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45岁.空腹血糖6.68是不是正常.

&&&&&&&&正文
定期监测 长控血糖 01:13:41&&&&来源:&&北京青年报&&&&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在世界范围内的患病率都呈不断上升趋势,在今年糖尿病日来临之际,我国糖尿病领域著名专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郭晓蕙教授着重提醒:“2型糖尿病人要想拥有和正常人一样的健康生活,只有采用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长期、稳定地控制血糖才能为生命保驾护航,而定期的血糖监测,很好的掌控糖化血红蛋白这个‘金指标’,就能最大限度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健康寿命。”  ●2型糖尿病的治疗目标是长期控制血糖  在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另一个严重危害健康的重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占到了糖尿病患者的90%至95%。目前我国的糖尿病患者人数在世界上排名第二,根据1996年的资料统计,我国糖尿病及糖耐量受损患者分别占20岁以上人口总数的3.2%和4.8%,换句话说,糖代谢异常人口接近1亿。  2型糖尿病是目前尚无法完全治愈的一个顽症,所有治疗手段的最终目的都是长期有效地控制血糖。郭晓蕙教授告诉记者:“2型糖尿病的危害不在于自身,而在于高血糖对组织器官的慢性损害,从而产生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尤其是慢性并发症,会累及多个器官,致残、致死率高,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严重者可导致残废和早亡。比如之前香港演艺明星沈殿霞的早逝,就与糖尿病并发症密不可分,因此必须时刻把血糖控制良好。”  ●长期血糖控制的“记录员”:糖化血红蛋白  对于长期有效的血糖控制来说,首先要明白如何判断自己的血糖指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糖化血红蛋白,它忠实地记录着患者的血糖状况。  血红蛋白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的一种成分。当血液中的葡萄糖与血红蛋白发生接触时,两者就会交联在一起从而形成了我们现在所说的糖化血红蛋白。当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较高时,人体所形成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也就相对较高。在人体红细胞死亡之前,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也会保持相对不变,而人体红细胞的寿命一般来讲有120天,因此,糖化血红蛋白就像一个忠实的记录员,记录了取血前2至3个月内平均的血糖水平,是临床上最常用、最可靠、反映血糖长期控制的一个检测指标。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结果通常以百分率表示。糖化血红蛋白正常水平为4%至6%。许多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低至7.0%以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将会大大地降低。  那么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结果是如何帮助患者长期控制血糖的呢?简单地说它是一个平均值的记录者,它能告诉患者一个周期内的平均血糖水平,从而避免了由于测量时段不同而带来的麻烦。举个例子来说:“假如,每天仅在早餐前测定血糖水平,并且这个值在正常安全范围内,那么一般都会认为自己的血糖控制是达标的。但是如果进行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却有可能发现严重超标。此时,糖化血红蛋白这个‘记录员’提示你的是:早餐前血糖水平很正常,但是一天其他时间的血糖水平却严重超标,所以平均值是超标的。如果没有引起重视,将来发生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性非常高。因此需要对您的饮食、运动以及药物治疗作出重新评估,并作出相应调整,此外您还需要较现在更为频繁地测定血糖水平。”  临床研究表明,糖化血红蛋白每下降1%,可使糖尿病死亡的危险下降21%,心脏病发作减少14%,微血管并发症下降37%,周围血管疾病减少43%。因此,糖化血红蛋白是衡量血糖控制的硬指标。郭晓蕙教授提醒大家:“2型糖尿病患者,应该积极地做好定期监测,把握好自己的血糖水平。”  ● “三多一少”太晚,控“糖”始于定期监测  调查数据表明,近75%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够理想。且有大量糖尿病患者不知自己得病,更谈不上控制血糖。为此定期监测血糖成为2型糖尿病长期血糖控制的开端。  “2型糖尿病的高患病率以及不断扩大的趋势提醒人们,要定期进行血糖检测,及早并长期有效控制血糖,这样可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甚至可以防止高危人群发展成为糖尿病。”,郭晓蕙教授对记者说,“要达到这个目标,一方面我们要加强相关疾病知识的普及教育,另一方面,则要对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概念进行澄清,避免人们走入认识上的误区。”  “拿人们通常所说的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即 ‘三多一少’为例。人们通常将其作为2型糖尿病的发病的典型症状,其实之所以会出现‘三多一少’的现象,是因为血糖升高到较高水平,超过肾脏排糖的承受能力,从而出现尿糖时,由于利尿导致多尿;进而因失水导致多饮;又由于糖分从尿液中排出,致使细胞内能量不足而引起饥饿感,表现多食;这一糖代谢障碍使体内蛋白质和脂肪分解增加最终出现体重减少,”郭晓蕙教授说,“因此‘三多一少’可以说是2型糖尿病典型或较晚的症状表现,若以此作为判断自己是否得了2型糖尿病,从而忽视早期的血糖控制,不但无助于2型糖尿病的早期诊断,而且不利于其慢性并发症的早期治疗,是很不科学的。”  “2型糖尿病在开始阶段没有任何症状,往往在发病数年后各种相关疾病才慢慢表现出来。因此,发现得越早,越有利于疾病及其并发症的控制和治疗。长期有效地控制血糖才是治疗目的。” 郭晓蕙教授强调。  一般人群45岁以后每三年测一次空腹血糖;而有肥胖或超重、血压与血脂偏高、有糖尿病家族史等糖尿病患病高风险者45岁前应每三年测一次;必要时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以免漏诊。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要测定两次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变化,对于改变治疗方案期间或血糖控制没有达标的患者,则需要每3个月测糖化血红蛋白,以便调整血糖控制方案,达到血糖理想控制的目标。  ●血糖控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型糖尿病的治疗目标是通过纠正糖尿病患者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代谢紊乱以防止急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减低慢性并发症的风险。“归根结底,就是要通过各种手段,达到长期有效控制血糖的目的。通常采用的治疗手段包括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和健康教育等。” 郭晓蕙教授介绍说。  只有极少数患者可以通过控制饮食,适量运动,一直把血糖控制在一个正常范畴。统计数据显示,只有10%的人经过饮食和运动可以把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所以一旦诊断为糖尿病,就应该在医生的帮助下开始长期的血糖控制。如果饮食治疗和运动疗法以后,血糖不能达标,那么为了降低并发症来找你的风险,还是要及时地采取药物控制。  当然,糖尿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看短期血糖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短期降糖达标并不等于糖尿病已经康复,更不能说明血糖控制良好稳定,大家需要特别注意。特别对于已经患有糖尿病的人群,更应当把控制血糖长期稳定当作首要任务,定期进行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才能对自身的健康做到心中有数,并注意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控制饮食和进行适当的运动。  “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前提,一定要使患者对糖尿病的性质、危害有一个清楚的了解,使患者主动参与疾病的治疗,” 郭晓蕙教授指出,“这包括生活方式的改善、饮食控制、适当的体育锻炼、按需采用药物治疗等。