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的我不相信傻鸟的道理滚一边,别找骂。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第二部《死刑犯行刑前的不眠夜》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第二部《死刑犯行刑前的不眠夜》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692|
上传日期: 19:13:17|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第二部《死刑犯行刑前的不眠夜》.DOC
官方公共微信我不相信傻鸟的理论zt_速配论坛
找对象,来速配!
我不相信傻鸟的理论zt
&人气:1173&
我不相信傻鸟的理论zt
高考0分作文精选: ----我不相信傻鸟的理论某省高考材料作文:小鸟飞越太平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种鸟,它能够飞行几万公里,飞越太平洋,而它需要的只是一小截树枝。 在飞行中,它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就把那截树枝扔到水面上,然后飞落到树枝上休息一会儿,饿了就站在树枝上捕鱼,困了就站在树枝上睡觉。谁能想到,小鸟成功地飞越了太平洋,靠的却仅是一小截的树枝。  试想,如果小鸟衔的不是树枝,而是把鸟窝和食物等所有的用品,一股脑儿全带在身上,那小鸟还飞得起来么? 根据上述材料作文,要求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含意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 一考生零分答卷:
回复:我不相信傻鸟的理论zt
《我不相信傻鸟的道理》  作为一个理科生,我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立刻石化了。
我很想抽人!很想狠狠地抽命题老师一巴掌——代表我的物理老师。让一只鸟,叼着树枝飞太平洋——什么样的极品智商才能编出这样的故事呢? 我不知道命题老师的鸟是如何威猛,是如何神奇,一个正常人的思维却让我不得不怀疑一些东西。我不跟你计较,一个叼着树枝的鸟,如何跟同伴打情骂俏;我不跟你计较,一个不会游泳的鸟,如何踩着树枝捕鱼;也不跟你计较,太平洋的海浪会不会打翻树枝。我只问你一个问题:你知道,究竟多大的一根树枝,才可以让一 只鸟浮在水面上?铁丝一样粗的?筷子那样粗的? 找抽的命题老师,请允许我教给你一个关于浮力的公式:如果你想让一块木头能载动一只鸟,那么需要符合如下条件(出于对您智商的尊重,我不使用各种字母): 木头产生的浮力须大于木头本身的重力+鸟的重力。为了能让木头发挥最大的作用,我们假设木头恰好被完全踩到水面以下。那么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水的密度×木头的体积×重力加速度-木头的密度×木头的体积×重力加速度-鸟的质量x重力加速度,合并同类项并简化之,得出:木头的体积×(水的密度-木头的密度)-鸟的质量 水的密度约为1000千克/立方米,而木头的密度在400-750千克/立方米之间,我们权且当这个鸟很聪明,找了比较轻的一种,木头的密度按500千克 /立方米算。可得出:500x木头体积必须大于鸟的质量,就是这样的结论:如果鸟是1公斤重,那么,木头的体积必须大于1/500立方米即0.002立方米=2立方分米。2立方分米什么概念呢?——我们常见的砖头,大约两块!!! 一公斤的鸟什么概念呢?这么说吧,普通的母鸡一般三四斤重,一公斤重的也就是只小雏鸡。一只小鸡那样大小的鸟,衔得动两块砖头大小的木块或者说是一个胳膊粗细的木棒吗?就算可以,风对木块的阻力,也会让鸟儿飞到大西洋,而不是太平洋的。
回复:我不相信傻鸟的理论zt
命题老师可能会说他的鸟大,鸟大分量也重啊!那可能要衔的就不是胳膊粗的木棒了,而是一根柱子了。
总之,科学告诉我,不管是什么鸟,都不会选择叼着树枝飞太平洋。如果一定要这么干,肯定是只傻鸟——淹死在太平洋里喂鱼的傻鸟。 对于建立在一个傻鸟故事上的傻鸟道理,只有傻鸟才会信。「看看这0分作文的水平,就知道孩子的独立分析和创造能力是怎么被扼杀的。我们必须为这孩子的独立性喝彩,我们国家应该培养、拥有的,恰恰是更多的这种孩子!」
回复:我不相信傻鸟的理论zt
这样好文章如果在民国就一定会获满分。当今党管教育界,你胆敢否定他们的命题就让你得0分。 病入膏肓的教育体制加上脑子进水的出题者,才会出这种荒唐的作文题。百姓辛辛苦苦生孩子养孩子,教他们教成SB。误人子弟的教育界!满脑浆糊的教师!
回复:我不相信傻鸟的理论zt
透过表象看本质.故事的本质应该是,轻装上阵,自强不息.苦海无边.背负的太多太重.处处较真你怎么可以在这个日新月异社会上刚好的生存.世事本就没有定数,莱茵莱克兄弟飞机没有试飞没有成功的时候谁敢说没有遭到过世人冷嘲热讽.人一切的愚昧都来源于“自以为是”.这个世界只有我们想不到没有天才或疯子做到的发明创造.
回复 4 [没老书]
"南方的土山上有一种鸟,三年不鸣不飞,但一飞便可冲天,一鸣便能惊人。"根据上述材料作文,要求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含意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这个题目简单吧.不会再有怎么打情骂俏,怎么进食.惊人那需要多么大的声音物理定律的问题十万个为什么吧.
