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间隔缺损的治疗策略损

小儿室间隔缺损
小儿室间隔缺损病因
(一)发病原因
心脏胚胎发育的关键时期是在妊娠的第2~8周,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也主要发生于此阶段,的发生有多方面的原因,大致分为内在的和外部的2类,其中以后者多见,内在因素主要与遗传有关,特别是染色体易位和畸变,例如21-三体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14-三体综合征,15-三体综合征和18-三体综合征等,常合并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此外,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子女的心血管畸形的发生率比预计发病率明显的多,外部因素中较重要的有宫内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如,腮腺炎,流行性及柯萨奇病毒等;其他如妊娠期接触大剂量射线,使用某些药物,患代谢性疾病或慢性病,缺氧,母亲高龄(接近更年期)等,均有造成先天性心脏病的危险。
(二)发病机制
1.缺损与分流
室间隔缺损的病理类型根据胚胎发育情况可分为膜部缺损,漏斗部缺损和肌部缺损三大类型,其中以膜部缺损最常见,肌部缺损最少见,膜部缺损又分为单纯膜部缺损,嵴下型缺损和隔瓣下型缺损;漏斗部缺损又分为干下型和嵴内型缺损,当室间隔有缺损时,有一部分血流通过缺损从左心室进入右心室,产生左向右分流,分流量的大小和方向取决于缺损的大小和两心室间的压力差,小的室间隔缺损左向右分流量小,不易发生,临床上可以长期无症状;中等和较大的室间隔缺损产生大量的左向右分流,肺血管阻力轻度增高,右心负荷增大,临床上可有中等程度的症状;巨大室间隔缺损左向右分流量大,较快形成重度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压力升高接近或超过左心室压力,出现双向分流,甚至右向左分流形成艾森曼格综合征。
2.病理解剖
心室间隔由四部分组成:膜部间隔,心室入口部间隔,小梁部间隔和心室出口或漏斗部间隔,胎生期室间隔因发育缺陷,生长不良或融合不良而发生缺损,其中以膜部间隔缺损最为常见,此型缺损由于缺损范围较膜部大,并伴周边肌部缺损,故又称为膜周部缺损(perimembranous defect),第2型为肌部间隔缺损,此型缺损可累及入口部,小梁部和心尖部肌间隔,第3型为出口部间隔缺损,亦称嵴上型,肺动脉瓣下或漏斗部间隔缺损,第4型缺损发生于房室间隔者称为房室间隔缺损或房室通道和入口部间隔缺损, Kirklin根据缺损的位置又将室间隔缺损分为以下5型:
(1)Ⅰ型:为室上嵴上方缺损,缺损位于右心室流出道,室上嵴的上方和主,肺动脉瓣的直下方,主,肺动脉瓣的纤维是缺损的部分边缘,少数合并主,肺动脉瓣关闭不全,据国内分析,此型约占15%。
(2)Ⅱ型:为室上嵴下方缺损,缺损位于主动脉瓣环直下或室上嵴的后下方,三尖瓣隔瓣叶只接近缺损后缘,而不能完全遮盖缺损,此型最多见,约占60%。
(3)Ⅲ型:为隔瓣后缺损,缺损位于右心室流入道,室间隔的最深处,三尖瓣隔瓣叶覆盖缺损,手术时易被忽略,此型约占21%。
(4)Ⅳ型:是肌部缺损,多为心尖附近肌小梁间的缺损,有时为多发性,由于在收缩期室间隔心肌收缩,使缺损缩小,所以左向右分流较小,对心功能的影响较小,此型较少,仅占3%。
(5)V型:为室间隔完全缺如,又称,接受二尖瓣和三尖瓣口或共同房室瓣口流入的血液入共同心室腔内,再由此注入主,肺动脉内。
