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通 前仁 瞿麦 枝子 滑石 甘草中药 海金沙沙 内金 金钱草 牛七 桃仁 地龙 琥珀 金沙牛

木通 前仁 瞿麦 枝子 滑石 甘草 海金沙 内金 金钱草 牛七 桃仁 地龙 琥珀 金沙牛_百度拇指医生
&&&网友互助
?木通 前仁 瞿麦 枝子 滑石 甘草 海金沙 内金 金钱草 牛七 桃仁 地龙 琥珀 金沙牛
拇指医生提醒您:该问题下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这些药能治结石吗?有更好的治理结石的方法吗?本人是在石灰岩地区的
嗯好久没回答问题了,回答一下吧。这个方还是不错的,清湿热的“八正散”加上排石的“四金”再加少量活血药,组方比较严谨,应该还是有效果的。如果结石比较大,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先用西医方法打碎结石,再服中药排石。痊愈后可以服用“防石汤”预防,防止复发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能治。--治结石的,药效都差不多。
为您推荐: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金钱草,大黄,甘草,朱芩,川破石,木通,泽泻,海金沙,丹参,鸡肉金,滑石,桃仁,伟石,车前子_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金钱草,大黄,甘草,朱芩,川破石,木通,泽泻,海金沙,丹参,鸡肉金,滑石,桃仁,伟石,车前子
拇指医生提醒您: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科室:中医科
祁门县中医医院
这些药在一起是利尿通淋,利湿退黄的,可以治疗泌尿结石和肾结石等。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为您推荐: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转载]排石验方博客
石淋验方&&
23:34:40|&&分类: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
&&&&&&&&&&&&&&&&&&&&&&&&&&&&&&&&&&&&&&&&&&&&&&&&&&&&&&&&&&&&&&&&&&&&&&&&&&&&&&&&&
肾结石中药方剂(一)
辨 证:肾阴亏损,兼有湿热。
治 法:益气滋阴,清热利湿。
方 名:四六利湿汤。
成:党参12克,茯苓9克,生地9克,泽泻9克,牛膝9克,茵陈9克,白术9克,知母9克,菟丝子12克,白茅根12克,甘草3克
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 处:李斯炽方。
&&&&&&&&&&&&&&&&&&&&&&&&&&&&&&&&&&&&&&&&&&&&&&&&&&&&&&&&&&&&&&&&&&&&&&&&&&&
肾结石中药方剂(二)
辨证:痰阻血瘀。
治法:利湿化痰,活血消瘀,清热解毒,缓急止痛。
方名:八角金盘汤。
组成:八角金盘(研吞)5克,琥珀(研吞)5克,益母草15克,冬葵子10克,滑石10克,芦根30克,赤小豆30克,陈皮5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董汉良方
&&&&&&&&&&&&&&&&&&&&&&&&&&&&&&&&&&&&&&&&&&&&&&&&&&&&&&&&&&&&&&&&&&&&&&&&&&
泌尿系统结石病验方1
组& 成: 金钱草30克 海金沙30克
滑石30克 鸡内金6克&&&
瞿麦15克&&
萹蓄15克&& 车前子15克 木通10克 竹叶10克
牛& 膝10克
地龙10克&&&
功& 用: 清化湿热,通淋排石。
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之泌尿系结石。症见腰及小腹阵发性绞痛难忍,小便不通,肾、膀胱区明显叩痛等。
热甚、便秘时加大黄、玄明粉、琥珀;湿重、气滞、血瘀者加苡米、王不留行;肾阴虚者配合六味地黄丸或胡桃泥。
&&&&&&&&&&&&&&&&&&&&&&&&&&&&&&&&&&&&&&&&&&&&&&&&&&&&&&&&&&&&&&&&&&&&&&&&&&&&&&&
泌尿系统结石病验方2
验方组成:鲜万贯草(排钱草) 鲜灯盏菜 鲜藕节 鲜扁柏 糯米各15克。
功能主治:泌尿系统结石病
用法用量:共捣烂取汁调蜂蜜服,每日一剂
*附注:泌尿系统结石病是一种常见病,它包括尿路结石、膀胱结石,输尿管结石和肾结石。主要临床症状状为肾绞痛,血尿、胀痛。绞痛发作时,则坐立不安,恶心呕吐等,如继发感染,则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
&&&&&&&&&&&&&&&&&&&&&&&&&&&&&&&&&&&&&&&&&&&&&&&&&&&&&&&&&&&&&&&&&&&&&&&&&&&&&&&&&
泌尿系统结石病验方3
组成:鸡内金10克 芒硝(后下)6~15克 沉香(后下)3克
&陈皮10克& 香橼12克&
香附12克&&
连翘15克&&
海金沙(包煎)15克&&&
金钱草30~60克&&
石韦30克&& 丹参30克&
功用:健胃降气排石。
主治:泌尿系统结石。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脏研究所和卫生部肾脏病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的治疗尿路结石的基本方
石苇12克、瞿麦10克、车前子15克、滑石15克、冬葵子10克、木通10克、茯苓10克、桑白皮10克、甘草6克、穿破石10克。
&中药的金钱草有较强的排石作用,是治石淋的要药。可单用大剂量煎汤代茶饮有效,或配伍海金沙、鸡内金、滑石等,如二金排石汤。直径超过1厘米的肾结石,基本上不能靠药物排出,中药排石也是越小越好排出,还是先体外超声碎石后,再配合中药排石效果更好些,也更彻底;中药一般用排石汤,组方少不了金钱草、石苇、海金砂、鸡内金、等药物。
●药草茶
①石苇冬葵茶 石苇30克,冬葵子30克,金钱草30克,水煎服,可排石。
②玉米须茶 玉米须50克,车前子20克,生甘草10克,加水500毫升煎至400毫升,去渣每日分3次温服。
③ 葵心茶 向日葵梗心100厘米,剪成3厘米长的小段,水煎服,每天1剂,连服1个月。治结石伴血淋。
●保健药膳&
&&&&&&&&①藕节冬瓜汤
生藕节500克,冬瓜1000克,洗净切片,加水适量煮汤服。一天服完。
②冰糖核桃仁 冰糖120克,香油炸核桃仁120克,共研细末,每次服60克,每日服4次,开水送下,可软化结石。
③ 赤豆粥 粳米、赤豆各50克,鸡内金20克研粉。粳米、赤豆加水煮粥,熟时拌入鸡内金粉,加适量白糖。每日2次食用。
④鱼脑石粉 黄花鱼头中的鱼脑石30粒,研成细末,分10等份,开水送服,每次1份,日服3次。
⑤乌梅桃仁 乌梅每天5枚,或生核桃仁每日100克,多饮水服用,对磷酸盐结石有防治作用。
&&&&&&&&&&&&&&&&&&&&&&&&&&&&&&&&&&&&&&&&&&&&&&&&&&&&&&&&&&&&&&&&&&&&&
三金排石汤
山东省平邑县临涧乡医生焦念元在临床治疗肾结石中,用清热利尿,通淋排石,兼行气软坚,活血化瘀的方法,自拟“三金排石汤”,治疗效果良好,现将该汤介绍予乡医同行:
三金排石汤:鸡内金30g,金钱草30g,海金沙(包煎)20g,萹蓄15g,瞿麦15g,滑石15g,车前子(包煎)15g,丹参10g,王不留行10g,赤芍10g,陈皮12g,枳壳10g,芒硝(冲服)10g,牛膝15g,甘草6g。
随症加减:血尿加小蓟、生地;刺痛加元胡、三七粉;发热加双花、公英、黄柏;肾虚加枸杞子、山萸肉。此方每日1剂,水煎500ml左右,分2次服,服后大量饮温开水,并加强活动,6剂为1疗程,每服1疗程,休息3天。如未见结石排出,可继续服第2疗程。
&该方中鸡内金、金钱草、海金沙能通淋化石,篇蓄、瞿麦、滑石、车前子利尿通淋,丹参、赤芍、王不留行能活血化瘀,陈皮、枳壳行气,芒硝泻下,甘草缓急,配合牛膝引石下行。诸药合用,能增加排尿量,加快输尿管的蠕动频率,使结石排出。
