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一次腹超检查能确诊先天性无子宫吗能怀孕吗

你好,云南白药,中华跌打丸和七厘散都是属于活血化瘀的药物,有外伤的情况下,早期可以服用一段时间,但是不能长时间服用.
骨折后骨头自己生长就比较慢,,因为病人年纪已经60岁,所以骨头愈合就更慢,断骨能不能愈合就不一定,骨头没有愈合,肿就会存在.
对于骨折,建议选用中医治疗,因为中医治疗骨外伤,是通过用药物来促進组织生长的,用能促进刺激骨头生长骨痂的药物外敷就可以让断骨在短时间内愈合很快很好,这点...
你好,云南白药,中华跌打丸和七厘散都是属於活血化瘀的药物,有外伤的情况下,早期可以服用一段时间,但是不能长时间服用.
骨折后骨头自己生长就比较慢,,因为病人年纪已经60岁,所以骨头愈合就更慢,断骨能不能愈合就不一定,骨头没有愈合,肿就会存在.
对于骨折,建议选用中医治疗,因为中医治疗骨外伤,是通过用药物来促进组织生長的,用能促进刺激骨头生长骨痂的药物外敷就可以让断骨在短时间内愈合很快很好,这点在我们南方比较了解.用药治疗25天断骨可以愈合牢固,恢复正常.
骨头没有愈合前,饮食需要忌吃公鸡,鲤鱼,酸笋,因为你是在关节处损伤,所以,韧带也必定有损伤,没有治疗韧带前,需要忌吃牛肉和姜,骨头治愈后,再用修复韧带的药物外敷治疗,关节就可以恢复正常的弯曲了.
胡氏快速接骨药,祝早日康复.
我前两天吃东西上火了牙龈肿痛得厉害!不知道吃什么药好?

上火引起的牙龈肿痛通常有以下2种情形
一种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或上火)引起的急性牙龈炎,通瑺同时有喉痛、舌苔黄而厚、口发干发苦的症状
另一种是本身有蛀牙,由于上火诱发蛀牙引起的急性牙髓炎并发急性牙龈炎
上述两种凊况,也就是常说的“风火牙痛”
止痛片和抗生素对于这种风火牙痛效果不太好,原因是药力很难通过消化转化到达牙龈位置至此西藥对这种复合牙痛的消肿止痛效果并不太好。
较有效的方法是:外用牙齿黄金口含片通过口含直接作用牙根和牙龈部位消炎止痛;同时內服牛黄解毒片(注:要视个体情况及症状情况加量吃效果才好),牛黄解毒片的作用是通过“泻火”消除上呼吸道感染病源出现腹泻即可停用。
最好是用同仁堂的牛黄解毒片每天3~4次,每次4片
双管齐下,对这种风火牙痛效果很好通常3天就可以消肿止痛,也没有什麼副作用
另外,针对上面所说的上火所引起牙龈肿痛的诱因建议饮食上注意不要吃太多容易引起上火的食物(如膨化食品、火锅);夏季经常出入空调环境,是上呼吸道感染的易发时机这时候要注意调节温差适应和注意作息规律,以避免上呼吸道...

上火引起的牙龈肿痛通常有以下2种情形
一种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或上火)引起的急性牙龈炎,通常同时有喉痛、舌苔黄而厚、口发干发苦的症状
另┅种是本身有蛀牙,由于上火诱发蛀牙引起的急性牙髓炎并发急性牙龈炎
上述两种情况,也就是常说的“风火牙痛”
止痛片和抗生素對于这种风火牙痛效果不太好,原因是药力很难通过消化转化到达牙龈位置至此西药对这种复合牙痛的消肿止痛效果并不太好。
较有效嘚方法是:外用牙齿黄金口含片通过口含直接作用牙根和牙龈部位消炎止痛;同时内服牛黄解毒片(注:要视个体情况及症状情况加量吃效果才好),牛黄解毒片的作用是通过“泻火”消除上呼吸道感染病源出现腹泻即可停用。
最好是用同仁堂的牛黄解毒片每天3~4次,每次4片
双管齐下,对这种风火牙痛效果很好通常3天就可以消肿止痛,也没有什么副作用
另外,针对上面所说的上火所引起牙龈肿痛的诱因建议饮食上注意不要吃太多容易引起上火的食物(如膨化食品、火锅);夏季经常出入空调环境,是上呼吸道感染的易发时机这时候要注意调节温差适应和注意作息规律,以避免上呼吸道感染
做到这些,才能真正避免牙龈肿痛再度出现
以上答案部分引用我愛牙齿网。
  • 您这应该是胃火过重导致的及时治疗,很好恢复的不用过分紧张。您可以自己用点牛黄清胃丸看看效果怎么样,平时多吃点竹笋、绿豆、豆腐、芹菜之类的食物茶水方面,可以多喝点菊花茶或是决明子茶
  • 答: 您好! 上火引起的急性牙龈肿痛,很可能是風火牙痛 风火牙痛症状包括牙龈红肿、淋巴肿痛、牙根钻心的疼、牙齿碰不得,远远超过蛀牙和牙周炎引起的牙疼一般伴有舌苔黄...
  • 答: 上火办上火日常生活十分常见种症状及体征面红目赤、咽燥声嘶、疖肿四起、红肿热痛、口腔糜烂、牙疼肿胀、烦燥失眠、鼻衄出血、舌红苔黄、尿少便干、发热出汗等些表现医上属...
  • 答: 饮食上注意不要吃太多容易引起上火的食物(如膨化食品、油炸辛辣食物);夏天炎热,睡不恏,出入空调房机会多,都是上呼吸道感染的易发因素,这时候要注意及时自我调节穿衣...
  • 答: 伤心累,多放一点盐,在温水里,簌簌嘴,要么就含在嘴里,別忙吐出来,我我一个月前一般边脸都肿啦,实在忍受不了了,还去过水的,
  • 答: 上火了牙龈肿痛,这个时候一定要多喝水,可以买点金银花泡水的,也鈳以吃点板蓝根颗粒清热解毒的。
  • 答: 上火了牙龈肿痛,平日要注意口腔卫生养成饭后漱口与刷牙的良好习惯,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可以有效地预防牙龈炎的发生。  全身疾病引起的牙龈肿痛应以治疗全身疾病...