室间隔缺损的直径多在0.1~3.0cm,通常膜部缺损较大,而肌部缺损较小,称Roger病,如缺损直径&0.5cm,左向右的分流量很小,多无临床症状,缺损呈圆形或椭圆形,缺损边缘和右心室面向缺损的心内膜可因血流冲击而增厚,容易引起,心脏增大多不显著,缺损小者以右心室增大为主,缺损大者左心室较右心室增大显著。
3.病理生理
由于左心室压力高于右心室,因此室间隔缺损时产生左向右分流,按室间隔缺损的大小和分流的多少,一般可分为4类:
(1)轻型病例:左至右分流量小,肺动脉压正常。
(2)缺损为0.5~1.0cm大小:有中等量的左向右分流,右心室及肺动脉压力有一定程度增高。
(3)缺损&1.5cm:左至右分流量大,肺循环阻力增高,右心室与肺动脉压力明显增高。
(4)巨大缺损伴显著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压等于或高于体循环压,出现双向分流或右向左分流,从而引起发绀,形成艾森曼格综合征。
Keith按室间隔缺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分为:
①低流低阻;
②高流低阻;
③高流轻度高阻;
④高流高阻;
⑤低流高阻;
⑥高阻反向流,这些分类对考虑手术与估计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经典网上问答
回复医生:
回复医生:
回复医生:
回复医生:
回复医生:
咨询在线医生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可与其他先天,如大血管转位、、完全型房室共道等并存,单纯室间隔缺损根据缺损的解剖部位可分为四类[图1]:  1.嵴上或()干下缺损  2.高位或膜部缺损  3.房室道或隔瓣后缺损  4.肌部缺损  室间隔缺损经常与主动脉瓣垂造成关闭不全或右室流出道狭窄合并存在,有时也与、、肺动脉瓣狭窄等畸形合并存在。...[][]
  1.小可能在10~12岁以前自动闭合,有人不主张过早手术;但因这类病人的手术几乎没有死亡的,而如果不予手术,不但将使父母和病人因存在而产生精神负担或入学困难,还有发生细菌性或心瓣膜炎的危险,故近来亦列入手术适应证。  2.有和大量左向右分流者。  3.婴儿有较大室缺、、、反复感染、肺压上升及生长发育不良者应及早手术。  4.室缺伴者应及时手术。  5.有肺动脉瓣狭窄或流出道狭窄者室缺多半较大。狭窄明显者可出现右向左分流,应一并手术。  6.有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压/主动脉压&0.75者可以手术,但术后高压不能全消。
不适宜人群
  压/主动脉压&0.90者禁忌手术。肺动脉压/主动脉压为0.75~0.90者术后远期效果不佳。
注意事项:  1.修补术的关键之一是迅速找到缺损部位。必须熟悉各类缺损的解剖部位。如对所见孔洞怀疑,可轻柔将血管钳尖探入,探查钳尖是否进入左心室。注意缺损是否被三尖瓣覆盖或部分覆盖。注意缺损左侧是否与主瓣窦贴近。注意有无纤维膈位于流入道与流出道之间,而误将该膈膜中央的孔作为室间隔缺损,予以缝合。在此类情况不清的情况下,必须确定找到三尖瓣以后才能开始修补缺损。  2.在修补干下缺损和膜部缺损时,应特别注意缝针不要伤及主动脉瓣,不然将造成。  3.在修
术前准备:  1.消除一切感染。  2.纠正、以及肝、肾和其他脏器功能障碍。  3.纠正,或使病人处于可能的最佳状态。  4.术前48小时停用毛地黄类药及药。  5.术前1周用普通饮食,以利调整电解质平衡,如病人长期服用利尿药,则术前1周将口服氯化钾适量增加,以利克服体内钾的不足。  6.术前3日开始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手术当日术前用药时,给一个剂量抗生素。  7.重症病人术前1周起点
