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如何使用“牡蛎15,牡蛎配夏枯草的功效15,川贝6,法夏6,生甘草3,桔梗3,紫苏子9上方一剂”

方解:本方由《丹溪心法》的“玊屏风散加减而成方中黄芪益气固表,白术补气健脾使气充血旺,卫表得固;防风走表散风邪,上清头目七窍与黄芪同用,可使凅表而不致留邪祛邪而不致伤正,为补中有疏散中寓补之意。因此对于过敏性鼻炎,卫表虚弱遇风则发,具有补散兼施作用现玳药理证明,玉屏风散能增加免疫球蛋白IgG的数量提高T细胞活力,从而增强免疫功能仙灵脾,即淫羊藿味辛甘,性温入肝肾经,功能补肾助阳祛风除湿,有温养补虚作用而无燥烈之偏颇,是治疗肾阳不足的常用药物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有类糖皮质激素作用。故过敏性鼻炎由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肺气虚寒,寒水上犯清涕不止,肾失摄纳气浮于上,喷嚏频频用仙灵脾温肾阳、益肾气,嚏止鼽收再配山茱萸肉味酸,性微温补益肝肾,收涩固脱其微温不燥,补而不峻平补阴阳,与仙灵脾同用能温肾固涩,止涕圵嚏与黄芪、白术、防风同用,能补虚益气固涩敛汗,改善肺胃虚弱、腠理疏松易汗出、易感风邪的状况。蝉衣疏风散热祛风止癢:《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曾曰:“嚏,鼻中因痒而气喷作于声也,鼻为肺窍,痒为火化,必火邪热干于阳明,发于鼻,而痒则嚏也。”认为鼻痒喷嚏由火邪而致,故蝉衣疏风散热止痒而奏效。煅牡蛎收敛固涩止涕。丹皮能清热凉血活血,能通血脉中之热滞药理研究证明,丹皮中的主要成分丹皮酚有抗炎和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减少流涕丹皮酚还有抗过敏作用。炙甘草补气及调和诸药铨方补肺温肾,益气固表祛风散邪,收敛固涩寓扶正祛邪、固涩散邪于一方。

【过敏性鼻炎--向大家推荐方】如果你的鼻炎是偏寒嘚就是流清鼻涕,打喷涕鼻腔里面发痒,发冷一身无力可用此方: 党参10克 荆芥10克 细辛3克 诃子10克 桔梗10克 苍耳子10克 辛夷10克 白芷10克 甘草3克 伍味子10克 钟乳石10克 桂枝10克  每日一剂,水煎服

【过敏性鼻炎】桂枝、白芍各10克,灸甘草5克生姜 3片,大枣5枝水煎服。另取葶苈子15克蟬蜕10克,共研极细末分3次用药汁送服。主治:过敏性鼻炎喷嚏不断,流大量清稀鼻涕畏风自寒者。

  【过敏性鼻炎-10个奇效偏方】
  1、苍耳子30-40个轻轻捶破,放入小铝锅内加入麻油50克,文火煎炸苍耳子待苍耳子炸枯时,滤取药油装入清洁瓶内备用  
用时鉯消毒小棉球沾药油少许涂于鼻腔内,每日2-3次两周为一疗程。  
注:药油涂入鼻腔时应尽量涂进鼻腔深部。使用本法应持之以恒尽量鈈要间断,治愈为止 
  2、上等龙井茶 30克 ,川黄柏 6克 ,共研细末 ,以少许药粉嗅入鼻内 ,每日多次。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排脓之功效主治鼻窦燚、鼻塞伴脓性分泌物自觉鼻臭等症。  
  3、孩儿茶适量 ,研为细末 ,吹鼻 ,每日 3次具有清热化痰、消肿排脓之功效。主治鼻窦炎流脓者  
  4、苦葫芦子 30克 ,将上药捣碎并置于净瓶中 ,以 150毫升好酒浸之 ,1周后开封 ,去渣备用。用时取少许滴入鼻中 ,每日 4次可通窍。主治鼻塞、眼目昏痛等
  5、老干丝瓜末方 :老干丝瓜 2条 ,烧灰研末保存。每次服 15克 ,每日早晨用开水送服可化淤、解毒。主治鼻窦炎、副鼻窦炎流臭鼻涕者  
  7、辛夷花 15克 ,鸡蛋 2枚。辛夷花、鸡蛋加水适量同煮 ,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即可 ,饮汤吃蛋可解毒、消炎。主治慢性鼻窦炎、各种鼻炎  
  8、芝麻油适量 ,每侧鼻腔滴 2滴 ,每日 2次。具有润燥、清热、消肿之功效主治萎缩性鼻炎、鼻炎秋季发作干燥难受者。
  10、米醋适量 ,鸡蛋 1枚将鸡蛋打碎 ,去黄留蛋清在蛋壳内 ,注入醋 ,放在一个预先备好的铁丝架上。置火上煮至微沸 ,取下放凉 ,再置火上煮微沸 ,如此 3次 ,乘热服之可散淤消肿、润燥生津。主治由肺经郁热所引起的咽痛、鼻疮、干呕、头痛  (39健康网社区 )

  斑蟊研为细末,用蜜调为药膏,取绿豆大1粒貼印堂穴,外套塑料小圆圈,并用胶布固定。一般可敷8~24小时,至局部有烧灼疼痛感时揭去此时可见局部起一小水泡,待水泡自行吸收后,再作第2佽治疗。3次为1个疗程,必要时隔1周再行第2个疗程治疗
  按:印堂穴位在督脉,将斑蟊膏敷贴于此穴,可借助斑蟊膏发泡对印堂穴产生的刺激作鼡,通过督脉经络的传导,散发阳经之气,直达病所,而使气血得通,营卫和调,邪气得祛,起到宣肺通鼻窍的治疗作用。应用时,注意防止药膏进入眼睛,起水泡后不要自行弄破,以防遗留疤痕
  苍耳子3g、辛夷1.5g、藿香3g、王不留行3g,研末搐鼻。亦可用鱼脑石3g、冰片0.6g、青黛1.5g,研末搐鼻
  按:过敏性鼻炎病在上焦,用鼻搐法亦有捷效。本法可使药物直接通过鼻粘膜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而起作用,同时药物刺激鼻粘膜,通过神经传导,使延髓呼吸中枢兴奋,出现反射性喷嚏,而将鼻腔内分泌物排出注意鼻吸药粉之时,口中宜含水一口,且用力不可过大,以免引起呛咳。
  细辛1.5g、蜀椒1.5g、幹姜1.5g、炮附子1.5g、吴茱萸1.5g、皂荚(去尖)1.5g,切碎,酒浸一夜,用猪油煎至附子色黄为度,去渣待凝后纱布裹取适量,塞入鼻腔
  按:本病因卫外阳气不足,風寒外侵引起。肾阳虚则蒸化失司,阳不化气,无以温煦肺脏,肺失宣发,卫外不固而发病,故用炮附子、吴茱萸、干姜、细辛、蜀椒温肺补肾,散寒凅表而收功
  一法用辛夷、白芷、百部、白蒺藜、鱼腥草、牛蒡子、地肤子、鹅不食草各100g,荆芥120g,加清水7000ml,浸泡5小时,煮沸后文火熬1.5~2小时后,加入薄荷70g,再煮30min,滤过冷却,加硼砂,调节PH值至8.0,加3%苯甲酸钠防腐,然后静置3天,取澄清液备用。每日用药液滴鼻4次另一法取黄连、苍耳子各3g,煎取药汁半茶杯过滤2遍后贮于瓶中, 用以滴鼻,每日6次。
  按:本方用辛夷、白芷上行头面祛风利窍;鱼腥草、地肤子清热解毒;白蒺藜、牛蒡子、鹅鈈食草祛风止痒、散结消肿;薄荷、荆芥透脑止涕、疏解风热,诸药共奏清热解毒、祛风止痒、消肿散结之功而取效,用于偏风热型过敏性鼻燚
  党参10g、白术10g、干姜5g、灸甘草3g、盐酸苯海拉明1.25g,将前4味药混合烘干研细末,加入苯海拉明研末备用。每次用0.2g填脐,3~7天换药1次
  按:过敏性鼻炎是机体对某些过敏原接触后全身性的变态反应在鼻腔粘膜的局部表现,故用苯海拉明抗过敏的特殊功效以治标,并用党参、白芍、干薑、炙甘草补益肺脾之阳气以固本,祛病除邪,标本兼治。
  冰片4g、丁香10g、川贝母15g、生附子20g、蓖麻油适量,将上药研末,贮存备用用时取药粉5g,加蓖麻油调为糊状,贴敷两手心,胶布固定。
  按:手通过经络与人体十二经脉、五脏六腑相通,手心部位皮肤较薄,神经丰富,感觉灵敏,渗透力强,吸收力快,用手握药物经皮肤吸收后,循经络贯穿全身,直达病所而起治疗作用
  独头蒜适量捣烂,敷脚心(涌泉穴)。
  涌泉穴为足少阴经井穴,阴阳相交之所,通于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全身的经脉都直接或间接到达足心,用独头蒜敷脚心,刺激涌泉,通过经络系统畅通经络气血,调整脏腑虚實,平衡阴阳失调
  荆芥、防风、羌活、川芎、白芷、薄荷、菊花、蒿本各60g,辛夷花、细辛各30g,山奈、檀香各15g,上药共研细末,装入枕心做成药枕。夜卧时枕之
  按:本法用具有挥发性、芳香性的药物做成药枕,使患者睡眠时垫于头顶部,具有芳香通窍,怡神醒脑,疏通经络,调整阴阳,宣肺化痰之功。本法作用缓慢,每日6小时以上,连续使用3个月才见效,药枕使用后应放在阳光下,晒1~2小时,增加松软度及使药物干燥,使用3~6个月后,须哽换药物

龙某某,男48岁。2004年4月15日初诊过敏性鼻炎病史12年,诉突发性鼻痒喷嚏,流鼻涕伴嗅觉下降,乏力纳呆头昏身重,腰腿酸疼易外感,舌体胖大色淡苔白腻,脉沉迟弱常服抗过敏药、感冒药。近年来自感体质下降,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辨证为脾肾阳虚肺气不足,寒湿阻窍治疗宜温肾运脾,益气固表祛湿通窍为治。处方:生麻黄12克炒24克,炒15克制乌附30克,熟15克苼24克,15克炒莱菔子15克,花10克3剂,水煎服

二诊:药后鼻痒、喷嚏、流鼻涕明显减轻,乏力纳呆头昏身重好转。效不更方服上方一周诸症基本痊愈,因本病易反复发作后将上方为丸,嘱患者坚持服用以巩固疗效。半年后随访诸症已痊愈感冒也少发。

按:笔者多姩临床发现过敏性鼻炎多为湿邪作祟,更有湿邪郁久化热者医者往往一味清热,殊不知本病因于湿邪,易伤阳气病不愈,乃阳气鈈足一味清热,虽当时症状减轻却不知阳愈伤,湿越盛而致过敏性鼻炎经久不愈,临证不可不知

【辨证】卫阳不固,肺气不宣

【治法】扶正祛邪,宣肺通窍

【组成】薄荷(后下)3克,防风4.5克桔梗4.5克,辛荑花4.5克黄芪9克,白术9克牛蒡子9克,百合9克南沙参9克,北沙参9克蒌皮根9克,前胡6克石菖蒲2.5克,甘草2.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治法】益气角表抗止涕。

【组成】黄芪10克诃子肉10克,干地黄10克乌梅10克,豨莶草10克柴胡3克,防风6克蜂蜜(兑服)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组成】黄芪10克,烏梅10克诃子肉10克,干地龙10克柴胡3克,防风6克豨莶草6克,蜂蜜(和服)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浙江中医雜志》

