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肥胖症胖

& 内分泌科
  单纯性肥胖是指人体摄入的热量超过其消耗的热量,导致脂肪成分在体内积累过多而形成的肥胖。  以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表现畏热、多汗、易疲劳等为主要临床特征。因脂肪细胞的不同变化分为体质性肥胖和获得性肥胖。其不良转归是形成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脂肪肝等多种疾病。单纯性肥胖属中医的&痰证&、&水肿&、&虚劳&等范畴。  【病因病理】  本病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内因为禀赋脾虚,外因为过食肥甘,少劳多卧,致脾虚气弱,痰湿内生;或年长肾亏,阴阳失调,痰瘀内积,均可使浊邪内生,壅积体内,而致肥胖。  病理变化为脾虚气弱,兼之多食少动,致水谷精微,不归正化,反为痰湿;或过食肥甘厚味,兼之少劳多卧,致脾虚痰生,日久痰浊内积,而为肥胖。或因中年后,肾气亏虚,阴阳失调,水湿痰浊内积,或进而痰阻血瘀,痰瘀互结,均使浊邪壅积体内,而致肥胖。痰浊蕴热内迫,则畏热汗多。因脾主肌肉、四肢,脾气虚亏,痰浊壅滞,水谷精微不得输送于肌肉、四肢,故常感神疲肢倦,动则气短汗出。  【诊断要点】  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体重指数超过0.26,又可排除诸如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多囊性卵巢等内分泌疾病者。  25岁以前由于脂肪细胞数目增加所致的肥胖称为体质性肥胖;25岁以后由于脂肪细胞肥大引起的肥胖称为获得性肥胖。  【辩证分型】  1、气虚痰壅症状:形体肥胖,动则气短、汗出,肤色少华,精神倦怠,嗜睡,纳谷不振,胃院胀满,或大便溏薄,或四肢浮肿及头身困重。舌胖,苔白,脉细滑。  证候分析:脾气虚损,痰湿内壅,则形体肥胖。  母病及子,肺牌两虚,则动辄气短、汗出;水谷精微不归正化,故营血不充,无以充身,则肤色少华;清阳不升洲精神倦怠,嗜睡;脾虚气滞,运化失常,则纳谷不振,院腹胀满,大便溏薄;气虚湿郁,则四肢浮肿及头身困重;舌胖,苔白,脉细滑,均为气虚痰壅之征。  2、痰热壅积症状:形体肥胖,面有油光,胃纳极佳,畏热烦躁,口苦咽干,或见尿黄便秘。舌红,苔薄黄,脉弦滑。  证候分析:肥甘厚腻,得胃火煎熬,致痰热壅积,则形体肥胖,面有油光;胃火旺盛,则消谷善饥,畏热烦躁;胃火灼津,则日苦咽干,尿黄便秘;舌红,苔薄黄,脉弦滑,均为痰热壅积之征。  3、痰瘀内积症状:形体肥胖,动则神疲气短易汗,头晕胸闷脘院胁胀问或痛,或胁下疤块。舌黯胖,苔薄白或腻,脉濡细。  证候分析:年长体弱,脾肾气虚,痰瘀内积,故形体肥胖,动则神疲气短,易汗;痰瘀阻络,清窍失充,则头晕;心脉不畅,则胸闷;肝胃气滞,则院胁胀问或痛;瘀结肝络,则致胁下疤块(脂肪肝);舌黯胖,苔薄白或腻,脉儒细,均为脾肾气虚,痰瘀内积之征。  4、阴阳失调症状:形体肥胖,烦躁怕热,时有畏寒肢冷,情绪抑郁或兴奋,失眠,嗜卧懒动,腰脊酸楚,下肢浮肿,午后尤甚,妇女月经不调。舌淡红,苔薄,脉细弱或细弦。  证候分析:中年以后,肾气亏损,蒸腾气化水液功能减弱,水湿痰浊内积,易致肥胖;肾阴虚,虚热内生,则烦躁怕热;肝失滋养,情志调节失常,则情绪抑郁或兴奋;肝火扰心,则失眠;肝肾两虚,冲任失充,则妇女月经不调;肾阳虚,脾阳亦亏,痰湿滞留,则嗜卧懒动,腰脊酸楚,下肢浮肿;舌淡红,苔薄,脉细弱或细弦,均为肾之阴阳失调之征。小儿肥胖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小儿肥胖
的标准一般指体重超过同性别、同年龄健康儿或同身高健康儿平均体重的2个标准差;或超过同年龄、同性别平均体重的20%。临床多见单纯由于饮食过多所引起的肥胖,称。近年来单纯性肥胖症的发病率在我国有增多趋势,儿童时期的肥胖症可为成人肥胖症、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等的先驱病因而它又是一个慢性的代谢异常疾病故应引起重视并及早加以预防是各类肥胖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肥胖人群的95%左右主要由遗传因素及营养过度引起。
儿童单纯肥胖症是指能量摄入长期超过消耗,导致体内脂肪蓄积过多,至体重超过同年龄、同身高正常小儿的标准。是以身体脂肪含量过多为主要特征的多病因的、能够合并多种疾患鶒的慢性病,是一种常见的营养失衡现象健康搜索。单纯性肥胖与密切相关是以过度营养、运动不足、行为偏差为特征全身普遍过度增生、堆积的慢性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婴儿、5~6岁和青春期。