教会患者一些和控制糖尿病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包括定期测定血糖、尿糖及糖尿病饮食的配置、运动治疗的方式等。”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控制饮食有利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降低,并使糖尿病症状改善。减轻体重可以降低患者的血压、改善血脂,从而使大血管病变尤其是冠心病的发生率降低,延长患者的生命。”郭晓蕙教授告诫患者,“同理,规律性的运动有益于血糖的控制,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有利于体重的控制。同时对高危人群,规律性的运动可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  糖尿病小知识  什么是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标准  可以用便携式血糖仪对空腹和餐后两小时血糖进行监测。测空腹血糖时,应在不吃早餐、不服降糖药的情况下进行。测餐后两小时血糖,应保持治疗方案不变。时间从吃第一口饭开始算起。  控制血糖应达到以下标准:  1.空腹血糖6.1(110)~7.0(126)mmol/L(mg/dl),餐后两小时血糖7.8(140)~10.0(180)mmol/L(mg/dl)。  2.每3至6个月,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了解糖尿病控制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我国最新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议,糖化血红蛋白应控制在6.5%以下。  3.每年全面检查血脂水平,心、肾,神经系统的功能和眼底情况,以便及早发现并发症,给予相应的治疗。  注意预防并发症  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合并感染:发病率高,两者互为因果,必须兼治。常见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和肺结核、泌尿系感染和皮肤感染。  糖尿病非酮症高渗综合征:多发生于中老年,半数无糖尿病史,临床表现包括严重脱水,有时可因偏瘫、昏迷等临床表现而被误诊为脑血管意外,死亡率高达50%。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病年龄较轻,多见于1型糖尿病和胰岛素缺乏的糖尿病患者,常有感染、创伤、心脑血管疾病以及中断胰岛素治疗等诱因。临床表现包括糖尿病症状加重、疲乏、恶心呕吐腹痛、脱水、酸中毒、休克、嗜睡甚至昏迷。需紧急住院治疗。  慢性并发症  大血管并发症:  1.脑血管:患病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至4倍,是糖尿病患者残废或早亡的主要原因,其中梗塞性脑血管疾病多见。  2.心血管:患病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至4倍,是糖尿病患者早亡的主要原因,以冠心病较为多见。临床特点包括冠心病发病率高而且发病时间早,女性糖尿病的心血管病变发生率增高更为明显,无痛性心肌梗塞等非典型性临床表现多见等等。  3.下肢血管:患病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5倍,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造成截肢者要比非糖尿病患者多10倍以上,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肢体残废的主要原因。  微血管并发症:  1.肾脏:患尿毒症的概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17倍,是糖尿病,特别是1型糖尿病患者早亡的主要原因。患者可有蛋白尿、高血压、浮肿等表现,晚期则发生肾功能不全。  2.眼底:双目失明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5倍,是糖尿病患者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  神经并发症:  1.感觉神经:疼痛、麻木、感觉过敏。  2.运动神经:可见单神经麻痹引起的运动障碍,局部肌肉萎缩。  3.植物神经:出汗异常、血压及心率变化、尿失禁或尿潴留、腹泻或便秘等。  六问2型糖尿病  长期有效的控制血糖是2型糖尿病的治疗目标,也是许多2型糖尿病患者及亲属最关心的问题。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主要危害来自于高血糖引发的一系列急、慢性并发症,尤其是包括糖尿病肾脏损害、眼睛损害、心血管和脑血管病变等慢性并发症。为此,我们特地请到了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陆菊明教授,为大家解答关于血糖控制方面的常见问题。  一问:正常人是不是也应该经常查血糖?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持续增加,发病年龄还出现年轻化的趋势。因此建议无论是糖尿病患者还是一般人群应当定期检查血糖。一般人群45岁以后每三年测一次空腹血糖;而有肥胖或超重、血压与血脂偏高、有糖尿病家族史等糖尿病患病高风险者45岁前应每三年测一次;必要时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以免漏诊。  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要测定两次糖化血红蛋白,对于改变治疗方案期间或血糖控制没有达标的患者,则需要每3个月测糖化血红蛋白,以便调整血糖控制方案,达到血糖理想控制的目标。  二问:控制血糖正常就一定能避免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吗?  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有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方面的作用,遗传因素没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控制环境因素来避免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环境因素包括很多,除了血糖以外,血压、血脂、血液黏稠度、体重等等,都是影响并发症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控制血糖是预防糖尿病并发症至关重要的内容,但并不代表全部,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全面控制各种代谢异常。但如果不注意控制血糖的话,并发症会更加严重或提前。  三问: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都达标了,能代表血糖控制良好吗?  无论是空腹血糖还是餐后血糖,反映的只是患者测量时“那一刻”的血糖水平,而不能完整地反映血糖控制的真正水平。  为了长期有效地控制血糖,患者应当定期进行糖化血红蛋白监测,它不仅能够衡量患者2至3个月间血糖控制的水平,还可反映血液细胞中被糖化的蛋白对患者组织器官伤害的情况,了解并发症发生的趋势。如果仅监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而糖化血红蛋白未达标的话,则血糖控制仍然不正常。  四问:糖尿病治疗以外的药物是否会影响血糖控制?如何应对?  很多药物可以引起高血糖,最主要的药物是糖皮质激素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激素。使用可以引起血糖增高的药物的时候要注意检测血糖,定期到内分泌科门诊去检查。如果发现血糖高,而这些药物又必须使用的时候,可以根据情况控制饮食或使用一些降血糖药物。  五问:糖尿病患者如何通过健康饮食控制血糖?  从营养学的角度说,所有的食物都是健康的,关键在于吃哪一种或哪几种对于控制血糖更加有利。这就要求我们在合理控制饮食的基础上保证膳食结构的平衡,达到均衡的营养吸收。这样才可以保证长期有效的血糖控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实际上糖尿病的饮食是一种健康饮食,每个人都应该尽力去做。  六问:每天吃多少水果与蔬菜才能对控制血糖、增进健康有帮助?  前面已经说过糖尿病的饮食实际上应该是一种健康饮食,一般来说,每天需要吃一斤左右的蔬菜,水果的量和种类需要根据血糖的情况进行调整,如果血糖比较稳定的话可以吃一些不是很甜的水果,2到3两左右。
版权所有&北京青年报网际传播技术有限公司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010- 举报邮箱:││││││你的餐后血糖超过7.8了吗?
第04版:北京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你的餐后血糖超过7.8了吗?