&焦医生运用该方对35例肾结石患者给予了治疗,35例患者均有侧腰部阵发性绞痛发作史,结果治愈30例,3例无效,2例因伴并发症无信心治疗而中断用药,患者中治疗时间最长为20天,最短为6天,平均为12天(以排出结石,症状完全消失,经X线摄片及B超显示阴影消失为治愈)。
肾结石属于中医“石淋”范畴,其原因较为复杂,现代医学认为结石的形成除与人体内尿的结晶饱和度和尿中抑制物质有关外,还与尿量、尿酸碱度、尿钙的含量、内分泌、泌尿道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密切的联系。《丹溪心法》认为“淋有五,皆属乎热。”《诸病源候论·诸淋病候》云:“石淋者,淋而出石也,肾主水,水结则化为石,故肾客砂石。”故中医皆用清热利湿之法,促使结石的排出。(作者:远山)
&&&&&&&&&&&&&&&&&&&&&&&&&&&&&&&&&&&&&&&&&&&&&&&&&&&&&&&&&&&&&&&&
加味四金排石汤治疗尿路结石
治疗方法:中医用清热利尿、行气缓急、化坚排石法,西医解痉止痛,控制感染,利尿排石,维持正常代谢。
&中药用自拟加味四金排石汤:金钱草60g,海金沙30g,鸡内金30g,石韦、生地、车前子、白芍、川楝子、杜仲各15g,郁金、牛膝各12g,甘草9g。若肾绞痛加元胡20g,乌药10g,白芍增至30g;
&血尿加白茅根30g,炒蒲黄10g,生地加至20g;湿热重者加黄柏、栀子各12g,滑石30g;气滞血瘀重者加乳香、没药各10g,炮山甲10g。
水煎服,每日1剂,12剂为1疗程,一般服药2~3个疗程。服中药同时可配合针刺治疗,肾绞痛较重者取肾腧、膀胱腧、三阴交,针刺后用6805治疗仪通电治疗20~30分钟。
病人大量饮水,尽可能使每日尿量维持在2000ml以上,并配合西药解痉利尿剂,合并感染者宜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肾绞痛严重、恶心呕吐不能进食者,给予能量合剂,以维持正常代谢。解痉止痛以654-2,每次10~20mg肌注或静滴。
体会:泌尿系结石,多见于青壮年,常见临床表现有腰腹疼痛,血尿,尿路感染,或尿中带有砂石,或尿闭,甚或肾功能衰竭等,属于中医"淋证"、"腰痛"等范畴。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发生主要是气滞血瘀、下焦湿热和脾肾亏虚所致。情志不节,肝失疏泄,气滞血瘀,使膀胱气化不利,蓄积化热,热灼尿液,聚为结石;湿热下注,蕴结膀胱,煎熬尿液中杂质结而为石;脾肾虚衰,气化无力,清浊不分,尿中杂质,沉积为石。以上诸因均可致石阻尿路,尿路梗塞,发生绞痛;或结石损伤血络而见血尿,结石闭塞而见尿闭;若合并感染可见尿频、尿急、尿痛等症。对其治疗,宜清热利尿,解痉缓急,化坚排石。
加味四金排石汤中,以金钱草、鸡内金清热利尿、化坚消石为君;海金沙、石韦、生地、车前子利水通淋、凉血清热为臣;川楝子、郁金、白芍行气活血、缓急止痛,杜仲、牛膝补肾助膀胱气化、导石下行,共为佐药;甘草与白芍相合可缓急止痛,且可益气健脾、调和诸药。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方中药物具有溶石、抗炎、利尿、解除梗阻、促进结石下移等功效,配合西药与电针可解痉利尿、控制感染、促进结石排泄等,迅速缓解症状,标本并顾,病人易于接受。
&&&&&&&&&&&&&&&&&&&&&&&&&&&&&&&&&&&&&&&&&&&&&&&&&&&&&&&&&&&&&&&&&&&&&&&&
四金排石汤
药物组成:金铃子12g&
金钱草40g& 郁金30g&
鸡内金30g& 柴胡12g&
枳实15g& 厚朴15g&
炒大白12g& 大黄l0g& 茵陈30g
&&&&&&&制剂用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700ml,早晚分服;或午饭后2小时服药后30分钟食熟猪蹄1只或高脂餐1顿。15天为1疗程。
适应病证&:胆囊结石,胆管结石,肝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
&&&&&&&病案举隅&:李某,女,44岁。反复右上腹疼痛4天,复发伴呕恶3天就诊。诉右上腹疼痛,放射右肩背,伴恶心呕吐,脘腹痞胀,纳呆口苦,巩膜微黄,小便黄,大便3天未下,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B超示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证属肝胆气滞、瘀热蕴结。予本方治疗,服药2剂后,大便通利,疼痛缓解,随证加减,守方续服22剂后,复查B超:结石全部消失。
&&&&&&&评按:胆石症属中医“胆胀”、“胁痛”等范畴。胆石的形成多因肝气郁滞,或过食肥甘,或外邪入侵,或蛔虫上扰,阻碍气机疏泄,影响胆腑通降,使胆汁排泄不畅而瘀积,郁久湿热交蒸,日积月累,熬炼成石。方中柴胡疏肝引经之用;金铃子、郁金、金钱草、鸡内金行气利胆、消石、溶石、排石,使结石裂解、溶化,随胆汁排出:枳实、厚朴、大白、大黄通腑泻热,调理气机;茵陈清利湿热、利胆退黄抗菌。同时加食猪蹄或高脂餐协同药物加速胆囊收缩,增加胆汁分泌以利结石排出。
适应病证:胆囊结石,胆管结石,肝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
&&&&&&&&&&&&&&&&&&&&&&&&&&&&&&&&&&&&&&&&&&&&&&&&&&&&&&&&&&&&&&&&&&&&&&&&&
三金排石汤
金钱草60g&
鸡内金30g& 海金沙20g&
石苇15g& 篇蓄l5g&
车前子15g& 瞿麦12g&
滑石12g& 木通l0g
制剂用法:每日1剂,煎成500ml,分2次温服。连服6天为1疗程。另配合多饮水(茶水更好),多活动。
加减变化:疼痛加延胡索12g;血尿加白茅根15g;内热加黄柏、知母各l0g。
&&&&&&&适应病证&:泌尿系结石。
病案举隅&:刘某,女,38岁。右侧后腰部绞痛,并向大腿根部放射,急性痛苦面容,呻吟、冷汗,查右下腹压痛(牛+),右侧肾区压痛&++),叩击痛(++),舌苔薄黄,脉弦紧。急查B超:右肾窦内可见1.3cmX
3.9cm的无回声区,右输尿管上段扩张,内可见直径0.6cm的强回声团,后方伴声影。尿常规:蛋白微量,白细胞3~5/np,红细胞20~30/np,诊断为石淋。治以排石通淋、清热利湿,即三金排石汤基本方加延胡索12g、白茅根15g。服药3剂,随小便排出一枚黄豆大小的结石。患者症状、体征消失,X线平片、B超显示结石阴影消失。
资料来源& 赵新乡.陕西中医,):50
泌尿系结石被祖国医学称为“石淋”,认为是由“热在下焦”引起。“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湿热久蕴于下焦,尿液受其煎熬,日积月累,尿中杂质结为砂石就形成“石淋”。因而清热利湿、排石通淋即为中医治疗泌尿系结石最为常用之法。本方乃宗此法而定,方中以金钱草、鸡内金、海金沙排石通淋为主药,石苇、瞿麦、篇蓄、木通、滑石、车前子清热利湿通淋为辅佐药。方中金钱草宜重用,据临床观察一般用60g可收到满意疗效,最大量可用至l00g。此方适用于泌尿系结石辨证属湿热型,对单发、直径小的结石疗效很好,对急性发作者易于奏效。
自拟排石汤治疗尿路结石500例
自年笔者利用自拟排石汤治疗尿路结石50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00例,其中男318例,女182例;年龄12~76岁。发病时间1年以内120例,1~5年294例,5年以上96例。肾结石147例,输尿管结石129例,膀胱结石183例,尿道结石41例。中医分型:气滞血瘀型208例,湿热内蕴型169例,肾阳虚型42例,肾阴虚型56例,肝脾阳虚型25例。
1.2 临床诊断
(1)肾结石:结石较大者,腰部钝痛,较小者可引起剧烈肾绞痛,可出现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感染者可有脓血尿;(2)输尿管结石:可出现肾绞痛,阵发性加剧,伴有尿急、尿频,终末尿痛,排尿困难和里急后重,镜下血尿或感染时见脓尿;(3)膀胱结石:尿末疼痛,排尿困难,尿流中断,镜下或肉眼血尿;(4)尿道结石:排尿痛,尿时困难,尿流变细,点滴状,有时分叉。以上几种结石除体征外,均经X线腹部摄片、B超检查、尿路CT等检查,证实结石影阳性。