单纯肥胖是21世纪严重的健康问题和,为目前公认的严重危害小儿健康健康搜索的问题之一,是当今发达国家和经济发达地区一种重要的疾病,肥胖的流行将会给个人和社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和经济后果,应从小儿预防开始。治疗儿童期单纯肥胖症需要采用以运动处方为基础,以行为矫正为关键技术贯彻始终的综合方案。儿童期不应实施所谓“减肥”或“减重”儿童期单纯肥胖症的控制目标是培养科学、正确的生活方式,去除的。儿童期肥胖控制有四项禁忌即严禁短期快速减重严禁饥饿、变相饥饿疗法,严禁药物减重,严禁手术去脂。这不仅是技术问题,而且是医学道德问题。单纯肥胖症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遗传因素所起的作用很小,环境因素起着重要作用。环境因素中家庭生活方式(家庭聚集性)和个人是主要的危险因素。
1.遗传与环境因素 肥胖者有一定的家族倾向,肥胖小儿的父母往往显示肥胖症状,大约有1/3左右的人与父母肥胖有关。如果父母两人都超过正常体重,子代中2/3出现肥胖。此外,有遗传倾向的疾病亦常见肥胖症状,如肝糖原累积症等。
2.多食 小儿自幼养成多食,能量摄入过多,消耗减少,特别是习惯于摄取,日久即可发生肥胖现象。
(1)鶒不合理喂养:如过早添加固体食物(生后1~2个月)和断奶过早,是婴幼儿期促成单纯肥胖症产生的一种喂养模式。近年来,发生率的增高趋势与父母给予健康搜索的不合理饮食及营养摄入过多有很大关系。主食量、肉食量高,水果、蔬菜量低等。中国居民调查显示,我国城市居民不尽合理。畜肉类及油脂摄入过多,摄入偏低。2002年城市居民每人每天油脂摄入量由1992年的37g增加到了44g,脂肪供能比达到35%,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健康搜索的30%的上限。
(2)食欲亢进:食欲亢进,进食过快是肥胖儿童的一个摄食特征。
3.少动 小儿缺乏适宜的加上多食的因素,活动减少及摄入与排出的不平衡,更容易形成肥胖。肥胖的小儿往往不喜欢活动,愈不活动则愈胖,形成恶性循环。
4.脂肪细胞数目的增多与肥大 在脂肪组织细胞的增殖和细胞扩大的关键时期(孕后期、产后早期和青春期)不良的生活方式、行为特征作为危险因素促成了单纯肥胖症的形成孕期头3个月细胞水平营养不良,孕期后3个月营养过量、孕期体重增重过大、过速。是子代生后肥胖的孕期危险因素。脂肪细胞数目的逐渐增多与年龄增长及脂肪堆积程度有关,从小儿时期开始肥胖的人,成年后仍肥胖则体内脂肪细胞的数目明显增多;而缓慢持续的肥胖,则既有脂肪细胞的肥大又有脂肪细胞的增多,一个肥胖人健康搜索的全身脂肪细胞可比正常人的脂肪细胞增加3倍以上。
5.溺爱 家长的动机因素对肥胖儿童超量喂养起着重要作用。溺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我国传统的重男轻女的社会习俗和某些传统的文化观念(过度约束儿童活动等)是造成男童中重度肥胖检出率高的一个不可低估的动机因素。低收入家庭是今后一段时间内持续产生肥胖儿童的一个重要来源。 发病机制: 各种宫内因素对胎儿脂肪细胞的大小的影响较大,而很少影响胎儿脂肪细胞的数目新生儿所含脂肪量取决于细胞的大小而健康搜索不是其数量。在后期脂肪组织进鶒一步发育主要是脂肪细胞数增加。孕30周~生后18个月是脂肪组织发育的第一个活跃期,此时脂肪细胞对外界各种因素反应最为活跃脂肪组织在生后6~8个月时增长迅速生后8~15个月是相对稳定期,以后至学前期则增加很少,在3~6岁几乎没有什么增长。女孩在青春期又开始脂肪堆积。大约从12岁开始称为脂肪组织发育的第二个活跃时期这可能是由于雌激素对脂肪细胞的作用。当脂肪细胞增大到一定程度(目前估计当脂肪组织重量超过体重25%时)就可能刺激脂肪细胞分裂,致使脂肪细胞数目急剧增加,产生肥胖。在孕后期、产后早期和青春期是脂肪组织细胞的增殖和细胞扩大的关键时期(criticalperiod)。这个关键时期内,上述生活方式、行为特征作为危险因素促成了单纯肥胖症的形成。 ;传统观念、尤其是老年人认为,小孩胖些没什么,甚至于认为胖就是健康,把胖看成是&福&的象征。其实这是错误的观点。儿童时期的肥胖,不仅仅会影响体形,更重要的是形成成人期肥胖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的主要因素,会给健康带来许多潜在危害。
研究发现,已有40%的肥胖儿并发了脂代谢异常,这些又是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胆石症的诱因。还有将近一半的肥胖儿已出现了脂肪肝。
从心理学角度对肥胖儿和正常儿进行对照研究发现,肥胖儿的自我意识受损,自我评价低,不合群,比正常体重儿有更多的焦虑,幸福和满足感差。这种自我意识受损程度随肥胖程度增加而加重。1.人体测量学指标 如腰围臀围、大/小腿围、臂围厚度等过度增加。行为偏差。
2.血清胆固醇增高 、胆固醇大多增高,严重者β脂蛋白也可增高
3. 常有,血糖增高性发育常较早,血生长激素水平减低,故最终身高常略低于正常小儿,肥胖女童初潮早易伴各种。
