ヒ⊿补肾秘方治肾虚知识,女人肾虚的早期症状i

&p&下面某些答案,这……&/p&&p&不过倒是头一回在知乎被人拍桌子,所以我感受比较奇特……&/p&&p&我只说一句:“不overdress和”“underdress”是两件事,这就好像“别饿着”和“吃撑死”一样是两件事。&/p&&p&所以我才会在答案里建议比较稳妥的办法。&br&&/p&&p&事情不要理解得极左极右,大家见仁见智吧。&/p&&p&谢谢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d6e840f42f0758af74dfa6&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谢竹君& data-hash=&d6e840f42f0758af74dfa6& data-hovercard=&p$b$d6e840f42f0758af74dfa6&&@谢竹君&/a& 去年的邀请。&/p&&br&&p&基本上我不认为像我一样的普通人们一生中有多少机会去参加那种需要自己穿full evening dress(&u&啥叫full evening dress?就是大礼服。啥叫大礼服?参见各位明星出席奥斯卡的造型。那些需要一年参加好几次这样的活动的同胞们就不要看这个答案了哈,不具备参考性&/u&)的场合,除了婚礼&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选择女士晚礼服? - Pan Fan 的回答&/a&,就算真的遇到偶然的那么几次,也完全不必要去买晚礼服。要知道那多贵啊,为了那一两次做这样的投资,还不如拿那个钱来买包!包治百病!&/p&&br&&p&礼服呢?啥都不治!&/p&&br&&p&题主说是参加“比较国际化的晚宴,比如海归晚宴或者外国人多的晚宴。”但其实给的限定条件不是很清楚,到底是正式到什么程度不得而知。那我就自觉自动的把这设为沙龙聚会、年会、峰会活动、新店开张(但你不是那个主要邀请嘉宾)这一类型的晚宴了。毕竟金鸡百花颁奖礼什么的咱也没经验是不是,答不上来的……就给有这类需求的知友做个参考吧,个人意见罢了,仅供参考。&/p&&br&&p&这个问题已经有一个还不错的方向性答案了,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6abc3dfbc2e5af8bea804&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Lee Minn& data-hash=&6abc3dfbc2e5af8bea804& data-hovercard=&p$b$6abc3dfbc2e5af8bea804&&@Lee Minn&/a& 同学讲得特别到位:“别过于把晚宴当晚宴。除非1.你确实是要利用这个晚宴去达成目标的,2.你有一定的地位。”&/p&&br&&p&&b&&u&对啊,大原则是这样的:比起穿得不漂亮来更严重的事情是overdress:“得体”比什么都重要。&/u&&/b&&/p&&p&千万不要overdress,彻底完蛋。&/p&&p&第一,周围女性都端庄合宜,偏偏有一个女人穿得很严重,这个女人必定会收到万千女性的极度仇视,如果这个晚宴的主要目的是社交,那对不起,这个女人只能跟部分男性(为什么是部分?因为也有很大一部分男人尤其是成熟男性对于over-dressed女人印象不好,觉得她不分场合。)社交了,女性会排斥她。那么她的穿着就是失败的。&/p&&p&第二,本来晚宴就是个挺让大多数人有压力的地方,和周围的人格格不入更容易让人不自在,会严重影响发挥,你的风趣幽默和优雅谈吐都很难展现得好。不知道别人怎么想,但我深以为如果交谈起来,一个人风趣幽默,谈吐优雅往往更容易让人在宴会上对TA留下良好深刻的印象。&/p&&br&&p&所以怎样穿得体是个大学问。&/p&&br&&p&我虽然没有这个大学问,但是我有一个超级管用的好法子。一般说来,如果不是搭配高手,又吃不准该场合的正式程度是怎样,又想保险不出错,又想随时可以调整自己的情况,就用这个法子:&b&&u&身上穿基本的颜色和款式,然后搭配靓丽的鞋子和夸张的饰品(如果有勇气一点的姑娘,不要局限于项链手镯和耳环,大胆的上头饰。不要怕,用大力,出奇迹)。包包里放上一根基础的珍珠项链或者钻石项链,到场了观察一下,一旦发现自己的饰品太过于夸张,立刻全部取下来(不管头上的还是脖子上手腕上的),把包里带的换上。&/u&&/b&&/p&&p&听起来有点儿怂……但是,超管用。谁试谁知道。答主我这样的怂人,就只走这样的路线……&/p&&br&&p&基本的颜色,就是低饱和度的、好搭配的颜色,尤其黑白色,简直是随便选。当然了,如果驾驭得了的话,大红和深紫也是可以选,但是风险大,再三斟酌后再穿。&/p&&p&基本的款式并不是什么都没有的饿款式。相反的,要选整体上看起来是基础款,但涉及上有一点小心机的:有刺绣的、露一点点胸口的、特殊剪裁的、薄纱拼接的、材质比较特别的。都可以。因为颜色的关系,太基本了会让人感觉像是去上班……然后还是那句话,如果背和肩颈美的,想都不要想,大大方方选露背的款式,如果怕太夸张就选露小半个背或者背部有设计感的。&/p&&br&&img src=&/339bcd05dc2ba28c0127a6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339bcd05dc2ba28c0127a6_r.jpg&&&br&&br&&br&&p&下面图示我说的这个法子……请撇开饰品单独看模特穿的衣服,有什么太特别的么?