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高血压怎么办音响性外伤怎么办

急性外伤性弥漫性脑轴索损伤--《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急性外伤性弥漫性脑轴索损伤
【摘要】:目的:进一步提高颅脑损伤诊疗水平。方法:分析报道我院3年来采用现代诊疗(新)观点对152例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损伤(DBI)的救治效果。结果:手术治疗75例,保守治疗77例;治疗效果评分(GOS):l分5例,2-3分5例。4分8例,5分134例(88.16%)。结论:本文显示及早诊断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及时清除脑表血肿,有效地扩大硬脑膜腔,积极防治弥漫性脑肿胀(DBS)、弥漫性血管损伤(DVI)、缺氧性脑损害(HBD),将可进一步提高DBI的治疗效果。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651.15【正文快照】: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临床病情严重,死亡率和致残率高,是DBI中最重要的脑损伤类型之一,已受到临床外科的高度重视[‘-’]。我院自1995年1月一年来采用诊疗新观点收治DAI152例,约占同期颅脑损伤病人的14.l%(152/itos例),疗效有所提高。现结合文献复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伟强;[D];汕头大学;200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世勇,郭天德,赖清泉,蔡若蔚,杨波,骆良钦;[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1994年01期
杨应明,郑少钦,许益民;[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应明;[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3年03期
戴书华,张冬,陈垦;[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林君挺,朱良才,滕灵方,彭余江,尹康,韩春燕;[J];浙江临床医学;2003年02期
杨应明,许益民,郑少钦;[J];中国全科医学;1998年03期
黄花开,王永安,陈金城,马峰,廖祖元;[J];实用放射学杂志;1998年01期
戴健铭;[J];实用放射学杂志;1999年07期
范松华,贺国,王永庭;[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1999年06期
勒永恒,只达石,刘敬业,张赛;[J];天津医药;1995年11期
翁建龙,司赟;[J];现代医用影像学;1996年06期
全冠民,胡昭兰,叶录安,任延玉;[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0年01期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应明!515041,许益民!515041,郑少钦!515041,蔡楚伟!515041;[J];河北医药;2000年07期
杨静!附属湘雅医院麻醉科长沙41000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麻醉科,蔡宏伟!附属湘雅医院麻醉科长沙410008,谭秀娟!附属湘雅医院麻醉科长沙410008;[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杨应明,许益民,郑少钦;[J];中国全科医学;1998年03期
白红民,费舟,章翔,刘恩渝,李志刚,公方和,刘先珍,梁景文;[J];中华创伤杂志;2002年04期
费舟,章翔,王晓峰,卢佩林,刘先珍;[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0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毛联国;[J];劳动保护;1980年04期
蔡振通,邢锐,吕自新,李延明;[J];北京医学;1980年06期
官阳,李顺业;[J];新医学;1980年01期
赵馥;[J];新医学;1980年08期
朱建堃;[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80年04期
黄克清;徐玉清;林松龄;;[J];福建医药杂志;1980年03期
廖小宜;;[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80年01期
曾国玲;;[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80年06期
李汝信;;[J];河北医药;1980年03期
王宏;;[J];江西医药;198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建敏;贾映海;刘健;蔡德成;王小朴;;[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卿太苏;刘世沧;汪秉康;;[A];第五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马骥;孙长平;;[A];第五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周范民;江澄川;杨涵铭;钟平;史玉泉;;[A];第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谢光天;;[A];第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孙四方;刘德玉;司大元;白荣山;;[A];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五次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张淑文;刘俊英;;[A];'96全国急诊医学和重症抢救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6年
冯智君;黄大成;陈顺祥;计少云;;[A];第三届全国急诊创伤学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刘立军;段华汛;;[A];第三届全国急诊创伤学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姜少青;王津生;王德葆;;[A];第三届全国急诊创伤学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纪京林;[N];大众卫生报;2003年
晓磊;[N];中国石油报;2003年
肖亚宝;[N];中国医药报;2004年
衣晓峰;张向明;[N];中国医药报;2004年
;[N];甘肃法制报;2005年
沈峥嵘 本报实习生
程力沛;[N];新华日报;2008年
闵从高 本报记者
薛庆元;[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张永鑫 文璟
陈建宗;[N];陇东报;2008年
张永鑫 文璟
陈建宗;[N];陇东报;2008年
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神经外科教授
贺晓生 整理
王惠新;[N];健康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曹飞;[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曾而明;[D];汕头大学;2002年
董翔;[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史铁钧;[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杨庆武;[D];福建医科大学;2005年
李强;[D];浙江大学;2006年
张东强;[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锥颅引流术治疗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
我院于年采用经皮锥颅、注入尿激酶(uk)引流术治疗急性颅内血肿3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38例,男28例,女10例.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78岁,平均28.5岁.车祸伤16例,打击伤14例,坠落伤8例.GCS计分:5~8分5例,9~12分17例,13~15分16例.伤后至引流时间:24小时以内12例,24~48小时15例,48~72小时11例.