1.3 治疗方法
1.3.1 基本方法系尿路排石汤(自拟方)
猪苓20g,茯苓20g,白术15g,泽泻15g,桂枝10g,车前子60g(包煎),木通12g,石苇25g,茵陈30g,枳实10g,黄柏10g,海金沙20g,金钱草30g,郁金10g,鸡内金15g,胡桃肉10g,杜仲10g,每日1剂,水煎服。10天为1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3.2 随症加减
血尿加大小蓟各20g,白茅根30g。肾结石见肾阳虚、脾肾阳虚,或见肾盂积水者,加热附子15g,肉桂6g。气滞血瘀者,加之楞15g,莪术15g,桂仁10g。肾绞痛或输尿管下段结石者,加元胡15g,乌药10g,小茴香10g。
2.1 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结石排出,B超检查和X线腹部摄片无结石阴影者;无效:临床症状减轻,服药4个疗程未见结石排出,B超和X线腹部摄片检查结石影仍然存在。
500例尿路结石中排出者470例,470例均经X线和B超检查,结石阴影消失,排石率为94%。排出结石最大为1.2~0.8cm。排石时均有剧烈疼痛。排石用药5~10剂180例,10~20剂230例,20~40剂76例,40剂以上14例。
长期以来,外科治疗尿路结石,多数是采用手术治疗,虽然利用ESWL(体外震动碎石)治愈了大量的结石患者,但它仍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因此,掌握好适应证,利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尿路结石是很有前途的。
尿石症属于中医淋证范畴。在治疗结石症上五苓散加四金散补肾气的胡桃肉。杜仲效果显著。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猪苓、茯苓、泽泻、白术、桂枝、车前子能促进K
+ 、Na + 、Cl -
电解质排出,影响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不影响机体的活动能力。方中金钱草、海金沙、郁金、鸡内金、石苇排尿路结石有独特之功。枳实、黄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也有保肝利胆排石之功;茵陈有较强的利胆利尿作用,茵陈煎后可麻醉括约肌紧张度,使尿道括约肌松弛,有利于排石。杜仲、胡桃肉鼓动肾气,气为血之帅之理。胡桃肉一药,《嘉祐本草》曰:“治损伤石淋”,《海上方》曰:“治石淋痛楚”,《本草纲目》曰:“石淋用胡桃肉煮粥多食甚效”。
“四金(金钱草、海金沙、郁金、鸡内金)”是清热利湿通淋排石之要药,与利水渗湿的五苓散(猪苓、茯苓、泽泻、白术、桂枝)合用则效果甚佳。此外,患者服药后大量饮水,借“顺水推舟”之法,是排石之妙用。
1.3.2&排石汤治疗
药物组成:金钱草15g,海金砂15g,鸡内金12g,延胡索12g,石苇15g,白芍20g,甘草10g,滑石15g,威灵仙20g,冬葵子15g,王不留行15g,黄芪15g,牛膝12g。
加减:气虚者加人参10g,另炖服;肾阴虚者加女贞子15g,熟地15g,旱莲草15g;肾阳虚者加附子10g,淫羊藿15g,菟丝子15g;脾虚者加党参30g,白术20g,茯苓15g,淮山药30g;伴肾盂积水者加丹参15g,泽泻15g,去白芍改赤芍;血尿或有红细胞者加白茅根30g,旱莲草20g,生地15g,白芍改为赤芍;湿热重,排尿痛或尿有白细胞者加银花15g,白花蛇舌草15g;腰、腹痛加剧者加木香12g,乌药12g。
每日1剂,煎2次,分3次服,6天为1个疗程,忌烟酒、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饮水、多活动、多跳跃。若6天结石未碎未排,行第2次碎石后再服6天,如果还未碎未排,第3次碎石后再服6天后进行统计。
口服中药排石汤是提高结石排净率及预防复发再生的重要措施。方中金钱草、海金砂利尿通淋排石,清热解毒消肿。鸡内金健脾胃,化坚消瘀、溶石、消蚀结石,利于结石排出。延胡索走血分而活血化瘀,走气分而行气止痛,为血中气药,止痛佳品。石苇具有清热、利尿通淋、止血、止痛之功。白芍、甘草理气解痉止痛,扩张输尿管,以利结石排出。滑石滑利管道,利水通淋,使尿量增多,冲移结石。威灵仙通经活络,利尿止痛,溶解尿酸盐作用,并具有扩张和松弛输尿管平滑肌作用。冬葵子能增强输尿管动力,以助结石排出。王不留行理气通络,又是溶石消石要药。黄芪补气固肾,利尿消肿,鼓舞肾气,增强输尿管蠕动,推动结石下行。牛膝补肾强腰,利尿通淋,止血,消气止痛,引药下行,防碎石后络脉损伤出血。
诸药合用能奏益气固肾、清热利湿通淋、溶石化石、排石之功,并能减轻炎症,增加尿量,松弛管腔,通利水道,从而为结石排出创造有利条件,故疗效满意。
&&&&&&&&&&&&&&&&&&&&&&&&&&&&&&&&&&&&&&&&&&&&&&&&&&&&&&&&&&&&&&&&&&&&&&&&&
&&绿色排石汤
治疗方法:绿色排石汤:大叶金钱草50g,火硝3g(冲服),硼砂3g(冲服),皮硝3g(冲服),琥珀10g,白芍20g,牛膝12g,前仁25g(包煎),滑石25g(包煎),生地15g,枣皮10g,丹皮12g,泽泻10g,茯苓10g,淮山15g,杜仲15g,草梢10g,地龙12g。上药加水600ml,煎取300ml,再复煎1次,2次混合,早晚空腹服。
治疗效果:本组病例以排出结石,统计排石率,作为评定疗效的指标,凡经摄片或B超证实,泌尿道结石的患者,经治疗后排出了结石,或临床有典型的肾及输尿管绞痛症及血尿者,虽经摄片未见结石阴影,而经治疗后的确排出了结石,均统计排石率;有部分患者经摄片、B超真实有泌尿道结石,经治疗后虽未见结石排出,但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摄片、B超复查两次以上均未发现结石阴影,亦统计排石率;绝大多数患者于排石后,无临床症状,经摄片、B超复查,结石阴影消失。
肾结石154例中,排出结石者86例,排石率为55.8%,未排出结石者症状亦多有所改善,有的结石位置有所变动;输尿管结石251例中排出结石者189例,排石率未73.1%,未排出结石者症状、体征亦有程度不同的改善;尿道结石3例,治疗后结石排出,排石率100%。排出结石者278例中,服药15~30剂者89例(39%),服30~60剂者128例(46%),服60~100剂者52例(18.7%),最多服药200剂结石方排出。排出结石中,最大结石为1.5&0.8cm,最小者以绿豆大,218例共排出结石400余块,有1例最多排石近20块。
泌尿道结石是我国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之一,属中医血淋、砂淋、石淋范畴。古代医学对砂石淋讨论颇多,但多从湿论治,运用中草药治疗本病有不少文献报道,所用药方有化石汤、八正散、石苇散、深香散、二金汤、三金汤、金龙排石汤等,有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显著的提高了排石率,也有的用碎石疗法,也有的用总攻、双功疗法等。我院在前人治疗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中医排石勿忘补肾的原理,研究制定了绿色排石汤,多年以来用于临床,收到满意的效果。
我们根据16余年的临床经验及中医排石勿忘补肾的理论,治疗泌尿道结石要注意“化”、“引”、“利”、“排”、滋润补肾“5个方面。”“化”是要使结石从大变小,从小化无;“引”是诱导结石下移,从静变动,从上移下;“利”是要促使尿量充分增多,并要解除输尿管痉挛和狭窄,从而达到通利的效果;“排”是要在上述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通过肾的功能,将结石排之前,需要病人很好配合,多喝水,适当活动,积储尿量,结石将排的时候应用力得当。在治疗过程中还需配合西医控制感染,减轻肾盂积水,清除粘膜水肿,祛除结石与组织粘连,才会提高疗效。绿色排石汤是以六味地黄汤与野生、无污染的大叶金钱草为主的20余味中药组成,具有兹阴补肾,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将石溶解的功效。方中鸡内金、金钱草、火硝、硼砂、皮硝、琥珀,文献记载有化石、溶石作用;车前子,滑石清热利尿,牛膝可引导结石下行;地龙能扩张输尿管和尿道,以利结石排出;生地、枣皮、淮山、杜仲有兹阴补肾之功;生甘草梢调和诸药,与白芍配伍有缓急止痛作用。值得提出的是,方内火硝、硼砂、皮硝3种药物在治疗泌尿道结石一般很少使用,连续内服更较少见。历代医家多认为火硝、硼砂、皮硝具有化石作用,此3种药加鸡内金为化石主药。我们16余年来治疗泌尿道结石的临床观察,加用了3种药物后,排石效果可有明显提高,上述3药小剂量长期服用,对肝肾功能无损害,亦无明显毒性反应。
