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涛信箱中医能治妇科巴仕4级中性粒细胞比率偏低吗?

cctv4中华医药洪涛信箱治疗湿症中医治疗方法_百度知道
cctv4中华医药洪涛信箱治疗湿症中医治疗方法
我来帮他解答
其他类似问题
cctv4中华医药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肿瘤坏死因子和γ干扰素对调节中性粒细胞抗白念珠菌活性的研究--《中华皮肤科杂志》1994年05期
肿瘤坏死因子和γ干扰素对调节中性粒细胞抗白念珠菌活性的研究
【摘要】:通过检测白念珠菌菌落形成单位的方法,观察人类肿瘤坏死因子(Hu-TNF和重组人类 干扰素(rHu-IFN- )对人嗜中性粒细胞(PMN)抗白念珠菌活性的调节。发现Hu-TNF和rHu-IFN- 本身不能直接影响白念珠菌生长,但能增强人PMN抗白念珠菌生长的活性,这种作用的强弱与其预培养时间有关;此外这两种细胞因子具有协同增强PMN抗白念珠菌活性的作用。这对于增强免疫损伤患者抵抗条件致病真菌感染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363.1【正文快照】:
最近发现,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Y干扰素具有调节嗜中性粒细胞(PMN)多种功能的作用’‘’。但有关细胞因子调节PMN与真菌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甚少。我们通过检测菌落形成单位的方法,观察正常人PMN及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对白念珠菌生长的影响,以及人类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文刚!430030武汉,陈映玲!430030武汉,周礼义!430030武汉;[J];中华皮肤科杂志;1999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帅学宏;[D];甘肃农业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静,刘建平;[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吴俊英,徐振山,蒋闺臣,刘嗣镐;[J];蚌埠医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叶强,吴俊英,鲍子雨;[J];蚌埠医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范仙萍;[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1998年01期
何浩明,李国仁,田小平,苏彩女,徐凤英,庄惠琴;[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1999年03期
曾怡,朱明华,吴增树,黄聘和,孙涛,蒋丽,叶长宁,李良忠;[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1997年03期
朱明华,曾怡,蒋丽,李长虹;[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1998年04期
徐树良,田爱民,陈军浩,张癸,钱宁;[J];中国输血杂志;2002年02期
徐树良,戴宇东,田爱民,赵旺胜;[J];中国输血杂志;2003年03期
杨江存,张崇信,宋耀军,黄体强;[J];中国输血杂志;1994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朴恩姬;[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1年
张明;[D];吉林大学;2004年
杨薇;[D];厦门大学;2004年
耿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何大为;[D];第四军医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杰青;[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杨瑞宁;[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樊一笋;[D];苏州大学;2001年
魏凯峰;[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1年
杨明媚;[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李丹;[D];湖南大学;2001年
江平;[D];河北医科大学;2002年
李文君;[D];第一军医大学;2002年
陈慧;[D];湖南大学;2002年
柏兵;[D];南京医科大学;2003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志洁,黄铁牛,刘焱文,杨占秋,肖红;[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陈小野,周永生,樊雅莉,张宇鹏,蒋小丽,邹世洁,崔成德,乔文彪,李玉梅,王肃,王左原,邵德彬,王丽芳,庞大本,池旭生;[J];中国医药学报;2001年04期
王瑾雯,陈瑗,周玫,莫永炎,张宝;[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程富胜,胡庭俊,陈炅然,苗小楼,张霞,高芳,孟聚诚;[J];动物医学进展;2005年05期
陈炅然,胡庭俊,程富胜,孟聚诚,高芳;[J];动物医学进展;2005年08期
魏传晚,曾和平,王晓娟,徐淑永,王辉;[J];广东化工;2004年01期
白润江,任娅,于红娟;[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陈 群,刘家昌;[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田庚元,冯宇澄;[J];化学进展;1994年02期
李志孝,刘方明,孟延发,陈耀祖;[J];化学学报;1996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青;李岷;唐荣才;刘维达;周武庆;沈永年;吕桂霞;;[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王慧;徐宁;邢来君;李明春;魏东盛;;[J];生物工程学报;2011年06期
周洁;廖万清;;[J];世界临床药物;2011年07期
祝贺;王文岭;李海涛;敖俊红;杨蓉娅;;[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1年02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郭仁勇;;[A];2008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刘泽虎;吕雪莲;吕桂霞;沈永年;徐宏彬;陈伟;胡素泉;刘维达;;[A];2008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陈官芝;马海丽;;[A];2007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医学真菌学术会议暨医学真菌实验室研究技术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杨继君;陈兴平;;[A];“环境与健康”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王冬云;谭升顺;马慧群;马韵琴;陈庆秀;;[A];200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黄孝天;傅颖媛;莫冰;况南珍;余克花;;[A];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会议议程及论文摘要集[C];2002年
王慧;梁勇;魏东盛;邢来君;李明春;;[A];2010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苏英;李春阳;;[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刘泽虎;吕雪莲;吕桂霞;沈永年;徐宏彬;陈伟;胡素泉;刘维达;;[A];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江文;杨继君;陈兴平;;[A];湖北省暨武汉微生物学会真菌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大会报告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琳;[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焦泽龙;[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贺志彬;[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陈孙孝;[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周村建;[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唐人杰;[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李西川;[D];天津大学;2009年
冯金荣;[D];天津大学;2010年
陈江汉;[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徐铮;[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钟毅;[D];中山大学;2012年
张蕾;[D];福建医科大学;2012年
郭雅莉;[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董玲玲;[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黄悦;[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张玉倩;[D];复旦大学;2011年
杜玮;[D];天津大学;2010年