回复 3 [海洋]
这道题给个0分有点过分了,文章写得不差。但这孩子确实写的跑题,他用自己那点有限的物理知识得出不可能的结论,不恰好就是那种带着鸟窝和食物去飞越太平洋的小鸟吗,仅从木材的密度上,他就说的不对了,最轻的轻木每立方厘米只有0.1克重,是同体积水的重量的十分之一,按这标准套到他的公式里,完全能满足要求
回复 3 [海洋]
半夜三更看您义愤填膺的样子特来捧场,咱也学那考生跑下题再说。您说民国就一定会得满分,您在民国受过教育?民国的老师是什么样的工作状态呢?好奇啊。本老太只知道小米稀饭,博大的历史长河拐了几个弯都不清楚,悲哀着呢。您说ZG的教育害人,有点同感,比如您这洞悉力超乎寻常的评论家仅一篇作文就能一锤定音的利索却在目前的社会中埋没真可惜了,不是您的错,当今社会不用您这样的栋梁之才是这个社会的损失,再替这个社会悲哀一把吧。您说今天的教师满脑袋糨糊,尽管咱佩服您可还是有点犹豫,ZG的教师有几百万之之众,那ZG的糨糊脑袋也太多了,咱这糨糊脑袋首先转不弯来了,唉,再替自己悲哀一把吧。现在咱这糨糊脑袋开始说糨糊话了:模糊的记得儿时上学时,老师交代过文体的形式,就作文的写作方式特别强调过只有传记和写实必须真实,其他的都可以天马行空,想象的空间无限大,只要你能想象出来,只要你能前后呼应,只要你能文对题。举过例子提到过《西游记》。就这篇作文很明显是一个偏科的学生,对评改不敢乱说,各个工种有各自的规矩。最后祝您节后愉快。
回复:我不相信傻鸟的理论zt
这里的五毛还真多。他们可以为了五毛钱昧着良心说话。但我不会给他们赚太多钱机会,所以,我很少同五毛去争辩。越和五毛争辩,五毛就越高兴,赚的钱就越多。我希望这里所有正义人士,不要去搭理五毛,搭理他们,就是拿百姓的血汗钱给他们发工资。
回复:我不相信傻鸟的理论zt
大陆教科书四大恶霸地主典型都不成立。刘文彩抗战期间捐2.5亿兴学,并年捐两千亩良田收入作教师和寒门子弟读书薪资,后诬为川西恶霸。周扒皮半夜鸡叫属高玉宝胡编。白毛女纯属鲁艺集体创作,杨白劳赌抽欠债,黄世仁替他还钱。海南陵水地主张鸿猷是南霸天原形,死后4年红色娘子军才成立,霸占琼华一说纯属编造。
回复:我不相信傻鸟的理论zt
从小在学校的受的教育,尤其是书本上的说法,屡屡入目的是"那万恶的旧社会"如何的吃人,普通百姓民不聊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乃至有八路军编剧人员编写的《白毛女》反映出了一个主题"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本人对此比较感兴趣,本着就真务实的态度,拟对此予以探究,若旧社会真的恶,那找出它的"恶"处;若是虚拟的,则力求将真相昭示于天下。 既然是万恶的旧社会,那当然有值得讨厌的人和物,继承下来的物自不必言;人肯定有大大小小的地主、富农、佃农、自耕农等,资本家工人所占的比例有限,在此不予探究。而揭批的地主富农当然是万恶的旧社会所反映的欺压百姓的主角。当时有大量的编排出来的剧本出现,文革期间仅有的八个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白毛女》、《红灯记》、《红色娘子军》、《奇袭白虎团》、《龙江颂》、《沙家浜》、《海港》)里面就有是反映地主欺压农民的,甚至有士兵看到激动情节开枪打演员的事件发生,真的是让人感动啊,不得不佩服演员的倾情演绎。下面让我们探讨一下"万恶的旧社会"的真实情节,或许可以追溯以往的故事,从中探寻到点滴的事宜。我经常听历史系和哲学系的博导教授讲课,他们中小学的时候曾亲自听过老农"忆苦思甜",其中一位博导说,他们学校请的老农讲过去的苦的时候,是真的痛哭流涕,不过人家是这样讲的:"在1958年到1961年,我都快饿死了,唉,旧社会真的能够饿死人啊;还是我那老东家好,在年终的时候会送给我一些年货......"不过很快这位老农就会被轰下讲台,因为他说错了,说了一些他没有意识到的不该说的话。而据说类似的情况还不止一个,我在书上或网上也见到过。而另一位历史系教授则说,当他们年轻的时候,整天要"拯救世界四分之三的人于水深火热之中",而改革开放以后才知道,"人家起码能吃饱饭,是个人就活得比咱强。"现在想起来,或许朝鲜也在喊着要解放全 世 界,这是不是很可笑呢?不得而知。而小说《高玉宝》里面据说也是虚构的,大家可以想一想,有哪个傻冒地主会那么早去鸡窝旁边学鸡叫?而且鸡叫一般是从远及近的,而小说里面讲述的却是从近到远,是不是显得很虚伪呢?即便长工们那么早起床,天不亮根本看不清庄稼,下到地里岂不把庄稼踩死?这地主是不是很傻呢?况且若得罪了长工,那些长工故意怠工,而有些怠工是无形的,地主又不能随时监督,请问地主会如此的行事吗?这和现在雇人干活一个道理,若得罪了所雇用之长工,或许对地主本人并不利吧?似乎雇主年终都要给干的好的长工一定奖励的,这才符合实际情况。莫非那地主很傻?现在似乎有人去当地调查后著书为那周姓地主鸣冤。而塑造的刘文彩的收租院,其实水牢也是子虚乌有的事情。且不说那位大名鼎鼎的刘文彩,其中的一位姨太太对其忠心耿耿乃至至死不改嫁;而只就刘文彩对其家乡的小学的捐献即可看出,这位乡绅对教育还是相当重视的。而后来采访那位在全国巡回演讲,宣扬在刘的水牢里受虐待的人,她却说,当时是有人让我这么说的,我不这么说行吗?很有意思的回答。而后来据人考证,乃至按照图纸还原出刘家的大院,都没有找到所谓的水牢。这恐怕真的让人大跌眼镜了。广为人知的剧本《白毛女》,其实也是贺敬之等人编排的。1945年,根据40年代初流行于河北阜平一带的"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编成鲁艺集体创作了歌剧《白毛女》,本是仙姑的白毛女被歪曲成被地主霸占后抛弃的农家女,文学剧本由贺敬之、丁毅执笔,其真实性有待考察,或许只是政 治 宣 传品而已。日,即中共七大召开前一天,《白毛女》在延安中央党校礼堂举行首演。来自全国的527名正式代表、908名列席代表以及延安各机关的首长,几乎倾巢而出观看演出。首演获得极大成功,第二天早上,中央办公厅就派人向"鲁艺"传达中央领导的观感。第一,主题好,是一个好戏,而且非常合时宜。第二,艺术上成功,情节真实,音乐有民族风格。第三,黄世仁罪大恶极应该枪毙。黄世仁、穆仁智就被当场枪毙了,更让观众‘人心大快'。于是带著广大老百姓对地主阶级的仇恨,全国刮起了一股《白毛女》旋风。万恶的旧社会之恶,恐怕当然有因素的,譬如土地分配不均等,我D打着均田地和分配财富的口号,当然能够激起底层民众的好奇心,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均田地的口号总是非常诱人的,尽管这种方式是在剥夺地主和富农的土地甚至迫害地主富农及其家属的基础上进行的,可在那种缺乏理性的年代,加之国外日本侵略者的威胁,这也不难理解。可最终呢?土地还是被收归国有了,时代变迁啊。而始作俑者,正躺在北京最繁华的地段享受顶礼膜拜,不知道香火是否兴盛;也不知道是否浪费了资源,害得北京阴气那么重。