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主要用于治疗恐怖症治疗的系统脱敏法的心理学家是谁

您的访问出错了(404错误)
很抱歉,您要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1、请检查您输入的地址是否正确。
进行查找。
3、感谢您使用本站,1秒后自动跳转2014 湖南省教师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儿童的心理发展存在着关键期,这是由以下哪位学者最早提出的?(D ) A.瑞士皮亚杰 B.奥地利劳伦兹 C.美国桑代克 D.苏联维果斯基 2.青少年自觉地按照一定的行动目标和社会准则来评价自己的心理品质和能力叫做:(C ) A.心理自我 B.生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自我意识 3.
智商是能力测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简称 IQ,其公式表述为:(B) A.IQ = 智力年龄/实际年龄 X 100% B.IQ = 智力年龄/实际年龄 X 100 C.IQ = 实际年龄/智力年龄 X 100% 联系属于:(B) A.机械学习 B.意义学习 C.接受学习 D.发现学习 5.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包括( D) A.组织教学能力 B 组织管理学生集体的能力 C.组织教学能力和组织学生能力 D.组织 教学的能力和组织管理学生集体的能力 6.班杜拉提出的学习理论是(C ) A.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B.认知建构理论 C.社会学习理论 D.认知识结构理论 7.在缺乏某种先前经验的情况下,靠死记硬背来进行的学习属于典型的(C )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机械学习 D.意义学习 8.场独立与场依存概念的提出者是(D ) A.卡特尔 B.威特金 C.吉尔福特 D.列维托夫 9.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是在(D) A.0~2 岁 B.2~7 岁 C.7~11 岁 D.11~15 岁 10.依照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学习的基本规律有三:效果律、练习律和:(A) A.准备律 B.刺激律 C.失败一成功律 D.成功一成功律 11.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创始者是(C)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加涅 D.苛勒 12. 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 D ) A.自我了解 B.自我实现 C.自我行动 A. 基本教育规律 D.自我临近 D.基本身心规律 13.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什么规律的科学( C ) B.基本教学规律 C.基本心理规律 14.儿童刚刚表现改进错误的行为,家长便取消他看动画片的禁令,孩子随后表现出更多的 改进错误的行为。这种取消厌恶刺激,从而使某一行为反应概率增加的过程是(B) A.正强化 A.前面 B.负强化 B.后面 C.正惩罚 D.负惩罚 C.同时 D.很久以后 15.操作条件作用中,强化出现在反应的(C) D.IQ = 实际年龄/智力年龄 X 100 4.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识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 二、填空题 1.德国心理学家赫尔巴特提出的_四段教学法__,开创了教学心理学的研究 2.美国心理学家__桑代克_对教育心理学的创建具有突出贡献,他的代表作有《人的本性》、 《学习心理》等。 3.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由_廖世承__编写。 4.教育心理学研究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和_预测和控制__作用。 5.在前运算阶段,儿童出现了_象征思维_和直觉思维。 6.洛伦茨发现的,无需强化且在一定时期容易形成的反应叫做__印刻现象_。 7.由皮亚杰提出的认知结构的基本单元, 表现出某种可以重复的动作模式或思维模式被称为 _图式_。 8.桑代克试误学习的学习规律是效果率、练习率和_准备率_。 9.在认知发展的具体运算阶段中,儿童最突出的成就是_获得守恒概念__。 10.联结学习理论主要有经典性条件作用与_操作条件作用__两种。 11.个体将外在事物或他人心智运作
征被称为__________。 12.中学生思维的主要形式是抽象逻辑思维, 其发展的突出特点是由经验型上升到_理论型_。 13.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理论,12-18 岁的青少年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_。 14.奥苏伯尔根据学生进行学习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__意义学习_。 15.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被称为__接受学习___ 17.在学习时由几个能力不同的学生组成小组的学习方式被称为__合作学习_。 18.从内容上可以将自我意识划分为生理的我、_心理的自我_和社会的我。 19.采取__________策略的人一般把重点放在解决一系列问题上。 20.性格可以分解为态度特征、理智特征、_意志特征_和情绪特征。 三、简答题 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2.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3.简述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4.简述如何指导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 5.简述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主要区别 6.什么是正强化、负强化、惩罚?请各举一例说明。 四、论述题 1.依据埃里克森的人格理论,人格发展可分为哪几个阶段?请论述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 素。 2.试述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第四章 一、选择题学习动机1.生学习是为了获得老师和长辈的赏识,根据奥苏伯尔的学习动机理论,这样的学习 动机属于( C ) B 自我提高内驱力 D 求知欲 )有 A 认知内驱力 C 附属内驱力 很大的关系。 A 归因训练 C 缺失性需要的满足 A 生理的需要 C 自我实现的需要 将失败归因于( D )。 A 努力 C 难度 提高的动机激起水平是(C)。 A 低等程度 C 中等程度 二、填空题 1.一般来说,动机具有三种功能:一是激活功能;二是指向功能;三是(强化或维持 ) 功能。 2.学习动机有两个基本成分,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它们是学习需要和 ( 学习期待 )。 认知内驱力 )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 )的 3.到了青年期,( 任务。 5.在学校里,老师经常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班杜 拉认为老师的这种行为属于( 替代性 )强化。 6.在学习动机系统中,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 刺激物叫( 诱因 )。 7.根据维纳的动机归因理论,学生将学习成功或失败归因于( 努力 )比归因于能力 更可能产生强烈的情绪体验。 三、简答题 1.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B 紧张程度 D 高等程度 B 运气 D 能力 B 强化 D 自我效能感的训练 )。 B 安全的需要 D 归属与爱的需要2.行为主义学者斯金纳认为,个体行为动机的激发与这种行为先前所受到的(B3.马斯洛在他的需要层次论中指出,成长性需要是指( C4.某学生考试失败后,家长斥责他时说:“我看你就不是读书这块料”,这实际上是5.关于学习动机的激发水平,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最有利于学习效果4.阿特金森认为,力求成功者追求成就的获取,多选择成功概率为( 50% 2.简述教师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信心的策略。 四、论述题 请从教师的视角阐述:从内、外动机相结合入手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策略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C 4D 5C 二、填空题 1 维持 2 学习期待 3 认知内驱力 4 7 努力 三、简答题 1 答: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主要表现为: 1)一定范围内有一致性; 2)动机的最佳水平随学习任务的难度、学生的个性不同而不同。 2 答: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信心的策略: 1)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2)设置合理的目标; 3)进行归因训练; 四、论述题 答:从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结合入手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策略: 1.