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的坏处有哪些对身体有那些坏处??

==> 本文主题:献血对人体到底有没有什么危害
献血会有什么好处呢
献血对人体到底有没有什么危害
献血会有什么好处呢
& & &献血可以挽救他人的生命,是无上的功德,通过自己的无私爱心,帮助社会大众,不得不说是一种值得称赞的美德。但是也有人会担心献血会带来什么不好的结果,那么到底有没有这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 & &一、献血的危害
& & (一)无偿献血的坏处
  无偿献血,对于体质不好的人来说,是对身体有一定的影响的。本身身体的造血功能就不是很好,有时候出现供血不足,身体就会出现一些不舒服的表现,现在是无偿献血的话,更是对身体的血液循环造成很大的压力和威胁。人的红细胞的数目是有限的,如果是献血很多的话,就会引起身体内部正常的血液量减少,所以就会出现不舒服的表现,一般是不建议去无偿献血的。
& & (二)献血的坏处
  1、去献血会耽误献血者的时间
  2、献血时扎一针会疼
  3、空腹献血的,献血反应的当时会晕
  4、献血后血液会暂时稀释
  5、献血当天不能剧烈运动,不能高空作业,会被劝阻驾驶车辆
  6、会被不懂献血的人骂做傻瓜
  7、如果献血后自己觉得亏了而大补特补会胖
& & (三)献血后头痛的原因和应如何处理
  头痛不是一种疾病,而只是一过性的生理反应,只要休息片刻和作些对症处理,很快就会消失,而且不会留下任何后遗症。
  多吃瘦肉和猪肝,蛋黄,牛奶,鱼虾,贝类,大豆,豆腐和血补充铁和蛋白质和多吃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c促进铁的吸收. 。要注意避免骤然站立,合理饮食,保持情绪舒畅。必要时测量血压,检查血常规等排除器质性病变。
& &二、献血的好处
& & (一)无偿献血的好处
  首先无偿献血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献血的,它也有各种要求,比如你年龄是否到十八岁,身高体重比例是否为健康身体等等。要满足它的条件才可以无偿献血。无偿献血是可以免费用血,按照你献血的量来计算你以后可以享受多少免费用血的量,另外,无偿献血有利于身体健康,可以减少癌症的发病率,但是献血前要注意按时吃饭,不要喝酒,献血后运动不要太剧烈,饮食营养要适中,不要进食过多。
& & (二)献血的主要益处
& & 从血液生理学角度看:献血200毫升是个什么概念?人体内的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8%,一般成人的血液总量为毫升,而一次献血200毫升仅占总血量的1/20-1/25;在临床医学实践中,一般对失血量在600毫升以下的都不主张输血,可见献血200毫升决不会影响健康。
& & 人体内的血液并不都参与血液循环,有20-25%的血液贮存在脾、肝、肺、皮肤等&贮血库&内,脾脏是人体中最大的&贮血库&,可以贮存人体总血量20%的血液。当人体血循环需要血液时,脾脏等会连续不断地释放血液进入血管,参与血循环。献血200毫升不影响血液循环,怎么会影响健康呢?人体血液成份的吐故纳新活动十分活跃,人体内每天约有1/120的红细胞(即20亿个红细胞)衰老、死亡,白细胞的平均寿命约7-14天,血小板的寿命就更短,约7-9天。人体骨髓有强大的代偿功能,在一定的条件激发下,骨髓造血功能可增加到正常的6-8倍,一个健康人每天生成红细胞约2000亿个,血小板1200亿个,即每个健康成人每年新生的血细胞相当于人体血细胞的总量。
& & 很多人献血首先想到的是救死扶伤,义不容辞。然而,大量科学研究证明,献血者在为社会奉献爱心的同时,无意中也改善了自己的身体状况,为自我健康进行了&投资&。
& & 1. 献血对心脑血管系统有良好的远期影响:可预防、缓解血液粘稠度、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人们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体力活动的减少,体内积存了越来越多的脂肪,并长期处于较高的水平,俗称&血稠&。&血稠&的结果就是脂肪一层层的附着在血管壁上,最后形成动脉硬化,血管弹性降低,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而经常献血,减少了体内一部分粘稠的血液,再通过正常的饮水,填充了血容量,使血液自然稀释,血脂就会随着下降。坚持适量献血可减少血液中的所有成份,减少比例最大的是血铁和蛋白,还降低血液的粘稠度,使血液流速加快。供氧量加大,人感到身体轻松、头脑清醒。能有效降低动脉硬化、血栓和脑血管意外及心肌梗塞等病症。
& & 2.经常献血可提高造血功能:因为自胎儿出生后,骨髓就成为主要的造血器官。随着年龄的增长,造血功能和血细胞生成率逐渐下降。献血后,由于血细胞数量减少,对骨髓产生刺激作用,促使骨髓储备的成熟血细胞释放,并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促使血细胞的生成,经常按规定期限献血,就可使骨髓保持旺盛的活力。
& & 3.男子献血有可能减少癌症的发生率:体内铁元素含量过低易患缺铁性贫血及行动迟缓,过高则适得其反。《国际癌症》曾报道,体内的铁含量超过正常值的10%,罹患癌症的机率就提高(因为血液中的红细胞内含有大量的铁),适量献血可以预防癌症&&这种说法目前尚缺乏依据,未获得国际公认。