广东珠海市香洲区人民医院外科
年,卷(期)
机标分类号
本文读者也读过
加载中,请稍候
.客服电话
&&8:00-11:30,13:00-17:00(工作日)听MP3蹦迪过久 听力会很“受伤”-MP3播放器,听力-影音行业-hc360慧聪网
&&&&3月3日是第九个全国爱耳日,专家提醒大家:保护听力,请减少娱乐性噪声
&&&&随时随地打开MP3播放器,塞上耳机、放大音量,旁若无人地欣赏音乐;沉迷KTV、酒吧、迪厅,整夜置身于震撼的音响轰鸣之中……如今,各种各样的新型“声污染”无处不在。不少年轻白领、学生一族在不知不觉中丢失了自己的“听力”,逐渐成为耳聋的“主力军”。3月3日是第九个全国爱耳日,专家提醒大家:保护听力,请减少娱乐性噪声。
&&&&娱乐过度听力“受伤”
&&&&去年除夕夜,就读于南宁市某中学的15岁学生任海通宵戴着耳机玩电脑游戏。玩到紧张激烈时,他还不由放大音量跟着喊叫。天亮后,任海走出房间,却突然发现自己听不到父母讲话的声音了。任海的父母立即带他到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中度耳聋。
&&&&今年春节期间,特意前往宾阳感受炮龙节的南宁市民小张唯一的感受就是“快乐并痛着”。“2月17日那晚,我的周围全都是爆竹声,感觉很刺激很过瘾。没想到,第二天就不舒服了。”18日下午,小张回到南宁,一路上他总觉得头晕,还有呕吐感,他没在意,以为是乘车疲劳引起的,回家休息就好。可是,这种症状一直持续到19日,小张还发现伴有耳鸣,耳朵“轰轰”响,这下他开始担心起来。
&&&&果然,2月20日,小张前往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检查。医生检查后确认小张患有爆震性耳聋,并且听力检查还表现出中度的听力障碍。医生说,这是由于外界声响超过耳朵承受能力,易引起鼓膜破裂。目前,小张一直住院治疗,听力也较之前提高20个分贝。包括小张在内,20日当天第一医院就收治了三四名因放爆竹损伤听力的患者。
&&&&保护听力重在预防
&&&&昨日,记者走访了邕城多家医院的耳鼻喉科了解到,引起耳聋的原因有很多,如药物中毒性耳聋、噪声性耳聋、外伤性耳聋等,门诊部收治过不少类似因为MP3使用不当对听力造成伤害的病例,任海就是其中一个。听力障碍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社会交往和个人生活质量,对青少年最大的伤害是影响语言发育,其次是造成智力发育迟缓。
&&&&国外研究表明,人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不经意间因娱乐性噪声引起的青少年的听力损伤呈逐年上升趋势,每年全世界新增噪声导致听力损伤的青少年高达500万。据统计,在5岁至19岁的青少年中,每4000人中有3人患有耳聋,200人中有1人患有“重听”。
&&&&“这同现在很多年轻人普遍长时间地使用‘随身听’,而且喜欢放大音量,以及不分昼夜戴着耳机玩电脑游戏等大量损伤耳膜的行为有关。”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段峰担忧地说,人耳对声音超过85―90分贝就会感到不耐受,而戴着耳机玩电脑游戏或长时间使用“随身听”,由于耳机直接接近鼓膜,分贝量往往放大作用,长时间对耳膜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
&&&&很多年轻人喜欢“泡”KTV、酒吧、迪厅,而据介绍,迪斯科音乐和摇滚音乐造成的噪声可达120分贝以上,会导致出现耳鸣、耳聋、耳闷等症状,并出现重听,临床上称为“迪斯科重听”,属于急性音响性外伤范围。此外,长时间使用手机也会发生类似于过度噪声刺激对听力的损伤,导致不可逆的听力下降。而由于随身听、玩电脑游戏、“蹦迪”、放爆竹等造成的中重度耳聋,经过治疗虽有好转,但不能完全恢复。[1]&&&
想让您的事业成功吗?