黄海;[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孙漩嵘;[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黄孝天;[D];江西医学院;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远离心脏病:防治血脂异常是第一“要务”
发布时间:&&&来源:&&&84人关注
远离心脏病
防治血脂异常是第一“要务”
  “目前我国有1.6亿人患血脂异常,成人血脂异常总患病率为18.6%。我国每年死亡人数中约有40%死于心血管疾病。”是近日我国卫生权威部门发布的信息;马季、高秀敏、侯耀文等名人猝不及防地离去,更是让“心脏病”、“猝死”两词汇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地被提及。频频敲响的生命警钟给世人什么提示?大家应该如何“护心”?日前,记者在诸多专家的讲解中,得到了答案。&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心肌梗死的“元凶”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洪昭光说:猝死虽然发生于顷刻之间,然而与之密切相关的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等却是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过程中的“瓜熟蒂落”,而血脂异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第一项危险因素。当前,血脂异常的首要治疗目标就是降低胆固醇。&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谁能没有点儿‘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这句时下的社会流行语,表明人们离健康越来越远了。&&专家指出,血脂包括甘油三酯、胆固醇两类成分,来源于吃进体内的食物以及人体自身的合成。胆固醇又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心肌梗死的“元凶”、脑血栓的“帮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周玉杰说,高血脂最重要的是胆固醇高,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坏”胆固醇高;“冠心病危险因素众多,但高胆固醇是与冠心病的发生、死亡呈现因果性联系的因素。”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胡大一也指出:从血脂异常角度来看,引起冠心病的最重要因素和必备条件就是高胆固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升高;研究表明,当人群的胆固醇水平下降1%,其冠心病的发病率就下降2%。&
  专家们提醒大家:血脂升高本身无任何症状,体征也很少,因此仅靠临床征象难以发现高胆固醇血症,需进行血液化验方可确定。40岁以上男性、绝经女性、肥胖者、有黄色瘤者、有血脂异常及心脑血管病家族史者,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每年检测一次血脂。&
  动脉粥样斑块——人体内的“不定时炸弹”
  在高胆固醇与冠心病之间,还有一个不能不提的概念,那就是“粥样斑块”。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就是:高胆固醇血症→粥样斑块→心血管事件。&
  对此,周玉杰解释说:由于血管内皮功能受损,胆固醇就会沉积于动脉血管壁内,并逐渐形成粥样斑块。而粥样斑块又可分为稳定的和不稳定的。稳定斑块的表面纤维帽厚韧,内部脂肪少,像“厚皮小馅的饺子”,不易破裂;不稳定斑块的外面纤维帽较薄,内部脂肪含量多,像“薄皮大馅的饺子”,容易破裂。“稳定斑块可逐渐变大,使血管腔变窄,造成供应心脏、大脑的血流减少,从而引起心绞痛、脑供血不足等;不稳定斑块容易没有先兆地破裂,斑块内涌出的物质会形成血栓,引发急性心肌梗死、中风、猝死等。”这些斑块就像人体内的“不定时炸弹”。&
  低脂饮食、适量运动、降脂药物——远离冠心病三“法宝”
  谈及防治血脂异常,洪昭光说:“当前医疗是高科技、高投入、高风险,而健康则很简单、很节约、很容易。”这就是说,合理饮食和规律运动是防治血脂异常的根本手段和基础。&
  周玉杰对于合理饮食的解释是:一是低脂饮食,包括不吃肥肉和猪油、少食用黄油、饮用低脂奶,还有用鱼油或不饱和油代替饱和脂肪烹饪;二是减少胆固醇摄入,如少吃动物内脏、限制肉类、吃蛋黄每周不超过两个;三是控制总热量,多吃蔬菜、水果等。研究显示,素食可以降低“坏”胆固醇10%左右。
  他还指出,在合理饮食的同时,步行、慢跑、游泳、扭秧歌、跳健身舞、爬山、骑自行车、打老年门球等进行适当运动,也有利于改善血脂状况。&
  “使用上述方法如果仍不能使血脂恢复正常,则应服用降胆固醇药物,可以降低血脂水平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胡大一说。他指出,他汀类药物是目前降低胆固醇最有效的药物,可以稳定和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这种降胆固醇治疗可减少重要冠心病事件34%,使中风的风险降低21%。&
  胡大一还特别强调,在服用药物的同时仍应坚持饮食治疗、增加体力活动,以达到最好的效果。他自己就坚持日行万步,最终“走”出了血脂异常的“队伍”。(周婷玉&&朱剑敏)
喝绿豆汤有讲究
  很多人都知道绿豆汤有消暑益气、清热解毒等功效,但怎样喝才能起到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效果呢?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营养协会提醒广大消费者,绿豆的消暑之功在皮、解毒之功在“肉”,所以要“对症”喝。&
  据介绍,以消暑为目的喝绿豆汤时,不要把绿豆一起吃进去,只需喝清汤;煮绿豆的时间不要太长,生绿豆加凉水煮开,旺火再煮五六分钟即可。不过,大家应注意,绿豆属于凉性药食之品,身体虚寒或脾胃虚寒者过量饮用,会出现腹痛腹泻;阴虚者也不宜大量饮用,否则会致虚火旺盛而出现口角糜烂、牙龈肿痛等症状。&
  将绿豆煮得“酥烂”的绿豆汤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功效。由于这种绿豆汤具有利尿下气的功效,因此在食物或药物中毒后喝,还能起到排除体内毒素的作用,其对“热肿”、“热渴”、痘毒等也有一定的疗效。这样的绿豆汤色泽浑浊,消暑效果欠佳,但有很强的清热解毒功效。&
  此外,喝绿豆汤还有降低血压、降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
  (宋景军&王中宇)
黄褐斑,中药抗氧化治疗效果好
邬 红 深圳市还原美美容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一种色素代谢异常皮肤疾病——黄褐斑,尽管不妨碍吃喝,但明显影响人的面部美观,经常令成年女性很烦恼。
  黄褐斑的临床表现为:面部出现淡褐色或深褐色斑。该斑呈对称性、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但边界清楚,多分布在颧、颊、鼻、额、眉及上唇等部位,患者无自觉症状,春夏季加重,冬季减轻。如不治疗,多数患者面部的黄褐斑呈发展趋势。我们应用中医药还原疗法治疗了150例黄褐斑患者,疗效显著。这一疗法是内服外用中药,并强调“内调”。
  正常皮肤对阳光具有一定的吸收能力,从而保护机体内的器官和组织免受阳光的损伤。皮肤表层的基底层中有一种黑素颗粒,对防止紫外线损伤皮肤具有重要作用。黑素颗粒具有吸收紫外线的能力,正常皮肤经过日光照射而变黑,但停止照射后,这种皮肤变黑的反应会迅速消退。因此可以说黑素颗粒对防止紫外线照射引起的日晒损伤能起到屏障作用。
  现代医学认为:黑素和脱黑素过量及代谢障碍,是造成色素沉着即黄褐斑的重要原因。无论是真黑素,还是脱黑素的生成,多巴均是起始“原料”,若能控制或减少人体对多巴的合成,就可降低或阻止黑素的形成。酪氨酸酶是合成多巴的催化剂,如果能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氧化反应即可得到控制,从而减缓反应速度,减少黑素的形成。而紫外线照射是激活酪氨酸酶反应过程的先决条件,紫外线能激活黑素细胞,因而紫外线也是黑素细胞制造黑素的动力。因此,减少紫外线照射是降低酪氨酸酶活性的方法之一。若在内服外用的中药中加入光敏物质,就可降低紫外线的作用,减少多巴合成的可能性,最终则能减少或阻止黑素颗粒的形成,而达到抑制和治疗皮肤色素沉着性疾病,达到治疗黄褐斑的目的。
  为了用药安全,中医专家们始终坚持从药食同源的中草药内寻找治疗黄褐斑的有效成分。他们通过多年实验研究、配方筛选和临床应用,以还原疗法采用多种中草药,包括薏米、白芷、百合、马齿苋等含活性强的左旋去甲肾上腺素(每100克鲜草含250毫克)以及一定量的多巴胺,限制了黄褐斑患者体内多巴的生成而起到减少黑素及脱黑素的形成作用。此外,这些中草药还含有丰富的黄酮(含量达1.67克/100克)以及维生素,可以起到紫外线吸收剂的作用即相当于减少了紫外线的照射,而产生降低酪氨酸酶活性的作用。同时,还原疗法采用的中草药,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含量可达30毫克~35毫克/100克),维生素C能阻止多巴醌进一步氧化,多巴醌可立即被还原成多巴,致使黑素不能合成。
徐经世高热证治初探
□ 卓思源 安徽省中医院曙光门诊部
  徐经世是安徽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业医50余载,精于医理,富有经验。潜心研究《内经》、《伤寒论》等古籍,师古而不泥古,在调治高热症状方面有独到之处。
  发热不越外感、内伤两大类,叶天士所谓“在卫汗之可也”,说明了治疗外感发热的治则;内伤发热多因脏腑气血虚损或失调而致,临床辨证尤需细审。高热常见于热毒性、感染性及恶性病变,其病势是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传变过程。在诊治上往往按温病卫、气、营、血进行辨治。
  辛凉宣泄治风温&&叶天士所谓:“风温者,春月受风,其气已温”。风为天之阳气,温乃化热之邪,风温从上而入,上焦近肺,熏灼肺卫,发热,恶寒,口渴,自汗,头痛,咳嗽;甚至出现神昏、谵语等“逆传心包”的证候;“所谓种种变换情状,不外手三阴为病薮”。先生析之风温入肺,气不肯降,形寒内热,肺气不得舒转,治之宜微苦以清降,微辛以宣通,肺气得以宣通肃降,病自向愈。
