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量使用 超级玛丽死亡声音杀菌剂会导致鱼死亡吗

养鱼经常遇到鱼得病,可得了病又很难治疗,常常是白忙一场。有没有什么特效药用在水里防病的,我现在都是撒一些盐,不过效果甚微。
怎样才能有效预防鱼病?
人工培养的观赏鱼长期相关信息于优越的环境中,受外界气候、饲养条件变化的干扰较少,故抗病能力较差,在家庭饲养条件下要无病先防,才能避免鱼病的发生和扩大,一旦鱼得了病,治疗是十分困难的,治病只能是不得已而为之。一般来说,只要精心饲养,管理得法;注意放养密度,避免水温变化;维持水质良好,饵料新鲜,定质、定量、定时投喂等主要管理环节,就能够把观赏鱼养好。以下是养好观赏鱼必须掌握的要令,供您参考。
1 要养好鱼先要学会买好鱼:健康的鱼在水体的中下层游动(上层鱼除外)、争抢......
怎样才能有效预防鱼病?
人工培养的观赏鱼长期相关信息于优越的环境中,受外界气候、饲养条件变化的干扰较少,故抗病能力较差,在家庭饲养条件下要无病先防,才能避免鱼病的发生和扩大,一旦鱼得了病,治疗是十分困难的,治病只能是不得已而为之。一般来说,只要精心饲养,管理得法;注意放养密度,避免水温变化;维持水质良好,饵料新鲜,定质、定量、定时投喂等主要管理环节,就能够把观赏鱼养好。以下是养好观赏鱼必须掌握的要令,供您参考。
1 要养好鱼先要学会买好鱼:健康的鱼在水体的中下层游动(上层鱼除外)、争抢食物,合群、游姿自然、悠闲,尾鳍清澈透明、飘逸,眼珠清晰,个体大。沉底、浮头、游动现挣扎状,有外伤、白毛、白点,尾鳍肥厚、混浊、严重血丝、体色灰暗、眼珠混浊、单身独处或扎缸角、拒食的、或以身体擦缸的都属病鱼,一定不能购买。
2 如果准备将几个不同品种的鱼混养在一个缸里,就要照顾到不同种鱼之间的相容性,凶猛的鱼和温和的鱼不能共养;个体差异太多的不能混养(温和鱼种可以考虑);水质要求不同的不能混养等等。
3 购买时,性格生猛的鱼和大中型鱼,不仅要充气保氧,盛装的外层还要再套一个黑色袋,以减少外界对鱼产生干扰。高档鱼应各条单独装袋,以免鱼鳍相互碰触导致损伤。冬天买鱼还要注意保温。装鱼的塑料袋一定要厚实可靠,特别是那些有硬鳍的鱼更应注意。
4 热带鱼买回家后不要急于入缸,要先将装鱼的塑料袋浸入鱼缸十至二十分钟后再打开,让缸里的水分几次倒流入袋里和袋里的水逐步混合,以使鱼儿逐步适应水温、水质。如鱼缸有灯光照射,应将灯光关掉,在黑暗中鱼儿比较安静,不易受惊。
5 热带鱼最适宜24℃-28℃范围内生活,夏天达32℃能正常生活,但是如果突然温度变化过大,热带鱼就无法适应。所以,在购鱼前不仅要调好自家水族箱的水温,还要注意到水族店的水温和你家鱼缸的水温偏差不宜大,一般4℃以内是允许的。如果两者水温偏差过大,宁愿暂时不买,也要多跑一趟将水温调整到基本一致后再买。
