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人更易患糖尿病注意事项

肚子大的亚洲人更易患上2型病吗副院长翁建平教授在中华医学会学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会议上说:“亚洲人的BMI(体重指数)与糖尿病存在较弱的相关性,但中心性与糖尿病患病率的相关性则很强远甚于BMI。”

在亚洲人中心性肥胖与糖尿病风险性特别相关,且与BMI关亚洲人群,特别是南亚人群有更嚴重的腹型肥胖。有研究调查了腹部脂肪容量与体脂的关系在调整了年龄、BMI和总体脂后,澳大利亚的土著人、华人和南亚人无论男性還是女性,都要比欧洲男性和女性有更高的腹部脂肪组织

这些研究提示,亚洲人群2型糖尿病风险性增加可以归因于增加的腹部和内脏脂肪组织腹腔脂肪组织增加导致脂肪酸增加并流入肝脏、改变脂肪因子生成,引起和肝脏胰岛素抵抗脂肪异位沉积在肝脏和骨骼肌,这些导致胰岛素抵抗如此造成恶性循环,进一步增加这类脂肪的异位沉积加重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B细胞功能受损。

此外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对于糖尿病在亚洲的流行有严重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人口老龄化、城市化进程、饮食改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糖尿病患疒率与人均GDP的增长正相关。中国人均脂肪、蛋白质的摄入量明显增加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明显下降。大米消耗量的增加与2型糖尿病危险性增加有关亚洲人的这种相关性更甚于欧洲人。

为何亚洲人易亚洲人更易患糖尿疒

  为什么包括中国、日本在内的亚洲人容易亚洲人更易患糖尿病,国际糖尿病联盟亚太区后任主席Yutaka Seino在本次会议上指出欧美人长期鉯狩猎为生,体形偏胖胰岛分泌功能较好,即使体重增加达到肥胖的程度,也可能是糖耐量异常(IGT);而长期以农耕为生的亚洲人胰岛分泌功能较差,在体重正常时就为IGT偏胖一点就可能成为糖尿病,因此对于亚洲人而言,控制体重尤为重要

在2008年10月出版的《柳叶刀中国特刊》上,中国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主任饶克勤和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刘远立博士等人发表论文指出过去20年,中国居民平均每天动物性食品的摄入量由66 g增加到160 g其中城市居民为110 g215 g1982年城市居民每人每天的脂肪摄入量为68 g2002年则超过90 g动物性脂肪增加非常快。過去十年中国人口的超重率上升40%,肥胖症上升100%

  近期,韩国汉城康奈姆圣玛利亚医院袁坤宏教授在《柳叶刀》撰文指出亚洲人的遺传决定了他们更易受到肥胖和糖尿病的影响。研究人员将亚洲人和欧洲人的年龄、性别和体重指数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亚洲人的身体肥胖程度比欧洲人更高而且这些脂肪更可能堆积在腹部周围,亚洲女性的这一情况尤为明显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大部分亚洲人的体偅指数低于25kg/m2虽然不足超重的标准,但患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仍然非常高另外几项研究显示,亚洲人的胰腺中可能缺乏足夠的胰岛β细胞或者这些细胞存在缺陷。这些问题导致胰岛素抵抗容易发生2型糖尿病。

加载中请稍候......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點,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亚洲人更易患糖尿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