空腹血糖正常也可能是糖尿病
&&本报讯(记者贾晓宏)空腹血糖不超标,也有可能是糖尿病。今天上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与拜耳联合向市民普及“餐后血糖7.8”理念。专家表示,与西方人相比,中国人的血糖升高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但目前常规体检中只检查空腹血糖,许多单纯餐后血糖升高的人群得以“蒙混过关”,就此造成的漏诊高达50%。&&7.8毫摩尔/升是餐后两小时血糖正常值的上限。餐后血糖一旦超过这个数值,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有近1.5亿人属于糖尿病的后备军,也就是处于糖尿病前期;而70%以上的糖尿病前期为“空腹血糖正常、单纯餐后血糖升高”的糖耐量减低人群。专家表示,如果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后两小时血糖介于7.8至11.1毫摩尔/升之间,可以诊断为糖耐量减低;如果餐后两小时血糖值高于11.1毫摩尔/升,表明已经步入糖尿病阶段。&&糖耐量降低的高危因素包括老年、肥胖、超重、家族史、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妊娠糖尿病史、运动少等,建议有糖调节受损史,年龄超过45岁,超重、肥胖者,有巨大儿生产史、妊娠糖尿病史,高血压患者,血脂异常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即使空腹血糖正常也最好查查餐后血糖。J146&&&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技术支持: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医药报
关键词:医药,医药领域,2006
&&& 2006年即将过去,在这一年里,公众对于医药领域的关注目光一方面聚焦于“齐二药”假药案件和“欣弗”药害事件等损害百姓健康的不良事件,另一方面也聚焦于医药领域的反商业贿赂、治理药价虚高和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等诸多热门话题。而医药科技领域在这一年亦有诸多可圈可点的进展。随着基础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在防治艾滋病、乙型肝炎、流感等重大传染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常见疾病,以及开展干细胞研究等诸多领域,人们认识疾病以及对药品功效和安全性认识的很多观念均在不断调整,治疗疾病的措施也更加完善,应对更加从容。&& &&& 岁末品评今年的医事和药事,成就不凡,教训不少,期望有加。本专刊特分观念篇、基础篇和治疗篇,对医药科研领域的部分重要事件进行回顾;同时开设中医药专题版,总结今年中医药领域的热点话题。回顾2006年的目的,是把更多、更切实际的期待留予明年和以后的岁月。&& &&& ――编者按&& &&& ■艾滋病可看作慢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和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1月21日发表今年度艾滋病报告。报告称从全球范围看,艾滋病的扩大势头正在减缓。不过全球感染人数在去年一年中还是增加了约430万人,达到约3950万人。而我国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人数在今年飙升了近30%,增至183733人,其中40667人已发病。&& &&& 患上艾滋病就意味着死亡几乎是现在人们关于艾滋病的一种常识。然而,今年的艾滋病防治和研究的结果,可能会转变人们的观点,即艾滋病将不是绝症,可以把它看作是与心脑血管病相似的另一种慢。  美国的布鲁斯&#8226;沙克曼(BruceSchackman)等人进行了一项大型研究。他们对美国18个医疗单位所提供的7000名HIV感染者进行了调查。研究证实,确诊HIV感染后,感染者的预期寿命可以达到24年,而且这不是单个人的最高预期年限,而是HIV感染者的平均存活年限。这也意味着,艾滋病只是一种慢,而非迅速&&死亡的绝症。对它的这种新的评估至少可以让人们减少对艾滋病的恐惧和不安,其存活平均年限甚至比癌症这样的绝症还要长。&& &&& 但是,用以支撑HIV感染者高存活年限的基础却是昂贵的费用,要使HIV感染平均生存24年,平均每人的医疗花费是60万美元。原因在于,要维者持较长的存活年限,就需要使用较为有效和昂贵的治疗药物。在美国,现在对HIV感染者的维持治疗费是每年约25200美元,这个费用比上世纪90年代末期增加了近40%。但是,与此相对应的是,过去由于没有有效而昂贵的药物,HIV感染者确诊后的预期寿命只有近10年。&& &&& 现在,在临床上,医生认为HIV感染者的预期寿命可以达到20年或更高,而沙克曼等人进行的调查也证实了这一推论。有意义的是,HIV感染者的终生治疗费用与心脏病和其他女性慢性病患者的治疗费用大致相等。由医疗费用得出的结论同样是,艾滋病已经成为慢性病之一。&& &&& ■干细胞研究在逆境中前行&& &&& 由于伦理的制约、宗教界的干预以及一些国家政府对干细胞研究的禁令,胚胎干细胞的研究一直处于进退维谷的地步。&& &&& 例如,美国总统布什于7月19日首次否决了支持胚胎干细胞研究的法案(编号为H.R.810)。他认为,为了科研目的,给予生命,又让它死去,这是让人无法接受的。德国总理默克尔12月在接受德新社采访时表示,对于德国科学界不久前关于允许自由对来自国外的人体胚胎干细胞进行试验的要求,她是坚决反对的。德国法律也规定,不允许德国科学家“杀害”人体胚胎以获取干细胞。而对于从国外进口的人体胚胎干细胞,也必须要证明在日前获取的才能进行试验。正是因为如此,今年,许多国家的干细胞研究陷入低谷。&& &&& 但即使这样,也阻止不了科研人员对干细胞研究的步伐,不过现在做这类研究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有效避开伦理问题,也就是不伤害干细胞。可见,即使研究人员做出种种努力,也似乎是在戴着伦理的“脚镣”前进。&& &&& 不过,干细胞研究的新机遇在年末有所显现。12月,澳大利亚众议院通过新法案,取消了对克隆人类胚胎用于干细胞研究的禁令,这意味着澳大利亚科学家将可以合法地开展治疗性克隆研究。 &&& ■艾滋病病源追踪逐步深入&& &&& 从追踪艾滋病的基因入手,研究人员发现,猴免疫缺陷病毒(SIV)是类似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的一种病毒。现在SIV已追踪到西非的黑猩猩身上。在喀麦隆南部,研究人员发现了黑猩猩身上有类似HIV的病毒,这证实了过去长期怀疑的野生动物是HIV的自然宿主。这个发现也支持艾滋病起源的一种假说,即第一个艾滋病患者是通过与丛林中黑猩猩的污染血液接触而感染的,这种病毒从民主刚果的金萨沙附近开始蔓延,然后传播到全球。&& &&& 美国亚拉巴马大学的比阿特丽斯&#8226;哈恩(Beatrice&&Hahn)等研究人员从喀麦隆收集到了黑猩猩亚种的血样。他们知道这种被捕获的亚种黑猩猩有几只被确认携带有SIV,这种病毒几乎与人的HIV-1一致,但是尚不清楚这种动物为何拥有SIV。通过对血样分析,发现黑猩猩体内存在抗SIV的抗体,并追踪到病毒的遗传序列。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推算,约有30%~35%的黑猩猩是SIV携带者。令人惊奇的是,这些病毒并未引起黑猩猩任何类似AIDS的病症,因为被捕的黑猩猩并未患有免疫缺陷疾病。&& &&& 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又进一步证实,HIV-1起源于西非黑猩猩身上的SIV。哈恩等人推测的HIV-1传播途径是:人直接从黑猩猩那里染上病毒。