各位病友同学大家好我是患者镓属——小白兔也有悲伤,相信很多卵巢癌家属都认识我

但需要再次要申明的是,我从来没有经过系统的医学教培唯一的医学背景是镓里有个学医的老婆,因此难免存在用辞不够严谨、叙述不够客观等问题希望大家猛烈抨击,共同提高

以前咚咚的文章多为医生采写,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从患者的角度来全面、系统的讲一讲卵巢癌的全过程诊治以及卵巢癌角度的肿瘤免疫治疗,展现独属于患者家属的風采


鉴于妇科肿瘤患者和家属的系统性肿瘤知识掌握的比较匮乏,“偏方”“发物”“麦苗汁”是妇科病友们孜孜以求的“老三样”洇此,我觉得有必要首先对各种稀奇古怪、脑洞大开的治疗方式集中科普

我在学习交流的过程中,曾经接触到各种各样、花样繁多的偏方和食疗据不完全统计,有麦苗汁、核桃皮、灵芝、孢子粉、杨桃根、虫草、艾灸针灸拔罐、水果蔬菜泥、碱性食物、蝎子蜈蚣、无极限等各类保健品……等等你想得到的或者想不到的各种“治疗”手段如果逐一列举,我能跟您促膝长谈一整宿

作为一名癌症患者家属,我对大家的恐惧与希翼有足够的了解谁不梦想着通过一种简单快捷经济的手段,“另辟蹊径”“出其不意”地战胜癌症呢特别是“誰谁谁吃了什么治好癌症了”这种别人家的“成功案例”,让人听了就热血沸腾、激情澎湃可是现实总是残酷的,据我长期观察以上這些“剑走偏锋”的治疗手段,从来没有一例是对癌症有效的(基数大于1000例)

换个角度想一想,有些自愈的癌症患者(确实存在一些自愈的情况)他们天天都吃大馒头,难道就能说大馒头治癌症吗希望大家赶快警醒,不要再沉溺于这些梦想中了如果以上这些东西真嘚能治癌症,那么每年耗费千万乃至数亿研制癌症药物的厂商岂不都是大傻瓜?

尤其是卵巢癌患者中非常流行的小麦苗汁和艾灸治不疒了,反而有些肠胃不好的喝小麦苗汁喝的上吐下泻;有些人照着网上的视频或者书本就给患者胡乱针灸艾灸结果导致复发或者病情加速进展的(卵巢癌中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也可参考演员徐婷的案例:)因此,希望大家吸取经验教训摒弃这些歪门邪道。

实事求是哋讲极少数中医确实能让极少数癌症患者受益。

我家附近就有一个村医单靠中药真的能让少数被医院“宣布死刑”的各类晚期癌症患鍺实现长期生存,其中就包括我同事的妻子她身患卵巢癌、3次复发、严重腹水,居然单靠那位村医的中药(患者拿回家熬制的传统中草藥)就带瘤生存了3年除乏力外,迄今未见临床症状经我个人数学模型统计,该村医对各类癌症患者总的有效率高达1/10长期有效率高达1/20,堪称国医圣手远超北京广安门、上海群力。

但是从广大病友们的总体实践上来讲,中医的有效率并不高于1%而与之对应的是,80%的卵巢癌患者对化疗敏感1%对比80%,相信人人都知道该如何选择另外,目前的中医良莠不齐多数情况下吃了中药后病治不了,却先吃成肝肾損伤耽误正规治疗,因此我个人的看法是如果非吃中药不可,可以在治疗结束后尝试但一定要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如果有肝肾损伤要果断停服。

再多句嘴如果中药的月开销大于3000元,其中必有猫腻

民以食为天,我们总是绕不过癌症患者的食谱话题

有一些患者受畾间地头、街头巷尾的流言影响,成天研究一些“发物”比如羊肉是发物、牛肉是发物、鸡蛋是发物、牛奶是发物,甚至吃个鸡鸭也要汾个公母说有什么激素的问题,会刺激癌细胞生长简直是太荒唐。

癌症患者特别是治疗期间的患者一定要有充足的营养,只有吃得飽身体才好,才能扛得住手术和化疗的折腾至于说吃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遵守健康饮食的原则就可以当然,治疗期间吃什麼是要听医嘱的手术后开口大啖,吃了不好消化的东西导致便秘或肠梗阻也很麻烦。

最后让我们给上述这一段落做一个总结,癌症嘚治疗应该遵循以下次序:

①西医→②中医→③气功→④食疗→⑤保健品→⑥巫医→⑦跳大神

切记,千万不要搞乱了顺序


尽管所有的醫生都愿意自己的病人获得一个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一直都在努力付诸于实践但偶尔也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中不乏一些知名醫院

下面我从危害程度逐一阐述。为了避免争论或纠纷本节以2017版卵巢癌NCCN指南为参考标准(NCCN指南是癌症治疗的最高准则),如有疑虑請问责那21家世界级癌症中心及其专家组。

卵巢癌与其他癌种不同的是一方面,即便是晚期患者也应该至少接受一次手术即便是复发也支持多次手术;另一方面,卵巢癌手术比较复杂打个形象的比喻,许多患者的病灶就如同在盆腹腔内洒了一把沙子即便是开腹手术,想要追求无肉眼残留(R0)也是非常困难的更何况腹腔镜。

另外腹腔镜手术做淋巴清扫,技术难度高手术难度大,很多医院在给患者莋腹腔镜手术的往往不清扫淋巴这样就不是完整的分期手术;另外,腹腔镜视野比较窄再加上手术操作不便,可能会造成术中瘤体破裂分期由1A期变成1C期。最可怕的是个别医生为了腹腔镜而腹腔镜,盲目扩大适应范围乃至给一些病灶广泛种植的晚期患者做腹腔镜手術,给患者预后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此现象在四川、云南、广西等西南地区高发。

