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带5岁爸爸哄女儿睡觉去爬山,回来后就睡觉了也没

你认为是否应该带孩子去旅行?
类似问题::不要带孩子去旅行。我打算带我的女儿去乔治卢卡斯的莱特曼数字艺术中心去朝圣去,看看ILM和Lucas FIlm。然后有人给我转发了这文章。我看了之后肺都气炸。如何反驳这文章?或者,这文章是对的?我怎么就这么看着不对呢?-----诸位亲,谢谢这么多回答。气消了一半了。原本是在气急之后一时无语,找不到反驳逻辑点,提到知乎来看看,果然高手在知乎啊。女儿两岁,哪里知道什么ILM什么的。不过因其父崇拜George Lucas,特给女儿取名“桥致”,以资纪念。所以也不管孩子有没有兴趣,直接带过去膜拜便是……
733 个回答
有些地方适合带孩子,有些地方带孩子也是白带。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许多旅游景点需要人文情怀的积淀才能感受到,而孩子往往去了也无法理解这些。比如我小时候,父母带我去绍兴旅游,参观了鲁迅故里。我妈一直在试图告诉我,鲁迅故里是多么的有意义,看看百草园里的那棵皂荚树,看看三味书屋桌上的“早”字,再带我去咸亨酒店吃茴香豆。我以一个小孩子的思维和阅历,当时对此深不以为然:百草园跟我家楼下的花园好像也没什么不同嘛,三味书屋好破,还不如小学教室漂亮,茴香豆有什么好吃的,干嘛要专门跑到咸亨酒店去吃,总之就是没意思,绍兴不好玩!直到我上了初中,学习了鲁迅的那些经典文章,才感悟到了,原来百草园是这么的生机盎然,三味书屋记载了鲁迅的勤奋刻苦,茴香豆的茴原来有四种写法……当初去绍兴的时候,这些全部不知道,也根本没有注意观察这些。如果我在初中学过鲁迅的课文之后再去鲁迅故里游玩,感受会完全不一样。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万里路可是放在读万卷书后面的,读了书之后再行路,相比没读书盲目地行路,效果要好很多。
的答案说,先去了天门山,再读《望天门山》,是否有更好的体验?我个人是持否定态度的,因为在没读过《望天门山》的时候,就算去了,也无法体会李白的那种情怀,而在读过《望天门山》之后,一定会觉得上次白去了,想再去一次,重新感受一下天门山的壮丽。我在读了鲁迅的文学作品之后,十分后悔小时候去鲁迅故里的时候没能体会到那些情怀,如果有机会我再去一次,再看到百草园,三味书屋,咸亨酒店,心中定会感慨万千。像是题主所说的George Lucas的艺术中心,也是同理。没看过《星球大战》的人,无法理解卢卡斯的伟大。您和您老公是脑残粉,不代表两岁的女儿能够理解这些。也许题主给女儿的玩具里面有一些是星战相关的周边,但是您确定您两岁的女儿能够理解“星球大战的玩具和别的是内涵不一样的”?一般孩子对于娱乐文化要到五六岁才能理解,那时候再带她去也不迟。带孩子适合去哪些地方?就是不需要人文底蕴,文化门槛低的地方。就连迪士尼乐园,也属于一个高文化门槛的地方,至少得等孩子多看看动画片,过去才能理解,才能表达自己的喜爱吧,所以至少也得四五岁才去吧。退一万步,不说旅游,国内不少家长带熊孩子去听交响乐的,您真觉得带学龄前的孩子听交响乐是对孩子的帮助,不是让孩子坐不住?美名其曰“提高孩子欣赏能力”,其实就是扰乱音乐会秩序。我建议在孩子12岁之前,尽量多带孩子跋山涉水。小孩子精力足,爬山比大人还快,永远不用担心孩子太累跟不上什么的,就算太累了,让父亲背一段,或者哪怕半途而反,也没关系,生命在于运动,让孩子在平常宅家里,一有空就多带他出来玩,多运动,呼吸新鲜空气,多么美好的生活。在欧美,一般周末,家里都会开车出去风光秀丽的地方露营,野餐之类的活动,这类活动是一定要带上家里所有不分年龄的孩子的,一家人其乐融融。而具有人文历史价值的地方,家长一般不会带12岁以下的孩子去,等到孩子有能力理解了,再带出去增加阅历。小时候我去了很多中国东部自然风光美丽的地方,比如山东青岛的崂山,江苏溧阳的天目湖,安徽黄山的齐云山(黄山对于小孩子太危险),江西上饶的三清山等等。从这些旅游经历里,我形成了良好的方向感,使得我一直以来地理都学得特别好。但是在去三清山的时候我同时去了婺源,去齐云山的时候同时去了西递宏村,这些地方的美丽以我当时的文化阅历,是理解不了的,所以现在也没什么印象。如果我现在再去这些江南古镇,对其的理解会完全不一样,能看到很多小时候看不到的人文情怀。你信不信,对于一个内陆长大的孩子而言,看一次海的愿望比什么都强烈;对于一个南方长大的孩子而言,看一次雪才是他/她的梦想。不要拿大人的审美绑架孩子。很多小孩子说想去北京看天安门,你以为是他们自己突然就想去的?是他们在课文上读到的才产生的憧憬,而看海,看雪这种憧憬,是自发产生的,对美丽自然风景的追求是与生俱来的。 答案写的很好,大家也发现了,他带孩子去的地方,三亚,桂林,杭州,或者就是北京的野生动物园,这些地方都是以亲近大自然为主要目的,并不需要人文的积淀。让孩子学会滑雪,游泳,放风筝,这些也都是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而不是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总之,就是小孩子,旅行的主要目的应该是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等到足够大之后再出去感受人类文明的魅力。
