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醇 静脉炎外渗后,为什么会出现静脉炎

任瑞新(河南省新乡市传染病医院急诊科 453000)
【摘要】目的 探讨新鲜马铃薯片治疗静脉滴注甘露醇所致的静脉外渗的最佳方法;方法 将静脉输注甘露醇所致的静脉外渗病人18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90例采用新鲜马铃薯片贴敷治疗,对照组90例采用传统的硫酸镁湿敷;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100%,痊愈率81.2%,对照组总有效率94.5%,痊愈率55.7%,两组痊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新鲜马铃薯片贴敷能有效地治疗静脉输注甘露醇所致的静脉外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新鲜马铃薯 甘露醇 治疗 外渗 护理
【中图分类号】R7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8-01
&&&&&&& 甘露醇是高渗性的组织脱水药物,临床上常用20%甘露醇静脉快滴以降低颅内压,因药物浓度高,滴速快.使用时间短和患儿本身缘故,易造成液体外渗,如不及时处理,穿刺点瘀血肿胀,刺痛感.甚至组织坏死。因此对外渗的早期预防及处理仍是护理人员关注的焦点。我科于2009年5月&2012年5月,应用新鲜马铃薯治疗静脉输注甘露醇所致的静脉外渗180例,临床应用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入选标准: 2009年5月&2012年5月在我科住院的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患儿;年龄》1岁或《5岁;需经外周表浅静脉每4.6.8.小时或每12小时快速点滴甘露醇致静脉外渗的患儿180例,将180例静脉外渗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各90例,其中男120例 (66.7%). 女60例(33.3%),年龄1-5岁,平均为1.9岁,实验组采用新鲜马铃薯片贴敷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50%硫酸镁湿敷,两组年龄.性别.静脉炎的程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 1.2 判断标准
&&&&&&& 采用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静脉渗出分级的判断标准,&I级: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直径&1英寸,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Ⅱ级: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直径1-6英寸,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Ⅲ级:皮肤发白,半透明状,水肿范围的最小处直径&6英寸,皮肤发凉,伴有中等程度的疼痛,可能有麻木感;Ⅳ级:皮肤发白,半透明状,皮肤紧绷,有渗出,皮肤变色,有瘀伤.肿胀,水肿范围的最小处直径&6英寸,可凹陷水肿,循环障碍,中等到重度疼痛,本组180例患儿静脉渗出按此判断标准为Ⅱ-Ⅳ级。
&&&&&&& 1.3 治疗方法
&&&&&&& 1.3.1 实验组选用新鲜马铃薯,视静脉渗出面积大小而定,将它切成片,厚约0.1-0.2cm,取片贴敷于静脉渗出处,稍大于静脉渗出范围,用胶布固定,待汁干后(1-2)小时重新更换,保持湿润为宜,共用三天,治愈者可提前停用。
&&&&&&& 1.3.2 对照组则使用传统的50%硫酸镁湿敷,用两层纱布浸透50%硫酸镁湿敷于患处,水温45&50℃,纱布上方覆盖保鲜膜15-20分钟更换一次,也要保持湿润为宜。