  典型病例:夏某,男,62岁。畏寒高热,咳嗽胸痛,铁锈色痰,病延5日急诊入院。呼吸急促,口渴喜饮。查体温39.2℃,心率82次/分,血压130/82mmHg,心音低微,右肺呼吸音低,可闻少许湿性口罗音,左侧未闻异常,有轻度脱水;胸透示右肺见有大片均匀致密的阴影;白细胞21.3×109/L,中性粒细胞80%。舌苔黄滑且腻,脉象虚浮而数。综合脉症乃系温邪伤肺,热伤津气,本虚标实,化源告竭之象,证为风温。治用辛凉宣泄,清肺化痰,佐以益气养阴,防止虚脱主之。药以西洋参5g,南沙参12g,川贝母10g,瓜蒌皮15g,杏仁10g,麻黄5g,生石膏25g,黄芩10g,冬瓜仁20g,鱼腥草10g,鲜芦根20g,生甘草6g。每天药进2剂,连服5天,佐以补液,体温渐次降至37℃,咳嗽减轻。但其后陡见自汗不止,血压降至78/60mmHg,波动不定,呈虚脱之象。当即加用独参汤频饮,病情好转,自汗渐止,血压回升,继以益气养阴,清化痰浊,数日余邪渐除,病趋向愈。
  芳香开郁解热厥&&厥者,逆也;热厥者,乃系邪热过盛,津液受损,阳气滞阻,不能通达四肢而见手足厥冷之症,重者出现神昏谵语。先生析之热厥乃由高热日久,传入营分所致,故出现昏迷不语、二便失禁等危象,欲力挽其势,化险为夷,应急当凉开,方可见效。
  典型病例:高某,女,29岁。身孕数月持续发热数10天,经治未解,时值炎夏,正产后仍高热不退,住某医院诊为恶性组织增生症,采用多种方药,病情日趋加重,未及多日则出现神昏谵语,小便失禁,经治未效,动员出院,安排后事。当晚患者家属求治于先生,先生探视前去,诊查舌红少津,脉象细数有力,认为系热久入营,证属热厥。治当芳香开窍,透邪外达,急投安宫牛黄丸。连夜服用2丸,次晨热减神情,小便自主。复诊嘱其继服安宫牛黄丸2丸,并予益气养阴,清心护营之剂。药取西洋参10g,嫩青蒿15g,醋鳖甲15g,杭麦冬12g,炒黄芩10g,鲜生地15g,生石膏20g,鲜芦根30g,竹叶卷心20片,生甘草6g。煎服数剂,热解病除,饮食渐增,恢复正常。
  本例高热危象,急当凉开,投以安宫牛黄丸以挽其势,由危转安。安宫牛黄丸具有醒脑开窍,清热解毒,芳香开郁,透邪外达之功。追溯本方出于《温病条辨》,迄今两百多年,其药组非常精炼,全方以12味药组成,计量亦较为严谨,方中多半为清肝泄热和醒脑开窍之品,而巧用麝香、冰片以取走而不守之力,以协同诸药,共达病所,合奏全功。先生认为本例所属病证,中西有异,但就其临床体征,认为热厥,只要在辨证中加以深化,选方用药切中,可收满意效果。同时在实践中运用本方不仅对高热神昏有效,而且可治诸“郁”。
  和解少阳除伏邪&&所谓伏邪证,系“伏气”所致,“伏”者,毒邪深藏于内,移时而发。伏气属温,温者为热,故往往多发于夏秋之交,况且病邪易伏在肺,而肺主燥又为秋之当令之气,兼伏暑热,故易出现口渴欲饮,大汗不已,这正是暑伤于气的特征,然寒热往来则属少阳,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谓:“伏邪温病……未有不及少阳”之意,也是温病传变的一种顺应规律。“伏气(邪)”之病,标症易解,而夙根难除,若要清除,拟需超前治疗,方可有望不再复发。
  典型病例:王某,男,53岁。长期以石匠为业,久劳伤肺,胸闷背痛,时而闷咳少痰,病延日久症状渐次加重,近2年来时至炎夏则出现持续性恶寒发热,体温高达39.5℃以上,热后汗出而不得解。口苦溲黄,口渴喜饮,饮食少进,体软乏力,视其舌红苔滑,脉象弦数;综合脉症系热毒内伏,邪及少阳,木火刑金,肺失宣通之象,治宜和解少阳,清热肃肺为先。药用南北沙参各12g,柴胡12g,黄芩10g,青蒿15g,连翘10g,生石膏15g,麦冬15g,淡竹叶10g,炙桔梗10g,芦根20g,&&&&&虫10g,甘草6g。药进5剂,身热得解,诸症悉减,惟舌苔未退,故守前方去石膏、麦冬、竹叶,加冬瓜仁15g、佩兰梗10g、车前草15g以化湿清利,药后转好。
己椒苈黄丸治疗肠鸣
——蒋健教授验案
□ 孙怡婕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金匮要略》:“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己椒苈黄丸主之。”徐彬注云:“中脘以下曰腹,腹满自不得责上焦,口舌在上,上焦无病,何以干燥,则知腹满为大肠病,口舌干燥,乃水气伤阴,大肠主津液,阴伤而津液不得上达,口舌乃干燥矣,故曰:此肠间有水气。药用防己,不言木,汉防己也,肠间为下焦,下焦,血主之,汉防己泻血中湿热,而利大肠之气;椒目,椒之核也,椒性善下,而核尤能利水;葶苈泻气闭而逐水;大黄泄血闭而下热,故主之。若口中有津液,是大肠之阴不为饮伤,故阴津不亡。”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蒋健教授善用本方,兹介绍几则病案如下。
  1.李某某,女,30岁。脐周腹痛则欲解大便,便后痛减,每日如此者三,大便不成形,夹黏冻及不消化食物,肠鸣,纳呆,舌淡红,苔薄黄腻,脉细弦。处方:防己12g,椒目6g,葶苈子12g,车前子30g,白术15g,茯苓30g,山药15g,神曲12g,麦芽15g,焦山楂12g,白芍30g,甘草12g,元胡30g,败酱草30g,7剂。二诊:服药第3剂后,大便1日1次,成形,黏液减少,无不消化物,无腹痛,无肠鸣,再予7剂以资巩固。
  处方体现以下原则:(1)化肠间之饮,用己椒苈黄丸加车前子;患者大便次数本多,故弃大黄不用;(2)健脾化湿,因饮由湿生,故用白术、茯苓、山药健脾化湿以杜饮之渐;(3)消食和胃,因患者纳呆、大便含不消化食物,故用神曲、麦芽、焦山楂消食;(4)缓急止痛,用芍药甘草汤加元胡治标;(5)清化湿热,因《金匮要略》载:“肠垢者,大肠有热也”,导师认为大便夹有黏冻即是肠垢,用败酱草清热解毒。
  2.卢某某,女,71岁。近6年大便每日4~5次,他院予服补肾中药减至2~3次,不成形或水泻,伴涕样物,便前腹痛,便后痛渐减,大便含不消化物,矢气多,有滑泄倾向;肠中辘辘有声;每日腹部聚起数次,矢气后可减;胃纳不佳,面色萎黄,呈贫血貌,胃部分切除术、胆囊摘除术后40年。舌质淡红,苔黄腻中剥,脉细弦。处方:防己12g,椒目6g,葶苈子10g,车前子30g,泽泻15g,党参30g,白术30g,茯苓30g,神曲12g,麦芽15g,焦山楂12g,鸡内金12g,白芍30g,甘草10g,元胡30g,马齿苋30g,连翘30g,枳壳6g,7剂。配合服用香连片每日3次,每次5粒。二诊:服药后大便基本每日1次,成形,无涕样物,仍有少量不消化物,几无腹痛,腹部聚起明显减少,肠鸣止。
  处方构成原则一如前案,只不过因本案肠鸣更甚、有水样泻及滑泄倾向、体质虚弱,故加重了利水健脾之品;再者本案兼有聚证,其用药与止泻矛盾,不可竟用“通因通用”法,仅委以轻量枳壳理气消痞,配合口服香连丸,以大剂量苓术健脾止泻。结果果然趋利避害。
  3.陈某,男,46岁。午后肠鸣辘辘1月,前投苓桂术甘汤初有效,但停药又起,大便质烂,每日1~2次,肝区胀痛,嗳气,舌红,苔薄黄,脉细弦。处方:防己10g,椒目10g,葶苈子12g,党参12g,白术15g,茯苓30g,山药30g,柴胡10g,白芍15g,枳壳10g,甘草6g,香附12g,川芎12g,旋覆花10g,代赭石15g,7剂。二诊:服药后肠鸣消失,余症均减。
  肠鸣大便烂,正是己椒苈黄丸的适应症。苓桂术甘汤也可治饮走肠间,但导师认为其效不如己椒苈黄丸。本案土弱木侮,肝气横逆犯胃,致肝区胀痛、嗳气,故另以柴胡疏肝散并参苓白术散、旋覆代赭汤加减以强脾胃而抑肝,理顺肝脾(胃)关系。
  4.秦某某,女,48岁。长期情绪抑郁,近3周少腹胀,肠鸣,泛酸,喉中似有物梗阻,舌淡红,苔薄,脉细。处方:防己12g,椒目10g,葶苈子12g,半夏12g,厚朴12g,茯苓12g,紫苏12g,柴胡12g,白芍15g,苏梗12g,枳壳12g,陈皮10g,白术15g,煅瓦楞30g,14剂。二诊:少腹胀止,肠鸣止,喉中有物梗阻减八成,情绪好转;惟泛酸未已,嗳气,上方加旋覆花、代赭石和左金丸再予7剂。
  本案久病郁证,肝失条达,气机郁滞,一方面影响脾胃水液输布,独渗肠间而闻其音;另一方面聚湿成痰,凝滞喉间,咽中如有炙脔。从表象来看,肠鸣与梅核气似不相关,但从病机来看,皆属痰饮为患。以己椒苈黄丸去大黄加白术祛肠间水饮,使痰无来源;以半夏厚朴汤除喉间之痰,使饮无后援。治病不忘求本,更以柴胡、白芍疏肝解郁,苏梗、枳壳调畅气机,使祛痰化饮药物事半功倍。
  以上4例均有肠鸣,表明“肠间有水气”;可伴泄泻(案例1~3),也可不伴泄泻(案例4);可有“腹满”(案例2、3),但无“口舌干燥”者。所以导师认为己椒苈黄丸之治肠鸣,“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当然亦应注意随症加减与药物配伍。如己椒苈黄丸中本有大黄通腑逐饮,与其他药合用可使饮邪前后分消,但以上无一例用大黄,即是导师灵活变通。事实证明,己椒苈黄丸去大黄对水走肠间之肠鸣照样有效。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 朱丹溪拜师记
毛德西 河南省中医院
  朱丹溪是元代著名医学家,他千里拜师的故事像一面镜子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朱丹溪自幼聪慧,好学不倦,其成年后,江浙瘟疫流行,乡民病亡甚多,其母也患上了腹痛难忍的怪病,丹溪请了几位郎中,都没治好。后来一位姓冯的郎中&告诉他:“我所用的方药,都取之于《和剂局方》,此乃为医之本,现已无效,我亦无能为力。”丹溪听罢,食宿不宁,决心奋发学医,一定要治好母亲的病。此后,丹溪苦读《素问》,访师求学。不几年,便治好了母亲的痼疾。自此,乡亲有了病痛,就请丹溪诊治,其效亦多灵验。
  后来,丹溪的妻子突然一病不起,虽经治疗,还是未能挽留,撒手而亡。丹溪悲痛欲绝,深感自己医术不精。于是,辞别家人,外出访贤拜师。他走吴中,出宣城,抵丹突,达金陵,跋涉千里,餐风宿露,但总是名师难遇,只得返回杭州。这一天,故友陈芝言告诉他,近处有一位医学大师,何不求教于他!丹溪问是何人?陈道:此人姓罗,名知悌,字子敬,世称太无先生。他精通医术,得到医学家刘完素的再传,并旁通张从正、李东垣两家学说,在医学上造诣很深。
  丹溪闻听此言,不胜欢喜,直奔罗家求教,这一年,他已经44岁。到了罗的门下,报上姓名,说明来意,家童却道:“先生早有吩咐,不收人为徒。”丹溪被拒之门外。但他并不灰心,翌日一早,又来到罗的门下静候。家童道:“你再等也无用,不如趁早到别处求师。”时逢酷暑,热不可耐,丹溪仍立于门前,衣被汗水浸透,宛如盐花。家童见此,心有所动,便道:“你何不到别处歇息。”丹溪道:“不见师面,决不离开。”家童回报罗师,罗仍不见。丹溪日则静候,夜则归歇,期待多日,仍不能如愿。这天,本是晴空万里,突然风起云骤,飞砂走石,顿时倾盆大雨,自辰时下到午后,只见丹溪如落汤之鸡,全身湿透,但仍伫立不去,家童感动得落下泪来,再次回求罗师,而罗师依然不予会见。丹溪志愿未改,每日还是早早到罗师门前静候。夏去秋来,时已百日。罗师年事已高,又性情孤傲,不肯将医术传授于人。
  这天,友人来访,与罗先生道:“丹溪是义乌名士,德才兼备,若先生不见,恐招致天下人非议。”罗闻此言,始肯会朱,谁知二人一见如故。从此丹溪便拜在罗的门下,随身侍诊,聆听教诲。一天午夜,丹溪请教道:“操古方治今病,其势不能尽合,是何道理?”罗道:“用古方治今病,犹如拆旧房盖新屋,不经匠人之手,其能用乎!”&丹溪闻之,顿开茅塞。罗知悌见丹溪学习刻苦,便把一生的经验传授于他,还为他讲解医学经典。从此,丹溪学识大增,罗知悌欣然道曰:“我一生所学,不愁没有传人了!”