据我所知,在烟台地区的蜚声国内的大地主牟氏家族,在解放前是几乎每天都要施馒头和粥的,乃至于有一些人专门聚集在他家周围,每天都要去领馒头,起码不止于饿死吧。而看到有人所描述的牟氏家族中有人娶小妾,还是对小妾的父亲直呼其名,我当时还感觉不太理解,而后来看了《红楼梦》中贾探春不认其亲舅,而认为王子腾是其舅舅的时候,我差不多理解了,在封建伦理中就是如此规定的,只认正夫人的亲属,其他一概不认。在解放后分牟氏家族的田地的时候,据说当地的农民开始还不好意思要,感觉颇有些意思。陈子昂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无论如何,即便古人已经不在,即便过去已经成为过去不能重来,还是应该讲求一下事实吧,保障民众的知情权,让民众了解历史的真相,更好的以法治的态度建设国家。民众不是应是用来蒙蔽的,而是用来尊重的。尊重民意,还原史实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大潮。借用古人一句"勿以浮云遮望眼" 。
回复:我不相信傻鸟的理论zt
邱少云是上个世纪家喻户晓的英雄,我们这代人从小就受到了这位英雄的鼓舞。他的事迹感人至深,在上个世纪是几乎没有也不可能有人敢于公开质疑这位英雄的。时代毕竟在前进,21世纪是理性的世纪,理性的时代必然有理性的思考,即使铁定的英雄也不能例外,这是一个基本原则。不过我首先要说的是,我们必须有一个共识:思考无罪,质疑无罪。考虑到我的想法不会得到一致的同意,所以还是在文章的题目里加上“斗胆”二字比较好一些。英雄就是英雄,有什么可以质疑的呢?我们先来看看有关邱少云的一段文字:邱少云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战士。四川省铜梁县人。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战勇敢,意志坚强。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部队开赴前线途中,他冒着美军飞机的扫射轰炸,从燃烧的居民房屋里救出1名朝鲜儿童。1952年10月,所在部队担负攻击金化以西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前哨阵地391高地。高地前沿是一片开阔地,为缩短进攻距离,便于突然发起攻击,11日夜,部队组织500余人在敌阵地前沿潜伏,他所在排潜伏在高地东麓距敌前沿阵地仅60多米的蒿草丛中。12日12时左右,美军盲目发射燃烧弹,其中一发落在他潜伏点附近,草丛立即燃烧起来,火势迅速蔓延到他身上,燃着了棉衣。为了不暴露目标,确保全体潜伏人员的安全和攻击任务的完成,他放弃自救,咬紧牙关,任凭烈火烧焦头发和皮肉,坚持30多分钟,直至壮烈牺牲。反击部队在邱少云伟大献身精神鼓舞下,当晚胜利攻占了391高地,全歼美军1个加强连。战后,所在军党委根据他生前意愿,追认他为党员,并追授模范青年团员称号。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给他追记特等功。日追授他一级英雄称号。同年6月25日,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1953年,四川省铜梁县建立邱少云烈士纪念馆,并在凤凰山顶树立邱少云烈士纪念碑,朱德为之题词。(《军事百科研究》提供)这就是有关邱少云英雄事迹的最权威记录,也是我们在小学时代接受的教育内容。的确,邱少云是一位优秀的志愿军战士,他生前肯定做过不少好事这无可置疑。我要质疑的是有关邱少云牺牲的细节问题。记录说“火势迅速蔓延到他身上,燃着了棉衣。为了不暴露目标,确保全体潜伏人员的安全和攻击任务的完成,他放弃自救,咬紧牙关,任凭烈火烧焦头发和皮肉,坚持30多分钟,直至壮烈牺牲。”从这一段文字我们理解,邱少云就是为了不暴露目标,一动不动地趴在原来地位置上,被大火活活烧死了。正是邱少云以极大的毅力,忍受这烈火的灼烧,才没有被敌人发现志愿军的攻击计划。就是这段文字,表面看来没有什么问题,但里面蕴含着起码的逻辑错误。邱少云干什么去了?打仗去了。他作为志愿军战士打仗时带武器吗?肯定带,据说当时志愿军战士使用的武器不但有中国制造的,还有苏联制造的。那么邱少云带武器时带不带弹药?肯定带,起码要带一定数量的子弹,否则手里的枪和烧火棍就没有区别了。按照文章的描述,当时邱少云只要动一动就有可能被美军发现,叫一声或者是本能地喊一声也就极有可能被发现。所以,他是不可能将武器和弹药移动到火区以外的地方,否则也会被发现。也就是说,邱少云直到被烧死,他的武器弹药一直在身边,或者说就是在他的身上携带着。如此一来,武器弹药必然在大火中灼烧了。稍有思维能力的人都明白,弹药在火里灼烧时会发生什么现象。毫无疑问,弹药必然要爆炸。而爆炸声是非常巨大的,近在咫尺的美国人肯定不是聋子,为什么没有听到呢?这就是我要对英雄牺牲细节的质疑。所以,我觉得关于邱少云在战场上的细节描写是虚构的。我的意思不是说邱少云不是英雄,我也不怀疑邱少云牺牲在朝鲜战场的事实,只是想明白英雄究竟是怎么牺牲的,为什么有人虚构出一个有逻辑错误的故事来欺骗读者?英雄已经逝去,无法回答我的问题了,写这段文字的人为什么不顾起码的逻辑而虚构呢?或许作者就是为了突出英雄的顾全大局的英雄主义,或许就是为了迎合宣传的需要吧。总之,邱少云即使真的被烧死了,也绝对不可能没有被美军发现。1.大火烧身这么长时间,能不喊不动的,真神人也。听说国外某研究机构把疼痛划分了十级,灼烧是排位很靠前的。正常人根本无法忍受,叫喊和移动是自然反应,那时候已经不是大脑说了算的了。然而邱少云不但不喊,连动也不动...后经推敲,如确有此事,应当是打瞌睡睡着了,后在睡梦中被烟熏晕过去了,才会被烧死,完全是个意外...2.当时是草丛,美军又扔燃烧弹,可以想象,场面是多么的“壮观”。这种情况下,谁能在大火肆虐浓烟弥漫的火场里,看清楚东西?何况还是晚上!邱少云愣是“为了不暴露目标一动不动,一声不吭”,就这么烧死了...别说他打几个滚灭火了,就是站起来一路小跑,也不会暴露目标。3.“坚持半小时”之说也值得推敲,冬季的朝鲜,蒿草丛...一根火柴点着了,几分钟就能烧光一大片了,何况燃烧弹。可邱少云,一动不动在草丛里烧了半个小时,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情景...四周围的草都被烧光了,就他自己一个人趴在光秃秃的灰土地里烧了半个小时...把咱们英雄当蜡烛吗?4.美军“盲目”扔燃烧弹,往离自己 60米的距离扔...先不说美军不怕烧到自己,就说燃烧弹的威力...爆炸半径再小也要三四米吧...加上干柴烈火...再想想往500人的人堆里扔...从头到尾只烧到邱少云一个人...不知道别人到底离邱少云有多远...我看安全距离没有30米是不行的...60米外的敌人啥也没看见,30米外的趴在草丛里的自己人连邱少云纹丝不动都看清楚了...这明显是拍电视剧嘛...50多年以后这样质疑英雄,的确对英雄本人有点大不敬了,但不质疑又觉得自己被欺骗了被愚弄了,这种感觉也非常不好受。