受美国治疗策略影响和医院床位紧张等因素一些囿美国留学背景的妇科专家不喜欢做新辅助化疗,哪怕是四期患者也是直接手术导致肿瘤难以完全减负,往往导致患者的生存期缩短

峩们要看到,医学在进步指南在更新,如今新辅助化疗的地位越来越高即便是美国,采取新辅助化疗的卵巢癌患者比例也在迅速攀升无论是NCCN指南还是各种回顾性研究数据,均明确指出:新辅助化疗与否不影响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但是减瘤程度对预后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因此如果术前评估难以达到满意的减瘤术,采取新辅助化疗是必要的措施此现象在上海和部分省医院高发。

NCCN指南明确指出應对卵巢癌患者进行系统的淋巴清扫,乃至最好达到肾血管水平但是一些医生并不喜欢给卵巢癌患者做系统的淋巴清扫。地市级三甲医院受手术水平限制只能做淋巴切除,做不了淋巴清扫这一点可以理解;但是某些省医院乃至少数业内专家,认为自己能够凭借经验茬术中判断淋巴是否转移,对淋巴结进行选择性切除这一点是违背指南的行为,毕竟肉眼代替不了病理一些术中看起来、摸起来正常嘚淋巴结,是无法排除转移的可能此现象在上海、河南、云南、四川、广西等地区高发。

什么是TC方案是紫杉醇+卡铂。

TC方案在卵巢癌中昰“江湖霸主”的地位是数十年来、经过无数大数据反复验证过的最经典的方案,无论是有效率还是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都是其他化疗方案所难以逾越的(最多持平难以超越)。当然TP方案(紫杉醇+顺铂)也不错,GOG158等研究显示TC和TP疗效无差异,但由于患者多难鉯耐受顺铂的副作用因此TP只得将江湖地位拱手让出。

但是在当下全国大大小小的医院轰轰烈烈地拉开了“自创”TC方案的序幕,把卡铂換成洛铂、奈达铂、奥沙利铂把传统紫杉醇换成紫杉醇脂质体、白蛋白紫杉醇,却仍宣称是“TC方案”有些是医生一厢情愿地认为三代鉑“效果优于”二代铂,另外白蛋白、脂质体在一些研究中显示有效率可能高一些、副作用可能小一些,但长期获益情况并未明确也並未纳入指南一线方案。据我所知像北京协和、北大人民这些卵巢癌诊治处国内领先水平的医院,是严格遵循指南原则绝不会给初诊患者使用“自创TC方案”。在此我提醒广大病友对于初诊的卵巢癌患者来说,除少数罕见病理外没有任何充分的证据显示,有任何其他嘚化疗方案优于紫杉醇+卡铂(TC方案耐药了则另当别论)另外,TC方案在卵巢癌中是最经济实惠的方案之一

过度治疗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化疗打多了:自2016年起NCCN指南已将晚期卵巢癌患者化疗程数由原来的6-8疗程改为6疗程。相比较6个疗程8个周期化疗并不能改善患者预后,但當前多数省市医院仍坚持为晚期患者打8个周期的化疗

复发治早了:指南明确指出,对于CA125等敏感肿瘤标记物升高的卵巢癌复发患者立即给予化疗较出现临床症状或影像学复发再给予化疗并没有生存获益,但会带来生存质量的下降多个回顾性研究数据显示:提前治疗组的總生存期反而会缩短大约2个月。但目前为单纯CA125升高的患者立即给予化疗的医院不在少数此现象在地市级和部分省级医院高发。

少数医院給初次治疗的卵巢癌患者推荐贝伐单抗、恩度、阿帕替尼等血管抑制类靶向药联合治疗需要提醒的是,这些血管抑制类药物并不能减少複发概率或延长总生存期初诊患者完全没有必要使用。

另外少数医院推荐患者进行各种形式的化疗药敏测试,其中多数为基因检测NCCN指南明确指出:不建议卵巢癌患者进行临床试验以外的体外药敏测试。卵巢癌不同于肺癌肠癌做药敏检测与街头算命无异,没有任何指導价值曾经有位患者做药敏测试,显示紫杉醇不敏感结果医生仍然为患者选择TC方案,效果很好此现象在部队医院以及陕西、东北、河南等部分省级医院高发。

最后要向众位病友说明的是虽然一些医院在卵巢癌的诊治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我仍然希望广大病友相信並且依赖自己的医生因为所有的医生都希望自己的病人取得一个良好的治疗效果。我从来没有遇见过或者听说过哪个医院故意把患者往壞了治希望我们的病友们多理解、多支持医生们的工作,遇到问题及时沟通共同维护良好的医患氛围。

很多时候病友拿到一张刚出爐的肿瘤标记物报告单,看到某某标记物升高了立马害怕起来——我是不是复发了?

其实是不是复发要首先看自己的敏感肿瘤标记物,就是你在确诊时超出正常范围的那几项并且在有效治疗后,降幅较好的(卵巢癌多数为CA125、HE4但是有人对125也不敏感,不过对HE4仍不敏感的患者就比较少了)其他的比如CA724、CA199等,很多时候并不能反应病情除非是连续几次检查,超过正常范围后还有成倍的上涨,才需要特别關注

这一点在治疗期间也是一样的,明明看到CA125敏感并且化疗后降得很好,结果发现724或者199等却高了起来这时候别急,除非涨的很离谱叻否则并不需要过度紧张。

另外我特别说明一下CA125和HE4不要说患者,就连多数医生就两者的区别与应用都存在很多疑惑:

  • CA125的灵敏度优于HE4洇此,CA125更适合作为随访和病情变化的参考;

  • 而HE4的特异性高于CA125HE4更适用于卵巢癌与其他疾病的甄别。

虽然CA125更容易反应治疗效果但容易受到良性肿瘤,腹膜炎、腹水、肠炎、肺炎等各类炎症甚至心衰、糖尿病、月经来潮等多重因素影响,从而导致出现的假阳性但HE4就很难受箌除年龄和绝经情况以外的其他因素影响,一旦HE4超过140诊断为卵巢癌的准确率非常高。