6 鱼缸不能一次换水过多 那样会导致鱼只水质不适症发生。 水质包括pH值、硬度、氯离子、溶氧量、硝酸盐、硫化物、蛋白质及混浊度等。热带鱼已适应了在原来的水质中生活,如果全部换水,水质等条件突然改变,它们就无法适应,抵抗力下降而得病。通常每次换水可换去1/3~1/4比较合适。如需要沏底洗缸时,亦应留好大部分旧水,洗完缸后将留下的水回到缸内后再加新水。
7 要注意鱼的投放密度。热带鱼喜欢大的活动空间,初养者常会见到喜爱的鱼就买,极少顾及缸内究竟能养多少条鱼,此点需要特别注意。通常应以 1升水养1厘米长的鱼为基准,如果您的鱼缸容纳了100升水,那么最多可喂养 10厘米长的热带鱼10条左右才比较安全。或通过计算得出宜放养的鱼数,计算公式为:饲养缸可养鱼数(尾):饲养缸体积(升)÷鱼的体长(厘米)。我本人则坚持以1.5升左右为控制目标。在较大的空间内,鱼比较活跃,体质强壮,色彩鲜艳。养得过多、密度过大,水中缺氧、水质恶化,是导致热带鱼生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8 怎样投食。观赏鱼缸最要注意控制投食,以每天一至两次,3至5分钟内吃完为宜。阴雨天少喂食,晚间不喂。鱼在消化食物的过程需要消耗更多的氧,阴雨天、晚间气压较低,水中的溶氧也就低,如此时喂鱼将可能导致水中严重缺氧而死鱼。死鱼大都发生在夜间,水中严重缺氧是主要原因之一。
9 饵料一定要清洁,这是初涉者最容易忽视的。喂饲了不洁鱼饵,极易导致鱼病的发生。建议购买由专业公司生产的品牌冷冻新鲜食料,如血红虫、丰年虾等。水蚯蚓、水红虫等活虫虽然是热带鱼最喜欢,但活虫都生长在污染的水环境中,在暂养中又极易死亡、腐败,所以,投放活食要慎重。
10 要保持水的清洁。热带鱼进食后,会消耗大量氧气及排出大量废物,对水产生污染、滋生病菌。为了保持水的清洁,必须安装效能高的过滤器(生物过滤系统)。如果是裸缸养鱼,每天还要利用从缸底部抽除排析物的同时换去十分之一或略多一些旧水,特别是夏天一定不能忽视。鱼和水草共养的生态缸,只要每周一次更换1/3~1/4水就可以了。过滤机可以采用带充气设计的,这样过滤和充气可以同时进行,既使水得以净化,又补充了氧气。不过,水草缸不宜充气。
11 不能将油脂及洗涤剂等带入水中。油污会浮在水面将空气隔绝,使水中的氧得不到补充,会导致热带鱼缺氧死亡。投食肉类,甚至手上涂抹过护手霜操作,都会将油脂带入水中,应该仔细避免。据此,鱼缸更应远离有油气产生的地方。
12 最好先从价格低、易养的鱼养起,积累了经验再养名贵品种,就能得心应手,取得成功。
其他答案(共5个回答)
鱼病的防治方法
一、加强精养池塘的水质管理
水质好坏直接影响鱼类的健康与生长及饲料的利用率,因此充分认识池塘水环境的特性并加强科学管理,围绕着增氧和降氨这一核心问题做好水质调节工作非常必要。主要措施如下 :
第一,清除池塘底过多的淤泥、
第二,定期泼洒生石灰(ph值偏低时)。
第三, 高温季节晴天的中午开动增氧机,减少底层氧债,改善池水溶氧状况.