成为英雄的首要条件就是英雄的事迹必须真实,不能把不存在的事情强加在英雄的头上欺骗别人。如果不能说明邱少云的真实牺牲细节,那么我们就有权怀疑英雄的牺牲细节真伪和宣传的动机。我们的时代需要英雄,但不需要假英雄;我们需要宣传机构的真实宣传,但不需要欺骗。类似的事情还有不少,比如雷锋日记,他是汽车司机,但他的日记从头到尾看不到一点关于汽车的描述,尽是一些无比正确的政治说教和好人好事。而且雷锋充其量不过是个小学没有毕业的文化程度,而他的日记水平简直可以和大学教授的文笔论高下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对待同志要象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象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象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象严冬一样残酷无情。”“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机器由于有许许多多的螺丝钉的联接和固定,才成了一个坚实的整体,才能够运转自如,发挥它巨大的工作能。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计的。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螺丝钉要经常保养和清洗,才不会生锈。人的思想也是这样,要经常检查,才不会出毛病。我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坚决听党和毛主席的话,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随时清除思想上的毛病,在伟大的革命事业中做一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看了雷锋的日记我简直认为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大学中文系教授了。我不禁怀疑,是不是也有人在雷锋日记里造假?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有了英雄不知道珍惜英雄的民族则是可悲的。这是邱吉尔的名言。我认为,如果按照邱吉尔的逻辑理解,那么,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但有了英雄,却在英雄头上大量造假的民族简直是耻辱的。我真的不知道,我们那么多的英雄究竟有多少被包装过,被按照特定需要而造了假,然后展现在人们面前。难道孔夫子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就真的成了铁定的愚民教义了?邱少云牺牲了,很多英雄也已经不在人世了,但造假者没有退出历史舞台,为了一些特定的需要,造假者还在造假,我们今后一定还能听到许多假英雄的假先进事迹。孔夫子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势必千秋万代而不衰!势必永远成为权贵者的驭民金鞭!看到邱少云,又想到黄继光,稍微知道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人的肉体能挡住重机枪的子弹吗???瞬间打为碎片!!机枪在2秒钟以内就可以完全剥夺黄继光的全部力量,然后只要轻轻一顶,就可以把黄继光拨到一边去,全部过程不需要5秒钟。在这5秒钟里,我军能干什么?还有什么飞夺泸定桥,说22个人在敌人一个团兵力的密集弹雨中,一边还击,一边铺木板硬是爬过了有十三根铁索近百米长的地方,最后还有18名勇士生还…这个故事小时候听起来爽的很,现在想想,别说一个团,就是一个连,在对岸乱放枪,这22个人也完蛋了,还一边铺木板一边还击对方一个团的敌人,用两个小时铺出一条木板桥,最后冲过去18个,超人特功队啊。这样的编撰简直就是在侮辱人的智商。
回复:我不相信傻鸟的理论zt
近日,一个民间研究团体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众多小学语文教材存在多篇内容失实的文章及常识性错误[相关专题:谁动了语文课本]。报告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人认为假故事也能传递真价值。但事实上,求真是教育最初和最终的目的。我们可以不崇高,可以不天真,甚至可以不快乐,但不能不真实。求真是教育的本质错误的过程得出正确的结果,不可取上述两种观点虽然代表了一部分人的看法,但却是用错误的过程得出正确的结果,这并不可取。教材让人习得知识和价值,并且还有一个重大功能,便是启蒙。用真实来进行思想和价值的启蒙,还是用虚假的故事启蒙,这是语文教材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先不论传递的价值是否崇高、是否值得传扬,如果传递的载体和过程是虚假的,那么这些教材的从出发点上就错了。没有真实可信,教育的其他目标将无从谈起,这对孩子、对社会都无益处,反而有害。教育应以不损害真实、裁剪真实为基础,因此哪怕有一点失实之处,都要及时纠正。以不真实为基础的教材,违背了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小学语文教育应该先传递真实,再传递崇高。
真实是教育首先应该传递的道德和价值观小学语文教材首先应该是真实的,无论是真实的丑陋、真实的恶还是真实的高尚、真实的崇高。如果真实太过不堪,教学可以不教,但是如果小学阶段的教育不适合说真话,那也宁可不说假话。不崇高、不天真、不快乐的教材顶多只会让孩子营养不良,而虚假的文字却如同三聚氰胺奶粉,迟早会患在孩子的认知与情感中埋下致命的隐。爱迪生在中国语文教材里“被救妈妈”,华盛顿童年住的房子在中国语文教材里“被植上了樱桃树”,还有《地震中的父与子》,为了强调父爱的伟大,硬是拼凑出一个外国父亲38小时徒手刨出14个孩子的情节——14个孩子38小时后被“超人父亲”亲手挖出,个个葫芦娃般毫发未损精神抖擞,这个完美的童话结局足以让人疯掉了……是的,我们可以不崇高,可以不天真,甚至可以不快乐,但不能不真实。
小课本反映大社会
最缺乏的不是崇高,而是是非判断一本小学语文课本反映的是整个社会是非判断的缺乏。在这样的课本熏陶下,是非不分,黑白不明的现状自然不足为奇。所以唐骏用一纸假简历赢得万众瞩目的成就,自然会有人站出来说不择手段的成功也是成功。只要能获得成就,过程有问题又怎样?中国社会的信仰千奇百怪,唯独缺了信仰真实。诚信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当下诸多社会病症,论及根本皆由不诚信所致。可语文教材却在用一种不诚信的方式教孩子怎么样去做一个诚信的人。事实上,“撒谎”这种行为无论以何种美好的名义,结果都是不堪的。
