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与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属于医学技术类吗

官方交流QQ群:
查询对象:
查询依据:
&&&&查询关键词:&
& && && && && && && && && && && && &
您可能感兴趣的...
&&&&本书首先阐明了什么是亚健康,亚健康分为躯体性亚健康、心理性亚健康、人际交往性亚健康、性亚健康,最后指出怎样走出亚健康。&&本图谱精选428幅包括各种病变的肉眼和镜下图像,内容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图谱共151幅,其中包括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损伤的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炎症和肿瘤的病变。各论图谱共277幅,其中包括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淋巴造血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及传染病的常见病理变化及其特点…病理生理学是指导医生临床工作的重要理论基础。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化,病理生理学领域的新理论发展很快,如何将这些新成就应用于临床医疗工作中,是继续医学教育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几年来在“西北地区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中心”的领导下,我们结合医疗卫生工作的实际,组织有丰富临床和教学…&&本书是作者以目前国内许多医学院校各类专业选用的面向21世纪课程《病理生理学》本科教材为依据,在参考国内最新的同类教材和相关内容专著的基础上编写的学习和教学指导书。全书共分17章,各章均包括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提要、教学参考、自测练习及参考答案四个部分。教学参考部分图、表、文并茂,有选择地针对教学内…&&&&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患病机体功能、代谢变化和机制的学科,也是一门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因此被国家教育部列为医学教育中的一门主干课程。&&&&医学考试是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医学考…&&&&《病理学应试指南》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重要桥梁学科。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病变和临床表现是学习的重点,也是考试的主要内容。尽管学校不同、学制不同、试题不同,但是考试内容都是紧紧环绕这些重点进行的。通过病理学的学习,学生固然要掌握病理学的基本知识,提高分析问…&&&本书目录简介:一、什么是结石,二、结石病有哪几种类型,三、结石是怎样形成的,四、泌尿系结石的成分有哪些,五、胆结石的成分有哪些,六、结石引起不舒服就是结石性疾病吗等。&&&&本书作者均为常年在教学一线辛勤工作的多所医学院校的病理教研室负责人、教学骨干和相关交叉学科的专家。主要汇聚了汕头大学医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原西医科大学)病理学教学的精髓,并参考了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学经验,博采众长。&&&…
医学图书分类
电子图书总排行版
-->病理学技术
病理学技术
【浏览量】
<font color="#ff&次
【作者】王伯沄等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日
【上架日期】日
【开 本】
【页 数】1143
【ISBN】7-117-03644-3
【内容简介】
&&&&&&&&本书分63章,将器官、组织、细胞、超微病理形态学技术与分子检测技术相结合,把基本理论和技术操作程序相结合;把相关技术与教学科研和临床病理诊断的应用相结合等。
&&&&
第1章病理解剖技术1
  第一节病理解剖的意义1
  第二节病理解剖室的设备和器械2
    一、病理解剖室的设备2
    二、病理解剖常用的器械3
    三、清洁、消毒和个人防护4
  第三节病理解剖的方法和步骤4
    一、病理解剖前的准备4
    二、体表检查5
    三、胸腹腔检查6
    四、内脏器官的取出及检查6
  第四节死胎和新生儿解剖13
    一、胎龄的估计13
    二、脐带和胎盘的检查14
    三、新生儿解剖的特点14
  参考文献14
第2章病理大体标本的制作15
  第一节大体标本的收集、取材、固定和保存16
    一、大体标本的收集16
    二、大体标本的取材16
    三、大体标本的固定和保存17
  第二节病理大体组织标本的染色方法18
    一、脂肪组织染色法18
    二、组织淀粉样变染色法18
    三、含铁血黄素染色法18
    四、脑灰质和白质的染色法19
    五、早期心肌梗死染色法20
  第三节原色组织标本制作法21
    一、Kaiser1ing法21
    二、Kaiser1ing改良法21
    三、K1otz法21
    四、麦兆煌法22
    五、Pu1vertaft法22
    六、一氧化碳法23
  第四节透明标本制作方法23
    一、血管灌注透明法23
    二、胚胎骨骼组织标本的透明法24
  第五节管腔灌注标本制作方法24
    一、管腔灌注填充剂及其应用25
    二、灌注标本常用的染料25
  第六节管腔铸型标本制作方法25
    一、心脏血管铸型法26
    二、肺脏血管及支气管铸型法26
    三、肝脏管腔铸型法27
    四、肾脏血管铸型法27
    五、脑血管铸型法27
  第七节标本的装缸与封存方法27
    一、玻璃标本缸标本的装缸与封存法27
    二、有机玻璃标本缸制作及标本的封存法30
  参考文献30
第3章有关尸体解剖的条例31
第4章细胞学与组织学基础33
  第一节细胞33
    一、细胞膜34
    二、细胞质34
    三、细胞核38
    四、细胞的生长和增殖39
  第二节上皮组织39
    一、被覆上皮40
    二、腺上皮和腺43
  第三节结缔组织44
    一、疏松结缔组织44
    二、致密结缔组织47
    三、脂肪组织47
    四、网状组织47
  第四节软骨和骨48
    一、软骨组织和软骨48
    二、骨组织和骨49
  第五节血液51
    一、红细胞51
    二、白细胞52
    三、血小板53
  第六节肌组织54
    一、骨骼肌54
    二、心肌56
    三、平滑肌56
  第七节神经组织56
    一、神经元57
    二、神经胶质细胞58
    三、神经纤维和神经59
  参考文献60
第5章组织的取材和固定方法61
  第一节取材62
    一、取材时对送检组织的要求62
    二、取材62
    三、取材时注意事项62
    四、冰冻切片取材63
    五、不同组织取材方法64
  第二节固定方法65
    一、固定的意义65
    二、细胞内物质成分与固定剂和固定方法的选择66
    三、固定液67
    四、组织固定后的洗涤74
  参考文献74
第6章组织切片技术76
  第一节组织的脱水、透明、浸蜡77
    一、脱水77
    二、透明或媒浸78
    三、浸蜡浸透80
    四、骨和含钙组织脱钙法81
  第二节组织的包埋和包埋方法82
    一、石蜡包埋法82
    二、火棉胶包埋法84
    三、石蜡半薄切片包埋法84
    四、树脂包埋法84
    五、塑料包埋法85
    六、碳蜡包埋法85
    七、明胶包埋法85
    八、松脂醇包埋法85
    九、甲基丙烯酸甲酯包埋法86
    十、双重包埋法86
    十一、二甲氧基丙烷石蜡包埋法86
  第三节组织切片法86
    一、石蜡切片法87