第四, 水质过肥时用硫酸铜等药物适当杀死部分藻类,加注新水。
第五,在高握季节、高产池塘,定期施入底质改良剂,改善水质。
第六,利用光合作用改良水质,
二、提高鱼体的抗病力
一要根据池塘条件和技术水平,制定合理的放养密度;二要根据天气、水质和鱼的生长活动情况,定时定量投喂,保证鱼吃饱吃好;三要选择配方科学、营养均衡的优质全价颗粒饲料投喂,避免鱼体发生营养性疾病;四要加强日常管理及细心操作,要勤巡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好池塘日记;五要选择抗病力强的优良品种饲养。
三、控制和杀灭病原体
(一)苗种检疫 对购进苗种要检疫。
(二)清塘 对鱼塘要彻底清整消毒。
(三)鱼体消毒 春片鱼种入池时用药液浸泡鱼体,可有效杀灭鱼体表和鳃上的寄生虫和细菌。
(四)粪肥消毒;有机肥应消毒后再施。消毒可用生石灰、漂白粉、鱼康等药物。
(五)高温季节定期预防、①高温季节采取料台挂袋或定期泼洒杀菌药可有效预防细菌性鱼病。采用此方法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食场周围的药物浓度应达到有效治疗浓度,又不能影响鱼类摄食。二是食场周围的药物的一定浓度应保持1小时以上。三是必须连续挂袋或泼药3~5天;②高温季节,鱼生长旺季,定期投喂杀菌药饵,可有效地预防各种细菌性鱼病;药饵量计算应把吃食鱼体重全部计算入内,投药饵量可比平时减少10%~20%,一般连续喂3天。
4.用药方法与用药量
一、常见的用药方法
鱼池施药应根据鱼病的病情、养鱼品种、饲养方式、施药目的(是治疗还是预防鱼病)来选择不同的用药方法。主要用药方法有以下六种:
(一)全池泼洒法
是池塘防治鱼病的最常用方法。它是将整个池塘的水体作为施药对象,在正确计算水量的前提下,选择适宜的施药浓度来计算用药量,然后把称量好的药品用水稀释,均匀泼洒到整个池塘的水体,以治疗鱼病。消毒水体比较全面、彻底,缺点是成本较高。所以多应用于高产精养池塘,低产池一般在发生严重鱼病时才使用此方法,而且多使用较廉价的药物。
(二)挂袋法
即在投饵台前2~5米呈半圆形区域悬挂药袋4~6个,内装药量以1天之内溶解,不影响鱼前来吃食为原则,可用粗布缝制药袋或直接将小塑料袋包装的药品扎上小眼悬挂使用。此法适用于驯化投喂池塘,防治吃食性鱼类的鱼病,但鱼病后期吃食不好时不宜使用。其优点是节省用药成本,操作方便,对水体的污染小。
(三)浸洗法
即在1个容器内(一般用大塑料盆或搪瓷浴盆)配制较高浓度的药液,然后将鱼放入容器内浸洗一定时间后捞出,能杀灭体表和鳃上的病原体。其浸洗时间视鱼类品种、药物种类、浓度、温度灵活掌握。此方法的优点是作用强,疗效高,节省用药量。缺点是不能随时进行,只有在鱼种分池、转塘时才能使用。
(四)口服法
是驯化养鱼常用的用药方法之一。使用时将药物按饲料的一定比例加入粉料中混合制成颗粒药饵投喂,用于治疗鱼类的内脏病、出血病、竖鳞病等。其优点是疗效较彻底,药物浪费少,节省成本。缺点是对病情较重、吃食不好的鱼没有作用。
(五)注射法
多用于亲鱼的催产和消炎,一般采用胸腔、腹腔、背部肌肉注射。
(六)涂抹法
用于亲鱼的伤口消炎,常使用紫药水或碘酊。
二、鱼池水体的计算