4.免疫机能降低 尤其T、数量减低功能明显下降,迟发皮肤反应可转阴,中性粒细胞功能减低。1.肺活量 有氧能力下降,心肺功能下降。常发生肥胖-换气不良综合征(或pickwickiansyndrome)膈升高限制胸廓扩张和膈肌运动,肺通气减少,肺功能减弱,肺活量明显低于正常儿童,活动中提前动用心力储备,至心功能不足通气功能下降,有氧能力降低。
2.心电图。
3.胸片 心肺功能不全综合征(pickwickiansyndrome)者或出现。
&总胆固醇 &淋巴细胞 &甘油三酯 &生长激素 &胰岛素1.一般表现 常有家族肥胖史;智力佳,皮下脂肪丰满,分布比较均匀,身体脂肪积聚以乳部、腹部、臀部及肩部为显著,腹部皮肤出现白纹、粉红色或紫纹;四肢肥胖,尤以上臂和臀部明显。无内分泌紊乱和代谢障碍性疾病;常有疲劳感鶒,活动时气短或腿痛,行动笨拙,膝外翻或扁平足。
2.食欲极佳 小儿食欲极佳,食欲旺盛、食量大大超过一般小儿,且喜食淀粉类甜食和高脂肪食物,不喜欢吃蔬菜等清淡食物。
3.体重/体脂超过参照人群值的界值点 体格迅速,但骨骼正常或超过同年龄小儿,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正常儿均值20%以上或体重超过同身高健康儿平均体重的2个标准差(M+2SD);或体重指数大于23者。
4.性发育 性发育一般较早或正常。男孩由于大腿会阴部脂肪过多阴茎可掩藏在脂肪组织中,而显得很小,实际上属正常范围。
5.有氧能力损伤 肥胖症小儿临床上常无其他不适但明显肥胖有氧能力损伤健康搜索,最大耐受时间、最大氧消耗明显减低;最大心率、每分通气量、二氧化碳产量、做功量明显增高;无氧阈各项指标均低,呈现“无氧阈左移&现象肥胖儿活动时心跳、气短、易累的外部表现和不爱参加的行为习惯。部分肥胖症可并发高血压,极度肥胖儿可由于胸廓及膈肌活动限制,使得呼吸浅快,肺泡换气量减低,形成,出现发绀可并发血红细胞增多、心脏扩大及充血性心力衰竭,即所谓肺通气不良综合征(pickwickian综合征)可危及生命
6.心理上的压抑和损伤 个性、气质性格、潜能发育以及日后的能力发育、人际交往都有消极的影响。对自己体型的压抑大健康搜索差。人际交流时易受奚落被取外号甚至受到歧视。沉重的和心理冲突丧失自信心,变得孤僻青春期因苦恼于肥胖的体型或急于减肥造成许多激烈的心理冲突,有的甚至自杀。在婴儿期肥胖儿容易患呼吸道感染。重度肥胖儿童易患皮肤感染如疖(furunculosis)、擦疹(lintertrigo)和(acanthosisnigricans)等。在青春期易患股骨骨骺端滑脱等关节承重部位的损伤性疾病。在女童中有时可见胰腺炎,后期可发展为糖尿病。儿童期肥胖症鶒的胰岛素代谢有特征性变化,在有些肥胖儿童可见糖尿病症 诊断: 肥胖症从外观上即可判断。营养史有过度进食、过食/偏食高热卡、高油脂食物等。奶方喂养、过早喂养固体食物等行为习惯有多食体力活动少、占有欲强等。临床症状和体征有进行性体重增加,行为偏差和全身体脂普遍增加。
1 .标准身高体重法(1)的计算公式:①3~12个月婴儿体重(㎏)=(月龄+9)/2②2~6岁体重(㎏)=年龄×2+8③7岁~12岁体重(㎏)=(年龄×7-5)/2(2)分度:一般小儿体重增加超过同性别、同身高正常儿均值20%者或同身高健康儿平均体重的2个标准差(M+2SD)者即可诊断肥胖症;超过20%~29%健康搜索,或超过2~3个标准差为轻度肥胖症,超过30%~39%或超过3~4个标准差为中度肥胖症,超过40%~59%或大于4个标准差为重度肥胖症。超过60%以上为极度肥胖(3)身高与体重:幼儿身高&125cm,身高与体重一起发展,即身高每增长3.8cm体重增长1kg。标准体重(kg)计算公式为:3+[身高(cm)-50]/3.8(4)国外Broca公式:标准体重(㎏)=身高(㎝)-100,我国常用Broca改良式:①男性成人体重(㎏)=身高(cm)-105;或平田公式:[身高(cm)-100]×0.9②女性成人体重(㎏)=身高(cm)-105;或等于[身高(cm)-100]×0.85。
2.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 BMI=体重(kg)/身高(m)WHO1997年公布:正常BMI为18.5~24.9;≥25超重;25~29.9为肥胖前期;30.0~34.9者属Ⅰ度肥胖(中度);35.0~39.9者属Ⅱ度肥胖(重度);≥40者属Ⅲ度肥胖(极重度)。2000年国际肥胖特别工作组提出亚洲成年人正常BMI范围为18.5~22.9;身高标准体重×100%。肥胖度20%~29%者为轻度30%~50%者为中度&50%者为重度