使任务更有趣; 2.引发认知冲突; 3.合理使用表扬; 1)有效地应用表扬; 2)以目标结构为基础的评价体系; 4.合适的反馈; 第五章 一、选择题 1.一种学习使另一种学习具有了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或一种学习使另一种学习活动所 需时间或练习次数减少。这种现象属于( A )。 A 正迁移 C 逆向迁移 B 负迁移 D 重组性迁移 学习迁移 50% 5 替代性 6 诱因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形成了报纸、书刊、广播、电视等概念,当这些概念不能解释 “计算机网络” 这个概念时, 就要在原有经验系统中建立一个概括性更高的科学概念 “媒体” 来标志这一事物。这类迁移属于( B ) A 同化性迁移 C 重组性迁移 A 形式训练说 C 经验类化说 A 学习材料的相似性 C 认知结构的组织特征 之间有( C )。 A 共同的分子 C 共同的产生式 二、填空题B 顺应性迁移 D 逆向迁移 B 共同要素说 D 关系转化说 )。 B 对情境中一切关系的理解和顿悟 D 产生式相同3.强调“概括化的原理和经验是迁移产生的关键”的早期迁移理论是( C )。4.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实现学习迁移的最关键的因素是( C5.小学生掌握了 1/2+1/3 的算法,对解答 1/4+1/5 起到促进作用,是因为这两个算式 B 共同的认知结构 D 共同的动作图式1.在数学课上学习了三角方程式以后能够促进物理课中学习计算斜面上下滑物体的加 速度。这种迁移属于(水平迁移 )。 2.1908 年,贾德通过做( 水下打靶)的经典实验,提出了有关迁移的经验类化理论, 该理论强调概括化的原理和经验是迁移产生的关键因素。 3.陆钦斯的“量杯”实验主要研究( 学习定势)对学习迁移产生的消极影响。 4.吉克和霍利约克提出,学习材料的相似性包括(结构特征)的相似与表面特性的相 似。 5.桑代克认为只有当两种学习之间具有相同因素时,才会发生迁移,而(伍德沃斯) 则把相同元素说改为共同要素说,认为只要两情境中有共同成分就可以产生迁移。 三、简答题 1.简述影响迁移的因素。 四、论述题 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积极的学习迁移?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C 4C 5C 二、填空题 1 水平迁移 2 水下打靶 3 定势 4 结构特征 5 伍德沃斯 三、简答题 答:相似性;原有的认知结构;学习定势 四、论述题 答: 1 精选教材,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2 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 教授学习策略 5 在真实生活中学习第六章 一、选择题知识的学习1.根据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C )。 A 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 C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A 符号学习 C 命题学习 3.以下选项中属于程序性知识的是( D )。 A 关于鸟的内涵 C “九.一八”事变的真相描述 ( B )。 A 实物直观 C 言语直观 A 42% C 50% 二、填空题 1.理性知识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包括概念和( 命题 )两种形式。 2.在学过正方体、长方体、拦河坝等形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再学习一般柱体的体积 计算公式。这属于(上位)学习。 3.知识学习主要是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包括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知识的 提取)三个阶段。 4.在前人认识的指导下,通过感性知识经验进行自觉的加工改造,揭示事物的一般的、 本质的特征与联系的过程属于(理性)概括。 5.不包括或只包含一小部分概念或规则的主要属性和关键特征的例证属于(否定 )例 证。 B 模像直观 D 形象直观 B 66% D 20% B 候选人简介 D MP4 使用说明书 B 具体知识和抽象知识 D 一般知识和特殊知识 B 概念学习 D 上位学习2.对若干概念之间关系的学习被称为( C )。4.课堂上,教师出示的经过放大了的标有原子核与电子结构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属于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在学习了 20 分钟以后,知识就被遗忘了(A )。 6.在教授“鸟”的概念时,除了选择在天上飞的麻雀、燕子、鸽子等作例子外,还要选择 一些不能在天上飞的鸟类(如鸡、鸭等)作例子,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了解“前肢为翼、无齿 为喙”是鸟的关键特征。这里的“鸡、鸭”例子就是教学中常用的概括方法之一(变式)。 7.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 )%时,记忆效果最好,超过后效果并不递增, 很可能引起疲劳而成为无效劳动。 三、简答题 1.简述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 2.简述课堂上有效概括的方法。 四、论述 1. 学生日常直觉经验中常常具有与科学理论相违背的认知体系, “大地是扁平的” 例如 、 “太阳围着地球转”、“重的物体会更快地落地”等。请问,这是什么现象?在教学中该如 何处理? 2.试述课堂上提高知识直观的有效方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D 4B 5A 二、填空题 1 命题 2 上位 3 知识提取 4 理性 5 否定 6 变式 7 150% 三、简答题 1 答: 1)深度加工与主动参与; 2)运用记忆术; 3)进行组块化编码; 4)适当过度学习; 5)合理进行复习; 2 答: 1)用好正、反例证; 2)正确运用变式; 3)科学地进行比较; 4)自觉地进行概括; 四、论述题 1 答:这是错误观念。应该在教学中采取措施促进学生错误观念的转变: 1)诊断错误观念; 2)引发认知冲突; 3)理解新观念; 4)应用新观念; 5)反思观念转变过程。 2 答:课堂上提高知识直观的方法: 1)灵活运用各种直观的形式; 2)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 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性对象的特点;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教育心理学(中学)第七章至第九章练习题一、 选择题: 1、在技能形成的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的表示方法用( 、图示 、坐标 、遗忘曲线 、原型内化阶段 、练习曲线 ) 、原型操作阶段 )的掌握为前提 、程序性知识 ) ) 、利用言语来标志练习 、原型定向阶段 )2、加里培林及其心理学派的著作中,被称为“物质或物质化阶段”是( 、原型设计阶段 、感性知识 、动作效应上 3、在学校学习中,技能的学习以( 、理性知识、陈述性知识4、在原型内化阶段,培养的重点应该放在考察学生言语的( 、动作本身 、对动作的认知 、学习应循序渐进 、先要有准备动作 、展开性 ) 、客观性 ) 、内潜性 、观念性5、在动作技能学习的早期阶段,教师的示范不宜过快。这种现象最适当解释是( 、人的短时记忆容量有限 、防止过早出现疲劳 、外显性 、外显性 、客观性 、展开性6、操作技能就其动作结构来看,具有( ) 7、心智技能的执行具有(8、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 、意识和能力构成 、组织策略、规则和技能构成 、认知策略构成 、元认知策略 、精细加工策略、经验和方法构成9、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是使用了( ) 、复述策略 10、以下学习策略从分类上看,不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 、调整阅读速度 、获得个别指导 、自我测查 11、测验时跳过某个难题,先做简单的题目,这属于( ) 、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 12、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 )的记忆策略 、精细加工策略 )、重新阅读 、感知性、理解性、计划性、调节性 )13、 一个人根据自己的总体目标, 对时间做出总体安排, 并通过阶段性的时间表来落实, 对每天的活动,都要列出一张活动顺序表来,这是属于( 、资源管理策略 、复述策略 、组织策略 ) 、复述策略 、做笔记策略 、精细加工策略14、 在学完一篇逻辑结构严密的课文以后, 勾画出课文的论点论据的逻辑关系图以帮助 理解和记忆。这种学习方法属于( 、精细加工策略 的目的是( ) 、牢记题目内容 、有效地监控审题过程 、问题结构 表现。 、流畅性 、流畅性 问题 、发现问题 、思维定势 、创造性人格 二、填空题: 1、就有效的操作技能而言,模仿需要以 认知 2、学校中技能的学习以 程序性知识 的掌握为前提。 3、 内化 是外部动作向内部的转化,即内部动作映像形成的过程。 4、 原型操作 是心智技能形成的一个过程,指根据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把头脑 中建立起来的动作程序以外显的方式付诸实施。 