&&&&&&& 1.3.3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水肿完全消退,皮肤温度与颜色正常,无疼痛。显效:水肿基本消退,皮肤温度与颜色正常,有轻微压痛。有效:水中稍有消退,皮肤温度与颜色正常,有压痛。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 2.结果
&&&&&&& 两组疗效比较,见下表:
&&&&&&& 表1 2组患儿治疗静脉渗出的疗效比较 例(%)
&&&&&&& 注:两组痊愈率比较p&0.05
&&&&&&& 从表中可见: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疗效比较,实验组总有效率100%。痊愈率81.2%,对照组总有效率94.5%,痊愈率55.7%,两组痊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说明新鲜马铃薯贴敷治疗静脉输注甘露醇所致的静脉渗出具有良好效果,明显优于50%硫酸镁。
&&&&&&& 3. 讨论
&&&&&&& 3.1 静脉渗出不仅给患儿造成痛苦,增加护士静脉穿刺的难度,而且严重影响患儿的治疗与康复,静脉渗出的发生主要与透静脉后壁,引起药物外渗。甘露醇为高渗溶液,可以有效降低颅内压,减轻脑组织水肿,是小儿脑炎的常用药物,而现代中医学研究发现,马铃薯的主要成分是淀粉、糖类、粘液质等[2],马铃薯、别名洋芋、土豆、性甘平,有补气、健脾、消炎、解毒之功效,在民间应用单方治疗外伤后局部软组织水肿、烫伤、烧伤等有一定疗效[3]。马铃薯含有大量淀粉,用于治疗液体外渗,具有高渗作用,能缓解局部肿胀,马铃薯内含丰富的B族维生素,其中维生素B2参与糖蛋白质及脂肪的代谢,可保护皮肤免受炎症侵害,而维生素B1能激活胆碱乙酰化酶,有维持神经系统的功能及抗神经炎的作用[4],马铃薯内的胆甾烷衍生物茄碱,可渗于皮下组织及血管内,加快血液流通起到较强的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作用[5]。应用新鲜马铃薯片贴敷治疗因静脉点滴甘露醇所致的静脉渗出,是根据静脉渗出的临床表现进行对症治疗,在减轻组织水肿和止痛方面有显著的作用。
&&&&&&& 3.2 马铃薯贴敷治疗应注意事项:①需选择优质马铃薯,无变质.发芽或变绿,防止吸收大量龙葵素中毒。②要保持局部清洁,贴敷时间可持续,待汁干后重新更换,保持局部湿润,以尽快达到治疗效果。③睡眠时保持局部肢体抬高,有利于血液循环,减少外渗。④注意观察局部有否过敏现象,如有皮肤红肿、痒、痛等过敏症状及时停止并观察。⑤另外冬天气候寒冷,可将马铃薯用40&45℃温开水浸泡一分钟,使其接近皮肤表面温度,减少对皮肤的不良刺激并用保鲜膜覆盖其上,利于药物吸收,其不足之处是外敷时间过长时,马铃薯会因干燥而粘贴在皮肤上,不利于更换,局部皮肤也会染成淡黑色,但可用温开水浸泡洗掉或用湿毛巾擦洗干净。
&&&&&&& 3.3 对照组发生5例治疗无效,其原因是传统的50%硫酸镁湿敷只用于血管通透性高而引起的静脉炎,而对于甘露醇本身是高渗性药物,故50%硫酸镁对水肿消退效果较慢,甚至无效,且遇冷后容易结晶,操作不方便,对患儿的皮肤产生刺激作用明显。
&&&&&&& 4. 小结
&&&&&&& 经过临床比较观察,发现新鲜马铃薯片贴敷能有效地治疗静脉输注甘露醇所致的静脉渗出,也是一项安全、可靠、有效、副作用小的预防措施,还有马铃薯取材方便、价格低廉、操作简便、效果理想.深受患儿及家属的欢迎,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1]范兔英.体液渗出的常见原因与对策 [J]护理研究 2006(03).
[2]靳世英主编.实用中医外治法[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3]李时珍.本草纲目 西安 世界图书西安公司 .
[4]吴景时.药理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5]任晓芳,钱爱萍.马铃薯片敷贴预防输液导致静脉炎.临床护理 ):43.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网络读者服务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咨询热线:028-
药品资讯网--新药研发行业门户!
