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促进教育公平问题

促进教育公平才能解决“择校热”
促进教育公平 才能解决“择校热” “老师都问了什么题呀?答对了几道啊?”近两千名孩子参加了建华实验学校的入学初试,场面火爆非凡,成千家长现场陪考。不少孩子被考蒙,回忆不起任何一个考题。部分家长直呼小学入学竞争太惨烈。(4月13日《北京青年报》) 从炙热的“中招”到火热的“小升初”,不知曾几何时,又有了逐渐升温的“幼升小”。热闹的考试学校门口挤满了忧心忡忡的家长。 优质教育资源的相对匮乏是导致“幼升小”热出现的直接原因。为孩子选择民办学校大体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因为户籍、就近学校招生规模无法满足需要等诸多原因,而不得不选择择校,另一种则是因为认为就近缺少所谓的“名校”等优质教育资源,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而主动为孩子择校。这两种情况的出现,究其根本,其实还是优质教育资源的相对匮乏所导致的。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城市户籍人口飞速增长,在此社会背景下,教育基础设施的相对滞后就表现得更加突出,出现“幼升小”考试热自然不足为奇,并且,照此情形发展下去,“入幼考试”热出现,也没什么稀奇的。 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犹如放大器,加剧了各种入学考试热。古语有云“不患寡,而患不均”,正是一些所谓“名校”的出现,使得各种资源急剧向部分学校集中,在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驱使下,各个学校之间的教育水平呈现两极分化。这其实是在拷问我们:教育,尤其是在义务教育阶段,我们这个社会更应该注重的是什么?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教育公平,才是我们这个社会所追求的目标,在义务教育阶段更应该予以特别强调,这也是社会发展规律使然,是“中国梦”的重要内涵之一。 对于择校热,各种升学考试热,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育资源无法在短时间大量增长,教育水平不会片刻之间飞速提高,这是尊重教育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无从下手,无事可做。目前,只有在有限的教育资源和水平基础上,立足现实,把教育公平放进法治的天平上衡量,才能解决择校热问题。毕竟,学校数量的增长只是能解决总量需求,满足理论上的教育需要,但是仍然无法解决优质教育资源缺乏的问题。如果一味地仅仅从数量上满足教育需求,无助于缓解各种“升学考试热”。所以说,唯有从法律和制度层面解决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由于教育的结构性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导致的“择校热”和“升学考试热”。 向 原当前位置: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指出:落实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重大举措..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指出:落实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重大举措,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材料二:中国生产的DVD每台批发价为40美元,其中专利费却占到了21.3美元;中国是计算机的生产大国,但同时也在为微软及英特尔打工赚钱。在高新技术领域,美国、日本拥有的专利占世界专利总量的90%左右,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仅仅占有10%左右。(1)材料一体现了党和政府在落实什么战略?(2分)(2)“强国必先强教”,说明我国把教育搞上去的决心,请问这样做有何意义?(4分)(3)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5分)(4)在大力提高我国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今天对我们中学生提出了怎样的要求?(4分)
题型:开放性试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2)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3)①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②要迅速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③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推进改革开放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是实现我国生产力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进步的必然要求。(4)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创新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②开动脑筋,勤于思考,积极探索。③要敢于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不盲从书本。④积极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等活动,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试题分析:(1)我国正在实施的战略有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等,结合材料落实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重大举措,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可知党和政府在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2)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作用,结合教材知识,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3)结合教材知识,①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②要迅速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③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推进改革开放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是实现我国生产力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进步的必然要求。