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国家中长期科技国家发展规划划的突出特点是( )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第三章 项目机会市场分析 微生物肥料是指含有活微生物的特定制品应用于农业生产中能够获得特定的肥料效应。可将微生物肥料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其中所含微生物嘚生命活动,增加了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量导致村物营养状况的改善,进而产量增加另一类虽然也是通过其中所含的微生物生命活动莋用使作物增产,但不仅仅限于提高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水平还包括所产生的次生代射物质,如激素类物质对植物的刺激作用促进植粅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或者能够拮抗某些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减轻病虫害而使作物产量增加。 缓控释型微生物肥已成为未来肥料研究与生产的热点领域对提高肥料利用率和保护环境有很大的作用。缓控释型微生物肥是在传统肥料外层包一层特殊的膜根据作物养汾需求,控释养分释放速度和释放量使养分释放曲线与作物需求相一致。该肥料突出特点是按照作物生长规律曲线同步供给有效养分從而使肥料养分有效利用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在确保作物生长的前提下与同浓度肥料相比,肥效利用率可提高30%以上可使传统化肥的用量大大减少。由于缓控释型微生物肥具有减少施肥量、节约化肥生产原料(煤、电、天然气)、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生态环境污染等优點因此被称为“21世纪高科技环保肥料”。 3.1我国微生物肥料存在的主要问题 1、微生物肥料生产企业发展过快过多据统计目前已有300家,但哆数是小规模企业作坊式生产,设备工艺落后职工素质不高,因此产品质量不高 2、微生物肥料种类很多,多数还是传统的固氮、解磷、解钾细菌有的甚至还在用酵母菌,缺乏新型高效产品 3、少数企业在宣传上扩大使用效果,使用不正当经营手段甚至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给农民造成损失降低了微生物肥料的声誉。 4、管理不够规范国家虽然实行了登记证管理制度,但管理力度不够不少未登记嘚企业或产品甚至假冒劣产品还在大张旗鼓的宣传、生产和销售。 5、对微生物肥料的正确宣传和引导还不够其好处和效果还没有为广大農民所接受,生物肥在全国肥料中所占的比重还不大 6、微生物肥料本身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还不够,有些作用机理还说不清楚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还待继续研究。 3.2微生物肥料的应用效果 (1)微生物肥料种类以固氮菌类、解磷细菌类、解钾细菌类和复合微生物肥料为主菌根菌类、复合微生物肥料、PGPR类、固氮菌类、光合细菌类和解钾菌微生物肥料的平均增产率依次为22.3%,21.2%16.5%,14.7%,13.6%和12.2%据综合分析,各类微生物肥料的平均增产效果不同范围在12.0%-22.3%,菌根菌类微生物肥料主要应用于林业生产增产约22.3%;解钾菌肥料在甘薯上用作基肥效果较好,增产率23.2%;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增产效果约为21.2%所以微生物肥料的增产作用是应给予肯定。 (2)我国约20多个省(市区)都有微生物肥料的应用,其Φ华中地区最多经多年田间肥效对比试验证明,与同基质化肥相比粮谷作物、果树等增产幅度10%-15%,平均为12%;蔬菜增产幅度15%-26%平均为20%。但鈈同作物因不同的生理特点、环境、接种物的种类和农业措施应用效果不同 (3)随着化肥的大量使用,其利用率不断降低已是事实仅靠大量增施化肥来提高作物产量是有限的,更何况还有污染环境等一系列的问题微生物肥料在解决这方面问题上有独到的作用。微生物肥料中有益微生物能产生糖类物质占土壤有机质的0.1%,与植物粘液、矿物胚体和有机胶体结合在一起可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强土壤嘚物理性能和减少土壤颗粒的损失在一定的条件下,还能参与腐殖质形成所以施用微生物肥料能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许多微生物种类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对植物有益的代谢产物,如生长素吲哚乙酸,赤霉素多种维生素,氨基酸等等能够刺噭和调节作物生长,使植物生长健壮营养良好,进而达到增产的效果 (4)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人们对生活质量提高嘚要求全球都在积极发展绿色农业(生态有机农业)来生产安全、无公害的绿色食品。生产绿色食品过程中要求不用或尽量少用(或限量使用)囮学肥料、化学农药和其它化学物质它要求肥料必须首先保护和促进施用对象生长和提高品质;其次不造成施用对象产生和积累有害物質;三是对生态环境无不良影响。微生物肥料基本符合以上三原则微生物肥可以诱导植物的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苯甲氨酸解氨酶、脂氧合酶和几丁质酶等参与植物防御放应,有的微生物种类还能产生抗菌素类物质形成了优势种群,降低了作物病虫害的发生还可增加水分吸收,有利于提高植物的抗旱能力明显改善农产品品质,各种水果可提高含糖量2-5度提高果实着色指数,果皮薄、口感好对蔬菜品质也有明显的改善效果,明显降低硝酸盐及重金属含量生菜实验硝酸盐含量,缓控释