& & 4.可促进、改善心理健康:大量研究表明,健康的情绪可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系统沟通大脑及其他组织与器官,使其处于良好的状态,有益于人体免疫力的增强、抵抗力的提高。而献血是救人一命的高尚品行,在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同时,也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净化,心灵得到慰藉,工作与生活更加充实。做好事者以德施善,实际上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这是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
& & (三)献血的好处
  1、 献血能促进血液再生(并不同意),
  2、 献血能使献血者心理上不怕失血,
  3、 献血能使人降低血脂(我不同意),
  4、 献出的血液能够救人,
  5、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6、 献血能增加血库血量,减少血液紧张,
  7、 在自己和家人用血后可以报销,
  8、 献血能净化献血者的心灵,
  9、 献血能得到国家和地方奖励。
  10、 中心血站是归当地卫生部门管理的非盈利机构。血站采血使用的都是一次性耗材,安全、卫生、放心。 如果出现一次因献血得上传染病那就全国闻名了。
& & 三、献血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 & (一)献血的要求
  献血类型:主要有捐献全血(间隔六个月)和成分血(间隔14天)两种。捐献全血可在大部分市、县区各采血点(献血屋、献血车)进行。而捐献成分血是指健康公民通过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分离人体血液中某一种成分的行为,捐献的成分血可以是血小板、粒细胞、血浆或造血干细胞。到2015年为止,国内以捐献单采血小板较为普遍。
  由于捐献成分血需要更宽敞的环境和专业的采集设备,对采集设备的动力、过程的舒适性均有较高要求,一般只有在临床需要时才采集。因此应携带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到各机采采血点预约后如约前往捐献机采成分血。
  献血标准可献血:年龄:18-55周岁
  体重:男&50千克,女&45千克。
  血压:12-20/8-12kpa,脉压差:&4kpa或90mmhg-140mmhg/60mmhg-90mmhg,脉压差:&30mmhg.
  脉搏:60-100次/分,高度耐力的运动员&50次/分。
  体温正常。
& & (二)献血的检查项目
  无偿献血主要是检查有无可以通过血液传播的疾病或者是不适合献血的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乙肝、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血液成分异常(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水平异常)等。献血后还会检查有无艾滋病、梅毒等血液系统传染病。
  一般的无偿献血直接去血战或是献血车上就可以了,他们会抽取你的血液进行检查的,一般检查主要包括:血色素,血型,乙肝表面抗原,梅毒抗体,转氨酶,梅毒抗体,HIV抗体。
  献血前初筛项目如下:血型、血色素、乙肝表面抗原、转氨酶(有些献血车没有电源,就无法检查转氨酶);血液采集后复查,除了复查初筛检查的四项外,还要检查丙肝、爱滋病和梅毒。 如果机采成分血,还要检查血常规(包括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等),大约采集5&7毫升左右血液。
& & (三)献血后的饮食
  蛋白质食品:献血以后,每天至少应当吃下50&60克蛋白质,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可以食用 瘦肉、牛肉、鸡蛋、牛奶、猪肝、豆制品等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品。献血之后并不需要一次性吃太多,要适当进食。
  蔬菜:蔬菜的营养价值非常大,对人的身体很有好处。建议荤素搭配。
  水果:可以吃各种各样的水果,如苹果、梨子、西瓜、葡萄&&多吃一些含铁丰富的食物
  如香菇、大枣、动物肝脏、芝麻酱、黑木耳、桂圆等,从而加快血细胞的恢复,促进新鲜血液的生成。
& & (四)献血前的注意事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7.1条款规定:国家提倡献血年龄为18周岁-55周岁;既往无献血反应、符合健康检查要求的多次献血者主动要求再次献血的,年龄可延长至60周岁。
  1、献血前请了解一些血液生理知识和献血常识,避免情绪紧张。献血前一天晚餐宜清淡,忌饮酒,并保证良好的睡眠,洗净双手臂。