材料中用数字说明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而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必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4)此问是做法类的题做法类的题的解题思路在思想上树立观念、意识或精神;在行动上有几种常见的模式:①增强……意识,提高……能力等;②观念+行动做法类试题空间很大,但要紧扣题目,这道题就应该结合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内容答题。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创新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②开动脑筋,勤于思考,积极探索。③要敢于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不盲从书本。④积极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等活动,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2)本题考查科教兴国的作用。(3)对于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的正确理解。(4)本题考查中学生怎样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材料一:党的十八大指出:落实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重大举措..”主要考查你对&&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经济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因素。 我国科技发展的现状: ①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 ②从整体看,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③要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推进改革开发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 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当今世界,国家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科学技术竞争。科学技术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为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提供着基础和动力。科学技术竞争已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占据了它,就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科学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引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也依赖于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科技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人的素质提高要靠教育。要实现我国发展的目标,就要走科教兴国之路。 了解我国在科技和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①成就: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农业技术领域,杂交水稻技术等已居世界领先水平;航天事业成就辉煌;人类基因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等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已在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教育体系。基础教育在改革中迅速发展,已基本上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远程教育方兴未艾;职业教育初具规模;民办教育迅速发展。②差距:我国在科技发展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我国的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也还有很大的差距。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科教兴国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抉择。我国科教和教育虽然取得很大进步,但从总体上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现代化建设还有一定距离。科教兴国战略强调优先发展科教和教育,以此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 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意义: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不断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全面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教育意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已经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是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驱动力。 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①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 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必须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③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 发展教育途径:实施科教兴国重大战略决策。