    二、冰冻切片法88
    三、火棉胶切片法89
    四、大组织石蜡切片法90
    五、石蜡包埋半薄切片法91
    六、树脂包埋薄切片法91
    七、振动切片91
    八、塑料切片91
    九、碳蜡切片91
    十、超薄切片91
  第四节组织切片机和切片机的维护92
    一、组织切片机92
    二、切片机的维护92
  第五节组织切片刀和磨刀法93
    一、切片刀的种类93
    二、刀背套与刀柄93
    三、磨刀与篦刀93
  参考文献93
第7章染色的基本原理、生物染料和苏木精-伊红染色方法95
  第一节染色与生物染料96
    一、染色的作用96
    二、染色发展简史96
    三、生物染料98
    四、染料的颜色与色觉生理102
    五、染料的分类104
  第二节染色作用原理111
    一、染色的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111
    二、细胞的染色117
  第三节荧光染色和媒染染色121
    一、荧光染色121
    二、媒染染料的染色125
  第四节苏木精-伊红染色方法128
    一、HE染色的基本原理128
    二、苏木精伊红染色方法130
    三、染色液的配制132
  参考文献134
第8章树脂包埋光镜薄切片技术135
  第一节甲基丙烯酸羟乙基酯树脂包埋技术135
    一、HEMA的性质135
    二、HEMA提纯方法136
    三、HEMA包埋配方137
    四、标本固定137
    五、脱水137
    六、浸透137
    七、包埋与聚合137
    八、切片138
  第二节HEMA薄切片的染色技术138
    一、H·E染色法138
    二、ABC染色法138
    三、树脂切片的展望139
  参考文献139
第9章常用的特殊染色方法140
  第一节结缔组织染色142
    一、结缔组织复合染色法142
    二、胶原纤维染色143
    三、网状纤维染色145
    四、弹性纤维染色146
  第二节肌肉组织染色147
    一、横纹肌组织染色147Ma11ory磷钨酸苏木素染色法147
    二、早期心肌病变组织染色148
  第三节糖类染色149
    一、糖类染色149
    二、粘液物质粘多糖染色151
    三、羊水角化鳞状上皮细胞染色152
  第四节色素类染色153
  第五节病理内源性沉着物染色155
    一、纤维素染色155
    二、淀粉样物质染色156
  第六节病原微生物染色157
    一、真菌染色158
    二、细菌染色159
    三、螺旋体染色161
    四、病毒包涵体染色162
    五、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染色163
  第七节内分泌细胞染色165
    一、弥散神经内分泌细胞染色165
    二、嗜铬细胞染色167
  第八节活体组织检查168
    一、肾脏组织活检染色168
    二、骨髓活检染色170
    三、肥大细胞染色171
    四、活体细胞染色172
  参考文献173
第10章神经组织的染色方法175
  第一节中枢神经系统176
    一、神经细胞染色方法176
    二、神经纤维的染色方法180
    三、髓鞘的染色方法184
    四、变性髓鞘染色方法189
    五、神经胶质纤维及胶质细胞染色190
  第二节周围神经系统195
    一、周围神经髓鞘染色方法195
    二、周围神经轴索及神经末梢196
第11章细胞和组织化学方法201
  第一节概述202
    一、细胞和组织化学方法研究的范围203
    二、细胞和组织化学方法的特点203
    三、细胞和组织化学方法的基本技术203
    四、细胞和组织化学方法注意事项205
  第二节检测无机物质组织化学方法205
    一、组织中钙质显示法205
    二、组织中铁质显示法206
    三、组织中铜质显示法206
    四、组织中铅的显示法207
    五、组织中砷的显示法207
    六、组织中尿酸盐显示法207
  第三节检测有机物质组织化学方法208
    一、组织中脂类的显示法208
    二、组织中糖类的显示法210
    三、组织中黑色素的显示法217
    四、组织中脂褐素的显示法218
    五、组织中胆色素的显示法219
    六、细胞中DNA和RNA的显示法219
    七、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染色221
  第四节光镜酶组织化学方法223
    一、酶的分类223
    二、酶的检测条件224
    三、光镜酶组织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24
    四、酶组织化学的实际应用方法225
  参考文献240
第12章显微镜及显微摄影技术241
  第一节显微镜的基本光学原理242
    一、折射和折射率242
    二、透镜的性能242
    三、影响成像的关键因素-相差242
    四、显微镜的成像原理243
    五、O1YMPUS显微镜光学系统简介244
  第二节显微镜的重要光学技术参数244
    一、数值孔径244
    二、分辨率245
    三、放大率245
    四、焦深245
    五、视场直径245
    六、覆盖差246
    七、工作距离246
  第三节显微镜的光学附件246
    一、物镜246
    二、目镜248
    三、聚光镜248
    四、显微镜的照明装置249
    五、显微镜的光轴调节250
  第四节各种显微镜检术介绍250
    一、正立式显微镜250
    二、偏光显微镜253
    三、倒置显微镜255
    四、体视显微镜255
  第五节显微摄影技术装置256
    一、显微摄影装置256
    二、滤色镜在显微摄影中的作用258
  第六节显微摄影技术259
    一、显微摄影的基础知识259
    二、显微摄影技术260
    三、彩色显微摄影261
    四、黑白显微摄影262
  第七节怎样得到高质量的显微照片与故障分析263
    一、怎样得到高质量的显微照片263
    二、故障分析—照片完成后出现的问题与矫正措施263
  第八节数字显微照相系统266
    一、数字照相机266
    二、数字照相机的特点267
    三、数字照相机的性能指标267
    四、数字显微照相系统268
第13章细胞的超微结构269
  第一节细胞膜270
    一、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和结构271
    二、细胞表面的特化物271
  第二节细胞质273
    一、线粒体274
    二、核糖体275
    三、内质网275
    四、高尔基复合体276
    五、溶酶体277
    六、微体278
    七、中心体279
    八、细胞骨架279
    九、细胞质内包含物280
  第三节细胞核281
    一、核膜281
    二、染色质281
    三、核仁282
    四、核基质282
  参考文献282
第14章透射电子显微镜及超薄切片技术283
  第一节透射电镜的结构和作用原理283
    一、镜筒284
    二、真空系统285
    三、电源系统285
  第二节超薄切片技术285
    一、取材285
    二、固定286
    三、脱水289
    四、浸透和包埋290
    五、超薄切片291
    六、超薄切片的染色293
  参考文献293
第15章扫描电子显微镜及生物样品制备技术295
  第一节扫描电子显微镜295
    一、扫描电镜的特点296
    二、扫描电镜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96
  第二节扫描电镜生物样品制备技术297
    一、样品的初步处理297
    二、样品的干燥298
    三、样品的导电处理299
    四、几种特殊的样品制备技术301
  参考文献302
第16章超微结构的研究方法303
  第一节负染色技术304
    一、染色液304
    二、染色的方法304
    三、注意事项305
  第二节冷冻蚀刻技术305
    一、冷冻蚀刻技术方法305
    二、冷冻蚀刻图像的解释306
  第三节电镜细胞化学技术307
