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运动疗法运动疗法

糖尿病运动疗法_好大夫在线
糖尿病运动疗法
全网发布: 22:08:41
发表者:杨雁灵
(访问人次:2486)
&&& 运动疗法是一项需要患者持之以恒的运动疗法,如果在进行糖尿病运动治疗的过程中,不能做到这一点的话,那么,什么都白谈了,但是运动疗法同时也是需要注意一些安全问题的,否则是非常容易发生危险的。&&& 一般来说糖尿病运动疗法对于患者的帮助是非常大的,但是也需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糖尿病人体育锻炼须逐渐增加活动量及活动时间,体育锻炼以不感到疲劳为度。过度疲劳会使血糖升高,病情恶化。&&& 体育锻炼须与饮食治疗、药物治疗有机地结合。糖尿病并发心脏病、及变时,体育锻炼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因为在糖尿病性心脏病时,剧烈的活动可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供血不足而引起心绞痛,甚则心肌梗塞。&&& 另外,急性运动时肾血流减少使糖尿病肾病加重;运动时血压上升,增加玻璃体和视网膜出血。注射胰岛素或口服磺脲类药物的病人锻炼时,应预防低血糖反应,必要时适当加餐。糖尿病的体育锻炼要持之以恒,长期坚持锻炼,除非有急性并发症,不可中断。&&& 糖尿病运动治疗要注意以上的几个问题,以上就是糖尿病饮食疗法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糖友们平时一定要多多注意,运动时候一定要做好充足准备,以免发生危险。
发表于: 22:08:41
杨雁灵大夫的信息
副主任医师
腹腔镜微创手术(肝胆胰脾、胃肠外科)、糖尿病的外科手术治疗、 减肥(减重)手术、代...
杨雁灵,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肝胆外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代谢外科专...
杨雁灵的咨询范围:所谓生命在于运动,适当的运动对所有的人都有益, 运动不仅能使我们拥有健康强壮的体魄, 而且还可以陶冶情操, 放松紧张的情绪, 运动对于人来说则更加重要.有规律,适当的运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 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 还可以纠正血脂紊乱, 降低血压, 增强心肺功能, 防治骨质疏松, 同时, 运动还是减轻体重的有效方法.运动和饮食治疗并称的两大基石, 只有基础牢固, 药物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而且许多较轻的糖尿病患者通过饮食管理和适度运动就可以使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所以, 我们提倡坚持健康的膳食习惯, 适当运动, 改变不良的生活行为, 营造优质生活质量.
适量运动对于人的健康好处多多,尤其是一些患者朋友,运动可以加速他们病情的回复。那么运动对于有什么好处呢?
运动治疗糖尿病有什么好处:
1、有利于控制体重运动能够消耗热量,减轻体重,肥胖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因素,通过减轻体重可降低胰岛素抵抗。
2、改善脂类代谢有规律的运动可以提高肌肉中脂蛋白脂酶的活性,加速脂肪分解,使tg得到缓解并提高hbl-c水平。
3、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胰岛素抵抗是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原因,通过适当的运动能提高患者对胰岛素的亲和力,从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
4、改善心肺功能运动可以提高最大耗氧量,使循环和呼吸功能得到改善,并能增加血管弹性,增强体质,改善精神状态等。
5、有利于控制血糖运动能增加肌肉对血糖的摄取和利用,运动后肌肉和肝脏还会摄取大量葡萄糖补充糖源消耗,血糖会进一步下降,中等量运动降糖作用能够维持12&17小时。
专家提示:对于病情发展比较严重、体力较差的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老年糖友,强调的是适量运动,要限制运动强度。应选择如散步、打太极拳、练八段锦、做瑜伽、慢跑等这样的晨练方式。对病情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不喜欢这些
万名医生在线为您免费解答
请您详细描述您感到不适的症状、部位及发病时间
[生活起居][早泄][早泄][生活起居][生活起居][胃炎]
在寻医问药您还可以
百万医生在线解答问题,100%回复
手机客户端,让您随时随地问医生
免费咨询、预约三甲医院专家
与患友和专家一起,交流分享治疗经验
查看药品信息,帮您合理选择药品
帮您了解疾病知识,一本疾病百科全书
大家都在搜:
擅长:食道癌、乳腺癌[第195期] [第191期] [第186期] [第158期]您的位置:
教你一些糖尿病的运动疗法
糖尿病患者的运动疗法的注意点:由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3大并发症及动脉硬化发生的机会较多,在进行运动疗法时,有必要对其并发症加以重视。