推进科教兴国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①科技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②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③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如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教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但最终还是要靠人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需要推进教育创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科教兴国,关键是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只有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变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 科教兴国就是通过科技和教育来振兴国家。要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发现相似题
与“材料一:党的十八大指出:落实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重大举措..”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62349382765913819157321578412380教师“县管校用” 能否促进教育公平?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今日共12版&&国内统一刊号CN51-0001&&第21280期&&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出版&&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 成德绵新闻(09版)
教师“县管校用” 能否促进教育公平?
“县管校用”,即教师的个人编制从学校剥离出来,实行教师无校籍管理,从“单位人”变为“社会人”,素有“铁饭碗”之称的教师岗位从此变成“泥饭碗”。
8月4日,郫县县委编办、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财政局、县教育局联合印发《郫县教师“县管校用”暂行管理办法》通知。按照《办法》,郫县将尝试打破单位现有的用人制度,在全县实行教师无校籍管理,改变现有的教师流动方式,建立教师优胜劣汰的淘汰机制。“这一举动,是成都机构编制管理体制调整以来,机构编制部门围绕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统筹盘活用好编制资源的又一次新的探索与实践。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发挥现有编制资源的最大效益,从源头上促进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促进城乡教师资源的合理有序流动。并通过确保城乡居民能上学、上好学,切实推动政府管理模式创新和事业单位‘管办分离’。”成都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编办(市规服办)主任李绍华介绍说,随着“县管校用”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完善,将逐步在全市推广开来。□本报记者 陈碧红郫县教师“不再是学校的人”
郫县出台的《办法》规定,教师的个人身份将从学校剥离,统一纳入县教师管理中心进行管理。县教师管理中心负责全面统筹教师编制、个人身份管理工作,而学校则负责教师的使用、培训、考核。教师将“不再是学校的人”,而是“教育部门的人”。
实际上,“县管校用”这一模式,最早并非由郫县提出。近年来,中央至地方均相继抛出类似概念,但真正进入实际操作的案例却微乎其微。郫县公改办常务副主任冉崇寿坦言,“县管校用”涉及到相关人员的切身利益,因此,尽管早在8年前就有此构想,却一直没有进展。
从去年起,县委编办、县公改办、县人社局、财政局、教育局的相关负责人,会同全县多个学校的校长和教师,曾连续召开数十次会议,用一年时间共同制定《郫县教师“县管校用”暂行管理办法》。对象涉及到全县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高中的所有公立学校。部分民办学校、民工子弟校也被纳入其中。
《办法》还打破了“按校定编”的传统编制管理方式,即教师的个人编制将不再属于学校,而是归教师管理中心所有。教师编制的总额数量及学校具体的教师岗位数等,则由机构编制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和人事主管部门,共同根据全县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办校规模定期进行核定,学校只负责按岗位配备教师。
该办法目的在于,对全县师资进行统一调配和管理,最大化地进行资源整合,以进一步推进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最关键的一点是,教师的编制从学校脱离出来,今后教师与学校的关系将以签合同的方式进行,以确定教师在校执教年限及教学内容等。”郫县县编办副主任薛群介绍称。这意味着长达数十年之久的教师 “铁饭碗”时代将由此被打破。制度设计能否保证教师公平流动
城乡教师资源配备不合理的问题长期存在。与此同时,现有的教师轮岗交流属于“人走关系不走”,少数责任心不强的老师并没有真正把心思放在轮岗校,而一些中高级职称的老师,也不愿意报名参加轮岗交流。“教师支教的模式并非一种正常的机制运转。”郫县教师管理中心主任黎经元认为,随着“县管校用”模式启动,全县的教师资源就可以灵活地流转起来。“举个简单例子,如果甲校英语老师有富余,而乙校英语老师不够,在‘校管校用’模式下,就会出现甲校的英语老师闲着,乙校花钱去请代课老师的现象。但‘县管校用’就可以对全县区域内的师资进行统一调配和管理,最大化地进行资源整合。”黎经元说。
怎样规避“谁有关系,谁就能进好学校”,成为制度设计中的另一重点。为避免这些问题,郫县设置了学校与教师之间双向选择的权力。
“教师派遣期满,经教师管理中心和学校协商,考核合格的教师可以连续签订校用协议,不受次数限定。”在《办法》中明确,县教师管理中心每学年将根据教师的需求定期开展双向选择,除新引进教师和派遣期满的教师外,也鼓励其他符合条件的教师参与竞聘,推进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但对于教学质量不过关,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学校也有权退回教师管理中心,县教师管理中心将对其安排待岗培训。若经培训后考核仍不合格,则可对其辞聘或解聘。”
据介绍,教师流动将本着个人自愿和组织调配相结合的原则,实行竞争上岗。同时,郫县正加紧制定相关优惠激励政策,将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安排城镇教师和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和教师资源相对匮乏的学校任教。循序渐进摸索中推进
作为公共服务体制改革的一次全新尝试,郫县启动“县管校用”管理模式仅有两个多月时间。