  丹溪的心诚、志坚,终于换来了名师的指点。后来,丹溪写出了《局方发挥》、《格致余论》等著名医学著作,成为金元四大家“滋阴派”的代表人物,这与罗知悌的的教诲是分不开的。这真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啊!&
《本草》溯源
  我国古代医药书籍多以《本草》命名,这是因为在早期所发现的药物中,草本植物占多数。
  《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最早的《本草》,我国古代一些医药学家总结了汉代以前,直至远古劳动人民所积累的药物知识,系统地加以编着而成。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简练古朴,成为中药理论精髓。书中对每一味药的场地、性质、采集和主治病症都有详细记载。对各种药物怎样相互配合应用以及简单的制剂,都做了概述。汉代托古之风盛行,人们厚古薄今,为了提高该书的地位,增强人们的信任感,它借用神农遍尝百草发现药物这妇孺皆知的传说,将神农冠于书名之首,定名为《神农本草经》。
  《本草经集注》
  梁代的陶弘景对《神农本草经》作了一番整理、加注和补充的工作,并把新发现的药物又整理出365种,增加了一倍,共730种,编撰成《本草经集注》。书中,陶弘景首创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和治疗属性分类的新方法。首先把730种药分为草、木、米食、虫兽、玉石、果菜和有名未用等七类,这种分类方法后来成了我国古代药物分类的标准方法,在以后的1000多年间一直被沿用,并加以发展。陶弘景还首创治疗性能对药物进行分类的方法,例如,祛风的药物有防风、秦艽、防己、独活等,就归在同一类。这种分类方法便于治疗参考,对医药的发展业起到了促进作用。
  《唐本草》
  到了唐朝,出现了许多新药和外来药,朝廷命苏敬等人编修药物专著,结果修成《唐本草》,亦称《唐新修本草》,有时简称《新修本草》。《新修本草》原指三部分文献而言,即《本草》、《药图》、《图经》三部分。《新修本草》本书共载药850种,比《本草经集注》增加药物114种。对每味药物的性味、产地、采收、功用和主治都作了详细介绍。在编纂体裁上有所创新,为了便于采药和用药时的正确辨认,除传统用文字记述的《本草》外,还首创详细绘画《药图》,且以《图经》加以说明的方式,后者约占全书三分之二的篇幅。该书于唐高宗显庆四年(公元六五九年)正式颁布,为世界上最早的国家颁布的药典。
  《本草拾遗》
  唐玄宗开元年间,陈藏器又撰成《本草拾遗》。此书序例1卷,拾遗6卷,解纷3卷。由于此书以拾缀唐《新修本草》遗漏的药物为主旨,故以“拾遗”为名。该书现已亡佚。但曾被多种医药书籍引用。日本《医心方》、我国明代《本草纲目》等书多所采录。全书分为三部分,序例部分相当于部论,记载了“十剂”的内容。谓药有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十剂。拾遗部分共收载药物692种。分为石、草、木、兽禽、果菜米等部,各药内容分药名、性味、毒性、药效、主治、产地、药物形态、采制等项。《本草拾遗》在唐代是仅次于《新修本草》的一部重要本草著作。
  《本草纲目》
  明朝著名的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总结前人《本草》的基础上,经过27年的艰苦努力,将历代本草作了一次比较全面的总结,并广泛收集和总结出民间的各类药物共1892种,终于在万历六年(公元一五七八年)编着成《本草纲目》一书。全书共52卷,100余万字,收集了11096个药方,并附有药物有形图1160幅。该书十七世纪末即传播,先后多种文字的译本,对世界自然科学也有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它是几千年来祖国药物学的总结。这本药典,不论从它严密的科学分类,或是从它包含药物的数目之多和流畅生动的文笔来看,都远远超过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
  此外,还有五代十国时,后蜀韩保升增补注释《唐本草》编成《蜀本草》。宋朝时,宋仁宗命刘禹锡等人修订《嘉佑本草》,已载药1082种;后宋徽宗又命唐慎微编着成《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即《补类本草》),将药物扩充到1558种,并附有图谱。
  (裘影萍)&&&
荷花一身都是宝
  荷花又名莲花,属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我国植荷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古人赋予荷花许多的别称雅号,有芙蕖、水芝、水华、玉环、芙蓉等。
  荷花既有观赏价值又有极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荷花的果实(莲子)和根(藕)营养丰富,除含有蛋白质、淀粉、多种维生素、胡萝卜素、天门冬素外,还含有冬碱、氨基酸、葫芦巴碱、焦性儿茶酚、新绿原酸等生物碱。荷花和莲须含有木犀草素、槲皮素、异槲皮素。荷蒂含有荷叶碱、槲皮素、酒石酸、、柠檬酸、琥珀酸等有机酸及鞣质。所以荷花的一身都是宝,各个部位都有益。
  荷的食用:可炒、可炖、可烩、可熘、可蒸、可煮。如莲藕炒肉片、莲藕炖肉汤、蜜汁莲藕等;莲藕还可以加工成藕粉,调羹供老幼体弱者食用。莲子可做成多种营养丰富味美的佳肴和点心,如莲子羹、莲子糕。荷叶色清气香,配膳入馔可制成健美饮食,如荷叶包肉蒸熟味清香浓郁、当盖煮粥色淡绿清香,为消暑清热佳品。用荷制酒,在我国也由来已久,明万历年间的莲花白酒就是一种用荷花制作而成的美酒。清代宫廷也每年夏季于万寿中白莲地旁采日莲双酿酒,为皇亲贵族纳谅、消夏、赏景之饮品。此酒清澈透明,芬芳悦人柔和醇厚,甜润可口,有滋阳补肾、和胃健脾、舒筋活血、短风避瘴之功效,是一种难得的荷花保健酒。如今,还有企业用荷花、荷叶制作饮料,已经开发成功了荷花汽水、荷叶汽水投放市场,成为夏日消暑解渴的上佳饮料,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荷的药用价值又如何呢?荷花、莲子、莲蓬、莲子心、荷梗、藕节等均可入药。荷花具有养心安神、收涩止血、去湿消风、解热解毒的作用。在6~7月的时候,采含苞未放的大花蕾或将开放的花阴干、捣烂,敷患处可祛湿,止血,治跌损呕血,天疱疮。章小兵莲子甘涩性平,据《本草纲目》记载:“莲子有交心肾、厚肠胃、固精气,强筋骨,补虚损,利耳目,除寒湿”的功能。可补脾止泻,清心养神益肾。常用来治疗心悸失眠,男子遗精、滑精,妇女月经、白带过多及脾胃虚弱的泄泻等症。但消化不良与大便燥节者不宜食用。莲子开水冲泡代茶饮,还能治高血压。莲须能清心、益肾、涩精、止血、解暑除烦、生津止渴。荷叶可以清暑解热,升阳止血。用鲜荷叶水煎服,可治肺热咳血。莲蓬加冰糖熬煮饮用,能治产后胎衣不下、止流鼻血、瘀血腹痛、白带过多等症。荷蒂有散瘀消肿、安胎、止泻之功效。生的莲藕可以消瘀凉血、清热止渴,开胃;熟的莲藕,性温和,可以补脾胃,有养胃滋阴的功效。藕节,能止血、散瘀、解热毒。用藕节与石榴花和麦芽煎水服,能治小儿腹泻。荷梗,能清热解暑、通气行水、泻火清心。有顺气、宽胸、通乳的功效,可以治疗胸闷不舒、乳汁不通等症。&(李&旭)&&&
药香从这里飘向海内外
—— 访洪涛及电视节目《中华医药》
  “美之魅,源自一缕药香”,这是中央电视台《中华医药》主持人洪涛给记者的第一印象,也是海内外观众对《中华医药》电视节目的深切感受。前不久,记者在《中华医药》栏目组采访了洪涛。现实生活中的她一改节目中的温婉沉稳,处处透露出清新脱俗、亲切可人的魅力。采访中,她娓娓道来《中华医药》创制背后的故事,言语之中不时表达出她及她的同事们对中医药的一片深情,让记者也深受感染,仿佛心灵间也飘进了一缕缕淡淡的药香。
  记者:《中华医药》是深受海内外观众欢迎的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健康类电视栏目。该栏目是如何定位的,主要针对哪些人群,在采编内容上是如何考虑为观众服务的?