&&&&&&&&&&&&&&&&&&&&&&&&&&&&&&&&&&&&&&&&&&&&&&&&&&&&&&&&&&
自拟化石排石汤治疗肾结石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化石排石汤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4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自拟化石排石汤治疗,对照组采用排石颗粒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58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为100%;明显优于对照组(χ2=19.60,P<0.01)。且更能有效地解除患者的腰痛症状(χ2=4.21,P<0.05),防止结石引起的出血(χ2=18.20,P<0.01),但开始出现排石的时间与排石颗粒基本相同(P>0.1)。结论:自拟化石排石汤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排石颗粒。
【关键词】 自拟化石排石汤 肾结石 疗效观察
肾结石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尿石症,主要表现为血尿与疼痛,病程迁延,若梗阻严重可导致肾功能不全乃至出现尿毒症,甚至危及生命。西医一般采用体外震波碎石(ESWL)或手术治疗。体外震波碎石法有严格的适应症,且少数患者因石质过硬而不易震碎,有时可继发感染;手术治疗费用高,风险大,偶有严重并发症。我市是结石高发地区,自2001年4月至2004年8月,笔者自拟化石排石汤治疗肾结石78例,疗效明显优于排石颗粒组,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察病例144例,均为门诊患者,临床诊断均符合《临床常见疾病诊断标准》中肾结石的诊断,且经B超、X平片或静脉尿路造影示:结石大小≤1.0cm&1.0cm。按随机原则分为二组。治疗组78例,其中男42例,女36例,年龄34.2±(S)6.4岁,病程5.6±(S)4.7年;B超检查,并发单侧肾积水12例,并发双侧肾积水1例。对照组66例,其中男35例,女31例,年龄32.9±(S)7.1岁,病程5.9±(S)5.2年;B超检查,并发单侧肾积水9例。经统计处理,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年龄、病程相同(P>0.1)。
2&治疗方法
治疗组服用自拟化石排石汤(基本方:金钱草30g,海金砂30g包煎,鸡内金15g,石韦20g,滑石20g包煎,车前子12g包煎,冬葵子10g,山木通10g,泽泻10g,瞿麦10g,扁蓄10g,川牛膝15g,王不留行10g,甘草10g。加减法:尿中带血加小蓟草、藕节、梔子炭;腰腹绞痛加白芍;兼发热加大黄、黄柏、梔子;日久气虚者加黄芪、党参;肾阳不足者加杜仲、菟丝子;阴液耗伤者加枸杞、墨旱莲。)治疗,水煎两次共500ml,分两次早晚服,1个月为1疗程,连服1~3个疗程。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结石全部排出,经X线或B超复查,结石影及肾积水均消失。有效:临床症状缓解,结石部分排出,肾积水基本消失,经X线或B超复查,结石影变小或下移。无效:未见结石排出,亦无排石感,甚至肾积水加重,经X线或B超复查,结石大小位置基本无改变。
肾结石属中医石淋范畴,分为砂淋、石淋、血淋等。其病机多是湿热蕴结下焦,导致膀胱气化不利,尿液受湿热煎熬,尿中浊质逐渐凝结成砂石所致。因此,在治疗上常以袪邪为主,多用清热利湿、通淋排石之法。自拟化石排石汤中,金钱草、海金砂、鸡内金三药合用,清热通淋、消坚排石,石韦、滑石、车前子、冬葵子、山木通、泽泻、瞿麦、扁蓄清热利湿、通淋排石,川牛膝能引诸药直达病所,王不留行既能利尿又兼活血之力,上述诸药配合,以达到促进结石排出之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认为,金钱草有增强输尿管蠕动和增加尿流量的作用,且两种效应呈平行关系[1],同时具有防止尿石形成、促进结石溶解和抗炎作用[2]。海金砂有促进排石和抗菌作用[2]。石韦、车前子具有利尿和抗炎或抗菌作用[2]。以金钱草、海金砂、鸡内金、石韦、滑石、车前子等为主的组方,可增强输尿管蠕动、增加尿流量、促进结石溶解及抗炎或抗菌作用有利于结石的排出。从结果可以看出,自拟化石排石汤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排石颗粒(P<0.01),且更能有效地解除患者的腰痛症状(P<0.05),防止结石引起的出血(P<0.01),但开始出现排石的时间与排石颗粒基本相同(P>0.1)。
3.2治疗结果
3.2.1 二组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自拟化石排石汤治疗肾结石临床疗效对照表&&&&&
      合计    治愈     有效   
 无效 && 有效率(%)
治疗组   78  &
58(74.4) & 20(25.6)        100.0
对照组   66  &
28(42.4)&&&
30(45.5)  
8(12.1)&&&&
开始出现排石的时间。治疗组为10.5±(S)4.9天,对照组为11.9±(S)5.4天,经统计处理差异无显著性(t=1.635,P>0.1)。
&排石汤加强功治疗泌尿系结石96例疗效观察
泌尿系结石大多数在肾形成而下移至尿路,除个别遗物久而久之成结石外,结石成分大多数是混合性的,含钙95%,由草酸钙和碳酸盐混合而成,该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尤其是现代医学检查手续介入后以能准确定位,使该病确诊率提高,其治疗方案丰富多彩,笔者在临床多年中,应用“排石汤加强功治疗泌尿系结石”,治疗泌尿系结石,收到了满意疗效,现总结资料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96例,男52例,女44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0岁,病程1~3个月19例,4~6个月41例,7个月~1年23例,2年以上13例;其中肾结石27例,输尿管结石60例,膀胱结石9例。
(1)排石汤:金钱草50g,海金砂25g,鸡内金10g,滑石30g,石苇30g,桂枝20g,白芍30g,元胡20g,川芎15g,三棱15g,文术15g,木香15g,枳壳15g,水煎至250ml。(2)强功方案:黄体酮20mg,每日2次,肌肉注射,8am口服中药250ml,静点20%甘露醇注射液250ml,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山莨菪碱注射液10mg,速尿注射液20mg肌肉注射,静点30min后给予针灸,并结合起床活动、跳跃。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自觉症状消失,经B超或腹部X线平片后复查结石阴影消失,尿常规检查正常84例,占87.5%。好转:自觉症状减弱轻,多发性结石有石头排出,但未排尽,或结石位置较前下移2cm以上8例,占8.3%;无效:症状未消失,B超或腹部X平片检查结石无变化4例,占4.2%。