“当时我们对这项制度的推动难度做足了准备。”冉崇寿坦言,最初大家担心,教师会因感到压力而不愿进入教师管理中心,也担心教师编制脱离学校后会削弱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学校或许会出现教师不好管理的局面。因此,为保障教学质量的稳定运行,新制度在启用时并没有搞一步到位,而是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把最年轻、教学效果最好的教师作为首先考虑的范围,纳入管理中心。然后在适当的时候,将其他教师分批次逐步纳入新的管理体系中。
郫县唐元小学教师吴艳芳是今年9月进入教师管理中心的新老师,“当时来郫县竞聘时,感觉很奇怪,以前教师身份都在学校,现在却变成了三年签一次合同。”吴艳芳告诉记者,尽管会随时担心因为教学不好而被淘汰,但今后却可以灵活地选择学校,只要努力就会赢得更好的发展空间。
在郫县团结中学,已有18名教师的个人编制归属到了县教师管理中心。该校校长任建华认为,学校今后的用人、管人的方式也将变得更加灵活。“过去,学校对个别教学质量差的老师,不能处分,不能开除,也无法扣减工资,而现在则可以灵活退回。”他说,学校为吸引好的教师留校,也会给予教师更多的关怀。“这让学校也有管理危机感。”
目前,已有375名老师进入了郫县教师管理中心。根据计划,郫县的近4000名教师将在未来三年内全部纳入新体系。专家看法】实际效果尚待实践检验□四川省教育学会秘书长纪大海
我国有不少地方曾相继提出过“县管校用”这种新的管理模式,但鲜有实际操作,因此一时间难以完全明确其利弊所在。从理论而言,一方面,“县管校用”可以整合当地所有的教师资源,有利于平衡教师资源配置问题,也减少了学校在老师管理等方面的难度;但另一方面,老师的“户籍”脱离学校之后,能否更好地执行教学任务,教学期间能否服从学校统一安排,以及如何发挥学校的激励机制,培育教师的潜能等方面,还有待考虑。
由于“县管校用”的全新管理模式缺乏实践支撑,郫县不妨率先尝试,这对深化教育改革也是一种有益探索。不过,还需要系列政策加以完善,“用”和“管”的职能分工要明确清晰,实现科学配置和科学设计。记者观察在探索中前进    教育、医疗事业,作为与老百姓利益最密切相关的领域,在成都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进程的实践中,是实现城乡之间资源要素均衡配置的关键领域。作为成都深化公共服务体制改革的一项试点工作,郫县推进“县管校用”管理模式,不仅是教育系统在“管办分离”管理体制改革上的一次大胆探索,更为深层次的理解,则是成都市全面深入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中一个单独领域的试点。“县管校用”就是要打破教师编制学校所有、“终身制”的格局,在公平、公正、带有激励政策的环境中,让所有教师资源都合理有序地流动起来,让教得好的老师主动积极走进农村,从编制资源配置和管理体制上解决城乡教育不均衡的现状。
然而,理想与实践之间总会有差距。对于刚刚起步开始探索的“县管校用”管理模式,质疑与支持同时存在。据悉,为了保证公平公正地施行这一《办法》,相关配套的教师管理方式、评价机制、激励机制、考核办法包括待岗人员管理办法、待岗人员培训办法、考核指标体系等,正由郫县教育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加紧制定中。
虽然,我们还没看到“县管校用”这一新管理模式对于统筹城乡、均衡教育资源所起到的显著作用,也不能确定这一新的探索一定能成功,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郫县为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所做的努力,有这种探索的精神,有这种以人为本的理念,我们相信,这都将为推进成都统筹城乡事业提供有益的经验。加盟网校5011所教师会员109万人24小时更新2993个
重庆湖南江西陕西湖北
河南云南吉林新疆
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在学校内部实施均衡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在学校内部实施均衡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集民意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长袁贵仁提出了教育改革规划纲要5句话20字方针,即&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 第一部分是育人为本。强调的是学校要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通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来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要求学校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建设和接班人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作为一些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第二部分是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教育工作和教育质量是围绕育人为本,这个核心两大工作重点。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人生公平的起点,它的基本要求是保障每个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另外一个重点就是提高质量。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有一流的事业,才有一流的国家。
&&& 均衡发展,促进公平,让每一个孩子都机会均等地享受到与时代同步的优质教育,这是教育的最美好境界。教育均衡发展涉及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等方方面面,是一个系统工程。促进教育均衡、促进公平发展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面对现实,身为校长有责任也应该有能力努力实现校内教育公平。
&&& 我校在现有条件下,通过教师校本研训、学生平行分班、师资均衡搭配、深化教学改革、实施人格均衡、实施关爱工程等措施,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我校在学校实施内部教育的均衡发展方面做了实践和探索,我们将继续落实并完善实施教育均衡的工作,我校的做法为:
&&& 一、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实现学校均衡发展的关键
&&& 学校教师的不平衡主要表现为学校年级之间师资水平的不均衡、学校学科之间师资水平的不均衡、同一学科内部师资水平的不平衡以及教师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为努力实现师资的均衡,打造一支结构合理,均衡、高质、有特色的教师队伍,我们主要通过校本研训的途径来实现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专业能力这一目标。