3.皮褶厚度 用卡尺测量二头肌、三头肌、肩胛下部位处皮褶厚度正常20~40mm,&P85为肥胖,&P95为高度肥胖。有局限性已逐渐少用4.腰围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和荷兰研究人员健康搜索的一项联合研究证实,腰围其实比体重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健康状况。研究人员对年龄在20~59岁的5800名男子和7000名女子做了调查。他们把这些志愿者分为3组:小腰围组:男子腰围&94cm女子102cm女子&88cm。5.(WHR) 分别测量肋骨下缘至髂前上棘之间的中点健康搜索的径线(腰围)与股骨粗隆水平的径线(臀围),再算出其比值。正常成人WHR男性&0.90,女性&0.85,超过此值为中央性(又称腹内型或内脏型)肥胖调查结果显示,小腰围和中腰围组一般的健康状况都比较好,大腰围组中高血脂和患者比例比中、小腰围组高出2~4倍,糖尿病患者的比例高出4.3倍心脏病患者多出3.5倍。因此,大腰围者需注意身体健康。人体测量学指标如腰围、臀围大/小腿围、臂围、皮下脂肪厚度等过度增加实验室检查鶒:有氧能力下降,心肺功能下降行为偏差。体脂含量明显增加,体重指数符合肥胖。与继发性肥胖症鉴别,除外某些内分泌、代谢、遗传、疾病引起的继发性肥胖或因使用药物所引起的肥胖。从病史、症状体征、化验可以鉴别。主要鉴别点:上述疾病是病理性疾病,单纯肥胖症是生活方式疾病。
1. 垂体及丘脑下部病变、、男性生殖腺功能低下以及糖尿病患儿均有肥胖表现,但各种内分泌疾病还各有其特点易于鉴别有关内分泌和代谢的病理改变,不是单纯肥胖症的早期表现,更不是原因。糖耐量曲线,据此可将其与经常在肥胖者身上常见到的功能性高胰岛素血症相区别。如疑及内分泌疾病的可能,可结合病情做内分泌功能检查、头颅X线摄片眼底检查等。在肥胖儿童中还见血浆免疫球蛋白、和C4及淋巴细胞T和B鶒的数目均低于非肥胖儿童,同时可见血浆铜、锌水平处于亚临床水平缺乏经用补充锌和铜的制剂后有所改善。鶒在肥胖女孩明显早于同龄非肥胖女孩。
2.伴有肥胖的综合征 如Prader-Willi综合征,以肥胖、低下、矮小、手足均小、生殖腺发育不全、斜视等为其主要症状。Laurence-Moon-Biedl综合征有肥胖、智能低下、视觉障碍、指趾畸形等症状3.其他 当生长障碍或身体活动量少、能量需要减少时亦可发生肥胖,如患骨骼或神经系统疾病时,长期卧床等。1.治疗的禁忌
(1)饥饿疗法:禁止采用禁食饥饿/半饥饿、变相饥饿疗法。
(2)快速减肥法:禁止短期快速“减肥”或“减重”
(3)减肥药物:禁止使用“减肥药物”或“减肥食品”。
(4)手术治疗:禁止使用手术治疗,或所谓的“”,如振荡法。
2.治疗概念 在儿童期对于肥胖鶒的治疗以体重控制为基本概念,不进行减少体重为目标的所谓“减肥”、“减重”的治疗。体重控制指以促进生长发育保持脂肪适度增长、增进身心健康为内容的综合生理-心理调控理论。
3.治疗目标 促进生长发育、增强有氧能力提高体质健康水平、取得体育课程高分或满分、控制体脂增长鶒在正常速率范围内,是儿童期体重控制的第一线目标养成科学、正确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身心健康发育、培养没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健康搜索一代新人,是儿童期体重控制的远期目标。
4.治疗方案 以运动处方为基础、行为矫正为关键技术、健康教育(包括饮食调整)贯彻始终;以肥胖儿童为中心,教师、家长和医务人员共同参与;以日常家庭生活为主要调控实施的场地、配合寒暑假集中生活训练的综合治疗方案。
5.运动处方 测试个体最大氧消耗,以个体最大有氧能力的50%为平均训练强度,制定训练方案。每天训练1~2h,每周训练5天,一个疗程l2周。运动训练的目的还在于使成为日常生活鶒的习惯,能经常保持和坚持体育锻炼;掌握训练的技术,自我保护的知识、方法坚持正确、科学的锻炼。选择体育运动形式要注意兼顾减少脂肪的有效性、儿童长期坚持参加的可行性和儿童乐于参加的趣味性。
6.行为矫正方案 通过个别访谈家庭访问/家长会和学校访问(教师同学)进行。制定行为矫正方案包括基线行为中介行为、目标行为。制定鼓励/惩罚规则正/负诱导方法。选定相关参数/指标。在家长参与方面特别强调(外)祖父母参与,这对中国肥胖儿童的体重控制效果及巩固影响极大。,尤其对产生心理负担的小儿,更应进行心理治疗使其增强信心。患儿一旦体重减轻精神也会好转。
7.饮食调整 需注意以下原则:
(1)必须保证维持小儿的基本营养及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
(2)不宜使体重骤然减轻,开始只要求制止体重速增,以后可使其逐渐下降至超过该年龄正常体重范围10%左右时,即不需严格限制食物。
(3)仍须设法满足小儿食欲,不致发生饥饿的痛苦
(4)蛋白质的供给不宜少于每天1~2g/kg甚至有人主张采用高蛋白饮食,每天蛋白质供给量达3~4g/kg。
(5)以糖为主要食物,对脂肪需限制也要适当限制甜食。