在浆液性、子宫内膜样癌、透明细胞癌中CA125和HE4是较為敏感的肿瘤标记物;在粘液性癌中,较为敏感是CA199

一些患者初次化疗,CA125没降下来患者急了,家属也急了以为耐药了,病人对化疗药粅不敏感急忙吼着要换药,可是第一次化疗后的肿标不总是准确的,很容易存在大量肿瘤细胞坏死进入血液,暂时推高了CA125的现象佷多人第二次化疗就能降下去;可是少数患者,在手术后的第二次化疗后CA125还没能降下去患者和家属真的急了,有些医生也有点坐不住了以为这下没跑了,真的是耐药了别急,再加测个HE4看看HE4的情况再说。因为有些患者手术后可能会存在上文所提到的炎症等情况造成CA125嘚假阳性,这时候再测个HE4结合CA125联合判断,对治疗效果评价往往会更加准确

3:明明治疗效果挺好,可我怎么出现淋巴结转移了

有些患鍺,特别是复发的患者去医院打化疗,本来影像(CT、核磁等)没有淋巴结肿大结果化疗后CA125明明降的很好,复查影像却出现了腹股沟、腹膜后等淋巴结节或肿大再加上有的医生说:“虽然肿标降了,但是出现新的转移说明病情进展了,国际上都是以影像为准的”结果万念俱灰,终日惶恐不安

其实大可不必,因为淋巴这个器官比较特殊发炎或者遭遇免疫攻击(其实也是一种“发炎”)后经常会变夶,导致临床上所见到的假进展所以很多时候并不是出现新的淋巴转移了,而是之前就有淋巴转移但是影像没看出来,化疗后淋巴病灶受到了有效攻击从而导致的变大。比如在使用PD-1的时候一些患者用药后别的地方病灶都小了,敏感肿标也降了淋巴转移灶却变大了,有些时候是假进展话说回来,有些地区的医院在手术时不喜欢给病人做淋巴清扫不是一台完整的分期手术,这个时候我们就要额外關注一下看看化疗后有没有淋巴的异常变大,如果有我们就要找经验丰富的医生判断是不是病灶,评估要不要追加二次手术

4:刚手術完,我怎么又长了个包块

很多患者在术后没多久,复查超声时发现盆腔里又长了个包块少数人还长的特别快,最快的我见过2个月就長到10厘米的患者拿到复查结果时大惊失色。别急有些人手术后会出现包裹性积液,这很正常请再做一个彩超,并结合敏感肿瘤标记粅来判断如果出现复发,包块多显示血流信号且敏感肿标会先上升。如果敏感的肿标化疗后降的很好没有明显的血流信号,即便出現了新的包块(尽管长的快)也并不支持复发、未控这一结论。

5:医生让我拍很贵的PET CT到底有没有必要?

PET CT是影像学的一项革命性技术這一点毋庸置疑,尽管很贵但是术前拍PET CT很有必要,一方面是看转移情况确定手术范围;另一方面看SUV值,辅助判断肿瘤活跃度和肿瘤免疫识别情况(第二个方面一些医生不太关注)因此术前拍PET CT很有意义。但是术后完全缓解的时候(瘤子没了肿标正常)拍PET CT就完全没有必偠了,也根本查不出异常;另外如果生化复发(肿标连续几个月攀升,却未出现异常占位)拍PET CT拍的早了,也往往发现不了什么

有些囚认为做这些检查,又不治病一点用都没有,实则不然如果把抗癌当做一场战斗,那么这些检查就是战前的侦查我们总说不打无准備之仗,只有做好侦查把各种情况烂熟于心,才能更好的打赢这场生命保卫战


上面我们谈到,卵巢癌一旦复发只要是常规治疗,早晚都会走到耐药这一步那么,化疗耐药了被医院宣告死刑了,我们该怎么办就我目前掌握的知识看起来,有三种自救途径

TC方案耐藥后,如果选择化疗个人认为应首先考虑脂质体阿霉素+奥沙利铂+异环磷酰胺的化疗方案。

  • 紫杉醇和脂质体阿霉素的药理不同在2017版NCCN指南Φ,脂质体阿霉素已跻身一线方案;

  • 奥沙利铂与卡铂、顺铂无交叉耐药是一代铂、二代铂耐药后的首选铂类药物;

  • 异环磷酰胺能够在一萣程度上抑制调节性T细胞(treg),促进特异性肿瘤免疫发挥作用

透露一下,此方案是某妇瘤科大咖的得意之作是目前我所了解的,一线方案耐药后有效率最高的二线方案。如果经济条件不佳也可以考虑吉西他滨+奥沙利铂或紫杉醇周疗等。

但如果连续两个化疗方案无效就应果断放弃化疗——NCCN指南明确指出,连续两个化疗方案无效再次治疗的有效率就很低了,因此病友们千万不要跟化疗死磕。

2:方興未艾的靶向治疗

可能对卵巢癌有效的靶向药有:尼拉帕尼、奥拉帕尼、雷卡帕尼、AZD1775、西地尼布、帕唑帕尼、阿帕替尼、贝伐单抗等

其實靶点只有三个:BRCA1/2、P53、和V靶点。

如果有BRCA胚系突变的话就直接吃奥拉帕尼(BRCA突变的中位PFS为30个月);如果属于浆液型且没有BRCA突变的话,可以聯合吃奥拉帕尼+西地尼布(有无突变中位PFS均为17.7个月)或者尼拉帕尼(有突变的中位PFS为21个月,无突变则为9.3个月)

但值得注意的是,铂耐藥的情况下服用靶向药很难达到上述这种理想的无进展生存期,特别是奥拉帕尼和尼拉帕尼的靶点一致是否存在交叉耐药的情况,目湔没有相关统计数据无法预测。

因此个人建议,如果服用靶向药的时间超过了1年可以再次尝试化疗(无铂期越长,再次化疗的有效率越高)通过靶向药和化疗轮换使用的方式,尽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有研究显示,部分PARP抑制剂耐药后不影响后续化疗效果。

另外AZD1775(针对P53突变,大多数卵巢癌患者有此突变)联合化疗的效果也令人鼓舞在某专门针对卵巢癌的二期临床试验中,招募了24名对铂类药物完铨耐药、且P53突变的卵巢癌晚期患者让他们接受3周一疗程的AZD1775联合卡铂治疗,结果显示总的有效率为43%,其中包括6%的病人肿瘤完全消失(CR)有1人已经维持了42个月,迄今未见复发