&&& 1、为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我们开展师德教育论坛活动,用身边人的先进事迹感染教师,开展专题教育活动使教师敬业爱岗;开展依法执教评比活动,提高教师的法律意识,从而依法执教;使教师努力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从而规范执教,通过专家讲座,使每一位教师做到严于律己,善于解剖自我,超越自我,争当《有魅力的教师》。
&&& 2、为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我们从学习与研究入手,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学校教师人人参与,让每个教师都有展示自己的舞台,从而达到教师整体提高均衡发展的效果。可以概括五训活动,即以学代训、以课代训、以研代训、以赛代训、以会代训,主要通过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读书活动、师德培训、专业引领、案例研究、教师论坛、集体备课、典型引路、校际交流、参观考察、自我反思、建立教育博客、课题带动、开发校本课程、信息技术培训、德育培训、青蓝工程等措施。提出了&培训是给教师的最大福利。总结出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四部曲--学习、培训、研究、实践,奏响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主旋律。尤其注重集体备课,开展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考试考纲及试题的研究。提高教师把握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达到&轻负、高效、优质&的教学效果。狠抓课堂教学管理,促进教师之间的专业化成长的均衡发展。制定和落实了学科备课组、年级备课组制度,加强了教师间的教学交流和经验互补;以备课组为突破口,采取解决课堂中、学生中、教学中的问题的方式,通过教师自选发展目标、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途径,大力实验和推广&教学反思、案例分析&等校本培训,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促进学校教师的全面均衡发展。
&&& 二、通过学生全体、全面的发展,实现学校的均衡发展
&&& 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先导,实现学生的均衡发展。我校坚持&面向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提升每一位学生成就每一位学生&的办学原则,去关爱每一位学生,善待每一位学生,不放弃每一位学生,抱着对每一位学生负责,对每一位家长负责,对国家的教育事业负责的态度去工作。
&&& 学校在实施教育过程中着力于学生的均衡发展。由于遗传、自然和社会环境、家庭和社会教育状况、社会实践水平等因素的不同,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个体之间的能力不平衡客观存在,具体表现为理智、情感、意志、能力、兴趣、性格、观念、态度、行为方式等方面的独特性。为努力促进学生均衡发展,实现教育的公平,促进学生全体、全面、全程、主动、和谐发展,我们主要是通过因材施教的手段来达到这一目标。
&&& 面向全体,就是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把每一位学生摆在同样的位置,不管是&天份&、智力、身体、生理等方面存在差异,或是家庭环境、经济条件等方面有差距,都要同等对待、一同施教,促进共同发展、共同进步;面向全体,就是要在教育教学中处理好统一要求与适应差异的关系,要在落实教育任务,实现培养目标的同时,注意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性,适应每一位同学的不同需要,并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面向全体的要求,使学生们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相应的最大限度的提高。
&&& 1、设置均衡条件,让每个学生享有平等教育。学生平行分班,教师均衡搭配。学校近些年来,实行平行分班,注重班级学生成绩的均衡,注重班级学生男女生比例的均衡,实施阳光操作,做到公开、公正。教师均衡搭配,即:一线教师由教导处统一培训管理,班主任由政教处和年级处选任;在配备教师的时候想方设法让经验丰富的教师和青年骨干教师合理搭班,做到把优秀、骨干教师交叉分配到各班任教,力求使各班科任教师整体的教育教学管理实力相当,为教师成长和学生发展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舞台,力促校内教育的公平。这样做,不仅有效整合了师资资源,而且得到了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的认可。
&&& 2、了解学生,实现学生的均衡发展
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教育和发展,就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我们要求教师必须要全面了解全班同学,熟悉每个同学的情况,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才能真正做到对每个学生负责,做好对每一个学生的教育;要通过对学生的全面了解,根据学生不同资质、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征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当前,由于社会的、历史的、家庭的、生理的种种原因,每一位学生的情况是各不相同的。在对他们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既要有基本的统一要求,也要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只有这样,才能使面对的全体学生,共同前进。在实践中,我校通过办好&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家校座谈会&、问卷调查、学习反馈等形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交流、联系、沟通而去更好地了解学生;通过与学生交朋友、开展团队活动、举办特长班、兴趣小组等方式,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和相互信任,从而对学生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因此也就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实施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各自的最佳发展。朱熹在《孟子集注》中也说:&圣贤施教,各因才,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人弃也。&可见,全面了解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在今天仍然显示出它的强大生命力,指导着我们教育事业的实践。