先说前提:作为前辈,指点带领后辈,激发他们的兴趣或乐趣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就像上学一样,你固然可以永久自学,但有靠得住的好老师带入门不是更好,效率更高吗。本文的论点总结一下有如下五个:1、不攀比,主要阐述了旅游在社交中的存在问题。2、不享乐,我趋向于这是个消费观问题。3、自我探索,不同世代分别的感受问题。4、减少功利性,不同世代之间感受的交流问题5、不走马观花,其实就是234的问题又重复了一遍。单拎出来看其实五点都没错,但微信文章么大家懂的,原则正确论证初步正确后你就放松警惕了,即使结果再扯淡也会觉得哎挺有道理的看起来没错。教育这件事是不可能脱离家庭所处环境来进行的,就跟你打游戏不可能罔顾开局资源条件一样,越丰富的资源越容易走向成功,这一点从大概率上来说是共通的。而从个性偏好上讲,有的人就是喜欢体验派玩法,有的人就是享乐派的簇拥,还有许多人对旅游这件事根本就没有什么兴趣,这都很正常。但是——(我好喜欢说但是)0、您和令爱都是单独的,值得尊重的个体,这是一切的前提。她不是父母的附属物,您出游也不是纯粹为了她。在此借用日本旅游局的广告词,love & together.1、因为旅游具有社交属性才去旅游,属于跟风;因为旅游具有社交属性而不去旅游,叫因噎废食。2、享乐与否属于个人选择,负责任的前提下是值得尊重的。3、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请在旅游细节上适当地为她考虑,听取她的意见,而不是纯粹从大人角度出发,或干脆旅行社包办。4、交流这件事……请基于第0条来考虑。5、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做到真正的标准化。中国的麦当劳会有板烧,耶稣基督最后的晚餐用的是筷子;日本的麦当劳有酱油蘸料,最后的晚餐可能有米饭;意大利没有麦当劳,最后的晚餐是pasta;利马的麦当劳提供大块炸鱼,最后的晚餐是烤豚鼠。感受和观察能力的培养不在一朝一夕,单独强调旅游期间是没有用的。最后吐个槽头一段:她看到的,肯定跟大人看到的不一样,所以,所有大人以为的旅行目的,从头到尾都是错的。下一段:旅行对孩子的意义取决旅行对父母的意义……写文章的同志,文字的说明逻辑麻烦理理清楚好吗。
有条件的话,一定要带孩子去旅行。为人父母,如果不能意识到应该让孩子见识更广阔的世界,而是把孩子禁锢在一个小圈子里,是不够称职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天天让孩子看探索频道虽然不坏,但是也不如带着他去趟非洲,当然我现在还比较穷,有钱的话我是一定要带他去的。我们的很多父辈的可悲之处在于,一辈子生活在一个地方,人在封闭的环境里,就容易看不到希望,生命的活力也不断的消失,最终失去了竞争力,也失去了对生活的热爱。我们看到一些在监狱里长期服刑的人员,一旦回归社会,能够生活得更好的,非常少见,因为他们与世界的联系被阻断了,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关键是如何带孩子正确的旅行。上车就睡觉,停车就撒尿,下车就拍照,这不叫旅行,最多叫放风。我来分享一下我的做法。孩子两岁半,我第一次带他出门,当时家里长辈都是反对的,认为孩子太小,带着孩子自己也很累,可能玩不好,但是我很坚决的带他去了三亚的海边,看着他在海边跌跌撞撞的奔跑,抱着他在海水里游泳,我觉得付出的金钱和辛苦都是值得的。孩子三岁多,我第一次带他去北京动物园,整整一天他的眼睛都在发亮,千奇百怪的动物从书本上走到他的眼前,还带了他去看海豚表演,想让他亲手摸一摸海豚,可惜那天人太多,没排上号,但是看到海豚从水面上飞跃出来,他小手都拍红了。那次还有一个跟小猩猩照相的机会,结果我儿子吓尿了,被猩猩很鄙视的给拒绝了。孩子三岁半,第一次带他去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当时有一只马来熊就趴在我们的车窗上,我妻子都吓了一跳,但是我儿子一点儿都不害怕,还想伸手去摸他,不过太危险了,他只能隔着窗户和马来熊说话、挥手,我想这对培养他的好奇心和胆量,有很大的好处。孩子四岁多,我们带着他去了桂林,在漓江上面打水仗,两个船的人打得浑身都湿透了,大人小孩都很开心,一开始他吓哭了,但是后来他还是拿起水枪加入了战团,咬着牙皱着眉,顶着水柱还击的表情,让我相信他以后能够成长为一个战士。基本上条件允许的话,每年我都会带他去一个不同的地方,平时周末休假,有时间我也会带他去北京的博物馆、公园,或者周边的温泉,滑雪场。我的孩子今年七岁,不完全统计的话,我带他去过三次三亚,一次桂林,一次杭州,好多次北京。他现在已经学会了滑雪,游泳,放风筝。他喜欢看关于宇宙、恐龙、昆虫的书籍,自己看《三国演义》《西游记》,是原版,不认识的字自己查字典或者让我给他讲(这个有点儿难,目前没有坚持下来)。他能给同学讲自己看过的故事。能看英文带字幕的电影,上饭店能点一桌子菜(这个其实五岁就会了)自己收拾衣服,整理房间,泡方便面和做水果沙拉。这些东西其实我都没有刻意的教过他,能够学会,全凭他自己的好奇心。他知道世界很大很大。从今年开始,我打算启动全新的旅行方式。让他自己选择目的地,自己筹划资金的安排,自己确定旅行的路线、项目和交通方式。另外为了省钱,我打算暑假带他出行,不住宾馆,全程住帐篷和自己做饭。如果家庭经济条件允许,我不介意他当一个全职的旅行家,我去不了的地方,希望将来他能替我去看一看。我觉得父母对孩子教育最大的意义,就是带给他更大的世界,培养他生存的技能,并且鼓励他勇敢的去追求和探索。
这文章还用反驳,这文章自己前后都矛盾百出,而且有严重的标题党嫌疑。带孩子旅行确实不一定学到什么东西。可是做人做事不要目的性太强。不是说你今天带孩子去爬山,他明天就给你写一首天门山,上午看了迪斯尼,下午就给你一个动画剧本,那不是孩子,那是妖孽。而且孩子的可塑性真的很强,你只要带他去看更大的世界,他总会给你一个惊喜。我从儿子两岁带他出去旅行,他本来胆子特别小,也不会表达自己情绪。但我记得那一次,他跟妈妈说,妈妈我喜欢大海,我很快乐。那天是个阴天,他穿着超人的游泳裤,一次次迎着浪往海里冲,对我说,我是勇敢的超人。我想,这就够了,就算孩子可能永远成不了什么,他至少知道自己拥有过美好的东西。至于文章里说的,“当他读了《望天门山》,你带他去看天门山”,这样固然很好,但是你若是先带他看了天门山,然后他无意中读到了《望天门山》,那又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我觉得最好的带孩子旅行的方式,是略高于他的需求。他稍有一点兴趣,兴趣还没有固定的时候,就可以带她去相应的地方旅行。即使他完全不感兴趣其实也没有关系,家庭是一个整体,生活需要家庭成员共同经历。我儿子碰到自己不喜欢的景点,我会告诉他,但是爸爸妈妈都很喜欢,我们陪你玩过,现在你该陪我们玩了。虽然大部分沟通还是失败的,但能看到他在成长。