(6)维生素和矿物质不应缺少。根据以上原则鶒,食品应以蔬菜、水果、米饭等为主,外加适量的蛋白质包括瘦肉、鱼、鸡蛋、豆类等。对于热量的控制要充分考虑到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一般5岁以下热能kJ/d(600~800kcal/d);6~10岁kJ/d(800~1000kcal/d);10~14岁kJ/d(kcal/d)。对每天摄入的热量严格进行计算和控制、有选择地进食或避免进食某些食物。在饮食调整的同时还要配合行为矫正,使儿童建立起正确的。饮食调整方案的内容根据肥胖度来制定。对于年龄小而且刚刚发生的轻或中度肥胖者,可按不太严格的饮食调整方案来进行治疗。对于上述干预效果不明显的轻、中度肥胖者,就应进一步限制他们进食食物的种类教会孩子如何正确选择适宜健康搜索的食物以及不同食物间如何替代。膳食指导方案包括把食物按鼓励多吃和不鼓励多吃两种,分别以不同颜色代表,即红灯食品为禁吃/少吃食物,绿灯食物为可多吃食物。主要是限制一些高热量食物,或加工很精细的碳水化合物,如精白面粉、含淀粉多的土豆、脂肪、油煎食品糖巧克力、奶油制品等。应限制任何甜饮料。少吃或不吃含热量高而体积小健康搜索的食品这个方案的内容包括要求肥胖者多吃含纤维素的或是非精细加工的粮食同时要求其家庭双亲帮助肥胖儿童进食多渣食物。给孩子吃的食物要切得大小适宜、不要过大应以小块为主。每次吃的时候不要舔光盘子和碗,少吃甜食等对于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应维持在高于低限的每天摄入量在体重控制满意后按维持期热量供应(表1)。
8.药物治疗
(1)苯丙胺:有介绍应用苯丙胺可减低食欲,剂量为2.5~5mg,于就餐前0.5h口服2次/d,约6~8周为一疗程。但很少用于儿童一方面易产生,另一方面如不注意饮食控制,药物效果也不明显。
(2)基因产品治疗:肥胖基因的蛋白表达产物(Leptin)的基本完成临床实验已经开始。leptin的减重作用看来是有效的,但不是特效的,而且只5%~10%的肥胖患者对leptin很敏感。脂肪组织凋亡调控及相关产品的使用,将是肥胖症控制中一个前景广阔的领域。
(3)对并发低氧血症的治疗:除给低热量饮食kJ/d(600~800kcal/d)外,应给予强心剂、利尿剂和低浓度氧治疗,用氧过多反抑制呼吸。抗凝血治疗有限制的作用。 预后: 1.持续到成人期肥胖 儿童期肥胖能否延续到成人期以及其肥胖度的高低取决于生活方式。接受体重控制者其相对危险度在1.5~1.6至0.69~0.73之间。未接受体重控制者相对危险度可上升到1.88~2.34。
2.成人期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不仅要看到超重多少鶒,还要看脂肪分布的部位。腰/臀比(waist/hipcircumferenceratio)是缺血性心脏病、梗死和猝死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预告指标,男孩该值高于1.0,女孩高于0.8时危险作用急剧增加。儿童期肥胖症是成人期动脉硬化症的高危险因素。成人期每增加一公斤超重的体重鶒,胆固醇增加20~22mg/dl。血胆固醇血压和体重/身高指数有聚集性,这种聚集性见于学龄儿童。我国单纯肥胖症调查表明肥胖儿中60%的血压高于95%分位。
3.成人期癌症危险因素 癌症的好发部位:结肠、直肠、前列腺,女性为子宫内膜、子宫颈、卵巢、胆囊、乳腺。当超重40%及以上时,癌症病毒率男性为1.33/10万,女性为1.5/10万。
1.孕前期/孕期预防 孕前期营养准备与保护不仅对促进胎儿正常发育有关,对防止出生后发生肥胖亦有重要作用脂肪细胞具有“记忆”功能,无论在胚胎期、还是在生后的生长发育期所受到的不正常营养刺激(营养缺乏或营养过度)均可使脂肪细胞在以后的时期内受到再度刺激后过度增生堆积发生肥胖。这种刺激的形式可能不同,其本质可能是干扰了脂肪组织的凋亡程序使之减弱,从而脂肪细胞的体积和数目增加形成肥胖。这一时期力戒营养和进食的不均衡,防止大吃大喝。孕期头3个月避免营养摄入不足孕期后3个月避免营养过度和增重过速。高热、高脂的食物并不是所谓“补品”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较之脂肪更为有益。优质蛋白是必须添加的。适宜热量是避免日后产生肥胖的重要前提。
2.婴幼儿期预防 主要强调母乳喂养,按照婴幼儿实际需要量进行适度喂养,在生后前3个月内避免喂以固体食物。在生后4个月时如果小儿已成肥胖,应注意避免继续摄入过量的热卡,特别在生后6~8个月时对肥胖儿应减少奶入量代之以水果蔬菜;用全米、全面代替精面的制品而且从家长的动机上不要把食物作为奖励或惩罚幼儿行为的象征。
3.学龄前期预防 主要是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鶒不得偏食糖类、高脂、高热卡食物。养成参加各种体力活动、劳动的习惯,比如可以走路的场合尽量鶒不坐车,上下楼时要自己爬楼而不要坐电梯健康搜索。养成每天都有一定的体育锻炼的习惯。上述习惯的养成对一生的生活方式,特别是防止成年后静坐生活方式都有重大影响4.青春期早期及青春期预防这一时期是一个危险的时期,特别是对于女孩子来说,除了在体格发育上脂肪量增加,在心理发育上也是一个关键时期。绝大多数的青年追求苗条,在这种心理压力下会引起许多错误的认识和片面的追求节食减肥。这一时期要加强对营养知识和食物选择的正确教育。对于已经肥胖和可能肥胖的青年予以个别指导并且鼓励双亲参加、共同帮助子女安排生活。
