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婴儿性早熟熟吗

孩子早恋是性早熟的预兆吗 - 早恋/性早熟/性教育 - 育儿网
当前位置:
孩子早恋是性早熟的预兆吗
更多关于// 的文章
的其他文章
最新宝宝图片
推荐博客文章
很巧,14年初夏时嘟大伯想来北京创业做兰州的酿皮,因为是自己手工实打实…
育儿论坛每日精选
育儿网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号性早熟真的是食物引起的吗_健康频道_新浪网
食品安全公开课
性早熟真的是食物引起的吗
  近年来,有关婴幼儿或儿童性早熟的报道屡见不鲜,经常会有媒体质疑这是由食物引起。孩子父母的哭诉、医生的诊断证明,配上小娃娃隆起的乳房和吃剩的食品或食品包装,似乎形成了不容置疑的证据链。食品到底会不会导致性早熟,是什么原理呢?我就从新闻报道入手,一个一个的解释。
  1、植物“激素”
  通常人们对植物“激素”的描述就是“催熟”,最典型的是顶花带刺的黄瓜、催熟的热带水果(比如香蕉、芒果)、膨大剂催的西瓜、反季节蔬菜,还有最近媒体报道的无根豆芽。实际上严格来讲,产生这些效果的应该叫植物生长调节剂,只不过媒体给它们挂了个“激素”的logo。
  植物生长调节的作用有很多,有的是促进果实成熟,有的是让果实同步成熟便于采摘,有的可以增加产量。但是无论它是什么功能,凡是在我国批准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都需要经过安全性评价,在批准范围内使用是可以保证食用安全的。关于各个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怎么回事,本文不作一一介绍,科学松鼠会的史军博士写过很多相关科普。
  关键是植物激素会不会导致人的性早熟呢?其实这有点天方夜谭的意思。动物和植物完全是两码事,两者的生理生化机制完全不同,植物激素和人类激素也不存在化学结构上的相似性。如果植物激素能让人性早熟,那你敢不敢吃点向日葵试试“面朝太阳,头晕眼花”?那你怕不怕花粉让人怀孕?因为花粉就是植物的“精子”。
  2、奶粉性早熟
奶粉会造成性早熟吗
  随着婴幼儿奶粉的普及(强烈鄙视各大奶粉厂商在产房抢“第一口奶”的邪恶做法)以及“奶粉焦虑症”的蔓延,媒体上时不时就要来一个XX奶粉导致婴儿性早熟的报道,几乎所有品牌无一幸免。奶粉会不会导致性早熟呢?奶是奶牛分泌的,毫无疑问会有牛的激素,这也是不少家长的疑虑。
  标志性的事件出现在2010年的“圣元性早熟案”,当年卫生部组织了一批专家进行研究,对圣元样品的检测表明雌激素0.2-2.3,孕酮13-72。而国外报道的牛奶中雌激素为0.16-4.4,孕酮最高98。人奶中雌激素为7.9-18.5,孕酮为10-40。(单位:微克/公斤)
  也就是说,圣元奶粉里的雌激素远没有母乳多,孕酮也和普通牛奶没啥差异,很多跟母乳孕酮水平相当。最后包括医生在内的专家组综合判定当初报告的几个案例都是个案,并不是由奶粉引起。这个事件后来倒是峰回路转,发展成“拍案惊奇”,实在让人又好气又好笑。
  理论上讲,如果某一种畅销食品会导致性早熟,那就不会是零星个案,而应该是时间上相对集中、空间上四处开花的暴发态势。其实这一逻辑不仅限于奶粉性早熟,对待各种个案爆料都可以用这种方式质疑。
  3、牛初乳性早熟
牛初乳致性早熟吗
  现在人民收入提高了,高端洋气上档次的各种营养保健品也进入寻常百姓家,这其中婴幼儿常会吃到的一种就是牛初乳,目的是为了孩子提高免疫力、少生病。牛初乳对提高免疫的有没有效,我不了解,但是它会不会导致性早熟呢?
  相关行业曾在2009年对牛初乳中50种激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牛初乳中的激素与普通牛奶并无统计学差异,当然也有数据说牛初乳里的激素水平是普通牛奶的5-10倍。但是,相同类型的激素,人奶尤其是人初乳一般高于普通牛奶和牛初乳。如果牛初乳(或牛奶)中的激素可以导致性早熟,那岂不是母乳喂养的孩子个个都要性早熟了?