    一、基本原理307
    二、样品制备308
    三、常用的电镜酶细胞化学方法309
  第四节电镜X射线显微分析技术311
    一、基本原理和检查方法311
    二、样品制备方法312
  第五节电镜放射自显影技术312
    一、放射性同位素标记313
    二、电镜放射自显影样品制备313
  参考文献315
第17章扫描探针显微镜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316
  第一节背景316
  第二节从LM到SPM317
  第三节原理318
  第四节方法和应用319
    一、方法319
    二、基底的选择和修饰320
    三、DNA样品的制备321
    四、AFM成像方式选择322
    五、扫描针尖和样品问的力作用以及展宽效应322
  第五节评价323
  参考文献324
第18章免疫电子显微镜技术326
  第一节电子显微镜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概述327
    一、组织固定与取材327
    二、免疫染色327
    三、包埋328
    四、对照试验332
  第二节免疫铁蛋白技术332
    一、基本原理332
    二、铁蛋白的提取和纯化332
    三、铁蛋白与免疫球蛋白的结合333
    四、电镜标本的制备方法333
  第三节免疫酶细胞化学技术334
    一、基本原理334
    二、电镜标本制备方法334
  第四节免疫电镜胶体金标记法335
    一、电镜水平的免疫金染色法336
    二、胶体金标记蛋白A技术337
    三、胶体金双标记技术338
    四、免疫电镜金-银法染色技术339
  第五节其它免疫电镜技术340
    一、凝集素电镜标记技术340
    二、扫描免疫电镜技术340
    三、冷冻蚀刻免疫电镜技术342
  参考文献344
第19章电镜原位杂交技术346
  第一节电镜原位杂交技术概述346
    一、历史回顾346
    二、电镜原位杂交技术的分类347
  第二节几种电镜原位杂交技术操作程序348
    一、应用同位素标记cRNA探针电镜原位杂交技术于染色体制片348
    二、应用生物素标记cDNA探针电镜原位杂交技术349
    三、应用地高辛标记rRNA探针的电镜原位杂交技术351
    四、结语352
  参考文献353
第20章免疫细胞化学的理论基础354
  第一节抗原355
    一、抗原概念355
    二、抗原决定簇355
    三、抗原的性质及种类356
  第二节抗体358
    一、抗体的概念358
    二、抗体的性质和种类358
    三、抗体形成的机制360
  第三节补体系统362
  第四节免疫细胞化学的有关基本技术方法362
    一、抗体的制备362
    二、组织材料的处理364
    三、免疫染色364
    四、对照365
    五、免疫细胞化学结果的判断365
第21章提高免疫组织化学IHC敏感性的方法367
  第一节概述367
  第二节免疫组织化学敏感性的新方法368
    一、EnVision法368
    二、CSA法368
    三、显色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重金属离子以增加IHC检测的敏感性369
  第三节提高IHC方法敏感性的技术手段369
    一、蛋白酶消化370
    二、热诱导的抗原修复370
    三、热抗原修复应注意的问题371
    四、抗原修复和酶消化结合使用371
  第四节小结372
  参考文献378
第22章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379
  第一节免疫荧光细胞化学的原理380
    一、直接方法381
    二、间接方法381
    三、补体法382
    四、双重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标记方法382
    五、对照试验382
  第二节荧光抗体的制备383
    一、荧光素383
    二、荧光素标记抗体的方法384
    三、荧光抗体的质量控制388
  第三节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方法389
    一、标本制作389
    二、荧光抗体染色方法390
    三、荧光抗原染色方法392
  第四节荧光显微镜检查方法392
    一、荧光显微镜392
    二、荧光显微镜标本制作要求392
    三、使用荧光显微镜注意事项392
    四、荧光图像的记录方法393
  第五节非特异性染色的消除方法393
    一、非特异性染色的主要因素393
    二、消除非特异性染色的方法394
  参考文献396
第23章免疫酶细胞化学技术397
  第一节组织的固定和切片398
    一、固定398
    二、切片399
  第二节酶的标记与染色方法399
    一、酶标抗体法399
    二、非标记抗体酶法405
  第三节染色结果及判断411
    一、对照实验411
    二、假阳性及其处理412
    三、抗体有关事项413
    四、单克隆抗体414
    五、增加染色强度方法415
  参考文献416
第24章亲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418
  第一节生物素-抗生物索免疫细胞化学技术419
    一、基本原理419
    二、目前广泛使用的抗生物素-生物素方法420
    三、其它生物素-抗生物素染色法424
  第二节葡萄球菌蛋白A 426
    一、SPA的性质426
    二、SPA的应用427
    三、SPA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中的应用427
  第三节凝集素429
    一、凝集素的特性429
    二、凝集素的应用429
    三、凝集素在免疫细胞化学中应用433
    四、HRP标记凝集素及抗凝集素抗体的制备435
  第四节其它亲和细胞化学436
    一、阴离子与阳离子部位436
    二、配体与受体436
  参考文献436
第25章免疫金银及铁标记技术438
  第一节免疫金技术发展史439
  第二节溶胶的基本概念440
    一、胶体金440
    二、胶体金的一般性状440
  第三节胶体金的制备方法441
    一、制备胶体金的准备441
    二、制备胶体金的方法和步骤442
  第四节胶体金的质量鉴定444
    一、胶体金颗粒直径测定444
    二、胶体金颗粒均匀度的测定444
    三、影响胶体金颗粒大小的因素444
  第五节胶体金标记蛋白质的准备444
    一、待标记蛋白质的准备445
    二、胶体金pH值的调整445
    三、待标记蛋白质最适稳定的测定446
    四、蛋白质的胶体金标记446
    五、胶体金标记蛋白质的纯化447
    六、免疫金探针的鉴定448
  第六节免疫胶体金银细胞化学染色的固定剂选择448
    一、固定剂的选择及固定时间448
    二、切片的处理与粘附449
  第七节光镜免疫金银细胞化学449
    一、免疫金染色449
    二、免疫金银法450
    三、彩色免疫金银法452
    四、免疫金及免疫金银技术的优点453
    五、在IGSS染色中常见技术问题和对策454
    六、物理显影液及缓冲液的配制455
  第八节免疫胶体铁细胞化学456
    一、胶体铁的制备方法456
    二、抗体的标记和纯化456
    三、胶体铁标记抗体的鉴定457
    四、免疫胶体铁细胞化学染色457
    五、方法的应用457
  参考文献457
第26章自身抗体的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检测方法459
  第一节自身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方法461
    一、常规检查方法—间接免疫荧光检查方法461
    二、对照试验461
    三、荧光显微镜检查461
    四、结果报告461
    五、免疫酶组织化学检验自身抗体方法461
    六、组织芯片的联合检测方法462
    七、微波增敏快速自身抗体检测方法462