对小儿进行治疗,让孩子做到不吃零食,这是一种较难的事情。因此在进行饮食控制之前,务必将肥胖的危害,零食的危害和治疗方案,耐心而详细地告诉给孩子,以求得他们的配合,这一点对于治疗的顺利进行与否,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对小儿进行饮食治疗,先要掌握病儿的食物营养特点,以便于对各个年龄阶段和各个病程阶段的患儿制定节食食谱。要注意使他们食物多样化,维生素充足,不给刺激性调味品,食物宜采用蒸、煮,或凉拌的方式烹调,应减少容易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如蔗糖)的摄入。吃糖果、甜糕点、等甜食,尽量少食和,少吃脂肪性食品,特别是肥肉,可适量增加蛋白质饮食,如豆制品、瘦肉等。
并不是一提减肥就一点糖及含糖食品都不能吃,重要的是小儿肥胖是处于发育期的肥胖,要避免极端地限制热量,学龄儿童每年能增高5~6cm,只要体重维持在现状的情况下,一年后其肥胖程度将得到改善。
专家提醒家长,极端的饮食限制会给儿童造成心理上的压抑,有时也会引起对治疗的抵触。因此,只要合理调整肥胖儿童的饮食,就能取得又减肥又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良好效果。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单纯性肥胖 - 病因
单纯性肥胖热量摄入多于消耗使脂肪合成增加是肥胖的物质基础。 当日进食热卡超过消耗所需的能量时,除以、的形式储藏外,几乎完全转化为脂肪,储藏于全身脂库中,其中主要为,糖原储量有限,脂肪为人体热能的主要贮藏形式。如经常性摄入过多的及糖类,则使脂肪合成加快,成为肥胖的外因,往往在活动过少的情况下,如停止体育锻炼、减轻体力劳动或疾病恢复期卧床休息、产后休养等出现肥胖。而在一般情况下,人体每日所进热卡有差异,取决于年龄、性别、身高、劳动性质等因素,由于正常神经内分泌的精密调节,使人体体重相对较稳定而不发生肥胖。单纯性肥胖占肥胖者的95%以上,一般所谓的中年性肥胖也是属於单纯性肥胖,但是中年性肥胖者当中,有时候也隐藏有症候性肥胖,因此不可加以忽略。一般人的日常饮食,经常摄取含有脂肪等高食物,一旦摄取过量的脂肪,当然就会造成能量过剩,而促进了脂肪的累积,同时也因为摄取了过量的酒精,而造成能量过剩,这点,是很多人会忽略的,所以常听到有人会说:为什麽我吃得很少,仍然会肥胖,我只爱喝酒而已。所以,日常的饮食是十分重要的。以下是形成单纯性肥胖的各项原因:1、:大多认定为,父母的体质遗传给子女时,并不是由一个遗传因子,而是由多数的遗传因子来决定子女的体质,所以称为多因子遗传,例如非胰岛素依赖型、肥胖,就属於这类遗传。父母中有一人肥单纯性肥胖胖,则子女有40%肥胖的机率,如果父母双方皆肥胖,子女可能肥胖的机率升高至70%─80%。真正因为多因子遗传的例子并不多见,了父母错误的饮食习惯,而导致肥胖的例子,则屡见不鲜。2、社会环境的因素:很多人都有着能吃就是福的观念,现今社会,食物种类繁多,各式各样美食常在引诱你,再加上大吃一顿几乎成为了一种普遍的娱乐,这当然成为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3、的因素:为了解除心情上的烦恼、情绪上的不稳定,不少人也是用[吃]来作发泄。这都是引起饮食过量而导致肥胖的原因。4、与运动有关的因素:运动有助消耗脂肪,在日常生活之中,随着交通工具的发达,工作的机械化,家务量减轻等,使得人体消耗热量的机会更少,另一方面因为摄取的能量并未减少,而形成肥胖。胖导致日常的活动越趋缓慢、慵懒,更再次减低热量的消耗,导致恶性循环,助长肥胖的发生。
单纯性肥胖 - 发病机理
单纯性肥胖肥胖症的发病机理可归纳为下列四组因素: 一、内因为人体内在因素使而致肥胖。1、遗传因素人类的单纯性肥胖的发病亦有一定的遗传背景。人类肥胖一般认为属,遗传在其发病中起着一个易发的作用,肥胖的形成尚与生活行为方式、摄食行为、嗜好、反应以及社会心理因素相互作用有关。2、神经精神因素人类中存在着两对与摄食行为有关的神经核。一对为腹对侧核,又称饱中枢;另一对为腹外侧核又称饥中枢。饱中枢兴奋时有饱感而拒食,破坏时则食欲大增;饥中枢兴奋时食欲旺盛,破坏时则厌食拒食。在生理条件下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使食欲调节于正常范围而维持正常体重。下丘脑处血脑屏障作用相对薄弱,这一解剖上的特点使血液中多种生物活性因子易于向该处移行,从而对摄食行为产生影响。这些因子包括:、、、、、等。此外,精神因素常影响食欲,食饵中枢的功能受制于精神状态,当精神过度紧张而交感神经兴奋或能神经受刺激时(尤其是α受体占优势),食欲受抑制;当迷走神经兴奋而胰岛素分泌增多时,食欲常亢进。3、高胰岛素血症&高胰岛素血症在肥胖发病中的作用引人注目。肥胖常与高胰岛素血症并存,两者的因果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但一般认为系高胰岛素血症引起肥胖。