  那为什么原卫生部在《关于进口牛初乳类产品适用标准问题的函》中提到,婴幼儿配方食品中不得添加牛初乳?卫生部的解释是“物理性质、成分与常乳差别很大,产量低,工业化收集较困难,质量不稳定,不适合加工婴幼儿配方粉”,其实还有个原因是配方奶粉已经可以满足孩子的营养需要,添加牛初乳不仅没有必要,还会因为概念炒作误导消费者(多掏腰包)。
  那为什么有媒体报道:“平均每天就有20名左右的孩子被确诊为性早熟,他(她)们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长期食用牛初乳”?这其实存在一个认识误区,那就是对相关性和因果关系的理解。我也可以发现这些性早熟儿童其他一些共同点,比如“长期喝水、长期吃饭、长期吃绿色蔬菜”等。真正引起性早熟的原因后面还会提到。
  4、其他动物性食品导致性早熟
其他动物性食品
  最常见的动物食品导致性早熟的典型说法包括避孕药喂养的鳝鱼和水产、打了激素的速生鸡、催肥的猪。关于鳝鱼喂避孕药或者激素的问题,谣传了很多年,后来人民网专门做了一期“求证”专栏进行的辟谣,结论是根本不可能喂避孕药或者激素,否则鳝鱼只会死得快。但有一点是真的,鳝鱼小时候是萝莉(雌性),长大了就变身糕富帅(雄性),而且不需要任何外源性激素。
  关于速生鸡很多人脑补出了打激素的段子,还煞有介事的说少吃鸡翅根,因为那里是注射激素的地方。为啥一定是鸡翅根呢?莫非是小时候种牛痘种多了?要是经常做皮试、打吊针,是不是编故事的时候会说是鸡翅尖?
  实际上速生鸡属于“大快型白羽鸡”,速生是良种选育和科学饲喂的结果,央视曝光的速生鸡是滥用抗生素,跟激素没有关系。如果真打激素或者喂激素,鸡的健康状况反而不好,和黄鳝是差不多的下场。
  排除和速生鸡类似的良种选育和科学饲喂因素,“催肥”的猪倒确实有可能存在激素问题,不过不是性激素,而是β受体激动剂,属于拟肾上腺素类药物,也就是常说的瘦肉精。它的作用是提高蛋白合成效率,提高饲料转化为肉的比率。
  目前我国是完全禁用,但肯定有人偷偷的违法使用,美国可以合法使用莱克多巴胺(安全性比克伦特罗高得多)。我国以前多次出现滥用瘦肉精(克伦特罗)导致的中毒,但是主要是肌肉震颤、心率异常等问题,跟性早熟是不相干的。
  5、环境污染
双酚A等环境污染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家发现有一些环境污染物会产生类似人类雌激素的作用,可能影响生殖发育,媒体上最热门的是双酚A(BPA)和塑化剂,公众不常听说的还有PCBs(多氯联苯)、POPs(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概念。
  尽管不能排除这些物质引起性早熟,但截至目前为止并无明确科学证据给他们定罪。因为关于性早熟的证据主要来自动物实验,而且实验动物接触到的污染水平比人类可能接触的水平高得多。因此澳新食品安全局在对BPA评估后的结论是婴儿奶瓶中的BPA水平不必过于担忧,但作为一种不必要的风险,仍然禁止它使用在奶瓶中。至于当年出现的“台湾小鸡鸡”案例,基于同样的理由,我倾向于认为这是个案,无法说明塑化剂可以导致这一惨无人道的后果。
  6、豆腐、豆浆性早熟
豆制品会致性早熟吗
  有的媒体引述专家的话,说豆制品里面含有类雌激素“大豆异黄酮”,或导致婴幼儿和儿童性早熟。这话听起来颇有道理,但仔细一想,这完全不符合普罗大众“吃了这么多年都没事,怎么可能有害”的逻辑。
  实际上类雌激素也没雌激素那么神的作用,而且这玩意在豆制品中含量也很有限。真要是有那么大作用,岂不是可以拿来治疗更年期综合症?需要注意的是,市面上一些大豆异黄酮保健品喜欢吹嘘神奇功效,提防它们“暗度陈仓”偷偷加真激素。
  7、婴幼儿和儿童性早熟的机理
性早熟因素
  性早熟分为真性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真性性早熟的发生原因复杂,既可因颅内感染、外伤或肿瘤等器质性疾病,也可是找不到任何原因的所谓特发性的中枢性性早熟。假性性早熟的病因也很多,但生殖腺肿瘤、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或肿瘤是最主要的病因。所以不要胡乱怀疑食品,先要排除这些器质性病变。
  除了疾病等原因,性早熟还可能与饮食不合理、营养过剩、能量过剩、乱吃补品有关。前面说到的性早熟孩子都吃了牛初乳,如果深究下去,也许会发现他们的营养状况太好了。临床上也确实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肥胖儿童激素水平异常的现象,甚至有的小男孩的雌激素水平胜过成年妇女。还有些家长给孩子乱吃补品,甚至是成人补品,有的所谓的保健品连“蓝帽子”都没有,吃出问题也就很正常了。
  8、如何看待性早熟患儿的增加?
  首先,现在医生经常会发现某种疾病的患者增多了,直观上感觉“出问题了”。但是,我们不能忘记“相关性不等于因果关系”。有个事件也许大家还有印象:某医院挂条幅庆祝“祝贺住院病人突破4万人次”。医疗保险尤其是新农合的普及使得就医的比例增高;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诊断技术的提高也使得很多疾病更容易被发现,这都是表观上疾病增加的原因,比如呼声很高的甲状腺疾病就不能排除这些因素而直接认为是碘盐造成的。
  我做了一个推算。据文献报道,儿童性早熟的发病率是1-2人/万人,其中5-9岁女孩的发病率最高,约8人/万人。估计北京2012年出生约20万孩子,在总人口和生育率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在几年后的某个时间断面,仅5-9岁的孩子就有约9×20×4=720人性早熟,这些孩子虽然会分散到不同医院,但很可能会多个医院重复就诊,然后很可能在儿童医院就会出现“平均一个月几十个性早熟孩子”。(这还不考虑异地前来就医的)如果将来出现这样的报道,你还会感到意外和震惊吗?