这否定了以前一些专家的推论,即人和黑猩猩都是从猴子那里染上HIV的,而黑猩猩可能是在捕食猴时染上的。但是这些环节还有很多疑问和细节,需要今后更多的研究来证实。&& &&& ■肿瘤基础研究进展喜人&& &&& 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新近发现,人类印迹基因DLK1对肝癌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而DLK1有望成为非常有效的肝癌治疗新靶点。&& &&& 在癌症治疗中很多人都会脱发、呕吐,人们大都把罪责归咎于放化疗本身。但一项研究发现,化疗期间发生严重副作用其实是机体的自我防御机制在起作用。人体细胞含有一种被称为P53的蛋白,为该蛋白编码的基因是人类基因组的卫士。P53起两种作用,一是修复破碎或受损的DNA链,二是杀死含缺陷DNA的细胞。这两种机能都有助于抗御癌症。但是它也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比如,受到大剂量辐射后,细胞中大量的DNA受损,P53就会对它们实施安乐死。而且,即使在10亿个细胞损伤中只有一个损伤含有可能导致癌症的突变,P53也会杀死所有受损的细胞。&& &&&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杰拉德&#8226;伊万(Gerard&&Evan)带领的研究小组发现,P53这种不分青红皂白地清除受损细胞的行动造成了患者放化疗时脱发和极严重的呕吐。伊万等人采用一种先进的注射化学药物的方法让小鼠P53基因处于断开或开启的状态。对开启了P53基因的小鼠进行放射损害(相当于放疗),随后又关闭P53基因,小鼠遭受大量的组织损害,因为P53以杀死细胞来应对细胞的DNA损害。而在辐射期间关掉P53基因,辐射8天后又开启P53基因,则小鼠的损害较小,查不出组织损害。如果把这样的机理应用到人类,将有助于癌症的放化疗。&& &&& 8月,“肿瘤基因组计划”在美国启动。美国准备投入1亿美元,用3年时间在DNA序列上找出与某些癌症相关的基因变异。脑癌、肺癌和卵巢癌是美国人健康的主要隐患,所以该计划决定先完成这3种癌症的基因图谱。&& &&& 目前人类已经测知人体中有1293个基因与疾病有关,但这些基因仅占人体所有基因的5%。癌症有很多种,每个肿瘤都有自己独特的基因蓝图;即使是同一种癌症致病的原因也不尽相同。据估计,“肿瘤基因组计划”总规模能抵上100个“人类基因组计划”,将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所进行的最大一项基因工程。&& &&& 与此同时,我国也将启动癌症基因组计划。作为国家“863”计划“功能基因组与蛋白质组”重大项目的课题,“癌症基因组研究计划”已经在科技部网站上公布,并进入项目招标阶段。我国将针对严重危害健康的高发癌症、具有地方特点的常见癌症、有良好先期研究基础以及对发现肿瘤发病机理具有重要临床与科学意义等4种类型的癌症开展研究。也就是我国人多发的、特别敏感的癌症,不过,具体癌种还未确定。&& &&& 10月底,美国约翰&#8226;霍普金斯大学基莫尔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宣布,成功破译了和肠癌的全部基因密码。美国研究人员每种肿瘤用了11个样品,测定了1.3万多个基因,接近人类基因总数的60%。&& &&& ■我国建成移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 由国家科技部立项、军事医学科学院研制成功的我国首台移动式生物安全三级(P3)实验室,10月在京通过了国家卫生部组织的验收。&& &&& 该实验室的研制成功,填补了我国移动式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设计与制造技术的空白,使我国成为继美、法、德之后少数几个能够独立设计和制造该装备的国家,对促进我国生物安全领域发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国家反恐和防恐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 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该实验室的研制工作较好地实现了任务书的目标要求,总体上不低于国外同类产品,并在工艺平面布局、关键防护设备配置、通风控制、污水处理和机动灵活性等核心方面优于国外同类产品。&& &&& ■基因研究绽放异彩&& &&& 人类基因组完成后,研究人员的研究重心转移到功能基因、蛋白质组和其他动植物的基因组上,目的是为了发现对人类健康有益和防治各种疾病的线索和方法。&& &&& ▲人与动物的基因比较研究&&   研究人员发现,从鼠到猴,再到黑猩猩和人,有一种至关重要的而且是惟一的大脑蛋白基因在发挥决定性作用。进行这项研究的是美国丹佛科罗拉多大学的杰姆斯&#8226;赛克拉(James&&Sikela)和其同事。他们找到了一些在人身上比在黑猩猩和猴子身上出现更多重复的基因。最为重要的是,他们发现一种称作DUF1220蛋白的一个片断编码的基因显得特别突出。人携带212个为DUF1220蛋白编码的基因拷贝,而黑猩猩只有37个拷贝,猴子更少,仅有30个拷贝。同时在人体内很多地方都能发现这种蛋白,包括大脑的神经细胞中。这种为重要功能蛋白编码的基因多次重复也许是人类有别于其他物种独特的生物学原因。&& &&& ▲发现越来越多的功能基因&& &&& 男性Y染色体中有一种决定性别的基因,称为Sry,它既在男性大脑中表达,也在睾丸中表达。研究人员发现,Sry基因在大脑中参与调控运动协调的作用似乎超过了调节与性相关的生物特征。而且这个基因的丢失可能导致与帕金森氏病相似的症状。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艾里克&#8226;韦伦等人对小鼠大脑中的Sry编码产生的蛋白进行研究,发现这些蛋白出现在雄性小鼠大脑的黑质部分。如果注射药物阻断Sry基因在雄鼠大脑黑质区域的表达,这些小鼠就会出现类似的症状,如控制不住的震颤性动作。而当停止阻断Sry基因的表达时,小鼠的运动功能又回复到正常。他们认为,Sry基因的表达明显参与了生殖、性别决定,但也可能参与了运动协调功能。&& &&& 今年国内外研究人员发现了大量的功能基因。基因指纹(又称遗传指纹)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大,因为基因指纹活性能够揭示一个人肾脏、心脏和肌肉年轻程度的真实性,而不论这个人的生物年龄有多大。因此,检测基因指纹不仅可以用来选择最好的供体器官,也可以指导人们治疗疾病。美国加利福尼亚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的斯图尔特&#8226;基姆(Stuart&&Kim)等人分析了年龄在16~89岁人群的81份肌肉样本的成千上万个基因的活性。从中他们选取了一组250个基因,其活性显著地随年龄而增加或减低。把这些基因的活性与个人的肌肉适宜性(通过测定肌肉纤维的粗细来决定),结果发现,基因的活性特征才是一种更为精确的适宜性指标,而人的年龄并不能显示一个人的肌肉是否更好,其他器官也是如此。这意味着今后供体器官的选择应以基因活性的测定为准。&& &&& ▲基因与心理的关系&& &&& 过去的研究大多把基因与生理和病理相联,但今年的基因研究却对基因与心理的关系有了新的理解。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艾里克&#8226;内斯特(Eric&&Nestler)研究小组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发现,棕鼠的社交退缩是由大到满脑中的奖励回路所控制的,这个神经回路能够让棕鼠在获得食物、性和药物后感足。随后内斯特等人发现,去除了大脑衍生嗜神经组织因子(BDNF)的棕鼠不再害怕有攻击性的棕鼠。这意味着BDNF是大脑奖励神经回路中的关键分子。