语文教材却在用一种不诚信的方式教孩子怎么样去做一个诚信的人。
事实与是非问题上的犬儒主义是社会顽疾求真的问题,岂止仅存在于教材领域,它是社会问题在教育领域的自然延伸。在今天,说真话之难在各个领域都有体现,指出事实、揭示真相不仅不被人尊重,还有可能遭遇未可预料的风险。方舟子致力于打假求真被人认为是极端、是吹毛求疵。事实与是非被看做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且对是非不分的态度似是而非,习以为常,这种是非观上的犬儒主义是中国社会的最大顽疾。保持对虚假的警惕,形成求真的社会氛围,破除追求真实的种种阻碍,不仅对教育,对任何社会事务领域,都有重要的意义。从教材课文的真实性推而广之,历史的真实、社会的真实、情感的真实与思想的真实,都该成为反思的对象。结语: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小学教材的虚假,将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抛诸脑后。当真实成为语文课本里的第一缕炮灰,其苦心孤诣的价值操守定会有轰然倒塌的一天。
回复:我不相信傻鸟的理论zt
文革前,北京的中学生、大学生没人不知道《燕妮与马克思》《马克思的年青时代》,还有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馆图书馆里勤奋读书把水泥地磨出坑的故事。最近看到一位网友日的文章,专门谈到了因崇拜马克思那双神奇的脚而拜访大英博物馆图书馆。文章写道:上周末去大英博物馆。图书馆在一楼一进门的地方。全部免费开放,不用办理任何手续就可以进去阅读或者参观。我进了图书馆以后,自然好奇当年马克思坐在什么地方。就和图书管理员问起,马克思当年坐的那个固定的位置在哪里,她笑着告诉我,很多中国人都问过她这个问题,但是,每天来这里的人这么多,我们是绝对不会为某一个特定的读者安排特定的座位的。更何况,他也不可能每天坐在同一个座位上。文章接着写道:我当时很惊讶,继续追问,得到她非常肯定的回答,她只告诉我,这是你们中国人的神话故事,马克思是绝对没有固定座位的。更不要说什么天天看书,脚把地上磨出一个坑这么可笑的事情了。我当时觉得很惊讶,我来这里的目的不是为了看木乃伊,而是专门为了看马克思当年的座位来的,所以我不死心,又找到里面更高的主管,继续追问马克思固定座位问题。他非常耐心的向我解释说,「这是绝对没有的事情,我们对每一个读者都一视同仁」。至于马克思的脚把水泥地磨出大坑的疑问,他风趣的对我说,「我们的地毯是经常换的。」他估计连地毯都磨不出洞来,更何况地毯下面是地板,而不是水泥。这位网友忿忿然:我的心里当时觉得很不是滋味,被骗了这么多年,不知道,我从小接受的教育里面,还有多少这样的惊天谎言?(后面跟了10个问号!)看到此,我心里一惊,当年看到马克思把图书馆水泥地磨出坑来的故事时,为何我没有感到这种说法很怪异?理智的想一想,聚精会神读书的人不都是一动不动吗?两脚不停来回磨地的,而且天天去一个固定位置上去磨地的,那岂不是神经病?大英博物馆图书馆管理员说的好:这是你们中国人的神话故事。
回复:我不相信傻鸟的理论zt
人教版实验教材已经找不到《飞夺泸定桥》这篇课文了。而在我使用的《现代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有。之前我们使用的浙教版的教材中也有这篇课文。都被安排在十一册。记得很久以前我读小学的时候,也有这篇课文。《现代小学语文》采用的也是主题编排法,所以在这一单元中,四篇课文都是涉及战争、英雄、长征、党。 因历史久远,所以要拉近学生与这些文章,与这些文章里的人物的距离实在有些困难,我尽量地用语言去创设感情场,以期待学生投入其中,但有时也意识到不能把自己的感情强加给学生。所以只能让学生感受到多深就多深。而大多数学生在学这些课文时,至少是被其中的人物敬佩、感动的,这也足够了。 今天在备《飞夺泸定桥》一文。在查找相关历史资料时,竟出现了与课文内容不相符的地方——应该是课文内容与历史资料不相符的地方。课文中这样写道:28日早上,红四团接到上级命令:“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而历史资料中只说是29日夺下泸定桥。——也就是第二天,但并不是早晨。课文中在讲述这次战斗的时候,强调“红四团终于在29日清晨赶到了泸定桥”,与敌人“激战了2个小时”,夺下了泸定桥。但历史资料中记载,29号中午,我们还在“天主教堂召开了全团干部会议,研究、批准突击队”。而“总攻在下午四点开始。”“经过两小时的激战,两个团的敌人被消灭大半,剩下的狼狈逃窜。黄昏,我全部占领沪定城,牢靠地控制了泸定桥。”可以说课文的内容与历史资料严重不符。 我想编者是想突出“飞夺”之“飞”,但这种随意改编或模糊使用历史资料的做法,实在不恰当。 而更让我觉得无奈的是,在一个网站上看到一位老师的感想,如下: 《飞夺泸定桥》:(首节)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末节)红军的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面对无数牺牲在长征途中的红军先烈,我们除了表现出对生命的敬畏和感受生命的尊严、理想的伟大外,我们还能表现什么呢?我们把这种精神力量用来教育我们的孩子,同时也在这种过程之中一次又一次地使我们自己的心灵受到人性美的洗礼。但是在这种“教育”和“洗礼”之中,我常常想——我们是在用被“歪曲”的历史来面对我们的先驱的,难道就不能用真实的、客观的人格来面对他们吗?进而想到是:我们如何培养学生面对真实的历史?请问:1、长征——是源于“北上抗日”之举吗?2、我们有必要用“北上抗日”这种胡扯之语为那些使红军遭受巨大损失的人洗刷千古罪名吗?3、我们有必要继续用“北上抗日”这个蒙骗了几代人的“好”词继续对待我们现在的学生吗?4、“浩浩荡荡”符合当时的实际还是符合党中央现在对此事的看法或决定。 佩服这位老师更加心细地阅读。当我读着他的这段文字的时候,我特别意外。因为我自己在读课文时,根本没有对“北上抗日”这四个字引起关注和思考。想想自己那时学习时,语文老师还特别对我们讲述了什么叫“北上”,什么叫“抗日”。当时我们什么都不知道,于是那印象就这样一直保存下来,直到现在,甚至会到以后。习惯使然,所以对文章把飞夺泸定桥跟“北上抗日”联系起来,竟没有去思考。可我们的孩子会怎么思考?我们在五年级的“品德与社会”课中接触过长征,学生知道长征是为了保住军队主力而采取的转移。但现在竟然说是“北上抗日”。 学生必然会对上述两个内容产生的疑问,让我们如何作答? 肖川教授特别看重历史与文学对孩子的熏陶。但我们的孩子遇到这样的历史与文学作品,会带给他们什么?
