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腹股沟斜疝皮下有一个质地中等,表面光滑,不可以移动的疙瘩,有压痛,早上起床比晚上睡觉时摸的要小一点,我

本页主题: 针灸意外的原因、症状、预防及处理方法详解
级别: 三星会员
威望: 1 点金钱: 984 元
贡献值: 49 点
鲜花: 4 朵
在线时间:30(小时)
&针灸意外的原因、症状、预防及处理方法详解
此贴售价 10 金钱,已有 0 人购买 购买人名单-----------
若发现会员采用欺骗的方法获取财富,请立刻举报,我们会对会员处以2-N倍的罚金,严重者封掉ID![ 此贴被胡必江在 18:43重新编辑 ]
级别: 三星会员
威望: 1 点金钱: 984 元
贡献值: 49 点
鲜花: 4 朵
在线时间:30(小时)
迷走神经损伤   & & 原因& & 1、穴位原因& & 从临床积累的经验教训看,最易导致迷走神经反应的是扶突和人迎穴。另外也有报道翳风穴亦可因针刺不当损伤迷走神经。人迎穴深层为颈动脉窦,最深层系交感神经干,外侧有舌下神经降支及迷走神经等。扶突的解剖投影相当于颈丛神经,深丛属运动神经并与交感、副交感神经形成网状的复杂吻合,迷走神经干亦于相当部位下行。翳风穴深部亦有迷走神经分布。& & 2、操作原因& & 多因过度深刺所致,如翳风穴,一般不容易刺中迷走神经,只有超过2寸以上深度时才有刺中可能。另如人迎穴,早在《针灸甲乙经》中即称:“刺入四分,过深不幸杀人”。除此之外,提插捻转的手法过重,或通电量过大,频率过快等,都有可能引起迷走神经反应或颈动脉窦征。& & 临床表现   & & 迷走神经损伤,主要表现为抑制心脏活动,导致心率下降,心跳减慢,乃至停搏;冠状动脉收缩,心脏供血不足,血压下降,乃至休克;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造成呼吸困难乃至窒息,胃肠蠕动增加导致病人出现心中不适,恶心欲吐,尚有面色苍白,出汗、晕厥等症状。& & 预防方法   & & 首先应了解病人是否有颈动脉窦反射过敏。有人主张作预防性检查,其方法为:令病人仰卧,放松颈部皮肤,将头转向检查对侧,用拇指或食指在人迎穴上向脊柱侧施压,先按压一侧再换另一侧,如出现心跳间歇、心率变慢、血压下降或面色苍白等情况时,立即停止按压。如出现此种现象人迎或扶突穴则不能针刺。但此种试验不可随便使用,双侧同时按压更属严禁,因为常可导致心脏停搏、脑栓塞甚至死亡的严重后果。& & 处理方法   & & 如出现迷走神经反应或颈动脉窦综合征,一般须立即拔针。如在针刺麻醉时,可退针至浅层并减少刺激频率,降低电流强度,令病人平卧。据症肌肉注射阿托品,适当静脉注射50%葡萄糖。如发生晕厥仅伴血压下降而无心律不齐者,可用肾上腺素肌肉注射。& & 蛛网膜下腔出血   & & 原因   & & 蛛网膜下腔系指蛛网膜与软膜之间的腔隙,其间充满着不断循环着的脑脊液,并有较大的血管行走,而软膜也富含血管。当毫针刺伤软膜或蛛网膜下腔中的血管时即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而针刺误伤颅内血管,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亦归属于此。& & 1、穴位原因& & 易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穴位:哑门、风府、翳明、风池、安眠等。& & 哑门穴,有人统计,在200例蛛网膜出血病例中,约有19例是针刺该穴所致。& & 安眠等位于枕下的穴位,均在枢椎棘突上缘水平,深部为寰枕和寰枢关节,该处有椎动脉通过,血管丰富,且关节未被韧带封闭,构成较大的间隙。故针刺此类穴位易发生意外。& & 2、操作原因& & 据X线摄片测定,后颈部皮肤至椎管后缘距离约为5~5.5cm。当颈部伸直(头向前倾10°~20°角)垂直进针,其方向也随之上斜10°~20°,正指向寰枢关节间隙。故如针风府、风池、安眠等穴以此方向不适当深刺,或针翳明穴内斜20°~45°进针过深时,都可能刺入椎管,误伤血管,引起出血。如再施以幅度较大的提插时,损伤则更重。& & 临床表现& & 1、症状& & 在针刺后颈部穴位时,患者突然感到一种“电击样”的全身触电感。随即出现头昏、头痛,面色苍白,身出冷汗,恶心呕吐,并伴有程度不同的意识障碍。轻者,神清或呈短暂的神志模糊;重者则可陷入昏迷。& & 2、体征& & 颈项强直,可有布氏征和克氏征阳性。实验室检查;脑脊液外观常呈血性,镜检可见大量血红细胞存在。颅内压常偏高,可超出200毫米水柱。& & 因针刺所致,尚有以下临床特点:& & (1)从针刺到头痛,呕吐之最高峰,往往有一逐渐加重的过程。& & (2)意识障碍开始多不明显,逐步严重,可能和出血逐渐增多有关。但亦有在不长时间内陷入昏迷的。& & (3)头痛以枕部痛为主,并可伴颈部疼痛,且常为其最早的症状之一。这在一般蛛网膜下腔出血罕见。& & (4)脑膜刺激征可发生或不发生,常无脑实质或颅神经损害的临床表现。& & 预防方法& & 1、注意针刺方向和深度& & 风府等穴的深度和方向可参见小脑及延髓损伤部份。翳明、安眠等穴,以不超过5cm为宜,体瘦者与儿童酌减。其角度以垂直稍偏内上较安全,避免直接刺入椎管内,更不可向枕大孔深刺。& & 2、注意手法操作& & 针刺得气后,采用轻柔的捻转加小提插手法,严禁重提猛插。深刺过程中,如病人主诉有全身触电感或眼前闪亮感时,应立即拔针,并密切观察是否有其他体征、症状出现。如果枕部疼痛,更须作进一步检查,以免贻误救治时机。& & 处理方法& &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较严重的针灸事故,要及早采取有效措施。& & 一般应住院观察,病人绝对卧床休息,至少四周。保持安静,尽量不要多搬动。应用中、西药物止血,控制脑水肿。头痛、烦燥、呕吐者,给予止痛、镇静和止吐药物。如果出现剧烈的头痛,频繁的恶心呕吐,脉率和呼吸变慢,甚至于昏迷,而上述保守法无效时,即应考虑手术治疗。& & 小脑及延髓损伤 & & 损伤原因& & 1、穴位原因& & 最易导致小脑及延髓损伤的穴位为:风府、哑门、风池。& & 风府,古人曾提出“此穴入针,人即晕倒”(《扁鹊心书?中卷》),其深部为小脑、延脑池和延髓。哑门深部为延髓和脊髓的连续部分,风池深部为延髓椎动脉入颅腔与之相邻处。针刺不当,极易伤及。& & 2、操作原因& & (1)针刺过深:哑门、风府穴,刺得太浅难以得气,刺得太深,易发生危险。经尸检和活体测量证明,此二穴,凡针刺深度在1寸同身寸之内,一般不会损及中枢;可能发生危险的深度是1.5寸同身寸,危险深度约相于2同身寸。& & (2)方向错误:如直刺(针尖稍指向上方刺入)风府穴,可从枕骨大孔边缘进入颅腔;哑门,向后正中线(脊柱)直刺,亦可从第一、二颈椎之间,刺入椎管。采用此种针刺方向,均可能伤及延髓或小脑。如向对侧外眼角方向进针风府穴。亦可能进入枕骨大孔,损伤脑组织。 & & (3)手法过重:在上述穴位大幅度提插捻转,会造成或加重损伤。& & 临床表现 & & 小脑损伤:于留针期间,或去针后不久,出现后枕部剧烈疼痛,重度眩晕,构音困难,呕吐,步态不稳,颈项强直,共济失调,并可进入昏迷状态。& & 延髓损伤:根据损伤程度不同表现为头痛呼吸浅快、不规律,血压降低,脉搏频数,肢体瘫痪,肌张力增高,肌反射亢进,浅反射消失,或语言不清,吞咽困难等,并可进入深昏迷状态,常因呼吸,心跳先后停止而死亡。腰椎穿刺时压力多不高,脑脊液可为血性。& & 预防方法 & & 1、严格掌握进针深度和方向& & 对风府、风池、哑门三穴的研究证明,风府穴,以针尖指向口最安全(男可达45.43mm,女为44.46mm),其次为指向鼻尖(男可刺至42.22mm,女可刺至40.90mm);哑门穴,以刺向耳垂最安全(男可刺至44.92mm和42.42mm,女分别为43.33mm和40.99mm);风池穴,针向对侧眼球,进针25~50mm,向鼻尖或左右透刺50~75mm,均无进颅的危险。(上述深度均指成年人的平均深度) & & 同时,还应注意到个体差异,如风府和哑门穴,男性和女性在直刺的深度上有显著的差别(P<0.05),男性可较女性刺得略深一些。& & 2、细心体会手感& & 上述的深度是仅供参考的平均深度,在具体针刺过程中,尚应仔细体会手感。深刺风府和哑门穴,大致有两个阻力感,第一个阻力感是项韧带,紧接着是一空落感。第二个阻力感在硬脑脊膜,至此,不宜再深。否则,穿过硬膜即是进入枕大孔,可损伤中枢组织。风池穴,在安全深度内,只要方向标准,多无明显阻力感,如出现阻力,略加退出,稍变换方向刺入。& & 3、谨慎操作& & 运针手法不宜过重,特别不要大幅度的重提重插;对治疗不合作的病人(如小儿患者或精神病患者),更须注意操作和观察。& & 处理方法 & & 小脑或延髓因针刺损伤后,应马上转科抢救。只要治疗及时,措施准确,一些病例还是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 救治处理包括:& & 1、人工冬眠低温治疗,以降低脑组织的新陈代谢,提高脑组织的缺氧耐受能力;& & 2、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脑组织的氧分供应;& & 3、应用脱水剂及激素类,以控制脑水肿;& & 4、应用止痉剂以缓解肌力紧张;& & 5、采用能量合剂,促进脑功能恢复等。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贡献值:+10(许先生)
级别: 三星会员
威望: 1 点金钱: 984 元
贡献值: 49 点
鲜花: 4 朵
在线时间:30(小时)