5、模仿的实质是将头脑中形成的定向映像以外显 实际动作 表现出来。 6、操作熟练地内在机制是在大脑皮层中建立 动力定型 。 7、指导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十分类似,由激发、讲演、 练习 、反馈和迁移等环 节构成。 8、 元认知 是关于个人对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知识的能力。 学习方法 预测 。 。 9、学习策略的构成因素主要包括元认知、学习的调节与控制和 10、交互式教学旨在教学生四种策略:总结、提问、析疑和 为基础。 、理解问题 、原型启发 、提出问题 、功能固着 ) 、创造性勇气 、验证问题 ) 、酝酿效益 20、常常用电吹风来吹头发,却没有想过用它烘干潮湿的衣服,这种属于( 21、创造性的基本结构中不包括( 、创造性思维 、变通性 、变通性 、指向性 、独创性 、独创性 ) )的 、聚合性 18、随机应变,触类旁通表现出了思维的( 、问题线索 、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的表征 、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 )的过程 )的 、问题内容 、问题空间 、组织策略15、数学教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学生审清题意,必要时可以画示意图。这样做16、认知心理学把理解问题看作是在头脑中形成(17、一个人面对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能产生大量不同的观念,这是思维(19、人们经常借助于外在的具体形式,如画图表,路线图等表征问题,这是(、创造性意识 11、生成性学习就是要训练学生对他们所阅读的东西产生一个类比或表象, 如图形、图像、表格和图解,以加强其深层理解。 12、认知策略因所学知识的类型而有所不同,复述、精细加工和组织策略主要是针 对 陈述性学习 知识的。 13、同质不同形的呈现各种问题的例证的方式叫做 问题的变式。 14 一般认为,影响创造性的因素主要有环境、智力和 个性 。 15、 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中, 使用手段 ―― 目标分析法的关键是 把大目标分成子目标 。 16、常用的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有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思维、自我设计训 练和 头脑风暴训练 。 17、科学家调查发现, 重要动力。 18、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包括目的性、认知性和 序列性 三、简答题: 1、技能的本质是什么,它与知识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2、有效的操作技能的模仿和学习应当遵循哪些条件? 3、心智技能的原型内化阶段的教学要求有哪些? 4、简述学习策略的特征及其意义。 5、简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使用学习策略。 6、简述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的异同。 7、简述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 8、简述智力与创造性的关系。 9、简述创造性的思维策略训练。 四、论述题: 1、联系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操作技能的训练? 2、根据我国教育心理学家提出的心智技能三阶段论,谈谈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哪些事 项? 3、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谈谈促进学习策略教学的有效措施。 4、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将策略教学落实到每节课中? 5、联系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6、谈谈如何结合具体的学科教学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好奇心 是发明创造的源泉,也是创造性活动赖以进行的(附第 7 至 9 章答案)一、 选择题: 1、D 2、C 3、D 4、A 二、填空题: 5、A 6、C 7、C 8、A 9、B 10、B 11、B 12、B 13、A 14、B `5、B 16、 D 17、A 18、B 19、B 20、C 21、D 1、认知 2、程序性知识 3、内化 4、原型操作 5、实际动作 6、,动力定型 7、练习 8、 元认知 9、学习方法 10、预测 11、生成性学习 12、陈述性学习 13、问题的变式 14、个性 15、把大目标分成子目标 16、头脑风暴训练 17、好奇心 18、序列性 三、简答题:(见教材要点) 四、论述题:(见教材要点)第十、十一、十二章心理学练习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社会学习品德理论是由( C )提出的。 A.埃里克森 B.费斯廷格 C.班杜拉 D.皮亚杰 )。2.受到他人或规范的压力,个体产生的符合他人或规范要求的行为称为( C A.模仿 B.从众 C.服从 D.认同3. 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 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 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称之为( A.模仿 B.从众 C.认同 D )。 D.内化4.采用道德两难故事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B )。 A.斯腾伯格 B.柯尔伯格 C.埃里克森 D.弗洛伊德5.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 人相接近称之为( D )。 A.模仿 B.从众 C.服从 D.认同6.品德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 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C )。 A.新观点 B.认知结构 C.价值体系 D.策略系统7.从整体发展来看,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时期大致在( B )。 A.一年级 B.三年级 C.五年级 D.六年级 8.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称为( A)。 A.态度的认知 B.态度的评价 C.态度的情感 D.态度的意向 9.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 A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向 D.道德行为10. 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 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属于 ( B )。 A.习俗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权威水平 )。11.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联想而发生的情感体验称为( B A.直觉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B.想象的道德情感 D.认知性道德情感12.表现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或当个体出现了与自己的价值标准相反的 行动时,会感到内疚、不安,此时其态度与品德的形成阶段主要处在( C )。 A.依从 B.认同 C.内化 D.参与13.态度改变和品德形成的阶段可划分为( C )。 A.顺从、认同和内化 C.逆反、认同和内化 B.顺从和认同 D.认同和内化14.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B )的儿童对行为的判断主要是根据客观结 果,而不是考虑主观动机。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公正阶段 15. 在柯尔伯格道德判断发展阶段论的观点中, 只根据行为后果是否受惩罚来判断 对错的儿童,其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处于( A A.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 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 )。B.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 D.“好孩子”取向阶段16.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它是( A )。 A.比较稳定的 C.时稳时变的 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 D.比较不稳定的 17.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 C A.自律道德 B.无道德规则 C.他律道德 D.依存性道德)。18. 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 向称为( A )。 A.品德 B.态度 C.意向 D.个性19.