您现在的位置:
> 封闭药物外敷治疗甘露醇外渗致局部组织损伤的疗效观察
封闭药物外敷治疗甘露醇外渗致局部组织损伤的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
【题 名】封闭药物外敷治疗甘露醇外渗致局部组织损伤的疗效观察
【作 者】罗盂媛
【机 构】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医院神经外科 广东佛山528200
【刊 名】《中国当代医药》2013年 第16期 93-94页 共2页
【关键词】甘露醇外渗 外敷 护理 疗效观察
【文 摘】目的探讨局部外敷利多卡因与地塞米松联合马铃薯片外敷治疗高渗药物外渗致局部组织损伤及预防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36例甘露醇药物外渗致大面积(红肿痛范围超过5cm×5cm)局部组织损伤患者按单月、双月发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8例)静脉滴注甘露醇外渗后单用马铃薯片湿敷,观察组(18例)静脉滴注甘露醇外渗后给予2%利多卡因5mL加地塞米松5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10mL湿热敷30min后再予马铃薯片贴敷,并对两组局部红肿痛等症状的治疗效果及有无静脉炎发生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局部外敷封闭药物预防皮肤损伤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2%利多卡因5mL加地塞米松5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10mL湿热敷后再予马铃薯片贴敷,可明显控制高渗药物外渗后对局部组织的刺激,迅速减轻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有效预防局部皮肤组织的坏死及静脉炎的发生,效果明显优于单用马铃薯片外敷。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赞助商链接
推荐专业资料
赞助商链接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nginx/1.4.1静脉输入甘露醇外渗用50%葡萄糖加利多卡因外敷的临床观察--《中国医药指南》2013年17期
静脉输入甘露醇外渗用50%葡萄糖加利多卡因外敷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输入甘露醇外渗采用50%葡萄糖加利多卡因外敷的效果。方法将本科室从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发生的因静脉输入甘露醇引起外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给予50%葡萄糖加利多卡因外敷患处皮肤,对照组给予50%硫酸镁湿敷患处皮肤。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尺进行评分,分别于外敷前及外敷1h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外敷1h后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渗出局部组织红、肿、疼痛症状消失快,二者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50%葡萄糖加利多卡因外敷治疗静脉输入甘露醇外渗的疗效优于50%硫酸镁外敷的疗效。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472【正文快照】:
甘露醇作为高渗性脱水利尿药,在临床上减轻组织水肿,降低颅内压和减轻组织压迫的首选药物,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患者。然而,临床上因各种原因,在静脉输入甘露醇时发生外渗,外渗后如果处理不当,即可造成局部软组织严重病变,甚至坏死、溃烂[1]。我科从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对静脉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卢欣欣;于兰贞;魏代艳;;[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年2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程乐梅;[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周凌燕;黄美健;;[J];安徽医学;2011年06期
刘晓鸿;张明生;;[J];安徽医药;2006年07期
刘志荣;高群;;[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张秀兰;;[J];北方药学;2006年02期
高志华;;[J];北方药学;2006年03期
黄靖;;[J];北方药学;2011年01期
刘功莲;;[J];北方药学;2011年04期
孙春霞;颜乾麟;陈志萍;;[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王革,王德珊,刘永江;[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8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改芝;;[A];2008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8年
陈跃进;黄小茜;伦小燕;;[A];2008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8年
刘立肥;;[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韦龙静;;[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王秀琴;李南屏;王静;史志新;;[A];第二届全国药物性损害与安全用药学术会议——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与临床安全应用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韦龙静;;[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振魁;[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谢斌;[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曹济民;[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5年
王旭;[D];浙江大学;2007年
