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糖尿病病体重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投稿及合作请联系QQ:
糖尿病医院推荐
联系电话:010-6108855
2条患者评价
联系电话:010-
7条患者评价
联系电话:010-
6条患者评价
联系电话:010-
10条患者评价
联系电话:010-
11条患者评价
您可以在医患咨询平台咨询健康问题,还可以分享您身边的健康知识和就医经验。
糖尿病药品
本品用于2型糖尿病。
参考价格:¥25.8
适用于单用饮食控制疗效不满意的轻、中度Ⅱ型糖尿病,病人胰...
参考价格:¥25综述:2 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管理
作者:kongqinglin
众所周知,糖尿病与肥胖是相互关联的。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能加速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进程,也与多种并发症相关。因此,降低体重是 2 型糖尿病治疗的一个主要目标。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医院的 Gaal 教授总结了现有的药物治疗对于血糖控制和降低体重所具有的潜在益处,文章近期发表在 Diabetes Care 杂志上。降糖药物2 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不仅减少尿糖,还能降低血糖。患者基线特征与治疗类型均能预测体重增加程度。表 1. 增加体重的预测因素-患者基线特征
表 2. 与增加体重相关的降糖药注:多数胰岛素都与体重增加相关,但地特胰岛素注射剂却能降低体重1. 胰岛素研究发现,患者使用胰岛素后体重明显增加,但其机制复杂多样,尚不清楚。皮下注射能绕过肝对胰岛素的转化,导致外周组织利用胰岛素发生异常,这可能扰乱体重调节的自我平衡。其中一项对比性研究发现,相比腹腔注射,皮下胰岛素能明显增加体重。科研表明,胰岛素能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调节饱感信号,抑制食欲,还能抑制脂肪生成和分解,但对静息代谢率的影响却有限。同时,低血糖也是促进因素,因为低血糖小鼠模型能增强食欲与卡路里的消耗。而患者为了避免低血糖发生,也会补偿性暴饮暴食。2. 磺脲类相比胰岛素,磺脲类药物(如胰岛素促泌剂)仅最小化增加体重,其机制与胰岛素类似。使用磺脲类药物后,胰岛素分泌可持续数小时,会增加低血糖风险,导致患者补偿性暴饮暴食。同时,磺脲类药物也能减少尿糖。3.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噻唑烷二酮(TZD)能通过增强外周组织的过氧化物酶体受体激活剂γ(PPAR-γ)来增强葡萄糖摄取,而 PPAR-γ还能诱发脂联素增加,减少前脂肪细胞的分化,尽管后者对胰岛素更为敏感。另外,增强食欲和保水性可能也是原因之一。然而, TZD 不仅能增加体脂,还能改变脂肪分布,从内脏移向皮下,这能改善肝脏和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表 3. 降糖药与体重的关系在传统降糖药中,二甲双胍是唯一不改变体重的药物,甚至能轻度降低体重。4. GLP-1 受体激动剂GLP 是一种肠道分泌的内源性肽激素,能增加营养吸收。GLP-1 促胰岛素作用不受血糖影响,与低血糖无关,是通过 GLP-1 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促使胰岛素分泌。因此,GLP-1/GLP-1R 信号能增强 β 细胞敏感性,也能抑制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此外,GLP-1 能产生胰腺外效应,例如减少肝糖生成,抑制胃排空。GLP-1 能作用于下丘脑产生饱感。而 GLP-1 受体激动剂作用于多种组织产生不同效应,从而降低血糖和体重。艾塞那肽和利拉鲁肽是第一代 GLP-1 受体激动剂。一项随机试验的 meta 分析表明,使用艾塞那肽(每天 1 次或每天 2 次)后,与基线相比,HbA1c 总体降低 1.1%。然而,临床医生需同时考虑到人群差异性。研究表明,相比其他药物,每天 1 次服用艾塞那肽后,体重降低 2.67 kg。恶心、呕吐等胃肠副作用少见,且多为轻中度,较短暂。