以此分子为基础可以研发出治疗社交恐惧症和抑郁的新药物。&& &&& 美国纽约康乃尔大学威尔医学院的弗朗西斯&#8226;李(Francis&&Lee)等人发现,易感抑郁的人大脑有一种基因突变,通过基因工程对有相同突变的小鼠研究发现,小鼠出现了经典的啮齿动物焦虑症状,而给予它们治抑郁焦虑的药物百优解也很少管用。这种情况也能解释为何约60%的抑郁患者最初服药也不管用。选择性重吸收血清素干扰剂(SSRIs,百优解是其中一种)是广泛用于治疗的一类药物。它们依靠增加血清素而起作用,而大脑吸收血清素又与情绪有重要关联。但百优解可能阻碍大脑海马回的神经元生长,造成认知和记忆的副作用。弗朗西斯等人发现,被研究的小鼠为BDNF编码的基因突变,而这种因子是由大脑分泌并保护的。基因突变的小鼠表现出抑郁焦虑症状(不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感兴趣),而且百优解对其不起作用。与此相似,有这种基因突变的人则易于患抑郁,并且记忆和认知困难。如果能发现人们大脑中有无这种基因突变,就会为未来的抗抑郁治疗提供更好的药物和方法。&& &&& ■使用干细胞的种种创新&& &&& 为了避免传统的干细胞提取技术对胚胎的损害,也同时开辟一种不受或少受伦理批评的提取干细胞进行研究的方法,美国先进细胞技术公司(ACT)于8月底在《自然》杂志网络版上发表文章说,他们创造了一种不伤害胚胎但又能提取干细胞的技术。&& &&& 这种新方法就是利用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技术提取出干细胞,等到这个单个细胞再分裂成两个相同的细胞后,一个用以正常的PGD基因检测,另一个用来培育成干细胞。而早在2005年ACT就在实验鼠身上进行这类试验,且获得成功。&& &&& 然而,尽管这种方法表面上不破坏胚胎了,但是其研究的效率却比传统的方法降低了许多。同时,这个沿用PGD的新方法还可能产生两种问题:一是对原有胚胎产生不可预见的伤害。;二是PGD只提取一个细胞,而这个细胞也是胚胎细胞,因而有可能发育成另一个胚胎,那么研究人员如何处理它?最终在研究结束后,是不是也会毁掉这个胚胎?这反而加剧了来自伦理方面的批评。&& &&& 对于ACT的这种新方法,《自然》杂志在9月初透露说,尽管ACT公司的研究人员称可以在保持胚胎完整的情况下制造出一系列培育好的胚胎干细胞,但事实却是,该公司使用的胚胎在其用新技术培育胚胎干细胞的过程中全部被损坏了。为了提高培育的成功率,研究人员从每个胚胎中提取了5~6个细胞,而非先前所说的一个细胞,而且都是在胚胎形成的早期阶段,这一做法足以损坏一个胚胎。《自然》杂志是在网络论文出版后数个小时作出澄清的,目的就是要改正原先说法中的错误。&& &&& 还有更多的人认为ACT虽然提出了一种不伤害胚胎的新思路,但由于还没有证明这项新技术的可行性,实际上他们是在提前炒作,目的是为了获得研发经费。&& &&& ACT公司干细胞新方法的风波还未平,英国又出现了另一种提取干细胞的新方法,也是为了避免胚胎研究的伦理之争。这种新方法是从死亡的胚胎中提取干细胞,并且取得成功。&& &&& 9月底的《干细胞》杂志刊登了纽卡斯尔大学干细胞生物学中心的斯托伊科维奇教授完成的突破性研究的论文。他和他的同事从死亡的胚胎中提取了成活的干细胞。斯托伊科维奇等人获得了13个已死亡的胚胎,这些胚胎都是在培育试管婴儿过程中死亡的,它们在受精仅几天后就死亡了,因而处于发育的最初阶段。&& &&& 而这13个胚胎在细胞分裂停止前达形成了16~24个细胞,比其他胚胎所含的细胞要多,这13个胚胎在抵达不同的研究平台之前24或48小时停止了细胞分裂。而且研究也获得了死亡胚胎拥有者的同意。&& &&& 从死亡胚胎提取活的干细胞其实在英美两国早就在酝酿。2004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的唐纳德博士就首次提议展开从“死亡”胚胎中提取干细胞的研究,因为这既可以获得干细胞,又可以避免伦理的争论。正是基于这一思路,英国研究人员从死亡的胚胎中提取出干细胞,并将它们培育为活组织。这就有可能为早老性痴呆症和帕金森症患者尽早提供可行的治疗。&& &&& 如果上述英美研究人员的新技术能得到确实论证和实际应用,在研究中不损害胚胎或只从死亡的胚胎中提取干细胞加以培养成活,这将是未来的研究方向。因为这样的方法能绕开伦理雷区,减少争论,同时又能造福于患者。&& &&& ■细胞移植可能比干细胞移植更有效&& &&& 10月20日,由我国卫生部心血管疾病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主办的“2006心血管疾病再生医学研讨会”上,北京阜外医院再生医学实验室的苏文君、张浩等人报告,从大鼠的软骨中提取间充质干细胞,经体外培养扩增后,植入发生的大鼠心脏中,可以显著改善心脏功能,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 另一方面,新生胚胎干细胞在治疗眼盲方面也取得了初步效果。美国密执安大学的阿纳德&#8226;斯瓦鲁普(Anand&&Swaroop)和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罗宾&#8226;阿里(Robin&&Ali)等人在小鼠胚胎孕育和出生后能正常产生光感受器的不同时期,从视网膜提取细胞,然后把这些细胞注入成年鼠的视网膜中治疗眼盲。在出生后的最初几天的小鼠提取的细胞移植到成年鼠后能产生最多的新的光感受器,而且能与视网膜正确地连接。这些细胞最终注定要成为光感受器,但是还没有完全发育成视杆细胞。&& &&& 随后研究人员在伦敦的孟菲兹眼科医院进行实验,把这些细胞移植进部分眼盲的成年鼠眼中,结果改善了这些盲鼠的视力,成年鼠的瞳孔对光有了反应。不过,这项技术要从小鼠转移到人还存在很多困难。但是,研究人员认为,这个难题可以从两方面来解决。一是从人的成年干适宜的视网膜细胞,二是从胚胎干视网膜细胞。&& &&& 在以前有过这方面的许多研究,把视网膜组织移植进成人的视网膜。但是,移植完整的视网膜并不能恰当地融入到受者的残存(破损)的视网膜中。而移植干细胞也不能有效地产生新的光感受器或恢复视力。所以,移植胎儿视网膜细胞可能是迄今所有这方面研究中最好的一种。&& &&& 这一研究结果同时也为其他医疗项目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过去医学界曾认为干细胞移植才是最好的治疗方法,但是,这项研究证明新生成的细胞才可能是理想的移植细胞,因为它们已经长成某种类型,已经定性,而且又由于是新生成的,具有定向生长的能力,所以比干细胞移植更有效。比如,把新生长成的脊髓神经元移植到脊髓损伤患者的脊柱中,可能比移植干细胞更直接和更有效。&& &&& ■探寻心血管病新病因&& &&& 7月19日,美国《JAMA》杂志发表了一项针对女性的大规模前瞻试验,该研究评估了1992年~1995年之间入选妇女健康研究的27840例年龄大于45岁的美国妇女,这些妇女在入选时没有心血管疾病。研究结果表明,偏头痛伴先兆妇女主要心血管疾病、、缺血性卒中、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导致死亡,以及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和心绞痛风险增加,而不伴有先兆的偏头痛妇女不伴有任何心血管事件增加。&& &&& 另一项新的研究显示,眼部小静脉和动脉的口径可能是中年人群罹患冠心病的指征。研究共观察了超过3600名年龄在49岁以上的男性和女性患者视网膜血管的口径。在长达9年的研究中,有78名女性和114名男性因冠心病死亡。年龄在49~75岁的人群中,冠心病死亡率在静脉变宽的病例中将增加两倍;在女性中,如果动脉出现狭窄,那么也意味着冠心病死亡率会增加50%。小血管的口径变化对冠心病的预测效果独立存在,并有较强的特异性。也就是说,今后视网膜成像可能会成为一项无创评估冠心病风险的检查方法。