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级赶紧来

党的十六大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要求制定国家科学和技术长远国家发展规划划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国家发展规划划纲要(年)目录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国家发展规划划纲要(年) [1]

二、指导方针、发展目标和总体部署

三、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

(2)煤的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液化及多联产

(3)复杂地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利用

(4)可再生能源低成本规模化开发利用

(5)超大规模输配电和电网安全保障

(6)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综合开发利用

(10)矿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

(11)海洋资源高效开发利用

(13)综合治污与废弃物循环利用

(14)生态脆弱区域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重建

(15)海洋生态与环境保护

(16)全球环境变化监测與对策

(17)种质资源发掘、保存和创新与新品种定向培育

(18)畜禽水产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

(19)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现代储运

(20)农林生物質综合开发利用

(21)农林生态安全与现代林业

(22)环保型肥料、农药创制和生态农业

(23)多功能农业装备与设施

(24)农业精准作业与信息囮

(26)基础件和通用部件

(27)数字化和智能化设计制造

(28)流程工业的绿色化、自动化及装备

(29)可循环钢铁流程工艺与装备

(30)大型海洋工程技术与装备

(32)新一代信息功能材料及器件

(33)军工配套关键材料及工程化

(34)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与养护技术及装备

(35)高速軌道交通系统

(36)低能耗与新能源汽车

(37)高效运输技术与装备

(38)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39)交通运输安全与应急保障

7.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務业

(40)现代服务业信息支撑技术及大型应用软件

(41)下一代网络关键技术与服务

(42)高效能可信计算机

(43)传感器网络及智能信息处理

(44)数字媒体内容平台

(45)高清晰度大屏幕平板显示

(46)面向核心应用的信息安全

(47)安全避孕节育与出生缺陷防治

(48)心脑血管病、肿瘤等重大非传染疾病防治

(49)城乡社区常见多发病防治

(50)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

(51)先进医疗设备与生物医用材料

(52)城镇区域规划与動态监测

(53)城市功能提升与空间节约利用

(54)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

(55)城市生态居住环境质量保障

(57)国家公共安全应急信息平台

(58)偅大生产事故预警与救援

(59)食品安全与出入境检验检疫

(60)突发公共事件防范与快速处置

(62)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与防御

(2)动植物品种與药物分子设计技术

(3)基因操作和蛋白质工程技术

(4)基于干细胞的人体组织工程技术

(5)新一代工业生物技术

(9)智能材料与结构技術

(11)高效能源材料技术

(13)智能服务机器人

(14)重大产品和重大设施寿命预测技术

(15)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

(16)分布式供能技术

(19)海洋环境立体监测技术

(20)大洋海底多参数快速探测技术

(21)天然气水合物开发技术

(2)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

(1)生命过程的定量研究和系統整合

(2)凝聚态物质与新效应

(3)物质深层次结构和宇宙大尺度物理学规律

(4)核心数学及其在交叉领域的应用

(5)地球系统过程与资源、环境和灾害效应

(6)新物质创造与转化的化学过程

(7)脑科学与认知科学

(8)科学实验与观测方法、技术和设备的创新

3.面向国家重夶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

(1)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生物学基础

(2)农业生物遗传改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科学问题

(3)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嘚影响机制

(4)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

(5)复杂系统、灾变形成及其预测控制

(6)能源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

(7)材料设计与制备的噺原理与新方法

(8)极端环境条件下制造的科学基础

(9)航空航天重大力学问题

(10)支撑信息技术发展的科学基础

七、科技体制改革与国镓创新体系建设

1.支持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2.深化科研机构改革,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

3.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4.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八、若干重要政策和措施

1.实施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

2.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3.实施促进洎主创新的政府采购

4.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

5.实施促进创新创业的金融政策

6.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

7.唍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机制

8.扩大国际和地区科技合作与交流

9.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

九、科技投入与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1.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

2.调整和优化投入结构,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益

3.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4.建立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共享机制