采用全池泼洒法。用药时必须先准确计算鱼池水体,为此先要测量鱼池的长度、宽度和水深,圆形池塘需测出半径,再依下列公式计算体积。
鱼池体积(立方米)=长度(米)X宽度(米)X平均水深(米)
鱼池水体积(米):3.14X(鱼池半径米)的平方X水深
以上所列出的公式一,适用于方形或长方形鱼池;公式二,适用于圆形鱼池。需要说明的是方形鱼池一般是有坡度的,其横、断面呈梯形,在计算体积时其长度和宽度的测量应以水面至池底的1/2处为准。
三、用药量的计算
全池泼洒用药量(克)=池水体积(平方米)X用药浓度(ppm)
浸洗用药量(克)=用水量(平方米)X漫洗药浓度(ppm)
口服药量(克)=鱼池栽鱼量(千克)X鱼的服药量(克/千克体重)
混饲配制浓度(%)=用药量/(载鱼量X日投饵率)X 100%
5.常用鱼药介绍
一、外用杀菌剂
(一)漂白粉
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氯化钙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有效氯不得少于25%;次氯酸钙遇水产生次氯酸,次氯酸又可释放出活性氯和初生态氧离子。对细菌、真菌、 均有不同程度的杀灭作用。主要用于细菌性鱼病的防治。由于其水溶液含大量氢氧化钙,所以还可调节池水的pH值。漂白粉稳定性差,一般条件下保存,有效氯每月减少1%~3%,遇光、热、潮湿和在酸性环境下分解速度加快,因此漂白粉应使用新出厂的、密封严的,有条件时使用前应溅定其含氯量再将其用量折合成含氯25%计算,一般全池泼洒的浓度为lppm。
(二)二氯异氰尿酸钠
含有效氯60%左右,性状稳定,较易溶于水,溶解度为25%,水溶液呈弱酸性,pH值5.5、6.5,溶于水后产生次氯酸。具有杀菌、灭藻、除臭、净水等作用,可防治各种细菌性鱼病,一般用量为0.3~0.6ppm。市售的二氯制剂商品药为鱼康。
(三)三氯异氰尿酸
国际商品名Tcca,国内商品名很多,如强氯精、强氯、高氯、氯杀宁、鱼康净、超菌净A型、农康宝1号等。Tcca含有效氯85%,市售的含氯消毒剂多为Tcca及其复配剂,其含氯量从30%~85%不等。稳定性好,易保存,密封防潮的情况下可保存3年以上。溶解度较低(1%~2%),作用与二氯异氰相同,全池泼洒用量为0.3~0.4ppm,清塘浓度为5~10ppm,其杀菌力为漂白粉的100倍。
(四)二氧化氯制剂
本品为含二氧化氯2%以上的无色、无味、无臭的稳定性液体,为广谱杀菌消毒剂、净水剂。它能使微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氧化分解,从而达到杀死细菌、 、藻类和原虫的目的。使用浓度为0.5~2ppm,使用前需与弱酸活化3~5分钟。强光下易分解,需在阴天或早晚光线较弱时用,不受水质、pH值变化的影响,不污染水体,其杀菌力随温度下降而减弱。国内商品名有百毒清、百毒净、二氧化氯、亚氯酸钠等。多为固体包装,分A,B袋,分别溶解倒在一起活化3~5分钟后全池泼洒。
二、外用杀虫药
驱杀甲壳类吸虫、蠕虫引起的鱼病药物多为有机磷等农药,一般具有较大的毒性,而且污染水环境,因此应该尽量降低其使用浓度,减少使用次数。商品鱼上市前两周内应 止使用。抗原虫药一般为重金属和染料类药物,如硫酸铜、孔雀石绿等,对鱼的毒性和对水体的影响也很大,因此需慎用。