  第二节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可检查的主要自身抗体463
    一、抗核抗体的检测463
    二、双链DNA抗体的检测方法和应用465
    三、抗核仁抗体的检测方法466
    四、抗组蛋白抗体的检测方法467
    五、抗着丝点抗体的检测方法467
    六、抗甲状腺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468
    七、平滑肌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468
    八、肝细胞膜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469
    九、线粒体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470
    十、胃壁细胞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470
    十一、胃泌素细胞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471
    十二、胰岛细胞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471
    十三、抗肾小球和肺泡基底膜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471
    十四、抗皮肤成分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472
    十五、唾液腺外分泌导管上皮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472
    十六、抗骨骼横纹肌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472
    十七、肾上腺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473
    十八、类风湿因子的检测方法473
    十九、抗中性粒细胞胞浆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473
    二十、增殖细胞核抗原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474
    二十一、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核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474
    二十二、抗精子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474
    二十三、其他自身抗体的检测475
  第三节自身抗体产生的机制475
    一、自身淋巴细胞免疫调控反应紊乱学说476
    二、T细胞旁路学说476
    三、独特型-抗独特型网络缺陷学说476
    四、遗传因素477
  参考文献477
第27章双重和多重免疫标记478
  第一节双标和多标的意义479
  第二节双标和多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479
    一、洗脱法479
    二、非洗脱法479
  第三节双重免疫荧光标记481
    一、洗脱法482
    二、直接法482
    三、间接法—异种动物抗体法483
    四、间接法—同种动物抗体法483
  第四节双重免疫酶染色484
    一、洗脱法484
    二、非洗脱法485
  第五节其它双重免疫染色方法487
    一、免疫荧光法与免疫酶法联合应用487
    二、免疫荧光法与免疫金银法联合应用487
    三、免疫酶法与免疫金法联合应用488
    四、免疫金银法与免疫酶法联合应用488
    五、放射免疫自显影法与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联合应用488
  第六节电镜下的双重及多重免疫标记488
    一、直接法488
    二、间接法-异种动物抗体法489
    三、间接法-同种动物抗体法489
    四、同种动物抗体及胶体金葡萄球菌A蛋白法490
    五、标记抗原法490
    六、电镜下多重免疫标记的试剂要求491
  参考文献491
第28章免疫细胞化学快速检查病原体的方法493
  第一节检测细菌的方法和应用494
    一、甲组溶血性链球菌的快速检查法495
    二、脑膜炎双球菌的快速检查法496
    三、霍乱弧菌和副霍乱弧菌的快速检查法496
    四、鼠疫杆菌的快速检查法496
    五、炭疽杆菌的快速检查法496
    六、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快速检查法496
    七、结核杆菌的快速诊断方法497
    八、其他细菌的快速检查方法497
    九、钩端螺旋体的检查法497
    十、梅毒螺旋体的检查法497
  第二节检测病毒的方法和应用498
    一、病毒抗原定位方法498
    二、病毒感染过程499
    三、肿瘤与病毒499
    四、病毒计数499
    五、病毒的快速诊断499
  第三节检查寄生虫的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及应用502
    一、血吸虫病502
    二、疟疾502
    三、阿米巴病503
    四、锥虫病503
    五、丝虫病503
    六、弓形虫病503
    七、旋毛虫病503
    八、其他寄生虫病503
  第四节在真菌学中的应用504
  参考文献504
第29章免疫组织化学常用抗体505
  第一节激素受体类抗体505
  第二节激素类抗体506
  第三节肿瘤耐药抗体508
  第四节癌基因抗体509
  第五节细胞周期素抗体510
  第六节淋巴细胞抗体512
  第七节肿瘤标记514
  第八节上皮标记518
  第九节软组织标记520
  第十节神经内分泌标记522
  第十一节细胞粘附分子抗体523
  第十二节细胞凋亡抗体524
第30章核酸分子生物学基础526
  第一节核酸的分子结构527
    一、核酸的化学组成527
    二、核酸的一级结构527
    三、核酸的高级结构528
    四、基因组532
  第二节DNA的变性与复性532
    一、DNA变性532
    二、DNA复性533
  参考文献534
第31章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概述535
  第一节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及其发展概况536
  第二节核酸分子杂交的基本原理537
  第三节核酸探针的种类和标记538
  第四节核酸探针的标记和检测538
    一、核酸探针的放射性标记技术538
    二、核酸探针的非放射性标记技术540
    三、非放射性探针的显示体系540
  第五节核酸分子杂交方法和类型541
    一、固相膜核酸分子杂交方法542
    二、固相核酸分子杂交类型543
    三、固相膜核酸杂交的注意事项546
    四、液相核酸分子杂交类型546
    五、核酸分子杂交实验因素的优化547
  参考文献551
第32章核酸分子探针的制备553
  第一节核酸探针的标记方法553
    一、放射性探针的标记553
    二、非放射性探针标记558
  第二节不同核酸种类的探针制备561
    一、DNA探针561
    二、RNA探针562
    三、寡核苷酸探针563
第33章原位核酸分子杂交技术565
  第一节原位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的发展567
  第二节原位分子杂交技术的基本方法567
    一、固定567
    二、玻片和组织切片的处理568
    三、杂交569
    四、杂交后处理569
    五、显示569
    六、对照实验和结果的判断569
  第三节原位DNA和13NA分子杂交方法570
    一、地高辛标记DNA探针在石蜡切片检测病毒DNA的方法570