网上赚钱成功三步曲
让生意火起来!
 关于“、”的资讯
?&&(2.29 15:48)
?&&(2.29 14:25)
?&&(2.29 9:27)
?&&(2.28 16:58)
?&&(2.26 10:59)
?&&(2.26 10:50)
?&&(2.26 10:38)
?&&(2.25 11:29)
?&&(2.22 11:6)
?&&(2.20 9:17)
聪网赢造企业网上贸易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微创手术治疗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临床分析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微创手术方式、术中策略以及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2007年3月~2011年9月收治的103例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针对血肿类型、部位、临床表现等进行相对个体化的微创手术治疗,主要手术方式为血肿穿刺引流及显微镜下微创血肿清除,术后对患者意识变化、肌力恢复情况、生活质量等评估和随访,并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判定疗效。 结果 本组患者均行血肿腔置管引流手术治疗,术后1~3 d复查头颅CT示血肿清除率78%~90%,置管引流者血肿清除时间在5~6 d,平均血肿清除时间为4.5 d。本组存活93例,死亡10例,存活率为90.3%,再出血二次开颅11例(10.7%),随访时间1.0~4.5年,平均2.2年,随访结果提示GOS评分Ⅰ级74例(71.8%),Ⅱ级9例(8.7%),Ⅲ级7例(6.8%),Ⅳ级3例(2.9%),Ⅴ级10例(9.7%)。死亡原因包括再出血、脑水肿诱发脑疝、呼吸道感染等。 结论 微创手术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及时果断的手术方式的选择、术中精细操作、术后妥善管理及并发症预防可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中国论文网 /6/view-3974108.htm  [关键词] 外伤;颅内血肿;微创手术;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 R651.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12)12(c)-0023-03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是神经外科常见急重症,多数患者受伤情况复杂,病情变化快,常需急诊行手术治疗,致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本科2007年3月~2011年9月收治了多例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现将微创手术治疗病例103例作回顾性分析,针对血肿类型及部位进行相对个体化的微创手术治疗,术后对患者意识变化、肌力恢复情况、生活质量等评估和随访,并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判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科2007年3月~2011年9月收治的103例外伤性多发颅内血肿患者,其中,男性59例,女性44例,年龄16~78岁,平均55.4岁。入院时间1~4 h。根据致伤原因分类:交通事故57例,高处坠落伤31例,重物击伤12例,其他3例。   1.2 临床表现   本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其中,清醒44例(42.7%),嗜睡37例(35.9%),浅昏迷12例(11.7%),深昏迷10例(9.7%)。其中一侧瞳孔散大8例,双侧瞳孔散大7例;术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计分3~5分14例(13.6%),6~8分34例(33.0%),9~12分29例(28.2%),13~15分26例(25.2%)。本组患者合并胸腹联合伤者13例,合并四肢骨折者17例。术前均排除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及高血压等病史,向患者家属充分交代病情,急诊行手术治疗。   1.3 影像学检查   本组患者术前均行急诊头颅CT平扫检查,明确颅内出血部位、性质、出血量、是否破入脑室以及脑实质受压及中线偏移情况。根据多田公式计算出血量,中少量(10~15 mL)24例(23.3%),中大量(16~30 mL)21例(20.4%),大量(≥31 mL)58例(56.3%)。血肿发生部位以额颞叶多见,枕部其次。颅内血肿合并不同程度的蛛网膜下腔出血37例,合并脑挫裂伤25例,合并原发性脑干损伤4例。按照颅内主要血肿分类:急性硬膜外血肿54例(52.4%),脑内血肿23例(22.3%),急性硬膜下血肿26例(25.3%)。   