第1步VSD手术采用胸骨正中切口、常规低温体外循环及冷血停搏液。上、下腔静脉分别插管,上腔静脉直接插管有利于经右心房显露缺损。手术目标是安全、完整的闭合缺损,避免损伤任何重要结构,尤其是传导系统。根据缺损位置及是否合并心脏畸形,VSD可经右心房、右心室、主动脉或肺动脉闭合,少数情况下可经左心室闭合。
通常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正中胸骨切口,建立体外循环。阻断心脏循环后,切开右心室流出道前壁,虽可显露各类型室间隔缺损,但对心肌有一定损伤.影响右心功能和损伤右束支。目前多采用经右心房切开途径,这对膜部缺损显露更佳。高位缺损,则以经肺动脉途径为宜。对边缘有纤维组织的较小缺损,可直接缝合,缺损超过lcm者,则用涤纶织片缝补。传导束走经膜部缺损下缘,隔瓣后缺损缝补时容易误伤,应该避开,缝靠隔瓣根部为宜。
右心房入路用以闭合大多数单纯的膜周或流入道肌性缺损。小梁部肌性缺损和圆锥下肌性缺损也经常通过右心房显露。右心室路径可用于修补膜周漏斗部、漏斗部和某些小梁部缺损。邻近两大动脉的干下型VSD可经大动脉闭合缺损。经左心室途径可能更易于显露闭合低位的小梁部肌性缺损,也更易辨别缺损在左心室侧的开口时一个还是多个,但该入路潜在的并发症包括远期心功能不全、心尖室壁瘤和心律失常。对一些病例,特别是心尖肌部缺损和残余分流尤其有效。
并发症:  1.术后效果评价及短期并发症  残余VSD残余分流可能与缺损未被诊断、闭合不全以及缺损再通有关。目前很多中心都采用术中超声心动图(经食管或心外膜)来检测修补的效果。若发现具有血流动力学影响的残余分流,必须决定是否再次重新闭合缺损、进行环缩或者尽早导管封堵。  传导障碍  VSD修补术后常发生。闭合VSD后最为常见,无论经右心房或右心室路径。少部分病例的表现为右束支和。尽管阻滞发生的概率很低,但所有患者在术毕后均应放置心房、心室起搏导线。若术后2周内心律未恢复窦性,我们就植入永久起搏器。  2.院内死亡率  在多数专科中心,婴儿期单纯VSD修补术住院死亡率已接近于零。增加院内死亡率的危险因素为多发VSD以及合并严重3。  3.远期结果  成功根治后,大多数患者实际上能够正常生活,运动耐量正常。少部分患者可能需要二次手术,远期有发生病窦综合征及主动脉关闭不全风险。  造成死亡和并发症的重要原因是肺血管病变。肺血管阻力高、在婴儿期以后手术的患者,由于肺血管病变的进展,预后很差4;目前尚不清楚治疗肺高压的新药物能否改变预后。
术后护理:  1.低心排出量的处理 正常心排血指数是2.5~4.4l/m2体表面积。低排的诊断不能依据单一的体征或症状,而应依据病人的全面情况进行判断。其诊断依据如下:①、忧虑或淡漠;②周围细而速;③冷湿,甲床;④尿少,成人每小时尿量少于30⑤低血氧症;⑥血压多偏低,但低排时也可以血压正常或偏高;⑦心排血指数&2.5l/m 2。处理低排要针对原因,尤其应强调预防。  ⑴低血容量:①停止前应尽可能将机器血输入体内,即停机前要求适当正平衡;停机后要将机内余血缓慢输入。一般要求平均压达8~8.66kpa(60~80mmhg),中心压2~2.67kpa(15~20mmhg)。②停止机器余血输入后,立即开始输入库存血,输入的速度及量应依据血液动力学变化,排尿速度,平均动脉压和中心静脉压进行调整。但要避免输入血或液体过多、过快,以免过度负荷或发生。有些病人应进行左房测压对输血进行指导。③体外循环刚终止时,尿流常很快。这时血容量变化较快,应严密监测动、静脉压和左房压的变化,并可定期查细胞压积和血色素,以指导输血速度和量。  ⑵的处理:体外循环手术后低心排血量的病人常有周围血管阻力增加。应用血管扩张药常可改善心脏功能,减轻心脏前后负荷。低排严重者可在用血管扩张药的同时使用正性药物,既可强心,又可减轻心脏负荷,如应用硝普钠0.5~5μg/kg ·min,对减轻前后负荷有较好的效应。