脑出血  原因& & 1、病理原因& & 一般发生于脑动脉硬化,且血压较高而不稳定者,有中风病史的患者属多见。& & 2、心理原因& & 畏惧针刺,害怕疼痛;情绪紧张,易于激动,特别是初次接受针刺者。 & & 3、操作原因& & 刺激过强,或因手法不熟练,针刺疼痛等。另外,在取穴上,常因选用某些针感较强烈的穴位。而较多地针刺头颈部穴位,如风池、颔厌、悬颅等,亦可能诱发。&
临床表现 & & 多出现在针刺过程中,或针后不久。表现为较典型的脑出血证候:头痛头晕不适,出冷汗,频繁呕吐,重者呕吐物呈栗壳色,随即意识丧失而转入昏迷,面色潮红或苍白,呼吸深沉而带有鼾音,脉搏缓慢有力,大小便失禁,偶见抽搐,血压升高等,同时出现口鼻歪斜,肢体偏瘫。不及时抢救,能迅速导致死亡。& & 预防方法 & & 1、谨慎选择病人& & 对血压过高而又不稳定的有动脉硬化的病人,特别是有中风史者,建议暂勿针刺,待血压平稳后,再施针灸疗法。& & 2、注意操作& & 选择穴位宜少而精,手法不可过重,避免进针疼痛。对初次接受针灸或情绪易于波动,有恐惧心理者,针前尽量多作解释,少针,或缩短留针时间。在针刺过程中,注意严密观察。& & 处理方法 & & 在针刺过程中,如出现头痛、头晕或瞬时意识模糊等前驱症状时,须立即去针。根据病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抢救措施,包括及时应用适当的降压药物控制血压,限止液体和盐的摄入量,选用脱水剂和激素,以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用冰帽作局部降温,并适当应用止血药、凝血药及抗生素。& & 其他神经系统损伤& & 腹部绞痛  病案举例   & & 袁××,男,43岁。患腹胀胃痛,消化不良六年。予针刺治疗,取穴:天枢、中脘、足三里,均采用强刺手法,针后四小时左右,诉腹部剧痛,患者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全身寒颤,敲颔叩齿,精神焦躁,哼叫不停,脉象微弱,全腹均有显著压痛。  肌注维他康复后5分钟左右,全身发冷颤抖始止,但腹部疼痛仍剧。注射吗啡,经3小时观察,症状未见好转,腹痛如旧,体温37.9℃。注射青霉素和口服鲁米那。腹部绞痛未止,经会诊,认为系刺破内脏,肠管及血管出血,有腹膜炎等急腹症可能。但化验结果,血色素9g%,红细胞450~500万/mm?3,白细胞7800/mm?3,血压(收缩压)100~130mmHg。进一步会诊,结论为因针刺过深,手法过强而导致的肠系膜神经和腹部神经高度痉挛。予以阿托品2ml肌肉注射二十余分钟后,患者自觉腹部轻松,疼痛减轻,又投以莨菪酊等内服药,共三天,始恢复正常(26)。   【按】针刺引起腹部绞痛,多与刺伤腹部脏器有关。本例患者,则被认为是因针刺腹部穴位过深,手法过重,造成肠系膜神经及腹部其他内脏神经的功能紊乱,引起急性腹痛。此类腹痛归属于功能性急性腹痛。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腹痛十分罕见。故在鉴别针刺意外时应特别慎重,只有在充分排除内脏器质性损伤的前提下,才可能考虑本症,以免误诊而导致严重后果。  痛觉丧失  病案举例  吕××,男,32岁。日初诊。初诊印象为神经衰弱、神经性头痛。于右侧头穴带项部(位置不明)有一敏感压痛点(+++),左侧对应区无。在该点毫针刺入6~7cm,深达椎骨壁。患者突觉左腿出现针感,下传至脚部,针感为麻木、抖抽。左侧头颞部一片汗出。行针半小时后,头痛消失。但自左侧第八肋间以下,直达足趾的全部肢体痛觉缺失,触觉存在,运动自如。缺失区边界非常清晰,由前后正中线分界。在该缺失区,虽用三棱针刺出血,也毫无痛感。神经系统检查:患者神清合作,多汗,颅神经(-)。肌张力正常,反射亢进。知觉:上述部位痛觉消失,温觉减退,触觉对称存在,自体感觉存在。   停止针刺后,知觉渐恢复,痛觉缺失区逐步缩小。经一年零八月,至日复查,患侧痛觉始完全恢复至常态,与健侧相同,唯温觉仍低下(27)。   【按】针刺引起痛觉消失,在循经感传研究中亦有人发现此现象。其机理尚不明,推测可能与中枢痛觉感受器受抑制有关。& & 二. 针灸意外 - 内脏损伤 & & 膀胱损伤   原因   & & 1、穴位原因& & 只有在膀胱充盈时,针刺才可能伤及。因为空虚的膀胱全部位于小骨盆内,膀胱顶一般不超过耻骨内联合上缘,但在充满时,可不同程度上升,高出耻骨上缘以上,甚至与前腹壁最下部接触。   在充盈时易导致损伤的穴位:中枢、关元、曲骨、水道、归来等。  由于小儿的膀胱平时即高出于骨盆上方,贴近腹前壁,故较成人更易于发生损伤。& & 2、病理原因& & 在尿潴留、膀胱有结核或肿瘤等病变时,针刺易发生误伤。& & 临床表现 & & 1、轻症& & 损伤轻微,仅刺伤粘膜或肌层,以局部出血、水肿为主。表现为:下腹部不适,膀胱区坠痛、腹胀,下腹部压痛,腹肌紧张,排尿因难及明显的血尿。& & 2、重症& & 多处刺伤或贯通性损伤,导致出血及尿液渗漏。表现为:下腹疼痛,并伴有直肠及会阴部下坠感,腹胀,下腹部压痛,腹肌紧张,排尿困难及明显的血尿。 & & 预防方法   在针刺下腹部穴位时,应先令患者排净尿液。  小儿患者,应特别注意操作,下腹部穴位不可针刺过深,不宜大幅度提捣。一般不要多留针。尿潴留病人,因膀胱内压较大,更要小心从事,在针刺下腹部穴位时,要求平刺透穴。   处理方法   轻症:多可自行恢复,不需作特殊治疗,必要时,给以对症治疗。   重症:及时给以镇静、止痛、止血及输液等全身治疗,应用抗生素以防止感染.& & 肾脏损伤   原因   针刺损伤的原因大致有下列几种。& & 1、穴位原因& & 肾在腹膜后,位于脊柱两侧,其上极相当于第11或第12胸椎,下极则在第2或第3腰椎的平面,右肾低于左肾约1~2cm。呼吸时位置发生变动,但不超过一个椎体。肾脏隐蔽于腹膜后,前有腹腔脏器覆盖,针刺一般不可能从腹部刺中它,多于背部取穴治疗时误伤。& & 较易导致肾脏损伤的穴位为意舍、胃仓、肓门及志室。  可能损伤肾脏的穴位有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等。& & 2、操作原因& & 最常见的是不适当的深刺。针刺方向错误也是原因之一,上述可能损伤肾脏的穴位,均位于肾体表投影附近,当朝外、或外上、外下深刺时,较易刺中肾脏。其次,如操作轻柔,即使误中,也不致于造成较大损伤;但手法过重,或病人突然大幅度变更体位、剧咳等,则可加大裂口。& & 3、药物原因& & 穴位注射时,当注入药物浓度过高,刺激性过强,而注射针头又触及肾实质时,可以损伤肾脏,甚至引起坏死。& & 临床表现   因损伤的程度不同,症状有轻重之别。& & 1、轻症& & 系肾实质轻微刺伤,局部小血管破裂。症状多不显,仅有轻度的肾区疼痛和显微镜下见到尿中有红细胞。& & 但有的患者,损伤较重,当时可不出现明显症状,但常于2~3周后,突然呈现继发性出血,应予注意。& & 2、重症& & 肾实质部分破裂或受到多处刺伤。腰部疼痛,且常扩散到肩部,有压痛,有时尚可扪及包块,腰肌强直。出血较多而出现肉眼可见的血尿,伤及肾蒂,出血更明显,失血过多,导致休克。肾破裂后,尿液可外渗,在肾周围形成肿块,血和尿液外渗,因感染而使体温增高。实验室检查,据血尿增减可以判断肾脏出血是进行性的还是停止,出血严重时,血红蛋白量下降而白细胞计数上升。X线检查和同位素扫描,都有助于确诊和判别损伤程度。& & 预防方法   & & 1、掌握针刺深度和方向& & 在肾脏投影区域内的穴位如志室等针刺时,直刺以不超过1.5寸为宜。治疗腰肌软组织损伤,宜成45°角向脊柱方向斜刺,进针2~2.5寸,肾俞等肾投影区附近膀胱经内侧线上的经穴,不可向外斜刺,应直刺或斜刺向脊柱方向。  肾脏损伤多发生于小儿,因小儿的肾位置较低,肾周围筋膜发育不全。针刺时更要注意深度和方向。& & 2、细心体会手感& & 当毫针穿过腰背肌膜时,突然抵抗感消失,并有空落感,表明针尖已入肾囊。如触及肾表面,手下如有刺在胶布上面的感觉,此时不可再深刺。 & & 3、慎作穴位注射& & 应选择刺激性小的药物,如浓度过高,宜稀释。推药前先回抽一下,如有血,应外退后再注入。 & & 针刺前述穴位,病人最好取卧位,以防体位变动。针后患者如出现腰痛加剧,腰肌强直等症时,应及时作进一步检查观察。& & 处理方法 & & 1、轻症& & 一般可自行愈合。宜绝对卧床休息3~4周。根据情况,给予镇痛和止血药物,亦可配合使用抗生素,以防止感染。在此期间,经常检查尿液,当尿内红细胞完全消失后,尚须继续卧床一周以上。如损伤较重,出血较多者,也可先用保守疗法。在开始阶段、严密观察治疗,定时测血压、脉搏,每日测定红细胞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1~2次,观察血压尿变化直到肉眼血尿停止。& & 2、重症& & 一般要转外科用手术治疗。其指征为:损伤后伴发休克,经输血、输液无好转;明显的肉眼血尿,24~48小时不见显著改善;肾周围包块继续增大,有感染体征者。手术包括肾缝合修补术、肾切除术等。
级别: 三星会员
威望: 1 点金钱: 984 元
贡献值: 49 点
鲜花: 4 朵
在线时间:30(小时)