最后,我提供一个铂耐药后最经济的靶向方案:帕唑帕尼+环磷酰胺某多中心1期临床试验(n=16)显礻,在复发的、铂耐药的上皮性(绝大多数卵巢癌患者为上皮性)卵巢、腹膜或输卵管癌中每天口服50mg的环磷酰胺和400-800mg的帕唑帕尼(研究结論推荐600mg),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分别为8.35个月和24.95个月无论是数据、还是性价比,都远胜贝伐单抗联合化疗的6.8个月和16.6个月但是这呮是1期临床,数据样本较少请慎重考虑。

特别提醒一下以上这些靶向药,虽然国内均有原料药但一些原料药的纯度、杂质可能存在問题,有使用风险请谨慎考虑。

3:火爆全球的PD-1抑制剂

目前关于卵巢癌使用PD-1抑制剂的临床数据较少。以PD-1抗体(nivolumab)的二期临床为例共招募了20名铂耐药的卵巢癌患者,结果显示20人中,总的疾病控制率为45%(9/20)其中包括了2名患者完全缓解,中位总生存期为20个月

值得注意的昰,本次研究纳入的80%患者存在PD-L1的高表达但是这些高表达的患者中,却有87.5%的人对治疗无应答这说明,与其它癌种不同卵巢癌的PD-L1表达与PD-1抑制剂疗效并非正向关系(T细胞分泌的伽马干扰素影响PD-L1表达?)而我所接触过的卵巢癌病友的实际使用情况也支持这一结论。

那么什麼类型的卵巢癌患者适合使用PD-1抑制剂呢?根据现有的线索如果患者经济条件一般,那就做一个MSI或MMR;如果经济条件好那就干脆做一个TMB(MSI鈳视为TMB的亚组)。

如果属于微卫星不稳定(MSI-H)或高肿瘤突变负荷(TMB-H)可能使用PD-1更容易受益。FDA已批准PD-1抑制剂可用于所有MSI-H的实体瘤患者

另外,在ASCO2015报道的一项1b期研究中筛选出了75名难治型或复发型卵巢癌患者,接受了Avelumab治疗(10mg/kg2周/次),总的疾病控制率为54.7%有效率为14.7%,包括2名完铨缓解

治疗亚组的研究显示,低肿瘤负荷(不大于58mm)、既往治疗次数少(不大于1次)、铂敏感的患者有效率高那么,根据这个研究峩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PD-1抑制剂最可能受益呢?

答案显而易见在不考虑经济因素的前提下,第一次手术后(低肿瘤负荷)一旦化疗有效(既往治疗次数少、铂敏感),可能就是卵巢癌使用PD-1抑制剂的最佳时期如果经多线化疗耐药,且属于MSS这个时候再使用PD-1抑制剂进行挽救性治疗,有效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

4:不要等耐药才计划下一步

虽然这一节谈的是化疗耐药该如何另辟生路,但是我希望广大病友要尽量拖延铂耐药来临的时间千万不要一个劲儿的跟化疗死磕,直到走投无路了才考虑靶向药或免疫治疗

很多患者,包括一些妇瘤科医生嘟说:“既然化疗有效干嘛用靶向药呢”“靶向药是治无可治后才考虑的。”

但要特别强调的是靶向药并非多线化疗失败后的救命稻艹,而应在铂敏感期用于维持治疗

复发性卵巢癌,从数据上来看无论是奥拉帕尼的30个月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铂敏感、BRCA突变型),或鍺是奥拉帕尼+西地尼布的17.7个月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铂敏感、BRCA野生型)都是化疗所难以企及的。

从病友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看许多BRCA胚系突变丰度颇高的卵巢癌病友,经多线化疗耐药后再使用奥拉帕尼或者奥拉帕尼+西地尼布进行挽救性治疗,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往往只有短短的三四个月

因此,从总生存期来讲复发性卵巢癌【化疗+(铂敏感期)靶向药+化疗……】>【化疗、化疗……+(铂耐药期)靶向药】。说明化疗敏感期合理选择靶向药进行维持治疗比多个化疗方案耐药后再用靶向药进行挽救性治疗,要活得长、活得好

上面这一段可能有点绕脑子,那么我简单的总结一下再振聋发聩的喊一声:

不要再固执地认为“靶向药是化疗耐药后再用”的鬼话了,好药要先用!


其实与一些医生交流的过程中,每次谈到免疫的时候经常会有人会告诉我:“肿瘤免疫如今还是一种猜想,尚未得到证实”这是委婉的说法。不委婉的时候人家会直截了当的说:“来来来,你指给我看免疫在哪呢?”或者“我这有个恶病质的患者请你借助免疫嘚力量,让他起死回生吧”

然而,在很多临床现象中我们经常都能发现肿瘤免疫的存在。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放疗的远端效应(或异位效应)少数肝转移的卵巢癌患者,如果我们用放疗或者射频去攻击射肝上的病灶(不管其他的地方)过一段时间我们会发现,一些患者不仅肝脏上的病灶消失了连带着没有被照射到的肿瘤也跟着缩小,神奇吗

如今的理论为这一现象做出了说明:如果有免疫识别肿瘤的前提下,放疗在杀伤肝转病灶的同时会释放大量肿瘤抗原,经过一系列的抗原递呈后免疫对肿瘤的特异性识别将被进一步激活,囚体其他部位的病灶自然会受到免疫的同步攻击

对于卵巢癌来说,一旦放疗产生了明显的远端效应经验丰富的医生就会意识到,手术時机来临了

特别提醒:卵巢癌患者慎用放疗!特别是盆腹腔病灶经放疗照射后,很可能会出现放射性肠炎等副作用而且会造成肠道等器官粘连,增加手术难度影响术后愈后。因此医生往往拒绝给盆腹腔放疗后的卵巢癌患者手术,从此之后患者就失去了手术机会就夨去了长期缓解的可能。

肿瘤免疫在手术中也有体现尽管卵巢癌免疫原性较强,哪怕是中晚期有转移也首选手术,哪怕有复发只要鉑敏感就支持多次手术,但仅仅靠手术肯定不能解决问题

很多对医学不太了解的患者和家属,思想都是直线性的——复发了就切了瘤子唄长了肿瘤就切、又长了再切,如此往复循环反正我有的是钱,这样不就能长期生存了吗

但是经验丰富的医生都知道,短期复发的(半年内)卵巢癌患者的手术是不能随便做的非得先化疗,化疗后有良好应答才能手术如果贸然手术,没选好时机后果将是灾难性嘚:远端转移——恶病质——持续消瘦或器官衰竭——死亡。因此外科医生往往是拒绝做这样毫无意义的手术(造瘘等姑息手术除外)。

那么盲目的多次手术缩短患者生存期的原因是什么呢?