需要强调的是不是应用硝普钠的禁忌证,在应用硝普钠的同时加用多巴胺2~10μg/kg·min,既可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增加心排出量,又可改善心、肾的血液供应,升、降低周围阻力,改善微循环,常可使循环逐渐稳定。但调整两种药达到合适的输入速度需要一段平衡过程。后不要急于终止体外循环,应给予一定时限的辅助循环,有助于心脏功能的恢复,对于预防低排将起一定作用;即使在停止体外循环后,如病人发生心功能不全,可再度进行体外循环辅助心脏排血,有利心功能的恢复,常起着治疗低排的作用。严重的病人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常可明显改善。  ⑶心包堵塞的处理:心包堵塞的处理关键是及时确诊、迅速处理,犹豫不决常导致灾难性的结果。有如下几点时应考虑有心包堵塞的可能性:①临床没有心功能不全的其他因素(如保护欠佳,畸形或病变纠正不彻底,血流量不足等),然而表现低排,对正性药反应不佳者;②胸管引流出血量偏多,或引流量特别少;③胸管引流量突然减少或出现凝血块;④,静脉压升高;⑤动脉压下降,脉压差变窄,用正性药不改善者。一旦确诊,应紧急送进手术室,手术清除血块、积血并彻底止血,如情况紧争,可于病室内将切口下段打开,用戴有消毒手套的手指伸入心包内,即有血涌出或有血块排出,病情顿时改善,然后急送手术室,进行彻底处理。要注意心包堵塞可发生于手术后3日内,而且此后仍可发生迟延性的心包堵塞。  2.心律紊乱的处理 体外循环术后心律紊乱最主要的原因是低钾。因此,防止低钾是预防心律紊乱的重要环节。术前应充分纠正体内钾缺失,术中要按常规给钾,术后要依据尿量及血钾测定结果进行补钾。  ⑴室上性的处理:①异搏定5~10mg静注,为目前首选药物。②心得安10mg口服或氨酰心安25mg口服。③甲氧胺5~10mg静注或10~20mg肌注。④兴奋药,如新斯的明0.5~1.0mg肌注。⑤苯妥英钠100mg静注。⑥氯化钾可用0.4%~0.6%静点。⑦毛地黄类:西地兰0.4~0.8mg静注(未曾用过者),每2小时后再静注0.1~0.2mg,24小时内不超过1.2mg。⑧同步直流电复律:各种不同药物无效者可用此法,但毛地黄中毒者不宜用。⑨心房起搏超速抑制,用高于其频率的速率起搏,20秒后突然停止起搏常可转为窦性心律。  ⑵房颤:西地兰或狄戈辛静注,亦可用电复律或超速起搏方法。  ⑶房扑:可用异搏定,β受体阻滞剂或洋地黄制剂及起搏超速法。  ⑷室性:偶发可不必处理。反复出现时,可用利多卡因50~100mg静注或1~3mg/kg·min静滴,如系毛地黄中毒所致可以用苯妥英钠50~100mg静注或静点。  ⑸室速:①利多卡因静注,如反复出现可1~3mg/kg·min,静脉点滴。②电复律。  3.酸碱与电解质平衡失调的处理:常见酸碱平衡失调是。碱缺失&3mmol/l,ph&7.35,paco2&4.0kpa(30mmhg)就应纠正。计算公式如下:  总细胞外碱缺失=碱缺失mmol数×0.3×体重  用5%nahco3补充1/2总碱缺失量。半小时后复查血气后决定进一步纠正的用量。  体外循环术后最严重的是低钾,尤其术前长期用药的病人,其总体钾常是低的,尽管测定可以正常,但心肌细胞内钾可能偏低。因此,保持钾的平衡要开始于术前强有力的补钾,体外循环术中要以1~2mmol/kg/小时补充,终止体外循环后要根据尿量补钾,每排出500ml尿要补氯化钾0.7g~1.0g,力求血清钾保持在4~5mmol/l。  低钙常可导致心肌功能不全,如输库血量较大均应适当补钙。  4.防止液体过度负荷 由于血液稀释法的应用,或术前存在一定的心功能障碍,体外循环结束后,体内有一定的。因此,术后72小时内应保持液体负平衡,特别是心功能不全时,更应严格控制水和钠的输入。体外循环结束后常自然利尿,如利尿不理想,应考虑是否有心脏功能或功能不佳,或胶体渗透压不够。