肠道穿孔  原因   肠道和胃一样,由于表面坚韧光滑,且可自动躲避,不易刺中。万一刺伤肠壁,因****细小,也往往能自行闭合,不致发生较严重的后果。导致肠道穿孔及并发急性腹膜炎的主要原因如下。  & & 1、病理原因 & & 大多数刺误是在肠道病变的情况下发生的,包括肠扭转、肠梗阻及肠道炎症、肿瘤等。此时,或表现为肠管扩张,表面张力增高,蠕动缓慢;或表现为肠道本身组织充血水肿、变性坏死。此时,深刺腹部穴位,易于损伤肠管,不仅穿孔较大,且易使内容物溢入腹腔,发生急性腹膜炎。   & & 2、操作原因& & (1)与选择针具有关:应用火针具或粗针具,极易损伤肠管,尤其在肠道本身有病变的情况下,更为严重,火针****,由于系烧灼所伤,多不易自行闭合。而粗长针针刺,可穿过多段肠管造成数处穿孔。如一例盲肠扭转引起肠梗阻的患者,用3~5寸长针在腹部深刺,结果回肠上段、中段发现四处穿孔。  & & (2)手法不当:除不适当的深刺外,在腹部穴位,反复使用大幅度提插捻转手法,亦可加重症情,造成肠管多处穿孔。有一例右腹股沟嵌顿疝患者,针刺腹部穴位,于留针期间不断施行手法,导致肠穿孔腹膜炎。手术探查中发现,脓疡部位之肠管,均可见有毫针粗细之穿孔,少则一个,多至数个。  临床表现& & 1、轻症& & 自觉症状不显,或有腹痛,一般不剧烈且较局限,腹膜刺激症状不明显。但应注意,有时小肠穿孔,尤其是回肠末段穿孔,在伤后早期患者全身情况可能良好,而在数小时之后,会出现显著的腹膜炎症状,患者病情迅速恶化。其次,结肠穿孔,因其内容物较干,含细菌甚多,感染力较小肠为强,但刺激性较小。早期症状往往不显,可是感染的危险性很大。在诊断时,切不可疏忽大意。& & 2、重症& & 穿孔较严重或多处穿孔,特别是伴有肠道其他病变者。症状多迅速出现:剧烈腹痛,恶心呕吐,体温增高,腹部压痛明显,反跳痛,腹壁强直,肠鸣音消失。X线检查:腹腔内有多量游离气体(单纯肠道损伤,腹腔内积气很少)。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增高。如损害严重或出血过多,患者则多表现有休克的现象。& & 预防方法 & & 1、慎重选穴& & 在治疗肠道病变所致的急腹症时,如急性肠梗阻、肠扭转、肠套叠等,应慎选腹部穴位,最好多取远道穴,如足三里、上巨虚等,或背部腧穴。其他肠道病症,组方配穴,亦须斟酌。  & & 2、注意操作& & 腹部穴位,以2寸左右的28号毫针为宜。火针和芒针不要用于腹部深刺,如用火针,只能用于浅表点刺。某些急腹症必须选用腹部穴位时(如急性肠梗阻用天枢穴、中脘穴等),针刺深度不可超过腹膜壁层。如无把握,可用斜刺、平刺透穴法等。& & 倘怀疑有针刺损伤及肠道可能,或出现某些早期症状时,应严密观察,并作必要的检查,见微知著,及早防治。& & 处理方法  & & 1、单纯肠道穿孔,一般情况好者,如属轻症,无明显自觉症状者,可令其休息观察,根据情况,给以对症治疗;如穿孔较重,腹部已发生感染,但局限化者,可按腹膜炎非手术疗法,包括禁食、胃肠减压,退热,止痛,抗菌消炎,以及辅以全身疗法,如输液等。& & 对以上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注意症情变化,如有异常,即采取相应措施。& & 2、严重的肠道穿孔(包括多处穿孔)引起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或合并肠梗阻、肠扭转等症者,须立即转外科手术处理。包括切除坏死或损伤过重的肠段,进行牢固的缝合等。& & 脾脏损伤  & & 原因 & & 1、病理原因& & 这是针刺误伤脾脏的主要原因。成人正常的脾脏约掌心大,外形似蚕豆。位于左季肋深处,被九、十、十一肋所遮盖。脾周围的腹膜皱襞与附近脏器相连,形成各条韧带,对脾脏起支持和固定作用。由于脾脏在体表投影区无经穴分布,其位置较固定,又为肋骨保护,故在通常情况下,针刺不可能伤及。但脾脏常因某种疾病如疟疾、黑热病、血吸虫病等而发生肿大,当脾脏体积增大时,向上伸展,抬高膈肌,向下可伸入左上腹。巨大的脾脏有时能达左髂部,甚至进入右腹腔。此类病变脾脏,游动程度低于正常,而脆度明显增加。这时,不仅其邻近的穴位,如左侧的章门、京门、腹哀以及胃上穴等,在针刺时穴可导致损伤,而且涉及到更多的其他腹部穴。且由于肿大的脾脏压迫腹壁,使刺道明显缩短,针刺损伤的机会相应增高。另外,有些医生在不了解病情的情况下,盲目行腹部深刺,治疗“痞块”,也是导致脾脏破裂的原顺因& & 2、操作原因& & 脾脏是腹腔内最易发生破裂的脏器,稍受外力损伤,即可破裂。脾脏又是造血器官之一,血运极为丰富,故一旦破裂,常造成大出血。因此,过度的深刺,大幅度的运针等,均可造成严重损伤。针刺误中脾脏,如留针时间较长,因脾脏常随膈肌呼吸而上下移动,深入脾脏的毫针部分则使其裂口不断增大,导致脾脏实质内出血加剧。另外,深针时,如剧烈咳嗽,或因疼痛等原因造成呼吸加深,脾脏随膈肌运动幅度的增大,亦易引起或加重脾脏的破裂。   临床表现   因脾脏破裂的程度、范围及出血情况不同,其临床表现证候不一。   轻症: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部分患者仅觉左上腹有不适或胀痛感,或在左上腹触及有压痛的肿块,多位于针刺处。   值得注意的是:针刺损伤,毫针常会造成脾脏的中央型破裂(破在脾实质深部)和被膜下破裂(破在脾实质周边部分),形成张力血肿。此时病人可没有任何证状,然而,脾脏往往仍在出血,张力血肿可继续增大。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积血将突破被膜,形成真性破裂,引致腹腔内大出血,病人往往迅速休克,甚至未及抢救而死亡,这种情况多于受伤后1~2周左右出现,必须提高警惕。   重症:剧烈的腹部疼痛,开始局限于左上腹。随着出血增加,流入腹腔,渐即全腹疼痛,但仍以左上腹最著。血液刺激腹膜,引起腹膜刺激证状:腹肌强直,触痛,反跳痛,并可伴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人因血液刺激膈肌,出现左肩部疼痛。出血较快者,短时间内就表现为:烦躁、口渴、心悸、出冷汗、面色苍白,以至神志淡漠,脉搏细速而微,血压下降而陷入休克。实验室检查: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呈进行性下降,白细胞计数上升。超声检查:可发现腹腔内有积液,脾脏体积增大,尤其对被膜下的脾破裂能及时作出诊断。X线检查:腹部X线****可见左膈抬高,运动受限等;X线平片示脾影消失或变形。腹腔穿刺,如吸出不凝固血液,结合左上腹有针刺史及其他临床证状,即可诊断为脾破裂。  预防方法 & & 1、熟悉脾脏的解剖位置& & 针刺治疗前,宜先行腹部触诊,了解脾脏是否肿大及肿大的范围。如发生肿大,少选或不选投影区的穴位。& & 2、慎重操作& & 在脾脏正常时,取与脾脏投影区附近的穴位(如章门、京门、腹哀等),注意不可向脾脏方向斜刺、深刺。脾脏肿大者,更宜用浅刺或横刺法,针尖须保持在肌层中。对有剧烈咳嗽或惧痛的患者,则应避免选投影区及其附近的穴位。如不慎刺入腹腔,针尖触及脾脏被膜,医者手感常有一定阻力,此时即须退针,切不可深刺,或施以提捣之法。留针期间,患者如觉针处出现疼痛不适,也应马上去针,并加强观察。   另外,在不明症情的情况下,亦决不可盲目深刺“痞块”。  处理方法 & & 1、轻症& & 无明显临床症状的患者,可静卧休息,并给予止血药物等进行对症治疗。但对此类病人,均须严密观察2~3周,一旦发生内出血,应立即转科处理。& & 2、重症& & 绝大部分病人要转外科手术治疗。发生休克者,应首先抗休克,包括快速输血、补液等。由于脾实质甚为脆弱,不宜缝合,修补,故脾脏破裂的诊断一经确定,应施行脾切除术。& & 胆囊穿孔   & & 原因& & 一般而言,针刺不易伤及胆囊,这是因为胆囊所在部位较深,体积较小,表面光滑而有一定张力以及前有肝脏等脏器覆盖等。& & 造成刺伤胆囊的原因约有下列几个:& & 1、穴位原因& & 正常胆囊,其形如梨,长约7~9cm,宽2.5~3.5cm。其体表投影位置一般在右侧腹直肌外缘和第九肋软骨交叉处。胆囊的腹膜包裹是不完全的,仅腹面和两侧面由肝包膜反折加以遮盖,其囊底暴露于上述交叉处。较易导致胆囊损伤的穴位:右侧期门、日月、不容、承满等。& & 2、病理原因& & 胆道梗阻或胆囊本身所存在的疾病(如结石、炎症、异物、肿瘤等),可引起胆囊内胆汁充盈,不仅可使其体积增大,而且常能使胆囊表面粗糙,缺乏相应的弹性和张力,容易招致针刺破损囊壁。同时,肿大的胆囊,其囊内压力明显增加,一旦刺破后,即可促使胆汁外流,穿孔处不易闭合,从而加重和促进炎症漫延。& & 其次,肝脏肿大可使胆囊位置下移,胆囊本身病变肿大,都会造成体表投影位置变化,使涉及的穴位增多,如有报道针刺梁门穴导致胆囊体部贯穿性穿孔。& & 3、操作原因& & 针刺过深,特别是对胆囊肿大的病人来说,是引起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手法不熟悉,反复的提插捣动,不仅可以刺伤胆囊,还能导致囊壁多处穿孔。选用毫针过粗过长,也会增加胆囊穿孔机会。& & 临床表现   针刺误伤胆囊,以胆囊穿孔多见。其损伤部位,常见于胆囊底部,亦有刺破胆囊体部;可以是贯通损伤,也可只伤一侧囊壁。胆汁外流引起不同程度的腹膜炎症状。根据患者的体质,胆囊是否有病变、穿孔的大小,胆汁外流程度,临床上分胆囊周围炎、局限性腹膜炎及弥漫性腹膜炎数种,程度上有轻重之别。& & 1、轻症& & 可有右上腹痛,并有压痛,可伴恶心、呕吐等。有的在24~26小时内不出现症状,故要注意观察。& & 2、重症& & 右上腹剧烈疼痛,压痛明显,反跳痛和肌紧张,全身可呈发热、脉速、呼吸浅快等中毒证状。特别是由于胆汁溢入腹腔,强烈刺激腹膜,渗出大量液体,降低循环血量,而易出现低血量休克。腹腔穿刺,多可抽出淡黄色胆液,有助于诊断:白细胞计数上升至1500/mm3以上,中性粒细胞增高。  预防方法& & 1、慎重选穴& & 针前应了解有无胆囊及肝病史,检查右上腹部,如触及肿大的胆囊,最好不在此范围取穴。如为肝脏肿大,更应了解胆囊的具体位置。凡遇此类情况,对经验不足者来说,以远道取穴或左病右取为宜。& & 2、注意操作& & 局部取穴,即使是在肝胆正常的情况下也应轻刺浅刺,不可刺破腹膜。期门、日月等穴,临床上不易得气。我们的体会是,针尖可稍偏向肋骨缘,斜刺至触及骨面,再提插捻转,往往会出现满意的针感,但切忌大幅度乱捣乱插。如为胆囊肿大者,取用局部穴位时,宜选30号毫针,留针时间不可过长(一般为10~15分钟),并嘱患者保持原来体位,不要随意变动。取针后,可令其在诊室休息半小时,以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 处理方法& & 根据针刺情况、临床证候、炎症范围及全身状态而采取不同治疗方法。& & 1、轻症& & 全身状况好,原无胆囊病变者,可采取保守疗法,卧术休息,并应用利气止痛,清热解毒的中药或消炎止痛的西药,必要时,禁食及胃肠减压,以及体液疗法,补充足够的水、糖、电解质及维生素等。& & 2、重症& & 一般情况差,全身中毒症状较重,或用非手术疗法不见好转者,均应不失时机转外科施行手术。轻者作缝合修补,严重者则须作胆囊切除。
