术台足段,使病人双膝屈曲90°,两腿下垂.
2.切口 自髌骨中部的内侧缘1cm开始,先与髌韧带平行,纵行向下,至关节间隙下约0.5cm处弧形向后,再与关节间隙平行,延伸至关节间隙后部。依此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时,注意保护隐神经的髌下支。
此切口的优点是损伤较小,术后反应小,显露比较充分,可探查髌上滑囊、髌骨软骨面、膝关节软骨面、交叉韧带及两侧半月板的前部。
3.切开关节及探查 切皮皮肤及皮下组织后,分离皮瓣,向上后翻开,即可见到内侧副韧带。于韧带的前后缘,沿关节囊纤维走向,各作一纵切口。切开前,关节囊上的血管应先行缝扎。
切开关节囊及滑膜后,即有滑液溢出,用两把直角拉钩轻轻伸入关节囊内拉开,即可探查内、外侧半月板的前部、部分前交叉韧带、股骨髁、髌骨的软骨面以及髌上滑囊,尤应注意探查髌骨软骨有无软化及关节内有无游离体。如内侧半月板的前角及内侧有损伤时,可以看到;如损伤在后侧,则不易见到。如内侧半月板前部虽无损伤,关节内又未发现其他病变,而临床诊断明确,仍应继续切除半月板。
4.切除半月板 从内侧副韧带前切口用尖刃刀切开半月板前部与滑膜相连处,用有齿止血钳夹住半月板前部,切断前角附着部,使半月板前部游离。向前外侧牵拉半月板,显露其体部边缘与内侧关节囊的相连处,用半月板刀或剪刀紧贴半月板边缘切断。然后,将游离的半月板前部从副韧带前切口送至后切口拉出。
用半月板拉钩拉开后侧切口,将小腿外展、外旋,以扩开膝关节内侧间隙。向前内方向牵引半月板,在直视下,用尖刃刀或半月板刀顺半月板的弧形边缘切开其后部与滑膜的连接。当切到后角时,将半月板刀改从后角前下方推进,即可切断后角,完全游离和取出半月板。
5.缝合 切除半月板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关节,松开止血带,仔细止血后,摇起手术台足端,即可缝合。滑膜用细肠线缝合,其他各层用丝线缝合。
6.包扎 缝合完毕后,将病膝伸直,用棉垫平整包绕膝关节,再用绷带自足部至股部作均匀的压力包扎,以止血及防止关节腔积液。
并发症:  
术后护理:  1.术后伸直并抬高病肢,以减轻,并给必要的镇痛药物。  2.在病人可忍受时,早期开始并逐渐加强股四头肌的锻炼;开始先练习股四头肌的收缩,继而练习直腿抬高。一般术后1周即可开始锻炼膝关节屈曲,逐渐增加其幅度。  3.术后3~4日,在无菌操作下打开敷料,检查膝关节有无积液。如有积液,应穿刺抽尽,然后加压包扎。  4.术后10日左右拆线,再将检查有无。此时如股四头肌肌力恢复满意,关节内也无积液,即可扶拐不负重行走,3~4周伤肢逐渐负重。出院后仍需坚持股四头肌及膝关节屈曲功能的锻炼。如恢复顺利,2~3个月后可以恢复工作。
饮食保健:  适宜饮食:  清淡食物
优惠医院: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截止时间:
近期热门专题
您最近浏览的手术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nginx/1.4.1肾囊肿切除术效果好不好 有没有并发症
温馨提示: 肾囊肿切除术,目前该技术日益广泛和成熟,单纯性肾切除已基本趋向行腹腔镜手术。那么,肾囊肿切除术效果好不好?术后饮食有什么注意?
阅读了本篇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据阅读为你提供的用药资讯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自从婆婆知道我和老公结婚5年一直没有孩子是我的原因之后,一直没事找事...
最原始的避孕方式就是古人采用的麝香避孕法,即将麝香置入女性的肚脐,这是一种非常残忍的...
阅读了本篇文章的用户购买了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腱鞘囊肿切除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