&&& 3、开发学生潜能,坚持提供平台,激发学生张扬个性,凸显学校特色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哈德奈教授研究指出:每个人生来就有8种潜能;人的潜能只有长项与短项之别,并没有优劣之分,只不过一开始没有开发出来。根据这一理论,我校倡导教师和家长围绕每个孩子进行研究,着力开发其潜能,努力培养个性特长,让所有的孩子在优势潜能方面得以自由展现。注重学生个性特长,让学生全面发展。学校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体艺活动。学校聘请了专业特长老师,开设了英语、武术、美术、音乐、舞蹈、写作等多个特长培训班,并开展一系列的课外活动,实实在在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启智能,培养特长,挖掘潜能,彰显个性&是学校特长教育的主旨。学校开设了彩色面塑、合唱、拉丁舞、乒乓球、国画、电脑、写作、经典诗文诵读、奥数、英语口语交际等25个个性化特长班,除了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课程之外,会特别重视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开设大量具有本校特色的拓展型课程,学校将继续办好钢琴、电子琴等多种类别的特长教育班,让高雅艺术进课堂,使每个孩子能够掌握一门技艺,学有所成,走向高品位的人生。
&&& 学校定期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校园科技节、校园体育节等特色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生活,愉悦了他们的身心,而且增强了学生集体荣誉感,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尤其是对一些学有特长的学生来说,学校给他们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平台,创造了条件。学生人人参与,人人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人人都有展示才艺的机会,做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
&&& 学校彰显英语特色并努力付诸实践。,以英语课堂为主渠道,以活动为载体,营造&学生时时处处、事事用英语&英语学习的良好氛围。学校将英语口语学习与英语口语教学作为一项工程来推行,使学生英语学习口语化、生活化,真正提升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听说环境,推动学校特色口语发展。
&&& 学校大力推进校园、班组文化建设和人文积淀,逐步形成浓厚的具有双语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情感的升华;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学校文体活动,内化学生的优良思想品质;坚持致力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促进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我们尊重学生个性,发掘学生潜能,引导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和科学创新精神。
&&& 4、创新德育育人模式,规范评价制度,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 我校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为核心,制订了《孟津双语学校学生一日常规》和《双语教师一日常规》来规范师生的行为习惯;以养成教育为重点,以感恩、责任、爱国、爱校、砺志为主题来制订了&优秀自制班级&和&双语之星&的评价体系来激励学生健康发展;开展以&感恩&、&责任&、&爱国&、&爱校&、&砺志&&宽容&&环保&等为主题的各种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和团队活动来陶冶学生的情操。规范&自评&生评&师评&的评价制度,每日进行常规检查,评出当天遵守常规做得好的生,每周进行综合评价,评出一周的&学习之星&、&卫生之星&、&文明之星&、&读书之星&、&进步之星&等,进行必要的奖励。我们坚持一周一评比,看看谁的进步最快。这种多元化评价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一系列的活动,激发了学生敢于参与,敢于展现自我,积极进取的精神,各个层面的同学们都变得朝气蓬勃,心中充满阳光。
&&& 三、因材施教,实现均衡发展
&&& 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目的是使每个学生都得到良好发展,途径是要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的个性潜能都得到最大的发挥,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 1、教师要做到非常熟悉学生。我校要求教师深入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既要了解学生的一般特点(知识基础、学习态度等),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爱好、特长等),还要分析研究造成差异的家庭、社会、历史的各种原因。学生的全面情况犹如毛坯,这就是学生的材,它是雕琢的基础,施教的对象。
&&& 2、教师要认真研究教学内容。一是教学的深度、进度要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二是教学必须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要根据不同年级的教学内容,认真研究教材的内容,把书本知识赋予实际生活的内涵,生动化、具体化、形象化,增强课堂的吸引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面对低年级学生,就要把简单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高年级学生,则要兼以说理,把书本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 3、要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创新。按照新课程标准,正确制订教学目标和要求,把教学目标分解为基础目标、较高目标和发展目标三个层次,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达到不同的目的。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进行个别辅导,使基础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和提高。我校特别重视对&学困生&的教育,对&学困生&&开小灶&,通过耐心细致的教育,激发他们的潜能,努力使&学困生&不再&困学&,能够主动地向优秀生学生看齐,努力追赶。同时,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包括进行不同的心理教育,从而促进学生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得到健康发展。