96例中治愈有84例,占87.5%;好转8例,占8.3%;无效4例,占4.2%;总有效率95.8%。
  2& 典型病例
  患者,男,44岁,日就诊,于晚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左下腹绞痛,向腹股沟部放射,疼痛剧烈,大汗淋漓,伴恶心、呕吐,伴尿频、尿急、尿痛。做B超检查示:左肾体积增大,窦区光总分离,直径1.4cm暗区相互连通,左输尿管扩张0.8cm;X线腹部平片检查示:输尿管中下段髂嵴水平处,可见一豆粒大小致密影。结石肾造影片,该影位于输尿管内,其上段管腔较宽。尿常规:蛋白(±),BCD(±);西医诊断:输尿管结石中医诊断:石淋。治法:清热利湿,化瘀止痛,排石通淋。给予排石汤治疗,组成:金钱草50g,海金砂25g,石苇g,滑石30g,鸡内金15g,三棱15g,文术15g,牛膝20g,桂枝20g,白芍30g,元胡20g,川芎15g,木香15g,枳壳15g,煎至250ml,口服,同时给予黄体酮20mg,每日2次,肌肉注射,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山莨菪碱注射液10mg静点,20%甘露醇注射液250ml静点,速尿20mg肌肉注射,静点后30min给予针灸,起床活动、跳跃,总功3次,复查X线腹部平片示:盆腔内相当于左输尿管于输尿管膀胱开口处,见一豆粒大小致密影。再功3天,排出一豆粒大小结石,复查X线腹部平片及B超示结石消失。
  3& 讨论
  泌尿系结石属中医的石淋、血尿、腰痛、虚损范畴,肾虚与温热内蕴是其主要病因,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诸淋者肾虚而膀胱故也”。“石淋者、淋而出石也”。肾重水,水结则化石,故肾客沙石,肾虚为热所乐,说明肾虚水液气化失司,温热蕴结下焦,煎灼津液,日久瘀结成石,气机运行受阻,则腰酸疼痛,腹痛重坠、呕恶、尿血、排尿不畅诸症渐次而现。因此,笔者认为,温热瘀结是结石的病理基础,根据这一理论,将清热、化湿、行瘀、消积、排石等疗法熔于一炉组成排石汤。
  方中金钱草、海金砂、鸡内金清热化湿,消石排石。石苇在《本经》中有利小便水道记载还有报道有通淋,排石利水之功,因而四味合用还能起到抑制局部水肿,消除炎症的作用。
  现代研究发现,泌尿系结石病人的血液处于较高的浓黏度状态,全血黏度增高,再从中医理论认为湿热久壅久结势必入络成瘀,瘀积长久存在导致气滞又促进血瘀、本方用三棱、文术、白芍、元胡、桂枝、木香、枳壳合而用之起,理气导滞,活血行瘀止痛,符合“积者行之”同时研究发现,这几味药有促进平滑肌收缩,增强肌力增强输尿管的蠕动,膀胱括约肌的开放和松懈作用,有利于结石排出。
  “气是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枳壳、木香能行气,又能助上述药物活血,行瘀功效之发挥,黄体酮和山莨菪碱可扩张输尿管,甘露醇及速尿可促进大量排尿往下冲击结石,加只针灸及活动、跳跃,可促进结石下移,总之“排石汤加强功”治疗泌尿系结石,具有止痛迅速,有明显溶化裂解结石,排出时间短的功效。
  作者单位: 154211
黑龙江萝北,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宝泉岭分局中心医院内三科
&&&&&&&&&&&&&&&&&&&&&&&&&&&&&&&&&&&&&&&&&&&&&&&&
自拟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
泌尿系结石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年龄多为20~50岁,男性多于女性,其发病与气候、季节、水质、职业、社会经济水平等多种因素有关,并有一定的地区性,常突然起病,腹痛剧烈难忍,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因此对其进行积极防治很有必要。我运用自拟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处方:金钱草30g,海金砂15g,鸡内金15g,萹蓄10g,瞿麦10g,滑石15g,车前草30g,元胡10g,川楝子10g,桃仁10g,红花10g。结石直径超过6mm者,加三棱、莪术;血尿者加小蓟、蒲黄;伴有尿路感染者加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热伤津亏者加沙参、麦冬。
  用法:水煎服分2次服,日一剂。并鼓励患者适当活动及多饮水。
  临床疗效:一般经过3~20天的治疗,输尿管以及膀胱结石可在1周内排出;肾结石在1~3周内排出。未排出者均因结石直径较大(超过1cm),患者可经体外冲击波碎石后,继续服用本方到痊愈。
  分析:中医治疗泌尿系结石多从淋证、腰痛、尿血等进行辨证论治。本病多因湿热内蓄,结而不去,下注于尿路,煎熬尿液,而为砂石,砂石阻滞气机,不通则痛,轻者仅腰部隐隐作痛,重者腰痛如折,连及少腹而成绞痛。或者砂石不能随尿排出,则小便艰涩,尿时疼痛,如果阻塞尿路,则小便中断。砂石损伤脉络,可以出现尿血,热下注膀胱,则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本方中重用金钱草为君药,取其清热解毒、利尿排石之功效,笔者最大剂量可用到100g,配以鸡内金、海金砂,具有良好的排石功效。萹蓄、瞿麦、滑石、车前草是清热利湿之品,元胡、川楝子理气止痛。大凡结石停留,必阻遏气血运行,结石排出,则依赖于气血的推动,故方中加桃仁、红花活血以行气,疼痛剧烈者,可加白芍、甘草,以柔肝止痛,方中若加三棱、莪术,则破血行瘀,可加大排石力度。若再配合抗生素以及解痉止痛的西药,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典型病例:患者,男,36岁。因突发腹痛1.5小时来诊。患者晨起后无明显原因突然右下腹剧痛,并向腹股沟放射,伴腰痛,自述可见肉眼血尿,检查见患者呈急性痛苦面容,烦躁,右下腹示压痛,腰部叩击痛明显,尿常规化验示红细胞(+++),蛋白(+),血常规示白细胞轻度增高,B超示右侧输尿管结石,0.6mm&0.5mm,有轻度肾积水。予以上处方治疗,并同时予以环丙沙星、654-2及补液,2天后腹痛消失,复查B超,未发现结石,再继续服用2剂后,腰痛等症状消失。
&&&&&&&&&&&&&&&&&&&&&&&&&&&&&&&&&&&&&&&&&&&&&&&&&&&&&&&&&&&&&&&&&&&&&&&&&&&&&&&&&&&&&&排石汤
来源:《古今名方》。
组成:柴胡 黄芩 郁金 枳壳 姜黄 青皮 大黄(后下) 白芍各15克 山楂10克 川楝子12克 金钱草30克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热利湿,通淋排石,
主治:肝胆管结石,总胆管结石,胆囊结石,胆道术后残余结石,胆道泥沙样结石等。
&&&&&&&&&&&&&&&&&&&&&&&&&&&&&&&&&&&&&&&&&&&&&&&&&&&&&&&&&&&&&&&&&&&&&&&&&&&&&&&&&&&&&&
金钱草60克,木通9克,瞿麦9克,冬葵子9克,海金砂9克,甘草梢9克,石苇9克,车前子12克,茯苓12克,滑石15克。
川破石6g&&&
鸡内金,金沙牛各3g《冲服》《06年11月2日陈峻任主任医师修改过》
辨证:湿热蕴蓄膀胱。
治法:清热祛湿,利水通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加减:腹痛重,加延胡索;呕吐,加竹茹、半夏;高热感染,加金银花、蒲公英、连翘;湿热黄疸重,加茵陈、栀子、龙胆草。
肾结石属于尿路结石,是常见病。输尿管内径是1厘米,小于1厘米的结石可以吃中药排石汤排出结石。多运动,多喝水就可以预防结石。
治疗肾结石神方
鸡内金30& &海金沙25&
石韦 冬葵子 当归& 川芎&
三棱& 莪术 黄柏 泽泻各20
枳壳 甘草 各15
上方文火煮20分钟取汁300毫升分三次服,腰痛加山芋肉杜仲各20&&积水加猪苓茯苓各30
疗效:小结石0.2-0.3六剂愈,0.5-0.6十剂愈,10以上20剂愈。有效率100%。
此方攻药太多,对于气血两虚的患者会不攻伐太过?特别是莪术为破血药,极易伤正!
