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电切输尿管末端囊肿微创手术

【摘要】 目的:探讨经尿道输尿管口囊肿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0例输尿管口囊肿患者采用经尿道输尿管口囊肿切除术。结果:本组30例均痊愈出院;手术时间(30±5)min,术后平均住院3 d;术后无感染,无膀胱输尿管返流等术后并发症。结论:经尿道输尿管口囊肿切除术具有微创、患者痛苦小、术后恢复快、手术安全性高等优点,应为外科治疗输尿管口囊肿的首选术式。
&&&&【关键词】 输尿管口囊肿; 经尿道切除术
&&&&输尿管口囊肿是一种泌尿系统先天性畸形,由于输尿管开口狭窄,输尿管末端呈囊性扩张,可继发囊肿结石、血尿、尿路感染、排尿困难,患侧输尿管肾积水等症状,需进行外科治疗。笔者所在医院泌尿外科2006年1月-2011年1月收治30例输尿管口囊肿患者,施行经尿道输尿管口囊肿切除术,经随访观察,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其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28~62岁,平均42岁。本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者23例,间断终末血尿者11例,排尿困难有尿流中断者5例。病史最长达12年,最短1年,平均5.5年。查体:多数患者无明显阳性体征,部分患者有耻骨上区压痛。经彩超检查初步诊断 ......&&&&百拇医药网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经尿道低位小窗口囊肿造口治疗成人输尿管口囊肿 
□ 王明瑞 柳 坤 王华东
  [关键词] 电切;低位;小窗口;囊肿
  []R693[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2007)06(a)-112-01
  我科1990年6月-2006年6月,用腔镜技术经尿道行低位小窗口囊肿造口治疗输尿管口囊肿1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18例:女12例,男6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62岁,平均年龄38岁。单侧囊肿16例,双侧2例。合并囊内结石者2例,输尿管息肉1例。左管口12例,右管口8例。因尿路刺激症就诊者8例,血尿就诊6例,下腹及腰部不适就诊2例。无症状B超体检发现2例。B超及IVP提示肾积水8例,都伴有全程输尿管扩张,另有9例仅有患侧中下段输尿管扩张;双侧的2例,一侧扩张另一侧不明显。B超发现膀胱内典型的囊肿改变11例,IVP发现9例中6例显影良好的可见典型蛇头样改变,包括1例双侧者。
  膀胱镜检:17例术前都能明确诊断,仅1例初期三角区平滑肌瘤误诊为囊肿。
  1.2手术方法
  1.2.1 腰麻或硬膜外麻醉。
  1.2.2 电切镜置入后,对囊肿部位,狭窄管口位置及整个膀胱全面检查,尤其是对在不同注水量的情况下囊肿形态大小的改变要有所了解。要控制好进水量,囊肿充盈最大、又不损伤周围组织时,在相对输尿管方向,囊肿内下方,基底上0.8 cm切入一刀。如囊壁切开囊肿立即塌陷,则续向基底方向扩大切口,将囊肿前壁和三角区之间的少量囊壁全部切除,直至电切镜壳可进入囊肿内进一步检查处理输尿管内及囊内有无病变。如有息肉可电切;小结石可用电切弧勾出;大结石可用单丝电切勾沿基底扩大平行切开后,将结石勾入膀胱,用碎石钳在膀胱内碎石。
  1.2.3 术毕尿道留置三腔气囊尿管。
  术后3 d去除留置导尿管,均临床痊愈出院。随诊1-15年,临床症状于3-6个月内消失。B超复查,半年内肾积水及输尿管扩张基本恢复正常,其中一侧严重肾积水者1年后恢复正常,无输尿管反流及再狭窄者。窥胱见囊肿完全消失,输尿管口位置正常,形状规则,直径约0.3-0.4 cm,尿流喷向三角区。
  成人输尿管口囊肿有先天和后天两种原因,但最终病理改变都是输尿管口黏膜部狭窄,致患侧肾的尿流不能顺畅排入膀胱,首先输尿管下段内压力增高,失代偿后输尿管下段(包括膀胱的壁间段)被动扩张,继续发展可使整条输尿管及肾均扩张积水,严重者肾功能完全丧失。
  成人输尿管口囊肿的治疗有开放、非开放微创2种方法,2080年代前主要是开放手术,而近20年来由于泌尿外科腔镜技术在临床广泛开展,逐渐向微创非开放方面发展,这方面报告逐年增多,而且效果满意。