【更新】感谢大家的支持。一周的时间,我的这篇回答收到了约1.9k个赞同、700个感谢,评论数量超过300条,并有多个平台申请授权转载此文。没想到我在知乎的首答会引起这么多人的反响,受宠若惊。我也仔细浏览了大家的评论,很开心地看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虽然某些见解与我不同,但是大家都彼此尊重、乐于分享。不同的思想可以在这里交流、碰撞,我想这就是知乎最有价值的地方了。有很多与本文意见一致的评论,我挑了几个放在这里:说首先要有钱的也是够了!懒就懒,怕麻烦就怕麻烦,面对自己有这么困难?旅行的定义是什么?有规定必须出国出省才叫旅行吗?我女儿两岁左右时的概念,凡是需坐车(公交车)出去玩的都是旅游。不到一周岁时带她去了长隆海洋王国,看过海豚表演。看完以后并没有再给她看过相关相片。时隔一年半的今天,在电视上看到海豚表演,她对外公说我看过这个,外公没有去,爸爸妈妈带我去的(外婆也一起去了)。外婆很惊讶,问她“那外婆有没有去”,她说外婆也去了。小朋友的记性超乎想象。我们也不是什么有钱人,每年公司旅游都不嫌麻烦带着去。其实不一定非要去多么远的地方,哪怕是家门口的公园,陪他一起观察他没有注意过的事物也是可以的赞!小孩出去旅游,的确是记不住当地的景点,我女儿现在就搞不清香港迪斯尼乐园和新加坡环球影城里的各种项目,但她记得很快乐很快乐。而且现在也知道地铁不能吃东西,坐电梯要靠右,即使回了北京也这样做,不是很赞吗?自己有时候出门,经常看到老外抱着屁点大的小朋友,真的很温馨。之前和同事讨论,我的回答和楼主一样,带他出门玩,然而我同事讨论的依然是学什么好。这又如何,每个人成长的经历不同。因为我自己就是在旅行路上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才更了解他人,更懂得自己。我们是从一岁半开始旅行 跟答主一样就是我们在东京也脱臼了……还叫了救护车 孩子什么都记得 经常会挂在嘴边 看动画片他会说片头的城堡他去过 记得医生爷爷很胖 记得在杭州看过很大的佛 记得在海边捉寄居蟹 等等等等 很多东西他看了就会联想到 这是不是哪里哪里 现在三岁 已经知道飞机上不能解开安全带 自己要饮料喝 全程都会很安静 旅行习惯了其实并不闹 他会乐在其中挺赞成答主的说法,孩子虽小可能记不住什么,但那种愉悦的心情或者感觉肯定能体会的。我儿子现在三周岁,两岁出头我们就带他陆陆续续去了一些地方,像斯里兰卡,菲律宾(两次),台湾(两次),接下来暑假准备去澳大利亚和日本,偶尔看到之前拍的照片,他还是能说的出来是哪里,有些什么,所以在有能力的条件下还是可以多带孩子出去接触接触新鲜事物吧 我完全懂楼主的意思,有钱出国,没钱周边甚至郊游也可以,目的地不重要,重要的是一路上的风景。我确实要检讨,你列出的几个不出游的原因我都有,现在孩子两岁半,是可以出发了大家都说有钱真好, 我就想说一句话。 我小时候, 我爸 能带我到楼下转转 认真的 听我 讲 我 奥特曼 大战变形金刚的故事, 或者和我出去溜达一下。 我都觉得 真的 很开心。 有些时候孩子需要的不是 更大的世界, 他只需要 父母的世界稍微的 向他们倾斜一下, 他们 就会 开心一些很认同答主,其实这也是为什么每次带女儿旅行,过程痛苦不堪,总是想:下次再也不带她了。可是回去后,规划下一次旅行,又会不自觉得把女儿算进去,可能潜意识里已经认为,没有女儿的旅行,就不是旅行了吧。因为每次旅行回来,都能看到她的成长很赞同啊!我并没有带宝宝去外国玩,毕竟条件有限,但是我宝宝记忆力很好,去过的都记得,而且去了看到新鲜事物,会分享给我和周围的朋友,一张嘴能说会道,就是我觉得有点太爱表现,这点让我有点汗颜…但是和最开始她的性格比起来,真的改变很多…我家宝宝今年3周岁我女儿每次要出门旅行她就会很开心,还会自己收拾衣服,并且会自己提出要求去玩什么。现在3岁半了,很会与陌生人聊天,也很懂得怎么去回答自己不想回答的问题。带娃出去旅行到底好不好从孩子的成长表现就能看出来。不是钱的问题!即使是带孩子去免费的公园玩,也是一种历练。重要的不是去了哪里,而是这个过程!我很享受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也再次感谢大家的阅读。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我在旅行、育儿、生活等方面有哪些经历和感悟,欢迎添加我的微信公众号“史蒂文”(StevenJiang_CN)。-------------------------------------------------------------以下是回答原文:前几天在Linkedin上看到了一张图,说“人们不记得你说过什么,不记得你做过什么,但人们记得你给他们的感觉”。我很赞同这句话。确实是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始终贯穿在我们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的看法中。而且从孩提开始,人就对各样的事物有不同的感觉与认知。*这就是我在Linkedin上看到的图片。作为父母,我们希望女儿能够从幼年起便感知这世界,那我们能对我的女儿做点什么呢?从小教她唐诗宋词来感受文化?从小教他数学物理来感受知识?我和我太太都做不到,因为我们俩都不倾向于这样的教育方式。那我们怎么办?再不做点什么,女儿就要长大啦!作为爱到处游荡的我们,决定带着孩子从小出去旅行,希望孩子在旅行中积累世界观。家中长辈都很支持我们的想法,毕竟他们也都是爱旅行的那类人。不过,很多好友可就开门见山地提出反对意见。反对声主要围绕在三点:一、孩子小,记不住,浪费钱;二、太危险,易生病,吃不惯;三、巨麻烦、牵扯多、玩不好。关于第一点,不得不承认,孩子确实记不住每件细节,或许过几个月就忘记了旅程中的大部分内容。但孩子对于新事物的感知可不会忘记,就像我本文开篇所写的那样。我看到网上有一篇我很赞同的文章,这样写道:“我特别害怕父母的有用论。