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焦虑,5年多吧,产后焦虑总是担心宝宝很多事情

→ 我长时间忧虑,5年多吧,总担心很多事情,
我长时间忧虑,5年多吧,总担心很多事情,
悬赏100个健康币
来自黑龙江
健康咨询描述:
我长时间忧虑,5年多吧,总担心很多事情,这样这么长时间,会不会已经使身体得什么病?严重么?我长时间忧虑,5年多吧,总担心很多事情,这样这么长时间,会不会已经使身体得什么病?严重么?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我想知道,我说的这些,会不会使身体得病?严重不?希望懂得人回答,谢谢
yonghumingq3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tianchaibao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这个一般身体没什么问题,但是可能出现精神上的抑郁等,所以要自己想开一些的。
连云港市第四人民医院&&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擅长: 抑郁、焦虑、强迫等神经症性心理障碍,少年心理问题及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指导意见:&&&&&&你好你忧虑什么长时间的担心会去身体有影响这还要看日常情绪状态还有是否影响了你的工作你已经有一些焦虑建议去精神卫生中心看看
参考价格:8
参考价格:8.6
参考价格:42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轻、中度抑郁和焦虑。神经衰弱、心因性抑郁,抑郁性...
参考价格:¥65
本品用于治疗抑郁症,焦虑和/或烦躁不安。...
参考价格:¥46.9
您好,虽然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在竭尽所能的改善网站,让大家能够非常方便的使用网站,但是其中难免有所疏漏,对您造成非常不必要的麻烦。在此,有问必答网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如果您遇到的麻烦还没有解决,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会优先特殊解决您的问题。
请选择投诉理由
涉嫌广告宣传
无意义提问
非医学类咨询
违背伦理道德
其他投诉理由
涉嫌广告宣传
无意义回复
违背伦理道德
复制粘贴内容
常识性错误
其他投诉理由
如遇紧急情况,请致电400-5年来,总是怀疑老婆出轨,焦虑
5年来,总是怀疑老婆出轨,焦虑
5年来,总是怀疑老婆出轨,焦虑总是想,怀疑身边的所有男性朋友,现在还总是有伤害别人的冲动,总是认为老婆有各种情人。今年34岁,结婚10年了
精神分裂症幻听自言自语,生活不能自理,看到陌生人就跑,连家人都不见,请问医生有什么好的办法治疗?
医院出诊医生
擅长:抑郁症、失眠、精神分裂等
擅长:失眠抑郁分裂等
擅长:失眠、抑郁、精神分裂等精神疾病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推荐仅供参考
职称:主任医师
专长: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各种心身疾病、神经症、心理障碍...
&&已帮助用户:2547
你好!你这种情况和你的个性性格有关,建议你到专科医院精神科就诊,只要你能配合治疗,是会好转的。
问总是担心老公出轨,是焦虑症吗
职称: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专长:心理障碍,儿童孤独症,产后抑郁,小儿孤独症,偏执状态,应激反应及适应障碍,遗忘综合征
&&已帮助用户:1907
心理分析:你好,不管是焦虑症还是神经症,心理问题虽然不是器质性疾病,但都有诊断标准。心理指导:你泛泛地说担心什么,不能判断。最好说清楚时间、程度、有无伴随身体及精神状态的改变等。
职称: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专长:情感障碍,心理障碍,疑病症
&&已帮助用户:623
心理分析:您好,你是过于焦虑了,这样下去你会患焦虑,抑郁症的。心理指导:建议好好休息,保持心情愉快。多看看喜剧片,笑一笑,心中的郁闷得以求抒解,精神会好起来的。
问为什么总是怀疑老公出轨?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心血管、呼吸内儿科疾病
&&已帮助用户:11354
你好 根据你的情况考虑是更年期焦虑症 建议注意夫妻交流信任 学会分享
问因为妻子的一次就后出轨,造成了他多疑、担心,总是担心妻子还会出现什么,所以总是出现焦虑不安的心理,甚..
职称:医师
专长:综合
&&已帮助用户:0
清官都难断家务事,我想这种情况旁人很难为你做出好的建议,只能看你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取舍了。有必要的话可以考虑询问心理医生,减轻心里的压力。
问总是感觉家里钱无缘无故的变少,怀疑丈夫出轨,情绪焦虑...