在的发病机理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11月我国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七届长城心血管病论坛上,有学者报告称,血尿酸升高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新的重要危险因素。&& &另有研究表明,家族史阳性者患病率及血压水平均明显高于家族史阴性者。在患病率及血压水平上,父母均为高血压者>父母一方为高血压者>父母无高血压者。高血压患者脂肪肝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是空腹血糖升高、肥胖、糖负荷后3小时胰岛素水平升高、高甘油三酯,随着这些危险因素的聚集,高血压患者脂肪肝的检出率也在增加。&& &&& ■我国建立大规模人胎肝基因表达谱&& &&& 中国科学院院士、军事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循着前辈的足迹,领导他的科研团队,借助于大规模DNA序列分析及等新型科学技术,独立系统地建立了22周孕龄人胎肝基因表达谱,这也是迄今为止国际上规模最大的人胎肝基因表达谱。&& &&& 继续深入研究后,科研小组最终鉴定出一批与肝脏发育、肝癌发生、造血生成等相关的基因群,首次系统揭示了胎肝所具造血、肝脏代谢双重功能及其造血兴/衰、造血系统迁入/迁出的分子基础,为揭示人胎肝治疗重症肝炎、再生障碍性等疾病的奥秘奠定基础;并发现注释了一批新基因(201个同源基因和669个全新基因),占当年全球发现或注释的人类所有蛋白质编码基因总数(1.2万左右)的7%以上。在最新的人类基因组注释图中,仍有45条基因源于该项目的发现与命名,为人类基因组序列的注释、人类转录组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原始数据支持。而且通过申请多项新基因功能专利,提供了一批具有我国自主的全新功能基因。这些新基因可被广泛用于基因工程重组蛋白质药物的研制、基因治疗等生物技术领域,为提升我国在功能基因组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的研究成果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 ■抗击艾滋病&&新疗法可圈可点&& &&& 让艾滋病这个不治之症成为可治之症是人们的迫切愿望,为此科研人员一直不懈地努力着。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艾布拉姆森家庭癌症研究中心的布鲁斯&#8226;莱文和卡尔&#8226;琼博士,以及美国VIRxSYS公司、美国国立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11月7日的《美国科学院院刊》(网络版)上发表了他们合作进行的艾滋病治疗的研究结果。该研究以5名HIV感染者为试验对象,为期9个月。研究人员将免疫细胞从患者体内取出,再在实验室中将逆转录病毒科曼病毒注入免疫细胞中,随后将其注入患者体内。结果表明,该免疫细胞会阻止HIV繁殖,同时使机体产生了与已存在的HIV抗争的能力。&& &&& 据报道,受试患者体内的HIV数量一直保持稳态甚至减少,其中有一名病人体内HIV数量持续减少,另有4名患者免疫细胞数量增加,免疫系统机能增强。这表明,类似的治疗方法是可行的,且不会对患者造成危险。这种疗法与传统的治疗方法不同:只要进行一次治疗就可以产生与体内病毒持续抗衡的能力,而不用每天按时吃药,甚至一天吃好几次药。&& &&& 另外,以李太生为首的我国研究人员在国家十五攻关项目“中国艾滋病病人的抗病毒治疗研究”中,从全国13个中心筛选出处于疾病不同阶段的198个病例,将他们随机编入国产“鸡尾酒疗法”(HARRT)的三个配伍组:司他夫定(D4T)/拉米夫定(3TC)/奈韦拉平(NVP)、3TC/叠氮胸苷(AZT)/NVP和AZT/去羟肌苷(DDI)/NVP中,经为期一年的国产药治疗和随访发现,患者病毒载量下降的水平、CD4+T细胞上升数量等与国际临床研究数据相比未见明显差异;58.8%的患者血浆中的病毒被抑制到测不出的水平,在D4T/3TC/NVP和3TC/AZT/NVP两种组合方案治疗后,患者中测不出病毒的比例分别达68.2%和69.0%。&& &&& ■靶向治疗&&引导抗癌新趋势&& &&& 癌症治疗的可喜成就是靶向抗癌治疗。近年来,先后有治疗慢性和胃肠间质瘤的格列卫、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易瑞沙等问世。这些药物能精确地将某些受体、基因或关键蛋白作为“靶点”加以摧毁,而不误伤正常细胞。另外,今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七届亚洲临床肿瘤学大会(ACOS)上,拉帕替尼(Lapatinib)多受体靶向治疗乳腺癌的国际研究更加令人关注。&& &&& 癌症患者EGFR和HER2受体是乳腺癌特异性治疗的靶分子之一。国际多中心研究表明,在HER2过度表达的乳腺癌患者中,拉帕替尼单药作为一线治疗的有效率为28%,而当其在曲妥珠单抗(Herceptin)治疗失败后作为二线药物治疗时,有8%的有效率。一项刚刚完成的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比较了拉帕替尼和卡培他滨联合治疗与卡培他滨单药治疗在曲妥珠单抗治疗失败患者中的疗效。结果联合治疗组肿瘤再次生长的中位时间为8.5个月,而单药治疗组肿瘤再次生长的中位时间为4.5个月。&& &&& 目前,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的抑制剂很多,研究较多的是VEGF单克隆抗体及VEGF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前者如阿瓦斯丁(Avastin),后者属于小分子抑制剂。阿瓦斯丁是第一个人源化的抗VEGF单抗,可结合并阻断VEGF,从而发挥抗肿瘤活性。在国际上已经进行的以大肠癌为主的多项II/III期临床试验以及对其他癌症(如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阿瓦斯丁都表现出疗效好、副作用小的结果。血栓形成是阿瓦斯丁最严重的副作用,曾有患者因此致命,其他毒副作用包括高血压、蛋白尿、鼻出血等。&& &&& 但是,癌症防治领域也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消息。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上传出的消息表明,我国癌症治疗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是造成疗效差,甚至加速死亡的重要原因,真正得到规范治疗的患者不超过一半。在我国,肿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到25%,即使像京津沪这样的大城市也仅为40%,而发达国家(如美国)则高达68%。这种状况可能与我国肿瘤早期筛查滞后、很多患者确诊时已进入中晚期有关系,同时也与肿瘤治疗的不规范有关。因此,在我国规范肿瘤治疗意义重大。2005年,卫生部、中华医学会和中国抗癌协会联合公布了《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分册》,今年又制定“NCCN(美国癌症综合网络)乳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的中国版,其他几种主要癌症的NC鄄CN指南中国版也将陆续推出。另外,专家普遍认为今后癌症治疗需要个体化。&& &&& ■心脑血管病治疗热点纷呈&& &&& 目前,高血压病治疗药物主要有六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及α肾上腺素能阻滞剂。另外,我国还有一些复方制剂及中药制剂。近两年,尤其是今年,一种在1996年问世的ACEI类药物缬沙坦(Valsartan)在美国和加拿大地区使用取得了较好效果。