    二、生物素标记HPV—DNA探针在石蜡切片上检测HPV-DNA的方法571
  第四节RNA原位核酸杂交方法573
    一、基本原理573
    二、RNA原位杂交中的探针574
    三、cRNA探针检测组织切片中的RNA原位杂交577
    四、用寡核苷酸探针检测组织切片中的RNA原位杂交579
    五、用cDNA探针检测体外培养细胞中的RNA原位杂交582
    六、RNA原位杂交现状和进展583
  参考文献585
  第五节地高辛标记寡核苷酸探针的原位杂交方法586
  第六节原位杂交结合免疫细胞化学双标记法587
    一、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双标记方法588
    二、免疫细胞化学和杂交结合方法589
    三、对照589
  第七节双重原位杂交方法589
    一、放射性探针与生物素探针结合双重杂交方法589
    二、非放射性探针的双重原位杂交方法590
  第八节原位杂交的PCR增敏法590
  第九节原位杂交的CSA增敏法591
  第十节原位核酸分子杂交的试剂591
    一、特异性的探针试剂591
    二、探针标记592
    三、原位杂交信号的检测试剂592
    四、成套原位杂交检测试剂盒593
    五、如何选择原位杂交试剂593
  参考文献593
第34章FISH和PRINS技术595
  第一节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及其应用595
    一、原理596
    二、制片方法596
    三、探针的选择和标记596
    四、杂交类型与方法597
    五、FISH技术的应用602
  第二节用引物介导的原位标记技术606
    一、PRINS技术的原理606
    二、方法606
    三、应用前景607
  参考文献608
第35章原位PCR和免疫PCR技术609
  第一节原位PCR基本原理及操作程序610
    一、直接法原位PCR 610
    二、间接法原位PCR 611
    三、原位反转录PCR 612
    四、原位再生式序列复制反应613
    五、原位PCR的应用615
    六、原位PCR实验中的对照实验616
    七、原位PCR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616
  第二节免疫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及应用618
    一、免疫PCR技术反应的基本操作规程618
    二、免疫PCR检测系统的稳定性分析621
    三、免疫PCR技术在肿瘤学中的应用621
    四、融合蛋白及通用免疫PCR技术应用前景622
  第三节原位免疫PCR技术623
    一、原位免疫PCR的基本原理623
    二、原位免疫PCR的方法624
    三、原位免疫PCR应用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624
    四、应用前景625
  参考文献625
第36章细胞凋亡检测技术627
  第一节前言627
  第二节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检测方法629
    一、凋亡细胞的光镜和荧光显微镜检测630
    二、凋亡细胞的电镜观察630
    三、凋亡细胞的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630
  第三节凋亡细胞片段的凝胶电泳检测方法633
    一、对凋亡细胞大、小分子量片段的凝胶电泳检测633
    二、对凋亡细胞小分子量DNA片段的选择性抽提及凝胶电泳634
    三、凋亡细胞大分子量片段DNA的脉冲电泳635
  第四节流式细胞仪在细胞凋亡研究中的应用636
    一、激光散射光分析636
    二、细胞膜完整性及膜转运功能的测定636
    三、细胞器功能的检测637
    四、基于细胞凋亡过程中核染色质改变的检测方法638
  第五节激光扫描细胞形态分析仪在细胞凋亡研究中的应用642
  第六节如何选择细胞凋亡的研究方法643
  参考文献643
第37章Southern,Northern,Dotb1ot和RF1P技术647
  第一节SouthernDNA印迹杂交方法647
    一、基本原理648
    二、DNA的提取与纯化648
    三、DNA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酶切方法649
    四、琼脂糖凝胶电泳电离DNA酶切片段649
    五、酶切后的DNA从琼脂糖凝胶转膜或印迹的方法649
    六、杂交方法651
    七、Southern杂交的研究对象和用途652
  第二节Northem印迹杂交653
    一、原理653
    二、方法653
    三、应用655
    四、注意事项655
  第三节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656
    一、直接分析方法656
    二、间接的基因分析法656
    三、RF1P方法步骤657
  参考文献658
第38章器官移植的组织配型技术659
  第一节H1A系统与器官移植660
    一、H1A的生物学功能660
  第二节交叉配型技术662
    一、淋巴细胞毒试验操作技术662
    二、群体反应性抗体PRA的检测664
  第三节H1A分配型技术671
    一、方法简介671
    二、单克隆抗体试剂板检测H1A-I类A、B、C抗原673
    三、HUA-Ⅱ类抗原的检测676
  第四节组织配型在肾移植中的应用679
  参考文献681
第39章细胞增生活性原位检测技术683
  第一节原位检测细胞增生活性的常用方法及注意事项684
    一、核分裂像计数684
    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685
    三、DNA含量测定685
    四、嗜银核仁组织区法685
  第二节测定细胞增生活性的应用与价值686
  参考文献687
第40章基因重组技术688
  第一节基因重组中所使用的酶689
    一、限制性内切酶689
    二、连接酶694
    三、聚合酶695
    四、核酸酶700
    五、激酶和磷酸酶703
    六、DNA结合蛋白704
  第二节常用克隆载体及菌株705
    一、质粒709
    二、λ噬菌体713
    三、丝状噬菌体714
    四、噬粒716
    五、粘粒718
  第三节目的基因的获得720
    一、PCR扩增目的基因720
    二、从基因组文库或cDNA文库中获得目的基因721
    三、人工合成目的基因722
  第四节DNA的体外重组722
    一、DNA的提取、纯化与鉴定722
    二、DNA的酶切与连接723
    三、重组DNA转化宿主细胞724
    四、重组体克隆的筛选与鉴定725
  第五节基因治疗技术725
    一、基因治疗的策略726
    二、基因治疗中的目的基因726
    三、基因治疗中的受体细胞726
    四、基因治疗中的载体727
    五、基因治疗中的转移方式730
    六、外源基因转入及表达的检测732
第41章聚合酶链反应技术733
  第一节PCR原理与基本操作734
    一、PCR原理734
    二、基本操作734
  第二节PCR反应体系中的各种组分735
    一、引物735
    二、DNA聚合酶737
    三、PCR反应缓冲液737
    四、dNTPs737
  第三节PCR反应模板的制备737
    一、细菌DNA的制备737
    二、全血标本DNA制备738
    三、从白细胞中制备DNA739
    四、临床标本DNA的提取740
    五、固定和包埋的组织标本DNA提取740
    六、RNA标本的制备742
    七、凝胶中PCR产物的再扩增标本制备法742
  第四节PCR反应条件的优化742
    一、温度循环参数743
    二、Mg2+浓度743
    三、平台效应743
    四、忠实性744
    五、其它因素744
  第五节污染的预防745
    一、PCR污染的预防745
    二、实验室设置对照745
    三、污染的处理745
  第六节PCR扩增产物分析745