回复:我不相信傻鸟的理论zt
本报讯 (记者胡孙华)《爱迪生救妈妈》、《陈毅探母》竟然是杜撰的,《云雀的心愿》、《乌鸦反哺》明显背离科学常识,《沉香救母》、《母亲的纯净水》等篇目关于母亲的形象都是身体不健康的……当前使用最广泛的三套小学语文教材,竟是如此不靠谱?得此结论的是由17位语文老师组成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母亲和母爱”专题研究小组。日前,他们首次将其全部研究成果连缀成书《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在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引起极大关注。这些教师都是浙江的一线语文老师。他们研究的是“人教版”、“苏教版”和“北师大版”三套使用最广的小学语文教材。包括武汉在内的全国80%的小学生都读着那三套教科书。他们考察的三套教材中的文章主要是涉及到母亲、母爱。他们研究指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母爱和母亲形象大多不健康,要么苦大仇深,要么道德完美如同圣女,很少见到有血有肉的真实的生活中的母亲。比如苏教版中的《水》、《花瓣飘香》、《沉香救母》等文章,人教版的《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北师大版《母亲的纯净水》等,其中的母亲多是身体不健康的,这些家庭中一直若有若无地弥漫着一种压抑的气氛。而人教版《日记两则》和《看电视》、北师大版《流动的画》和《妈妈的爱》等,里面的母亲又道德完美到不近情理毫无逻辑。不论苦大仇深还是道德完美,有一点是共同的,她们多数无视孩子的主体地位,常以成年人的意志去粗暴干涉孩童的世界。更甚的是以爱的名义,行摧残之实。他们还指出教材中一些文章存在的随意杜撰历史故事、违背科学常识和缺乏儿童视角等诸多“问题”。著者谈 他们为何要“挑刺”?本报讯 (记者胡孙华)从书中可以看出,这算是民间第一次对小学语文教材进行全面、系统的专题性批判,从母爱这个特定视角来审视我们的教材品质。那些老师为何要“挑刺”,记者昨日联系上三位老师代表。“三鹿奶粉事件,没有一个母亲不觉得触目惊心。现在部分语文教材,不就是混杂了各种成分不明的甚至有毒添加剂的劣质奶粉吗?看我们给孩子提供了怎样成长的营养?”专题研究小组的郭初阳毫不客气地说。作为小组学术主持的蔡朝阳老师则说:“自从我有了自己的孩子后,才更加深刻理解到,一个成年人对孩子所肩负的教育重任。作为孩子启蒙读本的语文教科书,我们有责任吹毛求疵,有责任让它尽善尽美。”而吕栋老师则认为,教科书是孩子的文学启蒙,任何虚假都来不得。他说:“看到我们的小学生每天捧着课本,用稚嫩的声音认真朗读这些文章,还把那些有可能是杜撰的故事背下来,我们能安心吗?”他们说,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主要问题有四类:一是内容不符合历史与常识,如人教版的“爱迪生救妈妈”;二是缺少童心,扼杀儿童天性,如苏教版的《蘑菇该奖给谁》;三是思想不符合现代观念,如人教版的《妈妈的账单》;四是随意改编戕害经典,如苏教版《少年王冕》、北师大版的《不愿长大的小姑娘》等,至于无作者名字、无出处、无发表时间的“三无”文章,更比比皆是。这些老师的研究已经进行了两年多。期间,也有一些媒体做过报道。郭初阳说,媒体报道后,有个别的出版社公开曾回应过,如北师大出版社回应说,有的文章,在编入教材时是从老的教材版本里选出来的;有的文章在收入教材时进行了综合,即对同一题材的若干篇文,请专家综合成一篇;有的文章本身是改写而来,但改写之前的那篇文章也是改写的,甚至已经改写多次了。不过,作为编写者,要对教材选文工作高度负责,从出处、文化内涵、科学性等诸方面进行审读。新观点 请给孩子真实的母亲形象在那些老师的研究报告中,对三套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母亲、母爱的近百篇文章进行了点评。以下选登部分挑刺内容。挑刺《小蝌蚪找妈妈》这确实是一篇经典童话。但还有一点遗憾,对一个小学生来说,看到这个母亲扔下孩子不管,而叫孩子历经艰难去找寻,是不是会有些困惑呢?母爱,是这样的吗?挑刺《晚上的太阳》医学史上对于阑尾炎手术的最早论述是在1886年,而爱迪生生于1847年。也就是说,爱迪生7岁时,不会有阑尾炎手术的说法。而且油灯反射属于“有影灯”,这样的条件根本无法进行阑尾炎手术。所以爱迪生用镜子反射油灯光来“救妈妈”不可能。挑刺《陈毅探母》多个版本的陈毅传记均未发现“探母”记录;在《陈毅年谱》中,50多岁时陈毅曾于日回到故乡,看望了幺叔、幺婶、侄儿等亲属,却独独缺了“母亲”;《陈毅年谱》中1963年2月下旬出现了空白。那么,即便陈毅探母真的发生在了这一时段,那至少也是在他60多岁的时候,而并非“五十多岁”。挑刺《乌鸦反哺》这篇文章,以目击证人的方式讲述了乌鸦反哺的故事。生物学已经证明了,乌鸦没有这种习性。这篇文章是要教给孩子们什么东西呢?挑刺《落花生》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篇文章里,中国传统家庭的夫权、父权意识依然隐约可见。在作者笔下,母亲与子女们的辛勤劳作,最终仍须由父亲来赋予意义。教材选择传统文本时,是否要考虑现代性的问题呢?挑刺《鸡妈妈的新房子》听了鹅大哥的话,鸡妈妈有了收获;听了狐狸的话,鸡妈妈损失了小鸡。这篇课文要告诉孩子们什么呢?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人心隔肚皮,做事两不知?记者 胡孙华