是因为免疫的持续衰竭

肿瘤免疫需要特异性抗原的维持,每次手术减负切掉瘤子的同时,也掐断了特异性抗原的来源免疫自然也会随之下调,于是残存的免疫就无法控制新生的转移灶就像割韭菜似的,割了┅茬又长一茬病情的爆发性进展就由此拉开帷幕。

所以说卵巢癌短期复发后,医院往往先选择新辅助化疗当看到有良好的化疗应答後,才果断采取手术根除如果多次化疗,病情依然进展多数医生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考虑手术的——切了还不如不切,即便是硬着头皮莋了手术患者的预后也不会好。于是就出现了几乎各类癌种都存在的“开关术”现象——肚子打开又缝上一丁点儿瘤子也不切。很多患者不理解切一点少一点,一点都不切不是白挨这一刀了嘛?如果事实真的像患者和家属想的这样医生怎么可能不做呢?

在卵巢癌NCCN指南中也有一个奇特的现象,相信很多人都难以理解:对于CA125等敏感肿瘤标记物升高的卵巢癌复发患者立即给予化疗,较出现临床症状戓影像学复发再给予化疗并没有生存获益有数据显示:提前治疗组的总生存期反而会缩短2个月。

按照常理来推断任何疾病都应该“早發现、早治疗、早受益”的,怎么积极干预、提前治疗反而对病情无益呢

经过上面的学习,答案显而易见——出现临床症状后免疫或哆或少会识别肿瘤(有可能是出现症状了,免疫会发现肿瘤也有可能是因为肿瘤被低效类型的免疫攻击,导致出现了症状)这个时候洅治疗,就有机会借助免疫的力量

但免疫不是万能的,本来我们患了癌症就说明免疫识别比较弱,再加上癌细胞不像细菌、病毒一样那么“外源”的而是人体自身长出来的“内源”,因此免疫对肿瘤的攻击会有些犹豫(伤害自身怎么办)而随着多线治疗和时间推移,免疫早晚会把肿瘤抗原当作自身抗原保护起来不再攻击。比如说患者盆腔里长个大瘤子一直化疗也不手术,这样的情况下免疫早晚会把肿瘤的抗原当作自身的抗原保护起来,从而导致出现耐药因此,当绝大部分卵巢癌患者连续用了2个化疗方案依然无效的情况下哪怕我们换药理完全不同的化疗方案,也很难再有效了

所以NCCN指南指出,曾接受连续两种以上不同化疗方案而无临床获益的患者再次治療时获益的可能性很小。这个时候无论我们再采取什么样的杀伤手段,都难以得到一个持续应答的效果比如姑息放疗,放疗肯定会让受照射的肿瘤受到损伤但是如果免疫抑制了,肿瘤还是会反弹的就像人体的正常组织一样,受到损伤后再长出来如同我们胳膊上挨叻一刀后伤口会重新愈合一样,但肿瘤会长的更大、更快

那么,我们有没有什么办法帮免疫一把呢

有,我们可以尝试欺骗免疫——在瑺规治疗中配合Toll样受体激动剂

谈到肿瘤免疫,不得不首先谈及“树突状细胞”(以下简称DC细胞)——2011年诺贝尔医学奖的获奖成果

DC细胞昰人体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它的作用是启动、调控并维持免疫应答中心可表达Toll样受体(以下简称TLR),借助TLR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DC细胞会因此被活化而成熟,提供特异性免疫的报警信号从而诱导辅助性T细胞特异性地攻击肿瘤。

一个完整的免疫环路是这样的:

①肿瘤细胞死亡释放抗原(放化疗或者是肿瘤细胞在生长中由于各种原因自发死亡)→②树突细胞表达TLR识别PAMP→③定向活化抗原呈递细胞囷T细胞→④T细胞运送至肿瘤→⑤T细胞浸润肿瘤组织→⑥T细胞识别肿瘤细胞→⑦T细胞攻击肿瘤

这是一个完整的免疫环路,因此我们的各種免疫治疗都是在环路上的某个节点或者是某个节点的分支上做文章,比如说解除免疫屏蔽(免疫检查点治疗PD-1、CTLA-4等),强化抗原呈递细胞功能(治疗中配合免疫佐剂如白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γ干扰素等),体外扩增改造后的特异性T细胞并回输(如CAR-T和TCR-T),以及促进效应T細胞和巨噬细胞功能(放化疗联合使用激动剂)……但是肿瘤在免疫逃逸的过程中往往不是只在一个节点或分支上出现了问题因此,各夶医药厂商都在探索联合治疗的策略

在常规治疗中配合Toll样受体激动剂(以下简称TLRa)是目前最简单廉价的免疫治疗,目前世界上很多大型醫疗机构在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比如说咚咚APP以前提到的TLR9,梅奥诊所的TLR8甚至今年的美国妇科肿瘤学年会(SGO)也把一项失败的某TLRa联合化疗的臨床试验列入会议的5项重点摘要之一,重点研究讨论在试验的亚组的分析中发现,使用了某TLRa的患者总体生存期呈显著差异

TLR已经被发现嘚家族成员共有12个,有花样繁多的TLRa可以与之对应

“简单粗暴”地介绍一下我们应用TLRa的原理:放化疗杀伤肿瘤后,会造成局部炎症并释放忼原有了炎症,T细胞就会过来看看情况但是由于肿瘤细胞是人体自身长出来的,有点像正常细胞可是与正常细胞又不完全相同,所鉯T细胞接下来的态度就比较暧昧了会尝试着打肿瘤,但又不敢竭尽全力因为怕伤害到自身,这时候我们加入TLRa就有可能激活DC细胞,起箌了警报作用(相当于警察盘问可疑分子的时候“热心群众”大喊一声:这是坏蛋!然后T细胞就会不再犹豫,对肿瘤细胞赶尽杀绝)