  洪涛:《中华医药》自1998年6月1日开播,至今整整10年了。其定位为海内外华人,宗旨为“关爱生命健康,服务全球华人”,旨在向海内外传播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服务所有关注健康和热爱健康的人群。这也是中国电视媒体对海外播放的惟一的大型健康电视节目。
  随着大家对中医药健康知识需求的不断增大,《中华医药》节目深受海内外观众的欢迎,收视率节节攀升,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综合评估显示,2007年前三个季度连续排名第一,收视率超过了新闻和娱乐节目。收视调查显示,24~54岁的观众约占80%。由于播出时间晚,70岁以上的老年观众相对较少,55~70岁的约占20%。在被调查的中青年人群中,一部分人表示,之所以关注这一节目,一方面是为了父母的健康,另一方面是由于现在工作和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他们也逐渐开始关注自身的健康了。
  在节目内容的设置上,《中华医药》常态的有三个板块。一是健康故事。这是主打板块,约20分钟,主要是请文化名人或普通人讲解他们的养生方式,让大家树立一种健康的理念和战胜疾病的信念;二是仲景养生坊。通过讲解药膳制作或太极拳、八段锦之类的健身类节目,传播中国传统养生方法;三是洪涛信箱。这是一个互动的板块,主要针对观众来信和电话热线,介绍一些观众非常关注的疾病的中医特色疗法。
  此外,《中华医药》在去年推出了一系列特别节目,如主打的“天佑中华有中医”节目,讲述了4个故事:①中医药抗癌的故事。江苏南通的全国著名老中医朱良春用虫药抗癌,11年前将上海的一个淋巴癌患者成功治愈了。②中医药促进康复的故事。香港凤凰卫视女主持人刘海若在英国遭遇车祸回国后,经中医药介入治疗,身心得到了较全面的康复。③中医药抗“非典”的故事。“非典”期间,我们是中央电视台最早一批到广东采访的栏目记者,采访回来后我们做了若干期节目,及时介绍了中医药在“非典”期间的特色治疗。④中医药在航空医学中发挥独特作用的故事。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绵之教授在“神六”发射期间,对两个宇航员一一把脉,进行中医辨证,做好前期的医疗保健,有效地避免了太空反应。这期节目播出的同时,在网络和社会上同步传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也是对何祚庥等反中医者最好的反击。
  近年来,栏目组重点策划的一些带有强烈人文光怀色彩的节目,让许多人从中受到了启迪,并深刻反思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节目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莫大的鼓舞。《中华医药》是中央电视台的优秀栏目,也是精神文明先进集体,栏目组的所有工作人员都非常热爱自己的中医药文化传播事业,也很信任中医药,大家生病时都首选中医药治疗,效果也都不错。
  记者:您虽然不是学医的,但您通过这10年来主持《中华医药》节目,逐渐成为了最富魅力的健康节目主持人,因此,很想听听您是怎样进入这一角色的?&
  洪涛:小时候一生病,妈妈就带我去看中医,家里人也经常用中医调理身体。爸爸在我很小的时候患蛛网膜下腔出血,在当地最好的西医院住院,整整昏迷了40天后,院方束手无策并下发了病危通知书。后来家里请了一位中医师,开了一些中药。三服汤药下去,我爸就苏醒了,后来连续吃了二三百服的药,不仅身体痊愈了,而且很幸运地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可以说,是中医药多给了我爸爸28年的生命,这28年对我们家有非凡的意义,期间我们都长大并成家立业了。这次经历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由此我对中医药产生了很深的情结,怀着感恩的心,我毫不犹豫地接手了《中华医药》栏目。后来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主持这个节目后很多人对我说,你终于找到了合适你的节目,这个栏目和你的个人风格很吻合,很贴切。
  记者:在普及中医药知识方面,您有哪些感受和体会?
  洪涛:创办《中华医药》栏目之初,健康类的节目很少。栏目组摒弃了当时大多数健康类节目采用的在演播室访谈专家的形式,在10年间慢慢摸索出了一种新的模式,从开始以传播者为中心到现在转换成以受众为中心。比如说在讲中医药辨证论治的时候,我们不直接说中医专业术语,而是采取了大问题小切口的方式。我们要求被采访的医生讲得很通俗,如果我们都听不懂,那么观众肯定听不懂,所以我们要不断思考怎样讲才能让观众理解和接受,这已成为了节目制作上的硬要求。陈竺部长在一次讲话中说,什么叫中医现代化,我认为中医现代化就是要让中医讲现代话,我们在做节目的时候也尽量这样去做。
  我们全力倾注这个栏目的制作,其根本前提就是中医确有疗效。我曾经在《南风窗》中看到一篇名叫《古中医:危墙下的复兴》的文章,其中提到:“任何一种医学,要经得起一个标准的考验,那就是疗效。”中医的疗效是有目共睹的,节目创制的10年间我们亲身经历了太多传奇的故事,如朱老治疗淋巴癌的故事,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周平安教授治疗号称为“不死的癌症”肺纤维化的故事......我们的栏目就是传播中医疗效的一个窗口。
  记者:最后,想请您谈谈,采访中有没有给您留下特别深印象的中医药专家?
  洪涛:很多很多,如邓铁涛、朱良春......接触这么多中医专家之后我深刻地感觉到,大家就是大家,他们不仅是中医学家,更是一个融哲学、天文、地理的博学家,学识渊博,技艺精湛,品德高尚。在“非典”肆虐期间,我曾专程去广东省中医院采访邓老。“非典”来临,人心惶惶,当时邓老用中医药理论解释“非典”的一段话,让人听后心里特别踏实。他说,非典就是温病嘛,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大的温病,死亡人数甚至超过战争所带来的伤亡人数。中国这么多人,还没有这样的情况发生,瘟病到来的时候,我们有中医药,就多了一样抵抗疾病的“武器”!对我而言,这次采访最大的收获是,自此我拥有了一颗从容淡定而又深深眷恋中医药的心。
  (采写:本报记者樊丹&&策划:毛嘉陵)
麻昊宁:用音乐演绎中医的精彩
□ 于丽珊 本报记者
  “学习中医先要打下坚实的基础,再通过悟性获得其中的精髓。而音乐也是如此。繁体字中药的“藥”和音乐的“樂”只差一个草字头,两者是有渊源的。经过两年的文化熏陶,当我再看到中华传统健身操中一个源于太极“单鞭”的动作时,那一上一下、有阴有阳的动作立刻在我心中勾勒出一个完美的旋律,并成为我创作这首音乐的源泉,从而完成了健身操音乐的原创工作。”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06级中西医结合七年制专业学生、中华传统健身操配乐的创作者麻昊宁向记者介绍说。
  中华传统健身操配乐工作
  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专家精心编创而成的中华传统健身操,集中华古代养生保健功法之精粹,根据中医学五行配属五藏的理论精心编排。该功法共分5节,动作简单,节奏明快,内涵深厚,易学实用,健身操为高校奥运志愿者们提供了一套简单而又实用的健身手段,有强身健体、舒活筋骨、消除疲劳的作用。2008年4月,健身操的动作编创已接近尾声,与其相关工作开始陆续进行,其中包括为健身操量身定做一首配乐。
  麻昊宁身为学校奥运宣传“声像影视工作小组”中的一员,专门负责音乐编辑工作,今年3月,他为学校传统体育项目“团结杯”足球赛创作的主题曲“活力”,获得好评。并因此参与了中华传统健身操音乐的编配工作。在老师的鼓励下,他很快拿出健身操音乐的初稿,并经过团市委领导的审查。在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的支持下,通过专业人士对健身操音乐的旋律和和声进一步完善和丰富,最终完成了音乐创作。
  麻昊宁说:“这首音乐既有民族底蕴又有现代时尚元素,得到了广大同学的喜爱。这份难得的音乐编创经历,也是我20年来最为精彩的一段,它开拓了我的视野。我相信,略通角、徵、宫、商、羽的我,是能够把这种悟性带到中医中,再把中医的底蕴带到生活中,互相促进,继续我的音乐梦和中医梦。”&
  “我很享受这里的学习氛围”
  刚上大学不久,麻昊宁参观了校史展、中医药博物馆,游览校园人文景观,这些极具内涵的校园文化传达着一种崇尚广博、自然、深厚的文化气息,使他渐渐理解了“大医精诚”的崇高医德和“厚德济生”的校训精神。
  在这种环境的熏染下,他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渴求也越来越强。谨遵老师的教诲,努力夯实基础知识。两年中医知识的学习,带给他的不仅是文化素养和技能的培训,更是良好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的建立。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锻炼自己
  在完成课业任务的同时,麻昊宁还积极寻求在各种活动中锻炼自己。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他得到了书本上难以学到的知识,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精神和与人相处之道。今年,麻昊宁在担任奥运骨干志愿者的同时,还参加了由学校承办的“微笑北京,健康奥运”——中医药文化宣传周的相关活动。汶川地震之后,麻昊宁创作了一首赈灾歌曲——《因为爱》,这首歌在7月5日的“中华中医药心连心”活动中作为该校节目参加了演出,