此外,体重降低与胃肠不良反应(AEs)无关。利拉鲁肽与艾塞那肽作用相似。研究表明,每天 1 次 1.8 mg 口服后,HbA1c 降低 1.18%,体重减少 3.24 kg。同时,患者可耐受,常见 AEs 为胃肠。此外,与艾塞那肽相比,利拉鲁肽发生胃肠 AEs 较快,但低血糖较少,可能是同时服用二甲双胍而致。美国食品药监局(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MA)认为,GLP-1R 激动剂耐受性好,使用较安全,但可导致急性胰腺炎。其中机制尚不清楚。GLP-1R 受体激动剂包括艾塞那肽、利拉鲁肽等,而利西拉来和阿必鲁肽在欧洲获得批准上市,阿必鲁肽和度拉糖肽则在美国批准上市。此外,semaglutide 和艾塞那肽缓释片(每月 1 次或每年 1 次的配方)也在进行临床试验。5. 钠葡萄糖共转运体 2 抑制剂2 型糖尿病患者的肾小球近端小管分泌 SGLT2 增加,增加肾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最终加剧糖尿病恶化。因此,SGLT2 抑制剂主要通过增加尿糖来降低血糖。一项对 10 例临床试验(RCT)的 meta 分析表明,每天 1-50 mg 的达格列嗪能降低 HbA1c 0.53%,且单独治疗效果更好。同时,达格列嗪能降低体重约 1.63 kg,可通过减少体脂、内脏和皮下脂肪来达到。须注意的是。达格列嗪与磺脲类或胰岛素联合治疗时,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升高。其它不良反应包括轻度尿道和生殖道感染。多项研究表明,卡那列嗪(每天 100 或 300 mg)治疗能明显降低 HbA1c;在 26 周后,分别减少 0.77% 和 1.03%。卡那列嗪降低体重具有剂量相关性,100 mg 与 300 mg 分别为:26 周 2.2%、3.3%,52 周 3.3%、4.4%。此外,卡那列嗪(50-300 mg)同样可用于非糖尿病的肥胖人群。总的来说,卡那列嗪治疗 26 周,低血糖发生率较低,轻度生殖道和尿道感染(UTIs)发生率较高。与单一治疗相比,SGLT2 抑制剂联合其他药(如二甲双胍、胰岛素、磺脲类、TZD)能明显降低 HbA1c,分别为:达格列嗪(1-50 mg)0.73%,卡那列嗪(50-300 mg)0.97%;而体重则总体降低 0.59 kg。此外,联合治疗时,达格列嗪和卡那列嗪明显增加生殖道感染,但达格列嗪还能增加尿道感染(UTI)。然而,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发生低血糖无明显差异。2014 年美国 FDA 和 EMA 批准 Empagliflozin 上市,该药能改善 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在单独与联合治疗时,Empagliflozin 均能明显降低 HbA1c 和体重。一项对 10 例临床试验(RCT)的 meta 分析表明,10 mg 和 25 mg Empagliflozin 分别能降低 HbA1c 0.62%、0.66%,而低血糖发生率与对照组无差别,体重降低分别为 1.85 kg 和 1.84 kg。同时,生殖道感染发生率增加。此外,其它 SGLT2 抑制剂如 ipragliflozin、tofogliflozin 都在临床试验中。6. 普兰林肽醋酸普兰林肽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糊精,能降低糖尿病患者的 HbA1c 和体重。一项 meta 分析表明,普兰林肽能显著降低 HbA1c,呈时间依赖性,12-52 周分别为 0.3%、0.42%。同时,体重能降低 2.57 kg,但存在部分异质性。常见不良反应是轻-中度恶心,多短暂,而低血糖发生率则各研究不一。抗肥胖症的药物美国主要的抗肥胖药物包括 5 种:奥利斯特、氯卡色林、芬特明联合托吡酯、纳曲酮联合安非他酮、利拉鲁肽(3.0 mg)。表 4. 现有的减肥药物 1. 奥利斯特奥利斯特适用于肥胖治疗,包括体重降低与维持。作用机制是抑制胃肠脂肪酶,减少饮食脂肪的吸收。在一项对非糖尿病肥胖患者为期 4 年的研究,奥利斯特联合生活干预能明显降低体重达 5.8 kg,而生活干预组仅为 3.0 kg;同时能显著降低 2 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为 37.3%。此外,奥利斯特能降低糖尿病患者的体重。