职称:医师
专长: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疑病症、人际交往障碍(社交恐惧)、青少年儿童心理咨询、婚姻家庭咨询、两性关系、睡眠障碍、情感障碍、躯体化障碍、亲子关系、网瘾、性心理咨询、大学生心理咨询、老年心理咨询、人格障碍、自我成长、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情绪及压力疏导和管理等。
&&已帮助用户:5813
问题分析:你好!我觉得你现在是精神问题所导致的。我觉得夫妻双方应该信任,也许你丈夫拿钱有别处用。意见建议:我建议你,你们夫妻可以互相沟通,互相交流,要信任对方。
问天津怎么治疗焦虑症?
专长:艾滋病、皮肤综合尖锐湿疣
&&已帮助用户:222281
建议及时科学的进行治疗,焦虑症,又称为焦虑性神经症,是神经症这一大类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可分为慢性焦虑(广泛性焦虑)和急性焦虑发作(惊恐障碍)两种形式。主要表现为: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还有植物神经症状(心悸、手抖、出汗、尿频等)。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关注健康生活!
近两年心里烦燥,胡思乱想,过多忧虑,夜间无法入睡,常失眠
室友半夜不睡觉 有幻听 半夜还自言自语
发病已经五年,反复看书,看了之后还会一直重复看,没有重复看会觉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胡思乱想、说胡话、幻觉、妄想
百度联盟推广
焦虑相关标签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搜狗联盟推广
百度联盟推广
医生在线咨询
评价成功!当前位置 : &&&&
希望提供的帮助:我觉得我有焦虑症和强迫症~从小学五年级就发现自己不对劲。直到现在!
就是坐在座位上如果后边坐的是男生或者是打扮很时髦看起来很强势的女生我就不自觉的紧张!觉得脑子有根弦崩的紧紧的!学不下去!他们一咳嗽或者一翻书那声音我的头就一抽搐!好多年这样我都有点心里暗示了。只要后边一坐男生我就开始紧张等着他发出咳嗽什么的声音然后头抽搐一下!很困扰我!现在很想安静坐下来学习但是因为这个每天脑子都很累感觉。
我就是从小信心不够!我爸经常当着很多人的面凶我 很多时候都是他凶着我哭着吃完饭 其他人都看着听着!
我总觉得别人一抬头或者在我后边就看我 我就不自然…我应该怎样做些什么还是吃点药吗?我觉得整个头紧崩着
病历资料 :
病例资料仅医生及患者本人登录后可见
指导意见:你的症状需要考虑焦虑症的可能性,严重时会导致惊恐发作。建议到精神科就诊,做焦虑量表测试,查明焦虑程度,再给予针对性的认知行为矫治或是药物治疗。
大夫郑重提醒: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技术职称:副主任医师
学术职称:副教授
擅长运用中医辩证施治的原则,对各种内科疑难杂症及妇科疾病进行确切有效的
擅长运用中医辩证施治的原则,对各种内科疑难杂症及妇科疾病进行确切有效的治疗。对肝胆病、心脑血管疾病、结石、老年病、不孕不育症及其他内科疑难杂症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从事临床工作40余年,融会贯通,始终以崇尚传统医学为主,擅长运用中医辩证施治的原则,对各种
从事临床工作40余年,融会贯通,始终以崇尚传统医学为主,擅长运用中医辩证施治的原则,对各种内科疑难杂症及妇科疾病进行确切有效的治疗。对肝胆病、心脑血管疾病、结石、老年病、不孕不育症及其他内科疑难杂症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高双官方微信
加医生为好友随时随地咨询
国家工信部网站备案号:鄂ICP备号-1&&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特别声明:网站旨在提供医患咨询互动服务,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Copyright&(C)&&问大夫&www.wendaifu.com&All Rights Reserved5周年,公众号三分天下,内容创业者在焦虑什么?_凤凰科技