  麻昊宁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是展示中国志愿者服务精神的舞台,奥林匹克不仅仅关乎运动,它可以把世界各地不同的人们联系到一起。作为一名光荣的奥运志愿者,工作中将会有更多的挑战,我愿凭着一股火样的热情,一种勇敢无畏的精神,以兢兢业业、勇于创新的作风,践行志愿精神,宣传北京,服务奥运。”&
读书必读注
□ 罗根海 天津中医药大学
  读书必读传注,有传注犹有古之师也。有了传注,上下几千年、数百年的语言隔阂便会缩小。本来做传注者,非为易事,甚至耗尽一生,因为“诠释之学,较古昔作者为尤难。语必溯源,一也;事必数典,二也;学必贯三才而穷七略,三也。”(清·杭世骏《道古堂文集·李义山诗注序》)可见,做传注者,需倾毕生之功力。除此,学者之德亦尤为重要。柯韵伯医林大儒,于此亦有精辟论述,认为“胸中有万卷书,笔底无半点尘者,始可著书;胸中无半点尘,目中无半点尘者,才许作古书注疏”(柯琴《伤寒论注》自序)。“胸中无半点尘者”指不要带任何私心杂念;“目中无半点尘者”指不带任何偏见。由此,两先贤所论,虽谓注疏之难,亦可知读注之价值。既如此,我们何尝不去利用古代“老师”为我们提供阅读的便利,而非要自己处处从头做起呢?所以一些国学大师、训诂专家、著名医家都曾有过反复读注、背注的历史。
  许多传注,不仅给经典疏通了词义、读音、句读、语法、章法、修辞、校勘,而且还保留、引用了许多历史的资料,为后人构建了一个知识的宝库。在非医文献中,被学者称为典范的三大名“注”,即《三国志》裴松之注、《文选》李善注、及郦道元的《水经》注。都是传注史上的优秀代表。
  阅读古医籍传注亦然,特别要选择大医名“注”,无异于拜一个名师求教。“文技之书,大要有四;经、脉、方、药而已,经阐其道,脉运其书,方致其功,药辨其性,四者备,而方技之事备矣。”(章学诚《校仇通义·汉志方技》)阅读古医家之注,可以章氏“大要”之四者为纲,有选择地阅读书注。
  大医屡倡“一断于经”,自然《内经》则为医者第一要读之经,而《内经》年移代革,传承久远,历代注经者众多。名“注”亦不少,全元起、杨上善、王冰、吴崑、张介宾等均有自己特色的上乘传注,而相对完备的是清人张志聪的《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因其能积前人注释的成果和精华,故能获“已高出前代名医”之赞誉。(见《浙江官医局·增补凡例》)
  “夫仲景,法之祖也。后人虽移易无穷,终莫能越其矩度”(王履《张仲景伤寒之法考》)。然“经叔和偏次,已非仲景之书。”(柯琴《伤寒论注》自序)注疏仲景《伤寒论》的人虽然很多,却不能将仲景书“始终理会,先后合参”。惟柯韵伯所注《伤寒来苏集》,脍炙人口,在研究、注疏《伤寒论》中能论证精辟,用词典雅,是富于真知灼见的上乘之作。
  医方始于仲景,后人触类扩而充之,致“古今方书至为繁夥”,但注方者“未尝发明受病之因,及病在某经某络也。……亦未尝发明药之气味功能,入某经某络,所以能治某病之故也。方书徒设,庸医浅术,视之懵如,乃拘执死方以治活病,其不至于误世殃人者幾希矣!”(《医方集解·凡例》)针对于此,有汪昂《医方集解》,选录临床常用方剂七百余首,分二十一门,补其前贤缺陋,是较为完备的解方宝典。
  至于本草,惟李时珍《本草纲目》稿易三次,阅书八百余家,历二十八年而成书,“上自坟典,下至稗记,凡有攸关,靡不收掇。虽命医书,实赅物理”。(清·顾景星《李时珍传》)以致早在415年之前官至刑部尚书的王世贞,就以“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箓,臣民之至宝”(王世贞《本草纲目》原序)的评价推荐过它。新中国成立后,李时珍又获得“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的赞誉(1956年2月郭沫若《李时珍墓碑题词》)。
  以上所述大医名“注”,是从中医学宏观角度推荐的,它途还可以师传为首选,不必拘泥,只要重视,亦有收获。
中医教育的古往今来
□ 庄 琴 上海市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顾继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
  在教育学中,“教育”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增进人们知识、技能,影响人们思想意识和品德的活动;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即根据一定社会要求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规律,对受教育者身心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影响的活动。后一种意义上的教育,应有较固定的实施教育的场所,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专职教师,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的,教育内容是根据一定目的预先选定的,且有一定的系统性和稳定性。
  中医教育,历史悠久,它与中医药学一同在古人生活医疗实践中产生和发展,从最初“师徒传授”,至隋唐时创举的“太医署”(相当于学校)的医学教育;在培养中医人才的同时;不断传承、发展中医学。很多史料,值得当今思考和借鉴。
  中医教育的产生
  早期的中医教育,可追溯到周代的“医事制度”。《周礼》首创医药方面的职官名称、职责及管理制度。“医师”为众医之长,主管医药事业;其中,“徒”(徒工,徒弟,学生)是教育对象。后人称之谓“师徒传授”,开创了中医教育的先河。
  “师徒传授”成为历史上(民间)培养中医人才的主要方式。如,《中医各家学说》归纳“河间学派”师承关系为:刘完素→(传)荆山浮屠→罗知悌→朱震亨→戴原礼……;“易水学派”师承关系:张元素→(传)李杲→罗天益→薛立斋→赵献可→高鼓峰……
  中医教育的发展
  随着历史发展,中医教育亦随医药事业而不断发展进步。据《旧唐书》记载,唐代设置的“太医署”已具一定规模,既是医药行政和医疗工作的机构,又是培养医药人才的地方。此时(官方)的中医教育,已有固定的实施教育场所、有专职专业师资,受教育者是经过组织的,教学内容是根据一定目的预先选定,以及有教学计划(《千金要方·大医习业》规定医学生应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内容和要求学生达到的标准)和严密的考核,已具备、符合学校教育的条件和规定。近代曾有人研究后认为,“唐代太医署的医学教育,它是我国最早的医药学校,比西欧最早设置的医科学校—意大利的萨勒诺(Salerno)医学校还早二百余年”。
  至宋代,太医院的医学教育规模、培养人数不断扩大,并已采取考试方法招收医(学)生。明代重视民间医药,规定医药行业人员“学业程度”,应用考试方法评价教学质量和开展“职业教育、继续医学教育”。清代“太医院”的医学逐步向专科分科发展,形成了内、妇、儿、外、伤、针灸、按摩等13个科目,各科医学知识和技能日益增多,至此,整个中医学知识体系基本完备,即中医“教学内容”基本确立。
  清代的中医教育,亦为后来办“中医药院校”奠定了基础。据《嘉定县志》记载:清末民初,上海嘉定黄墙世医朱成璈与其传人张山雷等“儒医”,于1914年,深感当时“西学东渐”,中医岌岌可危,而“制定教学计划、编纂中医药讲义”;招收学生,将原“儒医私塾”办为“私立黄墙中医学校”,培养中医人才。为当时(受“维新运动”影响后)全国最早创办挂牌“中医学校”之一。
  中医教育的完善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药成为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写入国家《宪法》;“中西医并重”为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政策之一,中医与西医有着同等地位。以中医学校教育为例,同属于“专门教育”-“科学教育”-“医科”。有着中医自身高等(学历)层次(专科、本科,以及硕士、博士学位)教育系列和教育内容。培养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管理”等方面人才。
  新时期中医教育的标准
  中医教育从产生、发展到完善的过程,也是中医学科逐步“完备”的过程。随着社会发展,新时期的到来,人们对医疗卫生保健需求逐渐提高,对中医药同样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医药必须认真抓好“继承、发展、创新”,以满足社会需求。而其中,关键点涉及到中医教育问题。
  1988年,“世界医学教育大会”通过的《爱丁堡宣言》指出“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医学教育的最高标准就是最好地满足当地的需要”。新时期,中医(高等学历)教育(标准),如何“最好地满足”需要。关键是“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医的继续教育则按实际工作需要选择相关内容。总之,中医教育要有利于“中医”自身“继承、发展、创新”,有利于最好地满足新时期社会对“中医药”需求。
阴虚肝热者不能服乌鸡白凤丸
  24岁的马小姐服用乌鸡白凤丸已有两年多了,对其功效赞不绝口。不过,近来马小姐由于皮肤过敏去看中医,却被医生告知其体质不适合服用该药。
  很多成年女性对乌鸡白凤丸都不陌生,因为月经不调、白带增多……很多妇科疾病都可以用乌鸡白凤丸来调理,更有女性将其视为美容品。但为什么马小姐会出现上述情况?就此,日前记者采访了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尹志超。他表示,作为中药“老方子”,乌鸡白凤丸并不存在可以美容之说,其主要是用在妇科疾病方面,而且并非“包治百病”,只有合其主证的病人才能吃。&