譬如弹钢琴是有用的,玩沙土就是没用的,学冰球是有用的,捉迷藏就是没用的,补习班是有用的,过家家就是没用的,下围棋是有用的,玩积木就是没用的……沿着有用论的思路,旅行就是瞎玩儿,既考不了级,也没证书,既加不了分,也不能算特长,当然是没用的,也就不值得花费时间和精力。孩子成长过程中,语数英的知识,钢琴美术体操的技能,这些是硬功夫;性格、情操、眼界、心理等等,则是软实力。就像一台电脑,硬件固然重要,核心竞争力其实是软件。软实力,是最重要、最核心、最能影响发展、最能营造幸福人生的关键因素。”通过旅行,我能看到女儿在各方各面的进步。她从小知道在机场如何安检、登机,也知道出行之前如何抉择哪些物件该放进行李;她不仅知道西方人有绿色、蓝色的眼睛,也知道这个世界上的不同语言是人类建造巴别塔时产生的。她记得马来西亚有长鼻猴和萤火虫,记得迪拜有帆船酒店,记得洛杉矶环球影城有小黄人和变形金刚,而这些都是她经常挂在嘴边的故事素材。*女儿在2岁半时拉着自己的行李箱。现在5岁的她,已经可以分辨地球仪上的好多地方。当电视中提到一个她不认识的国家时,她会向我询问这个国家在地球上的位置。前几天我在看《花样姐姐》时,她就搞明白了墨西哥在哪里。目前她也常常想着今后的旅行计划,慢慢开始有自己的独特想法。我很欣慰,也更尊重她对这个世界的很多看法。我和她一起进步、一起探索,这很不错,不是吗?关于第二点,旅行途中确实有很多的意外,而我们也就可以利用这些困难来锻炼她,让她学会面对、学会坚强。旅行,是一个无法替代的成长课程。我们在迪拜旅行时,女儿因为时差原因而闹觉,她不断地挥舞着自己的胳膊并用力扯拽我们。我们被她搞得连晚饭都吃不好,只好草草吃点东西了事。但在走出饭店后,她撕扯的更加厉害,结果把她自己的胳膊扯脱臼了。这也更加剧了她的哭闹。不得已,在这陌生的城市,我们带着脱臼的女儿坐着陌生人的车,来到陌生的医院排队、挂号、看诊。现在回想起来,这是一个啼笑皆非的故事,她为此得到了一份非常难得的纪念品——迪拜医院的门诊磁卡。不过,女儿从此之后学会了克制,再也不敢乱发脾气。而我和太太也多了一份谈资,向朋友们讲述我们的窘迫,并体会了一次超低效率的迪拜医院的看病经历。这很有趣,不是吗?*这就是迪拜医院的医疗磁卡。关于第三点,我根本就不会认为带孩子旅行是一件麻烦的事情。要说麻烦,还是平时工作中遇到的事情更麻烦啊!能和全家人一同旅行,是幸福和惬意的事情。旅途中遇到的一切情况,都是旅行的一部分,路上永远没有一帆风顺,或者也可以说,一帆风顺的路途根本就不算是真正的旅行!当然,我们也知道,女儿虽然因为旅行而有所成长,但她身上仍有很多缺点。因为旅行不是成长的万能药,只是我们看世界的一种最直观的方式。旅行,虽然是让我们从自己呆腻了的地方到达别人呆腻了的地方,但看看远处的风景、远处的山水、远处的建筑、远处的人文,这些都让我们瞪大了双眼去感知那里的人和物,更关键的是让我们看到了那里真实的世界和真实的生活。旅行,在乎的不是目的地。-------------------------------------------附上我女儿旅行的一些照片。10个月大时在三亚:一岁半时在首尔:二岁半时在沙巴:三岁时在长滩岛:三岁半时在迪拜:四岁时在斯德哥尔摩:四岁半时在加利福尼亚:
居然过百赞了.....来补充一下,大约十几年前,国内的交通并不如如今发达,人们都还没有太多的钱,人们对于旅游的热情并没有如今这么高,即便是想去旅游,也得掂量一下荷包里的银子。近些年成为父母的80后在那个时候就是学生,没机会去旅游,确实是见识少,估计大学以前加起来也没去过几个地方,加上网络上各种“情怀”,“洗涤心灵”,“说走就走”........等等看似高大上游记之类的文章词汇添油加醋的描述,对于旅游的渴望就这样被发酵了。然后就是这电视上,网络上,手机上各种奇葩养生养娃奇谈怪论更被这一群无知的白痴当成圣文,比如你耳朵边经常会有这种人很热情的给你说:孩子三岁看老,三岁前的记忆要记一辈子的,孩子噼里啪啦,你要不带孩子去旅游旅游,长长见识,何以能为人父母啊........这都是某某某某大圣人,某某某某大师,某某某某世界级高科技大博士说的.........我给你推荐这本某某某某写的书,育儿宝典啊! 每次,听到这种东西,我都很无奈,我没办法改变别人的想法和认知,我只能表面的唯唯诺诺。马得,你要给我几百本书的印刷费,你踏马随便写点什么,只要不反党反社会反人类,我也能给你找人出版一本书。如今又流行“看书”,看个毛啊,踏马连一本书有没有读的价值的能力都没有,总共加起来除了课本、工具书、杂志、小说,不到10本书的阅读量,就来说这个?捧着一本“咖啡,深夜,半支烟”之类的读物像个宝,看完第二页第一页全忘了,就记得像作者写的那样“很屌”。以这种阅读水平,去读什么“育儿宝典”,就算是一本好书,也能被你读歪了。带孩子去旅游,是你自己想出去走走吧,孩子可真不一定乐意,何必找这样一个借口呢?请某些人看清楚,我从没说过不能带孩子去旅游。我一直以为,这知乎上啊,某些生物是没有生存空间的,但经长期观察,这事实并非如此,已然是贴吧的改版,看看我下面的评论就知道。----------------------------------------以下原文------------------------------------这有什么应不应该呢?这取决于有没有钱,有没有时间,有没有合适的时间,有没有合适的地点,有没有......一说到任何话题,就有人冒出来说:国外,外国.....怎么怎么的好......好个毛,大多数你看到的发达国家老外的孩子都必须得自己带,请不起保姆,爷爷奶奶也帮不上忙,只能带着拖油瓶在漫长的假期里出去解解闷,你以为他们想这样?我还看见过一个神论,什么三岁以前要带着孩子去旅游.....有什么什么好处....脑子有病吧,你看着风景,孩子在婴儿车里睡觉,你抱着孩子,孩子看着天空,你爬山,孩子在你背上忍受颠簸.....消停点不行吗?等孩子大点再出去游玩不好吗?带孩子去去平坦的公园,设施完善的游乐场所什么的不好吗?我记得在知乎上有个铁丁说:你辛辛苦苦十几年,穷尽你所有,养大一个孩子,最终依然是沦为社会的一个廉价劳动力。总之,我觉得吧,没有应该和不应该,这不能是个包袱或任务,你如果闲得蛋痛喜欢折腾的话,背着你家三岁孩子去攀登珠穆朗玛峰都没人拦你,但是,不要给别人说这有多大个意义,你自己喜欢就好,晒个屁!