根据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去判断是非善恶,超越现实规范的约束的道德发展 阶段是( A )。 A.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C.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B.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D.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 D.自我中心阶段20.规则对儿童没有约束力的阶段是( D A.权威阶段 B.可逆性阶段 C.公正阶段21.( D )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系统研究认为儿童道德发展包括两阶段,道德教育目 标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 A.班杜拉 B.柯尔伯格 C.加涅 D.皮亚杰 )。 D.10―12 岁22.皮亚杰认为形成儿童道德的他律道德在( B A.0―5 岁 B.6―8 岁 C.8―10 岁23.清楚地意识到道德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称为( C )。 A.直觉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B.想象的道德情感 D.形象的道德情感24.在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中,对榜样的模仿属于哪个阶段?( B )。 A.依从 B.认同 C.同化 D.内化25.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在于培养( A )。 A.道德认识 B.道德信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意志 )。26.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 C A.“好孩子“取向阶段 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 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 )。27.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B A.知识经验B.观念和信念C.道德认识D.道德观 )。28.一个人的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D A.与生俱来的 C.是实践锻炼的结果 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29.儿童容易模仿影视片中反面人物的行为,结果导致不良品德。为了避免影视片的消 极影响,根据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适当的做法是( D A.避免学生观看类似影视片 B.对有模仿行为的儿童进行说服教育 C.影视片中尽量少描写反面人物 D.影视片应使观众体验到“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30.研究表明,大多数 9 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少数青少年的道德判断处于(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31.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B A.认知成分 C.后习俗水平 D.无规则水平 )。 C.意志成分 D.行为成分 A )。 )。B.情感成分32.要做好心理辅导工作,不能遵循的原则有( D )。 A.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C.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产物。 B.后天教养 D.个体先天素质与后天教养 D )。 D.心理评估 C ) 。 D.5 级 )。 B.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 D.教师中心原则 D )。 D.雅各布松 C.艾里斯33.首创全身松弛训练法的心理学家是( 34.人格障碍是( D A.个体先天素质 C.不良习惯35.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 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 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称为( A.心理测验 A.1,2,3 级 A.过分依赖 C.受到批评,心里不高兴 A.斯金纳 B.沃尔朴 B.心理咨询 B.9 级 C.心理辅导 c.3,5,7 级 B B.吸烟 D.一到考试身体就有不适反应. )。 C.艾里斯 D.雅各布松36,评定量表将欲观察的学生各项心理特质或行为列于表上,通常分为( 37.下列哪些中学生的表现不属于心理行为问题(38.首创主要用于治疗恐惧症的系统脱敏法的心理学家是( B 39.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称为( A A.行为塑造 A.观察法 A.认知测验 C.人格测验 A.社会适应 B.行为训练 B.自述法 c.行为矫正 C.评定量表 B.能力测验 D.智商测验 A )。 B.社会化人格 c.精神面貌 D.精神状态 D.行为强化 )。 D.轶事记录 40.日记,周记,作文等是下列哪种方法的具体形式( B 41.在心理测验中,成就动机测验属于( C )。)。42.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43.学生害怕在社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 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这种心理状 态是一种 ( C )。 B.恐怖症 c.焦虑症 D.强迫症 )。 A.抑郁症44.关于考试焦虑症的处理,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考试焦虑症必要时可以心理治疗配合抗焦虑的药物来处理B.学业压力和考试焦虑会形成恶性循环,令考试焦虑症越来越严重 C.考试焦虑症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学生内部的压力, 所以只要处理好学生的心态和观念就 可以了 D.系统脱敏法是治疗考试焦虑症的方法之一 45.辅导老师将接受辅导学生表达出的思想,观念或流露出的情绪,加以综合整理,用 自己的语言再表达出来的会谈技术为( A.鼓励 B.反映 C.澄清 B.代币奖励法 D.情绪辅导法 )。 B.替代强化 D.概括强化 )。 B.应有的责任能力 D.道德精神面貌 A )。 D.询问 C.鼓励 )。 C.掌握学习法 D.头脑风暴法 B )。 D.询问 B )。46.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作为奖励替代物来使用,这属于( A.行为塑造法 C.系统脱敏法 A.直接强化 C.具体强化 A.积极的社会功能 C.应有的责任义务感 A.会谈 B.倾听47.学习者因榜样受到强化而使自己也间接受到强化,我们称这种强化为( B48.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 A49.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是(50.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 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 B A.讲授法 B.发现法51.学生将特殊对象、现象或行为与一定的价值标准相联系,对所学内容在信念和态度 上表示正面肯定属于( D )。 A.接受B.价值体系个性化C.反应D.形成价值观念52.在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中,( C 越原先的学习内容。 A.知识 A.有影响 B.应用)是最高水平的认知领域的学习目标,要求超 D.综合目标C.评价目标53.研究表明,学生座位的安排对于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D )。 B.没有影响 C.几乎没有影响 D.有实质性影响 D.情境教学 D.教学策略 D.任务执行 54.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称之为( A )。 A.个别化教学 B.指导性教学 C.合作教学 A.教学目标 A.目标分类 的程度的是( b )。 A.程序教学 标的( b )层次。 A.应用 A.反应 B.综合 B.接受 C.领会 D.评价 )。 D.价值体系个性化。 59.通常人们所说的态度和欣赏属于情感目标的( c C.形成价值观念 )。 60.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C B.掌握学习 C.情境教学 D.计算机辅助教学 58. 在布鲁姆的认知领域教学目标中, 能够发表一篇内容独特的演说或文章属于教学目 B.教学目的 B.目标表述 C.测评 C.任务分析 55. A )是评价教学结果的最客观和可靠的标准, ( 教学结果的测量必须针对于此。 56.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系的各种子目标的过程称之为( c )。 57. 认为只要给了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 学生就对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A.