  是由于胰岛素作用不足产生的一种代谢性疾病。胰岛素分泌功能低下从轻症到重症呈进行性加重。临床上把胰岛素分泌功能低下严重、必须应用胰岛素治疗的这一类型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反之,则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在IDDM当中,特别是那些胰岛素分泌功能显著低下、血糖变化明显的糖尿病又称为不稳定型糖尿病,这类糖尿病患者使用运动疗法[1]是很有宜处的。
  进行运动疗法的基本方法:关于运动种类与强度,患者应采用轻-中度的运动疗法。步行运动是比较普遍的疗法之一。作为一天运动的步数,一般都在5000步左右,根据病例的不同,也有10000步以上的。为了减少血糖的波动,每天保持一定的运动量是比较理想的。这一点对于IDDM尤为重要。一般认为,轻型糖尿病,每周至少应进行2~3次以上,每次运动时间为20min左右,前后增加5~10min的热身及冷却运动。运动强度为自身耐受量的40%~60%为宜,及时监测运动中间点及运动终止后的脉搏变化。通过运动,热量出现明显变化的,要对患者进行适当的食物补充或减少的调节,运动变化的强度与当时的血糖值相对应,食物可以起到缓解血糖低下的效果,特别是对于已用过胰岛素治疗的患者。
  轻型糖尿病应用饮食疗法基本上多数都能控制。而应用运动疗法治疗糖尿病,也会使血糖降低,胰岛素反应也减少,从而改善了机体对胰岛素的抵抗性,使胰岛素的感受性增强。其原因在于位于末稍组织的葡萄糖载体增加,脂质代谢改善,交感神经抑制等,即使不用药物疗法也不会出现大的问题。部分患者必要时可口服适量的降糖药。但无论哪种情况,适当采用运动疗法是很有益处的。进行运动疗法时,还可以使高血压及心血管机能得到改善,同时起到了对全身动脉硬化的预防效果。但是必须指出,运动疗法与药物疗法同样,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这是不可忽视的。在应用口服降糖药及注射胰岛素的病例中,常有出现低血糖的可能,运动疗法也有这样的可能。因此,应用时也应配合一些食物的增减或减少胰岛素的用量。特别是进行高强度运动时,有引起血糖上升,导致酮症发生的可能。
  糖尿病在进行运动疗法时,需通过运动负荷试验,对其运动耐受量及心血管系统变化的监测是非常重要的。以此为基础,对收缩期血压小于220mmHg,且没有心电图变化的患者,可选择中等强度的运动疗法。另外,还必须考虑到糖尿病的控制状态。高血糖时的运动强度如果不恰当,可以使糖尿病的血糖控制发生恶化。
  作为糖尿病的并发症,除了视网膜损害、肾脏损害、神经损害这3大病症以外,脑血管障碍、冠状动脉疾患、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等动脉硬化性疾病也很多。血清肌酸酐值在2mg/dl以上的患者,要进行运动限制,即使在血清肌酸酐值正常的情况下,如果看到由于运动导致尿蛋白显著增加、浮肿出现或其它症状进一步恶化时,也要给予运动限制。另外强烈运动可以使增殖性视网膜症的患者眼底出血进一步恶化。对于末稍神经损害所致的麻木感、疼痛感可以通过运动获得减轻,因患者常在安静状态下感觉上述症状较重,在血糖控制良好的状况下,其神经的损害可减轻,从这方面讲,也能够期待从运动疗法中得到控制或缓解的效果。但在另一方面,由于末稍神经障碍产生的知觉钝麻及深部感觉的低下,运动过度可产生下肢活动障碍,这一点需要引起注意。植物神经障碍可导致脉搏加快,考虑到通过运动可以使脉搏减慢,因此设定恰当的运动强度也是很重要的。植物神经障碍是由末稍循环障碍造成的,如再合并动脉硬化,坏疽发生的危险性就会很高,所以在进行运动疗法时应防止发生皮肤的破损,哪怕是出现极小的伤口也应引起高度重视。在植物神经障碍中糖尿病性胃肠症是很常见的,其症状表现为:便秘、交替性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因为恶心、呕吐的出现是由不规则饮食引起的,所以还可导致血糖控制的紊乱。因为这种状态极易在某些应激情况下诱发并恶化,所以应极力避免由于高强度运动导致的低血糖以及疲劳等是非常重要的。
  运动疗法的注意点:由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3大并发症及动脉硬化发生的机会较多,在进行运动疗法时,有必要对其并发症加以重视。然而,对于口服降糖剂和注射胰岛素的患者的运动量过量或不足所致的血糖低下或上升也要引起高度重视。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中,采用运动疗法要特别注意运动中及运动后产生的低血糖症状。通过口服降糖剂可以维持正常的糖尿病患者,由于可以保持其内因性胰岛素分泌的平衡,由运动的过量或不足所造成的血糖变动就可以通过内因性胰岛素起到某种程度的调节,所以是比较轻的。但是在需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例中,不通过内因性胰岛素调节的情况即使有也很少。因此可以导致由于低血糖或显著高血糖造成的意识障碍。另外,根据胰岛素注射部位的不同,也可产生不良反应,如皮下注射胰岛素,可通过运动使吸收加快。当进行跑步运动时,就不要在下肢部位注射而应改为腹壁注射。选择与运动种类相适合的注射部位是注意点之一。另外,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运动时应注意:由于强烈运动和长时间运动可引起低血糖,食物要进行适当补充[2]或者胰岛素注射量要调整(见表1)。当进行平时没有应用过的强度的运动时,还要考虑到其运动时间的长短。另外,根据食物调节的情况与胰岛素量的调整要相适应,在胰岛素应用处方中,一日进行多次注射的情况下,调整成对于运动时间显示最佳效果的胰岛素的量。血糖在250mg/dl以上,尿酮体阳性的病人,因为运动可导致糖尿病恶化,所以,选用运动疗法要特别谨慎或延期进行。
(实习编辑:谢运胜)
关于 糖尿病,饮食,治疗 的更多资讯
请详细描述您的疑问,有助医生快速帮您解答!