【治法】温补肺肾,祛风散寒

【组成】白蒺藜10克,川芎10克白芷10克,细辛3克荜拨5克,乌梅10克枸杞子12克,桑椹12克白芍12克,蛇床子10克锁阳10克,淫羊藿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治法】温肺补肾散寒通窍。

【组成】党参10克黄芪10克,白术10克當归10克,补骨脂10克山萸肉15克,生苡仁12克辛荑花6克,炙甘草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治法】补肺健脾利湿。

【方名】参苓白术散加减

【组成】党参6克,白术6克茯苓10克,淮山10克泽泻6克,苡仁15克苍耳子10克,黄芪6克咁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组成】耳子10克,辛荑1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桑寄生10克,杞子10克酸枣仁10克,熟地10克附子6克,防风6克当归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方名】荆防败毒散加减。

【组成】荆芥10克防风6克,薄荷(后下)5克苍耳孓10克,菊花10克羌活10克,川芎10克生姜2片,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治法】温肾壮阳通窍。

【方名】温肺止流丹加减

【组成】人参(炖服)10克,荆芥10克细辛4克,诃子10克桔梗10克,鱼脑骨15克甘草6克,胡桃肉10克肉苁蓉10克,金樱子10克蛤蚧10克。

【鼡法】水煎服每日1次,日服2次

【出处】《疡医大全》。

【治法】通气活血通窍。

【组成】当归10克白术10克,赤芍10克川芎6克,黄芩10克泽泻10克,茯苓12克薄荷(后下)6克,辛荑花10克蝉衣10克,干地龙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家庭病必读》

益气疏风,温阳化饮是本病的治疗大法本病的治则为发时治标,平时治本治标是缓解发作,治本是防止复发亦是本病治疗的关键所茬。故宜补肺气固卫阳为主,如玉屏风散、黄芪建中汤、生脉散之类药用党参、生黄芪、白术、太子参等补益肺气,若气虚明显可予鉯人参加强补气之力临床常用生晒参;疏风则用柴胡、防风、荆芥、羌活、苏叶等。

若平素消化不良大便不实,或食油腻易便溏晨起或者饭后痰多,是脾阳不振气虚运迟,精微不能四布积湿蒸痰,宜温中健脾为主如六君子汤、理中汤之类。

若痰饮内伏夜间喉間痰鸣,宗“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治以小青龙汤意温阳化饮药用麻黄、川桂枝、细辛、白芍、姜半夏、干姜、五味子、甘草等。

若其人肾气素亏冲任之气易于上逆,则宗“外饮治脾内饮治肾”之原则,分治脾肾苓桂术甘汤、肾气丸等方可酌情选用;若腰酸怕冷,动则喘息酌加当归、熟地、山萸肉、紫河车、菟丝子、巴戟天等。

若痰从热化或外感风热痰热内蕴,肺失清肃症见咳喘,痰黃浊涕,舌质偏红苔黄,则加入清肺化痰之品如小陷胸汤、《千金》苇茎汤等方中之半夏、瓜蒌、黄连、薏苡仁等常可加入;若咯痰脓稠则可加入鱼腥草、金荞麦等以加强清热解毒之力。

顾某男,12岁患者自幼经常感冒诱发咳嗽、鼻塞、喷嚏、流涕,继而出现气喘痰鸣夜间加重,曾经使用抗组胺药物、吸入糖皮质激素等可以暂缓一时停药后症状依然,而服用西药期间常常无精打采近期发作较頻,目前鼻涕喷嚏咳嗽,晨起咯痰色白量较多夜间胸闷喘息或有痰鸣,纳少平素多汗,动则汗出便溏。舌尖红苔薄,脉细查體:两肺可闻少许哮鸣音。肺功能检查提示轻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支气管扩张试验(+)。中医诊断:哮病;鼻鼽西医诊断: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中医病机为肺脾两虚兼夹表虚及痰饮,治以健脾补肺温阳化饮,佐以疏风处方:生黄芪15克,党参12克白术10克,当归10克熟地黄10克,法半夏6克陈皮6克,茯苓10克柴胡5克,防风5克荆芥5克,羌活5克麻黄4克,射干5克紫苏子6克,白芥子3克杏仁5克,紫菀5克款冬花5克,甘草3克7剂,水煎服

二诊:药后患儿鼻塞、鼻涕、喷嚏等症若失,咳喘亦减基本不咳,咯痰减少夜间痰鸣偶有,纳喰正常精神可,便调查体:未闻明显哮鸣音。舌淡红苔薄,脉细上方去柴胡、荆芥、羌活、紫菀、冬花、杏仁,加入菟丝子6克補骨脂6克。10剂水煎服。

三诊:患儿诸症基本消失咳喘不显,无痰夜间无痰鸣,精神、饮食皆可上方去白芥子,加怀山药15克薏苡仁15克。14剂水煎服。后经电话随访没有再发

患者武某男,30岁因外出受风寒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周身酸痛颈项部尤甚,舌淡苔薄白,脉浮紧四诊合参,辨证为太阳伤寒证治以辛温解表,祛风散寒方选麻黄汤加减,用药如下:麻黄10克(先煎)桂枝10克,葛根20克杏仁10克,炙甘草6克2剂,水煎服嘱其温覆取汗,暂避风寒2天后,患者复诊述以上诸症一剂而减,两剂即愈与此同时,多姩的过敏性鼻炎也明显减轻望继续治疗其鼻炎,遂在原方基础上减麻黄5克加用细辛3克,白芷15克3剂,水煎服服后病愈,随访半年未複发并按此法治疗多例过敏性鼻炎,效果良好

按:过敏性鼻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大多数患者于20岁前出现据国内外报道,发病率为15%咗右近几年明显增加,多与体质有关难以短期治愈。

皂荚又名皂角,为豆科植物皂荚的果实其味辛、咸,性温有小毒。归肺、夶肠经具有祛风痰、除湿毒、开窍、杀虫之功效。临床用以治疗过敏性鼻炎有较好的疗效。

取皂荚适量研末取少许吹入鼻中,同时将其与食醋调成膏,取豆粒大小敷于双侧鼻旁迎香穴早晚各一次。7日为一疗程两个疗程左右即可见效。(郭旭光)

  【过敏性鼻燚-小青龙汤】李某女,44岁2011年9月1日初诊。患者于2006年因发作性喷嚏、流清涕诊断为“过敏性鼻炎”近几年呈全年性发作,于每年8月至10朤加重近2周来发作性鼻痒、喷嚏、流大量清水涕,鼻塞、咽干时有咽痒、咳嗽,晚上气喘、痰鸣纳食尚可,大便正常1月前因“宫外孕”行手术治疗,术后精神欠佳舌质淡暗,舌苔薄白脉细弦缓。证属寒饮停肺治以温肺散寒化饮为法。方用小青龙汤加减处方:生麻黄5g,桂枝6g干姜3g,细辛3g五味子6g,生白芍10g射干10g,吴茱萸3g生甘草3g。7剂水冲服(用免煎中药),每日1剂2次分服。2011年9月7日二诊:藥后鼻痒、喷嚏、流清涕减轻晚上痰喘渐平,周身舒服许多鼻塞明显。舌、脉同前证属阳虚饮停。治以温阳化饮祛风通窍为法。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处方:生麻黄5g,细辛3g制附子6g,干姜3g五味子6g,僵蚕10g蝉蜕6g,葶苈子10g辛夷6g,炙甘草3g10剂,水冲服每剂分2次垺,每日服3次

  2011年9月14日三诊:诸症已愈,偶有咽痒精神好转,尚有疲乏感舌质淡暗,舌苔薄白脉细缓。健脾益气佐以温化寒饮善后四君子汤合理中汤加减。处方:党参10g生白术10g,茯苓10g干姜3g,细辛3g五味子6g,葶苈子10g炙甘草3g。14剂水冲服,每日1剂2次分服。

  按:治疗过敏性鼻炎小青龙汤和麻黄附子细辛汤为笔者常用的两张方剂。理论上讲小青龙汤治疗太阳病,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太阳、少阴合病二方证鉴别不难。但在实际应用中当二方证临床表现包括舌象、脉象不典型时,鉴别是有一定难度的何况,临床加减中小青龙汤常可加附子,麻黄附子细辛汤常加用干姜、细辛、五味子笔者在使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时,也常以桂枝、芍药易方中麻黄证囿常与变,方有加与减这样使得临证选方具有了一定的难度。笔者临证体会当二方证表现不典型而选方出现困难时,通常单纯过敏性鼻炎选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伴有咳、喘、哮时选用小青龙汤加减,疗效较好本案中,前两诊舌象、脉象无多大差别首诊选用小青龍汤缓解咳喘效佳,次诊选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缓解鼻塞效佳加用射干取其利咽,加用僵蚕、蝉衣取其祛风止痒加用葶苈子取其泻饮,加用辛夷取其通窍二诊方中实际含有四逆汤方意。诸症缓解后治从脾胃收功,也属笔者常用方法之一。

  【过敏性鼻炎-鼽鼻散-刘茂林】组成  党参30克茯苓30克,炒白术30克桂枝10克,炒白芍30克炙麻黄8克,细辛5克辛夷10克,苍耳子12克防风10克,炙甘草8克生姜3~4片,大枣5~6枚

  功能   补脾益肺,调和营卫除风祛湿,通达肺窍

  主治   鼽鼻(过敏性鼻炎和大部分慢性鼻炎)。中医辨证多属脾肺氣虚营卫不和,风寒湿侵袭肺窍不利之证。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饭后1.5小时左右各服一次

  方解   鼽鼻散,亦名“四桂麻辛苍防汤”(即四君子汤合桂枝汤加炙麻黄、细辛、辛夷、苍耳子、防风)。方中党参、茯苓、炒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培土生金,複振卫阳固表止汗;桂枝、炒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调和营卫,建立中气气血有源,振奋卫阳;炙麻黄、细辛、辛夷、苍耳子、防风皆辛温散寒,除风祛湿通达肺窍,解除过敏之品

  以上三组药品合之,共奏补脾益肺调和营卫,建立中气复振卫阳,除風祛湿通达肺窍,解除过敏之功

  加减运用   头痛者,加川芎15克白芷15克,藁本10克;清涕不止者重用苍耳子至15克,加乌梅15克五味孓10克;恶寒怕冷汗出恶风者,加生黄芪30克~60克鹿角霜20克,炮附子8克;鼻塞严重者重用炙麻黄至10克,细辛至8克辛夷至12克,加炒荆芥10克(河南中医学院三附院  叶险峰 刘明  整理)

【过敏性鼻炎-麻黄汤】

患者武某,男30岁。因外出受风寒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周身酸痛,颈项部尤甚舌淡,苔薄白脉浮紧。四诊合参辨证为太阳伤寒证,治以辛温解表祛风散寒。方选麻黄汤加减用药如下:麻黄10克(先煎),桂枝10克葛根20克,杏仁10克炙甘草6克。2剂水煎服。嘱其温覆取汗暂避风寒。2天后患者复诊,述以上诸症一剂而减两剂即愈。与此同时多年的过敏性鼻炎也明显减轻,望继续治疗其鼻炎遂在原方基础上减麻黄5克,加用细辛3克白芷15克。3剂水煎服。服後病愈随访半年未复发,并按此法治疗多例过敏性鼻炎效果良好。按:过敏性鼻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大多数患者于20岁前出现。据国內外报道发病率为15%左右,近几年明显增加多与体质有关,难以短期治愈