杨晓娜;[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连重光;[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张俊;[D];山西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雷鸣;[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吕茜茜;[D];西北大学;2011年
焦玲;[D];吉林大学;2011年
黄俊珺;[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陈凌;[D];兰州大学;2011年
姜丰艳;[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刘佳;[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张超;[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范明峰;[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朱萌;[D];山东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曼;[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3年12期
陆宇晗,马双莲;[J];实用护理杂志;2002年11期
李漓,刘雪琴;[J];实用护理杂志;2003年06期
史崇清,李峥;[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年14期
徐东娟,王克芳;[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年19期
李漓,刘雪琴;[J];中华护理杂志;2003年02期
刘雪琴,李漓;[J];中华护理杂志;2004年03期
张菊英,邹瑞芳,叶家薇;[J];中华护理杂志;2005年06期
徐东娟,王克芳;[J];中华护理杂志;2005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翠;田娟;甄宗荣;;[J];实用护理杂志;2003年16期
胡龙,魏继红,倪金军;[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1年02期
王碧艳;尹云清;;[J];当代护士(专科版);2008年12期
李尚娣;周月琼;曾飞燕;;[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07期
黄光红;王桂芬;;[J];吉林医学;2006年06期
;[J];中国临床医生;1988年08期
王翠,田娟,甄宗荣;[J];护理研究;2004年03期
李玉蕊;;[J];哈尔滨医药;2006年01期
李颖;[J];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5年01期
姜华萍;;[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卷;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耿庆文;;[A];全国第九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周素素;郭静洁;;[A];2006年浙江省肾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黄坚;;[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医院感染新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王玉英;;[A];首届《中华护理杂志》论文写作知识专题讲座暨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毛红波;;[A];全国静脉治疗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陈明远;;[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静脉治疗护理学术交流论文汇编[C];2007年
曾芳;;[A];全国第5届重症监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唐汇群;冯丽;王丽娟;;[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赵辉;邝英琦;;[A];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五次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胡安居;;[A];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丛玉隆 马骏龙;[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广文;[N];医药经济报;2007年
王和平;[N];家庭医生报;2006年
陶海;[N];家庭医生报;2006年
;[N];医药导报;2006年
夏杨;[N];医药经济报;2009年
程歆琦;[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容宏志;[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广中;[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权国波;[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7年
刘伟玲;[D];天津大学;2006年
杨波;[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张联合;[D];浙江大学;2005年
谷筱玉;[D];天津大学;2007年
孙芳;[D];复旦大学;2006年
张靖华;[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许长德;[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小春;[D];四川大学;2006年
马利平;[D];吉林大学;2007年
王华忠;[D];第三军医大学;2007年
梁献慧;[D];郑州大学;2007年