健客网-国家药监局认证的合法网上药店,致力于打造优质、低价、便捷的网上药店和最值得信赖的健康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课程介绍:糖尿病作为现代疾病中一大杀手,其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肿瘤和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带来的危害。目前糖尿病虽然还不能根治,但只要患者医治方法得当,合理用药,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好生活的调理就可以控制,而运动治疗可以说是糖尿病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 糖尿病运动治疗好处多.有益于身心健康 适当的体育锻炼,特别是户外运动,融入大自然的怀抱,身体不断地得以补充新鲜氧气,被称为“绿色疗法&,可使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有助于恢复心理平衡,消除焦虑,振作精神,增强信心,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由于运动使体质增强和精神因素好转,二者相得益彰,对防治糖尿病是十分有利的。 1.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运动锻炼可使肌肉摄取葡萄糖增加,使胰岛素受体数量相对增加或结合力上升,受体后作用如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增强,糖的利用改善;运动锻炼还可使肌肉内葡萄糖转运蛋白含量增加。以上结果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防治包括高血压、冠心病、血脂异常、肥胖、糖耐量损害、痛风等在内的代谢综合征。 2.改善血脂代谢 运动锻炼可以提高肌肉脂蛋白脂酶的活性,使肌肉更多地利用脂肪酸,使极低密度脂蛋白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改善高甘油三酯血症。这些改变有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3.调节体重 运动治疗可使肥胖的2型糖尿病人体重减轻。与饮食控制相结合,可降低血糖、减少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的用量,并使减肥的效果更好。 防治与糖尿病相关联的其他疾病或并发症 老年人及女性绝经以后常出现骨质疏松,糖尿病可加重骨质疏松,运动能刺激成骨细胞活动,防止骨质疏松加重。运动还可改善心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强壮身体,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及免疫功能,因而对糖尿病各种急慢性并发症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糖尿病运动治疗的方式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式可选择步行(散步)、慢跑、游泳、太极拳、爬楼梯、骑自行车等。在众多的运动方式中,最容易做到并能坚持的方法是步行运动,有道是&每天一万步,健身又降糖&。 1.散步一般分为以下4种,糖尿病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散步方式。2.缓步:每分钟约行60~80步。此种方式特别适合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及血糖控制尚不稳定者。饭后缓步走,利脾、助消化,且不易引起低血糖反应,但运动强度偏小。3.快步:每分钟约行走120步左右。适合于60岁以下者,但需注意预防低血糖反应,应预备糖或饼干。一般应在缓步的基础上逐渐过渡到快步。4.疾步:每分钟约150步以上。速度接近竞走,消耗较大。适合于健康状况较好的糖尿病人。5.逍遥步:散步时且走且停,时快时慢,有同行者则边走边谈。这种方式对各种糖尿病患者都适合,轻松自如。 糖尿病运动的强度有讲究糖尿病运动治疗的强度和持续时间要有一定限度,既不能盲目大量运动,也不能运动量过小而达不到运动效果。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以中等强度的运动为宜,其定义为每10分钟消耗80千卡热量。 运动强度是否合适可以用脉(心)率变化和自我适应度2个方面作评估。运动后脉(心)率的变化直接反应人体对运动强度的耐受能力。一般以脉(心)率小于&170-年龄&为适中的运动量。例如:60岁患者(170-60=110),即运动后的脉(心)率不超过110次/分为宜。 糖尿病人可根据自己身体情况酌情制定运动强度。在运动后有微汗、感到轻松愉快、精神放松、食欲及睡眠良好,虽稍感疲乏、肌肉酸痛,但休息后可消失,次日体力充沛,并且有运动的愿望,那么这样的强度是合适的。 糖尿病运动时间安排好糖尿病患者在实施运动治疗开始时,运动持续时间以5~10分钟为宜,当自我感觉良好情况下,再逐渐增加运动量,一般以中等强度运动20~30分钟为好,低强度的运动可延续至45~60分钟。在运动频率方面,一般每周至少3~5次,有条件者最好每天定时运动,以利于血糖控制。肥胖型患者可以每日运动2次以减轻体重。 糖尿病友运动治疗的注意事项.运动方式、运动强度一定要因人而异,要巡序渐进,持之以恒,切不可操之过急,盲目进行大运动量的、激烈的活动。整个运动过程中及运动后,要注意自我感觉,如有严重的呼吸费力、胸前压迫感、头晕、眼花、出大汗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向医生咨询。...()
正在播放:Loading...
Loading...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糖尿病运动指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