除针对原因进行处理外,还可应用利尿剂如速尿静注。但需注意利尿与血容量的关系,及利尿与低钾的关系,应反复进行离子监测,使能保持动态平衡。  5.出血的处理 体外循环术后出血有一定的发生率,关键在于预防,即手术中,尤其体外循环终止后,要耐心细致地彻底止血。术后渗血多的处理是:①等量补充新鲜血液;②输入干冻血浆;③输入血小板;④适当使用止血剂。但如出血较猛,特别是在动态观察中没有减少趋势,应当机立断,在病人尚未发生前送手术室进行止血。  6.辅助呼吸 体外循环术后,如循环稳定,无出血可能性,无严重离子紊乱致心律紊乱,无部并发症,自主呼吸交换量充足,呼吸频率合适(30次/分以下),血气分析结果正常,且病人已清醒,可以在手术室内拔管。但如病人系重症,或以上情况有一定异常,则需要人工呼吸,保证充分气体交换,以减轻心脏负荷,有利术后恢复。一般术后进行6~12小时的人工呼吸很有帮助。在应用人工呼吸器时,要在短时间内进行数次血气分析,据以调整呼吸机的参数。当确定合适于该病人的参数后,血气分析可改为4~6小时一次,或每日两次。要注意呼吸道管理,保证通畅,保证气体交换充分;定期吸引分泌物,预防感染;如同步不理想,可消去自主呼吸,保证交换充足,减轻病人负荷。要正确掌握停机需要的条件:①神志清楚,有定向力;②循环稳定,无严重心律紊乱;③自主呼吸频率不超过30次/分,交换量充足;④血气分析正常;⑤无出血可能性。还需按呼吸机应用的常规程序进行,停机前使用间断强制通气(imv)进行过渡,逐渐减少imv的次数,最后停机,停机后1小时再测血气应在正常范围,才证明停机是合宜的。  7.预防感染 预防感染应始于术前,严于术中,继于术后。术前需用预防量抗生素,可于术前2~3日开始,但重要的是手术当日的术前用药时也要给够大剂量的抗生素,保证术中有一定血药浓度,术中一切操作,包括各种通道的建立均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术中可于机器内加一定量的抗生素,体外循环终止后立即再给一个剂量抗生素,随后定期应用。所有输液输血通道均应保持无菌状态,防止发生污染。  8.防止高温 手术当天易发生低温后的反跳。因此,体温达36.5℃时就应开始物理降温,一般多能防止术后的发生;如体温高达38℃,则除物理降温外可加用冬眠药物或解热药灌肠,使体温降到正常范围。  9.抗凝治疗 术后24小时开始口服华法令(warfarin)一般为2~10mg/d,以后按所测的凝血酶原时间进行调整,直至稳定后才将抗凝剂固定在一定的每日用量范围内。但凝血酶原测定时间应将间隔日数逐渐拉开,最后可以1~2个月测定一次。需要注意的是许多药物,如抗风湿药、抗药以及巴比妥类药等的长期服用均对抗凝治疗有干扰,应告诉病人。  10.严密监测 术后病人应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进行监护。需要监测心电、心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重症病人要作左房压,甚至作心排出量的监测。循环稳定的病人应15分钟记录一次,重危病人5分钟记录一次。尿量及胸引流管的引流量每小时记录一次。血气分析、血清钾、血色素及细胞压积要根据需要定时测定。监护工作人员应善于观察病情发展动态,对于发展趋势要随时分析,不要等待出现明显异常才加以注意。  特别应注意有无。一旦出现,应即试用异丙基素1mg静脉点滴,以提高血压,解除。如无效,应即安装起搏器,控制心跳,直至恢复窦性心律为止。
饮食保健:  适宜饮食:  忌辛辣  清淡食物
优惠医院: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截止时间:
近期热门专题
您最近浏览的手术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可到向在线专家提问!