高胰岛素血症性肥胖者的胰岛素释放量约为正常人的3倍。胰岛素有显著的促进脂肪蓄积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可作为肥胖的监测因子。胰岛素的促进体脂增加的作用是通过以下环节起作用的:①促进葡萄糖进入内,进而合成;②抑制脂肪细胞中的脂肪动用。过度摄食和高胰岛素血症并存常常是肥胖发生和维持的重要因素。4、褐色脂肪组织异常褐色脂肪组织才被发现的一种,与主要分布于皮下及内脏周围的白色脂肪组织相对应。褐色脂肪组织分布范围有限,仅分布于肩胛间、颈背部、腋窝部、纵隔及肾周围,其组织外观呈浅褐色,细胞体积变化相对较小。白色脂肪组织是一种贮能形式,机体将过剩的能量以中性脂肪形式贮藏于间,白色脂肪细胞体积随释能和贮能变化较大。褐色脂肪组织在功能上是一种产热器官,即当机体摄食或受寒冷刺激时,褐色脂肪内脂肪燃烧,从而决定机体的能量代谢水平。以上两种情况分别称之谓摄食诱导产热和寒冷诱导产热。褐色脂肪组织这一产热组织直接参与体内热量的总调节,将体内多余热量向体外散发,使机体能量代谢趋于平衡。有关人类肥胖者褐色脂肪组织的研究不多,但确实可以观察到部分产热功能障碍性肥胖的病人。5、其他激素是调节脂肪代谢的重要因素,尤其是的合成和动员分解,均由激素通过对酶的调节而决定其增减动向,其中胰岛素及前列腺素E1是促进脂肪合成及抑制分解主要激素;、、ACTH、MSH、TSH、GH、ADH及糖类肾上腺皮质激素,为促进脂肪分解而抑制合成的激素,如前者分泌过多,后者分泌减少;可引起脂肪合成增多,超过分解而发生肥胖。此组内分泌因素与的关系更为密切。二、外因& 以饮食过多而活动过少为主。
单纯性肥胖 - 症状
单纯性肥胖根据体征及体重即可诊断。首先必须根据患者的年龄及身高查出标准体重,或以下列公式计算: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如果患者实际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即可诊断为肥胖症,但必须排除由于发达或水分潴留的因素。临床上除根据体征及体重外,可采用下列方法诊断: 1、皮肤皱摺卡钳测量皮下脂肪厚度人体脂肪的总量的1/2~2/3贮于皮下,所以测量其皮下脂肪厚度有一定的代表性,且测量简便、可重复。常用测量部位为外皮脂厚度及肩胛角下。成人两处相加,男性≥4cm,女性≥5cm即可诊断为肥胖。如能多处测量则更可靠。2、片估计皮下脂肪厚度。3、根据身高、体重按体重质量指数(体重/身高2(kg)/(m2))计算>24为肥胖症。肥胖症确定后可结合病史、体征及实验室资料等,鉴别属单纯性抑继发性肥胖症。如有、、、等伴24小时尿17羟类固醇偏高者,则应考虑为,宜进行小剂量(2mg)抑制试验等以鉴别。代谢率偏低者宜进一步检查T3、T4及TSH等甲状腺功能试验,以明确有否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有垂体前叶功能低下或伴有下丘脑综合征者宜进行垂体及靶腺内分泌试验、检查、视野、视力等,必要时须作头颅CT检查等,蝶鞍扩大者应考虑垂体瘤并除外空蝶鞍综合征。闭经、不育有男性化者应除外多囊卵巢。无明显内分泌紊乱,午后脚肿、早晨减轻者应除外水、钠潴留性肥胖症,立卧位水试验颇有帮助。此外,常须注意有否、、、痛风、等伴随病。至于其他类型少见的肥胖症,可结合其临床特点分析判断。
单纯性肥胖 - 检查
单纯性肥胖测量身高,称量体重是肥胖人减肥治疗最基本的检查。 查空腹或餐后能识别肥胖症(病)的特征。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耐量试验能了解肥胖与糖尿病的关系。有关的化验能了解肥胖人是否合并。的检查,配合B超能发现有关肥胖与脂肪肝的内在联系。肾功能的检查会帮助医生发现柯兴氏综合征以及。生长激素的检查可看出减肥有否效果。性激素的检查则是观察雌雄激素作用部位与肥胖关系的好方法,并有利于确定减肥方案。此外,也别忽视了体温、、呼吸、血压、基础代谢率的改变。
单纯性肥胖 - 治疗
单纯性肥胖90年代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症已处于失控的奇高状态。某一学校在体检时发现,高达27.8%的青少年超重,甚至超过正常体重的20%。肥胖青少年沉重的精神压力、心理冲突和对自信心的打击,是对他们的个性、气质、潜能发育以及日后各种能力的发展、人际交往等都会有久远的影响。 了不少青少年采用成年人常用的减肥手段,比如吃减肥药、节食、物理疗法等。而生长发育是青少年期独特的生理现象,专家认为,青少年不能减重和和减脂肪。专家认为青少年减肥第一应禁止、半饥饿疗法或者变相饥饿疗法;第二应禁止短期快速减肥;第三应禁止服用任何药物减肥;第四应禁止手术治疗或各种物理治疗。以上这些方法,不仅影响了青少年身体的增长,更影响了器官、组织、肌肉、骨骼的发育。而体重在短期内剧烈的变化,可以引发水电解质和内循环的失衡、代谢紊乱,这对心血管、肝肾系统的损伤极大。实验证明,青少年期体重控制应是一个综合的方案,要认识到肥胖症是一种与不良生活行为密切相关的慢性疾病,孩子和家长切勿操之过急。首先放慢孩子的吃饭速度,不吃红灯食品,比如:、各种甜点心、糖果、肥肉、含糖饮料、;少食黄灯食品,向、、、、、;多用绿灯食品,如:、、、、、、、、、、、、等。青少年期单纯性肥胖症不但是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还会给肥胖青少年带来心理上的伤害。家长应帮助他们合理有效的控制并减轻体重,过上健康的生活。