  2、为保证血液质量,献血前一餐最好只吃馒头、稀饭、素菜类食物,禁食蛋、奶、豆浆、肉、鱼等高蛋白、油脂类食物,禁酒。
  3.如果献血前1周有发热、头痛、腹泻等情况,或女性在月经期和前后3天,或5天内服用了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的药物,应暂缓献血。
  4、献血前健康征询、体格检查及血液初筛检测结果等均符合GB《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的公民,方可献血。
  5、根据《血站管理办法》规定,参加无偿献血时请出示本人有效证件;请在无偿献血登记表内如实填写相应栏目,以便为您完善档案记录。
献血的危害(文:健康无忧网)
& & (五)献血后的注意事项
  1、献血后请持续按压针眼10分钟,以利于止血,;为防止针眼感染,创可贴4小时后方可摘掉, 24小时内请勿让针眼沾水。
  2、献血后当日不宜剧烈运动、不宜熬夜或从事重体力劳动及高空作业,以利于机体恢复。
  3、献血后饮食请保持正常食量,荤素搭配,适量饮用汤水。无需特意&进补&,以免导致肥胖。请相信自身的再生能力!
  3、正常食量,避免饮酒,切忌暴饮暴食;保证充足的睡眠,献血后24小时内不剧烈运动、高空作业和过度疲劳。
  4、个别献血者在献血后一两天内可能出现疲劳、困倦感,属于正常的生理反应,请不必紧张,放松心情,适当休息后即可恢复。
  ①若出现头晕现象,请立即就座或平卧,头部放低,稍息片刻即可恢复。
  ②若针眼附近出现青紫及轻微疼痛,一般是献血后针眼按压不当使少量血液渗到皮下所致,可在献血24小时后热敷青紫处,促进吸收恢复。
& & 如果以上关于献血的危害 &献血的好处 的解答您还不满意,您可以使用本站的搜索功能查找更多的相关内容。
看了本文的网友同时还看了这些文章
健康无忧网精彩推荐
【关于献血对人体到底有没有什么危害
献血会有什么好处呢的更多信息】献血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和坏处?_百度宝宝知道抽血对身体有害吗 抽血对身体的好处和坏处_腾牛健康网
腾牛健康网:实用的健康养生网站,助你健康生活每一天
抽血对身体有害吗 抽血对身体的好处和坏处
导读: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会经常抽血,比如在献血的时候、在体检的时候等等。抽血对身体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那么抽血对身体有害吗?
一般情况下,适量的抽血对身体是有一定好处的,可以促进血液再生,增加生存率等等,大量抽血会对身体产生一定的危害,会容易导致贫血。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抽血对身体有影响吗抽血对身体有一定的影响。血液是人体的运输设备,人体中血液占比很大,占人体体重的7~8%,总量在ml,一次性抽血只要不超过总量的10%一般都不会对身体产生危害,反而会有好处,但有些人身体比较差,血量的量很少,抽血就会出现头晕、晕血、休克等不适症。抽血对身体有什么好处促进血液再生血液的总量发生改变之后会对造血系统造成刺激,会促进血液的再生,这种现象对人总体来说是有好处的,血液的更新,能增强运养能力,增强人的体力。增加生存率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医院会根据个人献血情况优先输血,比如在严重的外伤引起大出血时候,献血多的人生存几率会大几十倍,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多做贡献,多捐血。降低血粘度血液的总量会在短时间内补充,而补充最多的是水分,高血脂的人在抽血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血液的血脂稀释,血液粘度会下降,因此,高血脂的人定期抽血献血是有一定帮助降血脂的作用。抽血对身体有什么危害贫血少量抽血一般不会出现什么危害,抽血过多才会出现身体不适,最明显的就是血液的运氧功能不足,大脑经常性的出现缺氧头晕,尤其是在吃饭后尤为严重,有的甚至出现贫血休克现象。抽血后怎么补血液的再生需要大量的蛋白质、矿物质铁,因此,在生活中注意补铁、补蛋白,另外,血液流失可直接食用其他动物血,比如鸡血、猪血等都有较好的补血功效。生活中的黑芝麻、红枣、猪肝、莲藕、桂圆、黑豆、木耳等都属于补气血食物。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整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果对您有帮助,留下您的阅读感言吧!献血很有害?那是“没常识”_新闻中心_新浪网
献血很有害?那是“没常识”
  南都讯 见习记者陈瑶 记者张鹏 献血无损身体是谬论?11月25日,一自称医务人员的网友在阳光社区发布帖子,揭露献血黑幕。开篇便痛心疾首,感慨学生幼稚,随后抛出一连串观点,诸如“献血上瘾”、“献血造成的血管破裂终身无法修复”、“献血增加感染传染病几率”等,标题里更是强烈质疑“为什么医生不献血?”虽然此帖一出立即引发网友炮轰称其是“一派胡言”。但仍有许多跟帖的网友将信将疑。昨日下午,东莞市中心血站副站长车嘉琳对网友提出的有害观点一一进行了回应,直呼楼主“没有常识!”