级别: 三星会员
威望: 1 点金钱: 984 元
贡献值: 49 点
鲜花: 4 朵
在线时间:30(小时)
肝脏损伤   & & 原因   & & 肝脏位于右侧膈下和季肋深面,受胸廓和膈肌保护,不容易伤及。毫针刺伤肝脏,与下列原因有关。& & 1、穴位原因& & 肝脏是人体中最大的实质器官,左右径为25cm。大部分在右上腹部,小部分超越正中线而达左上腹。上界在右锁骨中线平第五肋上缘,下界齐右肋缘,肝脏右叶下缘在上腹中线可达剑突与脐连线的中点。  较易导致肝脏损伤的穴位:鸠尾、巨阙、上脘、右侧期门、日月、章门等。 & & 2、病理原因& & 肝脏可因感染或非感染性原因发生肿大,随着肿大程度的增加,其涉及的体表穴位即可增多,针刺中脘、下脘及附近的肾经、胃经的穴位,都有可能伤及。同时肝脏组织比较脆弱,病变时,肝细胞变性,表面粗糙,更易被损伤。特别是肝硬化,很可能发生破裂。   & & 3、操作原因& & 上述穴位,针刺过深,手法过重,或误将病变肝脏当作“痞块”,反复提捣等。  临床表现& & 轻症:系指损伤较轻、较单一者。出血往往不多,血肿局限于肝脏被膜之下,多无明显的腹膜刺激症状。表现为肝脏胀痛,或有压痛,胀痛可向背部放散,触诊肝脏可有肿大。& & 重症:损伤较重或多处损伤者,可引起局部组织细胞坏死,肝脏破裂,胆汁溢出及较大量的出血。血液和胆汁流入腹腔,刺激腹膜,出现剧烈的腹痛和右侧腹肌紧张,压痛和反跳痛;刺激膈肌,则有呃逆和右肩牵涉痛。重者呼吸困难,口唇苍白,口渴恶心,烦燥不安,而进入休克状态。叩诊:右腹有浊音和移动性浊音。X线检查:显示肝阴影扩大、膈肌升高。实验室检查: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都提示进行性贫血。证情复杂时,可采用腹腔穿刺,甚至剖腹探查来加以确诊。  预防方法& & 1、确定投影区域& & 在针刺肝区附近穴位时,宜先用触诊和叩诊的方法检查一下肝脏的大小和性质。对肝脏肿大或肝硬化的患者,要避免选择或注意浅刺其投影区穴位。& & 2、慎重操作& & 在正常情况下,针刺深度绝不可超过腹膜壁层,应比针刺胃部穴位更为谨慎。当进针后或留针时,病人感到局部疼痛,则应将针外提,或干脆去针另换穴位治疗。肝区穴位针刺切忌大幅度捣针。在诊断未明的情况下,不要盲目乱刺“痞块”,以防造成严重后果。  处理方法& & 2、轻症& & 采用保守疗法,病人应静卧休息,适当应用止血剂和止痛剂,配合保护肝脏的药物,控制饮食,必要时用抗生素。但应严密观察,如肝脏持续增大或出现进行性贫血,则应转院进一步检查。& & 2、重症& & 须立即转外科,如并发休克,宜先进行抗休克治疗,出血猛烈者,可快速输血及止血。待休克好转后,再予以手术治疗,包括切除坏死的肝脏组织,清除腹腔内血块和胆汁,修补缝合伤口,充分止血和可靠的引流。肝脏损伤的预后与损伤程度和及时准确的治疗的密切有关,故一旦为针刺伤及,必须迅速判断症状的轻重,给予有效的救治。 & & 胃部损伤   & & 原因& & 1、穴位原因& & 鉴于每个人胃的形状和位置不尽相同,在不同的生理或病理状态下,如饱食或胃下垂时,有较大的变化,所以,其体表的投影难以固定。   较易导致损伤的穴位:上脘、中脘、建里、下脘;左侧的承满、梁门、关门等。   如中脘穴,可由于从肌肉深层经腹白线入腹膜腔,正对胃小弯中部。& & 2、病理原因& & 当胃扩张时,胃和十二指肠体积显著增大,胃壁变薄,内压增高,此时针刺腹部穴位,操作不当就有发生胃穿孔、破裂的危险。在慢性胃炎、溃疡或肿瘤的情况下,由于组织结构发生病理变化,针刺亦易造成损伤。& & 3、操作原因 & & (1)针体过粗,刺之过深:临床所见,用芒针(一种特制的长针)治疗肠胃病时,发生刺伤胃的事故较多,往往不仅伤及胃的浆膜层、肌层,且可贯穿整个胃壁。& & (2)手法过重:大幅度的提插捻转,常常使损伤加重,穿孔部增大及多处穿孔。有一例针刺导致的胃穿孔性腹膜炎,术中发现胃部竟有四处****。& & 临床表现   因针刺损伤程度和原有病变情况的不同,可分轻重二症。& & 1、轻症& & 一般为针刺损伤轻、穿孔小,而胃本身无器质性病变者。由于胃粘膜较厚且可移动,粘膜能自穿孔处突出,堵住孔口,使胃部内容物不能流入腹腔,即使感染也容易局限化。故在穿孔小,尤其在空腹情况下,腹膜刺激征和全身证状多不明显,仅出现腹部疼痛不适,局部有压痛、恶心、纳差等轻症。& & 2、重症& & 胃裂口较大,特别在胃扩张或饱食时损伤,胃内容物大量流出,引起强烈的腹膜刺激症状。加之胃部的血运较为丰富,穿孔时往往伴有出血。包括:剧烈的腹痛、呕吐,呕吐物含血液,腹部压痛明显,腹肌强直(尤以上腹部显著),肠蠕动音消失,肝浊音界消失。严重者,易发生休克。X线检查:膈肌下可积气。实验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15,000~20,000/mm3)。&
预防方法 & & 1、掌握针刺深度& & 在胃部投影区的穴位针刺时,要掌握好针刺的深度,首先须体会不同肌肉层次的手感和反应。以胃区任脉线上穴位为例,局部解剖结构为:皮肤,皮下,腹浅筋膜,腹白线(此层主要在任脉线上,组织比较致密,血管神经分布很少),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层(脐以上此层不甚显著)和腹膜壁层。针刺深度应限制在腹膜壁层以上的各组织之中,此时即使未出现针感或针感不强,也只应在腹壁各层间缓慢提插捻转,或停针候气后,再行操作。根据我们体会,腹部针感特点是:当针尖入肌层后,即有沉重之感,略加操作,便现酸胀,如深刺至腹膜壁层,患者即感疼痛,呈向外放射样刺痛。医者手感,如针尖触及一坚韧之膜,不宜再深刺,可轻轻作小幅度提插,略略将针退出0.1寸左右。   & & 2、选择适当针具& & 在应用普通毫针能奏效的疾病,尽量不要选用芒针或粗针,特别是芒针,针身细而长,如果技术不熟悉,或者病人移动体位,不仅易刺伤胃,且容易发生弯针、滞针以至折针。临床上以28号2寸毫针为宜,过细则不易刺入。& & 3、保持一定体位& & 针刺腹部腧穴,以取仰卧位较好,不仅患者能放松腹肌,保持体位,医者亦便于施针,体会针刺深度和感应,正如《针灸大成》所云:“凡针腹上穴,令患人仰卧,使五脏垂直,以免刺患”。& & 4、谨慎选穴操作& & 在饮食时或急性胃扩张等情况下,尽量少选或不选腹部穴位,对必须选择的穴位,应严格遵守操作常规。在治疗胃溃疡、胃炎等疾病时,腹部穴的针刺手法不可过猛。& & 处理方法   损伤轻,穿孔小,全身情况良好者,可令其卧床休息,注意饮食,必要时针刺足三里、上巨虚等穴,或内服舒肝理气、清热解毒的中药。如因穿孔渗出少量内容物,引起局限性感染者,则根据证候情况,采取禁食、胃肠减压、输液,并据感染程度给予抗菌素。& & 穿孔大,内容物渗出多,症状明显及全身情况差者,应及早转外科进行手术治疗。包括探查腹腔,对损伤的血管进行结扎和缝合裂口等。& & 心脏损伤   & & 原因   & & 由于心脏表面光滑,质地坚韧,又处于搏动状态,一般不易伤及。针灸疗法中,刺伤心脏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 1、穴位原因& & 心脏位置在第二肋至第八肋之间,呈前后略扁的圆锥体,左起左腋中线,右至右锁骨中线。在此体表投影区城内,除前面有胸骨和肋软骨保护,后面有脊柱、食道等,不易受针刺直接损伤外,其余部位的穴位,如刺之不当,均有可能伤及心脏。& & (1)较易导致心脏损伤的部位:双侧的神封、步廊、灵墟,左侧之膺窗、乳根等。鸠尾穴,亦是易于发生事故的穴位。一般而言,以胸部的穴位多见,这是因为心脏前面膨隆,距皮肤表面较近,成人仅约4cm左右。   & & (2)可能导致损伤的穴位:双侧之心俞、督俞、膈俞及左侧之期门、b@、膈关等。背部体表距心脏较远,中间又隔肺脏,只有针刺较深时才有可发生,且往往同时损伤肺和心。& & 2、病理原因& & 当心脏本身有病时,针刺造成损伤的可能性将大为增加。心脏肥大或心包积液,可使刺道变短,而致可能造成损伤的穴位数目增加。心肌炎,由于心肌出现炎症、变性及坏死等,组织结构常变得非常松弛,这样,针尖便极易损害心肌组织。心包炎,尤其是缩窄性心包炎,心脏脏层和壁层广泛粘连、增厚和钙化,心包腔闭塞成为一个纤维瘢痕组织外壳,表面变得异常粗糙,致使毫针容易刺中。 & & 3、操作原因& & (1)手法不当:& & a.针刺过深,方向错误。前胸胸壁较薄,离心脏近,深刺则易误中。或在针刺时,押手过重,刺道变短,即使刺得不深,也会造成损伤。有以仅用1.5cm长之毫针,导致右心室破裂死亡者。针刺方向错误,可使得非心脏投影区域内的穴位,如鸠尾等穴内施针时,也会伤及心脏。& & b.