(一)敌百虫 为有机磷药物,是一种低毒的神经毒 物,外泼可治疗寄生于鱼体表和鳃上的甲壳类动物、吸虫等。并能杀灭水体中的浮游动物和水生昆虫;可用于越冬前杀灭耗氧生物。常用90%的敌百虫原粉,用量为0.5~1 ppm;与硫酸亚铁合用可增效,减少其使用量。不同鱼类对敌百虫的耐受力不一样,家鱼较强,鲑、鳟较弱,鳜、加州鲈等不能用。经常使用易产生抗药性。
(二) 灭虫精等 灭虫精及杀毙王、B型灭虫精、杀虫净等商品鱼药,均为有机磷或菊酯类药物的单一或复配制剂,可杀灭鱼体外和水中的寄生虫,毒性较大,常用易产生抗药性,应采用不同的药物交替使用。
(三)硫酸铜 主要用于防治原虫引起的鱼病(如车轮虫、鳃隐鞭虫、斜管虫;杯体虫等),还有灭藻、净水作用,是一种高效、价廉的药物。其缺点是药效与水温、水质关系大,而且其有效浓度与有害浓度差距较小,即安全范围较小,因此其使用浓度不易掌握。其药效与水温成正比,与有机物含量、溶氧、盐度、pH值成反比。池塘泼洒常用量为0.7ppm或0.5ppm加硫酸亚铁0.2ppm。一般肥水塘多用点,高温季节少用点,掌握不准可先少用,第二天再追加半量。
三、内服杀菌药
(一)原料药类 价格较高,用量较少,常用的有土霉素、氯霉素、氟哌酸、环丙沙星、呋喃唑酮、新诺明等。原料药品的单价较高,用量较少,一般使用时先用载体稀释,再与粗原料混合,制成颗粒饲料或粘糊状饲料药饵使用。可用单一制剂或几种药物互配,也可与中草药复配使用,疗效好、副作用小,但长期使用易产生抗药性,不同药物应交替使用。
(二)商品药类 多为一种或几种原料药与载体、增效剂等的复配剂。商品内服药常用的有败血宁、克瘟灵、肠鳃灵、出血散等,用于治疗吃食性鱼类的出血病、肠炎病、竖鳞病、腹水病、腐皮病等多种细菌性鱼病。
(三)中草药类 有牛黄、大黄、黄芩、黄连、连翘、大蒜素、大青叶、穿心莲等。中药有药效长、标本兼治之功效,使用中药时要精心组方,注意其拮抗作用与协同作用。中药也可与西药原料药合理配合使用,疗效更好。
四、内服杀虫药
(一)原料药类 主要有硫双二氯酚、阿苯达唑、吡喹酮等。用法是将药物与适量的饲料原料混合制成颗粒料,或拌食投喂,可驱杀寄生于鱼体内的绦虫等寄生虫。
(二)商品药类 常用的有鱼虫速灭I、鱼朗净、绦虫净、鱼用肠虫清等。
预防金鱼疾病的关键
鱼生活在水中,一旦发生疾病,在治疗和隔离上均较困难,因此,早期预防是防止鱼病的重要措施,每个养鱼爱好者应时刻想到金鱼可能发病,争取将病因消除...
一 用什么给鱼缸消毒
用0.02% 高锰酸钾溶液,既方便,又安全,无副作用。
二 怎么消毒
1 使用前按上述配比配制消毒液,如无秤量条件,可不必强求比例,只要见...
鱼缸消毒在养鱼或者养水中式非常普遍的,但是我发现广大鱼友普遍对消毒剂的使用存在一些误区,因为自己经常接触消毒灭菌这样的领域,所以对消毒这方面有所了解,正确的消毒...
按国标折算,1克1片,含量为10%的二氧化氯泡腾片的治疗用量应该是1片用于0.016吨水体,即:1吨水体用62.5片。二氧化氯可按这一用量一天一次,连用三天。
一般养锦鲤的水中不必放盐,如放些盐也无碍。
一 鱼缸加盐的好处:
(一) 刺激鱼的生理调节功能(前项已说明)以增强免疫力;
(二) 增进鱼的活力、食欲使它更有精...
答: 哪位大神知道洛杉矶生子花多少钱?