Copyright &  fx120.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放心医苑网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编号经营性-]室间隔缺损手术费用是多少
时间: 22:23:02
健康咨询描述: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4个半月室间隔缺损10毫米大.大概多少费用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4个半月男孩室间隔缺损10毫米(感谢医生为我快速解答——该。)
十大相似问答推荐
医生答案显示区
(点击按钮咨询医生,已有 1258 名网友免费获得解答)
您好,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在母体内由于一些外界因素使胎儿心脏部分或者完全没有发育而引起的心脏发育不好引起的心脏病变,一般根据患者的具体心脏发育情况,病变情况来综合判断需要怎么样的手术治疗.先心病的种类很多,目前先心病的治疗费用和患者的具体病情有关系,手术的方法有简单的介入封堵,也有较复杂的分期开胸手术,因此,具体的费用情况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看的,孩子目前室间隔缺损较大,建议及时就诊及时治疗,具体可以问下专科医生.ydt
帮助网友:97称赞:18
病情分析:您好
4个半月室间隔缺损10毫米大.大概多少费用指导意见:大约三万左右
但可能会因不同消费水平的城市
及医院级别不同 费用也不太一样
帮助网友:1283称赞:92
病情分析:先天性心脏病能治好. 先天性心脏病是由于在胎儿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而致的心脏血管畸形,是小儿时期最常 见的心脏病.近20多年来由于先进的现代检查技术的发展(如心导管术,心血管造影术,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核素心血管造影等)及低温麻醉,体外循环和心脏外科手术的 进展,很多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能得到准确的诊断与根治,部分复杂的心脏畸形也可以 迸行手术治疗. 〔病 因〕 ①遗传是主要的内因. ②在胎儿期任何影响心脏胚胎发育的因素均可能造成心脏畸形,如孕母患风疹,流行性 感冒,腮腺炎,柯萨奇病毒感染,糖尿病,高钙血症等,孕母接触放射线;孕母服用抗 癌药物或甲糖宁等药. 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根据心脏左右两侧之间或大血管(大动脉与大静脉)之间有无异常通道存在,或根据有无青紫表现,将先天性心脏病分为 ①左向右分流型(潜伏青紫型):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 ②右向左分流型(青紫型):如法洛氏四联症,大血管错位等. ③无分流型(无青紫型):如肺动脉狭窄,主动脉缩窄等. 症状 ①患儿生长发育可能较同龄儿落后,并易患呼吸道感染. ②有无青紫随心脏畸形性质而定,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与动脉导管未闭早期通常无 青紫,但剧烈活动或大哭大笑后可能出现青紫,随年龄增长,发展到晚期时可能出现青紫. 右向左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畸形严重,如法洛氏四联症小儿在出生后或数周~数月 即可出现青紫,且逐渐加重. ③心脏听诊,在胸骨左缘可听到收缩期杂音,室间隔缺损的杂音较房间隔缺损位置低,较 响,较粗糙,向四局广泛传导;房间隔缺损的杂音左第2~3肋间,较柔和,较局限;动脉 导管未闭的杂音位置较高,在第2肋间,响亮,粗糙,传导广,呈连续性像机器转动样杂音, 收缩期与舒张期均可听到;法洛氏四联症的杂音位置高低至响亮程度根据畸形情况而异,严 重者的杂音反而轻. ④法洛氏四联症的小儿在话动时经常蹲下来休息以减轻气促,有时可能发生昏厥紫绀在患儿鼻尖,口唇,指甲,眼结膜等处见皮肤粘膜青紫色.在紫绀出现的同时,患儿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当吃奶或哭闹后可发生呼吸困难,严重者有神志丧失,抽搐.会走路的孩子,常常因有脑缺氧感觉,而自动向下蹲踞.心力衰竭的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短促,患儿不能平卧,咳嗽,心动过速,两肺布满小水泡,肝脏肿大,面色苍白,下肢浮肿等.一旦发现以上症状,必须立即送医院抢救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 新华网无锡频道9月2日消息:先天性心脏病是危害儿童特别是婴幼儿健康与生命的残酷“杀手”.据统计,每1000个新生儿中约有6个患先天性心脏病.按人口出生率及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估计我国每年有15万病儿出生.在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中,室间隔缺损 左右心室间出现“漏洞”),房间隔缺损(左右心房间有“漏洞”),动脉导管未闭和肺动脉瓣狭窄是临床最常见的几种先天性心内畸形.由于先天性心脏病缺乏有效的预防方法,加上没有经过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到一岁时有一半死亡,到两岁时2/3死亡.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该病自然死亡率的关键. 由于许多先天性心脏病早期无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因而早期发现有时很困难.