缬沙坦在口服后于2~4小时内达到最好疗效,其主要由肠道排除(83%),少部分由肾脏清除(13%)。由于该药可舒张出肾动脉,故对于肾功能不良或患者,同时只有高血压情形时,效果尤佳。&& &&& 12月11日出版的《欧洲心脏杂志》中刊出的盎格鲁-斯堪的纳维亚心脏终研究(ASCOT研究)的新数据表明,对伴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同时使用钙拮抗剂苯磺酸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与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相比,可使致死性冠心病、非致死性发作的相对风险减少53%。&& &&& 9月4日召开的第55届美国心脏病学会年会(ACC)公布了一项目前最大规模的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研究――REACH(降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保持持续健康)研究的一年随访结果。该研究调查了全球44个国家的6.8万余名心脑血管疾病、外周动脉疾病或合并3个以上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患者。1年随访的结果表明,在卒中发生1年内,约有15%的人会死亡或因血管阻塞导致的进一步问题(如心脏病发作或再次卒中)而住院。如果患者有多个血管床病变(约占40%),其1年内出现严重血管事件(如心梗、卒中或血管性死亡)或住院的风险加倍。所以,发生卒中后需要终生接受二级预防干预。85%的卒中为缺血性卒中,约2/3的卒中是在无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发生的,约1/3的卒中在发生前有警示性症状,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而卒中和TIA都属于危急情况,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如果患者在卒中发生最初3小时内得到治疗,溶栓药物能溶解凝血块。&& &&& 、卒中和冠心病是造成心脑血管病人死亡的前三位病因。今年11月,在美国心脏病学会年会上公布的一项由挪威医学研究人员进行的研究表明,有心&& 肌梗死病史的病人,如果采用降胆固醇药物阿托伐他汀强化降低“坏”胆固醇水平,其发生心肌梗死或卒中等心血管事件的危险会显著降低。&& &&& ■成人胰岛细胞移植初获成功&& &&& 截至今年11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等已经成功完成7例成人胰岛细胞移植(4例为单纯成人胰岛细胞移植,两例为肾与成人胰岛细胞联合移植,1例为肾移植后成人胰岛细胞移植),其中6例患者撤除胰岛素,1例患者胰岛素减量超过2/3,胰岛素停用率达85.7%,有效率达100%。&& &&& 该项研究由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和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共同承担。以著名外科学及胰腺专家黎介寿院士领衔的专家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技术属自主创新性研究成果,整体技术亚洲领先,部分成果属国际前沿研究。卫生部也批准了该技术进入临床推广应用。&& &&& ■阿司匹林不断被认识和评价&& &&& 作为百年“老药”,阿司匹林的应用与它的一些副作用总是不断被认识和评价。12月中旬,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发布新闻公告说,应在包括阿司匹林在内的非处方对乙酰氨基酚药物和非甾体抗炎药物的说明书中增加安全警示,标注“可能引起胃出血、肝脏损伤等副作用”,以及“应向医生咨询”等内容。这一公告提醒公众对阿司匹林的应用仍应慎重。但是,更多的研究报告也显示阿司匹林仍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石”。美国、欧洲多个国家的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指南均将阿司匹林列为心血管疾病的基础用药。&& &&&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相关指南强调,简单有效的预防方法,包括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就可以控制心脑血管疾病50%的致死率或致残率。在存在动脉硬化性疾病危险因素的患者中,阿司匹林治疗能使血管事件的总发生率下降1/6,心肌梗死和冠心病死亡危险总体降低1/3~1/4。男性&40岁,女性&50岁,同时合并下述危险因素中的两个: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吸烟,冠心病家族史,肥胖,就可能是阿司匹林适用人群。&& &&& 5月,美国卒中学会(ASA)发布的最新脑梗死一级预防指南指出,阿司匹林是目前惟一具有脑梗死一级预防循证医学证据的抗血小板药物。ASA首先推荐阿司匹林用于心脑血管事件一级预防,对具有心脑血管事件中、高危风险,即服用阿司匹林获益远大于风险的人群(10年心脑血管事件风险≥6%~10%),推荐长期使用阿司匹林(75~160毫克/天)进行预防。同时,该指南推荐阿司匹林用于女性脑梗死一级预防,推荐长期使用阿司匹林预防首次卒中。而心脑血管事件中、高危人群长期应用阿司匹林可以一级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另外,ASA指南也推荐阿司匹林用于房颤患者脑梗死一级预防。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采用抗栓治疗(华法林或阿司匹林)预防卒中,根据卒险、出血风险、患者意愿及抗凝检测条件决定采用何种药物。ASA指南也推荐阿司匹林用于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脑梗死一级预防。&& &&& 阿司匹林防治心脑血管事件的另一优势体现在其经济效益上。Marshall等对照研究了多种心血管药物的成本效益学,结果发现,使用阿司匹林治疗避免1例心脑血管事件的综合费用仅为3500英镑,而使用降压药物、氯吡格雷或辛伐他汀达到同样效果,其花费分别是阿司匹林的5.28、17.14和17.54倍。&& &&& ■干细胞治疗有一线希望&& &&& 使用干细胞治疗疾病的再生医学在心血管病的治疗中也初现曙光。干细胞有两大类:一是胚胎干细胞,二是成年干细胞。尽管成年干细胞不如胚胎干细胞有全能性,但也具有像胚胎干细胞那样潜在的全能分化能力,比如能分化成神经细胞和心肌细胞等。因此,在胚胎干细胞受到伦理限制后,研究人员的目光转到成年干细胞上,试图诱导成年干细胞定向、定型生长,将其用于治疗相应的疾病,比如修复心肌以治疗心脏病。但是,大规模的临床实践证明,成年干细胞还是逊色不少,因而治病救人的重任非胚胎干细胞莫属。&& &&& 1月,泰国心脏病治疗医院采用注射干细胞的疗法医治心力衰竭病人。这种创新的疗法是把从病人血液中精选出来的干细胞注射到病人的心脏中,以使病态的心肌重新搏动。有70位心脏病患者接受了这种手术。这种疗法不存在引发心脏不规则跳动的风险,比其它从肌肉和骨髓中提取干细胞的类似疗法更具有优越性。以色列的Theravitae公司为该干细胞疗法提供了把成人干细胞从血液中提取出来的技术,估计以后将会有更多的病人到泰国接受这种干细胞疗法。曼谷心脏病医院的心脏及胸外科首席医师Kitipan表示,如果接受干细胞疗法,这些病人就不必接受心脏移植手术。但这种疗法在美国是被禁止的。