1.4 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从发病到手术的时间为 1.5~24.0 h,平均手术时间为4.2 h。术前根据患者头颅CT检查结果,确定其血肿位置、血肿量及性质。入院后积极准备手术及完善必要相关检查同时立即行有效的保守治疗,包括:开放呼吸道并保持其通畅、吸氧维持稳定的血氧饱和度水平,针对颅内压升高情况予脱水降颅压、减轻脑水肿、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必要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及止血药物,并控制血压平稳。按照CT比例尺计算并确定血肿在头皮的投影。按照全国脑防办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规范化治疗指南要求,术前定位后头皮作常规消毒,局麻下操作,选择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低速电驱动,穿颅进入硬脑膜下并取出钻芯 ,将塑料针芯插入针体,缓慢旋转进取血肿腔内,抽吸部分血肿后用0.9%NaCl溶液反复快速循环冲洗,使排出液变淡,术中不强求完全抽出血肿,仅达到大部减压即可,冲洗完毕后向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溶液(10~30 kU∶1 mL),侧孔接引流管,留置时间 2~4 h后开放引流管夹。术后复查 CT待血肿全部或基本清除后拔除穿刺针。术后根据引流情况及复查头颅CT结果反复应用尿激酶留置冲洗2~3次/d,7~9 d拔除引流管,7 d时复查头颅CT,血肿量仍较大者可酌情适当延长拔管时间。本组手术方式选择血肿腔置管引流。术后按照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处理原则,加强通气支持,维持呼吸循环功能、脱水降颅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防止肺部感染及消化道出血并发症发生等。术后出院时间3~20 d,平均12.2 d,术后行常规随访,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意识恢复情况、生活自理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等。   1.5 疗效评价   根据GOS评分评定治疗效果[1],分为Ⅰ级(良好)、Ⅱ级(中残)、Ⅲ级(重残)、Ⅳ级(植物生存,持续昏迷3个月以上) 和V级(死亡)。   2 结果   本组患者均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术后1~3 d复查头颅CT示血肿清除率78%~90%,置管引流者血肿清除时间在5~6 d,平均血肿清除时间为4.5 d。本组存活93例,死亡10例,存活率为90.3%。二次手术者11例(10.7%)。出院时GOS评分为Ⅰ级47例(45.6%),Ⅱ级24例(23.3%),Ⅲ级8例(7.8%),Ⅳ级11例(10.7%),Ⅴ级9例(8.7%),自动出院4例(3.9%)。随访时间1.0~4.5年,平均2.2年,随访结果提示GOS评分Ⅰ级74例(71.8%),Ⅱ级9例(8.7%),Ⅲ级7例(6.8%),Ⅳ级3例(2.9%),Ⅴ级10例(9.7%)。死亡原因包括再出血、脑水肿诱发脑疝、呼吸道感染等。   3 讨论   颅脑外伤是常见的神经外科急症,外伤性颅内血肿总体发生率占颅脑外伤的10%[2]。本组患者占同期颅脑外伤的17%。近年来影像技术的逐步提高和普及为颅脑外伤的诊断提供极大的帮助,但由于其发展迅速,症状复杂多变,为治疗造成了一定的难度。颅内血肿可导致全身器官功能紊乱症状,如上消化道出血、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应激性高血糖、顽固性高体温等并发症,最终可致患者死亡。传统大骨瓣血肿清除手术创伤大,术前准备繁琐,术后恢复时间长,生活质量影响大[3]。第一时间内开颅清除血肿、解除脑组织受压是治疗颅内血肿的有效方法,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提升及理念的逐步深入,微创治疗颅内血肿已有数十年的经验研究[4],国内亦有学者行中小型骨窗+显微镜清除血肿获得较好结果的报道[5],表明目前微创理念已成为传统手术改良进步的趋势,本文采用穿刺抽吸的方法可在创伤最小的基础上将穿刺、冲洗、抽吸、引流等一步完成,恢复快,疗效确切。   3.1 手术适应证   本组病例选择均接受手术治疗,接诊后根据患者一般情况、受伤程度、意识变化特点等做出第一评估,确定是否可行手术治疗。评价患者GCS评分,严密观察瞳孔大小及反应,GCS评分及瞳孔变化情况对术后转归有重要意义。GCS<5分或>12分时需谨慎考虑是否存在手术指征,前者术后转归多不佳,而后者一般可首选保守治疗并严密观察病情而不必首选手术治疗。术前常规行头颅CT扫描,需警惕颅内血肿增大、增多的可能,疑有活动性的出血时应及时果断选择开颅手术而不可一味追求微创而延误治疗时机。血肿情况相对稳定者多选择微创治疗以发挥其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选择微创手术同时也应该积极做好开颅清除血肿的准备。术前评价心肺功能能否耐受全麻,并需排除凝血异常、严重电解质紊乱及贫血等基础疾病。   