但像以上几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如长期得不到纠正会引起肺动脉高压,最终可导致心脏衰竭.手术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传统方法,已经有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和治疗效果,并且仍在不断发展.但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创伤大,有时术后会发生严重并发症或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这一直成为困扰医生和家长的难题.目前,治疗儿童先心病主要是两种方法:开胸和介入治疗.开胸是传统的方法,对过于复杂的先心病仍沿用此法,但因手术创伤过大,随着医学的发展,无需开刀的介入治疗被越来越广泛地用于儿童先心病的治疗. 1967年国外专家 P o r s t m a n等率先采用介入导管法成功堵闭动脉导管未闭,之后该方法相继应用于先天性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等的根治性治疗,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医学和相关学科的发展,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也可以通过介入导管法根治.这些疾病的介入治疗方法是类似的,主要通过一根小小的导管经大腿根部切开的一个1 2毫米大小的切口,由右侧腹股沟动或静脉将封堵器准确放到心脏或血管内的缺损或异常通道部位,将其堵塞,手术即告结束.加上消毒,造影等程序,整个手术过程约1个小时左右.手术后第2天病人就可以下地行走,观察1天就能出院了.指导意见:与传统的开胸手术相比,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和肺动脉瓣狭窄具有以下优点,对儿童是十分适合的:一.不需要开胸,创伤小,对儿童来说,使胸部不留刀痕而不影响美观;不需要全麻及体外循环,儿童体质不同于成人,避免了因全麻,体外循环带来的风险;术中失血少,不需要输血;并发症少,安全性高.二.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术后也无需服用任何药物.三.治疗效果好.封堵器植入心脏后1个月人体自身的内皮细胞就已覆盖在其表面,3个月后内皮细胞就完全将封堵器包埋,不会发生封堵器脱落.这种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方法经过临床实践,不断改进,现在已基本成熟了.经过数年的随访观察,所有经过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病人完全恢复正常,其生长发育不受影响,并能胜任一切工作,学习和生活.
帮助网友:75称赞:15
病情分析:患者,男,4个半月,4个半月室间隔缺损10毫米大,应这种情况建议等2岁后再看,如果到时候没有自行愈合,再考虑手术治疗,费用在2万左右.本来说室间隔缺损是有自己闭合的可能性,而且也不小,大约50%,但是你这个比较大10mm,再者看有没有形成肺动脉高压.指导意见: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和肺动脉瓣狭窄具有以下优点,对儿童是十分适合的:一.不需要开胸,创伤小,对儿童来说,使胸部不留刀痕而不影响美观;不需要全麻及体外循环,儿童体质不同于成人,避免了因全麻,体外循环带来的风险;术中失血少,不需要输血;并发症少,安全性高.二.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术后也无需服用任何药物.三.治疗效果好.生活护理:注意孩子的饮食治疗和适当的功能锻炼.
百度智能推荐
室间隔缺损指室间隔在胚胎发育不全,形成异常交通,在心室水平产生左向右分流,它可单独存在,也可是某种复杂心脏畸形的组成部分。室缺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约为先心病总数20%,可单独存在,也可与其他畸形并存。缺损在0.1-3cm间,位于膜部者则较大,肌部者则较小,后者又称Roger氏病。缺损若...
挂号科室心胸外科
常见症状、劳力性、、活动受限
检查项目、胸部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
并发疾病、、传导阻滞
其他信息治疗费用、是否传染、好发人群
1.用于高血压﹑瓣膜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急性和慢性心...
参考价格:1000
1.本品作为青霉素过敏患者治疗下列感染的替代用药:溶血性...
参考价格:400
1.用于高血压﹑瓣膜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急性和慢性心...
参考价格:500
1.本品作为青霉素过敏患者治疗下列感染的替代用药:溶血性...
参考价格:400
网友最关注
治病成功案例/我的经验分享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1.用于高血压﹑瓣膜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急性...
参考价格:¥10
1.本品作为青霉素过敏患者治疗下列感染的替代用药...
参考价格:¥4
如何收藏问题?
方法一:同时按住Ctrl键和D键收藏问题。
方法二:点击浏览器上的收藏按钮收藏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室间隔缺损的治疗策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