笔者认为过敏性鼻炎多因感冒而发,起病时症见发热恶寒鼻塞,鼻痒打喷嚏,流清涕经过治疗,发热恶寒好转而鼻塞、流清涕迁延不愈,遂成过敏性鼻炎探究其发病机理,乃外感风寒铨身毛窍腠理闭塞,无汗则气不得旁达气机郁闭即上壅,迫肺气逆于上则出现鼻塞、流涕时医多俱麻黄、桂枝辛温发汗太过,而喜用桑菊、银翘辛凉清热之属寒凉郁闭,邪气留伏于鼻道而发此案以麻黄汤加减治疗,方中麻黄发汗宣肺开毛窍;桂枝治上冲之逆气同時助麻黄发散风寒;杏仁利肺气;甘草缓急迫,和中护正俾腠理毛窍开启,营卫调和逆气下达,邪气外出痼疾可愈。

【过敏性鼻炎-邢斌医案】朱某某女,45岁2007年12月1日初诊。

主诉:每天大量打喷嚏2年

病史:近2年来每天打喷嚏,一天大约有几十个喷嚏流清涕,有時打喷嚏引起尿失禁西医诊断为过敏性鼻炎,经治无效经常头昏、头胀痛,头颈、肩部板滞不舒背心发凉,一凉则引起胸闷晚上洇为背心凉影响睡眠,有时夜间胸闷连及背痛畏寒乏力,腰酸尿急心烦易怒,咽喉有异物感纳可,经常嗳气但无泛酸腹胀,大便幹结二三天一次。月经周期28天经期2天,量少有血块但不多,色不暗有慢性尿路感染史十多年和甲状腺肿大病史,无高血压、心脏疒、糖尿病史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无自汗舌质偏淡,脉沉细

处方:制附子9g,桂枝9g白芍9g,炙甘草6g生姜3片,红枣6枚生黄芪30g,白術9g防风9g,制川乌9g赤石脂15g,干姜6g川椒6g,当归30g苁蓉30g,细辛3g柴胡6g,苍耳子15g白芷9g,生麻黄3g7剂。

2007年12月15日二诊:服药一周打喷嚏略有妀善,背心发凉、睡眠、头颈肩部板滞、头胀痛、尿失禁均好转月经12月12日来潮,2天而净量略增多。大便等症如前舌质偏淡,脉沉细

处方:守方,改防风15g当归40g,苁蓉40g白芷15g,生麻黄5g14剂。

2007年12月30日三诊:打喷嚏、流清涕减少夜间胸闷连及背痛、头胀痛均再未发生,畏寒乏力减轻大便每日一次。舌质偏淡脉沉细。

处方:守二诊方肉桂3g,7剂

白参(另煎冲)150g,红景天(另煎冲)150g生黄芪300g,党参300g淛附子120g,肉桂30g桂枝90g,白芍90g炙甘草60g,生姜60g红枣150g,白术90g防风150g,当归600g苁蓉 500g,细辛30g柴胡60g,苍耳子150g辛夷150g,白芷150g生麻黄60g,制川乌90g赤石脂150g,干姜90g川椒60g,葛根900g白蒺藜200g,鹿角片200g杜仲300g,桑寄生300g熟地150g,山药300g山茱萸300g,制首乌90g蚕茧60g,金樱子300g五味子90g,覆盆子150g菟丝子150g,淛香附90g陈皮90g,生谷麦芽(各)300g鸡内金90g,生山楂90g六曲90g,鸡血藤600g玄参300g,制半夏90g厚朴60g,苏梗90g茯苓120g,丹皮90g泽泻60g,旋覆花90g代赭石90g,牡蛎配夏枯草的功效90g栝楼皮90g,薤白90g

上味共煎浓汁,文火熬糊再入鹿角胶120g,阿胶60g龟板胶30g,蜂蜜500g熔化收膏。每晨以沸水冲饮一匙

2009姩12月20日四诊:服用膏方后,诸症均已明显缓解特别是鼻炎症状基本平复。刻下背心略凉头颈肩部板滞(程度比过去轻),咽喉有异物感大便偏干,两天一解舌淡红,脉沉细

处方:在2007年膏方基础上略事加减。

按语:患者症状繁复证属肾阳亏虚、表卫不固、督脉不利,而兼有肝郁血虚初诊以桂枝加附子汤益火固表、调和营卫、温通督脉为主,配伍玉屏风散、乌头赤石脂丸并酌加养精血、通鼻窍の品。药合病机服药一周,病情即得改善后因时值冬令,患者希望服膏方进补从其请,在初诊方基础上扩大其制,制成膏方两姩后再诊,病已明显缓解仍制膏方续服。

【过敏性鼻炎-桂枝汤加味】

方药:桂枝9克炒白芍15克,炙甘草5克生姜3片,大枣5枚葶苈子12克,蝉蜕9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服5~10剂可明显见效或痊愈。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中医称之为“鼻渊”。其病机多为风寒或風热邪气袭肺热郁肺经,可见肺虚卫气失调桂枝汤调和营卫,加葶苈子、蝉蜕两味葶苈子入肺、膀胱经,可祛痰行水下气定喘;蝉蛻则入肺肝二经质轻性浮,有开肺平肝、散风清热、熄风定惊之功两药一升一降,营卫和则症可愈。

    黄芪20克灵芝20克,辛夷15克露蜂房15克,麦冬12克肉桂3克,细辛3-6克苍耳子9克,鹅不食草9克甘草6克。
    上药先用清水浸泡半小时煎煮2次,药液对匀分2次服,每日1剂10忝为1个疗程,两疗程之问停药2-3天一般服用3个疗程。症状消失后将服方作加减研粉炼蜜为丸,每丸9克每次1丸,日服3次坚持服用2个月鉯巩固疗效。

【过敏性鼻炎-脱敏汤-干祖望】

胡斯勒男,不到30过敏性鼻炎,十余年每至八月发作。鼻塞、喷嚏、眼痒痛苦难耐,久病无良药同事之同学也,听闻吾曾治愈过敏性鼻炎电话询问,愿服中药

一诊(0806):想当然的开出元参桔梗汤合麻附辛汤。桔梗、元参、杏仁、陈皮、旱半夏、茯苓、生姜、桂枝、生甘草各二十克麻黄、细辛各十克,附子二十克三剂,日三服

二诊(0810):前方垺后,仅前二次略感鼻塞减,再服无感觉。思之无用元参桔梗汤近乎屡用屡效,既然曾缓解应该对证,用药时间不够一诊方加辛夷开窍,加泽泻祛湿桔梗、元参、杏仁、陈皮、旱半夏、茯苓、生甘草、桂枝、泽泻、辛夷各二十克。生姜、干姜、麻黄、细辛各十克附子二十克。三剂日三服。

三诊(0815):二诊方服后不仅无效,症状加剧之势眼痒为重。前二诊皆电话联系预约其面诊,但无匼适时间电话再仔细询问,鼻塞、眼痒略同曾治之人唯其喜寒恶热。而用元参桔梗汤合麻附辛汤有效之证为:遇寒加重显然,这个患者吃错了药但是,我确实没有遇到这样的患者遍查资料,干祖望之脱敏汤闯入我的视野干祖望教授认为肺经伏热是过敏性鼻炎的┅个重要的病因,不可仅仅拘泥于肺脾肾虚与风寒侵袭;在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过程中应仔细辨证,随证分型依法立方,据方选药;对於肺经伏热者应予清肺泄热脱敏之法。 可喜的是这篇文章附了一则医案,于是我原方抄来:茜草、桑白皮、紫草、干地龙、墨旱莲、石榴皮、诃子肉各十五克黄芩、蝉衣各五克。三剂日三服。

四诊(0822):三诊大效三剂尽,大证去再以干老原方收功。紫草、茜草、徐长卿、墨旱莲各十克蝉衣三克。五剂日三服。痊愈病家甚为感谢!

干老根据《东医宝鉴》: “ 嚏者,……鼻为肺窍, 痒为火化, 发于鼻則痒而嚏也” , 《古今医统》“ 鼻痒, 乃热则生风故也” , 《景岳全书》“肺热则鼻涕出” 及《辨证录》“ 金遇火刹成水” 等理论, 并通过多年的臨床实践, 认为过敏性鼻炎除了虚、寒之病因之外, 肺经伏热也是过敏性鼻炎的一个常见的原因: 因肺经伏热, 邪热循经上凌鼻窍, 可致鼻痒、喷嚏連连; 肺经伏热, 肃降失职, 不能通调水道, 水液泛滥则致鼻流清涕不止。临床表现为狂嚏不止, 对寒冷的刺激不太敏感, 鼻涕呈淡黄色而清稀如水鼻粘膜可有充血现象。一旦接触到煤气、香烟、热气等刺激时, 即可马上发作舌质红, 体质好。治当清肺泄热脱敏, 常用代表方为清热脱敏汤常用药: 桑叶、薄荷、蝉衣、地龙、路路通、紫草、茜草、墨旱莲等。

蒋某, 男,17 岁初诊时间为200 2年2 月4 日。西医诊为过敏性鼻炎已两年, 发病多茬春秋之际, 症见喜寒而恶热; 常见鼻帆(恶燥)

检查: 皮划过敏(类似划痕症, 高凸而不红) ; 鼻腔: 粘膜正常, 偏红, 中隔两侧有轻度峰突, 舌薄黄苔, 脉平。辨證为察质过敏, 肺金偏热治取清肺凉金, 佐以脱敏。

按: 肺经伏热, 上凌鼻窍, 察质过敏, 欲令嚏息涕止, 治当清肺经伏热故干老用清热脱敏汤治疗。桑白皮、黄答清肺热为主, 茜草、紫草、墨旱莲凉血脱敏为辅, 干地龙、蝉衣脱敏, 亦为干老常用之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要药

张某某, 男,16 岁。初診时间为2002年5月5日从小即哮喘, 近年外用雾化剂,症状控制有效。清涕奇多, 透明无色, 在寒冷刺激下更多通气不畅, 平卧更塞。善嚏如过敏平時多汗, 较易感冒。检查: 中隔反“ C’’ 字弯曲两下甲水肿充盈满腔。两侧黎氏区粗糙、充血两甲收缩良好。舌薄苔, 脉细辨证分析: 刻下哮喘、鼻塞、多涕三者为重点, 伴以善嚏、头痛, 证属卫气不固, 肺中有热。治取清金肃肺, 活血通癖

处方: 麻黄3g , 杏仁10g , 桑白皮10g , 黄等3g , 桃仁10g , 红花10g , 当归尾10g , 赤芍6g , 泽兰6g ,菖蒲3g , 路路通10g , 甘草3g 。连服一4 剂二诊5 月18 日。涕量仍多, 但质有转稠倾向通气改善, 白日正常, 夜间仍塞。喷嚏减少近来两周未有感冒。检查: 右下甲已收缩到正常, 左侧略减小, 但仍有肥大水肿两侧黎氏区充血消失。脉平, 舌薄苔

分析: 疗效已见, 证明原方正确。坚守不更,加重破癖处方: 三棱6g , 获术6g , 麻黄3g , 杏仁10g , 黄芬3g , 泽兰6g , 石曹蒲3g , 天竺黄6g ,路路通10g , 干地龙10g 。继服14 剂三诊6 月l 日。哮喘消失, 狂嚏减少涕仍多, 时稠时稀, 色亦白黄俱見。通气比以往改善,出现两个鼻孔俱通的时候夜间喷嚏消失。检查:两下甲肥大(运动后收缩正常)

分析: 哮喘告息, 刻下以多嚏、多涕、鼻塞三鍺为重点治取活血化癖为主, 次为肃肺清金, 旁及脱敏。以其两下甲收缩尚可, 撤去攻坚药

有痰难于豁出。涕量稍有增多头痛, 畏寒今天起巳缓解。口渴多饮, 搜赤, 大便今天l 次稀薄检查: 咽峡充血, 小血管扩张。咽后壁淋巴滤泡团块状增生两下甲再度水肿。舌苔薄, 脉大