    一、凝胶电泳分析法745
    二、点杂交法746
  第七节其它几种PCR技术750
    一、定量PCR 750
    二、原位PCR 751
    三、逆转录PCR 752
  第八节应用PCR及相关技术检测突变753
    一、RNaseA断裂法753
    二、异源双链的化学断裂法753
    三、单链构象多态性PCR754
    四、变性梯度凝胶电泳754
  参考文献754
第42章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及常用显色方法755
  第一节染色体基本技术756
  第二节成熟前染色体标本的制备756
    一、原理756
    二、器材和试剂757
    三、操作程序757
    四、注意事项757
  第三节中期染色体标本的制备757
    一、原理757
    二、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期染色体标本的制备757
    三、胎儿羊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标本的制备759
    四、人实体瘤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及分析761
    五、染色体电镜标本的制备762
  第四节X小体与Y小体显示法763
    一、X小体显示法763
    二、一种改良的Y小体显示法764
  第五节染色体常用的显色方法765
    一、染色体显G带法765
    二、染色体Q带显带法768
    三、染色体R显带法768
  参考文献769
第43章染色体分析技术770
  第一节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770
    一、原理770
    二、放射性同位素检测的原位杂交技术771
    三、非放射性检测系统的原位杂交技术772
  第二节染色体PRINS技术773
    一、原理773
    二、试剂774
    三、操作程序774
  第三节染色体分析新技术774
    一、荧光DNA探针成像系统774
    二、共聚焦显微镜分析系统775
  参考文献775
第44章动物实验技术776
  第一节实验动物的抓取和固定方法777
    一、小鼠777
    二、大鼠777
    三、豚鼠777
    四、地鼠778
    五、家兔778
    六、犬778
    七、猴779
    八、蛙类、鸡779
  第二节实验动物的编号、标记和被毛去除方法779
    一、编号和标记方法779
    二、实验动物被毛的去除方法779
  第三节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780
    一、动物麻醉前的准备与处理780
    二、常用的麻醉方法780
  第四节实验动物给药途径和方法782
    一、经口给药法782
    二、注射给药法782
    三、实验动物用药量的确定785
  第五节实验动物的采血技术方法785
    一、大鼠和小鼠的采血方法785
    二、豚鼠的采血方法787
    三、兔的采血法787
    四、犬、猫和猴的采血法788
    五、羊的采血方法788
    六、鸡、鸽、鸭的采血方法789
  第六节实验动物的急救与处死措施789
    一、实验动物的急救措施789
    二、实验动物的处死措施790
第45章细胞培养技术792
  第一节细胞培养工作的基本要求793
    一、体外培养细胞的生长过程793
    二、体外培养细胞生长的条件793
    三、细胞培养的准备工作793
  第二节细胞培养基本技术796
    一、培养组织的取材技术796
    二、原代培养技术797
    三、传代培养技术802
    四、细胞的冻存及复苏技术804
    五、形态学研究中培养细胞样本的制备技术806
第46章单克隆抗体技术808
  第一节引言809
  第二节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杂交瘤技术的原理及方法809
    一、免疫动物809
    二、细胞融合811
    三、杂交瘤细胞的筛选814
    四、杂交瘤细胞的扩增、冻存和克隆化815
    五、杂交瘤细胞及其单克隆抗体鉴定817
    六、单克隆抗体的大量制备820
  第三节单克隆抗体的应用822
    一、McAb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中的应用822
    二、McAb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822
    三、McAb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823
    四、肿瘤McAb在基础研究中的应用824
    五、McAb在细胞免疫研究中的应用824
  参考文献825
第47章肿瘤动物实验技术826
  第一节自发性肿瘤动物实验方法827
  第二节诱发性肿瘤动物实验方法829
    一、常用诱发肿瘤动物实验方法829
    二、常用诱发性肿瘤动物模型复制方法829
  第三节移植性肿瘤动物实验方法831
    一、动物实验性肿瘤的移植方法832
    二、常用各种移植性肿瘤实验方法833
  第四节肿瘤转移模型的实验方法834
    一、转移肿瘤模型筛选的方法834
    二、移植性肿瘤动物模型的实验技术836
    三、实验性淋巴道转移模型动物实验方法837
    四、肿瘤体内浸润模型实验方法837
    五、人癌转移模型838
第48章计算机图像分析方法及应用840
  一、基本概念840
  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841
  三、计算机图像分析方法842
  四、DNA倍体的计算机图像分析原理和方法848
  五、计算机图像分析在肿瘤病理学中的应用进展850
  六、计算机图像分析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851
  参考文献853
第49章流式细胞仪技术855
  第一节流式细胞仪的基本构造、原理与特点856
    一、流式细胞仪的基本构造856
    二、流式细胞仪的原理857
    三、流式细胞仪的特点857
  第二节流式细胞仪的病理样品制备技术857
    一、新鲜实体瘤单细胞悬液的制备857
    二、新鲜实体瘤单细胞脱核悬液的制备860
    三、石蜡包埋组织单细胞悬液的制备861
    四、其他组织单细胞悬液的制备862
  第三节细胞荧光染色定量技术863
    一、细胞内抗原定量技术863
    二、DNA定量技术864
  第四节细胞凋亡检测技术867检测凋亡的方法867
  第五节细胞内癌基因定量技术868
    一、测定细胞周期蛋白、癌基因及抗癌基因蛋白868
    二、细胞多药耐药基因检测869
  参考文献869
第50章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及其应用870
  第一节工作原理871
    一、仪器系统概述871
    二、共聚焦成像原理872
    三、光信号接收和成像方式873
    四、参数的选择873
  第二节性能特点875
    一、分辨率高875
    二、灵敏度高875
    三、扫描速度快875
    四、扫描范围大876
    五、图像存取方便876
    六、可进行光切片的观察876
    七、可进行定量荧光分析876
  第三节对生物材料的基本要求876
    一、培养细胞及粘附876
    二、荧光染料877
  第四节荧光定性、定量测量877
    一、荧光测量的基本方法877
    二、荧光探针性质及应用878
  第五节实验分析、功能和应用883
    一、实验分析的信息形式883
    二、实验分析及功能883
  第六节在医学研究中的实际应用886
    一、大肠癌转移及转移机制研究886
    二、抗癌中药作用和机制的研究886
    三、在受体介导巨噬细胞内吞研究中的应用887
    四、在血液病学中的研究888
    五、在骨、软骨组织细胞研究中的应用889
    六、对肌腱研究的应用889
  第七节常用荧光染料的染色方法889