单纯性肥胖 - 鉴别
单纯性肥胖单纯性肥胖儿每因体脂过多,将掩盖,以致错认为外生殖器发育迟缓,应加注意。一般常怀疑过肥小儿为内分泌异常所致,实际上内分泌系疾病所致肥胖比较少见,并且伴有其他症状,可资鉴别。 垂体及下丘脑病变可引起肥胖,称为,但其体脂有特殊分布,以颈、颏下、乳、髋及大腿上部最为明显,手指部尖细,还有颅内病变及生殖腺发育迟缓。由于颅脑外伤所致的间脑损害,也可出现一般肥胖,但有尿崩、性功能低下及其他植物神经症状。功能减退时,体脂积聚主要在面、颈,常伴有粘液水肿,生长发育明显低下,基础代谢率与食欲都低下。肾上腺皮质肿瘤和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都可引起柯兴氏综合征,包括两颊,颏下积脂较多,形成特异面容,胸、背体脂亦较厚,常伴有高血压、皮肤红紫、毛发加多和生殖器早熟现象。腹部有时可触及肿块,X线腹部平片可见阴影。有些糖尿病儿及卵巢功能异常如Stein-Leventhal综合征也可见肥胖。糖原累积肝脏可见面容肥硕,下腹部及耻骨区积脂尤甚。Prader-Willi综合征是另一种先天代谢病,从婴儿晚期开始肥胖,还有肌张力低下、体矮、小手足、智能低下及生殖腺发育不全、斜视等症状,往往到青年期并发。Lauience-Moon-Biedl综合征是一种多发性畸形,包括、、视觉障碍及智力低下等。
单纯性肥胖 - 预防
单纯性肥胖1、充分咀嚼后再吃 细细品尝,每一口咀嚼30次以上。咀嚼得愈久,饭后的能量消耗就愈高。2、花点时间慢慢吃用餐时间若没有超过20分钟,脑部不会发出饱足信号。所以要悠闲地进食。3、吃饭时把电视关掉“边吃饭边做事”是饮食过量的原因之一。用餐时间要专心吃饭。不妨和家人以及朋友好好地聊聊天。4、饭后要立刻转换心情用餐完毕后,要立刻收拾。别让食物一直摆在眼前,这点很重要。5、一天三餐,规律地进食规律的饮食生活,能减少体脂肪。避免拉长两餐间的时间以及在深夜进食。6、不要陪别人吃饭若是家人的用餐时间各有不同,在一旁陪着他们,很容易便会多吃好几餐。请拿出你的意志力来!7、限定吃饭的场所限定好“只在客厅用餐和吃点心”。如此一来,平时在无意间所吃的零食便会减少许多。8、留下剩饭处理剩菜是主妇发福的元凶,特别是外出用餐,菜量很多时,要记住拿出勇气,留下剩饭。将剩菜往肚里塞,是最坏的情况。9、适当减低膳食热量。摄入热量低于消耗热量,负平衡时体脂逐步分解,体重逐步下降。10、用低热值食品代替高热食品,用家禽肉、瘦肉代替肥肉。用鸡蛋、牛奶、豆制品代替糖多、油大的点心。巧克力、、糖果应不吃。11、尽量不消减食物的体积和数量。在减少糖多、油大、热值高的食品的同时增加蔬菜、豆类、豆制品等茎类蔬菜如:芹菜、油菜、小白菜;瓜类蔬菜如:冬瓜、西葫芦等。12、优先考虑消减主食。主食和肥肉一样吃得过多都会引起单纯性肥胖。13、逐步减少糖多、油大、营养价值不高的食品如:甜点心、、西式快餐、甜饮料等。14、补充各种维生素。不边看电视边吃东西。不饮酒。15、有氧锻炼如:步行、慢跑、有氧操、舞蹈、骑自行车、游泳、跳绳、爬楼梯等。16、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营养,积极锻炼,充足的睡眠,善于调节心理压力,保持稳定情绪;不吸烟、不吸毒、不酗酒。
单纯性肥胖 - 并发症
肥胖症容易并发的各种常见并发症主要有:①肥胖并发高血压;②肥胖并发和各种心脑血管疾病;③肥胖并发和;④肥胖并发肺功能不全;⑤肥胖并发脂肪肝;⑥肥胖并发生殖-性功能不全等。肥胖者在罹患急性感染、遭受严重创伤,以及施行外科手术和麻醉时,机体的应激能力明显低于正常人。一旦发生这些情况,肥胖者的病情发展和预后都比正常人差。肥胖女性比正常体重女性更易罹患、,胆囊和胆道癌肿也较常见。肥胖男性、和发生率较非肥胖者高。
单纯性肥胖 - 相关词条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 广东医学 -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770多万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
参与编辑人数:
最近更新时间: 20:08:26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单纯性肥胖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