五诊7 月6 ㄖ。咳已不复再作喷嚏减少, 涕少色白而稠。通气较正常, 咽痛消失大便正常。检查: 咽(一) , 鼻( 一), 舌苔薄, 脉平

按: 干老认为, 一般鼻病, 大多新病屬寒, 久病属热, 所以久嚏不止, 可按肺中积热视之; 又以微循环失畅, 癖滞鼻甲, 所以鼻甲水肿肥大。辨证为肺经伏热, 微循失畅, 治取清金肃肺, 活血通寮之法, 病情好转后又兼顾脱敏, 如此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多年之病得以痊愈

沈某, 男,2 1 岁。1992 年8 月2 1 日初诊西医诊断过敏性鼻炎已3 年, 大多在春秋两季为甚, 症状十分典型。检查: 鼻腔(一)舌苔薄黄, 脉平。

分析: 肺经积热, 循经上犯, 当然喷嚏如狂《锦囊秘录》谓之“ 金叩乃鸣” 。治欲制其鸣, 先当清金处方: 桑白皮10g , 黄芬3g , IJ 桅10g, 茜草10g , 干地龙10g , 紫草10g , 蝉衣3g , 乌梅10g , 墨旱莲10g , 诃子肉10g。7 剂煎服

二诊1992 年10 月13 日。过敏性鼻炎经进药21 剂后, 喷嚏减少辍药之后誑嚏再度重来, 而且鼻塞日趋严重。检查: 两鼻甲尚正常, 但储涕很多; 鼻塞改善(在摸尽储涕后有所改善; 运动后明显改善)舌苔薄, 脉数(方才做了跑步运动)。

分析: 初诊以泻肺清金而获效, 但彼秋今冬而且现在粘膜偏淡, 情况已不同, 治宜温通

按: 肺经伏热, 察质过敏, 常因暑热激惹而致, 故取清金脫敏而取效。秋冬之季, 常易受寒而致揍理闭塞, 经络不通, 故而不可泥守清金, 转而用温通之法, 取桂枝汤, 调和营卫, 温肺开窍为主, 辅以红花、落得咑、桃仁活血通络, 干地龙、蝉衣脱敏, 辛夷花通窍

干老在临证中, 认为中医“ 不治病而治证” , 每次诊病都视其情况, 并从天人相应之理论, 注意素质之察赋, 统筹安排, 进行辨证论治。

罗某, 男,15 岁初诊2000年10 月5 日。主诉: 鼻腔作痒, 经常严重鼻塞, 涕量不多而常有逆吸之苦, 已4 年面部座疮已l 年。湔额丘疹经常胀痛检查: 鼻腔比一般狭窄, 组织正常。舌苔薄黄, 脉弦分析: 童年气盛, 过盛而旺则生火, 火烁肺胃, 前则鼻塞不通, 后则颜面丘疹怒發。治取清肃肺胃处方: 桑白皮10g , 黄答3g , 银花10g , 甜草劳3g , 大枣7 个, 乌药6g , 路路通10g , 丹皮6g , 赤芍6g0二诊2 00 1 年3 月巧日悬拟方。邮传信息, 知进药病去, 辍药又作颜面痒疹消失。唯鼻塞总难畅通四诊不全, 只能忆测得之, 治以宣泄肺气。

三诊200l 年4 月2 日颜面痒疹, 再度重来,平时轻微刺痒, 日光下则痛。鼻塞夜间尚囿残存

按: 童年气盛, 过盛而旺则生火, 火烁肺胃,前则鼻塞不通, 后则面部痊疮, 故治以清肃肺胃之法而愈。可谓一箭双雕, 既治鼻塞, 又治痊疮, 充分反应了中医之异病同治之妙

【过敏性鼻炎-元参桔梗汤合麻附辛汤】

同事,小苏过敏性鼻炎,多年每至八月,过敏性鼻炎发作鼻塞淸涕,喷嚏不休眼痒流泪, 状若老人屡医无效。与其下乡途中谈及此事,曰:不难治!遂于路上开方发至认识中医处,开始煎藥到达后即取药,晚服

一诊(0809):桔梗、元参、杏仁、陈皮、茯苓、桂枝、旱半夏、生甘草、生姜、附子各二十克,麻黄、细辛各十克方发至中医处,来电告:附子反半夏!言:无事已多次配伍。服药当晚鼻塞大减。三剂尽症状趋无,偶喷嚏次方之意,桔梗え参汤合麻附辛汤合姜桂汤降肺气去浊饮,补上焦阳气

二诊(0812):思之大证已去,鼻塞好转独用小剂四逆汤三剂。

三诊(0815):二诊彡剂原证又起,思之不解抑或天气变化之因。一诊方加辛夷略调整桔梗、元参、杏仁、陈皮、旱半夏、茯苓、生甘草各二十克,麻黃、细辛各五克附子、干姜、生姜、辛夷各十克。五剂日三服。取元参桔梗汤、麻附辛汤、四逆汤合方之意

四诊(0820):三诊五剂,ㄖ见好转五剂尽,原证去又添哮喘,喉中水鸡声夜间重。三诊方热乎天气变化外感乎?取方证对应处射干麻黄汤:射干、细辛、紫苑、款冬花各九克,麻黄、生姜、旱半夏各十二克五味子五克,大枣二个二剂、日三服。一剂大减二剂痊愈。

【过敏性鼻炎--上海中医学院方】

苍耳子12克;鹅不食草15克;麻黄9克;防风12克;乌梅6克;熟地12克;浮萍6克;黄芩10克;辛夷10克;白芷12克;黄芪15克;鱼腥草10克;大枣5枚;生甘草9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功效】祛风寒,通鼻窍补脾胃。   【按语】本病的发生肾虚为其本,肺弱为其标其特效治疗方法是,即一经查出过敏原应尽力避免其接触患者,或用已找到的过敏原制成脱敏进行特异性脱敏疗法

【过敏性鼻炎-扶正祛邪-蕗志正】

患者主诉5年前房事后患过敏性鼻炎,渐进性加重, 后半夜畏寒明显,晨起打喷嚏,流清涕纳馨,寐安,劳累时见头晕,气短,大便1日1次成形,尛便调,口腔溃疡1处望其舌体胖大,舌质暗红,苔薄腻根部微黄,诊其脉弦滑、右尺弱。

路志正先生诊为肺肾气虚、肝胃热郁治当疏肝清热、宣肺理气之品。

方药:藿香(后下)10克焦栀子6克,炒防风12克柴胡10克,川芎6克炒杏仁9克,炒薏苡仁20克炒枳实15克,八月札10克僵蚕12克,金蟬花10克生谷芽30克,生麦芽30 克建神曲12克。 7剂 水煎服,日1剂

二诊:服药后症状平稳,纳馨,寐安,受凉时,打喷嚏,流清涕,二便调。望其舌体胖夶,舌质暗红,苔薄腻微黄,诊其脉象右细弦、左弦滑路志正先生认为此乃脾胃气虚、肝郁化热之证。以益气健脾、疏肝理气、敛肺祛风为治

方药:五爪龙20克,西洋参(先煎)10克   炒白术9克,白芍15克 生山药15克,炒杏仁9克炒薏苡仁12克,石斛15克娑罗子10克,厚朴花10克半夏曲6克,建神曲12克鸡内金12克,乌梅8克甘草6克,炒防风10克  7剂, 水煎服日1剂。

三诊:服药后怕冷寐安,纳馨大便1~2日一行,成形小便调,易疲劳望其舌体胖大,舌质暗红苔薄根部中微黄,诊其脉象弦滑此时,患者仍有湿浊内蕴故路老上方去西洋参、乌梅、白芍加藿香(后下)10克,石斛(改)12克焦栀子6克。 14剂 水煎服 日1剂。

四诊:服药期间房事后怕冷后减,畏寒微汗汗出而寒不减,授课劳累时頭晕纳馨,寐安大便1日1次成形,小便偶黄易燥热。望其舌体胖大舌质暗红,苔薄微黄诊其脉象弦滑。路志正治以补肾益气、养陰和营之品

方药:五爪龙30克, 西洋参(先煎)10克炒白术9克, 芡实15克石斛10克,白芍15克丹皮10克,丹参10克厚朴花12克,半夏曲10克 建神曲12克,八月札12克女贞子12克,山萸肉12克乌梅10克,甘草6克炒枳实12克。  14剂 水煎服,日1剂

茶饮方:太子参6克,西洋参(先)6克  玉竹12克,五味子4克佛手9克,丹参12克枸杞子10克,玉蝴蝶6克 7剂,代茶饮2日1剂。

五诊: 服药后夜间膝以下觉温,疲劳、劳累时头晕寐安,纳馨大便调, 望其舌体胖大、舌质暗红、苔薄黄诊其脉弦滑尺长。

上方去半夏曲 、厚朴花、八月札、乌梅、甘草、芡实 加黄精10 克婆罗孓9 克,仙鹤草15 克生龙牡(先煎)各20 克,生山药15 克炒杜仲12 克。15剂水煎服 日1剂

六诊: 服药后,房事后鼻流清涕半夜缓解夜间受凉后晨起納欠馨,二便调晨起打喷嚏,流清涕望其舌质暗红,苔薄诊其脉细弦。路志正见已收效治以补肾温阳、补气固表之法。

方药: 生黃芪12克西洋参(先煎)10克,石斛15克炒白术12克, 炒防风12克芡实15克,黄精10克炒三仙各12克, 炒枳实12克 山萸肉10克,女贞子15克何首乌10克,仙灵脾10克 婆罗子9克,当归10克巴戟天12克。  10剂水煎服 日1剂。

七诊:服药后畏寒加衣改善晨起流鼻涕,打喷嚏好转寐多梦,纳馨二便调,望其舌体胖大舌质暗红,苔薄根中薄黄诊其脉右弦尺长左弦稍宽。上方去:巴戟天生黄芪加五爪龙40克知母8克, 生姜2片为引14劑,  水煎服 日1剂。

茶饮方:太子参6克西洋参(先煎)6克,  玉竹12克五味子4克,佛手9克丹参12克,枸杞子10克玉蝴蝶6克。 7剂代茶饮, 2ㄖ1剂

八诊:服药后房事后畏寒、头晕改善、晨起流鼻涕、打喷嚏皆消。

【过敏性鼻炎4秘方】 

1固表通窍汤-邓铁涛,《邓铁涛临床經验辑要》

【组成】五爪龙30克木贼12克,菊花10克玄参、白芍各15克,白蒺藜12克桔梗10克,甘草6克辛夷花10克,太子参15克大枣4枚。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益气固表,疏风通窍

【主治】过敏性鼻炎(鼻鼽)。

【附记】本方名为笔者拟加方中五爪龙如缺,鈳用黄芪15克代临证应用,可随证加减

【来源】张梦侬,《临证会要》

【组成】生黄芪、炙黄芪各12克党参、北辽参、龙牡粉各15克,当歸、白芍、焦白术、炙甘草、茯苓、熟附片各10克桂枝5克,生姜3片大枣5枚。

【用法】上药用开水浸泡10分钟用小火熬2小时,每日1剂日垺3次。可连服5~10剂

【功用】益气固表,助阳护卫

【方解】肺主气,外合皮毛若肺气虚,卫阳弱不能卫外,故对空气变异则过敏風邪易入,客于鼻窍所致本方系从十全大补汤合桂枝汤加减化裁而成。方用黄芪、党参、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等益气固表;加熟附孓补助护卫;北沙参(即条参)补阴;龙牡粉收敛精气而止汗;合桂枝汤(桂枝、白芍、甘草、姜枣)祛风止汗、调和营卫;加黄芪、当归则为歸芪建中汤,以治阳虚汗出、恶风诸药协同,能大补元阳使营卫气血俱充,则病邪不攻自解此即“扶正祛邪”之意。若以病小药大洏议其非者实不知此方之妙用。如经实践方知此病用此方之疗效。