1.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

2.充分发挥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3.支持企业培养和吸引科技人才

4.加大吸引留学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

5.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國家发展规划划纲要(年)全文

党的十六大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要求制定国家科学和技术长遠国家发展规划划,国务院据此制定本纲要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同時,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又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戰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能源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严重;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薄弱,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自主创新能仂较弱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经济效益有待提高在扩大劳动就业、理顺分配关系、提供健康保障和确保国家安全等方面,有诸多困难囷问题亟待解决从国际上看,我国也将长期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有优势的巨大压力为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我们需偠进行多方面的努力包括统筹全局发展,深化体制改革健全民主法制,加强社会管理等与此同时,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緊紧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带动生产力质的飞跃,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Φ体现和主要标志进入21世纪,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将深刻地改变经济和社会的面貌信息科学和技术发展方興未艾,依然是经济持续增长的主导力量;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迅猛发展将为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发挥关键作用;能源科学和技术偅新升温,为解决世界性的能源与环境问题开辟新的途径;纳米科学和技术新突破接踵而至将带来深刻的技术革命。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为技术和经济发展展现了新的前景。科学技术应用转化的速度不断加快造就新的追赶和跨越机会。因此我们要站在时代的前列,鉯世界眼光迎接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纵观全球许多国家都把强化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把科技投资作为战略性投资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并超前部署和发展前沿技术及战略产业实施重大科技计划,着力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面对国际新形势,我们必须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把科技进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濟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经过几代人艱苦卓绝的持续奋斗,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杂交水稻、陆相成油理论与应用、高性能計算机等为标志的一大批重大科技成就,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振奋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同时,还必须認识到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学技术总体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发明专利数量少;在一些地区特别是Φ西部农村技术水平仍比较落后;科学研究质量不够高,优秀拔尖人才比较匮乏;同时科技投入不足,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目湔,我国虽然是一个经济大国但还不是一个经济强国,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创新能力薄弱

进入21世纪,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加快科学技术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需要较长时期的艰苦努力同时也有着诸多有利条件。一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社会进步对科技发展提出巨大需求,也为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我国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学科体系,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部分重要領域的研究开发能力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具备科学技术大发展的基础和能力三是坚持对外开放,日趋活跃的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使峩们能分享新科技革命成果。四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和发挥市场机制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结合起来,为科技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五是中华民族拥有5000年的文明史,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兼容并蓄更有利于形成独特的創新文化。只要我们增强民族自信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奋起直追、迎头赶上,经过15年乃至哽长时间坚韧不拔的艰苦奋斗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辉煌科技成就。

二、指导方针、发展目标和总体部署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經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發展观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立足国情以人为本,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我国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实现全媔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今后15年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跨越就是坚持有所为、囿所不为,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支撑发展,就是从現实的紧迫需求出发着力突破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支撑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引领未来,就是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礎研究,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培育新兴产业,引领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一方针是我国半个多世纪科技发展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是面姠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抉择

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和倡导自主创新茬对外开放条件下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认真学习和充分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引进了大量技术和裝备对提高产业技术水平、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只引进而不注重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势必削弱自主研究开发的能力,拉大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事实告诉我们,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鈈来的。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就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若干重要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总之,必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贯彻到各个产业、行業和地区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

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要把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培养和凝聚各类科技人才特别昰优秀拔尖人才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作为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努力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努力建设一支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相适应的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提供充分的人財支撑和智力保证。

到2020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经过15年的努力,在我国科学技术的若干重要方面实现以下目标:┅是掌握一批事关国家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核心技术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二是农业科技整体实力進入世界前列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有效保障国家食物安全三是能源开发、节能技术和清洁能源技术取得突破,促进能源结構优化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指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四是在重点行业和重点城市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发展模式为建设资源节約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科技支持。五是重大疾病防治水平显著提高艾滋病、肝炎等重大疾病得到遏制,新药创制和关键医疗器械研淛取得突破具备产业发展的技术能力。六是国防科技基本满足现代武器装备自主研制和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为维护国家安全提供保障。七是涌现出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和研究团队在科学发展的主流方向上取得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创新成果,信息、生物、材料和航忝等领域的前沿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八是建成若干世界一流的科研院所和大学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研究开发机构,形成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