学习动力缺乏最主要的表现是厌学。 B.要让学生掌握上课记笔记的学习技巧,养成上课记笔记的学习习惯,教师应该令人 信服地让学生了解记笔记的作用,具体方法以及如何使用笔记。 C.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的学习方法是相同的,所以应该从小学起就全面指导学生 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D.成绩好的同学也会有厌学情绪。 61.教学过程中的首要事件是( A A.引起学生注意 C.唤起先前经验 A.各种智力活动 C.各种子目标 A.具体目标 C.心理目标 )。 B.提示教学目标 D.呈现教学内容 )。 B.各种课堂行为 D.教学阶段 B.行为目标 D.心理与行为相结合的目标62.任务分析必须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连的( C63.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陈述的教学目标是( D )。64. 有些课题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 如果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地掌握 这种知识和技能,则宜于采用( D )。 A.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学习 C.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B.合作学习策略 D.师生互动策略65.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 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称之为( B )。 A.教学策略 A.知识 A.斯金纳 A.知识 A.斯金纳 A.弗洛伊德 B.教学方法 B.领会 C.应用 C.教学目标 D.分析 D.布鲁纳 )。 D.学习方法 66.在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中,( C )代表较高水平的理解。 67.发现学习的首倡者为美国当代认知派心理学家( D )。 B.桑代克 B.领会 C.普莱西 68.在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中,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是( A C.综合 D.评价 D.加涅 B )。 D.杜威 69.在个别化教学中,程序教学的发明人是( B )。 B.普莱西 B.布卢姆 C.布鲁纳 C.皮亚杰 70.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的是(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态度的结构包括认知成分、 情感成分 和行为成分。 2.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 心理特 征 和倾向。 3.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 直觉的道德情感 、想象的道德情感和 伦理的道德情感三种。 4.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行为技能和道德 行为习惯 两个方面。 5.依据皮亚杰的研究,儿童道德发展大致可分为 他律道德阶段 和自律道德阶段。 6.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格通过大量研究,将儿童道德判断分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 和 后习俗水平 三个水平。 7.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格的理论,儿童道德判断处于前习俗水平的对应发展阶段 为 惩罚服从取向 和相对功利取向。 8.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格的理论,儿童道德判断处于习俗水平的对应发展阶段为 寻求认可取向和 遵守法规取向 。 9.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中学生伦理道德的发展具有 自律性 和言行一致的特点。 10.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的阶段依次为依从、认同、 内化 。 11.根据皮亚杰的观点,个体道德在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中,有重大影响的因素是 认知能力和 社会关系。 12. 班杜拉 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及大量的实践经验都证明,社会学习是通过观察、模仿 而完成的, 态度与品德作为社会学习的一项内容, 也可以通过观察、 模仿榜样的行为而习得。 13. 想象的道德情感 是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想象而发生的情感体验。 14.影响态度与品德的学习的内部条件是认知失调、 态度定势、道德认知。 15.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 内心体验。 16.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各种态度都是通过 个体与环境 相互作用而形成或改变的。 17. 伦理道德 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 18. 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 跟随他人行动的 现象。 19. 与依从相比, 认同更深入一层, 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 行为具有一定的 自觉性 主动性、稳定性等特点。 20.了解中学生 态度与品德 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进行道德教育和培养良好态度的依据 与出发点。 21.依从阶段的行为主要受控于 外在压力,而不是内在的需要。 22. 品德不良 是指经常违反道德准则或犯有较严重的道德过错行为。 23.态度是一种 内部准备 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24. 能力 决定个体能否顺利完成某些任务, 而态度则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 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25. 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动、 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某个任务的自觉行 为,也就是说,是认识与 行为 的统一。 26.小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具有依附性,同时也缺乏原则性,但发展的趋势是稳定的、 和谐的。 27. 自觉纪律是出自内心要求而非外力强制的纪律,其形成过程是将外部的教育要求 转化为内部的需要。 28.道德情感渗透在人的道德观念 和道德行为中。 29. 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 常用而有效的方法 有说服、 榜样示范 、群体约定与奖惩等. 30.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31.服从是指在权威的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规 范要求一致的行为。 32.道德统一性包含两层含义, 自我认同 和寻求超越性意义。 33. 对人性的尊重 是道德行为的根本机制。 34.品德学习的两种形式是亲历学习和 观察学习 。 35.道德是一种 社会 现象,它的存在依赖整个社会的存在。 36.小学生的品德发展明显地表现出自觉纪律:其形成过程具体要经过三个阶段:一是 依靠外部教育要求阶段;二是过渡阶段;三是纪律原则变成 自觉行动 的前提。 38.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进行心理辅导,都必须以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为前提。 阶段。 37.帮助学生形成对教师、集体的积极的态度定势或 心理准备 是使学生接受道德教育 、 39.强迫症一般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406.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包括全身松弛训练, 系统脱敏法和肯定性训练。 41.心理辅导中人际关系的主要特点是 积极关注,尊重,真诚与同感。 42.在用观察法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时,常用的记录方式有 项目检核表,评定量表, 轶事记录。 43.会谈是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可分为 评估性会谈 与影响性会谈。 44.1948 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应包括生理的,心理的社会适应等方 面的健康, 1989 年,又在健康的涵义中增加了 道德 的健康。 45.心理评估可采用心理测验这类 标准化方法, 也可采用观察法这种 非标准化 法。 46.在评估性会谈中的询问,少提 封闭型 的问题,多提开放型的问题。 47.