  网帖起争论 网友很无助
  网友“阳光男孩对你说”在帖子称自己是一位有良知的老医生,有必要把一些内幕告诉大家。他在帖子中历数了献血的几大坏处称,献血会上瘾,经常性的献血会造成体内造血功能强化,导致时常会有血管膨胀的感觉,唯有经常性的抽血才能够降低这种不适感。并且献血后,体内血量减少,导致脑部供氧不足,此时,体内会产生一种酸性成分,会让人反应迟钝,思维敏捷性降低。献血还会增加感染传染病得几率。该网友还提到,献血甚至会引起体重的上升。鉴于以上几点,医护人员是不会献血的。
  此帖子立刻引发了热议。一无名网友说:“楼主是缺乏常识是在误导网友,唯恐天下不乱”。但也有网友讲述自己献血后出现的一些不适症状。两派对立的观点让许多网友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该信谁。网友“m alagigi”无奈地说:“我们选择放弃,因为我们无助。”
  专家释疑
  1适度献血无损健康
  对于帖子中提出的几个观点,东莞市中心血站副站长车嘉琳称其“没有常识”,血液细胞有寿命,本身会进行新陈代谢,适量献血不会对身体有什么影响。“献血的针头的确比平时输液的针头略粗,但血管修复是很快的,不存在永久性损害的问题。”
  至于采血会导致感染传染病几率增大,车嘉琳表示这更是无稽之谈。“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规范化管理的血站里从来没有发生过因为献血出事的例子。”由于器材都是一次性的,更是经过层层的检查,管理非常严格“如果东莞发生一例,我负责。”
  车嘉琳还说,在无偿献血之前对献血者都会有一个体检,快速测定的准确率为99.9%。“这个准确率很高了,但这个关乎生命安全,0.1%也不能漏掉。”为了这0.1%,血液送回血站后,还会进行一个详细的检查,包括艾滋等七个项目。
  2医务人员是献血的“后备军”
  关于“医生自己从来不献血”的传言,已经传播了好几年。对于这个问题,车嘉琳表示,全市卫生系统里面的医务人员,经检查身体健康,可参加献血的,都可报名成为应急队员,这是卫生局规定的。
  什么是应急队员呢?就是有重大事故或者突发事件中,为了保证血液的供应,医务人员是供应血液的后备军。“我们血站,身体健康的,100%都报名了。”车嘉琳还说,而且血站里面,身体健康可以献血的,没有一个“漏网之鱼”,全部都献过血,医务人员献血的比例,对比其他行业,应该是最高的一群。“我们号召别人献爱心,自己怎么能不做表率呢?”车嘉琳说。
  3号召无偿献血是“看菜吃饭”不会浪费
  对于帖子里“血采集过多都倒掉”的说法,车嘉琳表示,根据现有的制度,根本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我们采血是‘看菜吃饭’。”车嘉琳说,只有当某一种血型的血不够时,才会号召民众献血,“用多少采多少,不会出现过多的情况。有时候我们还要拒绝民众献血,因为那种血型的血已经够了,只能遗憾地拒绝别人的爱心。”
  车嘉琳说,血站实行科学存血,法律上对此有最严格的要求。由于血液会过期,血液保存是有一定期限的,但是血站实行的规划管理会避免这种过期报废的现象,“因为血是救人的,我们对它有责任,也有敬畏,不可能倒掉。”
电话: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偿献血有什么坏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