答: 经常看不错的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有礼物进行中
还剩 24 份
抽取花费:5TTB
抽取花费:15TTB
还剩 19 份
抽取花费:10TTB
还剩 20 份
抽取花费:5TTB
还剩 19 份
抽取花费:5TTB
还剩 21 份
抽取花费:5TTB
相关资讯:
论坛精选贴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信息产业部 备案序号:沪ICP备号 |  |  
你现在的位置: &&&&&&&&&正文
草鱼死亡的罪魁祸首代谢障碍综合症
作者:李吉林&&&&文章来源:湖北省广水市城郊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点击数:162&&&&更新时间:
&&&&&&& 近来,在城郊等地的草鱼精养高产塘,发生了一种肝胆病变为主要特征的流行性疾病,该病主要危害草鱼鱼种和成鱼,从每年的5月初便开始引起草鱼的死亡,无明显的发病高峰,但是病程较长,发病率高。此病经诊断即为代谢障碍综合症。由于该病外观症状不明显,广大从业人员又缺少对该病的认识,因此往往不能正确诊断和治疗该病,经常出现误诊、误治的情况,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结合自己多年来的防治经验,探讨了该病的有效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一、发病原因。草鱼代谢障碍综合症发生的原因较复杂,但主要的原因有如下三个方面。1、 饲料因素。①养殖户为降低成本,使用配合饲料一味追求低价位,饲料中营养成分不全,维生素含量达不到鱼类健康生长的需求,造成了维生素缺乏,引起肝病;②开春季节水温低,草鱼的代谢水平较低,盲目加大投饵量,使草鱼摄取的营养物质超过了其正常的生理需求,导致了营养代谢不良,出现体内脂肪积累和肝病;③在预防鱼病的过程中,内服药饵中要么长期过量添加药物要么选择较便宜的内服药品,导致了鱼类中毒和药物残留的问题;④不注意饲料保管,饲料发霉变质,受潮发霉变质的饲料产生的黄曲霉素及硝酸基化合物等都可引起肝病;⑤饲料的营养指标与养殖对象不匹配,蛋白质等营养指标过高。如用鲫鱼料喂草鱼、鳊鱼等。2、环境因素。池塘多年进行精养、未清淤,导致池底淤泥变厚,池塘水位变浅;7月份之前的池塘水深不足,池塘条件又达不到精养高产的要求,盲目去增加放养密度和投饵量,忽视水质调节,导致了池塘环境恶化;频繁、滥用药物也造成池塘中有毒有害物质积累沉底,使草鱼慢性中毒而损害肝脏。在恶劣的养殖环境中草鱼新陈代谢下降、发生代谢障碍,免疫力减弱,容易感染病原体引起大量死亡。3、 药物因素。近几年草鱼死亡比例中,使用药物导致鱼类死亡的因素已经大大提高,比饲料因素、环境因素等的比例还要高,所以更应该引起广大养殖业者的重视。目前在鱼病防治上是以化学药品为主,而化学药品长期反复超量使用极易造成药物性肝损伤,甚至也有采用违禁药品的现象发生。如土霉素长期使用会引起肝损害;氯霉素长期使用会引起肝脂肪侵润,甚至肝坏死;长期使用呋喃唑酮,可使肝脏严重受损,肝细胞变性坏死,导致了鱼体内蓄积腹水等;还有一些养殖业者为了降低用药成本,倾向于选用低价位药物,质量不保证,导致了在鱼病治疗不彻底,并容易发生鱼病反弹,增大疾病难度,延误了治疗时间;所以防治鱼病上要做到对症下药、交替用药,避免频繁过量使用药物,特别是禁用药物;多选一些高质量好口碑的产品或选择专门研究开发内服药物的厂家。二、发病症状。1、外部症状。①体色变化:体色暗淡,局部鳞片松散、灰暗,少数背部肌肉腐烂,部分眼眶和鳍条基部少量充血,鳍条末端残缺不全分叉,以尾鳍较为严重。②体型变化:体型不正常,比正常鱼较为短粗,腹部膨大,均有不同程度的腹水现象,解剖后可见体内脂肪富集。③活动异常:早期的病鱼还可以主动少量摄食,漂游池边,但反应迟钝、食量减少、病鱼体表④无明显变化;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鱼出现窜游或痉挛,在池边独游,多是在凌晨死亡。