5周年,公众号三分天下,内容创业者在焦虑什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日,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明天,公众号即将迎来其5周岁的生日。
我们常说七年之痒,也有人说今年是公众号的“五年之痒”,今年以来阅读和用户增长的乏力,加之6月份大规模的封号事件,焦虑,似乎成为了今年的关键词。
在公众号5周年之际,我们采访了“视觉志”“十点读书”“三表龙门阵”“小小包麻麻”“科技每日推送”“深八影视圈”等18个公众号,与他们聊了聊其入行以来印象最深刻的故事,今年以来做的改变,以及对于公众号局势的看法。
“视觉志”创始人 沙小皮
入行时间:2013年
公众号5周年寄语:谢天谢地遇到你。
公众号推出没多久,就有朋友建议我注册账号。2013年初,我开始把注意力从微博转移到新生的公众号上。
▲2016年沙小皮的收发红包数
印象最深刻的,是原创保护的出现,微信官方对版权的保护态度真正让内容创业成为可能。
关于内容和变现,对于我们来说没有太多变化,还是广告为主。但是很多同行趟出了很多路子,电商,知识付费,情感咨询等等非常不错的盈利模式,这对行业是很好的启发,也让大家多了很多选择。
至于公众号的唱衰声与焦虑,相信我,这个行业才刚刚开始,连第一轮洗牌和调整周期都没有完结,后面依然还有很多机会。从大面上啊,还是不断有账号崛起,说明这个生态是非常健康。从我们自身来看,部分账号打开和阅读并没有下滑,反而在缓慢增长。
“十点读书”创始人林少
入行时间:2012年
公众号5周年寄语:创业就如同修行,埋头做事,历事炼心。
在试水微信公号之前,我凭借好书推荐在微博上积累了约20万粉丝,公众号出来后,觉得这个是个不错的机会。
印象最深刻的是在2015年拿到吴晓波老师的300万天使投资,觉得十点迈上了创业过程的一个新的台阶,有了一个的开始,可以去招聘更多的优秀人才,走向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去开疆扩土,做一番事业,开更多新项目,影响更多的读者。
关于内容和变现,内容这块我们有十点读书的图文内容,也有十点电台的音频内容,近期还上线了新的十点视频,有了短视频的内容形式。变现这块除了品牌广告,我们有十点好物的电商版块,十点课堂的内容付费版块,还有十点图书的出版版块。十点的整个内容和变现部分相对会比较多元化。
▲“十点读书”旗下矩阵
至于公众号局势,我个人觉得内容创业领域,未来三年微信公众号还是会称王吧,我们会坚决在这个领域去持续耕耘。焦虑的话大家都焦虑,我也挺焦虑的,焦虑好多年了,习惯了,焦虑使人成长,继续埋头做事呗,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科技每日推送”
“微果酱”创始人黄永轩
入行时间:2014年初
公众号5周年寄语:感谢微信构建了”天地无言,百物生长“的自然自在、生机勃勃的媒体生态森林。
我本来就是媒体人出身,所以进入公众号,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入行以来,印象最深刻的是2015年5月召开的原创大会,那次会议后,微信就全面开放了原创标识。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我感受到了微信的平等与公正。
今年在内容方面,朝着更加深度的方向发展。在商业方面,今年小程序出来后,将小程序+公众号结合来玩,获得了更广阔的商业能力。
关于公众号局势,我此前写过《2017年公众号运营圈子》一文表达过观点。对于唱衰的论调,还是那句话,“窗外的风,爱刮不刮;窗外的雨,要下便下;窗外的话,想说就说吧。”
“三表龙门阵”创始人三表
入行时间:2013年
公众号5周年寄语:感谢这个时代有公众号,感谢公众号给更多人提供向外输出价值观的工具,感谢公众号让包括我在内的很多自媒体人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以前不敢想的财富积累。公众号不负我们,我们必不负这个时代。
我自己以前也在网上写评论,耽搁了几年后,发现公众号是一个不错的内容平台,就在2013年重新捡起来了。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去年被封号那一阵子吧,当时整个人的状态是沮丧、愤懑、认命,言说者不能言说了,这是最大的悲哀。这也无形中给自己以后的创作设置了障碍。