留针时间过长,一旦针刺损伤心脏,由于心脏不断作自主性收缩与舒张,随着时间的推移,往往会促使心壁裂口不断增大,而发生机械性心脏破裂。& & (2)穴内埋针:此系指毫针刺入穴位,因不慎折断于内;或因有意剪断针尾,埋藏于穴内,后者以日本多见。埋针可在体内游走而损伤心脏。这种情况,可发生在埋针后不久,也可隔十数年后出现。往往与埋针部位是否靠近心脏或活动度大小有关。& & 4、间接原因& & 比较少见。多发生于有严重心血管疾患的初诊病人,因不了解针灸疗法,过度的紧张、恐惧,导致心脏损伤。如日本一例老年病人,在针刺治疗其胃疾患过程中,突然死亡。剖检证实,为处于动脉硬化状态的主动脉弓破裂,造成心包积血之故。& & 临床表现   & & 针刺损伤心脏,一为刺伤心脏上的主要血管,一为直接刺破心壁。可引起两类病理变化:一类为大出血,不仅易造成出血休克,还因针刺所致的心包裂口较小,心包内积血不易排出,压迫心脏,产生心包填塞现象。如针刺伤及冠状动脉,更可导致心肌缺血和心力衰竭。另一类为心功能损害,多由于刺伤心脏功能结构,致心律失常,心排血量降低,肺水肿,心力衰竭。  主要症状于针刺损伤后即刻或不久,出现心前区剧烈疼痛,高度气急,紫绀,短暂性昏厥,昏厥发作时可出现四肢抽搐、呼吸暂停等,以至发生休克,甚则心脏骤停。如心包填塞,表现为面色苍白,气急如窒,烦燥不安,脉搏细弱,心音遥远而轻微。X线检查示:心影增大,心包饱满,心搏微弱。  如心功能损害,则见严重心律失常,心悸、胸闷,以至心力衰竭。  若为埋针所致,患者可突然出现心剧痛证候,并迅速进入休克状态。因往往无先兆,且一时查不到原因,容易误诊,须特别引起医者注意。  预防方法& & 1、掌握心脏投影区城穴位分布:不仅要熟悉正常情况下,而且应了解心脏病变时所涉及的穴位。在选择投影区穴位时,宜谨慎精当。& & 2、严格控制针刺深度和方向:尽管心脏距胸背都有一定距离,但针刺胸背部投影区穴位均应按常规深度,否则易出现事故。还应注意针刺方向,胸部穴,向肋骨缘刺或直刺;背部穴,向脊柱侧斜刺(具体深度及刺法可参考“气胸”节)。鸠尾穴,可因不同的方向和深度而分别损伤心脏和肝脏,刺该穴时,宜针尖略向下直刺,深度不宜超过1寸,以不刺穿腹膜为准,进针时,送针宜慢,手法轻柔,为预防事故发生,必须杜绝隔衣进针。& & 3、密切注意留针情况:胸背部穴位,留针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要超出15分钟,操作时,不可猛提重插,以捻转为主,配合小幅度提插。留针期间,嘱患者保持原有体位,不可随意变更,呼吸节律宜平稳匀称,如有咳嗽、打喷嚏等,应退针至皮下。一旦见到针尾出现节律摆动,或者针体有与脉搏或呼吸运动相应之往返性刮擦时,则示针尖已和心脏相触,应急速退针。& & 为了避免损伤心脏或其他事故发生,不要采用穴内断针或埋针法,国内现行的揿针式埋针法,也要慎用。更应防止穴位折针。& & 处理方法   凡出现心脏损伤的临床症状,立即去针,并急送内科抢救。包括绝对卧床,镇静,吸氧,应用强心剂利尿药物,限止水分摄入等,防止心力衰竭。如发生休克,宜抗休克处理。如损伤较重,心脏发生破裂,出血不止,则应马上转送外科,必要时行开胸手术,缝补损伤之心壁清除心包内积血。   & & 总之,心脏损伤,势急病重,要求医者不得延误,果断决定,火速处置。《待续》
级别: 三星会员
威望: 1 点金钱: 984 元
贡献值: 49 点
鲜花: 4 朵
在线时间:30(小时)
气管损伤   & & 原因   & & 气管损伤的原因大致有下列二种:& & 1、穴位原因& & 由于气管的极大部分为胸骨所遮掩,直接能造成针刺损伤的穴位不多。其中,最易发生事故的是天突穴。天突穴位于胸骨上窝凹陷正中(胸骨柄中点上一寸),其左右为胸锁乳突肌,深层为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皮下稍深处有颈静脉弓,再深为甲状腺下静脉,深部为气管。向下在胸骨柄后方有左无名静脉、主动脉弓、无名动脉和左颈动脉。表明天突穴不仅直接与气管有关,周围的血管也十分丰富,且不少是重要血管,稍不谨慎,即易造成事故。另外,扶突穴针刺不当也极易伤及气管或喉腔。& & 2、操作原因& & 主要是指天突穴而言。对此,古人早有教训:“天突穴,其下针直横下,不得低(抵)手,即五脏之气伤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卷四》)。& & (1)针刺方向错误及刺之过深。气管在胸骨上窝处肌层覆盖较浅,直刺过深即可损伤;向左右深刺,易伤及肺组织,尤其是肺气肿病人,更易并发气胸;沿胸骨柄后缘向下平刺深刺,往往误伤主动脉或无名动脉,造成大出血。目前,有些人主张,针天突时先平刺五分,针尖向喉管刺进约1~2分,针柄竖起针尖斜向下方刺入。实践证明,此法也不准确,常可导致喉颈挛。  (2)手法过重。大幅度地重提猛插,动作粗暴,往往导致多处损伤。  (3)留针过程中,患者剧烈咳嗽等动作,可致肌肉猛烈收缩,改变针尖的方向和深度而损及气管。  临床表现  & & 因损伤的程度和范围不同,其证候不一。& & 1、轻症:多系单纯伤及气管所致。咳嗽、胸痛、气急,咳吐带血丝的痰液等。亦可因刺伤喉腔,出现声嘶、皮下气肿等症。& & 2、重症:严重伤及气管和周围的血管、神经等组织。涌吐血痰,剧烈咳嗽,呼吸困难,面色苍白,肢冷汗出,全身痉挛,意识不清。如不及时抢救,甚至窒息死亡。& & 预防方法   关键是把握好选穴和操作。  选穴:天突穴穴位标志较明确,但须定准,否则将影响操作。其次,对不合作者(如婴儿、畏针者及精神病患者等)、或咳嗽,特别是阵发性剧咳者,应暂缓选天突等穴,可改选附近的璇玑、膻中诸穴,或背部腧穴及远道取穴等。操作:据多数医家经验,天突穴进针以下法较安全:先与水平15℃交角平刺,破皮后缓缓送针,至针尖如觉抵触硬物,即为气管。略退0.1~0.2寸,改向下横刺,在胸骨柄后缘和气管前缘之间,慢慢进针。为把握进针方向,可用押手(左手)扶住针体,约刺入1~1.5寸,如得气感不明显,可作小幅度提插捻转,动作宜轻柔,直至有满意针感。如送针过程中,针尖触有坚韧感的组织,且患者感到疼痛;或者留针时,针尾出现有节奏的搏动,都表明已碰到血管,宜将针略略外退至上述现象消失。  留针期间,嘱患者少作吞咽动作,如突然出现咳嗽,应急将针退至皮下,待咳嗽平息,再按上法刺入,如咳嗽不止,宜去针另择穴位。穴位注射时,可与水平成45°角刺入,缓缓送针至针尖抵及气管,略退0.1~0.2寸后,注入药物,为了避免注射针头误刺入气管,注射药液前,应先回抽一下,看是否有空气抽入,再予略注数滴,观察是否发生咳嗽等现象。因该穴肌层较薄,注入剂量不宜过大,刺激性过强的药物要加以稀释。   其他如扶突穴等,虽操作上与一般穴位相同,但也不宜深刺,所应注意的事项和天突穴相同。  处理方法 & & 1、轻度损伤:一般不须特殊处理,可给予适量镇痉止咳药物,配用抗生素以防感染。如出血较多者,辅以止血剂。& & 2、重度损伤:损伤较重或多处刺伤,特别是伴有周围血管、神经或肺组织损伤,出现呼吸困难及各种并发症时,宜急速转科处理。对其中呼吸严重困难及分泌物无法排除者,更要考虑作气管切开术。 & & 三. 针灸意外 - 针刺感染与折针 & & 折针 (断针)  原因& & 1、针具原因   (1)针体质量粗劣:系指厂商用劣质材料或粗制滥造的针具。另外,日本生产一种涂有水银的针具(目的使针体光滑,易于进针),因水银腐蚀,亦常发生折针。  (2)针具使用过久或次数过频,有屈折、斑痕等;用酒精长期浸泡或高压消毒次数过多,造成针身变软、损伤,放置过久,亦可因氧化生锈,发硬变脆。  (3)针具的寿命与针体粗细有关:粗针寿命较长。细针则需不断更新。  2、医者原因   & & (1)操作不熟练,动作粗暴。刺入后有抵抗感,仍强行刺入;拔针时发生滞针,仍强行拔出。不必要的深刺,致使肌肉剧烈收缩而可能折针。& & (2)在针刺过程中,为了寻求满意的得气感,手法过笪,捻转角度过大,频率过快等。特别是一些不易得气的患者,如截瘫病人,可因强手法而断针。  3、患者原因   & & (1)初次接受针刺,紧张恐惧;常因针刺时不能忍受强烈的酸胀感,或因疼痛,均可导致反射性肌痉挛,肌肉剧烈收缩,而发生折针。   & & (2)在留针过程中,患者的一些不可抑制的动作,如剧咳、打喷嚏等,或体位突然大幅度变动等,均可引起折针。  4、部位原因   & & (1)就针具而言,折针常发生于针体与针柄连接处,有认为离针尖3~5mm处,亦易折断。通电时,毫针腐蚀的部位,以针体与皮肤接触处多见,也可在针体数处出现蚀点。   & & (2)就机体而言,凡在腹、胸、腰、背、四肢等和关节等部位都可发生折针。国内外记载过的曾发生折针的穴位,多在活动程度较大的部位,但巨阙、心俞、肝俞、膏肓等穴也曾有折针的报道。头面部穴位折针的情况& & 5、电针原因  系指在电针疗法中,针体因电解电蚀折断,主要和与其连接之直流电针仪有关。目前,中国大陆使用的电针仪为脉冲电针,它的直流成分很少,在电刺激过程中,较少见电解电蚀折针。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现行的脉冲电针仪所输出的电流是一种经脉冲变压器隔去直流成分而仅使交流成分通过的脉冲电流,当电针仪使用时间过长,或自制的电针仪的输出变压器未经严格检查,可以造成脉冲输出的波形中混有直流成分。而一有直流成分,都将使连接电极的两根毫针中的一根,由于电解而溶蚀、变细、生锈、发脆以至体内的折针。电针折针除与直流电成份有关外,尚受下列因素影响:& & (1)频率和波形:低频通电易折针,以高频刺激较好。波形则应选择无腐蚀性,如交流电的矩形波形。  (2)电流强度及通电时间:电流强度愈大,通电时间愈长,愈易发生折针。一实验证明,以3~8mA电流通电30~60分钟,位于阳极的针具头端易折断;15mA通电1小时或30mA通电30分钟,出现针具根部折断。