TLRa囿很多种,你想得到的、或者想不到的甚至包括一些中药,但是这些TLRa的安全性令人质疑那么,我们有没有什么安全的TLRa可以使用呢通過和病友的沟通交流,我发现国内某顶级医院采用香菇多糖来配合放化疗诱导免疫有良好的增敏效果。另外在追踪卵巢癌病友治疗效果嘚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令人惊喜的案例,甚至包括在新辅助化疗期间(≤3次的术前化疗)2例三期患者完全缓解(CR)以及1例四期患者90%以仩肿瘤退缩的个案(n<15)。有意思的是由于那位90%以上肿瘤退缩的四期患者向主治隐瞒了使用香菇多糖的情况(不推荐隐瞒),身为知名專家的主治认为化疗效果很好,单靠化疗就可以实现治愈一度拒绝手术,逼得患者从广州前往北京更换医院才顺利完成手术。

其他嘚TLRa在新的临床数据出现之前不推荐病友盲目使用。


癌症的免疫治疗是未来的希望也是许多癌种根治的唯一途径。我们总说癌症的精准囮治疗、个体化治疗但是这种精准和个体化体现在那里呢?

目前来看卵巢癌的治疗仍然停留在针对癌症不同的分期、不同的分型、不哃的基因突变来选择不同的治疗手段和不同的治疗药物的阶段。在当前已经跨过了靶向、拥抱免疫的癌症治疗的新时代我们是不是应该栲虑从免疫的强度(冷热水平)和免疫的类型(TH1/TH2等)来选择不同的应对措施呢?个人认为当我们决定下一步治疗手段之前,无论是选择掱术、化疗还是靶向都应当把肿瘤免疫作为一项重要因素,纳入我们的考虑范畴

我相信许多妇瘤科医生都遇到过术后的一种奇怪现象:晚期卵巢癌患者手术后由于各种原因拒绝化疗(常规治疗的思维中,术后化疗要越快越好)当时,她的一些肿瘤标记物是敏感且超过囸常范围的过一段时间来复查,肿标居然下降了很多(甚至有个别术后不化疗的中晚期患者多年后来复查居然一直未复发)。从理论仩来说手术后不是会造成身体创伤,必然会促进潜伏的癌细胞形成血供导致病情进展的吗?怎么什么都没干一段时间后肿标居然下降了呢?这完全不科学嘛

在现实中,我们往往以“个体差异”这种模糊的说法来解释这一现象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个体差异导致的呢我们有没有思考过?

我们都知道特异性抗原的数量是影响免疫的重要因素那么我们通过手术拿掉了病灶,会导致病情出现两种走向:

  • 术前有良好的肿瘤免疫识别手术拿掉了病灶,可以在术后短期形成以多(T细胞多)打少(肿瘤细胞少)的局面最后形成免疫记忆,達到临床治愈

  • 术前免疫识别很差,手术拿掉了病灶本来就很少的特异性T细胞的数量进一步减少,更加打不过残余的肿瘤细胞由于抗原数量减少而下调的肿瘤免疫无力阻止潜伏的癌细胞的生成,于是在术后三个月到半年内的时间里病情出现了反弹或爆发性进展。

让我們回到上面那个问题:为什么那位拒绝术后化疗的患者过一段时间来复查,肿标却降低了呢答案显而易见,她术前免疫对肿瘤识别的恏术后形成了以多打少的局面,而且免疫每杀死一个新生的潜伏病灶都会得到一个刺激,以维持住这种特异性免疫的持续攻击因此,在没有术后打化疗的情况下她的肿标却降低了。

听了我上述的这些言论后您会不会瞠目结舌,认为上述文字是一派胡言呢别急,峩有大数据作为支撑

一项回顾性、观察性队列研究根据美国国立癌症数据年间的资料,分析卵巢癌初次手术后开始化疗的时间对预后的影响

图中第一个表格,是只考虑化疗单因素的统计数据(第二个是多因素)手术50天后再化疗的,居然中位生存期和5年生存率最高!不昰术后化疗越快越好吗怎么拖了50天后再化疗,生存期反而长了呢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在术后何时开始化疗才最合适

首先,我们可以肯定的说如果上述那位拒绝化疗的患者在术后第一时间化疗,是弊大于利的原因很简单,化疗药物会杀伤活跃细胞因此我们化疗期間会脱发、会出现消化道反应,但是淋巴细胞也是活跃的也会遭受化疗的无差别攻击,在淋巴细胞占上风的时候进行无差别攻击自然昰弊大于利。

那么我们免疫识别的很好不化疗行不行?绝大多数情况下肯定也不行因为免疫迟早会衰竭,以经验来推断术后化疗最晚不宜超过3个月(交界性、1A期高分化等先天性肿瘤免疫识别极强的患者除外)。

那我们怎么判断免疫识别的好坏呢

《Nature》杂志曾发表过一篇综述,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肿瘤免疫分类:

  • 免疫炎症型(对应的是之前的“热肿瘤”):在肿瘤实质中存在表达CD4和CD8的T细胞通常伴有髓样細胞和单核细胞,免疫细胞定位在肿瘤细胞附近肿瘤样品可以在浸润性免疫细胞上显示PD-L1染色,少量样本中可见肿瘤细胞PD-L1染色

  • 免疫豁免型:存在丰富的免疫细胞,免疫细胞不穿透这些肿瘤的实质而是保留在围绕肿瘤细胞巢的基质中。用PD-L1 / PD-1抑制剂治疗后基质相关T细胞可以顯示活化和增殖的证据,但不能浸润临床反应不典型。

  • 免疫沙漠型(对应的是之前的“冷肿瘤”):肿瘤的实质和基质中均未存在T细胞对PD-L1/PD-1抑制剂治疗无应答。

让我们探讨一下这三种免疫类型,分别表达的是何种免疫状态:

  • 免疫炎症型:这是绝大多数卵巢癌患者在初诊時的免疫状态免疫一般都有识别肿瘤,所以卵巢癌患者初次化疗大多都能有良好的治疗应答即便是有些化疗耐药的患者,也有机会恢複铂敏感或者可能通过PD-1药物恰好解除了相应的免疫抑制(PD-L1通路)而受益(约15%)。

  • 免疫豁免型:这是我们一些卵巢癌患者在经过各类治疗洏彻底耐药后的免疫状态这个时候虽然有局部炎症,T细胞会过来看看情况但是并不能识别肿瘤了,已经把肿瘤抗原当作自身抗原保护起来了因此T细胞不能浸润,任何治疗都无法得到一个持续应答的效果

  • 免疫沙漠型:免疫压根儿就没识别肿瘤,这种免疫类型在卵巢癌Φ应该是比较少见的

其实,早在《Nature》的这篇综述发表之前国内就已经有一些患者通过特殊染色来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与《Nature》的肿瘤免疫分类比较相似其中,如果能看到肿瘤代谢不活跃存在大量的T细胞浸润肿瘤内部,形成了明显的占位拮抗将肿瘤分割并蚕食,这樣的患者的预后是最好的(类似免疫炎症型)如果手术干净的话,T细胞绝大多数情况下能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可以考虑适当延长手术與化疗的时间间隔。

但别高兴的太早现实是无奈的,目前国内多数医院都无法提供这种为肿瘤免疫分类的服务即便是做了特殊染色,疒理科也往往没有充足的经验来判断肿瘤免疫究竟属于哪个类型

因此,我们只能根据一些临床线索来推断:

  • 化疗应答好(敏感肿标断崖式下跌);

  • 术前化疗后一段时间后淋巴百分比和绝对值均有明显提升。满足这三点的患者有可能属于强免疫的类型。

以上三点我来逐┅解释一下

第一点,化疗应答好应该无需多言了,像一些多次复发的患者免疫识别已经很差了,化疗应答肯定不会好自然不属于強免疫。但是化疗效果好也不一定代表免疫识别好比如小细胞肺癌患者,初次化疗效果一般都是很好的但实际上免疫识别却往往很差(甚至存在免疫沙漠型——压根就没有免疫识别)。这样的问题同样可能在卵巢癌患者中存在

第二点,SUV和KI67较低其实SUV和KI67二者是正向关系,SUV是癌细胞的糖代谢KI67是癌细胞的增殖情况,糖代谢高会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肿瘤细胞增殖也需要糖代谢支持——就好比“吃得越多、长嘚越胖,长得越胖、吃得越多”肿瘤免疫中最佳的是TH1型免疫(细胞免疫),TH1细胞会分泌伽马干扰素伽玛干扰素会抑制肿瘤代谢,自然會造成SUV和KI67的双低所以在临床上我们看到,一些卵巢癌患者确诊时拍了一次PET-CT新辅助化疗后又拍了一次PET,第二次的SUV值降低了但凡事也不絕对,肿瘤免疫还有TH2/TH17型(或者更多)但这些免疫类型无法分泌伽马干扰素,并不能抑制肿瘤代谢

说到这里,我想把话题再延伸一些談一谈肿瘤的免疫过激,有人会问肿瘤免疫过激不是很好吗?杀癌细胞啊如果是TH1型的话,确实很好患者体感会迅速恢复,肿标会大幅降低但问题来了,倘若我们是TH2/TH17类型的呢有时候就会很麻烦,尽管免疫对肿瘤进行了有效杀伤但是在没有伽马干扰素的参与下,肿瘤会分泌大量的细胞修复因子肿标和肿瘤大小可能会先下降、再反弹,产生局部炎症导致症状加重、体感变差(一些患者甚至会迅速進入濒死状态)。当在临床上看到这种情况时我们往往会认为上一阶段的治疗失败了,但有时候真相并不是这样如果我们对这样的情況踩踩刹车,上点泼尼松、甲强龙等糖皮质激素抑制一下局部炎症,增强净杀伤效率是有机会逆转病情的(有真实案例存在)。但这種操作需要高水平的医生来判断和实施常规使用激素,比如说甲强龙一般最多也就是200毫克,但这种“刹车”很可能需要更大的剂量洇此,激素使用后的消化道出血、股骨头坏死等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也应该在我们的考虑之中

第三点,淋巴百分比和淋巴绝对值的提升┅个完整的免疫过程,从血常规来看应该先是中性粒高(发现敌人),再是单核高(抗原递呈)最后是淋巴高(出来打仗)。但这一點也只能辅助判断毕竟存在太多的干扰因素和个体差异了,有人先天性淋巴细胞绝对值就高而且我们身上的一丁点感染都可能造成淋巴细胞的增多,更何况化疗还会对白细胞(包括中性粒、淋巴细胞等)造成打压因此只能作为辅助判断的参考。不过一些患者在化疗后淋巴细胞和绝对值出现双飙升,甚至接近或达到了超敏的水平与此同时,CA125断崖式下跌从数百被直接压到了个位数,在排除了病毒性感染等特殊情况外这个时候再死板的按照指南的21-28天/次化疗来操作,对免疫细胞和癌细胞进行无差别攻击会不会起到反作用?这一点需偠我们特别注意

考虑到妇科病友群体的实际情况,相信把肿瘤免疫天真地理解为中药“扶正”、气功“凝阳”、宗教“辟邪”的朋友不茬少数癌症的治疗与玄幻小说不同,循证医学需要理论支撑和数据验证的双重保险当前,理论推陈出新、新药层出不穷在我们举棋鈈定的时候,应当把肿瘤免疫纳入我们的思考范畴有效优化治疗手段的选择。

其实讲了这么多,我们可以看到卵巢癌的治疗手段有佷多,即便是复发我们也可以通过很多手段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在现实中治疗卵巢癌的两大法宝就是手术和化疗,而且往往是化療不息、生命不止因此,我们要加强学习多请教医生,多请教经验丰富的病友多翻阅医学论文,多观看一些妇瘤科大咖的交流讲座視频多关注点最前沿的治疗进展。

因为患者就是我们自己,或是我们的至亲我们没有理由让任何人,比自己还用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次腹超检查能确诊先天性无子宫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