在内容上,我还是会坚持做随心所欲,饱含价值观的有趣内容,而变现主要还是冠名+植入式广告为主。
我觉得现在的公众号属于三分天下的状态,头部已超越公众号的概念,中间层还在吸收广告红利,底层开始转向。平台兴盛的衡量指标就看广告主、商业资金的流向,压垮公众号的最后一根稻草应该是有个新兴的内容平台满足了广告主的主力投放需求。所谓的焦虑,一个是真焦虑,一个是期待公众号能有所大动作。
“小小包麻麻”创始人贾万兴
入行时间:2014年下半年
公众号5周年寄语:公众号可能是入门成本最低创业项目,但是也因为如此,可能他也是创业成功率最低的项目。
因为当时有了小孩,发现母婴公号相关的文章很一般,所以就打算自己试试。印象最深刻的事是写了1个月没人看,在心灰意冷的时候写了一篇关于孩子情绪相关的文章,一下涨了5万粉丝,当时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写好文章没意义,写妈妈们需要的好文章才有意义。
今年以来,我们内容上增加了更多的互动,还有漫画,视频等更加立体的形式。变现方面目前主要靠内容电商,接下来会尝试广告和社会化电商,也会借助小程序去做电商。
▲“小小包麻麻”的电商小程序
关于唱衰公众号与焦虑的问题,公号活跃度下降是必然的,这和PC软件,app,微博遇到的问题是一样的。大家也不用焦虑,总会有新的产品出来,弥补空缺。保持敏锐,这是阶段性的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掌玩网络创始人猫老大
入行时间:2012年8月底
公众号五周年寄语:行情还在走上坡路,看好微信公众号就行了。
当时看到“冷笑话精选”等大号在微博大力宣传微信公众号,所以去注册了公众号。当时抱着玩玩的心态,顺便赚点小钱。
在我看来,随着号越来越多,涨粉难,阅读量下滑,这都是必然趋势。但这个行业总体还在走上坡路,我觉得路还远着呐,公众号的价值并没有下跌,反而不断上升,因为玩法,涨粉方式,变现方式越来越多了,比如小程序,我觉得是公众号功能的延伸,还大有机会。
说到改变,现在掌玩是一家公众号流量获取,运营跟变现三步走的新媒体公司,我们擅长做这个,所以就把自己擅长的放大去做了。而原创,短视频,小程序等我们不擅长的新媒体相关领域,我们会出资跟其他擅长做的公司合作,让他们主导去做。
作为元老级的公众号一员,走到今天也不是我自己给设定的,这几年以来都挺梦幻的,比如第一次收钱,第一次招人,第一次见网友等。还有第一次见到张小龙,感谢他,感谢微信,感谢腾讯,给了我今天。
“拾文化”创始人汝斯
入行时间:2013年底
公众号五周年寄语:哈哈,其实我的公司也五周年了。感谢微信,感谢那些一直陪伴着我的人,感谢所有过往的人,最感谢的是我的家人,义无反顾的支持我创业五年,一直陪着我吃苦。
我是网站运营出身的,看到移动互联网浪潮,看起来像是蓝海,一个猛子就扎下去了。2012年初到2013年底,从微博到微信,是一次重生,太多的事儿改变了我。
走到公众号第五个年头,近期以来感受比较深的是小程序的出现,一个新的开始。很欣喜地看到一个深度产品的出现,“拾文化”现在也在做“守艺人”小程序。
▲“拾文化”做的部分小程序
面对涨粉难、阅读量下跌的瓶颈,我们也有这种感觉,不过这也是读者用户变得更理性的一个过程。深耕运营,做更好的内容,提供更好的商业服务,会让这个行业持久的焕发光彩。
今年六月份的封号风波,看起来是微信传达了一个信息,行业变革一定是起起落落的,就像一个人的状态。对于唱衰公众号这个事儿,我想到了刘慈欣的三体,未知生命对于未知生命的态度是毁灭。人心里都有害怕变革的部分,变就意味着动荡不安,就意味着不能安逸,然而,这个世界上何时存在过恒久不变的东西呢?不接受改变、不积极改变,要么自己被自然淘汰、要么自己毁灭。我只能惋惜,并表示庆幸,我还年轻,可以接受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
“小北”创始人小北
入行时间:2015年12月
公众号五周年寄语:想说的是感谢,感谢公众号让我从一个单纯的主播到一个300万粉丝的公众号博主,再到一个2000万粉丝矩阵的一路向北文化传媒创始人。
2015年时我也在做电台,那时不少听众反馈,想要看到文章内容和歌单等,也想有一些互动。正好,公众号满足这些。在2016年5月辞职以后,我正式加入了公众号内容创业大军。