心理测验按照所要测量的特征大体上可分为认知测验和 人格测验 测验 。 48.习惯上, 人们用 心理困扰 几类心理健康问题。 49.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可归纳为学会调适, 寻求发展 两个方面。 50.以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应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称之为 焦虑症 。 51.所谓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 人际关系 ,学校辅导教师运用其专业 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 52.心理健康教育包括针对心理疾患而进行的矫正性心理健康教育, 和针对 心理潜能开 发 而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 53.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总体情况而言,其重心应该是心理素质教育。 54.心理健康教育对象应以 正常 的学生为主。 55. 如果教学目标侧重知识或结果, 则适宜于选择接受学习, 与之相应的教学策略是 讲 授教学。 56.在进行任务分析时,教师要从 最终目标出发,一级子目标一级子目标地揭示其先 决条件。 57. 依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 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由低到高分为知识、 领会、 应用、 分析、 综合 和评价等六个层次。 58.课堂教学环境包括课堂物理环境和课堂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59.在进行任务分析时,教师要反复提出这样的问题:“学生要完成这一步,预先要具 备哪些能力?”一直追问到 学生的起始状态 为止。 60.教学设计主要体现在设置教学目标、组织教学过程和 选择教学策略三个方面。 61.教学设计是指在实施教学之前由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进行规划 和组织并形成设计方案的过程。 62.发现教学又称启发式教学,主张让学生通过 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合作学习概念 或原理。 63. 行为目标的陈述必须具备四个要素: 行为主体 、 行为动作、 行为条件和行为标准。 64.对所学知识材料的记忆,包括具体事实、方法、过程、概念和原理的回忆。 、 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分别指称严重程度由低到 高的 的方 65.依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接受、 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 价值体系个性化五个等级。 66. 教学方法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 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 采取的 教与学 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 67.依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动作技能目标可具体分为知觉、模仿、操作、准确、 连贯和 习惯化。 68.教学策略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 教学目标 的一切活动计划。 69. 布卢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 情感和 动作技能 三大 领域。 70.在向学生陈述教学目标时,要注意运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确保学生理解目标和 结果,形成 心理定向。 三、简答题。 1.简述态度的内涵。 2.简述态度的结构。 3.简述品德的内涵。 4.简述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5.什么是品德,品德与道德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6.简述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 7.简述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 8.简述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9.简述培养态度与品德的常用方法。 10.在态度与品德的培养中,怎样进行有效的说服? 11.简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12.什么是心理健康?衡量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13.如何理解与把握心理健康的标准? 14.简述心理评估的意义. 15.简述心理辅导工作应该遵循的原则. 16.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何意义? 17.为了使会谈富有成效,辅导教师应掌握哪些专门技术? 18.什么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有哪些? 19.简述行为目标的陈述所要具备的要素。 20.教师在选择教学媒体时应考虑哪些具体因素? 21.简述指导教学的主要活动或要素。 22.简述布鲁纳发现教学的教学设计原则。 23.发现教学经历的四个阶段是什么? 四、论述题。 1.在态度与品德的培养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说服? 2.试述利用群体约定培养学生的态度与品德的操作程序。 3.试述品德的心理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4.阐述代表性的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5.从心理学技术角度,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品德? 6.有人建议,在教育实践中,“要多使用奖励,而尽量少用惩罚”。请阐述你对这种 建议的看法。 7.一位教师试图使学生形成利他的习惯。他采用的方法是提供榜样化,其中的强化是 当场表扬。试分析: (1)这种方法最初可能使学生形成的是什么? (2)使用这种方法形成利他习惯的内外条件是什么? (3)仅仅以表扬作为强化物能使学生形成持久的利他习惯吗? (4)形成高尚的利他习惯还需要什么条件?提供自私的榜样对形成这种习惯有必要吗? 8.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9.试述代币疗法的优点. 10.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11.联系实际,谈谈如何保持学生心理健康. 12.试述加涅的教学事项理论的主要内容。 13.试述设置教学目标的意义。 14.如何陈述教学目标? 15.关于教学目标分类的主要理论有哪些? 第十三章 课堂管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卷的选择题栏内。) 1. 学生“品德差、学习差,几乎没有合作行为,而且谁也不知道该做什么”,这是学 生对( )领导方式的典型反应。 A.民主型 B.放任自流型 C.仁慈专断型 D.强硬专断型 2.学生在课堂上常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做小动作,提问时没有人发言等,这样的课 堂气氛属于( )。 )。 D.群体规范 A.积极的 B.消极的 C.对抗的 D.不能确定 3.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称之为( A.群体气氛 B.群体压力 4.班级、小组、少先队属于( )。 )。 C.群体凝聚力A.一般群体 B.正式群体 C.非正式群体 D.特殊群体 4.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群体是( A.联合群体 B.正式群体 C.松散群体 D.非正式群体 5.“将心比心”运用了( A.移情 B.心胸豁达 )这一心理机制。 C.期望 D.人际吸引 6.有的心理学家把表现为破坏课堂秩序.不遵守纪律和不道德行为学生的行为称作 ( )。 A.冲动型问题行为 B.扰乱性的问题行为 C.多动型问题行为 D.自律障碍行为 7.教师对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称之为:( A.课堂管理 B.课堂纪律 C.课堂规范 8.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 ) )。 D.课堂控制A.维持动机作用 B.促进和维持功能 C.思想教育作用 D.培养纪律功能 9.课堂气氛往往有其独特性,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即使是同一个课堂,也 会形成不同教师的( A.教学风格 称为( )。 B.监督式领导 B.课堂气氛 C.参与式领导 C.课堂管理 D.放任型领导 )。 )。 B.教学方法 C.教学氛围 D.气氛区10.注重创造自由空气,鼓励自由发表意见,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的教师领导风格 A.专制型领导 A.课堂规范 为称之为( )。 B.多动行为 C.问题行为 D.强迫行为 )的处理方11.课堂中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称之为(D.课堂纪律12. 