闺蜜要来本地(国外)旅游,想住我家。她问我的时候还是挺想当然的,因为有两个共同朋友以前来我的地盘玩都是住我家。我问了一句是夫妻俩还是带娃?她说带娃。我委婉地拒绝了,因为家里两张古琴两把琵琶一架钢琴,还有很多乱买不弹的败家乐器摆着,实在不适宜有小朋友走来走去。她唠叨了好久,说什么,我女儿很乖很安静的,你再找不到比我女儿安静的乖孩子了, bla bla...我坚决say no.然后我过意不去,他们来了就带他们去吃很出名的海鲜,点了龙虾两吃,她"很乖"的女儿把洗手水倒到龙虾盘里了......我想说有孩子的人,你带不带娃旅行,那是你的自由,值不值得别人无权批判,但是无论你走到哪里,请你看好你的孩子,因为那是你的孩子,旁人没有义务去包容他爱他耐烦他。
看到这篇问题觉得有必要来答一答。前些天,父亲在QQ上传来了一个压缩包。我开始以为是他们又去哪旅游了。打开一看,竟然是从小各种家庭旅行的照片。翻着翻着,觉得自己还真和父母去过不少地方:大多数都是和父母在假期的时候一起去的,有母亲在假期里带着我去的;也有父亲在国内长期出差时,母亲带着我去父亲的工作地点长期旅游。总之每张照片都浓缩了不少家庭的美好回忆。上次寒假回国,短短20多天。母亲提议说再去一次家庭旅行,因为读大学之后确实很难再跟家人一起出去了:一是工作和学习真的很忙;二是二十多岁跟习惯了跟同龄人出去旅行,父母出去心里多少有一些尴尬。寒假的家庭旅行也因为各种安排紧凑,只好作罢。成年之后的家庭旅行这样的事真的很难得,能有机会就请务必珍惜。我的家庭并不富裕,母亲在两件事上不会吝啬:读书和旅行。但毕竟开销都不低,也有亲戚朋友“质疑花这些钱干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和教育方式,我觉得互相尊重就好。不过我现在能在博物馆跑腿,多半要感谢走到哪里都务必带我去看博物馆的母亲能让我体会艺术与文化的伟大的魅力。当然我的母亲肯定无法预测我会迷上博物馆,并在将来选择它作为职业方向。所以她也带我去过各地的名胜古迹,大大小小的动物园、科技馆、主题乐园之类的。所以并不一定要“高大上”或是服从父母的爱好,而重点是能给孩子提供一个广泛的接触机会,了解不同事物的魅力。我家庭实力有限,看到题主说要带女儿去乔治卢卡斯的莱特曼数字艺术中心去朝圣。这样的想法和实力都很可贵,很让人羡慕。我来美国读书之前都没有脱离过东半球。无论是您女儿能以此为契机成为下一个George Lucas,抑或是成为一个电影爱好者,这都是对您女儿一个很不错的机会。希望您旅行愉快!
去瑞士爬山时,最大的感触就是孩子。那么多非常小的孩子,甚至婴儿。有的夫妻同时带着几个几岁的小孩子,有的单身一人推着婴儿车,有的甚至直接背着摇篮爬山。大家都这样,就是生活的一个正常组成部分,谁也不会觉得谁奇怪,谁也不会觉得谁不对。
现在很多父母都因为溺爱孩子,或者在旅行中出问题。理由也就下面几个:“孩子小,带孩子旅行的话自己就玩不了了,就成了伺候孩子”。 “小孩子抵抗力差,万一出去生病了怎么办”“吃饭怎么办?”。。。这里分享一位带孩子旅行家长的随笔: 小朋友4岁时,我们第一次带他出门远行,到海南三亚。 从此,我们带孩子旅行的脚步再没有停止:5岁进贵州; 6岁上草原; 7岁游遍瑞士四大语区;不到8岁乘房车从中国云南出发行驶 5000公里历时18天环游泰国、老挝;未满9岁周游洪水泛滥时的斯里兰卡,随我们从荷兰、比利时一直自驾到法国巴黎;今年初,往返飞行80多个小时,穿越“魔鬼海峡”,行程26000多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半圈,踏上南极大陆。 6年,从幼儿园小班到小学四年级,近10万公里路程,我们和孩子牵手走过。  第一次到海南,因为经验不足着了凉,儿子因肠痉挛在返程飞机上号啕大哭,我们不得不求助全体乘客找医生;在泰国,因为不小心触碰到摩托车排气管,他的腿被烫伤,抹了“曼秀雷敦”坚持到老挝万荣,就直接裸体下河和当地孩子捞水草了;欧洲自驾,他一路听着英语的GPS为爸爸指路;等到去南极,我因晕船根本起不了床,打电话叫客房服务、听邮轮英语广播通知等等事情,全靠他搞定;今年暑假,他已经独自上路,自己从北京飞上海再转机飞瑞士,去参加为期21天的国际夏令营。  在路上的成长经历,不仅让他学会换被单、打包行李、自己热饭这些生活能力,也提高了他的英语水平,能够自如地在旅行中与人交流,甚至能听懂专业演讲,还开始了第二外语法语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他没蜕变成埋头书本唯父母、老师是从的乖孩儿,他读《安妮日记》,看原版《与狼共舞》,听汪峰的歌儿,自己开办“小马家庭图书馆”,参加世界青少年模拟联合国峰会活动,他活泼、幽默、善良,乐于分享,热爱荒野,愿意仰望星空,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懂得朋友、分享、合作、规则这些重要的东西。  在泰国,我们参观了一家博物馆,看到了东南亚的制陶文明。回来后,他迷上了做陶。做陶让他体会到自由创意与埋头苦干之间的关系。去瑞士夏令营,他爱上了骑马,骑马教会他专注、坚持、与马匹和谐相处,在运动中思考。南极归来,他开始关注探险、环保,着手创作中英文的南极探险小说,想与更多的伙伴分享他的南极经历,他梦想着有一天自己开帆船再回去,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南极。  起初上路,我们以为是自己带他看世界,想让他知道,走得越远,看得越多,懂得越多,眼界和心胸越宽阔。慢慢地,我们发现:在泰国,当我们迷路而执着于研究地图时,是儿子走出去找到当地人为我们指明了路;在斯里兰卡,在我们因为饮食习惯而发怵尝试当地的各色咖喱时,儿子已经和当地人同桌入乡随俗用手开始吃饭了;在南极,当我们急于为他指这指那不想让他错过企鹅、冰山、座头鲸这些“必看”风景时,儿子却说:“我要做自己的船长,发现自己的大陆。”  原来,带孩子旅行,不是我们带他看世界,而是世界借由他的眼睛和心灵,来到我们面前,我们一起出发去看,才能把这个世界看全。走出去,就知道,即使到了世界尽头,地理距离也可以衡量;但,在路上,才懂得,教育这件事,永无穷尽。所以,作为父母,我们不用焦虑地总想为孩子规划好跑道,总想拽着孩子一路抢跑,不妨试试陪伴他走一段路,无论是坦途还是歧路,学会放手,让他有独自上路的勇气和能力。