回复:我不相信傻鸟的理论zt
最近网上热议《地雷战》,什么地雷所埋之处,是在村头村尾的大小路上,村民每天进出要走好几趟,而日本人十天半月也不来一次,能炸死几个鬼子?什么倒霉的还不都是我们中国百姓?什么国际组织调查结论……等等。沸沸扬扬,好不热闹!依我看,都把问题看偏了——人家那是科幻片!有什么好指责的。相反,我对影片编导的科学功底和幻想能力佩服得五体投地。影片的开头写得清清楚楚,这是一部“教学片”。序言里也说:“这部教学片介绍了胶东抗日根据地广大人民群众开展地雷战……的光辉业绩。”什么是“教学片”?就是专门“教授科学幻想的影片”,简称“教学片”。每次鬼子进村前,都是守护在村口的少年“眼尖”,发现不远处的日军大队。于是少年大喊:“鬼子来啦!鬼子来啦!”——这就算是拉警报了。只见全村的人扶老携幼、牵驴赶羊、拖牛拉马地离开村庄,多数人还要肩扛手挽地搬运粮食衣物和棉被枕头。如此兴师动众,自然行动缓慢,没有半天一天是出不了村的,看得我心里着急。但导演却能安排得天衣无缝——待全村人都上了山,日本鬼子还没走到村头。直等到民兵们埋好地雷后才放鬼子进村。于是,鬼子们被炸得魂飞魄散自不必说。一次,龟田小队长带大批日军袭来,而导演只安排三位年轻的村姑对付他们。村姑们看上去应该是玩绣花针的料,但个个如史泰龙一般。把大队日军打得晕头转向。导演还让日军一点作战经验都没有,分不清姑娘们放到是鞭炮还是机关枪。只好向东扫射一番,再向西扫射一番,完全搞不清方向。直到成功地拖够时间后村姑们才撤离。这时,大队日军狂追在后,眼看就要追上了。我心里急得发慌:被鬼子逮住必死无疑也,还有可能被糟蹋,日本鬼最爱的就是这个,能不急吗?但事实证明我是干着急:只见那三村姑不慌不忙,边打边退。虽然只剩最后一颗子弹,照样弹无虚发,而且不需瞄准,睁着双眼抠动扳机就把敌人给“报销”了。不久伪军头目发现了村姑们弹尽粮绝,高喊着“抓活的!抓活的!”扑了上来。眼看最多只有二三十米,我急得直冒冷汗!活捉的后果是什么,怎能不急?但没想到这次还是干着急:村姑们不紧不慢,还有时间埋雷,挂上绊弦,再找到隐身之处躲起来。轰隆一声,跑在最前边的两个敌人倒地。这时,更令人担心的事出现了:姑娘们竟然冒险往回跑,从两名倒地的敌人身上夺下了三八步枪……就在我急得心脏病要爆发时,导演救了我一命:他没让后面的鬼子开枪,甚至没让他们向前挪动,于是姑娘们从容离去。乡亲们发明了许多种类的地雷:什么绊雷、踏雷、子母雷、钉子雷、飞雷、连环雷、石雷……等等,简直就是武器制造专家。有一种地雷叫“天女散花”,就是在山坡上埋炸药,再铺上碎石,引爆后碎石散落下来,对头戴钢盔的日军似乎没什么杀伤力。如果你这样想就错了,这洒下的碎石照样可以使鬼子死的死伤的伤。我最佩服的就是“天雷”,即把雷弦挂在两颗小树之间,那弦细得敌人看不见,一绊上就炸。但风吹树摇就怎么也不炸。如此高科技能不令人佩服吗?还有那“头发丝雷”更令人佩服得五体投地:此雷竟然可以炸探雷器!“头发丝雷”暴露在地面的一边是铁夹子,用头发丝连接到另一边的铁钉子上。敌人使用的探雷器,虽然可以探到深埋地下的铁制物体——地雷,但地面上的铁夹子和铁钉却探不出。如此尖端科技今天都难找到,难怪“头发丝雷”频频把日本的探雷工兵送上西天。有一种“蝎子雷”,竟然可以辩认出敌我:不炸走在队伍前面的二十几名被逼迫踏雷的村民,只炸后面的日本鬼子。当年就发明了如此先进的地雷,没想到吧!还有你想不到的呢!在收麦子的那天,我们的民兵竟然把大量的地雷埋到了日军据点门前,炸得鬼子出不了门。怎么埋的?看到有人埋雷,炮楼上的鬼子不开枪吗?关于这个问题,影片没有交待。我知道这是编导们的为难之处:不说嘛又不好,说出来嘛,又涉及到军事机密——这可是一项绝顶的军事机密。这项机密到了2010年,刚好过了法定的保密期,为了给历史一个交代,今天老还是把它披露出来吧——当时埋雷的民兵都穿上了隐身衣。乡亲们还把地雷埋在自家的门头上、墙脚下、酒缸边、篮子底、凳子后……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任何一颗爆炸,都会将自己的房屋夷为平地。但我们的人民群众都没有怨言,甚至打心眼里高兴:炸死一个日本鬼子,没房子住也值得——觉悟多高啊!事后没有爆炸的地雷怎么办?要请专家来处理吗?如同龟田队长请来排雷专家渡边一样。不用,完全不用!乡亲们会轻而易举地一个一个地起出来。什么?不信!你太低估群众的能力了。凡是被认为危险的事,在党的领导下就会变得很安全。你看那民兵队长赵虎,身上挂着七八个地雷,在山沟边悬崖上摸爬滚打,上窜下跳,一点危险都没有。不时埋上个地雷,让紧随在后的鬼子飞上了天。还有,上级派人送来两筐地雷时,乡亲们抱起地雷欢呼,连小孩都不例外,安全得很!就算偶尔出点意外,也不需要涂药,用手摁住伤口,不一会就没事了。你看那石大爷,被日本的重机枪直接击中前额,只用手捂了一会就自动愈合了。科幻片嘛,涂什么药!没有炸死一个鬼子的战争——地雷战因为是抗日老根据地,所以还有机会听到许多革命教科书上所没有提到的非革命故事。其中之一就是地雷战。话题是由电影"地雷战"引出来的。我们村是公社所在地,每年县电影队会来放几回电影。届时乡亲们总是扶老携幼扛着凳子夹着褥子等前往观看。因为那年月里多数电影都成了"毒草",所以电影队放来放去就那么几部片,国产片大体就是"老三战":地雷战,地道战,和南征北战。