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 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 A.违纪行为 法最为适宜。 A.言语提醒 A.群体压力 B.非言语暗示 B.群体动力 C.有意忽视 C.群体凝聚力 )。 C.班干部的不同类型 D.对同学 D.暂时隔离 ) D.群体规范 14.影响着群体与每个成员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就是:(13.某个学生在课堂上故意弄出响声以引起教师的注意,这时,采取(15.在班主任轮换时,有些老师通常感到很难接替一位优秀班主任的工作,却能顺利地 接任一个新班,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A.对教师的定型期望 和家长的态度 B.学校领导的类型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本大题共 20 个空,每空 1 分,共 20 分。把 答案填在答题卷的填空题栏内) 16.课堂管理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教学和评价具有促进和 维持_的功能。 17.课堂的三大要素包括学生、学习过程和_学习情境。 18.课堂情境结构包括班级规模的控制、课堂常规的建立和_学生座位的分配_。 19.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不成文的_非正式规 范_。 20.教师的领导风格有参与式领导和监督式领导_。 21. 学校里的群体可分为由教育行政部门明文规定的正式群体和个体在相互交往中基于 个人的好恶、兴趣爱好等形成的__非正式群体。 22.人们在交往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称为_人际关系。 23.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以分成积极的、消极的和_对抗的_三种类型。 24.勒温将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种类型,其中民主型_课堂 气氛最佳。 25.课堂教学结构包括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课程表的编制 及教学过程的规划。 26. 影响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是教师、 学生和课堂情境三大要素的相互协调程 度。 27.课堂结构包括课堂情境结构与课堂教学结构__。 28.课堂纪律的四种类型分别为教师促成的纪律、集体促成的纪律、任务_促成的纪律 及自我促成的纪律。 29. 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是教师的领导方式、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 教师的情绪状态。 30. 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的_软环境_, 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 合状态。 31. 课堂管理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_人际关系_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 过程。 32.吸引与排斥、_合作与竞争是课堂里主要的人际关系。 33.预防__是处理问题行为的最好方式。 34.我国心理学家综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根据学生行为表现的主要倾向,把课堂问题 行为分成两类:外向攻击型问题行为和_内向退缩型问题行为_。 35、一般认为,在中学阶段,班级人数控制在_25--40_人最为合适。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简答题 栏内。) 36.简述群体的特征。 37.应怎样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 38.简述课堂纪律的类型。 39.课堂管理的目标是什么,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40.课堂情境结构包括哪些内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论述 题栏内。) 41.如何理解课堂中的问题行为,应该怎样正确对待? 42.八年级四班是学校出了名的“捣蛋”班级,很多老师都不愿意到该班去上课。这学 期,学校安排张老师担任四班的语文老师。第一天上课时,张老师还在楼梯间就听到班里传 出的喊叫声,在课堂上,同学们说小话、吃东西、随意走动的现象比比皆是,即使听课的同 学也时常问一些与主题无关的问题,引起大家哄堂大笑,弄得张老师筋疲力尽,哭笑不得。 面对这样的班级,你将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呢?你会怎样来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呢?第十四章 教育测量与评价模拟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卷的选择题栏内。) 1.采用性格量表对学生进行测量,他们在一个月后的结果与六个月前和三个月前的得 分大致相等,这表明测验的( A.效度 )较高。 ) B.信度 C.区分度 D.相关度2.关于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分类,按教学评价的功能分类可分为( A.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 B.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 C.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 D.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3.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 A.做出分析 B.做出判断 C.进行评估 D.做出决策 4.常用的非测验的评价技术有案卷分析、观察和( A.情感评价 果的评价方式称为( A.常模参照标准 B.轶事记录 )。 B.正式评价 C.标准参照评价 )。 D.事务记录 )。 C.等级评价量表 )。 )D.行为检查单5.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根据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来报告评价结 D.非正式评价6.通过对学生的家庭作业或课堂练习、论文、日记、手工制作的模型绘画等各种作品 进行考察、分析并形成某种判断和决策的过程称为( A.个案研究 A.信度 B.观察分析 B.效度 C.难度 C.案卷分析 D.区分度 ) 。 C.诊断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 )。7.―个测验能够测量出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称为(8. 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 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的测定称为 ( A.配置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9.测验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A.基本过程 B.全部过程 C.主要过程 D.系统程序 10.为了减少误差,测验在编制、施测、评分以及解释等方面都必须遵循一套( A.系统程序 11.( B.严格规则 C.系统规则 D.标准规则 )不是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越性。 )。A.客观性 B.计划性 C.可比性 D.公平性 12.关于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分类,按教学评价的严谨程度可分为( A. 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B. 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 C. 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 D.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13.下列不属于观察评价技术的是( )。 A.行为检查单 B.轶事记录 C.成长记录袋 D.等级评价量表 14. 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按一定测验理论和技术, 根据全国或地区所有 学校的共同教育目标来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 A.智力发展的测验 于( )。 B.结构的测验 )。 C.能力形成的测验 D.成就水平的测验15. 为了考查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情况, 让学生编制一份测验小学两步应用题的测题属 A.形成性测验 B.间接测验 C.非正式测验 D.操作评价 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本大题共 20 个空,每空 1 分,共 20 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的填空题栏内)16.