齐韬;[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曹丽华;[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何艳梅;[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杨丽娜;[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陈丹;[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焦绘春;[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摘要】目的探讨喜辽妥乳膏在治疗甘露醇液体外渗所致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对54例静脉滴注20%甘露醇液体外渗的患者,及时" />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喜辽妥乳膏治疗甘露醇静滴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目的探讨喜辽妥乳膏在治疗甘露醇液体外渗所致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对54例静脉滴注20%甘露醇液体外渗的患者,及时在患处及周围使用喜辽妥乳膏治疗。结果观察损伤的皮肤恢复快、时间短、并发症少。结论喜辽妥乳膏在治疗甘露醇外渗中安全、简便、省时、高效,患者舒适,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中国论文网 /6/view-5727884.htm  【关键词】喜辽妥外涂;治疗;甘露醇外渗;静脉炎 文章编号:(2013)-12-7339-01   20%甘露醇是一种脱水剂,是神经内科常用降低颅内压的首选药物,因其安全可靠,降压迅速,受到广泛的应用[1]。然而,因药物浓度高,滴注速度快,容易造成液体外渗。若外渗处理不当,轻则引起局部肿胀疼痛,重则导致组织坏死,更甚者引起医疗纠纷。因此对甘露醇静脉滴注外渗的及时处理是护理的关键[2]。本科自2009年1月――2011年11月对54例静脉滴注甘露醇液外渗后采用喜辽妥乳膏外涂治疗进行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入选的54例均为2009年1月――2011年11月在本科住院发生静脉滴注20%甘露醇外渗患者。男31例,女23例,年龄46-83岁。其中脑出血3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5例,大面积脑梗死4例,病毒性脑炎2例,所有病例外渗静脉的程度表现为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或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10-20cm。本组病例依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标准[3]:Ⅰ度静脉炎41例,Ⅱ度静脉炎11例,Ⅲ度静脉炎2例。   1.2处理方法用无菌干棉签将喜辽妥乳膏(通用名: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商品名:喜辽妥Hirudoid,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沿静脉走向外涂喜疗妥药膏3-5厘米,以螺旋式手法局部轻轻按摩患处部位15-20min,2次/d,并抬高患肢,直至静脉炎消失痊愈时停止。多次静脉滴注20%甘露醇时,沿血管方向外涂喜辽妥乳膏,可以预防发生静脉炎。   1.3疗效评价喜辽妥外涂后4h患者感觉疼痛减轻,24h后红肿明显消退,疼痛明显减轻,48h后52例损伤皮肤痊愈,72h后2例损伤皮肤痊愈。本组54例中已消除红肿及疼痛,减轻患者了痛苦,且无不良反应。由于及时给多次静脉滴注20%甘露醇的患者外用喜辽妥乳膏,避免静脉炎发生。   2讨论   2.1甘露醇外渗的常见原因为①神经内科患者因意识障碍、躁动容易引起输液外渗,特别是昏迷患者发生渗漏时,未被及时发现,渗漏范围大。②静脉注20%甘露醇,浓度高、输液速度快,造成血管扩张,对血管刺激性强,容易使静脉内膜通透性增加,引起药物外渗。一般20%甘露醇125ml在15min内滴完,输注速度太慢,就不能迅速提高血浆渗透压,不能有效地消除组织水肿。反复多次在同一血管处穿刺后,血管的破损处未来得及完全修复,导致药物从破损处外渗。③滴注甘露醇的渗漏与注射次数有关,临床使用甘露醇通常是24h内q.8h或q.6h用药。渗漏时常引起局部组织化学性炎症反应而出现肿胀、水疱、甚至坏死。甘露醇外渗不仅给患者增加了痛苦,而且影响患者的治疗、康复,也给护理工作增添了一定的困难[4]。   2.2甘露醇外渗损伤的组织机理甘露醇外渗至皮下组织,则不易被组织所吸收,同时可提高组织液的压力造成渗压梯度的反差,促使更多的液体由血管内渗透到组织中,加重皮肤、组织的损伤,出现严重的充血、水肿及炎细胞浸润发生局部肿胀、刺痛。甚至出现严重病变、坏死、溃烂[5]。此外,甘露醇外渗伴有局部淤血时局部损伤不仅来自甘露醇本身,还有外渗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凝血因子等对局部血管的刺激[6]。   2.3喜疗妥乳膏外涂治疗外渗原理喜疗妥乳膏的主要成分是多磺酸粘多糖,通过作用于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而具有抗血栓形成作用。另外,它通过抑制各种参与分解的酶,以及影响前列腺素和补体系统而具有抗炎作用;还能通过促进间叶细胞的生成以及恢复细胞间物质保持水份的能力从而促进结缔组织的再生,改善患处局部血液循环[7]。因此,喜疗妥能防止浅表血栓的形成,促进渗出液的吸收,阻止局部炎症的发展和加速血肿的吸收,消除水肿能促进正常结缔组织的再生,有利于组织的复原,对外渗性静脉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使用喜疗妥乳膏后,顺血管方向以螺旋式手法局部按摩患处部位,可以起到活血化瘀、舒经通络、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另外,按摩后可以使药物充分渗透人患处皮肤,达到消除红肿、疼痛、硬结等静脉炎症状的作用,从而促进愈合[8]。喜疗妥乳膏外用操作简便,无刺激性,患者易于接受,并且及时使用可以缩短治愈时间,提高有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新谦,余有豫,汤光.新编药理学[M].第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张继萍.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及对策[J].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32.   [3]郝建红,商临平.酒精湿敷预防静滴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33.   [4]吴金凤.喜辽妥软膏对治疗20%甘露醇静脉滴注外渗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4):126-128.   [5]陈丽芳,丁泽林.20%甘露醇致静脉损伤的扩展[J].实用医学杂志,):102.   [6]韩雪玲,胡淑芳,张文香,杨喜民,赵永霞,王明兰.甘露醇外渗后局部组织损伤处理的实验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161.   [7]戴勤,刘丽华,尤国美,李萍.喜辽妥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2,(06):477.   [8]吴金凤.喜辽妥软膏对治疗20%甘露醇静脉滴注外渗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4):127.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甘露醇 静脉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