研究表明,每天 3 次 120 mg 奥利斯特联合降热量饮食与体重管理治疗 52 周后,T2DM 伴肥胖患者体重降低 5.0%,HbA1c 降低 1.1%,而对照组分别为 1.8%、0.2%。奥利斯特能改善血糖控制,不受体重降低的影响,其机制可能是改善了胰岛素敏感性,减少饮食脂肪的吸收,减少餐后血浆的非脂化脂肪酸,减少内脏脂肪组织,刺激 GLP-1 分泌。奥利斯特耐受性较好,常见不良反应 AEs,但多数为轻中度。2. 氯卡色林氯卡色林是慢性肥胖症的辅助治疗,是 5-羟色胺 2C 受体(5 HT2C)的选择性小分子抑制剂,能调节饱腹感、摄食、糖耐量及肝胰岛素敏感性,适用于患者 BMI ≥ 30 kg/m2,或 ≥ 27 kg/m2,且同时出现 1 个以上的肥胖相关并发症,如高血压、高血脂、2 型糖尿病等。研究发现,氯卡色林治疗非糖尿病肥胖患者 1 年后能降低体重 5.81%,对照组仅为 2.16%。而一项为期 3 年的研究表明,氯卡色林治疗 2 型糖尿病患者(同时服用二甲双胍或磺脲)52 周后体重明显降低,每天 2 次为 4.5%、每天 1 次为 5.0%,而对照组仅为 1.5%。此外,HbA1c 也明显降低。低血糖发生率稍有增加,但严重低血糖并未见报道。未见抑郁、自杀倾向、超声可见的心脏瓣膜疾病。常见 AEs 包括:头痛、后背痛、鼻咽炎、恶心。3. 芬特明联合托吡酯芬特明是一类去甲肾上腺素及多巴胺释放剂,对短期肥胖具有一定疗效。一项研究评估芬特明 7.5 mg 联合托吡酯 46.0 mg(PHEN7.5/TPM46.0)与芬特明 15.0 mg 联合托吡酯 92.0 mg(PHEN15.0/TPM92.0)治疗肥胖患者 52 周的疗效,发现其中 2 型糖尿病亚群体重降低分别为 6.8% 和 8.8%,对照组仅为 1.9%。此外,实验组 HbA1c 明显降低,为 0.4%。芬特明联合托吡酯治疗的耐受性好,常见 AEs 包括:便秘、感觉异常和口干。但美国 FDA 提醒,妊娠期前 3 个月的妇女服用芬特明联合托吡酯可能会增加唇腭裂风险。4. 纳曲酮缓释剂联合安非他酮纳曲酮是一种阿片受体拮抗剂,而安非他酮是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再摄取抑制剂。两者的联合治疗能增加阿黑皮素原(POMC)神经元活性,可能产生厌食。研究表明,NB 联合治疗能明显降低 HbA1c,为 0.6%,且体重降低 5.0%,而对照组仅为 0.1%、1.8%。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便秘、呕吐,但未见抑郁、自杀倾向或低血糖。作为一种新型药物方法,NB 仍需进一步评估其对心血管结局的影响。5. 利拉鲁肽研究发现,利拉鲁肽治疗 20 周后,消减对照组,治疗组体重降低 4.4 kg。进一步研究表明,利拉鲁肽 3.0 mg 治疗 1 年后患者体重降低 5.8 kg,而 2.4/3.0 kg 治疗 2 年后则为 7.8 kg。常见 AEs 包括胃肠道反应,与 GLP-1R 拮抗剂生理效应一致。2014 年美国 FDA 批准利拉鲁肽上市,而欧洲 EMA 尚在评估中。三、肥胖治疗的未来展望表 5. 未来展望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糖尿病相关文章
心血管疾病相关文章
肥胖相关文章
近期热门文章
下载医学时间
每天10分钟成学霸
手机扫一扫
关注丁香园微信号
关于丁香园糖尿病人如何增重? - 知乎5被浏览2380分享邀请回答2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当前位置: &>&&>&
糖尿病人体重减轻是好事还是坏事
  &&&& 很多人因工作需要,时常有应酬,平时也不注意锻炼,总是以车代步,使得&将军肚&成了其主要标志。今年上半年不幸确诊为糖尿病,开始按医生的要求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不久,&将军肚&缩小了,人也在消瘦。
&&&& 究竟是病情加重还是好转呢?因为一般的病好转大多都是体重增加。&
&&& 总的来说,这种体重减少是好的现象。因为的发病原因之一是腹部脂肪增多所分泌的细胞因子产生了胰岛素抵抗所致。如果体重减轻,尤其是腹部脂肪减少,可使胰岛素抵抗减轻,因而对病情有利。
&&& 怎么会造成这一现象呢?首先是因为诊断为之后,基础治疗即要求病人控制饮食并加强运动。经过一阶段治疗,体重应该逐步减轻,才说明治疗有效果。其次是因为一些药物的影响,如二甲双胍可能使食欲减退。这样加强了饮食控制,使食物总热卡量更易降下来,其药理作用又使血糖下降、控制良好。其他如&&糖苷酶抑制剂(拜唐苹)等因为抑制肠道内分解糖类的酶,使葡萄糖吸收减少,有时也使体重下降。