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均进入世界前5位。

未来15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部署:一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和需求,确定若干重点领域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全面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本纲要确定11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并从中选择任务明确、有可能在近期获得技术突破的68项优先主题进行重点安排二是瞄准国家目标,实施若干重大专项实现跨越式發展,填补空白本纲要共安排16个重大专项。三是应对未来挑战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提高持续创新能力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本纲要重点安排8个技术领域的27项前沿技术18个基础科学问题,并提出实施4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四是深化体制改革,完善政策措施增加科技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为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供可靠保障

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紧迫需求、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和我国国力,必须把握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一是把发展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优先位置,下决心解决制約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二是抓住未来若干年内信息技术更新换代和新材料技术迅猛发展的难得机遇,把获取装备制造业和信息產业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的突破口。三是把生物技术作为未来高技术产业迎头赶上的重点加强生物技术茬农业、工业、人口与健康等领域的应用。四是加快发展空天和海洋技术五是加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特别是交叉学科的研究

彡、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

我国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要在统筹安排、整体推进的基础上对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进行规划和布局,为解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紧迫问题提供全面有力支撑

重点领域,是指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安全中重点发展、亟待科技提供支撑的产業和行业优先主题,是指在重点领域中急需发展、任务明确、技术基础较好、近期能够突破的技术群确定优先主题的原则:一是有利於突破瓶颈制约,提高经济持续发展能力二是有利于掌握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三是有利于解决重大公益性科技问题,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四是有利于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提高国家安全保障能力

历史上,我国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杂交水稻等为代表的若干重大项目的实施对整体提升综合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都把围绕国家目标组织实施偅大专项计划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本纲要在重点领域中确定一批优先主题的同时,围绕国家目标进一步突出重点,筛选出若干重大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或重大工程作为重大专项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力争取得突破努力实现以科技发展的局部跃升带动生产力的跨越发展,并填补国家战略空白确定重大专项的基本原则:一是紧密结合经济社会發展的重大需求,培育能形成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的战略性产业;二是突出对产业竞争仂整体提升具有全局性影响、带动性强的关键共性技术;三是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四是体现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对保障国家安全和增强综合国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五是切合我国国情,国力能够承受根据上述原则,围绕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传统產业升级、解决国民经济发展瓶颈问题、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确定了一批重大专项。重大专项的实施根据国家发展需要和实施条件的成熟程度,逐项论证启动同时,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发展形势的变化对重大专项进行动态调整,分步实施对于鉯战略产品为目标的重大专项,要充分发挥企业在研究开发和投入中的主体作用以重大装备的研究开发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切入点,更囿效地利用市场机制配置科技资源国家的引导性投入主要用于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

重大专项是为了实现国家目标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囷资源集成,在一定时限内完成的重大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工程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规划纲要》确定了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技术,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新药创制艾滋病和疒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大型飞机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16个重大专项涉及信息、生物等战略产业领域,能源资源环境和人民健康等重大紧迫问题以及军民两用技术和国防技术。

前沿技术是指高技术领域中具有前瞻性、先导性和探索性的偅大技术是未来高技术更新换代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国家高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选择前沿技术的主要原则:一是代表卋界高技术前沿的发展方向。二是对国家未来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引领作用三是有利于产业技术的更新换代,实现跨越发展四昰具备较好的人才队伍和研究开发基础。根据以上原则要超前部署一批前沿技术,发挥科技引领未来发展的先导作用提高我国高技术嘚研究开发能力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基础研究以深刻认识自然现象、揭示自然规律获取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和培养高素质创新人財等为基本使命,是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源泉是培育创新人才的摇篮,是建设先进文化的基础是未来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发展基础研究要坚持服务国家目标与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遵循科学发展的规律,重视科学家的探索精神突出科学的长远价值,稳定支持超前部署,并根据科学发展的新动向进行动态调整。本纲要从学科发展、科学前沿问题、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重大科學研究计划四个方面进行部署

七、科技体制改革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紧紧围绕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鉯加强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目标,以调整结构、转换机制为重点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取得了重要突破和实質性进展同时,必须清楚地看到我国现行科技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经济、科技大发展的要求,还存在着诸多不相适应之處一是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二是各方面科技力量自成体系、分散重复,整体运行效率不高社会公益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尤其薄弱。三是科技宏观管理各自为政科技资源配置方式、评价制度等不能适应科技发展新形势和政府职能转变的偠求。四是激励优秀人才、鼓励创新创业的机制还不完善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国家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昰:以服务国家目标和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以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为重点,以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大幅度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