所以建议电针输出电压应在10V以下,通电时间最好不超过30分钟。  (3)针具所连电极:阳极处易折针,有在人体采取三种通电方法进行实验观察,结果发现,无论用阳极通电法、阴极通电法和双极通电法,均为阳极电蚀明显,阴极电蚀较少。  6、其他原因 & & 近三十年来,随着各种穴位刺激法的不断涌现,使得折针情况趋于复杂化。穴位注射,操作不当,注射针头断入穴内。头针疗法因针体进入头皮内较长,加之捻转频率过快,亦可发生断针。特别是穴位埋线结扎法,极易造成缝合针体内折断。  折针后果   包括折针后的临床表现和针体在体内的活动 & & 1、临床表现   & & (1)非重要脏器或关节部位。一般多不产生严重后果。其共同特征是:折针之后,断针局部可有压痛,并逐渐减轻。有时折针处有重压感,活动时偶可出现疼痛,但往往无运动障碍。   & & (2)关节内折针。不论在大小关节内折针,都会呈现严重的运动障碍和疼痛,如肋间关节折针,多可出现呼吸困难、胸痛;脊柱关节折针,长时间活动后有剧烈的疼痛及运动障碍。& & (3)脏器内折针,情况往往比较严重。因脏器的不同,和折针部位的不同,可引起程度不等的功能障碍和疼痛,肺部折针,咳嗽频数,呼吸困难,并有肋间神经痛发作样疼痛。心脏折针,剧烈的心绞痛样疼痛,呼吸困难,并可迅速进入休克状态;膀胱内断针,可引起小便短数,排出困难,或有血尿。   另外,如断针涉及周围神经,局部疼痛,其未梢处麻木,感觉减退,如针断入血管,则可能随血液流动,自动脉血管进入较小血管,出现疼痛或有栓塞的危险。还观察到足三里折针,除引起步行困难外,亦可影响泌尿系统功能,而尿意频频,排尿量显著增加等。& & 2、针体在体内活动情况   质地较硬,针体较粗的断端易于运动,而柔软弯曲之针不易移动。机体活动量大的部位,断针易于变动,而活动较少的组织内,则相对静止,断针的结局大致有四种。   (1)断针移动后,引起有关脏器组织疼痛或功能障碍,最后只能以手术取出:或于断针后即用手术,或其他非手术方法取出。& & (2)自动向体外排出。皮肤和结缔组织的断针,不少能自行从体表,或从肠道和粪便一起排出。   & & (3)在体内各种理化因子作用下,逐步发生溶解,这一般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 (4)断针位于机体内相对静止的部位,或因刺激周围组织发生感染,被结缔纤维组织所包裹,长期留于体内。   & & 预防方法   & & 1、加强针前准备   & & (1)检查和选择针具。经常更新毫针,不使用弯曲、生锈或有其他损伤的针具,往往细小的损伤肉眼不易发现,更要仔细检查。应用电针时,对电针仪应作选择,不要用直流电针仪,也尽量不用自行制作或使用太久的脉冲电针仪。对电流强度、频率和波型,都应注意调节。   & & (2)针刺之前,充分揉按穴区,以解除局部痉挛,对初诊病人或精神紧张者,应先予以心理上的安慰。小儿患者,须令家长配合固定体位。   & & 2、注意术中操作  & & (1)进针要求,宜用双手进针法。以左手(押手)拇指及食指指腹固定针体,急速将针刺入,然后慢慢松开押手,徐徐送针。病人咳嗽或变动体位时,应停止进针或将针向上拔,在刺入或拔针过程中,遇到阻力时,不要强行进针或拔出,可改变方向刺入或稍待片刻拔针,针刺到所需的深度后,针体应露出皮肤0?5cm以上,不可全部刺入。   & & (2)运针要求。对得气感差的病人,应采用停针待气的方法,不要为求得气而一味加强手法。   处理方法& & 1、滞针& & 准确处理滞针,可避免或减少折针事故。在滞针时,如因体位改变所致,可令其回复原来体位,再试行拔出。如因肌肉紧张引起,宜停留片刻,或在周围穴位按压,使其松弛后出针。如针体有多处弯曲的情况,试行压迫针身,使针尖从另一处皮肤穿出,剪去针尾,用镊子将其拔出。& & 2、折针& & 发生折针后,医者应冷静沉着,令病人不必惊慌,应尽可能保持原来的体位不动,再行处理。& & (1)浅部折针。《针灸大成》曾提到“凡断针者,再将原针穴边复下一针,补之即出”。目前,一般采取穴位周围按压,使断端露出,用镊子夹去。& & (2)深部断针。原则上应手术取出。手术时针灸医师须协助外科医师确定折针部位,经X线摄片(拍正、侧位片),并进行具体计算后,用手术刀寻获。如折针时间不长,位于四肢,亦可直接在X线****下,手术取出。
级别: 三星会员
威望: 1 点金钱: 984 元
贡献值: 49 点
鲜花: 4 朵
在线时间:30(小时)
软组织损伤& & 原因   & & 大致有以下三种:& & 1、穴位原因& & 此类损伤的发生,几乎全部由于注射或针刺合谷穴之故。合谷穴,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使用频次相当之高。它位于第一、二掌骨之间,其浅层为第一骨间背侧肌,深层为拇内收肌横头。手部肌肉比较小而娇嫩(特别是小儿),但其功能十分重要。穴位注射或针刺,可以影响到这两块肌肉,故常易引起两者同时损伤,造成手部功能障碍。据调查,此类损伤以12岁以内的儿童最为多见。& & 2、药物原因& & 穴位注射的药物不当,是另一种重要原因。据我们统计,因注射安乃近和复方奎宁所致,约占总发生率的90%以上。其余有:氯丙嗪、醋酸可的松、维生素B1、安替比林、吗啡、度冷丁、异丙嗪等。主要与这些药物刺激性较大或剂量不当有关,但是,也有的药物,仅穴位注射0.1~0.2ml,就可出现损伤。& & 3、操作原因& & 在穴位注射或针刺时,为了寻求较好的得气感,反覆上下提插或往不同方向探寻等,刺激颇率过快,亦可造成损伤。少数,则因医者无菌观念不强而发生感染。  临床表现& & 1、典型过程& & 合谷穴在穴位注射或针刺后,局部发红肿胀疼痛,一周左右肿痛逐渐消失,渐渐出现外展不便和手部畸形。手部畸形发生的时间,可以从注射后一周到数年不等。& & 2、主要症候& & 拇指呈内收状,外展功能明显障碍。部分患者合并有掌指关节屈曲或指关节过伸畸形,亦可伴食指桡偏畸形。绝大多数患者可在拇收肌附近扪得条索状硬结。病程久者,大鱼际群有不同程度萎缩,有的患者,因第一掌腕关节及掌指关节在拇内收肌屈曲畸形下发育,久之可形成病理性半脱位。   三、病理检查 绝大部分患者该部位肌纤维萎缩,且多为中度或重度萎缩,被增生纤维所代替。内膜细胞增生,少数病例尚有纤维坏死。病变区普遍有纤维组织增生,纤维增生的程度与肌萎缩变化的程度相一致。& & 预防方法 & & 1、慎重取穴& & 合谷穴为常用穴,但婴幼儿要尽可能少选此穴。这是由于婴幼儿的各种组织尚在发育之中,解剖标志不清,腧穴定位不易准确,加之恐惧针刺而哭闹挣扎等。因此,不仅难以取得预期的治疗效果,而且容易遭到意外损伤。& & 2、选择药物 & & 避免在合谷穴注入刺激性强及难以吸收的药物,更不可反覆注射。安乃近及复方奎宁应禁止穴位注射,特别是12岁以下的小儿患者须严格禁忌。& & 3、注意操作 & & 穴位注射或针刺时,不要盲目寻求强针感,手法做到尽量轻柔。电针时,采用中等以下的强度和较慢的频率,小儿患者不适宜在本穴用电针。& & 为了避免或减轻手部畸形,要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 & 处理方法   & & 1、初期 & & 注射后出现局部热肿,即应采取理疗、热敷等方法,以促进药物的吸收。如拇指出现功能障碍,应指导患者及早加强功能锻炼。采取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相结合,可减轻或避免手部畸形发生。   & & 2、后期 当已出现手内在肌瘢痕挛缩导致的手部畸形,则需进行手部康复治疗。手术原则为:切断病变拇收肌或第一背侧骨间肌的止点部,以解除挛缩。其中,成人瘢痕多局限于肌腹的一部分,在切除瘢痕后,一般可恢复功能。 & & 针刺感染   & & 原因 & & 1、消毒原因针刺消毒不严,是引起感染的主要原因。包括针具、穴区皮肤和术者手指,任一环节的忽略,都可导致感染。特别是一些偏僻边远地区的少数针灸医生,习用隔衣进针和口温(即先将针具在口内含至温热后刺)法,极易导致感染。而三棱针、皮肤针等,也常会忽略严格消毒。针刺消毒这一问题,海外同样存在,如针具不消毒或用一些效果不肯定的民间消毒药液消毒等,正如瑞士学者指出,污染的针刺与污染的输血、注射一样,都可以成为感染乙型肝炎的原因之一。& & 2、操作原因在针刺过程中,将皮下各层组织内的原有病灶中的细菌或其他致病微生物,带入较深层的其他组织内。如有在腰部正中病灶部位行针刺治疗,结果导致严重的硬脊膜外脓肿,即可能与此有关。另外,穴位结扎时,如肠线残端露出表皮之外,该处也极易引起局限性化脓感染。& & 3、其他原因穴位注射时,除因不注意严格的无菌消毒外,对所注射药物的情况不了解,也是造成感染的原因之一。如有穴位注射过期卡介苗,结果引起多发性寒性脓肿,并残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 穴位结扎(或穴位注线),也易因消毒不严,术后护理不当,引起感染。曾于1973年遇到一例六岁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给其行穴位结扎术后,当天晚上患儿于睡眠时自行将敷贴在穴位切口之上的消毒纱布全部撕脱,因患儿所在地点离医院较远,家长自行用旧棉絮予以包扎。结果造成严重感染,并发败血症。经住院救治后脱险。  临床表现   & & 因感染的程度、性质等的不同,而表现为较大差异。& & 1、局限性化脓性感染开始为****发生硬结,颜色潮红,并有疼痛。如治疗不及时,可继续扩大,伴有全身不适,发热等症状。局部出现波动,硬结逐渐变软,中央有黄色的脓头。如感染发生在深部。波动感不明显,但脓肿表面有水肿和显著的局部压痛,全身症状也较明显。