以上症状可能单独发生,也可能几种同时发生,同时常伴并发症,如烂鳃、肠炎、赤皮、烂尾等症状。2、内部症状。草鱼代谢障碍综合症的内部病变主要表现在肝胰脏、胆囊上。肝胰脏的症状为:失血肿大,表面被脂肪组织块覆盖,变黄、发白或局部呈绿色块状,成为花肝,质脆易碎,组织松散;胆囊的症状为:胆囊膨大充盈,胆汁丰富,呈现绿色或墨绿色,少数鱼在死亡之前会有少量的胆汁外溢,扩散至相邻的内脏器官和肌肉表面;同时也有胆囊萎缩的现象发生。三、防治措施。1、 预防。由于草鱼代谢障碍症是综合因素导致的,所以建议养殖业者在草鱼养殖过程中应采取适当措施加以预防:① 采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曝晒,同时选用合理放养密度;② 加强水质管理,定期使用水质和底质改良剂如底毒消、洁水灵、净水解毒剂等;定期排老水加注新水;③ 发病期间不要泼洒具有极强性的氯制剂药物,应选绿色且温和的杀菌剂如菌毒消、沐菌消;④ 定期投喂高细度、流动性好、质量好的保肝护胆中草药。如应激宁Ⅲ型、护肝素、鱼用多维等;⑤ 选择优质草鱼专用配合饲料,有条件池塘适当搭配青草投喂,禁止强化、过量投喂;⑥ 防病治病时要对症下药、交替用药、避免过量用药。2、治疗。在养殖过程中,一旦发现草鱼患有代谢障碍症,应及时治疗,具体措施如下:① 停食两天,同时全池泼洒水质改良调节剂。如底毒消、洁水灵、净水解毒剂、水质保护解毒剂、嫩水素等。②第三天开始投饲,投饵量减半,并在饲料中添加应激宁Ⅲ型+鱼用多维,进行治疗,连喂7~10天。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疗期间切忌使用外用杀虫、消毒药剂,同时在投喂药饵期间必须按剂量和疗程实施,切忌随意增大和降少用量、缩短用药疗程。
所有频道&&&
技术指导员
科技示范户
技术明白纸
?&?&?&?&?&?&?&?&疑因过量用消毒药40万元观赏鱼死亡(图)_网易新闻
疑因过量用消毒药40万元观赏鱼死亡(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满池血鹦鹉全部死亡飘在水面。  南国都市报1月20日讯(记者 徐培培 文/图)海口市民甘先生是观赏鱼养殖爱好者,尽管自己在这方面不是非常专业,又遭遇两次台风袭击,他的鱼塘的3500多条“血鹦鹉”仍然一片红艳艳。就在甘先生联系好买家,准备以40万元的价格出售的时候,这些鱼儿却突然全部暴毙。
  一年前,甘先生养的观赏鱼也出现过大面积死亡迹象,最初投放的几万条鱼苗只活下来3500条,让他心存不甘,只是他本人也没有预料到,这些鱼儿也没能逃过最后一劫。在鱼儿出栏之前,甘先生想让它们漂漂亮亮地送到买家手中,就在池塘里投放了一些消毒药,不料没多久后,这些鱼儿像被开水烫了一样,拼了命地往上跳。
  甘先生购买的消毒药是一位业内专家给开的方子,这些消毒药在大池里投放没有问题,但是投入到准备出栏的小鱼池后,就出现了鱼儿往上跳的情况,甘先生见状赶紧打电话给专家咨询,也进行了补救,无奈这些鱼儿最终还是死得一条不剩。
  甘先生口中的“专家”姓洛,是通过朋友介绍和甘先生认识的。在多年前,甘先生清理池塘准备养鱼时,洛先生曾给出不少实用的方案。洛先生称,池塘底部容易产生淤泥导致水污染,会导致鱼儿的死亡,就给甘先生开了消毒药,这本身没有任何问题。但是甘先生把原本要投放在大池塘里的药量,投入到了准备出栏的小池,药物使用超标了几十倍,这才导致了这些鱼儿的死亡。
  此外,洛先生称甘先生在使用药物之前,甚至没有看一下使用说明上写的“每亩面积1米水深使用120克”,是导致出现鱼死意外的直接原因。
  重新查询了说明书后,甘先生最终只得无奈接受这个结果,但是他说还要请专家再作进一步的鉴定。20日下午,甘先生将死鱼留下部分样本后,全部拉出去掩埋处理。
  作者:徐培培
本文来源: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超级玛丽死亡声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