====================== 美丽的分割线 =========================初来知乎,今天上班一看,这个写的文章点赞和评论多了好多。但发现大多数评论都在喷的几点,这里还是有必要澄清一下:1.需要 “有钱”,“有闲”才能带孩子出去。我感觉主要是因为带孩子去了南极就,喷我站着说话不腰疼。2.这文章不是自己的,。。。。难道没有注意到文章开头,我写了句“这里分享一位带孩子旅行家长的随笔”。3.带小孩子出去,小孩子的事情和行程的事情都太多,根本不可能玩的了。4.我拼错了一个英文单词,还有中文中夹了一个英文动词的语法错误。。。。。。文章中随笔的朋友,是我今年2月初在南极的探险船上认识的一家人。既然大家这么关心,又这么能喷,我还是有必要把这个幕后的主角推到前台吧。由于当时看到他们是一家三口,竟然带着小朋友,大家就聊了起来为什么带小朋友来南极。11天的旅行不长不短,聊得多,很欣赏他们教育孩子的态度,大家就成了好朋友。这里我想,主观上还是不要多写我自己的态度,续续一下这位全职妈妈带孩子旅行的经历,是好是坏大家自己衡量吧。====================== 美丽的分割线 =========================行?我们会去哪?毛里求斯的风情与海景,北欧的神话与极光,珠峰大本营的寒冷与震撼,感受过文化的差异、性情的迥异、生活方式的区隔后,我们还想去哪?有个小家伙,在上小学前就走遍千山,踏过万水,和父母一起,去过西藏、日、韩、新加坡、斯里兰卡、普吉岛、巴厘岛、毛里求斯、澳大利亚、芬兰、挪威、阿根廷和北极等。对他来说,家人给予的不仅是旅行的经验,更有这一路伴着的苦与甜,还有危险的日子,但小家伙的妈妈说:无论哪一种,都是人生的财富。 ----- 带着孩子旅行的初衷和目的
-----说起最初带孩子去旅游,是想他多看多接触世界,一直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旅行中可以去拓展孩子的视野和思维,增加与他人沟通、交往和适应能力,也希望他在旅行中不断挑战自我。从小朋友一岁开始就带着他去看世界。第一次独自带他出去就是个长途旅行,北京出发到香港转机,再飞行十个小时到南非的毛里求斯。在很多的质疑声中,顺利的完成了第一次的亲子旅行,小家伙非常的配合,身体、情绪都很给力。外界对孩子的感官上的刺激是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一岁开始到现在,我们走过了亚洲、东南亚的很多国家、澳洲、新西兰、还有北极、南极、第三极。爬过挪威的布道石,上下山共8个小时;去北极看极光;去南极看企鹅、看虎鲸还有纯净的冰川;去阿根廷每天2--4小时的徒步;去西藏爬上5800多米看拉姆拉错圣湖,在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住宿,看到了难得一见的日照金山。----- 前往南极签证办理和必需品 -----着重介绍一些南极旅行的相关事宜吧。首先就是签证了。去南极要在阿根廷的火地岛登船,所以阿根廷是必经的国家,南极旅游一定要安排阿根廷境内的游玩。玻利维亚、智利与阿根廷接壤,所以可以准备充足的假期去玩。那么去南极之前最主要是办理阿根廷和玻利维亚的签证。阿根廷至少要提前一个月准备面签的资料,而且要面签,基本上都会出签的。比较麻烦的就是玻利维亚的签证,据说是最难签的国家之一。需要注射黄热病毒疫苗,至少五万近半年的存款证明,双认证,使馆办事效率低,要至少两个月的准备。在经过一堆繁琐资料审核后,网上查到名字,所有中国公民必须本人亲自到北京领取。但是我们在做足了充足的准备下还是没有签下来,是因为国家穷,换了套不知哪个国家淘汰下来的OA系统,突然坏了,整个使馆瘫痪,所有的签证都要手写,办事效率慢,忙不过来了。所以我们跟天空之境失之交臂。听说在智利边境,花20美金就可以过境到玻利维亚,如果有这样的捷径,就不用那么麻烦的去申请玻利维亚的签证了。申请南美国家的签证,都需要翻译成西语,所以费用相对高些,申请时间长些。去南极虽然是它的夏季,但依然是我们冬季的温度,所以需要带冲锋衣、羽绒服、防风镜、帽子、手套还有防晒霜。日常药品和晕船药,虽然晕船药不会起太大作用,但至少心里会得到安慰。-----
南极的旅行计划,线路安排 ----- 因为阿根廷算是离我们最远的国家,飞到阿根廷也应该是国内出发的最长的国际线路。由于取消了玻利维亚的旅游,此次安排了21天的假期在阿根廷和南极度过。我们没有在国内报团,而是根据我们的需求找travelid做了定制游,这样不用操心行程和行中的问题,会玩的比较深入、随心,不用赶时间。我们选择的是从土耳其专机去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的首都),不算转机的时间,共飞行29个小时。阿根廷是世界上领土面积第八大国家,地广人稀,自然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也是很赞的。在阿根廷境内,我们从北向南走,耗时九天。----- 南美各国别样风情 -----下面我就分别介绍一些前往过的南美各国吧。布宜诺斯艾利斯:这是全球最美的第三城市,被称为“南美洲的巴黎”。曾经被西班牙统治过300多年,受欧洲文化的影响极深,剧院很多,最著名的就是科隆剧院。科隆剧院是是拉美洲第一,世界第三的剧院,仅次于意大利的米兰剧院和法国的巴黎剧院。可以看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影子。布市,主要是参观城市建筑,七九大道(世界最宽马路)、科隆剧院、总统府、圣马丁广场等等。最推荐去的地方是科隆剧院、博卡区、古董街还有贵族公墓,会让你了解这座城市。贵族公墓坐落在城市中心位置,只有十代贵族才有资格埋葬于此。在公墓里,可以看到各式建筑,也可以看到一个家族的兴盛于落寞。布市被中国人熟知缘起于王家卫的《春光乍泄》,有兴趣可以去艾美酒店、唐人街的筷子餐厅看看。阿根廷餐厅以西班牙餐和烤肉为主,阿根廷的烤肉跟巴西不太一样,他讲究的是原汁原味。阿根廷也盛产葡萄酒,味道也是不错,我们很少喝得到是因为运输成本和关税太高。圣马丁洛斯安迪斯在阿根廷40号公路沿线,也是安迪斯山脉的起点。40号公路也是阿根廷最长的公路,和美国66号公路、澳洲的斯图尔特公路并称世界上最长的公路。圣马丁是著名的滑雪胜地和度假胜地,这里小小的机场很多的私家飞机。