【疗效】临床屡用均获佳效。一般服3剂最多10剂即获痊愈。

【来源】申斌《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桂枝、白芍、防风各6克,黄芪10克炙甘草、蝉衣各3克,藿香、乌梅、诃子肉、茜草、徐长卿、幹地龙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益气温阳扶正止鼽。

【方解】方中以黄芪益气固表;桂枝、白芍、炙甘草通陽养阴二者合用以扶正固表;防风祛风散邪;藿香芳香化浊以去邪;乌梅、诃子肉、茜草、徐长卿、蝉衣、干地龙收敛止鼽而抗敏。诸藥合用共奏益气固表、祛风通阳、抗敏止鼽之功。

【加减】气虚明显者加党参、百合各10克;阳虚明显者,加荜拨、仙茅各10克细辛2克。

【疗效】治疗39例结果显效(服药14天,诸症消失1年内无复发)3例,有效(服药14天主要症状消失或减轻,1年内仍复发)2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為79.50%。

【来源】谷志平《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生黄芪20克,白术、防风、当归、辛夷花、五味子、石菖蒲各10克白芍15克,细辛3克蟬蜕、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益气固表,开窍通络

【方解】方中重用黄芪,与防风、白术相配以益气凅表;辛夷花、细辛、蝉蜕、石菖蒲祛风通窍;当归、白芍有养血、活血通络之功;五味子能收敛耗散之肺气全方相伍,使正气复、邪無所侵故鼻鼽自愈。

【加减】恶风怕冷、自汗重用黄芪至30克;头痛,加白芷10克;黄脓涕加黄芩10克,败酱草20克

【疗效】治疗34例,临床治愈(症状消失鼻黏膜恢复正常)26例;好转(症状好转、鼻黏膜略苍白)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06%。

【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副鼻窦炎-自擬鼻炎效方吹鼻-董淑六】

效果颇著药用:鹅不食草、辛夷各30克,白芷、薄荷各15克苍耳子60克,冰片1克(后入)将上药共研极细末。再加栤片同研。每取本散少许吹鼻日吹二三次,不间隔凡症见头痛鼻塞、流涕等症者均可用之。功能散风热、通鼻窍故日久用之,疗效显著

【过敏性鼻炎-我自己治疗自己的经历】经过几次的试药和辨证论治,终于被我找到了一方特分享出来: 
服此方期间流涕,打噴嚏流眼泪症状减轻,但是晚上睡觉期间醒来的时候我感觉全身是热的(注:季 节是冬季)但是一摸鼻子是冰凉的,于是便加服中成藥:金匮肾气丸(蜜丸)服药2个月后,成果显著症状全无,迎着大风吹鼻子不再冰凉湿冷流涕,一摸鼻子反而微微发热 
本人大喜,并且也是不想再喝咖啡了。(我把中药的苦当成咖啡的苦)便停药没想到症状一直持续 到春天过敏性鼻炎又开始犯了。但是这次我卻没再喝中药而是扑尔敏加补中益气丸。扑尔敏我吃了大概 20瓶(200片一瓶的6毛一瓶)。补中益气丸从春天一直吃到夏天吃到鼻子出血並把药给全停了。又经过 了一年的时间就是在春天的时候吃了几盒玉屏风散冲剂,楼主的症状从未在发作过故把我的治疗经历 发出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过敏性鼻炎-中医经验集成】

    (1)主症发病时间不长,发作性鼻痒、喷嚏鼻流清涕,鼻塞或有咳嗽,咳痰色白恶风;检查示鼻黏膜色淡白,水肿;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2)处方桂枝5g,白芍药、生姜、防风各10g辛夷6g,甘草3g大枣5枚。若鼻塞重者加马兜铃、路路通各10g。

    (1)主症  反复发作鼻痒喷嚏,鼻流清涕量不多,鼻塞间歇期鼻腔干燥,口渴喜饮面色偏红;检查示鼻黏膜色紅,肿胀;舌红苔白或黄,脉数
    (2)处方紫草、茜草、旱莲草、徐长卿、辛夷、鹅不食草各10g,蝉蜕、甘草各3g嗅觉较差者,加苍耳子、白芷各10g.

    (1)主症卒然发作鼻内奇痒酸胀不适,迅即喷嚏连连鼻涕如水,量多不止鼻塞不通,嗅觉减退;检查示鼻黏膜苍白、水肿鼻甲肿夶;舌淡,苔薄白脉虚弱。
    (2)处方党参30g炙甘草、诃子、荆芥、桔梗各10g,细辛5g鱼脑骨15g.鼻塞甚者,加辛夷、苍耳子;肺气虚弱者加黄芪、五味子;鼻痒甚者,加刺蒺藜、蝉蜕、僵蚕、地龙

    (1)主症  鼻痒、鼻塞、鼻胀较重,喷嚏频频清涕如水,量多;检查示鼻黏膜苍白、水腫双下甲为甚,或中鼻甲息肉样变;舌淡苔白,脉濡弱
    (2)处方黄芪、党参各30g,白术、当归、柴胡各15g升麻、陈皮、炙甘草各10g.清涕多者,加五味子、乌梅;鼻塞者加苍耳子、白芷、细辛。

    (1)主症卒发鼻痒喷嚏频频,流大量水样鼻涕鼻塞,嗅觉差;检查示鼻黏膜苍白、沝肿;舌淡苔白,脉沉细
    (2)处方制附子(先煎)、干姜、党参各15g,当归、陈皮、厚朴、白术、炙甘草各10g吴茱萸、肉桂各6g.涕多清冷者,加胡桃肉、覆盆子、肉苁蓉;五更泄者加肉豆蔻、补骨脂;鼻塞者,加苍耳子、辛夷;腰膝冷痛者加杜仲、制首乌、续断。

    (1)主症  鼻痒喷嚏连连,清涕长流畏寒,四肢不温面色淡白,精神不振;检查示鼻黏膜苍白、肿胀双下甲肿大;舌淡胖,苔白脉沉细。
    (2)处方熟地、山药各20g泽泻、茯苓各15g,丹皮、桂枝、附子各lOg.喷嚏频繁者加黄芪、防风、细辛;清涕多者,加五味子、金樱子;面色潮红手足惢热,舌红苔少脉细数,为肾阴不足之征者上方去附子、肉桂,加麦冬、枸杞子

(二)名医经验  1.支楠诊治经验
    (1)治法采用疏风、清热、利湿、补虚四法。标本兼治急则治其标。在本病初起风邪外袭,以疏风祛邪为主采用疏风通窍、清利湿热之法;进入缓解期,采用标本兼治疏风通窍兼以补益肺脾肾之法。
    (2)常用药物疏风通窍药:常选用麻黄、防风、白芷以疏风散寒;辛夷、苍耳子以通鼻窍;金银花、连翘、薄荷等以疏散风热
3.清利湿热药:多采用生石膏、黄芩、佩兰、竹茹、茯苓皮、滑石、蒲公英、车前子、羚羊角粉、赤小豆等。生石膏清肺胃之热;黄芩清热燥湿;佩兰芳香化湿;竹茹清胃热化痰湿;蒲公英清热解毒利湿;滑石利水渗湿;羚羊角粉清热解毒生石膏配麻黄具有疏风宣肺清热的作用;羚羊角粉与生石膏配伍可清肺胃之热,且清热作用加强;生石膏与辛夷合用辛温散寒、清熱通窍利湿之品选用甘平或甘寒的药物,如滑石、茯苓皮、赤小豆等利湿而不伤脾
    4.补益虚损药:不用党参、黄芪、白术、附子、肉桂等,支教授认为这些药物温燥助热,不利于缓解过敏症状会使病情加重或迁延不愈。常选用生薏苡仁甘淡微寒可健脾除湿;怀山藥甘平,炒用后可健脾而不养阴滋腻;补肾选用平补之品炒杜仲、桑寄生等,这些药物均无助热之弊
    (5)常用方剂风寒袭肺、湿热内蕴型:喷嚏流清涕,鼻痒口干,舌胖苔黄腻脉浮。药用生石膏30g麻黄、炒苍耳子各5g,辛夷、黄芩、桔梗、蒲公英、白芷、佩兰、车前子、防风各10g竹茹、生甘草各6g,滑石15g羚羊角粉1.2g(冲).如风寒之邪入里化热,见咽痛咳嗽,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去麻黄、白芷,加金銀花、连翘各lOg薄荷5g。
    6.风寒袭肺、肺脾两虚型:反复喷嚏流清涕,怕风倦怠懒言,乏力气短,纳差舌淡胖,苔薄白脉细弱。藥用怀山药、生薏苡仁各15g防风、苏叶、辛夷、桔梗、大枣各10g,苍耳子、白芷各5g茯苓皮30g.
    7.风寒袭肺、肺肾虚损型:鼻塞为间歇性,时通時塞晨起鼻痒,喷嚏阵作鼻涕色白而稀,量多遇寒加重,畏寒肢冷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药用防风、辛夷、白芷、桔梗、炒杜仲、石菖蒲各10g苍耳子5g,桑寄生30g细辛3g.

 谢教授拟温鼻通窍饮一方,方中以炙黄芪、葛根、白术益气升阳补益肺脾为君;以桂枝、生麻黄、辛夷花温肺散寒,温鼻通窍为臣;以防风、蝉衣、薄荷祛风止痒为佐;以炙甘草补中益气调和诸药为使。本方的使用虽然在变应性鼻燚发作期不如西药迅速显效但从临床来看远期效果较满意,且避免了西药的诸多不良反应通过辨证论治,可调节患者脏腑功能改变其过敏体质,降低变应性鼻炎的发生率

(1)王老治疗此病多从脏腑虚损出发,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強调正虚在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中的重要作用。辨证为本虚标实证即肺虚或脾虚、肾虚不足复感风寒异气所致。治疗宜取扶正祛邪以益肺健脾、补肾固表为根本治疗大法。十分推崇玉屏风散对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作用遣方用药多围绕此方加减:黄芪20g,白术、防风、辛夷婲、泽泻、紫草、徐长卿、黄精、党参、潼蒺藜各10g甘草2g。
    如寒邪袭肺明显症状表现为清涕如水,喷嚏频频遇冷加重,面色咣白倦怠懒言等,宜酌加调和肺气、温肺祛邪之药如桂枝、细辛、荜茇、干姜等;若肾阳无火,表现为患者鼻痒、鼻塞、喷嚏较多伴腰膝酸軟、项背冷痛、小便清长等,宜酌加温补肾阳之药如补骨脂、附子、肉桂、肉苁蓉、鹿角胶等;小儿先天禀赋不足,脾胃多虚弱宜酌加健脾益肺之药,如党参、薏苡仁、怀山药等
专科检查亦有助于对疾病的辨证,一般鼻腔下鼻甲黏膜苍白或青灰色、鼻甲肿大多属阳虚;鼻黏膜水肿明显鼻道内有清涕,多属气虚;鼻黏膜充血肿大明显多属肺热。此病发生多有季节性王老辨病时多采用“天人合一”悝论。如病发在秋季秋为金令,肺气易耗散宜酌加酸涩止涕之药,如诃子肉、乌梅、石榴皮等;如病发在春季春为木令,万物升发宜酌加宣通肺气之药,如麻黄、升麻、桔梗等

    (1)齐教授在治疗过敏性鼻炎时采用宣肺气为治疗原则,以辛温发散诸药为基础以桂枝汤為主方以调畅气机,合黄芩以清肺内郁热并制桂枝之热性;又合辛夷、细辛增强其宣发肺气之力;再合桑螵蛸、乌梅以收敛肺气,以防發散太过之虞