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曾经有两个人在我的公众号上认识,并且相爱,异地,但每晚九点零九分的时候,都会相约一起听我的节目,觉得公众号存在的意义又多了一个。
不少人都说今年涨粉和阅读越来越难了,但就我自己的公众号来说,数据上没有太大的影响,也可能是因为本身语音的形式粉丝粘性更好一些。最近,在保持自己的风格的同时,我更多是在打磨内容。从本质上来说,公众号还是在一个内容为王的生存环境中,保证好的内容,才是长久之道。
入行时间:2016年初
公众号5周年寄语:公众号的前半场可能只是一个短期赚钱的工具,但我希望下半场它可以成为一个可以持续而又健康发展的事业。
我们三个创始人都有比较深厚的美术功底,所以我们一开始,就是朝着“做个牛掰的IP”的目的去做公众号的。
说到最深刻的事,应该是第一次拿到融资的时候,当时我们非常紧张,总怕说错话。没想到逗笑投资人后,其就定下要投资我们了。此外,我们三个人开会策划,每次都可以碰撞出新的点子,这个也是很深刻的。
其实,一个行业不是人家唱就会衰的,问题还是出于自身,越是这种状态,我们越是要努力创新,要自我完善。我们此前也经历过短期封号,也经历过不安与打击,但后来反思一下其实也挺好,长期来说一个成功的IP它必须是健康的积极正面的,早期跌倒对于我们来说是敲响了警钟,是好事。
化妆师MK—雷韵祺
入行时间:2014年中
公众号5周年寄语:感谢微信提供公众号这个内容创作平台。
当时进入公众号的原因特别简单,就是没有找到特别合适的工作,听说这个平台不错,就抱着尝试的态度进来了。
今年印象最深刻的事就是小程序的出现吧。而在内容与变现上,今年多了知识付费,感觉还是不错的。至于公众号局势,我认为其还是有前景的。
“东邪西媚”联合创始人深八君
入行时间:2015年3月
公众号5周年寄语:感谢腾讯,感谢微信,感谢粉丝和客户粑粑。
当时因为看好这个行业,就进来了。印象最深的事,是被封号,其次是第一篇十万加吧。
目前来说,收入还是靠广告,还有一些其他平台分成。从15年底就不断有人在唱衰打开率下降红利过期,但我一直坚信优质内容能走得更远活得更久些。
“那一座城”总监高巍
入行时间:2015年3月
公众号5周年寄语:不必过于焦虑,只要坚持站在前线,下一个风口来时,一样能赶上。
那时做新媒体更多是顺势而为,有一个新的平台表达我们对城市的看法。我个人是新闻系出身,也一直在媒体工作,非常喜欢做内容,所以就继续在媒体行业做下去了。
要说印象深刻的场景,估计就是数不清的一起加班的夜晚了。变现模式上,从以前的以广告收入为主,在转向内容策划和活动策划方向。现在的内容模式坚持了两年,但觉得现在读者的口味也在变化,所以也在探索改版的方向。
关于公众号局势,任何行业在任何阶段都有焦虑,也都有质疑,正常不过。现在公众号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各家都在探索走下去的路径,我们也在结合旅行产业做探索,比如开发旅行线路、为城市做旅行文化包装等,以公众号为切入点,站进一个产业中去。
“胡辛束”联合创始人斯斯
入行时间:2015年
公众号5周年寄语:感谢这个时代。
这个号最开始是辣辣独立运营的,我在同年10月加入并在2016年3月我们成立了公司。我和辣辣其实一直都在新媒体行业,辣辣之前在杜蕾斯,我在罗辑思维,她身上有很强的表达欲,做公号的时机切入的比较早,我加入是觉得有商业机会,微信的平台,很难得。
从有这个号开始,我们就一直坚持每天22:22推文,当时微信后台是不能设置发送时间的,有次晚上22:21的时候我们发现手机发不了推送,有一篇互推没开白,身边没有电脑,楠哥(我们现在的合伙人)当时在公司楼下,一路飞奔到楼上,赶在23分的时候点了发送。发完之后,他发现自己两只鞋都跑丢了。这个事儿挺小的,但是我们记得很清楚,公号走到现在,都是靠着大家的一点点靠谱和努力过来的。
广告是我们比较成熟的变现模式,之前是胡辛束,现在我们的矩阵已经有近10个女性账号了,粉丝超过300万,服务了600多家一线的品牌主,在稳固住现有模式的同时,我们也在往线下发展,希望可以把线上线下的流量打通,形成完整的业态。
大家都知道现在是公众号红利的末期,流量生意就是这样,有爆发有衰退,你不能一直指望着平台的优势,本质还是要回归到内容和价值上。
至于焦虑的问题,怎么说呢,只要是创业就没有什么安稳的,焦虑才是常态,对于每一个行业来说都是如此。
“吃喝玩乐IN广州”创始人谢晓鹏
建号时间:2013年
公众号5周年寄语:做公众号,是马拉松,贵在坚持!