&&& 四、实施&关爱工程&,关注学校的弱势群体,尊重学生,做到人格均衡。
&&& &面向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提升每一位学生成就每一位学生&的办学原则,它符合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学生中存在一批弱势群体,这些弱势学生总是有着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如品德弱势的学生大多不太讨人喜欢,他们貌似&潇洒&、&无所谓&的背后,隐藏着孤独、自卑和无奈。学习能力弱势的学生,成绩处于倒数位置,长期的低分,使他们对学习丧失了信心。家庭弱势学生往往由于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父母外出打工不在身边、离异家庭缺乏亲情等因素困扰一些学生,父母不在身边,他们更加渴望别人的关注和关怀。性格弱势的学生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拙于表现、懦弱胆小、不善与人交流,长期的封闭导致心理上的障碍。这些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种种不正常的心理,往往影响着他们的成长,我们主要是要求全体教师给这些弱势学生以更多的关注和关爱,体现教育的公平。我校准备继续发扬的做法是:
&&& 1、建章立制,建立帮教学生档案。为了将关注弱势群体工作落实到实处,我们建立了《双语学校学生管理制度》、《双语学校留守子女登记制度》、《双语学校导师制制度》等管理制度。同时,我们每学期将帮教学生登记表、留守子女登记表、学生基本情况登记表发放给班主任,班主任认真登记,学校汇总,然后由学校政教处和年级主任牵头,根据各班情况,开展&导师制&活动。
&&&& 2、开展&导师制&,让教师真正走进学生。学校每年由政教处牵头,实行&导师制&,每一位包级包班领导、每一名老师都有自己的重点帮扶对象,领导们都是学困生的&导师&甚至是&保姆&。即将班级中的一些特殊学生(学困生、父母离异、特异体质、心理不健康等学生),根据情况分配给包级领导和学科教师,要求每位教师帮扶1&2名学生。我们要求老师定期和家长联系,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表现;教师定期找他们谈心,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灵,转化他们;让弱势学生及时向班主任、学校反映他们的特殊困难,尽力帮忙解决。学校领导、科任教师和各级的弱势学生结对,共同帮扶提高,让弱势学生通过&双语&的严格管理和科学教育,在学习上和思想上都取得明显的进步。因为我校的教师都铭记着一个信念&&&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 3、在教学中,学校实施了&生教生、生帮生&的学习策略。即把成绩较好的同学和学困生进行&捆绑式&学习,并成立了学习自制互助小组,使这些同学在互助中学习成绩和能力得以共同提高,又培养了学生互助的品质。
&&& 4、加强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学校历年来非常重视和学生家庭的联系和沟通,挖掘家长资源、运用家长力量,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学校各项工作。开办家长学校,借助洛阳市母亲教育协会的专家对家长进行教育培训,传播先进的家教理念,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对弱势学生施以科学的教育方法,教会家长赏识鼓励孩子,全面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 5、尊重人格,实施人格均衡。尊重学生人格,归根结底在于教师具有良好的师德。我校通过专题培训、教师沙龙、座谈会等方式使每一位教师做到严于律己,善于解剖自我,自我超越。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实施人格平等和均衡。
&&&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学生既是教育活动的对象,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他们具有独立人格。作为教师,应处处从学生的特点出发,事事为学生的发展着想,研究他们,了解他们,并引导他们实现自我。
&&& (2)以人为本,做到客观公正看待学生。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并且视同至宝,精心呵护与引导。只有充分地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诸如他们的性格、习惯、兴趣、爱好、潜能和心理状态、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估,给学生以尊重和关爱。?
&&& (3)要求教师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教学中、班级事务的决策上,师生共同讨论,鼓励学生积极思维,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即使学生的见解有偏颇,也应耐心地启发诱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切忌批评、斥责。教师和学生对话,要以肯定学生的优点为先、为主,让学生在激励中显示自我,实现自我;触及缺点、错误,要让学生多作自我剖析;出现歧见,要允许学生争辩;出现对抗要作冷处理,善于等待。?
&&& 全面实施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的美好理想,在现有的学校条件下,我们只有向内挖潜,提高师资水平,顺应时代的发展,遵循教育规律,因材施教,充分发掘每一位学生的潜力,培养其个人能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健康发展,让每个学生可持续发展,让每一位学生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服务,真正做到&均衡发展&,&均衡教育&思想在&我校&焕发出了无尽的能量。才能促进学校教育均衡发展,真正实现教育公平。
&&& 今后我们将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力争把学校办成一所社会满意、家长向往、学生喜欢、教师自豪的一所充满人文气息的和谐校园、学园、乐园和家园,办成一所现代化特色化、国际化的特色名校。
&&& 实施均衡教育,培养出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样一代新人辈出之日,即是中华民族腾飞之时!我们将继续坚持自己的办学原则,推进教育创新,为教育的均衡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了促进教育公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