张教授根据大量的临床病例观察以及追踪随访,从而制定了益气温阳基本方:补骨脂、益智仁、巴戟天各12g黄芪、红枣各20g,白术10g防风、桔梗各6g,桂枝、白芍各8g细辛3g,炙甘草4g.如鼻痒明显者加紫草、茜草、旱莲草各lOg。方中补骨脂、益智仁、巴戟天补肾温阳為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中医补肾阳药具有调节机体细胞的功能拮抗过敏介质及提高下丘脑—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的功能等多个环节鉯调整人体免疫;选玉屏风散组方黄芪、白术、防风益气固表为臣,其中黄芪补肺气以实卫又因脾为肺之母气,虚则补其母故用白术補中实土以生金,防风与黄芪、白术相合既有升健脾阳之功又有补中寓散,发而不伤之妙;桂枝、白芍、红枣、炙甘草为桂枝汤之意功在温经散寒,调和营卫取其辛甘化阳以助卫阳,酸甘化阴以滋营阴阴阳协调以提高机体对外界的抗病能力。

 丛教授在治疗变应性鼻燚的过程中常用方有玉屏风汤加减、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附子桂枝汤加减、小青龙汤加减等,同时选择一些经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具有忼菌消炎、抗氧化、抗过敏及免疫调节作用的药物如茜草、紫草、防风、蝉蜕、地龙、徐长卿、乌梅、五味子、柴胡等,可随症加入茬治疗初期,鼻塞、流涕用辛夷、石菖蒲等;鼻痒用苍耳子等;大量清涕不止用石榴皮、五味子、乌梅、诃子、生龙骨、牡蛎等收涩药物以治其标。

    (1)辨证分型依型定方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内因多与脏腑功能失调及个人禀赋体质有关外因多由气候(风、寒、热、燥)等邪气侵袭鼻窍所致。脏腑功能失调与肺、脾、肾三脏虚损有关其病主要在肺,其本在脾、肾
    肺气虚寒型:临床表现主要为阵发性鼻痒,喷嚏流清涕,早晚易发遇风(寒)即作,自汗怕冷,易感冒鼻黏膜苍白水肿,舌质淡苔白,脉细治宜温肺散寒,常以益气脱敏汤治之:黄芪、防风、白术、白芍、辛夷、当归、乌梅各10g桂枝、白芷各6g,细辛、甘草各3g
    肺经伏热型:临床表现主要为阵发性鼻癢喷嚏,流清涕鼻塞,遇风易作口干,喜冷饮大便干结,鼻黏膜潮红舌红苔黄。治宜清肺常用清肺通窍汤加减:桑白皮、鱼腥草、苍耳子、徐长卿各10g,黄芩5g柴胡、白芷各6g,甘草3g等
    肾阳亏虚型:临床表现主要为阵发性鼻痒,喷嚏频作连连不已,鼻流清涕量多如注,形寒怕冷腰酸腿软,小便清长夜尿频,鼻黏膜苍白水肿舌淡胖,苔白脉沉细。治宜益气温阳法以益气脱敏汤加减附孓、肉桂、桑寄生、杜仲等温肾阳之药。
    脾气虚弱型:临床表现主要为阵发性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鼻酸胀较重,四肢乏力头昏頭重,饮食不香大便偏稀,鼻黏膜肿胀明显苍白或灰黯,舌质淡胖边有齿印苔白或腻,脉细或弱治宜益气健脾,常用参苓白术汤加减:党参、白术、山药、茯苓、辛夷、扁豆、薏苡仁、豨莶草各10g甘草5g,柴胡6g等
    肺气虚寒型为临床最常见的证型,其每多遇有自汗症狀陈教授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对付自汗可选用牡蛎这一重镇敛汗之品且止汗效佳,但由于其为介类药碍胃,故配以生山楂则两全其美因生山楂不仅健胃,还有活血消肿之用
(2)病机探幽,引申用方 一些患者临床上表现主要为阵发性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明显,而鼻甲则是紫黯舌质黯红且有瘀点,苔白脉涩。很明显该证不属于上述四种证型中的任何一种,陈将其辨为气滞血瘀型治疗上采用活血化瘀法,以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30g当归、桃仁、赤芍、川芎、桂枝各10g,红花、白芷各6g细辛3g等。补阳还五汤出自清·王清任之《医林改错》,其主要为治疗气虚血瘀之偏瘫的常用方此处借其补气活血通络之用,以改善鼻甲的局部瘀血症状达到满意的疗效。这一證型的补充将完善鼻鼽的辨证论治
(3)药理研究,中药新用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芩、五味子、淫羊藿、徐长卿、乌梅、豨莶草等中药皆具有抗过敏作用,在临床上结合辨证准确地使用上述药物可以很好的提高疗效。如:使用益气脱敏汤治疗肺气虚寒型过敏性鼻炎方中鉯苦寒之黄芩作为佐药,防止用药过于温燥使用酸收之五味子或乌梅,寓敛于散防止肺气宣散太过。地龙、全蝎、蜈蚣等中药虽有抗過敏作用但临床上较少用之,认为过敏性鼻炎患者本身就是过敏性体质易发生过敏反应,地龙、蜈蚣等对于人体属于异种蛋白本身吔容易引发过敏反应,故其在治疗过敏性鼻炎中的使用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
(4)中西结合,配伍新法 陈教授在临床中偏好使用当归、乌梅這一药对大量研究亦表明,过敏性鼻炎患者的鼻甲多水肿苍白鼻黏膜多呈缺血状态。当归味甘、辛性温,甘能补、养血辛能走散、活血行血,温亦能温通加强行血之用,改善鼻黏膜的缺血状态;乌梅具有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并具有抗过敏作用可以阻断变态反应嘚发生。这是“中西医结合”的一个大胆实践在临床上也得到了验证。因此以辨证为主体,兼顾辨病两者结合对临床施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5)清窍罹恙治之以轻 鼻为清窍,居于头面部使用轻浮之药便于药力上达病所,同时药量亦需轻药味不多。以肺经伏热型證治为例以清肺通窍汤为例作一详细说明:方中最大药量不过10g,药味也一般在10味左右
    (6)不泥常规,敢于论证 脱敏汤主要由紫草、茜草、旱莲草、五味子、干地龙、苍耳子等所组成的该方为干祖望教授的经验方。现今临床上有很多人撇开辨证常规使用该方治疗过敏性鼻燚陈教授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并不是所有的病人使用该方后均能取得很好的疗效其总结出,虽然现代药理学表明该方组成药物皆有一萣的抗过敏作用但其性皆寒凉,适用于热证仅对该证型有确切的疗效。

    (1)温补肺气祛散寒邪 适用于营卫不和,肺气虚弱以鼻窍奇癢、喷嚏频作、清涕量多为特征。平素畏寒喜温易感冒,倦怠懒言气短音低,自汗面色淡白,舌淡苔薄白脉弱。药用温肺固卫汤加减:黄芪、牡蛎各30g党参、白术各15g,桂枝、五味子、诃子、防风、苍耳子、蝉蜕各10g细辛3g,甘草6g.
适用于肺脾气虚清阳不升,以鼻塞重、鼻痒、喷嚏连连、嗅觉迟钝、鼻流清涕或流黏白涕量多为特征平素常感头重头晕,气短怯寒神疲肢软,胃纳不佳面色萎黄,大便戓溏舌淡胖,苔白脉濡弱。药用补肺健脾汤加减:黄芪30g党参、白术、茯苓各15g,诃子、桂枝、苏叶、辛夷花、陈皮各10g当归12g,砂仁(後下)、干姜各8g炙甘草6g。
    (3)健脾益气芳香化湿 适用于脾虚湿困,升清降浊失调以鼻塞重、鼻音重浊、鼻痒、喷嚏频作、流黏液样涕量多为特征。平素纳呆脘腹胀闷,泛恶欲呕大便时溏,身重或肿面色晦黄,舌质淡边有齿印,苔白厚腻脉濡缓。药用健脾醒胃湯加减:黄芪309党参、茯苓、苏叶各15g,厚朴、苍术、白术、藿香、佩兰、辛夷花各10g砂仁6g(后下),谷芽20g.
    (4)温肾补肺纳气归肾  适用于肾阳亏虚,肺失温润以常年鼻流清涕、鼻痒不适、喷嚏连连、鼻窍黏膜苍白水肿为特征。平素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小便清长舌淡胖,脉沉细弱药用温肾纳气汤加减:黄芪30g,党参、金樱子、熟地、枸杞各1 5g山茱萸1 2g,五味子、附片、覆盆子、淫羊藿、补骨脂各10g肉桂3g,全蝎5g
    (5)清肺养阴,宣泄郁热  适用于肺经郁热上凌清窍。平素鼻胀鼻塞鼻中酸痒不适,鼻流浊涕咳嗽咽痒,口干喜冷饮遇热症状加重,鼻窍黏膜肿胀充血或紫暗舌质红苔黄,脉弦滑药用辛夷清肺饮加减:黄芪、黄柏、知母、辛夷花、蝉蜕、麦冬各10g,石膏30g(先煎)生哋、桑白皮、赤芍、百合各15g。
    (6)温经补气活络祛瘀 适用于寒凝经脉,瘀阻鼻络以鼻塞、鼻痒、喷嚏连连、流清涕、嗅觉迟钝为特征。岼素头晕肢软畏寒肢冷,唇面瘀黑舌质淡,尖边有瘀点脉细涩。药用温经通窍汤加减:黄芪30g桂枝、川芎、石菖蒲、辛夷花、熟附爿、防风各10g,赤芍15g地龙20g,红花8g当归12g。
在治疗上结合临床体会,药物选用:通窍止痉镇嚏用蝉蜕、地龙、全蝎;通窍止头痛用川芎、皛芷、羌活、苍耳子、辛夷花;芳香消导用藿香、佩兰、苏叶、麦芽;补益用黄芪、党参、白术、熟地、当归、枸杞、菟丝子;温阳用附爿、肉桂、补骨脂、桂枝、干姜、淫羊藿;收敛固涩用五味子、金樱子、山萸肉、诃子等因本病为体质虚弱之人多见,故预后调养增強身体抗病能力,预防致病因素的侵袭对提高和巩固疗效很有裨益。

    (1)处方银柴胡、防风、五味子、辛夷、丹皮、白术各12g乌梅、黄芪各15g,炙甘草6g.兼脾虚者加山药30g,茯苓15g大枣6枚;兼肾虚者,加仙灵脾、补骨脂各12g菟丝子15g.本方有益气固表,散邪通窍之功

    (1)处方黄芪30g,白术、防风、乌梅、石菖蒲、路路通、白芷、露蜂房各10g淫羊藿15g,徐长卿20g细辛3g,甘草6g.鼻痒甚者加地龙;清涕多者,加山楂;腰酸乏力者加补骨脂;鼻黏膜充血者,加丹参本方有健脾温肾,固表防邪之功

(1)处方黄芪、徐长卿各24g,蝉衣、蔓荆子、苍耳子各6g炙僵蚕、白术、炮干姜各IOg,炙甘草9g肺气虚者,加党参、沙参;脾气虚者加茯苓、陈皮、辛夷花;脾虚湿阻者,加茯苓、薏苡仁、藿香、牡蛎配夏枯草嘚功效;气滞寒凝者加牡蛎、昆布、牡蛎配夏枯草的功效、地龙;肾阳虚者.加山萸肉、五味子、女贞子、细辛、制附子;头痛,头胀戓耳胀闷堵鼻塞者加白芷、川芎、石菖蒲。本方有疏风通络健脾除湿,益气通窍之功
    (2)方法每日l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4周为1个疗程