我当时在做微博,所以做公众号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印象最深刻的,就是2015年做广州版《南山南》跟送棉被活动吧,当时第一次发现,公众号除了可以赚钱外还可以做一些很酷很有影响力的事情!
关于唱衰公众号这事,事实上每一年都有人唱衰,但是每一年都有大量的人涌进来。目前公众号的活跃度是有一些下滑,不过这个跟很多公众号的运营跟不上有关,很多公众号都在用1,2年前的方法来运营公众号,在整体趋势下滑的情况下自然是下滑的,但是一样有很多人逆流而上。所以,焦虑,很多时候,可能是自己的能力跟不上了。
“广州百事通”联合创始人卓滑滑
入行时间:13年秋天
公众号五周年寄语:爱过~希望大家都有下一个更美好的五周年
以前在4A做创意,会很留意新兴平台,正巧我的拍档那时在做微博,大家都觉得阵地应该转移了,就尝试着去做微信公众号。
入行来,深刻的事情真的很多,有一次坐地铁,看到有个女生在看我们的号,很小的一件事,可是挺开心的。还有一次,自己花了不到一小时写的一篇文章,被很多本地报纸转载了。
说到涨粉和阅读量,最近有很多现象级的文章刷屏,一篇推文增粉几万、十几万的案例也有。不过,拿“广州百事通”来说,我们不会像以前那样过度追求粉丝数了,作为头部账号,质量比数量来得更重要,用心写好内容吧。
▲日“广州百事通”粉丝破百万
其实从16年开始甚至更早,就隔三差五有声音唱衰公众号,无可厚非最近一些封号和整治,搞得大家更是人心惶惶。对于我们这些草根创业者来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可能会过得没那么焦虑。
公众号其实已经不是一个单单的号,从公众号延伸出来的东西太多了,它更应该是一条产业链。目前公众号的局势,单看内容这块,似乎真的饱满了。但从整个产业整合去看,我觉得依然大有可为,“内容+”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上海头条”创始人阿翔
入行时间:14年下半年
公众号5周年寄语:黑土说:就剩一句了?来前儿的火车票谁给报了!
我之前是做微博的,觉得微信会比较赚钱,就这样入行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第一次接广告,“不二大叔”一单12万,当时感觉做梦都在数钱吧。
目前我们的内容和变现都更好了,除了“不二大叔”外,又孵化了“读书有范”“捡书博士”“有格”“电影派”“七叔漫话”等矩阵。这行一直都有人在唱衰,任何行业都如此。实际上,很多IP属性比较强的号在封号后都在很短时间内做出新号了,这就足以说明道理了。
“苏州微生活”创始人王阳
入行时间:2013年12月
公众号五周年寄语:公众号的五年,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很幸运能够深耕一个城市,将苏州的美传递给更多的人。希望下一个五年,做公众号的小伙伴都能更好。还有就是,求不封,哈哈~
当时一个做微博的朋友推荐,说做公众号未来不错,于是我入行了。
今年以来,粉丝越来越难伺候了,听说很多账号粉丝在负增长,不过我们还好。近期感触比较深的是,六月份一波大号被封的事。任何一个行业发展都是这样,从红利期转到平稳期,公众号其实没有衰落,只是粉丝更精明了,好的内容依然可以脱颖而出。
我们也一直在尝试,今年组建了更强的团队,接下来有很多精彩的策划会出来。
“南京头条”麦子
入行时间:2013年
公众号五周年寄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013年,我们从区域微博转型做区域公众号,流量在哪我们就在哪。
今年以来,对于涨粉和阅读越来越难的事实,我们也深有体会,所以我们一直在改变:通过增加营收渠道、深化本地服务以及餐饮品牌的实体孵化等多个方面去抵抗风险。
此外,公众号来到第五个年头,印象最深刻的是去年的“928刷量事件”,导致整个行业遭受到信用危机,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还有今年6月份的封号风波,说明行业也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经历过野蛮生长时期的公众号媒体,需要变得越来越正规,才能走的更远。
那么,你们在做公众号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事又是什么呢?公众号5周年之际,你最想说什么?在留言区留下你们的足迹呗。
对了,明天就是公众号5周年了,我们还为大家准备了“惊喜”,敬请期待哟~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科技官方微信
播放数:59519
播放数:58340
播放数:56655