这里有拉宁国家公园,这是一个为保留北安第斯巴塔哥尼亚森林代表性树种为目的建立的公园。公园里除了珍贵的树种以外,还有21个大大小小的湖泊(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和一座拉宁死火山。进入公园有一大片枯树林,虽不知道形成的原因,但看着不远处的拉宁火山,不免会联想到火山的威力。离公园还有几十公里的距离,地上就开始有了火山灰,但听说这是前几年智利火山喷发造成的,当年连航班都全部取消了。巴里洛切从圣马丁驱车200多公里一路向南前往巴里洛切。沿途经过与智利接壤的七大湖区,大大小小的湖泊是由雪山融水行程,湖水清澈见底,风景美不胜收。七个湖都很美,但我最喜欢的是七湖中最大的纳韦尔瓦皮湖,它是100公里长的冰川遗迹。纳韦尔瓦皮国家森林公园是阿根廷第一座国家公园,对阿根廷人民来说就相当于美国的黄石公园。巴里洛切居民以德国、瑞士、奥地利移民后裔为主,建筑风格也沿袭了其欧洲故国的传统,因而有“小瑞士”的美称。这里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是四季咸宜的旅游胜地。夏天山上林木茂盛,可以骑马猎鹿,尽享回归自然之乐。冬天,又变成滑雪者的天堂,世界十大滑雪胜地之一Cerro Catedral山就在此。冬季滑雪,夏季是很多徒步爱好者的圣地,爬上山顶,眼前重峦叠嶂的山峰都是隶属智利,很是震撼。 维多利亚岛以及爱神木红树林。这片神奇的树林在Quetrihue 半岛上,需要乘船穿过维多利亚岛来到这里。 这片树林的树龄短的在百多年,成年的大多300多年。《小鹿斑比》就是以这片树林为创作背景。公园里还有座小木屋,是拍摄《白雪公主与七个下矮人》建造的。乌斯怀亚南极洲隔海相望的火地岛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最靠南的土地。离布市3000多公里,位于比格尔海峡上。这是世界上最南端的城市 ,也称世界尽头。但由于它特有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通往南极洲的门户而驰名世界,距南极洲却只有800公里。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乘船往南极洲,至少需要一周的时间;而由乌斯怀亚起航,越过德雷克海峡,两天便可到达。因此前往南极洲探险和考察,乌斯怀亚是一个理想的起航和补给基地。堪称世界上最南的居民点。这里不仅可以欣赏比格尔海峡的无限风光,更不能错过这家世界尽头的小邮局。不知这是不是世界上最小的邮局,可千万不要小看了这间不起眼的小屋,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的独一无二,每天都有无数游客专程前来。邮局里出售印有“世界尽头邮政”字样的明信片,可以现场填写后邮寄到世界各地。还可以将自己准备好的明信片也一起带来,请工作人员在上面加盖有企鹅图案的印章,当然,也可以护照上买本旅行护照戳几个章以示“到此一游”。还有中文版的“世界尽头”章,敲个留作纪念。这里的邮局比圣诞老人村的邮局靠谱多了,寄给朋友的明信片全部收到了,而且速度还蛮快,大概二十多天就收到了,最长也就一个月。但在北极寄的只有一半收到了。在火地岛公园可以乘坐世界尽头火车。这是一条由囚犯修建的,现在恢复了7公里的原始线路。乌斯怀亚不仅可以观景,还有风味特别的美味海鲜,如蟹、蚌、磷虾、帝王蟹、海豹肉、沙丁鱼、鳕鱼和海蜇等特产品尝。这里的king crab是非常值得推荐的,Travelid旅行顾问临时帮我们找的,微信发了几家,我们挑了这个,发了地址我们就过去了,一整只合人民币只要600多块。推荐Kaupé-Resto &Wine Bar,这里关于king crab的吃法有很多种,大多数都是现剥出蟹肉,再做成不同蟹肉菜色。这家餐厅不仅可以俯瞰海湾,还因为食材新鲜,每道菜都很独特,口味超赞。纯净之旅终点 --- 南极登船,启程纯净之旅。一般情况下南极邮轮开放的时间是每年的11月至第二年的2月。因为此时南极地区正值夏季,在南极大陆周围沿海地区最高气温可达 7°~8℃,最低也有-17℃,比一月的北京还要暖和;同时南极大陆的夏季多晴朗天气,风和日丽,比较适合旅游。而南极邮轮一般一条线路每年只开放一次,所以提前半年左右就要着手报名的相关事情。而且每年的一二月份应该是中国人去南极的高峰期,会有做南美线路的旅行社做包船线路,所以船票很紧张。我们因为是在当地找的旅行社,根据自己的喜好定制的线路,但是船票也是要提早订,这样才可以保证有好的舱位。我们是2月3日的船票,早在12月初就跟船务公司预定了船票。但是在港口也有没买到船票的人在等,等待最后小概率出现的便宜船票,幸运的话会等到五折的船票。南极的船除了安排每天的登陆活动,还可以参加皮划艇和露营。但这些项目是有名额限制的,要提前报名。在南极冰盖上睡觉是这辈子在别处都无法体验的到的。从乌斯怀亚出发去南极,要穿过德雷克海峡。它是是世界上最宽的海峡,也是世界各地到南极洲的重要通道。由于受极地旋风的影响,海峡中常常有狂风巨浪,有时浪高可达10-20米,有“魔鬼西风带”之称。从南极滑落下来的冰山,也常常漂浮在海峡中,这给航行带来了困难。我们在穿越德雷克海峡时,几乎所有的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晕船现象。最高风浪达到了7米,船上的呕吐袋都很抢手,在床上昏睡了两天两夜,什么都吃不下,所有的晕船药也起不到任何作用。那黑暗的两天没有了对南极的期盼,而是想着早点靠岸,早点结束痛苦的颠簸。第三天,成功穿越西风带,风浪小了,船平稳了,大家的状态都好了。今天开始进入南极洲,开始出现冰山、浮冰,运气好还可以看到鲸鱼、海豹、企鹅在船周围游来游去。午饭前,来到甲板,扑面而来的是略带寒意的新鲜空气,大口呼吸如此新鲜的空气,让我五腹六脏都觉得瞬间清透。看到透着蓝色的冰山和大大小小的浮冰,那么纯净,美得无法形容。早晨开始各种会议,讲述登陆须知及注意事项,并发放登陆靴。午饭后,我们开始了南极大陆的第一次登陆。我们坐着冲锋艇上岸,远远看见的不是洁白的大陆,而是绿色的,那些都是企鹅的粪便,随着冲锋艇越来越接近大陆时,难闻的气味扑鼻而来,企鹅的粪便还真是臭。山头上成片的企鹅,登陆后随处可见傻的可爱的企鹅。