在主观类型题目的论文题型中,简答题属于有限制的问答题_。 17.教学评价是一种系统化的持续的过程,包括确定评估目标、搜集有关资料、_描述 并分析资料、形成价值判断以及做出决定的步骤。 18.问题解决题通常有两种形式,即 直接测验_和间接测验。 19.关于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分类,单元小测验属于总结性评价。 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 20.为进行有效的观察,教师可采用行为检查单、轶事记录、等级评价量表等方式。 21.考察测验有效性的指标主要有信度、效度、区分度。 22.在教学评价中,评分标准一般分为_相对标准 和绝对标准两种。 23.区分度是指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_。 24.依据评价的功能,教学评价有诊断性评价和配置性评价。 25. 细目表是将考试具体化的最重要的工具。 其形式是两维表, 一般纵栏表示学习结果, 横栏表示课程的内容或范围。 26.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越性表现在具有客观性、计划性和可比性。 27.教师自编主观题的类型包括论文题和问题解决题_两类。 28. 对认知和技能领域的学业成就的评价最常用的评价手段包括标准化成就测验、 教师 自编测验。 29.1926 年,_陶行知本着“教学做合一”思想,编制了我国最早的一份较全面的学校 评价量表《乡村小学比赛表》。 30.依据评价的严谨程度,教学评价可分为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_。 31.客观题包括选择题、是非题、匹配题和填空题。 32.教学评价的报告方式常用的有分数制、等级制和观察报告等。 33.教学评价内容包括认知、情感和_技能_三方面。 34.论文题一般较常使用的有两种类型,即有限制的问答题和开放式论文。 35.通常,学校里的学科学习考试主要属于对学生进行 标准_参照测评。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简答题栏内。)36.简述教学评价的功能。 37.简述教学评价的分类。 38.简述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越性。 39.简述教师自编测验的步骤。 40.简述非测验的评价技术。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论述题栏内。) 41.教师评价学生应注意哪些问题? 42.评价结果的报告形式有哪些?。第十五章 教师心理模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卷的选 择题栏内。)1. 以下不属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是( A.教学认知能力 C.空间知觉能力 措施的独特的心理素质即( A.教育手段 A.定势效应 A.预见性 )。 B.教学操作能力 D.教学监控能力 )。 C.教育反响 )。 D.首因效应 )。 C.罗森塔尔效应 D.实效性 )。 D.教育灵感2. 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以及能根据意外的情况快速作出反应、果断采取恰当教育 B.教育机智 B.晕轮效应 B.系统性3.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也称作(4.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并具有( C.结构性 5.在课后评价中,专家教师更加关注的是( A.课堂中发生的细节 C.课堂管理问题 A.加涅 A.知识 C.期望 A.学生 C.教材 A.教材 B.学生 )。 B.全面性 C.精密性 D.敏锐性 B.罗森塔尔B.自己的教学是否成功 D.学生对新材料的理解情况 )。 C.戴尔 D.波斯纳6. 提出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的是( 7.皮格马利翁效应体现了教师的( B.能力 D.方法)对学生的影响。8.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 B.教师 D.教学思想)为中心。9.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其教学能否自觉地关注( C.生存 D.情境).10.教师善于快速准确地抓住学生的重要特征,准确判断学生的情绪和愿望,这是说教 师的观察力具有( A.客观性 ( )。 A.1-5 分钟 A.反思日记 B.5-20 分钟 C.30 分钟 D.40 分钟 )。 D.关注问题 1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布鲁巴奇等在 1994 年提出的四种反思方法的是( B.详细描述 C.交流讨论11 微格教学是指以少数学生为对象,在较短时间内尝试的小型课堂教学。时间一般为 13. 经常担心 “学生喜欢我吗?” 等这样一些问题的教师, 这时其发展很可能处于 ( 的阶段。 A.关注生存 C.关注学生 A.老教师 C.优秀班主任 A.“家长代理人” B.关注情境 D.关注自我 ) B.教学熟手 D.专家型教师 ) B.“知识传授者”)14.教师成长与发展的最高目标是(15、教师被人们誉为“灵魂的工程师”,这说明教师扮演了什么角色?(C.“学生楷模” D.“心理调节者”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20 个空,每空 1 分,共 20 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的填空题栏内)16.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有很大的 ( 灵活性 ) 。 17、(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18.一般来说.为培养提高新教师和教学经验欠缺的年轻教师宜进行(组织化)观摩。 19.备课时,专家教师表现出一定的(预见性)。 20.课堂教学观摩可分为( 组织化 )和非组织化观摩。 21.(组织化)观摩是有计划、有目的的观摩。 22.教师的(认知特征)和人格特征与职业成就之间都有关系。 23.在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实验中,罗森塔尔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皮革马利 翁效应)。 24.对教学经验的反思,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 经验+反思=成长 研究。 26.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 )和关注学生等三个阶段。 27.(微格教学)指以少数学生为对象,在较短时间内尝试小型的课堂教学,并摄制成 录像,课后进行分析,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28.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将教师的成长划分 为三个发展阶段。 29. (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只是突出了课的主要步骤和教学内容,而新教师却把大量 时间用在课时计划的一些细节上。 30.(科顿)等人 1993 年提出了一个教师反思框架,描述了反思的过程。 31.人们通常将专家教师的相关知识、技能和(策略)合称为教学技能。 32、处于( 关注生存 ) 阶段的教师,最担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同学们 怎么看我?”等。 33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 是其教学能力的核心。 34、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重视和关注课堂的气氛是否活跃,教学任务是否完成, 而对学生个体的表面关注较少,据此该教师现在主要处在成长阶段中的关注情境 阶段。 35、教师的教学能力可分为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效能感 和教学监控能力三方面。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 )。 25.布鲁巴奇等人提出的四种反思的方法有:(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和行动卷的简答题栏内。)36、简述教师成长的历程。 37、简述教学反思的三种类型。 38、简述教师的特征与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 39、简述罗森塔尔效应。 40、简述教师常用的反思方法。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论述题栏内。)41、试述学生喜欢的教师特征。 42、小王老师是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最近分配到一所重点中学担任语文老师,她非常 想迅速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但又不知道自己该从哪些方面努力, 请给她一些好的建议。
2014湖南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分章习题及参考答案―汇集和整理大量word文档,专业文献,应用文书,考试资料,教学教材,办公文档,教程攻略,文档搜索下载下载,拥有海量中文文档库,关注高价值的实用信息,我们一直在努力,争取提供更多下载资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恐怖症治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