&&& 2型糖尿病的治疗目标,除了血糖、血压、血脂等保持正常外,还有一个目标即体重减轻到理想体重。近年有人对2型糖尿病用一些正规的减肥药,如肠道脂酶抑制剂,使体重下降。与此同时,虽未用,却发现血糖也能下降。由此可见体重减轻在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性。
&&& 目前对2型糖尿病选择时,也考虑到药物对体重的影响。一般认为磺脲类、格列奈类及胰岛素容易使体重增加,而二甲双胍、拜唐苹等则易使体重下降。对于原来就较胖的病人,这也是选药考虑因素之一。
&&& 不过,对体重减轻的病人一般应该先确定没有发热、腹泻等其他病因存在。做个体格检查,如胸部透视、B超检查肝肾,胰腺等,以排除结核病、恶性肿瘤的可能。
&&& 排除继发因素引起的体重减轻,这时可以认为体重减轻与糖尿病有关。这种减轻是逐渐的,往往每月减一两斤,到半年以后就放慢了,体重不容易再往下掉了。总之,2型体重减轻,尤其是腹围缩小,是好事,而不是病情加重的症状。
150?fdh:150)" >&&&&&&&&&&&& & 正文
糖尿病患者瘦好还是胖好?6个方法控制体重
常听人说,得了病,人就会变得、多饮、,而且身体会变得越来越瘦。那么,为什么会导致人体消瘦呢?下面让专家来解答一下。糖尿病导致人体消瘦的原因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功能减退或胰岛素抵抗等引发胰岛素缺乏而导致一系列代谢紊乱的病症。首先,因为缺少胰岛素就不能使更多的葡萄糖进入细胞化,引起血液中的血糖浓度上升,即:高血糖。同时,高血糖又具有高渗利尿的作用,就会使糖尿病人多尿。然后,尿量多、明显,体内,刺激口渴中枢,才会出现口渴症状,导致多饮。这样,身体就会得不到充分的水分,而血糖过高,又不能使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速来补充能量和热量就造成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被大量消耗,所以人体就会慢慢消瘦,抵抗力下降。严重者体重可下降数十斤,以致力,精神不振。病程时间越长,血糖越高;病情越重,消瘦也就越明显。糖尿病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一种疾病,而人群患病的几率也是很高的,这让很多人都产生了困惑,他们都不明白到底为什么旁人会容易得糖尿病,那么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为什么胖人容易得糖尿病。为什么胖子容易得糖尿病1、与胰岛素的关系:研究资料报道,肥胖者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的数量较不肥胖者明显减少,结合的胰岛素也就减少,使得胰岛素降血糖作用的能力减弱,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因此,肥胖者更易患2型糖尿病。2、肥胖与血脂紊乱的密切:肥胖是引起胰岛素抵抗、血脂紊乱不仅相互加重对胰岛功能的损害,使糖尿病病情恶化,还共同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美国资料报道要想买保险先量腰围,你裤腰带越长,你买保险交钱就越多。肥胖确实与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非常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所以有人说糖尿病干脆叫糖胖病,不是空穴来风,是确有实据的。肥胖是发生糖尿病最危险的因素。据现代医学的观点,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发病的根源和基础。而肥胖病又是导致胰岛素抵抗重要因素。3、肥胖导致的异常反应:导致肥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特别是与不健康的饮食结构及少动的生活方式有关。脂肪组织通过局部和全身信号网络调节能量代谢,使机体适应不同的代谢状态。当脂肪贮存过多时,机体信号网络不能适应这种状态,从而引起不适当的反馈调节,出现脂肪细胞功能发生异常。关于肥胖容易得糖尿病的原因就给大家介绍到这了,希望通过上面的介绍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并且建议生活中大家能够控制好体重,以免给身体造成严重的影响。