  尹志超介绍:在月经不调的妇女中,虽然多数人症状相似,但起因却不尽相同,可以由气虚、阴虚内热、肝热等多种因素导致。一般中医对于气虚导致的月经不调,用补中益气丸治疗;对于阴虚内热、即血热导致的月经不调,用两地汤治疗;对于肝热导致的月经不调,则用丹桅逍遥丸来治疗。以上几种情况皆不可使用乌鸡白凤丸来调理。&
  另外,尹志超还强调:乌鸡白凤丸补阳、补肾的功效多,滋阴的功效少。所以只有气血、阴阳两虚者才适合应用这种药物。当人们身体出现了问题,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请医生针对自体病症确定用药方案,不可乱服药物。&
  (朱瑞娟)&
话说“脾虚”
  “脾虚”是中医一种虚症病名,一般指脾气虚。中医学认为,在心肝脾肺肾这五脏中,脾有其独特功能。概括来讲,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能化生气血,维持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运输功能;脾主运化水湿,以使全身水液正常代谢;脾主统摄血液,使血液循行于经脉之中而不溢出脉外;脾还有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等功能。
  基于上述理论,如果平时体虚,或疲劳、思虑过度,或饮食不节或大病久病失养,或冒雨涉水,或过度食生冷寒凉及辛辣厚味等,均可伤脾及困脾(脾的功能无法发挥)。轻则脾气虚,出现食少,食后胃脘部不适,倦怠无力,大便溏泄等症状。进一步发展,还会出现脾阳虚,见手足欠温、腹痛、泄泻,遇受寒或吃生冷时症状加剧。由于脾的功能特点,严重的脾虚还引起水肿、出血、脏器下垂、妇女月经不调等病症。
  脾虚的治疗以健脾益气为主,脾阳虚要配合温中。另外,可根据病人的症状,相应地配合运用消食、利湿、化湿、行水、摄血、升提等法。治疗脾虚的代表方是著名的四君子汤(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组成),治脾虚的中成药也不少如健脾丸、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散、理中丸等都可以对症选用。&&&&&&&(周向前)
夏日常见“内火”防治
  心火&&分虚实,虚火主要表现有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可喝点莲子大米粥,或用生地、麦冬等泡茶喝;实火则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可服导赤散或牛黄清心丸以降火。
  肺火&&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失眠、舌红。可用百合、红枣、大米适量煮粥吃,或用沙冬、麦冬泡茶饮。
  胃火&&胃火也分虚实,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可用栀子、淡竹叶泡茶喝。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可吃些有滋养胃阴作用的梨汁、甘蔗、玉竹等。
  肝火&&常表现为头痛、头晕、耳鸣、眼干、口苦口臭、两肋胀痛,可口服龙胆泻肝丸或龙胆泻肝汤。
  肾火&&有肾火者常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牙齿过早松动、五心烦躁、腰腿酸痛,可常用枸杞子、地骨皮泡茶饮,或口服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刘桂云)
治疗热痱子
厨房有良药
  许多人夏天会起痱子,其中以小孩最为多见。痱子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由于刺痒难忍,也会给人们带来不少烦恼,尤其是小孩生痱子,更是吵闹不停,白天晚上都不得安宁,如果抓破了,还会感染细菌,变成脓疱疮和小疖子。如何去除恼人的痱子呢?其实治痱良药厨房里就有:
  盐:在洗澡之后将半桶水加点盐,然后用纱布蘸点盐水轻拍长痱子的地方,最后再用温水清洗干净,这样每天一次,很快痱子就会痊愈了。
  花椒&&将10克花椒放入搪瓷缸内,冲入200毫升开水,在小火上煮5~6分钟。煮后待稍凉不烫手时,用药棉蘸花椒水轻擦患处。12小时后,痱子的脓尖一般可收缩干瘪。为巩固疗效,可将剩余的花椒水在小火上温一下,再重新擦洗患处,经这样处理后,痱子即可全部消失。
  生姜&&用生姜切片外擦,痱子很快就退,大人孩子都可用。
  生黄瓜&&用生黄瓜汁或黄瓜片分别贴擦于患处,两三次即可痊愈。此方法尤其适用于小儿。
  苦瓜&&夏季提倡多吃苦味的食品,苦瓜便是最好的选择。苦瓜能增进食欲,清热解暑,多吃苦瓜还能预防痱子的发生。如果发生了痱子,可将苦瓜切片,用带汁的苦瓜肉涂擦患痱子处,早晚各一次。
  马齿苋&&把新鲜的马齿苋菜捣烂,敷在痱毒上。每天2次,3天就好。如果长了痱子或有年年出痱子的病根,可将100克新鲜马齿苋放在约1500克水里烧开,等水温达到可忍受的程度时,用它洗局部或热敷十来分钟,数次后可达根治目的。
  西瓜皮&&用吃完西瓜的瓜皮擦拭患处,每次擦至微红,一天擦两三次,第二天就见效(不痒了),而且皮肤清洁光滑。药学名著《本草纲目》中也记载:西瓜能镇静、解渴、去暑气。&&&&&&&(时尚健)
清热解暑粥三则
□ 王 禄 河南省中医院
  夏日炎炎,暑湿袭人,调适不当会影响工作和健康。经常食用一些清热解暑的药粥,可以防暑解暑,有益健康。
  荷叶粥
  主要原料:鲜荷叶1张,大米100克,冰糖适量。
  制作:(1)鲜荷叶洗净,切丝;(2)大米淘洗干净;(3)锅中倒入水,加大米、荷叶丝,煮成粥,加冰糖即可。
  功效:清暑化湿、健脾和胃,适用于暑湿停滞、食欲不振、脘腹胀满等。常食具有清热养阴、滋补强壮功用,对肥胖人群尤其适应。
  竹叶粥
  主要原料:鲜竹叶45克,芦根30克,生石膏30克,大米60克,白糖适量。
  制作:(1)先用竹叶、芦根、生石膏煎汤取汁;(2)汁中加入大米煮粥;(3)待粥煮成后加入白糖即可。
  功效:清热除烦、利尿通淋。适用于中暑发热、心烦口渴、心烦不寐、小便不利等。
  白扁豆粥
  主要原料:鲜白扁豆120克,大米60克。
  制作:将鲜白扁豆洗净与大米同煮成粥,食用时可加入冰糖适量。
  功效:清热解暑、健脾利湿、和胃止吐。可用于治疗和预防中暑。对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泄泻等也有较好疗效。
药膳减肥4妙方
  相传在我国元代就有专门给皇宫贵族做饭的御膳房,御膳师们为使那些体态壅肿的皇家贵族们对自己的体态满意些,就在御膳中加入中药来改善他们的体质。元代忽思慧的《饮膳正要》中就曾记述了许多能利水、消肿、减肥、润五脏的饮食方。现向大家推荐五个能减肥的药膳:
  一、鲤鱼汤:荜茇5克,鲜鲤鱼100克,川椒15克及生姜、香菜、料酒、葱、味精、醋各适量。将鲤鱼去鳞,剖腹去内脏洗净,切成小块;姜、葱洗净,拍破待用。把荜茇、鲤鱼、葱、姜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开,移文火上炖熬约40分钟。加入香菜、料酒、味精、醋即成。可单独食用,也可佐餐,吃鱼喝汤。能利水消肿而减肥。
  二、薏苡仁粥:薏苡仁30克,白糖适量。将薏苡仁洗净,置于沙锅内,加水适量,再将沙锅置武火上烧沸,后用文火煨熬。待薏苡仁熟烂后加入白糖即成,随意饮食。能健脾除湿、减肥消肿。
  三、冬瓜粥:新鲜连皮冬瓜80~100克,粳米100克。将冬瓜用刀刮后洗净,切成小块,再同粳米一起置于沙锅内,一并煮成粥即可(粥内不要放盐)。每天早晚两次,常食有效。能利尿消肿、减肥降脂。
  四、红焖萝卜海带:海带、萝卜适量,丁香、大茴香、桂皮、花椒、核桃仁、素油、酱油各适量。将海带用水浸泡1天1夜(中间换水2次),然后洗净切成丝、萝卜亦切成粗丝。将素油烧熟,加海带丝炒几下,放入丁香、大茴香、桂皮、花椒、核桃仁、酱油及清水烧开,改中火烧至海带将烂,再放入萝卜丝焖熟即可食用。能利水、消气、减肥。&(王桂香)
慢性肾病患者的3款家常菜
  党参黄芪炖母鸡
  党参、黄芪各30克,母鸡1只,葱20克,生姜15克,料酒少许。将党参、黄芪切片,母鸡去毛及内脏,葱切段,姜切片,将鸡及药物、姜、葱放入炖锅中,加水适量,武火煮沸,再文火炖熬,至鸡熟透即可。每日2次,吃肉喝汤,既可佐餐,也可单食。此药膳有滋补气血、健脾利尿消肿、降低尿蛋白之功效,适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证属脾虚湿盛、气血亏虚患者。
  赤小豆全鸭汤
  赤小豆60克,老鸭500克,料酒20克,葱20克,姜15克,盐少许。将老鸭洗净,姜切片,葱切段,赤小豆洗净。将其全部放入锅中,加少许盐,水适量,先武火煮沸,再文火熬制2小时即可。每天3次,吃肉喝汤。此药膳能清热解毒、利水消肿,适用于急性肾小球肾炎,证属热毒侵淫患者。
  仙草饮
  金钱草、车前草、夏枯草各30克,白糖50克。将以上诸药洗净,装入纱布袋放入锅中,加水1500毫升。用武火煮沸,再文火煎煮25分钟,加入白糖拌匀即可,代茶饮用。有清热溶石、排石之效,主治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证属湿热下注患者。&&&&(王山玖)
健康从盐把握
  盐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既能提高食物中固有的鲜味,又能解腻、除膻、去腥,被称为“百味之宗”和“调味之王”。近几年来,市场上盐的品种逐渐丰富,除了碘盐外,还增加了一些加入不同微量元素的营养盐。