如炎症未能控制,发生骨髓炎或骨膜炎,在X线片上可见到软组织肿胀,骨膜增厚,骨质破坏等。& & 2、全身化脓性感染局限性化脓性感染未能控制,或病人体质虚弱、机体免疫能力低下,大量毒力强的病原菌在血中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全身化脓性感染。起病急骤,高热(可达40°~41℃),头痛、头晕、关节酸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呼吸急促或困难。病情发展,可出现感染性休克。化验:白细胞计数增加(可达2万~3万),中性细胞在80%以上,幼稚白细胞增多。& & 3、气性坏疽多发生在下肢和臀部等肌肉丰厚处,在针刺或穴位注射处发生剧痛,随之出现皮肤、肌肉大片坏死。按压****周围皮肤有“捻发”音,并出现水肿、皮肤苍白和发亮,重者整个肢体水肿、变色、厥冷和坏死。患者极度虚弱,面色苍白,出冷汗,高热,脉速。实验室检查,红细胞计数迅速降至100万~200万。X线片检查,肌群内有积气影。& & 4、病毒性乙型肝炎感染可出现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不适(或肝区痛)、乏力等,部分病人有黄疸和发热,以及肝脏肿大,有压痛等。但有的病人,在针刺感染后可无明显的症状。上述病人均有肝功能改变。& & 5、破伤风感染病员多无预防接种史,就诊时表现为畏寒发热,全身不适,呈苦笑面容,说话困难,重者甚可出现角弓反张等症状,如不积极治疗,可因窒息、全身衰竭或并发肺炎、心力衰竭而死亡。故预后极为严重。  预防方法& & 1、严格消毒针具消毒是重要一关,特别在针刺治疗乙型肝炎等一些传染性强的病症患者之后,针具应作特别消毒,在有感染病灶的部位,避免针刺。去针后,如****较大或有出血现象,应该用消毒棉球揉压,使其止血及闭合。针刺部位,在二小时内不要用生水洗涤。& & 2、穴位注射和穴位结扎严格执行操作常规将所用治疗药液,预先进行了解,不要使用失效或变质的药物。穴位结扎时,不要让肠线线头露出表皮,要求病人(或其家属)做好术后护理。  处理方法 & & 1、局部化脓性感染的处理宜嘱病人患部休息少动,以减少疼痛及炎症扩散,抬高肢体,促进回流,减轻肿胀。不要挤压患部。可外敷鱼石脂软膏或咬头膏等,适当应用消炎止痛、清热解毒的中西药物,配合理疗热敷等以促进吸收,一旦脓肿成熟,应立即切开引流排脓,并可辅以去腐生肌之中药。& & 2、全身化脓性感染的处理选择抗菌谱广的抗菌药物,或两种抗菌素联用,剂量宜大,疗程应长。并可加用清热解毒、养阴凉血的中药。患者须卧床休息,充分补充热量、水分和蛋白质,纠正电解质代谢失调和酸中毒,必要时输入新鲜血液。高热用物理或药物降温。病情严重者,考虑用冬眠疗法或激素。  & & 3、气性坏疽的处理本症病急势猛,诊断一经确定,应作紧急手术。在手术过程中及术后,要配合抗生素疗法和全身支持疗法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和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以及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等。有条件时,可用高压氧仓疗法,一般能保留患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 & 4、破伤风感染的处理一旦发现,即转外科救治,包括应用破伤风抗毒素及大剂量抗菌素,一般治疗及对症治疗等。 & & 耳廓感染   & & 原因& & 1、解剖学原因 & & 耳廓血管位置浅表,血液循环较差,当遭到感染之后,其抵御能力薄弱。其次,耳廓皮肤菲薄,皮下组织量少,故针刺时,一般都要刺入软骨内,如针具或穴区消毒不严,可直接将致病微生物,植入软骨或骨膜,引起炎症。另外,耳廓软骨对缘脓杆菌有特殊的亲和力。缘脓杆菌对一般抗菌素不敏感,给治疗带来较大的困难。& & 2、操作原因 & & 消毒不严,耳廓或针具未作彻底消毒。埋针时间过长,尤其在夏天,更易感染。耳穴压丸手法太重,用三棱针点刺或施行割治法,或者海外应用埋针枪,造成损伤部位较大,都能增加感染发生率。  临床表现   & & 耳廓感染可分为浅表感染和软骨(膜)炎二类。& & 1、浅表感染多因消毒不严格,浅部埋针或针刺所致。表现为针眼处局部皮肤红肿,表皮损伤,疼痛较轻,周围皮肤充血,并伴有少量渗出液等炎症症状。耳穴压丸,如压之过重,持续时间过长,尤其是反覆捻转,也可导致。& & 2、耳软骨(膜)炎在耳针深刺,或埋针时间过长时,因消毒不严格而致。浅表感染治疗不及时,亦可波及软骨。另外,消毒不彻底的三棱针,点刺或割治耳穴过深,伤及软骨。局部有明显的红、肿、热、痛,重者整个外耳廓发红肿胀,最后形成脓肿。常有较明显的全身症状,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及白细胞计数增加。  预防方法 & & 1、严格消毒这是预防的关键。耳针针具均应用高压消毒。针刺前,先以棉球蘸2.5%碘酒消毒整个耳廓,然后用75%酒精棉球脱碘,待皮肤表面干燥之后,再行针刺。 & & 2、注意操作埋针后,用小胶布固定,埋针时间不宜过长,一般2~3天换一次,夏天应缩短间隔时间。如埋针后一、二天,感局部胀痛不适,或按压时特别疼痛,应及时请医生取下。检查有否红、肿等现象,不可误以为耳针刺激愈痛愈好,贻误时机。三棱针点刺或手术刀割治,除注意无菌操作外,不宜刺入过深,刺破表皮即可。耳穴压丸,虽是一种简单安全的方法,如搓转按压,时间过长或手法过重,亦可破损皮肤引起发炎,应该避免,我们认为以有节奏的单纯按压较好。  处理方法 & & 1、浅表感染局部涂擦2.5%碘酒,每日2~3次。或敷以消炎软膏。局部照射氦一氦激光,每日一次,每次3~5分钟,再配合外擦肤轻松软膏,亦有较好效果。浅表感染,只要治疗及时,一般3~5天,即可获痊愈。& & 2、耳软骨(膜)炎临床上以耳软骨膜炎多见,而耳软骨炎更为严重,治疗比较困难。  症情不太重者,可试用艾条烘烤疗法。具体操作如下:以点燃之艾条(市场有售),直接灸烤耳廓炎症显著处,距离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直至病灶液体全部吸收,炎症消失为止。化脓病灶,则经消毒后,用血管钳扩大伤口,将脓液全部排出后再行烤烘。应用此法时,如炎症显著,需配用肌肉注射青、链霉素;积液较多,在注意消毒的情况下,可先作穿刺抽液。  症情较重,或此法不能治愈,则要求手术治疗,包括清创、引流等法。如单纯采用切开、引流之法,不能有效阻止炎症发展,可试用耳廓方格切除术。& & 方法如下:  先用1%普鲁卡因行耳廓周围阻滞麻醉(注射时,切忌把脓液带入健康组织)。用尖刀及小剪在耳廓炎症最明显处,根据病变范围,在耳前及耳后的不相对位或相对位皮肤上分别切除2~3个小方口,每个长约0.7~1.2cm。凡坏死软骨在方口之周围者,连同方口皮肤一起切除,在方口附近处,用刮匙刮除。周围未坏死软骨要尽可能预防性切除0.2cm。  切除后用无菌盐水冲洗清洁,另再用0.1~0.2%庆大霉素液冲洗一次,然后再擦以酒精,用数条皮片自一个方口伸向另一个方口引流,并要保证引流畅通,防止方口被血块凝固。术后单层纱布包扎即可,每日冲洗换药,更换引流条一次,直至红肿消退,分泌物控制为止。术后如又出现红肿,炎症继续发展,按上述行补充方口切除。  在应用上述手术同时,宜配合应用抗菌素及清热解毒的中草药,或局部激光照射等。
级别: 三星会员
威望: 1 点金钱: 984 元
贡献值: 49 点
鲜花: 4 朵
在线时间:30(小时)
四. 针灸意外处理要点   & & 针灸意外一旦发生,因立即进行处置,其要点如下:& & 1、诊断应迅速准确:针灸意外发生之后,必须尽可能迅速地作出准确判断,包括属于哪一类损伤,损伤的部位以及程度,以便进一步救治。它要求综合各方面的情况进行考虑,如针刺和穴位、方向、深度及运用的手法,患者的临床表现等。由于有些针灸的意外不宜病人多作活动,以防加重症情,故在尽可能的情况下,要少作辅助检查。当然,在诊断不明确时则不可因噎废食。迅速准确的诊断,对针灸意外,特别是严重事故的抢救有着特殊意义,因误诊而延搁救治导致死亡的情况是屡见不鲜的。& & 2、积极采取各项措施:针灸意外,从针灸损伤到出现临床症状往往有二种情况,一种是在施治过程中或治疗后即刻出现,一种则于针灸后数小时至一、二日甚至更多时间不等。对于前者,显然需要立即处理。后者则应见微知著,或留院观察,或嘱家人随时注意变化,以免贻误救治时机。& & 针灸意外的处理,也有二种情况,一类是诊室内即可解决,如轻度气胸、眼部血肿、晕针、过敏反应,以及一般针刺感染等。另一类则是要求在诊室作初步处理后,即刻转科救治。如中、重度气胸,重要内脏的穿孔、破裂,以及用非手术方法无法取出的折针,神经中枢部位损伤等。作为针灸工作者,主要应该掌握诊室内处理的各项措施,包括重症转科前的初步治疗。 & & 在处理针灸意外时,既要熟悉各项救治措施,又要沉着冷静,不能在病人面前显得惊慌失措。& & 为应急需要,针灸科诊室内平时应配备部分救治药品和器械,如肾上腺素、强心剂、消炎软膏以及龙胆紫药水等。 & & 五. 针灸意外预防要点  1、加强责任心:不少针刺意外的发生,往往与医务人员医德观念不强、粗心大意有关。特别是在诊务繁忙之际多见。我们所遇到的好几例针刺意外,都是在下班时间已过,诊室就诊病人尚多的情况下发生的。故加强责任心,提高医德修养,时刻保持冷静头脑,谨慎处理每一病人十分重要。这一点,《内经》中早有告诫,强调针刺时应“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素问?