糖尿病病人瘦好?胖好?我们知道糖尿病患者要控制体重,以至于不少人患者认为是越瘦越好,其实,糖尿病患者的体重是有一定标准的: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最好把体重控制在理想体重的95-105%范围内。那么,如何在饮食上帮助糖尿病患者减肥或增肥呢?1、控制总热量。糖尿病病人的饮食控制决不像有些人理解的那样,仅仅是主食控制,而是还包括对副食、特别是肉类、脂肪类等含热量较高的食品的综合控制,使每天摄取的热量保持在适宜的水平,以控制血糖和体重。2、合理安排各种营养成分。对于糖尿病病人来说,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都是必要的营养成分,必须合理分配,避免过食或偏食。应在糖尿病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下,按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饮食计划。应以碳水化合物类食物(如:米、面、地瓜、土豆、山药等)作为主食,宜多吃些蔬菜、瓜果,根据需要适量进食奶及奶制品、肉类、禽蛋类及坚果类,少吃糖、油脂、动物脂肪。一般来讲,在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5-60%,蛋白质占15-20%,脂肪占25%,避免粮食越吃越少,而肉类脂肪越吃越多的倾向。3、食物的品种应多样化。宜多食高膳食纤维食物,如荞麦、燕麦、豆类和蔬菜等。这类饮食便于保持餐后血糖不至于太高,而且还有降低体重和通便作用。4、饮食清淡。“清”是指低脂少油饮食,“淡”是指不甜不咸饮食,具体的说是不吃甜,少吃盐,不吃油煎、炸、油酥及猪皮、鸡皮、鸭皮等含油脂高的食物。这对控制体重、血糖、血压,血脂和血粘十分有益;5、少量多餐。对糖尿病病人来说是一种很好的饮食习惯,可稳定血糖水平,避免血糖波动,使血糖既不太高也不过低。具体来说,应做到“一天不少于3餐,一餐主食不多于100克”的进食方法,每天进食主食超过400克者,宁可多吃几餐,也不要某一顿吃得太多;6、戒烟、限酒。酒中所含的酒精不含其他营养素只供热能,每克酒精产热约7千卡(294焦),长期饮用对肝脏不利,而且易引起血清甘油三脂的升高。少数患者空腹饮酒后引起低血糖反应,所以,为了安全还是不饮酒为佳。
(责任编辑:黄莹 )
文章关键词:
可以说,没有哪一种疾病能像糖尿病这样,对体重有如此明显的影响。有的人忽然变得能吃能喝,体重却不增反降,自以为是减肥成功了,可一体检就傻眼……
得了糖尿病,是不是只要控制好血糖就万事大吉了?或许大部分人对此持有肯定的意见,但事实上,糖尿病患者却是肿瘤相对高发的人群,患肿瘤的概率是……
刘艳一直都有用冷水刷牙的习惯,因为她觉得这样可以让牙齿更坚固。但是已经好几天了,刘艳发现每次自己刷牙的时候都会有牙龈出血的问题,难不成是……
外媒称,一项最新研究显示,随着中国、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肥胖人数增多,全球糖尿病患者在过去20年中增加近一半。
每一种水果中都含有糖分,吃了必然会使血糖升高,但是,并不是说得了糖尿病所有的水果都不能吃了,这是错误的,有的水果对糖尿病是有好处的。那么……
相关健康数据
擅长:糖尿病及其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甲亢及其他甲状腺疾病、肥胖症、血脂异常症、垂体性疾病、肾上腺疾病及矮小症...
擅长:糖尿病、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甲状腺疾病; 生长发育(身材矮小); 痛风、 垂体、肾上腺等内分泌及代谢...
副主任医师
擅长:2型糖尿病及慢性并发症、代谢综合征、肥胖、难治性骨质疏松症、甲状腺疾病诊治
副主任医师
擅长:擅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疑难杂症,尤擅长糖尿病及急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疾病、代谢综合征、肥胖及其它内分泌...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专家在线解答网友疑惑
擅长:熟练掌握各种泌尿、男科疾病的诊断与处理……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