    一、用BCECF测定pH值889
    二、用Snarf-I定量定比例测定pH值890
    三、用1ndo-Ⅰ测量细胞内Ca2+ 890
    四、用F1uo-3测定细胞内Ca2+ 890
    五、用CFDA测定细胞间通讯890
    六、用DiBAC4测定膜电位的变化891
    七、用Rhodamine123标记活细胞的线粒体891
    八、用AO荧光染色显示RNA和DNA 891
    九、用PI荧光染色显示DNA 891
  参考文献891
第51章远程病理学893
  第一节用于远程病理学的计算机系统895
    一、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895
    二、计算机软件896
    三、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897
  第二节图像的捕获和处理898
    一、图像获取899
    二、图像的显示900
    三、图像压缩和存储900
    四、图像处理902
  第三节病理图像的传送904
    一、传输的数据及注意的问题904
    二、病理学数据的传送和接收904
    三、数据图像传输策略906
  第四节病理数据库和病理学资源907
    一、病理数据库907
    二、病理学中的电子通信服务908
  参考文献911
第52章活体组织的取材和固定913
  第一节活体组织取材的一般程序913
    一、标本的肉眼观察913
    二、标本的选择913
  第二节脏器的检查及取材914
    一、呼吸系统914
    二、消化系统914
    三、泌尿系统920
    四、男性生殖系统922
    五、女性生殖系统923
    六、造血系统927
    七、运动系统928
    八、甲状腺929
    九、眼球930
  第三节细菌、霉菌和病毒的培养931
    一、大标本931
    二、小标本931
  第四节活体组织的固定932
    一、目的和意义932
    二、常用的组织固定液932
  参考文献933
第53章活检组织及其免疫细胞化学标本制作技术934
  第一节细胞和组织标本的制备934
    一、细胞标本的取材和制作方法935
    二、组织标本的取材和制作方法935
  第二节细胞和组织的固定方法936
    一、固定的作用936
    二、固定剂的选择936
    三、固定方法938
  第三节组织切片技术938
  第四节微波、超声波快速处理组织方法941
    一、微波快速处理组织方法941
    二、超声波快速处理组织方法941
  第五节常规活检组织的处理方法941
    一、活体组织的处理程序942
    二、手动处理活检组织方法942
  参考文献942
第54章骨组织、眼球、大块组织制片技术943
  一、骨组织脱钙液943
  二、脱钙及染色方法945
  三、眼球包埋切片946
  四、大块组织石蜡包埋切片法946
第55章肾活检标本的制作技术948
  第一节标本处理949
  第二节免疫病理标本的制作949
    一、免疫荧光制片949
    二、免疫荧光方法949
  第三节光学显微镜标本的制作950
    一、石蜡包埋制片950
    二、常用的染色方法951
  第四节电子显微镜标本的制作952
    一、取材952
    二、固定952
    三、脱水包埋952
    四、超薄切片952
    五、染色952
  参考文献952
第56章诊断细胞学954
  第一节概论955
    一、定义955
    二、应用范围955
    三、细胞学检查的优缺点955
    四、细胞学检查注意事项956
  第二节细胞学标本来源及制片956
    一、标本采集及涂片方法956
    二、固定957
    三、常用染色方法958
  第三节正常细胞学960
    一、正常细胞的基本结构960
    二、正常上皮细胞及脱落后的形态特点960
    三、常见正常非上皮细胞的形态962
  第四节良性上皮细胞变化963
    一、退化变性963
    二、炎症变性963
  第五节核异质细胞964
  第六节肿瘤细胞学965
    一、癌细胞的一般形态特点966
    二、涂片的“阳性背景”966
    三、各类癌细胞的形态特点966
    四、癌与肉瘤的细胞学鉴别967
  第七节细胞学诊断方式967
    一、直接诊断法967
    二、间接诊断法968
  第八节诊断细胞学研究进展969
    一、分析和定量细胞学969
    二、免疫细胞化学在细胞病理诊断中的应用970
    三、电镜在细胞病理学诊断中的应用971
  参考文献973
第57章免疫组化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974
  第一节上皮源性肿瘤标志975
    一、广谱上皮细胞标志975
    二、选择性上皮肿瘤标志977
  第二节问叶源性肿瘤标志978
    一、广谱间叶肿瘤标志979
    二、肌源性肿瘤标志979
    三、纤维组织细胞肿瘤标志981
    四、血管源性肿瘤标志981
    五、间皮细胞肿瘤标志982
    六、基底膜标志982
  第三节神经源性肿瘤标志982
    一、胶质细胞肿瘤标志983
    二、神经元肿瘤标志984
    三、神经内分泌肿瘤标志985
  第四节淋巴造血肿瘤标志985
    一、B淋巴细胞标志986
    二、T淋巴细胞标志986
    三、霍奇金病987
    四、组织细胞及网状细胞肿瘤标志987
  第五节肿瘤免疫组化鉴别诊断987
    一、小圆细胞肿瘤988
    一、梭形细胞肿瘤988
    三、上皮样肿瘤989
    四、多形性肿瘤989
    五、腺泡状肿瘤990
    六、转移性肿瘤990
第58章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991
  第一节肿瘤诊断中的应用991
    一、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992
    二、非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993
  第二节传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993
    一、确立诊断994
    二、流行病学研究994
  第三节遗传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994
  第四节一致性确定中的应用995
    一、器官移植995
    二、法医病理学中的应用995
  参考文献996
第59章特殊染色技术在活检中的应用997
  第一节特殊染色的应用997
    一、网织纤维染色997
    二、PAS染色998
    三、微生物特染998
    四、嗜银及亲银染色998
    五、淀粉样染色999
    六、三色染色999
    七、磷钨酸苏木素染色999
    八、含铁血黄素、黑色素及钙染色999
    九、中性脂质染色999
    十、粘液染色1000
    十一、Giemsa染色1000
    十二、髓鞘染色1000
    十三、弹性纤维染色1001
  第二节酶组织化学的应用1001
  参考文献1001
第60章电镜技术在活检中的应用1003
  第一节电镜在病毒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1004
  第二节电镜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1005
    一、区别癌和肉瘤1005
    二、区别腺癌和间皮瘤1005
    三、区别大细胞肿瘤1006
    四、区别小圆形细胞肿瘤1008
    五、区别软组织梭形细胞肿瘤1009
  第三节电镜在代谢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1010
    一、溶酶体蓄积病1010
    二、淀粉样变性1011
  第四节电镜在肾脏活检诊断中的应用1011
    一、微小病变肾病1012
    二、遗传性进行性肾炎1012
    三、良性家族性血尿1012
    四、纤维样肾小球病1012
  第五节电镜在肝活检诊断中的应用1013
    一、代谢性疾病1013
    二、肝炎的鉴别诊断1014