  何为营养盐呢?盐的化学名称是氯化钠,氯和钠这两种物质都是人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尤其是钠离子,适当摄入钠离子对于维持身体内水电解质的稳定状态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所谓营养盐,就是在优质盐中添加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碘、锌、硒、核黄素、铁)成分的食盐。其特点是既能调味,也能调节改善人体的生理功能。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营养盐主要有以下几种:
  加碘盐&&加碘盐是在普通食盐中加入适量的含碘物质。碘对人体健康意义重大。主要针对缺碘人群,如果长期摄入碘不足,就容易患上甲状腺肿大,孕妇如果缺碘,还可妨碍胎儿的发育,婴儿缺碘则会发生呆小症。因为碘易挥发,因此加碘盐的食用效果与温度、时间和烹调方式关系密切,如炒茄子,在爆锅时、炒菜中间和出锅前添加碘盐,碘的食用效率分别为9%、58%、86%。此外,在酸性条件下添加碘盐也会增加碘的挥发。因此,尽量出锅时再放碘盐。此外,注意加碘盐一次不要买太多,应随吃随买,要避光保存,以减少碘的损失。
  加锌盐&&加锌盐是在普通食盐的基础上添加一定量的含锌物质。锌在人体中承担重要的生理功能,是人体许多重要酶的组成成分,此外锌参与维持血浆中维生素A的正常含量,有保护视力的作用。缺锌时会影响胸腺和T淋巴细胞的功能,使免疫功能明显降低,易致感染。因此,如能有意识地食用一些加锌盐,是预防上述病症的好办法。加锌盐的食用方法与普通食盐一样。连续食用3~6个月加锌盐,可使体内缺锌症状消除。须注意的是,素食者尤其要注意食用加锌盐。因为素食中的植酸、草酸,也能使人体对锌的吸收率明显降低。
  加硒盐&&选用有机硒与氯化钠组合而成。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中必需成分,能清除体内有害自由基,增强人体的抵抗能力。硒的化合物能抑制癌细胞生长,具有显著的抗癌作用,硒被医学家称为人体微量元素中的“抗癌之王”。食用加硒营养盐,可抵抗有毒物质引起的细胞突变,起到防病保健功效。
  加铁盐&&铁是人体必需的重要元素,参与体内氧的运送和组织呼吸过程,维持正常的造血功能,并与免疫功能有关。机体缺铁时可使血红蛋白减少,出现面色苍白、头昏眼花、疲乏无力、食欲减退、免疫功能低下等不适。婴幼儿、妇女和中老年人等特殊人群,体内易缺铁,故而长期食用加铁盐,既能调味,又能满足其对铁的需求。
  低钠盐&&传统食盐中氯化钠纯度高达95%以上,而低钠盐用氯化钾代替部分氯化钠,含钠仅为65%~70%,可有效减少患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普通食盐中钠含量过高,体内钠水潴留是造成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低钠盐主要含钠、钾、氯及镁等元素。低钠盐与普通食盐的最大区别是钾和镁的比例增大,钠含量减少。钾摄入量与血压呈负相关,也就是说饮食中增加钾的摄入量能促进尿钠的排出,钾也可通过利尿,降低肾素的释放,扩张血管,改善水钠潴留,使血压下降,即钾能对抗钠引起的高血压。近年科学研究发现,高血压人群使用低钠盐1年,血压在第6、9、12个月时显著下降,降压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越来越明显。
  核黄素盐&&核黄素又称维生素B2,在体内参与生物氧化和能量代谢过程。核黄素缺乏可引起口腔、眼、皮肤及生殖方面的损害。动物肝、肾、蛋黄和绿色蔬菜、豆类等食物含核黄素量较高。对于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人群,不妨食用点核黄素盐。
  需要说明的是,营养强化盐并非人人都需要,应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来选用。同时,营养盐虽然对健康有益,但不可能立竿见影,需要坚持食用较长时间,才能显示出保健作用。(朱本浩)
以前在农村,以填饱肚子为原则。人们常说“别把吃饭当营生”。现在,我想借用这句话提醒老年朋友:不妨把吃饭当营生去做,这也是保健的重要一环。
吃饭有学问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消化功能也在悄悄地变化,到60岁进入老年期后,胃口小了,吃饭也不那么香了。由于牙齿功能的减退,影响食物的充分消化与营养物质的吸收。根据老年人的这些特点,应科学地进食,充分摄入营养,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故而在饮食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
  细嚼慢咽&&咀嚼能反射性地引起胃液、唾液和胰液的分泌,为食物消化提供有利条件。同时,细嚼将食物磨碎,与唾液充分混合,以便吞咽。老年人的口腔对食物刺激的敏感性下降,反应迟钝,如果不细嚼慢咽,快速进食时不仅不利于消化吸收,而且易发生哽噎和呛饭等意外,尤其是在吃鱼或有碎骨的食物时,更要注意。现在一些保健专家认为,吃一顿午饭用30分钟左右为宜。
  定时定量&&定时定量能使胃肠道有规律地蠕动和休息,从而增加食物消化吸收率,减少胃肠疾病的发生。另外尽量少吃多餐,减轻胃肠负担,避免暴饮暴食。
  精神集中&&进餐时不要说话,更不要谈笑。吃饭就是吃饭,不做其他事情。也不要一边看电视、听广播,一边吃饭。
  讲究环境&&要选择安静、环境整洁的地方进食。并注意饮食的心理卫生,努力做到吃饭前后心情平静,精神愉快,切忌心情抑郁或暴喜暴怒。吃饭时情绪好,才会使食欲增强,血液循环良好,使胃肠的消化功能和免疫力增强。
  学会科学吃饭&&学会按营养学的标准定菜谱、定食量、定粗细粮比例。饮食要清淡,不要多吃油和盐,但要追求营养品质,多选择绿色食品。要粗细搭配,勤换花样,变换食谱,使餐桌多变翻新,营养平衡。还要做到科学烹饪,提高饭菜质量。特别提醒老年朋友,要辨证对待“吃了不心疼扔了心疼”的旧习,不吃剩菜剩饭,尤其不能吃变质的饭菜,不能因小失大,严防病从口入。总之,老年人要把吃饭当大事情办,把吃饭当营生去做。认真对待购买、烹饪、餐饮各个环节,切实做细、做好。&&&&(石翠英)
才能孕育聪明宝宝
  怀孕要在身体健康时。清朝单南山《胎产指南》指出:“生育者,必阳道强健而不衰,阴癸应候而不愆,阴阳交畅,精血合凝,而胎元易成矣。不然……阴阳乖戾,是以无子。”这就是说,男子肾精充足阳气盛,女子阴血充盈经血调,夫妇健康无病性和谐,健康的精子与卵子结合,才能受孕成胎生出健康的宝宝。否则,男子阳气不足,女子阴血亏虚,阴阳不相调和,就很难孕育健康胎儿。特别是女子,正在患病时不宜怀孕,即使病情较轻,也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宜的怀孕时机。
  为了后代的健康,也为了不影响母亲的健康,有以下情况者不宜怀孕: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的近亲结婚者;遗传病患者;精神病患者;原发性癫痫病患者;严重的心脏病、高血压、肾病、糖尿病、骨软化症、贫血(血色素在6克以下)、风疹、甲状腺机能亢进等患者在没有完全治愈之前不宜怀孕;活动性肺结核、传染性肝炎、伤寒、麻疹、性病等传染病患者在未彻底治愈之前不宜怀孕。
  此外,在施行生殖器官手术后3个月内不宜怀孕,如果手术较大,还要适当延长时间。打过风疹预防针3个月以内也不宜怀孕;长期患病服药者,要在停服药物以后再怀孕;接受X线照射,特别是腹部X线照射者,要过1个月以后再怀孕;酗酒和大量吸烟者应在戒酒烟3个月以后受孕较好,同时丈夫也要戒烟酒;长期口服避孕药者,应在停服避孕药半年以后和月经周期恢复正常时才可怀孕;放避孕环者,应在取环后来过3次正常的月经以后再怀孕较为适宜。
  要保证孕育健康聪明的后代,婚前健康检查十分必要。婚前体格检查关系到我们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关系到后代的聪明、健康,是提高人口素质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早在上世纪60年代,欧美许多国家已经把婚前检查列入卫生系统而加以重视。日本则通过法律规定:男女结婚时,必须互相交换健康证明方可成婚。我国医疗部门开展婚前检查,对履行结婚手续的男女双方进行体格检查,从中发现了不少遗传病、传染病和一些影响婚育的疾病。上海市对10个区婚前检查的一项统计表明,在被调查的11232人中,其中40人患有痴呆、癫痫、畸形、低智能、精神病等遗传病或不宜结婚生育的疾病,比例高达0.36%。试想,如果没有婚前检查这一关,那么还不知道有多少不健康的孩子出生,给多少家庭带来不幸,给国家增添多少负担。&
  婚前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家族史,对三代以内直系、旁系亲属的健康情况的询问,尤其是遗传病、精神病和传染病史等;②血缘关系,了解是否近亲婚配,如果是,则不可以结婚;③健康状况,患有心、肝、肺、肾疾病或高血压急性期,待病情痊愈后方可结婚,患有先天性精神病、麻风病、梅毒等应该禁止结婚;患有无法矫正的生殖器畸形的人不宜结婚,因为这些患者婚后不能进行正常的性生活会造成夫妻关系不协调,甚至导致离婚。
  总之,怀孕要在身体健康时。正如宋朝严用和《济生方·求子》所谓:“男女婚姻,贵乎及时,夫妇贵乎强壮,则易于受形也。”道理很简单,男女婚配生育,最重要的是讲究适时,夫妇的身体都健康,才有利于孕育后代。&(王惟恒)
了解该症状的其他治疗方法:
有哪些症状
、、、、、
今日坐诊大夫
纪立农主任医师
擅长:内分泌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诊治。
体态异常&是怎么引起的?
体态异常&如何治疗?
体态异常&吃什么好?
体态异常&病人的经验分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性粒细胞偏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