  经尿道腔镜行囊肿开窗引流减压的疗效是确切的,但在什么部位切、开多大窗一直没有最佳的标准,开窗后如何能最大限度的保留囊肿前壁,增加输尿管黏膜段长度,维持其抗反流功能致关重要。我们术中也发现囊壁一经切开,囊肿立即消失塌陷,囊肿前后壁闭合,随着膀胱内压增高,闭合越加紧密,说明囊肿前壁有明显确切的抗反流功能。本手术要点即要充分尿液引流又要尽量的保留囊肿前壁,所以我们设计切开部位在囊肿的底部,相对输尿管口,距基底0.8 cm处,这样术后早期既能顺畅的引流尿液,又可使造口后0.8 cm直径窗口下缘位于囊肿的基底部,便于尿液顺畅排入膀胱。同时术中电切镜又可进入囊腔及扩张的输尿管进一步检查治疗输尿管内结石息肉等并发症,这样可最大限度的保留囊肿前壁,增加其抗反流机能,待术后输尿管壁间段扩张逐渐恢复后,具有双重抗反流功能。
  我们有限的病例10余年来随访观察,无1例病情发展恶化,半年内临床症状、肾输尿管积水大部都能消失,无1例再狭窄及反流,大部分患者术后1年窥胱复查见囊肿消失,输尿管口位置基本正常,而且形状规则,直径约0.3-0.5 cm尿流喷向三角区。说明行囊肿低位小窗口术式是合理的,不但效果好,而且方法简便易掌握,微创对患者打击干扰小,特推荐首选这一术式。
  [参考文献]
  [1]刘屹立,刘兵,刘贤奎,等. 成人输尿管膨出临床分型及治疗方法的选择[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640.
  [2]米振国,刘春,王毅东,等.成人输尿管囊肿合并输尿管下端结石的内窥镜手术治疗4例报告[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80-81.
  (收稿日期:)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原文。
摘自:   Tags:
更多关于“经尿道低位小窗口囊肿造口治疗成人输尿管口囊肿”的相关文章
杂志约稿信息
& 南阳市网友
& 莆田市网友
& 金华市网友
& 广东省网友
& 广东省网友
& 河北省网友
& 大连市网友
& 广东省网友
& 哈尔滨市网友
品牌杂志推荐
支持中国杂志产业发展,请购买、订阅纸质杂志,欢迎杂志社提供过刊、样刊及电子版。
全刊杂志赏析网 2015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nginx/1.4.1王姣莲(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解放军第一七四医院&泌尿外科&& 361003)
【摘要】目的& 评价输尿管囊肿微创手术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通过对18例输尿管囊肿手术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的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及随访的手术效果。结果 18例患者行经尿道电切手术,经心理支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护理干预,同时给予营养支持及出院指导,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经有效护理,均好转出院。
【关键词】输尿管囊肿& 经尿道电切术&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4-02
&&&&&&& 输尿管囊肿亦称输尿管膨出,为少见的泌尿系统畸形。按其位置可分为单纯性和异位两类[1]。是输尿管末段的一种囊状畸形,常普遍认为与胚胎发育有关,为先天性疾病。B超诊断符合率可达80-90%[2]。我科于2003年1月到2011年1月共收治患者18例,采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本组18例,男6例,女12例;年龄15-68岁,平均38岁。主要症状为无痛性肉眼血尿8例,腰部胀痛12例,下腹部不适6例,间断性尿频、尿急者8例,体检发现3例。术前行泌尿系B超、静脉肾盂造影、膀胱镜检查,3例进一步行CT,2例进一步行MRU检查。15例B超诊断为输尿管口囊肿,3例B超误诊为膀胱肿瘤。IVU提示输尿管末段呈典型&蛇头状&改变8例,行膀胱镜检查时均发现输尿管开口处类圆形蓝色囊肿。
&&&&&&& 1.2 方法 在腰硬联合麻醉或硬膜外麻醉下行经尿道输尿管囊肿电切术,其中有一例患者采用全麻(患者强烈要求)。膀胱内注入生理盐水150-200ml,取电切功率75W,电切环沿囊肿口切除囊壁1.0cm,镜下可见输尿管囊肿开口扩大,输尿管蠕动、喷尿,再将囊肿下半部分切除,使剩余的囊肿上部分成一活瓣样结构,以防止膀胱输尿管返流。术后留置导尿管3-5天。
&&&&&&& 2& 结果