针解》)至今仍有其现实意义。   2、提高业务水平:从发生的不少针刺意外分析,很多是在基层医务人员治疗过程中发生的,还有不少则是庸医导致的。提高针灸医师的业务水平,对针灸意外的预防有着决定性的意义。一个具有较高业务素质的针灸医师,不仅仅局限于有较深的针灸及中医学造诣,还须具有现代医学的多方面知识。针灸医师必须掌握解剖学,只有熟悉全身解剖情况,才能掌握哪些穴位易出问题,哪些穴位比较安全。也只有了解位于重要脏器之上的穴位的局部解剖,才可能选择恰当的针刺深度和方向。针灸医生还应掌握病理学,由于在病理状况下,一些脏器可出现体积增大,游动度减小,表面光滑改变,脆性增加等现象。在正常时,这类脏器不易损伤,当它发生病变往往可以被毫针误中而引起无法弥补的后果。所以针灸医生,除了熟悉正常情况下的脏器解剖位置和特点,还要了解在病变时的位置和特点。针灸医生尚须具有药物学知识,只有熟悉所注射的药物的药理、药性,掌握其剂量,才可避免或减少化学性损伤。随着现代医学不断向针灸学科渗透,对针灸师的业务素质已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 3、注意严格消毒:针刺消毒,应包括术者的双手,针具及患者的穴区。目前,一般对针具消毒比较重视,常常忽略术者的双手和患者的穴区皮肤的消毒。不少针灸医生,往往用一个酒精棉球擦拭多个穴区,且不等酒精挥发,即行针刺。这些都达不到彻底消毒的目的,而易于发生感染。其次,由于病毒性疾病的存在和不断的被发现诸如乙型肝炎以及目前正在西方世界猖獗的艾滋病等,对针具消毒的要求就更为严格。& & 4、杜绝隔衣进针:隔衣进针在大城市的医院中虽属罕见,但在一些偏僻地区仍然存在。究其原因,有的是病员或因天寒,或因怕羞,觉得脱衣不便。有的则是医者为了炫耀其针刺技术。隔衣进针,不仅不卫生,容易引起感染,更重要的是不易准确取穴及掌握针刺方向和深度,造成意外。从我们查阅的文献看,不少严重的针刺事故多由隔衣进针引起的,如一例小儿患者,就因隔衣进针刺中心脏,造成心脏破裂死亡。所以,在临床上应该严禁隔衣进针。  5、遵循操作常规:包括医者和患者二个方面,医者在针前或穴位注射前,仔细检查针具是否有锈蚀和带钩(易引起血),药液有无变质,沉淀或搞错。针刺时,精心体会每一解剖层次的手感,动作轻柔,遇有阻力,应略略退出,稍为变换方向再刺,严禁乱捣乱插。有重要脏器部位,更宜谨慎。随时观察患者的神态表情。如有晕针史者,尽可能令其卧位针灸。患者方面,则要求其在针前尽量取舒适的体位,并嘱患者在针灸过程中不得随意变动体位。 & & 六.针灸意外分类   针灸意外可分为反应性损伤、物理性损伤、化学损伤及生物性损伤四类。  1、反应性损伤:它是针灸过程中,由于被针灸者心理状态不稳定、饥饿、疲乏、体质过敏等因素,或由于针灸刺激量过大,时间过长等引起的患者一系列机体功能紊乱。反应性损伤包括最为常见的反射性昏厥(晕针、晕灸、晕罐),尚有过敏性反应(如过敏性皮疹),癔症样反应、激光反应等。目前尚不清楚其本质的经络反应(循经出现的功能障碍、经络皮肤病等),也应归属此类。& & 2、物理性损伤:由于针刺、艾灸(也包括拔罐)使用不当,过强的物理刺激(机械刺激或温热刺激)作用于机体,引起组织或器官的解剖完整性的破损,称为物理性损伤。鉴于目前临床上普遍采用隔物灸,直接灸很少使用,因温热刺激造成的物理性损伤报道不多,而拔罐时间过长,虽可出现水泡等现象,但对机体损伤不大。所以,物理性损伤中最普遍,危害最为严重的应是针刺机械性损伤。针刺造成的机械性损伤,涉及内脏、神经、血管等。机械性损伤的特点是,从损伤后至临床上出现相应症状的时间一般不太长,其因果关系易于确定。机械性损伤是所有针灸损伤中最为严重的一种,其严重程度又与所损及的脏器有关。一般而言,以损伤中枢神经组织和重要脏器的后果最为严重,往往导致死亡。机械性损伤也是针刺损伤中十分常见的一种,如气胸就是最多见的机械性损伤。& & 3、化学性损伤:它是指针刺治疗过程中,由于在穴位中注射某些化学药物而导致的机体组织的损伤。化学性损伤是伴随着穴位注射疗法的开展而出现的。由于注射部位的不同,大体上可分为三类,即:软组织损伤(多发生于前臂和手部的一些穴位作穴位注射时,可造成手的畸形和功能障碍),周围神经损伤(常见桡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和胫神经损伤,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血管损伤(以血栓性脉管炎的发生率最高)。导致化学性损伤的原因,除了操作不当外,往往与所注射的药液密切相关,包括药液的性质、酸碱度、浓度及剂量大小等。化学性损伤的发生率也相当高,尤其是因穴位注射导致手部畸形的病例,更居于各类针刺损伤之冠。化学性损伤后果的严重程度虽不及机械性损伤,但因其出现普遍,加之近年来不断有新药加入穴位注射行列,故对此类损伤切不可掉以轻心。& & 4、生物性损伤:主要是指针刺引起的继发性感染,即通过针具(毫针或穴位注射的注射针头、皮肤针、三棱针等),将病原微生物,即寄生虫、细菌、病毒等,植入被针灸者机体所导致的损伤。这种损伤又分为二类,一类是针具本身消毒不严,将外界的致病微生物带入被针者的机体,引起感染。如各种化脓性感染及由此导致的败血症、脓毒血症等,多为细菌所致;另一类是通过未经严格消毒的针具将其他患者体内的病原微生物传播给被针者,针具成了传播媒介。其中以传播病毒性乙型肝炎最常见,也最危险,此种情况多见于病毒感染。此外,尚有通过针具移植包虫的报道。 & & 七.针灸意外原因   & & 造成针灸意外的原因,主要有术者和患者二个方面。   1、术者的原因   (1)选穴不准,操作不当。如不了解解剖情况,一味深刺,或针刺方向错误;未掌握准确手法,乱插乱提等。  (2)针具或穴区消毒不严而导致感染,或针有裂痕,引起折针。选用针具过粗也易造成损伤。   & & & & & & (3)穴位注射选择药液的浓度不当,若浓度过浓或刺激性较大,常易导致组织损伤。  (4)电针刺激过强,或选用的电针仪不合格,易引起针具电解折断。  (5)医者在治疗过程中责任心不强,也是造成针刺意外的一个重要原因。  2、患者的原因  (1)心理因素,如紧张、恐惧或情绪过份激动,容易晕针。  (2)生理因素,如饥饿、劳累等,是导致晕针等意外最常见的因素之一。  (3)体质因素,其中过敏体质者特别容易出现针灸意外。  (4)病理因素,如脏器因病变而出现体积增大,表面粗糙或组织结构变疏松时,易被针具误中。血液病病人,即使被刺破的是小血管也可引起大量出血。在针刺过程中,因患者体位的急剧变动,组织内针体扭曲而造成折针事故;患者呼吸节律或深度的变化,导致刺道变短而损及脏器。& & (5)解剖因素,近年来,一些学者通过研究,发现人体上某些部位,在正常情况下针刺,亦可发生意外,故将这些意外称之为“针刺危险三角区”,现作简要介绍,供读者参考。& & a、枕下危险三角区,其中心约在成人第1颈椎(寰椎)旁开2~3cm处。皮下为头半棘肌,再下即为由头下斜肌上缘,头上斜肌下缘和头后大直肌外缘围成的三角区间隙区,区内是延髓椎动脉。& & b、听诊危险三角区:其中心约在成人第7胸椎棘突旁3.5~4.5cm处,位于肩胛骨下角内侧缘。皮下系由背阔肌内上缘,斜方肌外下缘和肩胛骨的脊柱缘所围成的三角区间隙区。区中为第6肋间隙,其下便是胸腔,该区皮肤几乎直接和胸腔相连。呼吸音在听诊时最为清晰,故常作背部听诊区用,b@、膈关二穴正处于该区中,故不慎针刺过深,往往造成气胸,极宜注意。& & c、腰危险三角区:其中心约在成人第2或第3腰椎棘实旁开4~5cm处。皮下系由背阔肌下缘、腹外斜肌后缘和髂嵴围成的三角间隙区,区中即为由较浅薄的腹内斜肌覆盖的肾脏下段,志室处在本区中,故不可直刺深刺本穴,以免伤及肾脏。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金钱:+20(许先生)
级别: 一星会员
发帖: 95威望: 0 点金钱: 469 元
贡献值: 1 点
鲜花: 1 朵
在线时间:74(小时)
好文章,谢谢分享。
wuhuaguo2053
级别: 一星会员
发帖: 95威望: 0 点金钱: 70 元
贡献值: 0 点
鲜花: 0 朵
在线时间:66(小时)
很不错!谢谢!
快速跳至>> 公共交流区 &|- 中医之声 &|- 求医问药>> 精准中医教学区 &|- 教务版 & &|- 呱呱教室使用版 &|- 中医综合讲堂 &|- 传统脉诊班 &|- 六纲经方班>> 经方交流区 &|- 经方明理 &|- 经方方药 & &|- 经方专版 & &|- 辅行诀专版 &|- 经方临证>> 临床实践交流区 &|- 临床荟粹 & &|- 献方献技 & &|- 专病专论 & &|- 临床失误与警示 & &|- 疫病急症专版 &|- 诊法精汇 &|- 医案评析>> 中医综合交流区 &|- 国医问答 &|- 医理求真 & &|- 运气学说 &|- 中药方剂 &|- 原生态医药>> 针灸外治交流区 &|- 针灸综合 & &|- 董氏奇穴 &|- 药物外治疗法 &|- 推拿正骨>> 综合交流区 &|- 国学论道 &|- 学医心路 &|- 诊所经营 &|- 医学资源 & &|- 好书推荐 & &|- 论坛主编电子书 &|- 文娱休闲 &|- 广告信息>> 站务管理区 &|- 站务大厅 & &|- 新手入门 & &|- 招募管理专版 & &|- 总版主办公室 & &|- 陈有唐 & &|- 胡不群 & &|- 杏李园主人 & &|- 医道自然 & &|- 刘德会 & &|- 益民老人 & &|- 金老中医
Total 0.201076(s) query 5, Powered by
Code & 2003-07
Corporation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