&& &&& 然而,9月20日出版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在德国和挪威进行的三项临床治疗试验的结果证明,把心脏病存活者的骨髓干细胞输注到其自身受损的心脏中,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这三项研究尝试用病人自己的成年干细胞来修复他们的心房和心室的心肌。在治疗中医生对病人用心导管术注入骨髓干细胞,并且用小气囊堵住心脏有规则的血流几分钟,以便让输入的干细胞能在心脏生根。这三项研究都表明接受自身骨髓干细胞治疗的病人心脏功能得到了一点改善,但是病人的主观感觉并不明显,他们的生存期也不比没有进行骨髓干细胞治疗的病人长。而且在第一项研究中注入干细胞和未注入干细胞的病人几乎没有差异,后两项研究中注入干细胞的病人只有轻微的心脏功能改善。目前科研人员还不能给出明确答案,但可能的解释是,注入的干细胞数量有差异,或者不能确定有多少干细胞在心脏扎根并分化成新的心肌细胞,起到泵血的作用。&& &&& 在此情况下,是否能利用骨髓干细胞对心脏病或神经性疾病进行干细胞治疗让研究人员进退维谷。但是,由于还有一点点功效,目前仍有10多个公司在进行骨髓和脐带血干细胞的治疗研究,并且他们的目光又回到了胚胎干细胞上。因为&& &&& 在过去15年中,动物实验证明,胚胎干细胞不仅能分化成神经细胞,而且能生长成搏动的心肌细胞。当然,这种情况还没有在人身上试验成功过。&& &&& ■我国成功开展“换脸”手术&& &&& 4月14日,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为一位云南傈僳族男性患者完成了“换脸”手术,这是国内首例、全球第二例为人“换脸”的手术。  据介绍,接受手术的患者遇黑熊的袭击导致颜面部受到严重毁容性外伤。对他施行“换脸”的难度超过了2005年法国实施的世界首例“换脸”手术。接受“换脸”的法国女患者只缺损了鼻子、上下唇和下巴,而国内这位患者的右侧脸几乎全部毁损,整个颜面部约2/3需要进行移植,涉及的器官类型也要复杂得多。&& &&& “换脸”手术在医学上被称为“颜面部复合组织异体移植术”,它是根据患者损伤程度,切取供者相应的颜面复合组织,通过显微外科方法吻合血管、神经,移植到患者颜面部,尽可能修复缺损、恢复正常容貌的技术。“换脸”术以整形外科为主,涉及显微外科、移植免疫等多项学科,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西京医院开展的这次“换脸”手术在切口层面、手术流程设计、脸部皮瓣的耐缺血时间等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并在免疫抑制治疗方面取得了成果。&& &&& ■肝炎治疗研究稳步前行&& &&& 重组乙肝疫苗1986年开始获准使用,至今已渐渐取代血源疫苗。目前,世界上常用的重组疫苗主要有:美国默沙东公司生产的Recombivax-B疫苗(YDV,HB-vax-DNA),比利时史克必成生物制品公司的Engerix-B疫苗,法国巴斯德-梅里厄研究所的Gen-Hevacb疫苗等。在预防性乙肝疫苗应用得到规范和推广的情况下,治疗性乙肝疫苗近年来也取得了重要进展。目前主要有蛋白疫苗、多肽疫苗和三种治疗性乙肝疫苗处于研究阶段。&& &&& 我国第三军医大学吴玉章教授带领的研究小组研制的“治疗用(合成肽)乙型肝炎疫苗”今年开展二期临床研究,是国际上第一个进入临床试验的模拟抗原疫苗,已申请国家和国际发明专利。而复旦大学与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开发的治疗性乙肝疫苗“乙克”正准备启动三期临床试验。&& &&& 4月26日~29日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了第41届欧洲肝病年会。会上,美国的Lin等人开展的包括242例亚洲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研究表明,与阿德福韦酯相比,帕拉德福韦(Pradefovir)具有更好的肝脏靶向性和更低的肾毒性。&& &&& 我国香港科研人员Lai等报道了一种新的鸟嘌呤酸核苷类似物LB80380(ANA380)的短期治疗效果。该研究中有65例拉米夫定耐药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治疗。患者在拉米夫定(100毫克/天)与LB80380联合治疗4周后,继续单独用LB80380治疗8周。治疗12周时,不同剂量组患者的乙肝病毒DNA均出现显著性下降。&& &&& 我国广东的周强等人采用荧光探针定量PCR检测慢性乙肝患者的乙肝病毒DNA发现,口服拉米夫定12个月后,乙肝病毒野生型YMDD变异发生率为6%;口服拉米夫定24个月后,YMDD变异发生率为15%;拉米夫定治疗可加速病毒YMDD变异发生,且与服药时间呈正相关;YMDD突变与乙肝病毒的基因型无关。&& &&& 今年10月于美国波士顿召开的第57届美国肝病研究学会年会(AASLD)上公布的GLOBE两年研究结果表明,与目前常用的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药物拉米夫定相比,替比夫定(Telbivudine)能更快、更强地抑制乙肝病毒,而且具有更高的e抗原血清转换率;早期、强效抑制乙肝病毒可降低慢性乙肝病程进展到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这一研究是一项纳入全球1367名慢性乙肝患者(其中25%来自我国)的III期临床试验,该研究被认为是当前核苷类似物抗乙肝病毒治疗研究中设计最为严密的,同时也是这类药物临床试验中惟一出现e抗原血清转换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的研究。&& &&& 此外,慢性丙型肝炎尤其是针对基因2型、3型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的抗病毒治疗也有较多进展。其中一项研究表明,利巴韦林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1829例基因2型、3型慢性丙型肝炎(分为体重调整组和固定剂量组)的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率相近(68%与65%)。&& &&& 12月中旬,从2003年开始的,由北京市科委、卫生局资助的病毒性肝炎重大科技计划“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及治疗一体化研究”通过北京市科委验收。这一研究有17家医疗、科研机构的90多名专家组成10个课题组联合攻关。专家们在提高病毒性肝炎的诊断率和存活率、优化诊疗流程、中西医结合治疗等9个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并通过规范病原学诊断体系,改进传统的诊断方法,使“原因不明病毒性肝炎”确诊率提高了60%,同时开发出了慢性乙肝病变计分系统和超声定量诊断两套。
(责任编辑:aifangli)
您还可以这样阅读微信扫一扫,体验新式阅读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生物谷微信账号:bioonnews 我们提供多种阅读途径供您选择,随时随地掌握医药生物领域最新资讯。
立足行业,提供求职招聘,中高端人才搜索,人才培训及对接等服务 Ta的文章
我们欢迎各种关于生物医药行业的评论、发现、翻译的原创、推荐、编辑的小道消息,官方爆料,采访约稿
订阅我们的资讯
关注我们新浪微博
中国的市场的确存在很大的隐患,干细胞行业是个专业性要求较高的行业
个体化医疗是未来医学研究与应用的趋势,而个体化治疗的关键在基于生物分子标志物的诊疗策略
中国疫苗市场的巨大潜力,吸引了世界排名最领先的跨国疫苗制造巨头前来淘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空腹血糖6.6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