它们拖着笨重的身体在岸边散步,随时会出现在你的身边,萌死人~~~南极登陆的规定是要和企鹅保持五米的距离,如果它自己跑到你身边,就需要我们停下来,静止的等待它的离去,不然会惊吓到它。由于现在是南极的夏季,所以大部分雪都已融化,露出岩石。我们顺着探险队员的标志,一路走上山顶,那里是企鹅产子育子的地方,很多小企鹅还没有退掉灰色的绒毛。这些小崽子,嗷嗷待哺,妈妈们辛苦的去海里捕捉磷虾。夏季食物是丰盛的,所以企鹅爸爸妈妈们会抓紧时间喂大小崽子。必须要在冬季到来前让小企鹅退掉绒毛,换上一身防水的羽毛,不然就会很难度过冬季。在岸边,可以看到企鹅的尸骨,应该是被贼鸥吃掉的。登船后,做了今日活动的总结,然后到甲板看风景。让人兴奋的是,我最先发现船头虎鲸的背鳍,两头大的两头小的。本来是晚饭时间,船长通知船员,推迟吃饭时间,所有人可到甲板拍照。室外温度0度左右,不冷,但随着太阳落山,温度骤降。而且我们一家都没有做防晒护理,所以都有不同程度的晒伤,所以在南极防晒很重要,一定一定要加强!而且南极很干燥,带上足够的面膜。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平均每天会有两次的登陆,所以会感觉每天都是在不停地穿脱救生衣和登陆靴。登陆看不同的企鹅和风景,在南极洲生活的企鹅种类还是很多的,这次最常见到的就是巴布亚企鹅,它的特点就是头顶有个白色的蝴蝶结图案。随后还看到了帽带企鹅(最明显的特征是脖子底下有一道黑色条纹,像海军军官的帽带)、阿德利企鹅(最明显的特征眼圈为白色,头背部全为黑色)、还看到了一只北跳岩企鹅(它以暴躁的脾气及凶悍出名,是最具攻击性的一种企鹅,最大的特征就是眼睛上方和耳朵两侧金黄色的翎毛)。企鹅最大的天敌就是贼鸥,企鹅的存活率也只有50%,若有两个孩子,就只能喂给身体强壮的那一只,另一只稍弱点的只能等待死亡。后面的几次登陆,遇到了一次风雪天气,才真正感觉的南极的气温和冰冷刺骨的风,什么GORE-TEX防风防水透气面料,只用了20分钟就彻底湿了。海上巡游也很棒,探险队员驾驶冲锋艇在浮动的冰山间穿行,还可以看到浮冰上懒懒睡觉的海豹,一只大概就有三四百斤,一般吃饱了要睡好多天,饿了再捕食,吃饱了再睡。我们还参观了乌克兰科考站,这里是最早发现臭氧层空洞变大的科考站,参观科考队员的生活、学习、健身、学习、研究、做饭的地方。科考站里可以寄明信片,买些小纪念品。还去了英国以前的科考站,1952年就停止科考项目,改为博物馆,它是南极唯一一座博物馆。还有避难小屋里面有些救急用的必需品,当人们在南极遇到危险时可以暂时自救的地方,最后用过什么东西要告诉他们,好及时补充。我们还去了朱克拉点,在那里看了看企鹅,还看了鲸鱼骨头。因为早在很多年前,人们都是乘着木质帆船来到南极捕鲸,可想其艰苦程度。他们捕捉鲸鱼吃肉和炼鲸油,来维持生计。后来全球禁止捕鲸,南极再无捕鲸之人。登陆尼克港,这里有着天堂湾美誉,因为风浪小,雪山多,非常漂亮安静。偶尔还可以听到雪山崩裂的声响,有幸看到两次小型的雪山崩坍。这一天登陆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南极大陆,在厚厚的雪地里,看到了一道道企鹅的快速路,是它们从山上到海边的路,可以最快速度的捕捉完食物回去喂自己的宝宝。我们爬了一座覆盖了厚厚白雪的小山丘,登上最高点看天堂湾美景。之后在上午活动最后,进行了冬泳,船上的中国团里最大年纪的82岁的老奶奶是第一个下水的,她身体很好是清华冬泳队的成员。最后一天主要是Melchior岛冲锋艇巡游,Dallman Bay是座头鲸的捕食区,所以去碰碰运气看看是否可以看到座头鲸。出发后,我们看到了很多海豹,也许这个季节是它们的繁殖期,还可以看到互相争斗的雄海豹。然后还看到了三只帽带企鹅,蓝眼鸬鹚,遗憾没遇到鲸鱼。下午,开始向北返航,又要经过西风带,号称魔鬼海峡之称的德雷克海峡,又开始了可怕的晕船。如果你有幸得到一小块南极冰,把它放进一杯水中,会出现非常奇妙的现象:冰块在融化的同时,会发出轻微的但是人耳能够听得见的美妙音响,冰块也会在水面微微移动,甚至轻轻碰撞杯子的边缘,这一切都是因为南极冰中含有的气体造成的。南极巨大的冰盖都是由万年的冰雪积累而成的,降落在南极的雪花经过压实,变成冰川冰,而原来雪花中的气体也被保存在冰中,由于上面不断的积累,气泡在巨大的压力下变成了高压的气体。当冰块融化时,高压的气泡破裂,发出了美妙动听的音乐声,同时会推动体积较小的冰块移动,碰撞水杯,甚至会发出轻微的撞击声。另外,船票的费用还是很高的,因为包括了住宿和餐饮,船上还是以西餐为主,味道还不错。有一天天气不错,在甲板搞了次BBQ。船上的工作人员都是讲英语,但是在阿根廷基本是西班牙语,讲英语的还是很少。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个最大的麻烦,只能用翻译软件来交流。对于这次南极行,孩子和我们都收获颇丰,于他于我,都是人生难能可贵的经历。我希望他的成长也是我的成长,眼中的风景和人文,都能变成谈笑间的鸿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和孩子的态度,具体需要多有钱,多闲, 大家自己衡量。评论里很感谢“李林”的回答:“四个阶段孩子旅游安排:我们是在西部最小最小城市的家庭一、小学前就好好在家在当地让孩子熟悉自己的家乡,让孩子学会爱家乡。我们带着孩子熟悉自己的小城市,尽量熟悉自己的城市,熟悉城市的各项标志,熟悉各种交通设施。二、小学阶段去设施方便的地方有美景有美食有游乐园,让孩子知道外面的世界也很精彩,享受旅游的快乐。去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品美食赏美景感受文化的熏陶。三、初中阶段主要是户外活动,到西部体验体验,有西藏的宗教信仰,有新疆的大漠戈壁,锻炼孩子的意志,培养宽阔的胸怀。带着儿子参加同学聚会一路拉练,住过五星级酒店住过50元一晚的小旅社,吃过干粮品过大餐,做大巴坐高铁直至爬山把我膝盖练的打不过弯。四、高中阶段参加学校组织的游学,独立参加一些团队活动,开始为进入大学,进入团体生活打下基础。小朋友随团队去北京参加竞赛辅导班。”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爸爸哄女儿睡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