    三、药物及中毒性肝病1014
    四、肝脏肿瘤的鉴别诊断1014
  第六节电镜在胃肠道疾病活检诊断中的应用1014
    一、Whipp1e病1014
    二、乳糜泻1014
    三、贾第鞭毛虫病1014
    四、胃肠道肿瘤的鉴别诊断1014
  第七节电镜在心脏疾病活检诊断中的应用1014
    一、原发性心肌病1014
    二、继发性心肌病1015
    三、心脏移植1015
  第八节电镜在肺活检诊断中的应用1015
    一、肺泡蛋白沉积症1015
    二、组织细胞增生症X1015
    三、肺癌1015
  第九节电镜在肌肉活检诊断中的应用1015
    一、代谢性肌病1015
    二、先天性肌病1017
    三、炎症性肌病1017
  第十节电镜在血液病诊断中的应用1017
    一、贫血1017
    二、白血病1018
  参考文献1018
第61章细胞通讯与细胞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1020
  第一节细胞通讯方式1021
    一、细胞间隙连接1021
    二、膜表面分子接触通讯1021
    三、化学通讯1021
  第二节细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机制1022
  第三节膜受体的分类及其信号转导的基本方式1023
    一、膜受体的分类1023
    二、膜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的基本方式1023
  第四节离子通道型受体及其信号转导1024
  第五节G蛋白耦联型受体及其信号转导1025
    一、G蛋白循环1026
    二、效应分子及细胞内信使1026
    三、细胞内信使作用的主要靶分子1028
  第六节单次跨膜受体及其信号转导1030
    一、几类重要的介导单次跨膜受体信号转导的蛋白分子的结构及功能1031
    二、两条典型的信号转导途径1035
第62章显微切割技术1037
  第一节显微切割技术慨述1037
    一、显微切割的特点1038
    二、显微切割的方式1038
    三、显微切割的材料1038
    四、显微切割的结合技术1039
    五、显微切割的影响因素1039
    六、显微切割的最新进展1039
  第二节显微切割技术在分子病理学中的应用1040
  参考文献1042
第63章转基因小鼠和基因剔除小鼠技术1044
  第一节小鼠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1045
    一、基本饲养条件1045
    二、小鼠的管理1045
  第二节转基因小鼠技术1045
    一、目的基因的构建1045
    二、转基因小鼠实验的一般流程1046
    三、受精卵的采取和移植1046
    四、显微注射1047
  第三节基因剔除小鼠技术1047
    一、基因剔除载体的设计和构建1047
    二、ES细胞的培养、转染和同源重组的KS克隆的筛选1048
    三、嵌合小鼠的制作和基因剔除小鼠的培育1048
  第四节转基因小鼠和基因剔除小鼠的表型分析1049
    一、一般分析方法1049
    二、表型分析中常遇到的问题1049
  参考文献1049
附录1常用生物染料的名称、结构、性质和用途1050
附录2常用溶液的配制方法1073
附录3缓冲液及其配制1075
附录4常用元素原子量价表1089
附录5与医学有关的常用的许用单位和非许用单位表1091
附录6免疫组织化学常用试剂及处理方法1094
附录7原位核酸分子常用试剂及处理方法1099
附录8国内经销的免疫组化等系列试剂1109
附录9病理制片实验室常规器材设备1119
【您可能感兴趣的...】
&&&&&&&&该《手册》针对我国人口发病与死亡疾病谱特点,汇集了10000种疾病条目。《手册》不仅作为培训教材,而且也是用于指导广大卫生统计、病案人员和医务工作者正确使用新的国际疾病分类(ICK-10)必备的工具书和参考书。&&&&&&&&&&&&本书包括:细胞和组织适应与损伤、损伤的修复、局部血液及体液循环障碍、炎症、肿瘤、心血管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23章内容。&&&&&&&&&&本图谱精选428幅包括各种病变的肉眼和镜下图像,内容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图谱共151幅,其中包括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损伤的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炎症和肿瘤的病变。各论图谱共277幅,其中包括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淋巴造血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及传染病的常见病理变化及其特点…&&&&&&&&&&&&编辑推荐:本书共分5章,第1~3章叙述了脱落细胞学的基本知识,第4章介绍了脱落细胞学的实验室操作技术,第5章为图谱,系统地介绍并描述了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男女生殖系统、神经系统、骨及软骨组织、浆膜腔积液、淋巴结、乳腺及甲状腺等脱落细胞形态,图中所示各种疾病均经病…&&&&&&&&&&&本教材是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卫生部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第六轮规划教材之一。第6版在原有基础上突出了病理学在医学教育、医学科学研究及临床医疗工作中的基础地位和桥梁作用,在继承和保持传统体系的同时,力求反映学科新进展、跟踪前沿;在章节安排、内容取舍、彩图使用、版式设计及封面、目录、…&&&&&&&&&&&&本教材是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卫生部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第六轮规划教材之一。第6版在原有基础上突出了病理学在医学教育=医学科学研究及临床医疗工作中的基础地位和桥梁作用,在继承和保持传统体系的同时,力求反映学科新进展、跟踪前沿;在章节安排、内容取舍、彩图使用、版式设计及…&&&&&&&&&&&&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的基础医学学科。由于它运用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等基础学科的相关知识解释疾病的发生机制,是联系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因此一直受到成人教育学生的重视。为了适应该类人群学习的需要,我们在教材编写上注意了以下几点:①对学生…&&&&&&&&&&&&本书分63章,将器官、组织、细胞、超微病理形态学技术与分子检测技术相结合,把基本理论和技术操作程序相结合;把相关技术与教学科研和临床病理诊断的应用相结合等。&&&&
客户服务中心邮箱,
客户服务热线:
Copyright@金字塔医学在线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1.本网站收录的图书、资料不提供复制、粘贴、下载,只提供免费在线阅读。2.各位著作权人您好!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著作权,若您不希望您的作品被本网站收录,并提供给读者免费在线阅读,请发邮件(邮箱:)或打电话(电话:;上午8:00-11:30下午2:00-5:00)通知我们,我们收到您的通知后,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各位读者您好!因本网站程序设计原因,著作权人对本网站收录的作品还不能够进行自主完全控制,所以本网站当前不卖电子书,不提供付费方式的电子书下载、打印等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病理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