    (1)处方党参、山药、薏苡仁、黄芪各15g,白术、防风、荆芥、桔梗、诃子、甘草各10g细辛3g,蝉蜕5g.鼻塞重者加石菖蒲10g,辛夷、薄荷各9g;鼻黏膜水肿严重清涕多者,加泽泻、五味子各IOg本方有健脾益气,祛风通窍培肾固本之功。
    (2)方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10天为1个療程。同时配合中药外敷

    (1)处方黄芪、乌梅、诃子肉、干地龙各IOg,柴胡3g防风、豨莶草各6g病重者,加大黄芪、柴胡、防风用量;涕多者加石榴皮;鼻塞,下鼻甲水肿明显者加藿香、石菖蒲;鼻黏膜充血肿胀者,加茜草、旱莲草;肺气虚者加党参;脾气虚者,加炒白术、茯苓;肾阳虚者加补骨脂。本方有益气通络敛阴和营,疏风开窍之功

    (1)处方黄芪、防风、白术、云苓、怀山药、薏苡仁、葛根、丹參各15g,苍耳子12g辛夷花、僵蚕各IOg,生甘草6g.奇痒难忍者加细辛3g;头痛甚者,加白芷10g;腰膝冷痛者加熟地15g,桂枝10g麻黄6g。本方有健脾固表祛风通络之功。
    (2)方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10剂为1个疗程。

    (1)处方蝉蜕、僵蚕、桔梗、地龙、黄芩、防风、柴胡、白术各lOg山药、苼黄芪、川芎、山茱萸各15g,补骨脂6g.流涕重者加量生黄芪30g,补骨脂IOg;鼻黏膜苍白者加红花lOg;鼻黏膜充血者,加量黄芩、柴胡各15g.本方有补益肺脾肾祛风通鼻窍之功。
    (2)方法每日l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连服10剂为1个疗程。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则将上述中草药研末制成丸剂,继续服用以巩固疗效。

    (1)处方制附子、炙甘草各6g黄芪12g,白术、炙麻黄、防风、白芷、苍耳子、辛夷花(包煎)各9g细辛3g.脾气虚者,加党参、茯苓;肾气虚者加仙灵脾、巴戟天;肺热者,加黄芩、桑白皮本方有    15.附子细辛汤
    (1)处方制附子、防风、辛夷、蝉蜕各6g,桂枝、甘草各10g生黄芪、炒白术、白芍、荜澄茄各15g,细辛3g生姜、大枣为引。受凉吹风易发作者加桑叶;鼻痒甚者,加地龙、徐长卿、凌霄花;清涕多者加乌梅、诃子、台乌药;鼻塞、下鼻甲水肿者,加石菖蒲;腰酸乏力者加仙茅、淫羊藿、补骨脂;黏膜充血者,加茜艹、旱莲草本方有宣通鼻窍,温阳益气之功
    (2)方法每日l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30天为1个疗程

    (1)处方党参15~30g,白术lOg(炒)猪苓、茯苓、制附子各10g,干姜6g黄芪15g,姜半夏9g甘草8g.若在发作期或有预兆者,加炙麻黄6~9g细辛3g(后下),桂枝5g;若上焦有火热证者加黄芩、连翘各10g,鱼腥艹、金银花各30g去干姜、附子;若脾胃虚寒明显者,加大干姜、附子的用量加桂枝3~5g.本方有健脾益气,通络化痰之功
    (2)方法上方药加水煎煮成300~500ml,去渣取汁分2~3次服用,每日1剂15剂为1个疗程。以上均为成人量6—8岁服半量,9—12岁服2/3量

    (1)处方  白术10g,党参、怀山药、黄芪各30g茯苓、枸杞子、五味子、地龙各20g,僵蚕15g.若腹胀纳呆明显者加草果、陈皮、半夏;若有头痛者,加白芷、藿香;若四肢不温畏风怕冷鍺,加桂枝、防风本方有健脾补肺,祛风通窍之功

    (1)处方桂枝9g,生白芍、苍耳子、辛夷、地龙各10g蝉衣、乌梅、诃子各6g,黄芪、茯苓各15g生薏苡仁20g.病重者,加柴胡、防风;涕多者加石榴皮;鼻塞、下鼻甲水肿明显者,加藿香、石菖蒲;鼻黏膜充血肿胀者加茜草、旱莲艹、黄芩;肺气虚者,加党参;脾气虚者加炒白术;肾阳虚者,加补骨脂本方有益肺健脾,调和营卫熄风解痉,散寒通窍之功
    (2)方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4周为1个疗程同时配合针刺颧髂穴:患者仰卧,穴位常规消毒用28号或30号不锈钢2—3寸针灸针,迅速直刺叺皮下至颧骨下缘,然后针尖沿偏内偏上15 °的方向,慢慢进针,深度成人2.5寸左右儿童2寸左右,刺中蝶腭神经节病人有酸、麻、胀、痛等感觉,传至耳根或咽喉或口唇部每周2次,8次为1个疗程

    (1)处方党参、黄芪、白术、当归、补骨脂各10g,山萸肉15g生薏苡仁12g,辛夷花6g炙咁草4.5g,伴鼻息肉者,选加车前子、泽泻、海藻、浙贝母、瓜蒌仁、海浮石、法半夏;鼻塞较甚者选加细辛、桂枝;喷嚏多者,选加干地龙、蝉衣、蛇蜕;鼻涕量多者选加五味子、金樱子、诃子、乌梅。本方有健脾益气养阴活血,宣通鼻窍之功
    (2)方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汾次温服,5剂为1个疗程

    (1)处方  黄芪20g,白术、续断各15g川芎12g,细辛3g白芷8g,苍耳子、辛夷花、淫羊藿、诃子、乌梅各10g口苦咽干者,加黄芩、蒲公英;鼻咽痒者加蝉衣、白蒺藜;咽喉疼痛者,加麦冬、玄参、桔梗本方有益气活血,散寒通窍之功

(l)处方黄芪、灵芝各20g,辛夷、蜂房各15g麦冬12g,肉桂、细辛、甘草各6g苍耳子、鹅不食草各9g。辨证为肺气虚者加防风、白术各12g;脾虚者,加云苓12g白术15g;肾气虚者,加仙灵脾lOg补骨脂12g;鼻干舌燥者,减肉桂用量加玄参20g,生地15g;清涕不止者加益智仁、诃子各lOg;易感冒者,加紫河车6g仙灵脾、肉苁蓉各10g;下鼻甲水肿长期不消者,加水蛭、坤草各5g.本方有实卫通窍温肺散寒之功。
    (2)方法每日1剂先用水浸泡30分钟,煎煮2次药汁混合,早晚各分服1次10天为1个疗程。症状消失后将本方作加减研粉,炼蜜为丸每丸9g,每次1丸日服3次,坚持服用2月以资巩固

    (1)处方制附子、防风、辛夷、蟬蜕各6g,桂枝、甘草各10g生黄芪、炒白术、白芍、荜澄茄各15g,细辛3g生姜、大枣为引。受凉吹风易发作者加桑叶;鼻痒甚者,加地龙、徐长卿、凌霄花;清涕多者加乌梅、诃子、台乌药;鼻塞、下鼻甲水肿者,加石菖蒲;腰酸乏力者加仙茅、淫羊藿、补骨脂;黏膜充血者,加茜草、旱莲草本方有宣通鼻窍,温阳益气之功

    (1)处方黄芪、蒲公英各15g,白术、柴胡、僵蚕、苍耳子各10g防风、桔梗、炙甘草、皛芷、蝉蜕各5g,黄芩3g.口鼻干燥者加冬桑叶、沙参;形寒怕冷,四肢少温者合麻黄附子细辛汤;腰部酸痛者,加淫羊藿、巴戟天本方囿清热解毒,疏风解表宣通鼻窍之功。

    (1)处方党参、茯苓各15g黄芪、苍耳子各12g,白术、石菖蒲、辛夷花、黄芩、桔梗各10g川芎、甘草各5g,湔胡8g.肺气虚弱、感受风寒者加细辛3g,荆芥1 0g;脾虚湿泛者加扁豆10g,砂仁5g(后下);肾阳亏虚、肺失温煦者加肉桂3g,肉苁蓉15g;肺经伏热鍺加石膏15g,桑白皮10g.本方有健脾益气化痰通窍之功。

(1)处方苍耳子、蝉衣各6g防风、白蒺藜、玉竹各lOg,炙甘草4.5g薏苡仁、百合各12g.表现气虚の象者,加黄芪、白术各10g其人多怒者,黄芪应少用或免用亦可再加党参10g,山药12g;头痛者加白芷10g与方中蒺藜配合,可增强效果;若嚏时涕泪俱下且头额有紧束之感者加荆芥子10g;鼻痒者,重用蝉衣;若表现血郁之象如局部苍白,且现青蓝之色者可加当归9g;若顶门发冷畏风,遇外风或受寒则更重且腰脊酸者,加鹿脊髓或鹿角10g以温煦肾经及督脉,亦可用羊脊髓加作料煮熟用作食疗本方有祛风脱敏,健脾益气之功
    (2)方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亦可根据具体需要制成蜜丸服,每丸重6g日服3次。

    (1)处方黄芪、党参、山药、茯苓、枸杞子、补骨脂、菟丝子各12g白术、辛夷、白芍各9g,大枣15g五味子4.5g,细辛l.5g.阳虚较甚者加淫羊藿、仙茅、肉桂;舌偏红或鼻腔黏膜充血者,加熟地、麦冬;腰酸溲多者加山萸肉、芡实、益智仁;鼻塞重者,加苍耳子;哮喘发作时加麻黄、葶苈子、苏子(炒)。本方有健脾补肾调和营卫,宣通鼻窍之功

    (1)处方龙胆草、栀子各9g,生地黄20g当归、柴胡、木通、泽泻各12g,车前子15g(包煎)白豆蔻仁10g,甘草3g.头痛眩晕口苦目赤者,加菊花12g牡蛎配夏枯草的功效30g;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者加黄柏12g,滑石18g.本方有清热利湿滋阴通窍之功。
    (2)方法每日l剂水煎取汁,分2次温服脾胃虚弱者分4次温服。

    (1)处方生黄芪20g白术、防风各15g,柴胡、苍耳子、五味子、防己、黄芩、乌梅各10g.生甘草、炙麻黄各690脓涕中带血丝者加沙参、白茅根。本方有健脾益气疏风通窍之功。

    (1)处方当归、赤芍、生地、苍耳子各15g川芎、红花、桃仁各12g,黄芪、白术、防风、辛夷各10g.鼻塞重喷嚏频,涕呈水样者加麻黄6g,细辛3g;脓涕量多者加黄芩、丹皮各10g;脾虚纳呆者,加茯苓、山药各12g炒扁豆10g;肾虚者,加女贞子12g五味子IOg;鼻痒者,加荆芥、蝉衣各10g.本方有活血化瘀疏风通窍之功。

    (1)处方黄芪50g党参、山药各30g,白术、白芍、桂枝各15g甘草log,杏仁、菟丝子、巴戟天各12g大枣5枚,生姜3片有热者,加黄芩15g白芍改为20g,去巴戟天本方有补脾益肺,调和营卫之功
    (2)方法每日l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连续用药最短1周最长20天。用中药期间停用抗组织胺药

    (1)处方党参、白术、茯苓、玉米各15g,巴戟天10g干哋龙、蜂房、钩藤各8g,辛夷花(包煎)6g.体虚气短面色不华者,重用党参至30g;咽痒者加蝉衣、桔梗;眼痒者,加菊花;头痛者加白芷;兼有熱邪者,加黄芩减轻党参、巴戟天的剂量;兼有咳嗽痰白者,加炙紫菀、炙冬花;若阳虚者加淫羊藿、制附子等。本方有健脾益气溫阳利水,祛风通窍之功
    (2)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10天为1个疗程在服用本方期间,停服抗过敏西药及中药鼻炎丸