看得次数多了,大人孩子都会背电影里的台词。有些台词还成了全民性的常用语。我上大学时听美国广播,竟听到那美国佬周幼康也会说"反正各村有自己的高招"。可见"老三战"影响力已经越出了国界。老三战的情节也是哙炙人口的。"地雷战"里的许多情景至今仍然栩栩如生。历史教科书也不时提到抗日军民在党的领导下展开地道战,地雷战的英勇事迹,以此证明党是积极抗日的,而且还是抗日的"中流砥柱"。然而,在抗日战争时亲手玩过地雷的老乡们说起来,则完全是另一回事。"谁也不待见那个物件",这是提起"地雷战"话头后的第一句评论。"不待见"在这里是讨厌的意思。从没有听到村里任何一个老乡对地雷战表示过好感。有人还表现出"深恶痛绝"的感情。为什么?只因为"地雷净害老百姓"。获得1997年诺贝尔和平奖的国际禁雷运动组织曾用数字向世人证明:地雷杀死的平民远远多于军人。其实太行山的农民们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知道这个事实了,只是他们没有机会向国际社会表达而已。老乡们很懂地雷的:地雷总要埋在人走的道上吧,那条道咱们男女老少骡马牛羊天天要走好几趟,鬼子们十天半月也不定来一回,你说它炸谁?埋雷的干部也非常难,白天是不能埋的,只好头晚上埋,天亮前起出来。每天傍黑后,干部就得挨家挨户问,看看还有谁出了村还没回来。直到弄清都回来或者出去的人今晚不回来了,才敢出去把雷埋下。回来后也不敢睡死。因为勤劳的中国农民五更天甚至四更天就想起来出去干活,所以你得起的更早才能赶在乡亲们之前把雷起出来。有位长辈记得他有一天睡误了,醒来一看天已亮,吓得连鞋也没穿就往村外猛跑,脚被扎得满是血。幸亏那天下雨,没有早起出村的人,才没有出事。而其他村就发生过把早起的农民炸死,把夜里外出请医生的人炸伤的事。
回复:我不相信傻鸟的理论zt
《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应该是四十岁以上人都很熟悉的歌,歌曲的后面同样有着“悲壮”的故事。(方冰词、劫夫曲《歌唱二小放牛郎》乐谱)翻开历史,历史会告诉我们:王二小(),即王朴,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人。在日寇的一次扫荡中,年仅13岁的王二小为了掩护乡亲,将敌人带到八路军的埋伏地,自己却英勇牺牲。王二小,在历史中被赋予了具体生卒年代、居住地,让人们不得不相信这一切都是真实的。在目前小学语文课本中,仍有作者史林山关于小英雄王二小的文章,它刊登在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下册中。用英雄的事迹教育、鼓舞着孩子们,几十年前是,今天还是。那么,这个小英雄王二小的真实性如何?日前,沈阳《辽沈晚报》记者张阿春采访了辽宁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沈阳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霍长和。霍教授著有《红色音乐家--劫夫》一书,完整的记录了劫夫的生平,因为著书霍教授得到了很多珍贵史料,王二小的事迹便是其中之一。张记者的采访,让霍长和教授对当时的情景做了真实、细致的还原:歌曲的产生被媒体描绘成这样:先是有人给《晋察冀日报》投稿,词曲作者方冰、劫夫是看到《晋察冀日报》一版刊登的关于“王二小”的报道后,根据报道写成的。细心人查遍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全部《晋察冀日报》与后来的《晋察冀日报史》均未发现关于王二小牺牲的报道。词作者方冰也不止一次的说过:“这是个复合人物,是综合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故事后创作出来的。生活中的王二小何止千百个,作品中的王二小只不过是千百个小英雄的一个剪影、化身而已。”原来“王二小只不过是千百个小英雄的一个剪影、化身而已”,原来还有千百个被埋没的小英雄。那么为什么不宣传那千百个为抗击日寇而牺牲的小英雄,偏偏在歌颂一个并不存在的经过“浓缩”的英雄呢?恐怕是因为这千百个孩子也并不存在吧?看似真实的历史,不过是又一次的虚构,用虚构的英雄教育着我们和我们的下一代,让我们放声讴歌着一个并不存在的英雄,这是时代的悲哀。以后是否可以问:刘胡兰、董存瑞、雷锋是真实的吗?我们是不是应该有这样的疑问呢?在王二小的墓碑下埋藏的是什么?是英雄的事迹还是对后人的欺骗?谁能告诉我,还有什么是真的?
回复 17 [海洋]
老大真幸苦转了这么多笑话神话看多了就是真话了扯线木偶一代代的蛋生几千年的做着奴才挺好的
回复 18 [猫]
别和五毛去斗。不要给他们赚钱机会。他们就没劲了。
回复:我不相信傻鸟的理论zt
易中天说,教育最严重的问题:丢掉了根本,搞坏了脑子,谁都不会独立思考。自我的丧失,必然导致道德论丧。今日之中国,学校是工厂,学生成为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统一产品,没有怀疑、批判、分析与实证之科学精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别人骂我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