&&&&&&&&&&&&&&&&&&&&&&&&&&&&&&&&&&&&&&&&&&&&&&&&&&&&&&&&&&&&&&&
青壮年 肾结石方:
金钱草30克 海金砂20克(单包)鸡内金15克& 川楝子15克 郁金10克
大黄10克& 茯苓30克&
泽泻20克& 山芋肉15克
熟地15克& 川断续20克&
当归10克& 黄芪30克&
牛膝20克& 地龙10克& 车前子15克(单包) 全蝎10克
蜈蚣1条& 苍术10克&
一付水煎服早晚各半温服
7付药為一个疗程,吃三个疗程。作用:排石止痛
&&&&&&&&&&&&&&&&&&&&&&&&&&&&&&&&&&&&&&&&&&&&&&&&&&&&&&&&&&&&&&&&&&&&&&&&&&&&&&
消坚排石汤治疗肾结石
&& 组成:金钱草50克
三棱,莪术,鸡内金,桃仁,红花,赤芍各15克,瞿麦,扁蓄,滑石各20克,车前子15克(金钱草可用至120克,痛甚加郁金,乌药
;伤津加麦冬花粉;合并尿路感染加蒲公英;血尿加小蓟等)
肾结石治宜健脾温肾、壮阳化石、清利湿热、化瘀排石。现代医学多采用切开取石术,民间则多采用药物化石法,不动手术化解。
1:处方:金钱草50克,冬葵子24克,海藻、菟丝子各15克,紫菀、茯苓、牛膝各12克,乌药、硝石各10克
用法:水煎,日1剂,服2次,10天为1疗程。
疗效:服药1-2疗程,有效率81%
2:处方:金钱草60克,海金沙35克,扁蓄、瞿麦生地、甘草梢、鸡内金(研磨吞服)各15克,车前子12克,石苇、大黄、栀子各10克,牛膝9克,琥珀末(冲服)8克。
用法:水煎,日1剂,服2次,服药后1小时做跳跃运动30分钟。
疗效:服药10天,有效率大94.4%
&实用排石妙方:海金沙+金钱草,我曾患尿道结石,经X光拍片确认只有绿豆大小,但发作起来肾区绞痛难捱。为我诊断的医生是我的朋友,他告诉我说:小结石(直径4毫米以下的)可以用中草药排除。他让我去中药店买来海金沙和金钱草,每天各20克,煎水当茶喝。半个月后,果然从小便中排出一个像小麦粒大小的结石。后来我把此法告诉一个患肾结石的朋友,他服用之后也顺利地排除了结石。
金钱草+鸡内金,我患结石多年,后得一老中医指点,得一简单配方,如今已成功排出7颗。方法是:到中药店,每次购买500克金钱草(约3元),100克鸡内金捣碎(后下),分10次煲水长期服用。另外,平时注意多喝水,特别在晚上睡前,有夜尿更好,平常还要多跳动或做跳绳运动,不要怕痛,痛也是好事,这证明结石在动。这方法既简单又实用&。
&&&&&&&&&&&&&&&&&&&&&&&&&&&&&&&&&&&&&&&&&&&&&&&&&&&&&&&&&&&&&&&&&&&&&&
温通排石法治疗泌尿系统结石
一、一般资料&
60例均为中医科住院病人,经B超、X线或静脉肾盂造影确诊为泌尿系统结石,结石直径1.5cm
,病程5年以内,患者无严重泌尿系感染,无明显狭窄梗阻,肾功能正常例中男性格41例,女性能14例;年龄20-50岁60例,占总例数的92%。病种:肾结石21例,输尿管结石38例,膀胱结石6例。
二、治疗方法&
以解痉温通,利尿排石为法则,自拟排石汤如下:白芍30 g ,甘草10g, 附子 10g ,乌药10 g ,通草 6g, 金钱草15g
, 海金沙15 g,内金10 g,灵仙30 g,牛膝 10
g,车前子10g,地龙10g,取水500ml取至200ml备用。
服药方法:晨8点半服排石汤200ml。9点行阿托品1mg肌注,针刺:三焦、肾俞、膀胱俞、水泉、太溪、三阴交,留针对30分钟。9点30分起做跳跃运动,沿输尿管走行方向在腰腹部自上而下拍打、按摩。上述治疗每日一次,连续7日为一疗程,一般治疗1-2个疗程。
三、疗效观察&
&&& 1.疗效平判标准化
治愈:有结石排出,B超、X线或造影检查结石消失,伴随症状消失。有效:有结石排出,或肉眼未见明显的结石排出,但B超、X线或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结石的数量减少,或形状变小、位置下移,并伴临床症状消失或减轻。无效:既未见有结石排出,B超、X线或静
结石的数目减少,或形状变小、位置下移,并伴临床症状消失减轻。无效:既未见结石排出,B超、X线或静脉肾盂造影检查也未见改变。
2、治疗结果
48例病人肉眼见有结石排出,结石呈不规则块状或细砂样,其色如枯骨、焦渣、碎云母样,或白或赤褐或闪亮,排出的最大结石长径约有1.3cm,状似蒺藜,通身有刺。其中治愈36例,占领55%;有效益21例,占据33%;无效例,占有12%;87.7%。
&笔者于2002年以来运用复方五金排石汤结合西药治疗泌尿系结石4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0例患者,男14例,女26例,年龄30~60岁,其中40~50岁占80%,以中年患者为多见,以女性肥胖者为多数。结石直径小于1.0
cm(个别患者为1.0
cm)。其中合并感染结石6例,10例不同程度肾盂积水。诊断标准:(1)具有典型肾绞痛及血尿等症状(包括尿常规或镜检血尿),中下段输尿管结石可伴有尿频、尿急和尿痛等症状。(2)B超检查结石阳性或伴有肾盂积水。(3)腹部X线平片检查结石阳性。凡具备有第一条并有第二条或第三条中任何一项即可诊断。
1.2& 治疗方法& 复方五金排石汤,处方:金钱草、海金砂各30
g,郁金、金银花、鸡内金、枳壳、石苇、泽泻、白芍各15 g,甘草10 g,车前子15 g(包煎),三七粉6
g(分冲)。血尿重者加白茅根30 g,气滞血瘀者加三棱、莪术各10 g,痛重者加乌药、乳香、没药各10
g,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10天为1个疗程。维生素K3 20 mg和山莨菪碱15
mg加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滴,2 min 60滴左右,黄体酮注射液20
mg,肌肉注射,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血尿转阴,经B超或X线摄片复查结石消失;显效:症状消失或缓解,血尿转阴或减少,经B超或X线摄片结石较前缩小或下移,合并症明显减轻;无效:症状基本无变化或减轻,结石无变化。
1.4& 结果&
治愈30,占75%;显效8例,占20%;无效2例,占5%。
  泌尿系结石在我国古代文献早有记载,属“砂淋”、“石淋”范畴,多因素体湿热久积和平素嗜食肥、甘、辛、辣、厚味之品,饮水不足,湿热熏蒸,热灼湿聚,日积月累,尿中杂质积熬成石,同时因湿阴气滞,气滞血瘀不通则痛。五金排石汤中金钱草、海金砂、金银花、石苇、泽泻、鸡内金、车前子具有清热利湿、通淋排石的作用;三棱、莪术活血化瘀;乌药、枳壳理气,气行则血活;乳香、没药、白芍、甘草活血缓急止痛。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枳壳能扩张输尿管促进其蠕动,促使结石排出,再加维生素K3和山莨菪碱对内脏平滑肌有较强松弛作用。现临床证实黄体酮也具有平滑肌松弛功能。中西药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可使泌尿系平滑肌松弛扩张,加快其蠕动促使结石排出,这样就达到治疗目的,对泌尿系结石有较好疗效。患者易接受,可调整机体,标本兼治,无明显毒副作用,复发率低,还可以防治肾脏并发症。