&&&&&&& 18例患者手术一次成功17例,手术时间15-30分钟,术后住院4-7天,术后1例异位输尿管囊肿合并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存在膀胱输尿管返流,行开放手术后痊愈。术后临床症状消失,B超复查无复发,TVU提示15例肾积水患者积水消失,3例未显影者手术1年肾盂、输尿管可见造影齐充盈,膀胱造影未见膀胱输尿管返流。
&&&&&&& 3& 护理
&&&&&&& 3.1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与宣教。患者在术前会有焦虑、恐惧,大多数是出于对手术的不了解[3],护士应通过文字资料、图片、录像和成功病例现身说教等多种途径,详细解释经尿道电切术的方法、过程及可能出现的情况,同时告知出现情况时医护人员的相应处置措施,让患者心中有底,消除疑虑和紧张。术中告知手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和其他情况,必要时通报手术进程。术后与患者多沟通、交流,对患者提出的疑虑和问题及时解答和处置,不能解决的解释向上级医生报告。对术后出现的疼痛、排便不便等不适,耐心抚慰,告知是正常反应,会很快消失,必要时进行相应的医疗处置。(2)术前准备。术前做抗生素、碘过敏试验,术前2天应用抗生素及维生素K1,术前备皮,术前4小时禁食,术前15min注射山莨菪碱及地西泮各10mg。
&&&&&&& 3.2 术中护理& 建立静脉通道,补液。护士应熟悉所用器械及操作流程,密切配合医生做好器材供应,加强心电监护,密切监测心律、心率、血压及患者的一切反应,发现异常,立即通报医生,及时处置。&
&&&&&&& 3.3& 术后护理 (1)生命体征监测:患者术后取平卧位,予心电监护,观察生命体征,记录液体出入量,持续吸氧2L/min,抗炎、止血药物静滴。加强巡视,多询问病人,注意观察术前、术后症状对比,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2)饮食护理:经尿道电切术对胃肠道无在原影响,术后24小时可给病人进食流质,促进病人肠胃功能的恢复,利于术后营养的补充和电解质的平衡。(3)导尿管护理:术后留置尿管3-5天,注意留置尿管的清洁护理,防止逆行感染。(4)并发症的护理:经尿道电切,可能引起黏膜等部位损伤,引起血尿与出血,一般不予特殊处理;术后发热与感染,注意体温波动变化,必要时给予降温措施,同时做好解释工作。
&&&&&&& 4& 出院指导
&&&&&&& 出院后嘱患者多饮水,保持尿道清洁,注意休息。嘱患者术后每3月常规复查尿常规、B超及膀胱造影,1年后每年复查1次,随访时间1-9年。
&&&&&&& 输尿管囊肿的治疗目的是消除感染,解除梗阻及返流,维持正常排尿,保护肾功能[4-5]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输尿管囊肿,具有创伤小、痛苦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优先选择的术式。护理人员熟知手术方法和原理,做好术前宣教,密切的术中配合,严格的术后护理等积极的护理措施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1]黄澄如.输尿管畸形.见:吴阶平,主编.吴阶平泌尿外科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王常林.小儿输尿管疾病超声诊断.中华泌尿科杂志.8.
[3]Rich MA,Keating MA,Snyder HM,et al.Low transurethral incision of single system intravesical ureteroceloes in children.J Urol,-121.
[4]Singh SJ,Smith G.Effectiveness of primary Endoscopic incision of Ureteroceles[J].Pediatr Surg Int,):528-531.
[5]Cooper CS,Passerini-Glazel G,Hutcheson JC,etal.Long-term followup of endoscopic incision of ureteroceles: intravesical versus extravesical[J].J Urol,):.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网络读者服务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创手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