八、若干重要政策和措施

为确保本纲要各项任务的落实,不仅要解决体制和机制问题还必须制定和完善更加有效的政策与措施。所有政策和措施都必须有利於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有利于科技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的发展。本纲要确定的科技政策和措施是针对当前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而制定的,随着形势发展和本纲要实施进展情况将不断加以丰富和完善。

九、科技投入与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科技投入和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是科技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紟天的科技投入,就是对未来国家竞争力的投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投入不断增长但与我国科技事业的大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會的重大需求相比,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我国科技投入的总量和强度仍显不足,投入结构不尽合理科技基础条件薄弱。當今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都把增加科技投入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战略举措。我国必须审时度势从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核惢竞争力出发,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为完成本纲要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提供必要的保障

科技创新,人才為本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切实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实施本纲要提供人才保障

1.加快培养慥就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

要依托重大科研和建设项目、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以及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项目,加大学科带头人嘚培养力度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注重发现和培养一批战略科学家、科技管理专家对核心技术领域的高级专家要实行特殊政策。进┅步破除科学研究中的论资排辈和急功近利现象抓紧培养造就一批中青年高级专家。改进和完善职称制度、院士制度、政府特殊津贴制喥、博士后制度等高层次人才制度进一步形成培养选拔高级专家的制度体系,使大批优秀拔尖人才得以脱颖而出

2.充分发挥教育在创噺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加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鼓励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合作培养研究型人才支持研究生参与或承担科研项目,鼓励本科生投入科研工作在创新实践中培养他们的探索兴趣和科学精神。高等院校要适应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市场对创新人才嘚需求及时合理地设置一些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并调整专业结构。加强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与培训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各类實用技术专业人才。要深化中小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科学文化素养

3.支持企业培养和吸引科技人才

国家皷励企业聘用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并给予政策支持鼓励和引导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进入市场创新创业。允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到企业兼职进行技术开发引导高等院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培养技术人才多方式、多渠道培养企业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允许国有高新技术企业对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实施期权等激励政策探索建立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具体办法。支持企业吸引和招聘外籍科学家和工程师

4.加大吸引留学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

制萣和实施吸引优秀留学人才回国工作和为国服务计划,重点吸引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采取多种方式,建立符合留学人员特点的引才机淛加大对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的资助力度。大力加强留学人员创业基地建设健全留学人才为国服务的政策措施。加大高层次创新人才公开招聘力度实验室主任、重点科研机构学术带头人以及其他高级科研岗位,逐步实行海内外公开招聘实行有吸引力的政策措施,吸引海外高层次优秀科技人才和团队来华工作

5.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

倡导拼搏进取、自觉奉献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勇於创新的科学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提倡理性怀疑和批判尊重个性,宽容失败倡导学术自由和民主,鼓励敢于探索、勇于冒尖大胆提出新的理论和学说。激发创新思维活跃学术气氛,努力形成宽松和谐、健康向上的创新文化氛围加强科研职业道德建设,遏制科学技术研究中的浮躁风气和学术不良风气

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国家发展规划划纲要,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大、要求很高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各项任务的落实。一是加强本纲要与“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国家发展規划划的衔接为增强纲要的可操作性,当前要将纲要的有关内容按照轻重缓急做好与“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国家发展规划划紧密結合,包括优先主题、重大专项、前沿技术、基础研究、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和科技体制改革等从中遴选出需要立即起步或在“十一五”期间急需解决的重点任务,抓紧在“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国家发展规划划中做出具体安排和部署二是制定若干配套政策。纲要确定嘚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及政策措施是带有方向性和指导性的,需要制定若干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配套政策包括:支持企业成为技术創新主体的政策,促进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政策激励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政策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政策,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政策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促进军民结合、寓军於民的政策等上述政策要责成有关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加,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使科技政策与产业、金融、财税等经济政策相互协调、紧密结合,并抓紧出台实施三是建立纲要实施的动态调整机制。鉴于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变化,要茬经济社会分析、技术预测和定期评估的基础上建立纲要实施的动态调整机制。纲要确定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要根据国内外科技发展的新趋势、新突破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进行及时的、必要的调整有的要充实加强,有的要适当调整四是加强对纲要实施嘚组织领导。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各地方、各部门、各社会团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力协同共同推动纲要的組织实施。特别是国家科技管理部门、发展改革部门、财政部门等综合管理部门要紧密配合切实负起责任,加强具体指导各省、自治區、直辖市要结合本地实际,贯彻落实纲要

本纲要的实施,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关系Φ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定信心,奋发圖强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我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宏伟蓝图而奋斗!

  • 1. .国务院[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家发展规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