播放数:164396别丧了,你的焦虑价值一百万_网易新闻
别丧了,你的焦虑价值一百万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适当的压力或危机感,是生活前进的动力,没有十足的把握,不一定就是能力出了问题。你的焦虑,真不用治。
本文系网易公开课出品,更多内容下载网易公开课APP。前两天朋友加班到深夜,打车回家,被司机师傅心疼了一通,“现在的年轻人真不容易。”他说几天前载的那个女孩,一上车就抱怨说不想工作了,实在太累。“那姑娘还挺年轻呢,一个月工资就7、8万,够我赚两年的。但平时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完全没有自己的时间,焦虑得不行。她说还不如找个月薪一两万的工作,能清闲一点。”朋友几乎是狂吼着说,“醒醒吧!谁说月薪一两万就好过的!”但他回家之后就想通了。既然同样都是焦虑和自我折磨,价值年薪百万的那种,好像来得更划算一点。就像美剧《逍遥法外》里的那句台词:焦虑使我们心力交瘁,也使我们功成名就。1适当焦虑其实是救命稻草调查显示,超过80%的人认同焦虑情绪会传染。好像传染病,个体焦虑在潜移默化中演变成群体焦虑,最后就成了全社会的焦虑。沉浸在各式各样的竞争中,被动地受他人影响,或成为被别人期待的样子。与其他情绪不同,也许你抑郁,但是并不明白这种负面情绪是什么;只要你焦虑,就一定会感受到这种情绪,并把它和痛苦、悲伤、抑郁等情绪区分开来。但日常的焦虑,并不是有害无利。但加拿大湖首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焦虑程度高的人,往往也更聪明。(Hutchison, 2018)调查中,焦虑评分高的参与者,在智商测试中表现更好,尤其是说话表达方面的智力,更善于写作和阅读,语言推理能力也较强。因为总是担心一些事,他们大脑的某些区域更活跃,因而会考虑到更多可能因素。焦虑有很多种,但所有焦虑都有一个共同的来源——“冲突”。(Freud,1925)焦虑是人们面临危机时自然的情绪反应。它让人提高警觉,并采取行动去避开危险和处理困难,最后度过难关。这样的“负面情绪”作为动力,推动人们审慎抉择。因此,短暂的焦虑情绪是正常的。要知道,是当人们在面临挑战时,有成功的可能,所以才会有一系列的负面情绪。“如果完全没有可能性,我们就不会有焦虑。”当因为焦虑放弃尝试,也就等于失去了成长的可能。一切想要回避焦虑的尝试,不仅注定要失败,而且在逃离焦虑中,会丧失让自我显现最宝贵的机会。所以,不难理解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提出的“平常心悖论”:焦虑才是成功的秘诀,而非平常心。无法避免焦虑,才是真实世界的运作法则。乔布斯焦虑,所以要把PPT修改1000多遍才罢休。但他坐镇时,公司产品口碑最好。心理学家罗洛梅如此阐释焦虑的意义:“有焦虑便有活力。就像发烧一样,焦虑表示人格内正在激战。只要我们持续争战,建设性的解决方案便有可能。当焦虑不再,争战结束,忧郁可能就会出现。”一名运动员在全年无休的日常训练里不断激励自己,在重大比赛的当天晚上,才能像换衣服一样给自己换上一份平常心。焦虑并不总是坏的,在一定程度上,正面意义甚至比负面意义更多。2看清楚你的焦虑到底来自哪里不敢生病、害怕养老、物价涨得比工资还快,食品、药品质量堪忧,工作压力大,房价远超自己的能力范围……最让人感到压力的,是全社会共通的焦虑。下班的菜市场,妈妈们讨论孩子到底能进哪所小学;深夜的地铁上,年轻人讨论昂贵的房租和生活开销……有项对95后职业意愿的调查,超过一半的人最向往的新兴职业为主播和网红。一旦见识过一夜暴富、一夜成名的事,就很难再甘于一步一步的辛苦积累,变得越来越焦虑,做着不努力就能一夜“逆袭”的梦。美国律师查理芒格说“伟大的投资需要迟来的满足感”,但这显然不太适用于如今的年轻人。如果说,在社会上共通的焦虑摆在脸上尚且能算是一种释放,同辈压力,才是真让人如鲠在喉。网易公开课做过一个有关“什么事会让你焦虑”的调研,被调查的数千人,大多数都选了“身边的人或多或少都在学习”,和“朋友圈里别人生活质量都很高”这两项。来自同龄人的压力(peer pressure),从学生时代的好分数,到成年后的好工作、高收入,从未减弱。“我到底要怎样做,才能和他们一样”,成为了大多数人敢想不敢说的郁闷。压力的最后一根稻草,则来自人们自身。大多数人感觉每天都在“漫无目的地瞎忙活”,必须要定下一个目标,让自己更有动力。然而,所谓“真正有价值的”目标往往很难找到,大多数人就这样,在寻找和焦虑中过完了一年又一年。即便找到了目标,也并不意味着焦虑停止。月薪五千,则渴望月薪一万,等到了月薪到达一万五时,又开始期待月薪两万;拥有两个轮子的车之后,则渴望汽车,拥有一辆汽车之后,又开始渴望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人们总习惯将目光放在更高、更远的地方,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总是无止尽,随之而来的焦虑,也永不停止。