尿系结石是临床常见病之一,笔者从1991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30例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21~56岁,平均40.5岁。本组30例诊断依据经B超证实结石28例,B超虽未发现结石,但治疗后有结石排出2例,单个结石21例,多发性结石9例。其分布部位肾13例,输尿管12例,膀胱3例,部位不明2例。30例结石均小于0.8&1.0cm。5例伴有肾盂积水。
2 治疗方法
  自拟溶石排石汤,方用四川大叶金钱草90g,海金砂20g,鸡内金10g,黄精10g,石苇10g,滑石30g,乌药10g,枳壳10g,王不留行籽10g,木通10g,川牛膝20g。每日一剂水煎2次,上下午频服。加减法:湿热重去乌药加蒲公英、蓄;血瘀剧痛加五灵脂、蒲黄、穿山甲、皂刺;尿血加大小蓟、白茅根;气虚加党参、黄芪;肾盂积水加葫芦巴、马鞭草。总攻疗法:(1)适应症:泌尿系无明显畸形、狭窄者;经B超证实结石已溶小于直径0.8cm。(2)总攻:饮排石汤500~1000ml,无心肾功能不全的快速输液500ml;肌肉注射黄体酮、阿托品、速尿;运动:跳跃半小时或坐在车上行驶震颠1小时,促使结石下移。
六金排石饮治疗泌尿系结石临床研究
该课题组在长期临床用药经验的基础上,对中药进行反复筛选,组成六金排石饮:金钱草30g、海金砂30g、鸡内金24g、郁金12g、金樱子10g、金银花15g、栀子10g,黄柏6g、石苇30g、冬葵子24g、焦楂片24g、白芍30g。如法制成汤剂。规格:250mt/瓶。每次口报250mt,一日3次,隔日一剂。具有溶石排石。主治:泌尿系结石。临床治疗泌尿系结石100例,总有效率97%;对照组60例,总有效率63.3%。经统计学处理,P<0.01,明显优于对照组。
尿路结石q|
  患者,男性,25岁,农民。诉右侧腰腹部剧痛一天。一天前在上班时突然右腰腹部剧烈疼痛,伴右胁肋疼痛,并放射至右大腿内侧,步行受限,小便涩滞刺痛,尿中带血,少腹胀痛,微热口渴,恶心欲呕,遂到我院。B超提示:右输尿管中下段结石,见0.7cm&0.6cm的强光团。X线腹部平片示:右输尿管中下段见0.7cm&0.5cm的桑椹状致密影。舌暗红苔白微黄,脉细涩。诊为湿热并重兼气滞。予大柴胡汤加金钱草30g、海金砂l0g、鸡内金l0g、郁金10g、赤芍12g。服药1剂,诸症见轻。再服3剂时,自觉有石随尿排出。B超复查,只发现结石一枚。后又续服1周,又排出一枚绿豆大小结石,诸症全消。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石淋”证属中医学中的“五淋”之一,中医学认为“石淋”的产生系肾虚膀胱气化失调,湿热蕴结下焦,尿液煎熬形成砂石所致。其临床表现在《金匮要略·消渴小便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篇》中载:“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由于肾阴亏损,膀胱热盛,尿液为热所灼,结成有形之块,形如粟状,梗阻于中,以至热郁气滞,小便涩而难出,或排尿中断,或小便刺痛,或少腹拘急,痛引脐中,或腰腹绞痛,尿中带血等。该患者湿热并重兼气滞,遵仲景所云:“有柴胡证,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故选用大柴胡汤加金钱草、海金砂、郁金等清其里热,疏肝理气,化瘀排石,通则不痛
&& 药物组成 金钱草30g 海金沙20g(包) 生鸡内金12g
石苇15g 块滑石30g 西月石6g 大白芍15g 车前子15g 川牛膝15g 甘草梢6g
制剂用法 每日1剂,水煎3次饮服,每次不少于300ml,15天为1个疗程。
&加减变化:腹痛甚者,加延胡索、乌药、广木香;腰痛甚者,加川断、杜仲、狗脊;尿频急或有肾积水者,加泽泻、赤苓;血尿明显者,加大小蓟、茜草根;尿黄赤或舌苔黄腻,加知母、黄柏、山枝;结石在肾以下者,加王不留行、冬葵子;久病者,加丹参、桃仁、赤芍;年老体弱者,加黄芪、党参。
&&&适应病证
泌尿系结石。
张某,男,30岁。尿频、尿痛及少腹坠胀2天。1周前有类似病史。检查:右下腹有压痛。苔淡黄,舌红,脉细弦。尿常规:RBC(+++)。B超:右输尿管下端见7mm强回声光团伴声影,右肾分离12mm。诊为右输尿管下端结石及右肾积水。中医辨证为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日久结而
:成石。治以清利湿热、化石通淋。方用金石汤加茜草根15g、赤
;苓12g、冬葵子12g。服完5剂后大有好转,苔脉同前。再以原方加王不留行12g,服至4剂后,突感右腹剧痛,且向会阴部放射,排尿有堵塞感,2小时后,感觉有物尿出,随之症状缓解。复诊时B超检查:尿路未见结石影。后嘱其每天用金钱草30g、生甘草5g煎服半月,以善其后。
&&资料来源
程嘉熙.江西中医药,):2l
金石汤组方要义为“溶”、“排”两字,溶则使石溶解变小,排则使石排出体外。方中金钱草、海金沙、石苇清利湿热、通淋排石;生鸡金、西月石消积磨坚化石;车前子、滑石利尿行水,且性滑利,有通之效;川牛膝引导气血下行,使结石易于排出;白芍、生草梢缓急解痉,拓宽尿路,利于排石。该方的特点是采用了化石溶石药物以排石。西月石即精炼之硼砂。《本草择要纲目》谓“其性能柔五金而去垢腻。”硼砂口服后可使尿液酸化,有利于化解结石和防止继发尿路感染;滑石主要成分为含水硅酸镁,因其含镁多,与钙离子在体内竞争草酸根,形成溶解度大的草酸镁,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临床使用该方时嘱患者多饮水,以增加尿量,并做跳跃运动,利于结石推行下移及排出。
X,男,41岁,日初诊。患者患肾盂输尿管结石症,屡经服药,其石不下,因惧手术,来诊。初投自订排石汤(海金砂、川郁金、金钱草、车前子、元明粉、王不留行、淮牛膝、鸡内金)十剂,不效,后合入小柴胡汤,四剂疼减尿畅,十五剂后复查,原有结石十三块,今仅剩四块,体积缩小明显,又服十八剂,经检查结石全部消失。
&&&&聊举两案,用以说明协调整体对改善局部病变的重要意义,一得之见,不当之处,尚望教正。
发布日期: 22:48:44 发布者:如何专家组
来源:如何网
&&尿道结石&&通淋排石&
中药治疗尿路结石有较好的疗效。尤其对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结石有很好的排石效果。对肾结石排出效果稍差。中成药可用排石冲剂、金钱草冲剂、分清止淋丸等。汤药可选用:&
&&&&金钱草30g&海金砂15g&鸡内金10g&
&&&&路路通10g&石&苇10g&王不留行10g&
&&&&泽&泻10g&木&通10g&车前子10g&
&&&&水煎服,每日2次。单方可用鸡内金、芒硝等分,共研极细末,每服6g,日服2次,用金钱草60g煎汤送服。疗效颇佳。饮食疗法可用此方;取金钱草30g.薏仁米90g将金钱草水煎取汁,与薏米煮粥随意食之。
益气排石汤
药物组成:生黄芪60g升麻10g山药15g枳壳10g炒白芍20g郁金15g菟丝子10g石苇25g川牛膝10g鸡内金25g王不留行10g金钱草30g海金沙30g(包)生地20g
制剂用法:每日1剂,水煎2—3次,分早晚或早中晚口服,14天为1疗程。
加减变化:血尿甚者加三七粉4g(分吞)、仙鹤草15g;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l0g(后下);恶心呕吐者加姜半夏10g、竹茹l0g。
适应病证:泌尿系结石。