  如何规避性早熟风险?看到不少国内医生建议不要吃鸡肉、不要吃反季节蔬菜等各种不靠谱建议,也看到外国医生的一些不靠谱的建议,比如素食主义。综合来讲,我觉得比较靠谱的有这么几点:
  1、减少塑料制品使用。
  2、尽量不给孩子吃营养保健品(包括牛初乳),没有“蓝帽子”标识的决不能吃。
  3、从小培养孩子谷物、蔬菜、肉蛋奶的合理搭配,不要以为高蛋白才是好食品。
  4、不要让孩子把果汁、饮料当水喝,口渴就喝白开水,避免能量摄入过多。
  5、多陪孩子玩耍、运动。
  6、家长如果有吃口服避孕药的,一定放好了,孩子的好奇心是什么都敢翻出来吃的。
  7、如果出现性早熟迹象,要到正规医院就诊,不要盲目怀疑食物引起,首先考虑是否由疾病引起。
新浪健康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特供新浪健康使用,转载请注明出处!12岁男孩长阴毛是性早熟吗
来自于:广东|
提问时间: 12:46:51|
基本信息:
疾病 / 症状:
12岁男孩长阴毛
病情描述:
小男孩12岁小鸡鸡长了几条毛毛正常吗?会不会是性早熟?对身体有影响吗?
看了该问题的网友还看了: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59515收到了:
病情分析:
现在认为是正常的,不考虑是性早熟,说明是刚进入了,所以随着激素水平的变化,引起了人体的第二性征的出现,出现了胡须及阴毛,腋毛生长,身高生长比较快,声音变粗等。
指导意见:
对身体没有影响的,需适当吃些瘦肉,鸡蛋,蔬菜和水果等,有利于身体健康。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15065收到了:
病情分析:
十二岁的小男孩已经进入青春发育期了,出现阴毛的情况,也属于正常,不属于早熟了
指导意见:
建议多注意个人卫生,并适当的补充营养,以利于身体的正常发育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8529收到了:
病情分析:
你好12岁男孩子已经开始有第二性征的发育,不用担心,这是正常的,对身体没有影响
指导意见:
开始发育了,会逐渐,变声等情况不用担心,平时注意个人卫生,保护嗓子。
TA帮助了147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24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199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快速通道:点击直达您要访问的科室
女性性早熟
    (female precocious puberty),即青春期发育明显提前,由于每个正常儿童青春期发育的开始时间变异较大,故很难确定青春期发育开始的正常和早熟时间的绝对界限,一般认为女孩8岁以前出现乳腺增大、阴毛生长、腋毛生长等任何一项或多项第二性征,或月经初潮开始于10岁以前,即为,也有学者主张儿童青春期与性发育早于当地正常儿童发育平均年龄2个或2.5个标准差以上者即为。占全部女性的0.2‰左右。
点击直达您要访问的地区
010-(东院);(西院)
内分泌科简介:
1961年,在著名内分泌学家刘士豪教授的亲自主持下,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正式成立。当时的内分泌科分为临床和实验...[]、[]
医疗:5.6服务:4.6价格:4.8
024-(总机)
内分泌科简介: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科创建于1973年,1977年和1997年分别被评审为硕士授权学科和博士授权学...[]、[]
医疗:7.8服务:6.5价格:6.0
022-(咨询);022-(医政科)
医院简介:
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又名天津代谢病防治中心,是中日两国政府的合作项目,1998年7月正式开诊,隶属天津医科大学,...[]
医疗:4.4服务:4.0价格:5.6
021-(总机);(投诉);0204(门诊咨询)或转665512(急诊咨询);105,(专家门诊预约咨询)
内分泌科简介: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在已故著名内分泌学家邝安医淌冢肮谥...[]、[]
医疗:6.1服务:5.5价格:5.2
内分泌研究所简介:
该学科由伍汉文教授等创建于五十年代初,1978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2年列为卫生部临床...[]、[]
医疗:6.0服务:4.7价格:5.0
更多女性性早熟相关科室排行榜
点击直达您要访问的地区
医生/职称医院/科室擅长点评/网友评价主任医师、教授儿童性早熟、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小儿糖尿病、侏儒症等医术:8.7态度:8.9价格:8.68.7主任医师、教授对内分泌疾病,糖尿病等的诊治有丰富经验。医术:8.9态度:9.5价格:8.69主任医师、教授甲状腺、糖尿病医术:8.7态度:8.8价格:8.78.7
(已有0个问题)
0个问答0个问答0个问答0个问答0个问答0个问答0个问答0个问答0个问答0个问答
问题描述:
详述问题:
请输入问题的描述,医生10分钟内给出答复
(已有条经验)
更多女性盆骨症状
您最近浏览过的症状
专业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婴儿性早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