3最好的完美是接受不完美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写道:“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我们的前途拥有一切,我们的前途一无所有。”焦虑,是把时代的“双刃剑”。美国心理学家耶基斯和多德森提出了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动机强度和工作效率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呈倒U形的曲线关系。当人的动机强度处在中等、也就是保持在中等水平的焦虑状态时,工作和学习的效率最高。(Yerkes ,1908)这种中等水平的焦虑,能够让人们保持适度的兴奋,而过高或过低的动机水平,则会让人陷入紧张或消极的状态。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动机和表现的关系 )/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制图日常,为了缓解焦虑,人们常常习惯沉浸于能给自己带来平静的幻想:有些人喜欢旅行,用蓝天白云驱散痛苦;有些人喜欢打扫,来规整自己杂乱的心情。有些人追升职、股票大涨……当人们怀着极大的热情时才发现,他们用来追求内心平静的事情,反而是带来焦虑的“元凶”。化解焦虑永远不能靠幻想,你需要从源头探寻自己的内心。比起赶走焦虑,更重要的是正视它首先要明白,这种情绪是人的本质生存状态,和悲伤、喜悦等普通情绪一样常见。当你处在焦虑情绪中,不代表心理机能出现了故障,也并不意味着人生出了问题,而是你在真实地活着。享受“延迟满足”,不给焦虑躲起来的机会为了缓解压力,明明想休息还是拿起了手机,你的大脑其实在被迫接纳许多碎片化的无用信息。该用来做正事的时间都被消磨掉,反应过来的时候,会感到一种强烈的负罪感。无形中,负罪感和大脑压力又成为了形成焦虑的潜在因素。别贪恋那一刻带来的满足感,想想一个更重要的计划彻底完成时能带来的自豪,别让这一刻的享受给了焦虑可乘之机。调整生活作息状态,不让其他情绪来添乱扔掉手机,找到焦虑的来源,看看这种情绪能如何激励自己在某一方面产生些进步,而非消极怠慢。焦虑引发的缺乏耐心、难以集中精力、没有奋斗的劲头,都不是焦虑的本质。调整好作息规律,让自己处在一种良好平衡的生活状态中,在安静的环境里试着觉察这些负面情绪,调动积极性,你就能利用焦虑来达成自己想要的目的。适当的压力或危机感,是生活前进的动力。没有十足的把握,不一定就是能力出了问题。这个世界总有些我们希望存在的秩序与完美状态,从来就只存在于想象中,无法实现。在无序的世界里,用对美好规则的向往激励自己前进,别用根本不存在的错误惩罚自己。你的焦虑,真不用治。参考资料:[1]Hutchison,T.E.,Crompton,J.E.,&Penney,A.M.(2018).Procrastination and anxiety: Exploring the contributions of multiple anxiety-related disorders.Current Issues in Personality Psychology,6,122-129.[2]Freud Sigmund.(1926d [1925]).Hemmung,Symptom und Angst,Leipzig-Vienna-Zurich,Internat.[3]Yerkes RM,Dodson JD(1908)."The relation of strength of stimulus to rapidity of habit-formation".Journal of Comparative Neurology and Psychology.18:459–482.[4]Marquis Christopher()."Institutional Equivalence: How Industry and Community Peers Influence Corporate Philanthropy".Organization Science.27(5):.除了上文,网易公开课(ID:open163)还有15万好片等你来看。关注微信公众号:open163,随机回复1-12中任意数字即可获取热门影片资源,看好片不求人。
本文来源:网易公开课
责任编辑:张鹤_NBJS5113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总是担心焦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