3.2 术中经验   (1)入路选择:术前根据CT检查结果定位明确主要血肿位置,选择血肿横径最大处为手术穿刺点,注意避开骨折线及窦。必要时在CT引导下应用立体定向定位血肿,选择合适的穿刺点。(2)血肿引流减压:包括血肿穿刺、抽吸、冲洗、引流等,穿刺前规划路径,避开功能区及血管密集区,穿刺针头到达血肿中下方三分之一处即可,这一点有赖于术前CT定位计算,碎吸针置入后进行血肿碎吸,注意观察引流出血肿颜色及量,穿刺抽吸过程中并不要求血肿完全清除,部分血肿壁粘连于脑组织时可暂予保留,术后冲洗引流可有效解除,术中目的在于有效减压,而非完全清除血肿。术后注射尿激酶后应注意保持引流通畅,部分引流管内可由于血块引出堵塞引流管而影响效果,术后根据CT复查情况决定拔除引流管时机。冲洗过程要尽量轻柔缓慢,防止造成新鲜出血点。(3)防止脑膨出:术中减压应注意引流血液情况,避免残留活动性出血,减压时需谨慎提防对侧血肿形成或已形成的血肿短时间内增大,造成术中脑膨出[6-7]。若发现此类情况可根据经验先采用一定保守治疗方法,如脱水剂应用、过度通气、加大麻醉深度等,必要时紧急关颅,再次复查头颅CT,若明确脑膨出则果断开颅探查并行有效减压。术中脑膨出的不可预计性较大,应仔细观察,注意预防,尤其血肿抽吸起始时由于急速的减压可发生脑膨出,应予重视。本组术中脑膨出1例,术中紧急关颅后复查头颅CT确诊,中转开颅血肿清除,最终预后为GOSⅣ级,术中脑膨出后果严重,需警惕。   3.3 术后处理   本组所有患者均在住院期间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静脉应用药物脱水降颅压、止血控制血压、抗感染、预防应激性溃疡等,并注意各重要器官功能支持防止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术后头颅CT的复查较为重要,用于评价血肿引流程度、继发脑水肿及脑积水情况以及决定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CT复查可确诊是否存在再出血,本组复查CT出现再出血5例(4.9%),最终二次手术无效死亡,死亡率极高。术后应用尿激酶留置冲洗需注意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颅内感染。护理过程中注意防止肺部坠积性肺炎及深静脉血栓、泌尿系统感染等发生。术后行常规重症监护,观察患者神智恢复情况及瞳孔、呼吸等生命体征情况,监测GCS评分,患者3~5 d意识无法恢复时尽早行气管切开加强气道护理。良好的术后护理可有效地提高患者随访时的GOS评分。   综上所述,微创手术由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是一种治疗外伤性血肿较为妥善的手术方式[8],临床上应该得到较为广泛的开展和应用,术前及时正确的病情判断、手术方式的正确选择、术中的精细操作、术后妥善管理及并发症的加强预防可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赵时雨,袁先厚,陈卫国,等. 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预后评估[J]. 中华创伤杂志,):53-54.   [2] 王忠诚.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7.   [3] 李晓斌,熊志强. 外伤性颅内血肿2种治疗方法的比较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57-58.   [4] 赵自更,王延国,张超,等. 颅内血肿微创治疗116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5214.   [5] 左峻,宋平,杜浩,蔡强. 外伤性脑内血肿的显微外科治疗[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2,17 (2):88-90.   [6] Mori K,Aoki A. Aggressive decompressive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massive hemispheric embolic cerebral infarction associated with severe brain swelling[J]. Acta Neurochir(Wien),(5):483-484.   [7] Daboussi A,Minville V,Leclerc-Foucras S,et al. Cerebral hemodynamic changes in severe head injury patients undergoing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J]. J Neurosurg Anesthesiol,):339-345.   [8] 陈军民. 微创治疗老年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观察[J]. 现代医院,):25-26.   (收稿日期: 本文编辑:魏玉坡)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急性腹泻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