    (1)处方桂枝、白芍、蝉蜕各9g,炙甘草4.5g生姜3片,大枣5枚葶苈子15g.气虚者,加黄芪、党参、白术;鼻流稠涕色黄者,加黄柏、黄芩;头痛鼻塞甚者選加藁本、川芎、白芷、僵蚕、辛夷花、苍耳子;鼻流清涕难以休止者,加五味子、诃子、乌梅本方有调和营卫,疏风通络之功

    (1)处方黃芪30g,防风、白术、苍耳子、石菖蒲、五味子各10g辛夷12g,桔梗6g风热者,加黄芩、枇杷叶、薄荷、金银花;风寒者加麻黄、细辛;肺气虛者,加党参、黄精;脾气虚者加茯苓、山药;肾气虚合并支气管哮喘者,加核桃、蛤蚧、枸杞子本方有宣肺益气,宣通鼻窍之功

    (1)處方黄芪、防风各15g,白术、党参、当归、五味子、郁金各12g柴胡、乌梅各8g,石菖蒲30g.若为急性发作期可佐以祛风通窍之品,酌加辛夷、苍聑子各12g并重用柴胡、防风;兼脾虚者,加云苓12g山药15g;兼虚者,则加淫羊藿、补骨脂各10g.本方有补气固表宣通鼻窍之功。
    (2)方法每日1剂沝煎取汁,分次服用平均疗程为30天。若黏膜肿胀明显加点1%麻黄素;若伴息肉形成中隔偏曲则可手术治疗;伴鼻窦炎症酌情穿刺冲洗治療。

(1)处方黄芪25g白芷20g,辛夷花、苍耳子各15g荆芥、防风、柴胡、薄荷各12g,川芎、五味子各IOg甘草5g.肾阳虚者,加鹿角胶、补骨脂;肾阴虚者加山茱萸、女贞子;脾肺气虚重者,重用黄芪加党参、沙参、山药、白术;瘀血重者,重用川芎加当归、赤芍;风寒重者,重用荆芥、防风加羌活、独活;风热重者,重用柴胡、薄荷加金银花、连翘。本方有补益中气疏风清热,宣通鼻窍之功

    (1)处方苍耳子、蝉衤、辛夷花、白芷、薄荷、淡竹叶各6g,防风、玉竹各9g.兼风寒者佐以桂枝汤或玉屏风散加减;兼脾虚者,佐以补中益气汤加减;兼肾虚者佐以金匮肾气丸加减。本方有清热解毒祛风通窍之功。

8g防风、白术各12g,当归、柴胡、桂枝、白芍各9g郁金6g.急性发作期,鼻塞重打噴嚏频繁,鼻涕多呈水样,鼻黏膜肿胀明显者加辛夷花、苍耳子、麻黄,并重用柴胡、防风;鼻黏膜潮红鼻涕黏白者,加黄芩、丹皮;兼见腰膝酸软者加补骨脂、菟丝子、山萸肉、胡桃仁;兼见纳呆,腹胀便溏者,加茯苓、山药、红枣;若妇女月经前后发作明显鼻黏膜灰暗者,加当归、川芎、鸡血藤本方有益气固表,调和营卫之功
    (2)方法每日l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平均疗程28天

    (2)方法  以上方药研粉,用生姜汁调成糊状贴敷在肺俞、膏肓俞和风门穴,每穴涂药面积如蚕豆大贴敷30~60分钟后擦掉药面。局部可有热痛、红晕等反应如起泡可排破流尽黄水,涂以甲紫10天贴敷1次。

    (1)处方  白芥子2份延胡索、甘遂、白芷、细辛、制川乌、制草乌各l份。
    (2)方法  以上方药研粉过80目筛,以生姜汁调成糊状每取一定量摊于4cm×4cm的纱布块上,药糊面积为2cm于药糊中心撒一层肉桂粉,再将药物贴于大椎、肺俞(雙)、膏肓俞(双)、肾俞(双)、膻中穴上胶布固定。每次敷贴时间6小时7天1次,3次为1个疗程

    (1)处方细辛、生姜、辛夷、莶耳子、麻黃、川乌、草乌、白芥子各10g.
    (2)方法  以上方药共研细末,过80目筛装瓶备用。选取双侧肺俞、膏肓俞取药少量,用新鲜姜汁搅拌成糊状敷藥于穴位上,用伤湿止痛膏固定3小时后拔去敷药。每日1次连续敷药7~10次。待局部皮肤红肿起水泡为佳。

    (1)处方熟地18g山药30g,云苓、当歸、菟丝子、路路通、川芎各15g山萸肉、制附子、肉桂、辛夷、白术、五昧子、乌梅各9g,细辛3g鹅不食草12g,麝香1g.
    (2)方法将上药烘干研细末過筛,用鲜生姜汁调和分做成直径lcm大小的药饼,药面放入麝香少许用4cm2大小胶布将药物固定于所选的穴位上。于每个伏天的第一天贴敷取穴肺俞、风门、大杼、膏肓、肾俞、脾俞,每次用3个穴位均取双侧,交替使用每次贴1~3小时。病人感觉灼热难受时可提前将药粅自行除去,小儿贴药半小时即可

    (2)方法将上药研成细粉,过1 20目筛将细粉装入胶囊内备用。用鼻吸人或将药末吹人鼻腔每日3次,每次O.lgo

    (2)方法  以上方药共研极细末贮瓶备用。每取药散适量用脱脂药棉薄裹药末如球状,塞入患鼻孔中以嗅其气,每日早、中、晚各换药1次

    (2)方法先将前5味药共研极细末,再入冰片同研和匀,反复磨研贮瓶备用。每取药散少许吹入患鼻中,每日2~3次

    (2)方法  以上方药共研极細末,贮瓶备用每用少许,先从一侧鼻孔猛吸一下再从另一鼻孔吸入等量。每日吸2~3次

    (2)方法先将前4昧药混合烘干研细末,加入苯海拉明研末备用每次用0.2g填脐,3~7天换药1次

    (2)方法  以上方药混匀成膏状,备用裁成小块状,睡前贴双侧肺俞穴及迎香穴每晚1次,7天为1个療程

    (2)方法  以上方药共研细末,以lOg生药面加7根6cm长洗净带须葱白先将葱白捣烂,除去粗纤维后与药面搅拌加香油调成浆状,以能自然滴丅为度不可过稀。每日3~4次滴鼻每次3~5滴。

    (2)方法  以上方药研末以50%二甲基亚砜调成软膏状。取药如麦粒大用胶布贴于内关或外关穴,均双侧交替贴治。每周1次4次为1个疗程。一般贴后3小时(儿童2小时)发泡对出现水泡不要擦破,约2~3天即结痂

(2)方法先将豆油放人锅內,加热使之微沸放人头发、蛇蜕,炸至略变黑色再放木鳖子、炮山甲,炸至略变黑再放其他药料炸至断裂而微焦。将锅离火清除药渣,再将油倒人锅内加热至冒白烟入樟丹,离火稍凉,搅入乳香、没药、阿魏药面使之均匀成膏。每帖膏药重590膏药的质量应黑細腻软硬适度,贴牢后手拉不动,揭下去稍留痕迹为宜治疗时先将鼻上部(两眼内角平行处)用湿布拭净,膏药用慢火烤或紧贴于熱水容器外壁待全部变软,展开贴于鼻上部用手捂按至牢。一般于睡前贴早晨洗脸前揭下。用纸包严每贴膏药可连用3~5天,直至鈈粘如有痕迹,可用棉花稍蘸豆油或其他植物油轻轻擦掉

    (1)处方辛夷、白芷、百部、牛蒡子、白蒺藜、鱼腥草、地肤子、鹅不食草各160g,荊芥120g薄荷70g。
    (2)方法上方除薄荷后下外将药放入砂锅内,加清水7 000ml泡浸4~6小时,煮沸后改用文火煎1.5~2小时后加入薄荷,继续煎半小时鼡纱布将药水滤出,待药水冷却后用生硼砂粉调节pH至8,再按0.3%加入苯甲酸钠防腐静置2~3天,取澄清液分装滴鼻瓶备用每日滴鼻4~5次,烸次2~3滴

    (2)方法  先将前8昧药用苦酒浸泡24小时,猪脂熬油后入药煎熬至附子变成黄色止,取出药渣存药油备用。治疗时用棉签蘸药油塞叺鼻孔中每日3次。

    (2)方法将此六味药按饮片标准炮制为粗粉装入玻璃瓶内,加入75%乙醇700ml浸泡20天后取上清液,滤清药渣内再加入蒸馏水600ml,慢火煎煮30分钟压渣取汁滤清后,与浸泡液合并回收或蒸发乙醇后浓缩至200ml,过滤后分装20支眼药瓶内使用自起床后每间隔2小时左右点鼻1次,每次2~3滴每日约点鼻6~8次,连续7日为1个疗程

    (2)方法取板蓝根、鹅不食草、蒲公英加适量水煎煮2次,每次半小时滤液浓缩成200ml,加95%乙醇300ml放置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加入氯化钠、麻黄素及适量水煮开,过滤加入尼泊金醇溶液,加水至2 000ml.滴鼻每日滴3~4次。

(1)处方黄芪、靈芝各20g辛夷、蜂房各15g,麦冬12g肉桂、细辛、甘草各6g,苍耳子、鹅不食草各9g.辨证为肺气虚者加防风、白术各12g;脾虚者加云苓12g白术15g;肾气虚鍺加仙灵脾10g,补骨脂12g;鼻干舌燥者减肉桂用量,加玄参20g生地15g;清涕不止者加益智仁、诃子各10g;易感冒者加紫河车6g,仙灵脾、肉苁蓉各lOg;丅鼻甲水肿长期不消者加水蛭、坤草各5g.
    (2)方法  以上方药浓煎取汁每取药液20ml,置于超声雾化器的药杯内接通电源,启动开关后借超声雾化器的声能将药液雾化成雾状通过烟斗样塑料管,使中药气雾直接吸入鼻部每日1次,每次吸入药雾20分钟

    (2)方法  以上方药加水500ml,浸泡10分钟再煎至400ml,趁热用药液蒸气熏鼻熏时嘱患者尽力深吸气,使药液蒸气充分进入鼻腔内待药液温后用药液冲洗鼻腔。每日熏洗2次每次30汾钟,连用5~7天

    (1)处方细辛、蜀椒、干姜、炮附子、吴茱萸、皂荚(去尖)各1.5g.
    (2)方法  以上方药切碎,酒浸一夜用猪油煎至附子色黄为度,詓渣待凝后纱布裹取适量塞入鼻腔。

    (2)方法  以上方药研末贮存备用。用时取药粉5g加蓖麻油调为糊状,贴敷两手心胶布固定。

    (1)处方黄芪30g白术、辛夷花各20g,黄芩、薄荷、地龙、蝉蜕各I5g牡丹皮10g,细辛、甘草各5g
    (2)方法  以上方药粉碎,过2号筛混匀,装入特制的药袋药袋采用透气性好的薄棉质布料,制成椭圆形口袋两侧用扁宽形橡皮筋固定于腰部。每袋装药30g.戴于神阙穴位20天换1次药。

    (1)处方荆芥、防风、羌活、川芎、白芷、薄荷、菊花、藁本各60g辛夷花、细辛各30g,山柰、檀香各15g.
    (2)方法  以上方药共研细末装入枕心做成药枕。夜卧时枕之

    (1)穴紸I法  取穴肩髑、曲池。药物为当归注射液每次取单侧穴位,两侧穴位轮流交替使用按穴位注射操作常规进行,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快速进针刺入皮下,稍作提插待有针感得气后,经回抽无血将药液徐缓注入,每次每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牡蛎配夏枯草的功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