病案举隅:陈某,女,42岁。因右腰际阵发性绞痛反复2年,发作4天伴血尿1天,入院前多次反复经总攻和清利通淋排石等治疗,结石没有排出。B超示:右肾可见0.5cmX0.6cm之增强光团。尿常规:蛋白(—),红细胞(十++),白细胞(+)。肾功能正常。人院时右腰阵发性绞痛,放射至右少腹部,血尿,尿频,无尿痛,面色少华,纳差,腰酸乏力,神疲倦怠,大便秘结2天未解。舌质偏红,舌体胖有齿印,苔微黄腻,脉滑。右肾区有明显叩击痛。予本方加生大黄l0g(后下)、三七粉4g(分吞),每日l剂,分早晚2次口服。结合肾区叩击跳跃运动,输液。3天后症状减轻,7天后小便中排0.4cmX0.6cm的光滑坚硬结石。继服7剂药巩固,诸症消除。复查B超结石光团消失。
随诊至今未再复发。
资料来源:季雁浩.吉林中医药,1998,(6):21
&评按:泌尿系结石,中药治疗多用攻伐之剂,日久必伤脾肾之气。鉴于此理,自拟益气排石汤。方中重用生黄芪益气,药专力宏,且生黄芪还有利尿之功,能增加尿量,助石移动;升麻补气升陷,取欲降先升之理,鼓动升发,改善输尿管的舒缩调节功能,川牛膝行气活血、引石下行。一升一降,相辅相承;白芍缓急止痛,能使平滑肌舒张,枳壳行气导滞,能使平滑肌收缩,一舒一缩,相得益彰;山药、菟丝子辅益脾肾之气;鸡内金、石苇化石溶石;郁金、王不留行活血行气,软坚散结,磨化结石,促进炎症吸收,松解粘连;金钱草、海金沙清利湿热、通淋止痛,可使输尿管平滑肌增强,直接解除尿路梗阻,使结石排出;生地补肾养阴,以防过利伤阴。全方照顾了泌尿系结石治疗的各个方面,可谓扶正祛邪、标本兼顾。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可配合体位排石法,根据结石所在的位置不同,分别采取侧卧位、直立位、倒立位叩击肾区,每次4分钟左右,然后做跳跃运动,利用重力作用,使结石移动。另外多饮水或输液,以增加尿量,促进排石。
生地25克  川牛膝15  核桃肉40  石韦15
滑石20  冬葵子20(捣) 瞿麦20  车前子20(包)生甘草10  大叶金钱草30  芒硝15
取汁500 毫升,日3次空腹温服。禁油腻,辛辣食物,多饮白水。 此为 已故黑龙江名老中医 马骥 先生经验方,学人用之者多验。
&多发性肾结石伴肾积水治验一则
王兰英 女 59岁
芜湖市上二街居民&&日就诊
&&&初诊,尿频、尿痛、尿滞30余日,面色黄如淡金而浮,脚肿,腰胀痛,神倦无力。同年8月19日经镜湖区医院B超检查确诊:右肾下极结石(6&4mm),左侧输尿管上端结石(7&8mm),左肾肿胀,提示为多发性泌尿系结石伴肾积水。经西医治疗以及服用排石冲剂未果,面浮肿日盛,前来就诊。脉弦滑,舌质两侧有瘀斑,色淡苔薄白。
&&&处方:沉香3克&&石苇30克&&滑石10克&&当归10克&&白芍30克&&冬葵子15克&&
王不留行10克&
&炙甘草6克&&威灵仙30克&&怀牛膝50克&
&萆薢30克&&陈皮10克&
&一日一剂&&水煎
&&&二诊:经上方治疗,面浮肢肿已消,小便转清,面色转红润;唯作腰部胀闷不舒,脉弦舌苔薄白。拟原方加生地15克、黄柏15克、琥珀6克、沉香加至6克。十剂。
&同年国庆节后,患者前来告知,10月5日经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B超检查显示两肾未见结石,病已告愈
红细小蚯蚓15条(要芭蕉或竹林底之蚯蚓,每次15条),清水洗净后捞起放入小碗内(碗内先放入3小匙的白糖),3小时后挑出蚯蚓扔掉,用开水冲服碗内白糖液。一般3次可打下结石。此方是我从民间得之,屡试屡效。
一个专治胆结石肾结石的方子
鸡内金 一斤,桃仁 一斤,核桃仁
一斤,三味药焙干,研末,与四两蜂蜜搅拌,均匀,3次/每天,每次一汤匙.
一个肾结石患者,服后第二天,即有砂石随小便而下,但不能根除,需经常服用.
我姑姑胆结石,医院检查,要做手术,服用了这个方子,不再痛了,至今3年多了,但要经常吃点.
胆结石肾结石都属木气不舒,郁而生火,火灼化石.之所以不能根除,主要是此方化石力强,但舒肝理气之力不足,所以还应以舒肝利胆之药善后.
&(黑龙江中医药1986)排石合剂
[组成及用法]& &
金钱草&&50&
海金沙(包煎)&&50&
&篇蓄&&50&
& 车前子50& &
(包煎)&&木通&&20&&地龙
&牛膝&&30&&桂枝
10&&三棱 30
莪术 30&&穿三甲 20&
&枳实 20&&蒲黄
30&&(包煎) 五灵脂 30
&&&水煎服&&,每日一剂
[功效] 清热利湿,行瘀散结,通淋排石
[泌尿系结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腰或小腹&&阵发性绞痛,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胃纳尚可,或见尿血,小便赤涩刺痛。
[方解]本方主治病症,多为下焦素有湿热,煎熬尿液成石,结石日久不化,阻塞尿路以致气滞血淤,治宜清热利湿,活血化淤之法。方中重用金钱草,海金沙,以清热利湿,化石排石;用篇蓄,木通,车前子,以利水通淋;加大黄以清热通便;桂枝通阳利水以运石;结石日久,病久入络,气滞血瘀故以枳实破气,地龙通络;用三棱,莪术破血行瘀;穿三甲
;牛膝利水助肾之气化;瘀滞内停,阻塞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可见小腹阵发性绞痛,用蒲黄,五灵脂相须为用,活血脉,化瘀血,有化瘀止痛,推陈致新之效。诸药合用共奏清利湿热,行瘀散结通淋之功。
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526021) 陈静《中医杂志》
牛膝,苦酸平,归肝。肾经。具有活血祛瘀,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的功能。临床常用于月经不调,腰膝酸软,尿血小便不利,口舌生疮等症。笔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用牛膝治疗泌尿系结石,有促进结石排出的作用。
例1:某某,男,42岁。日初诊。因突发腰痛、尿频尿急并血尿就诊,患者辗转不安、大汗淋漓。即刻肌注654—2注射液10mg。B超检查:左输尿管上段结石(6mm&8mm)伴左肾轻度积液。尿常规:红细胞(++++)、白细胞(+++)。患者舌红、苔黄腻,脉弦紧。予以清热止血,利尿通淋排石之排石汤:金钱草15g,海金砂12g,鸡内金12g,王不留行10g,炮穿山甲10g,车前子12g,泽泻12g,石韦12g,白茅根15g,小蓟10g,白花蛇舌草15g,3剂,日1剂分2次服。3天后尿清,血尿已止,未见结石排出。再予排石汤去小蓟加牛膝l0g,6剂,嘱多饮水。药至第4剂时腰痛1次,再续服,感尿道阻塞,尿流不畅,用力后尿出1粒结石,尿后滴血,续服药2剂以善后。
例2:某某,男,56岁。1997年3月初诊。患者有肾结石10余年。因有高血压病未予治疗结石,但近来腰痛频作,拟服中药排石。刻诊:患者形体较肥胖,舌淡红、苔薄黄,脉弦细。B超:右肾结石6mm&9mm。予以排石汤:菊花12g,金钱草15g,海金砂12g,鸡内金12g,王不留行10g,炮穿山甲10g,车前子12g,泽泻12g,石韦12g,草决明15g,白花蛇舌草15g,每日1剂分2次服,5剂。后续方再服20多剂,未见结石排出。复查B超,结石已移至输尿管中下段。予上方加川牛膝12g。3剂药后结石排出。
俗曰:“平时吃车前,结石要靠边!”
平时可煲些车前草当凉茶喝,此物最利膀胱。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药 海金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