基本上没有,大家都穿得黑漆抹乌一片,都是有点设计感的基础款。但是,加上饰品立刻变了一种感觉。&/p&&br&&p&加项链:&/p&&br&&img src=&/58f40adf6d58ecec380301cfbc73d203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5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8f40adf6d58ecec380301cfbc73d203_r.jpg&&&br&&br&&br&&img src=&/43077a3cdab3ad0205d4ecbf3fccaf10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43077a3cdab3ad0205d4ecbf3fccaf10_r.jpg&&&br&&br&&br&&p&加手镯手链:&/p&&br&&img src=&/cef41fe590ff94cbe06a90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cef41fe590ff94cbe06a90_r.jpg&&&br&&br&&br&&img src=&/1d30c66493ac21ebeb2aa2a46e1db239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5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1d30c66493ac21ebeb2aa2a46e1db239_r.jpg&&&br&&br&&p&耳环这个学问太大了。我作为一个“挣扎了十年依然因为怕死而不敢打耳洞星人”,负责任的说一句:不管有没有耳洞,都能戴美美的耳环,而且是让人一眼看见你就无法移开眼睛!&/p&&p&因为我们有全耳式耳环嘛。&/p&&br&&img src=&/6bea66bc2b36db3dd4a47_b.jpg& data-rawwidth=&433& data-rawheight=&4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3& data-original=&/6bea66bc2b36db3dd4a47_r.jpg&&&br&&br&&br&&p&最后,头饰。头饰不要选太闪亮夸张的,尤其我们亚洲人是黑头发,随便戴个什么东西就会变得非常显眼。尽量选发梳和发夹(包括边夹)。如果喜欢发带和发夹,若是彩色或金色之类明显的颜色,一定选非常非常细的;如果选黑色咖啡色之类接近发色的,可以稍微夸张一点。&/p&&br&&img src=&/af3d5bdd0aae3d411066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5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af3d5bdd0aae3d411066_r.jpg&&&br&&br&&br&&p&&u&&b&最后,如果怎样打扮都还是不自信,那就立刻!在饰品中(比如包、手表、耳环等)选择一到两样,佩戴奢侈品牌的产品,不要有明显logo。&/b&&/u&&/p&&p&这件事和直男关系不是太大,纯粹是女人的事情。&/p&&p&然后这件事不是虚荣,这是对女人来说血一般的事实。&/p&&p&至于为什么,我想我不用多说。是。个。女。人。就。懂。&/p&&br&&p&回答完毕(?????)&/p&&p&====================================================================&/p&&p&关注我的公众号就对了!(元气的挥手)&/p&&p&&a href=&///?target=http%3A///r/YD9geLzE5uGZrfgb92py&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r/YD9geLz&/span&&span class=&invisible&&E5uGZrfgb92py&/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二维码自动识别)&/p&
下面某些答案,这……不过倒是头一回在知乎被人拍桌子,所以我感受比较奇特……我只说一句:“不overdress和”“underdress”是两件事,这就好像“别饿着”和“吃撑死”一样是两件事。所以我才会在答案里建议比较稳妥的办法。 事情不要理解得极左极右,大家…
不知道楼主活动的dress code,所以以下仅是个人经历和感受的分享。我个人在牛津上学和在英国工作生活的最大感受是不管参加什么晚会一定要按照dress code的要求,不要underdress或者overdress,而fit in是最重要的,换言之就是不要在周围环境和人群中间显得突兀。得体的穿戴体现修养的同时也会让我们在活动中更自在。&br&&br&一般情况下Black Tie是除了White tie的最正式要求了,简单来讲,男生穿黑色西装,白衬衣,打黑色领结是最低要求。女生要穿所谓的Evening gown,也就是及地正式长裙,但有些商务性质的Black tie晚宴上,一些姑娘穿cocktail dress避免拖沓也是可以的,但裙子必须过膝盖,而且是正式的小礼服裙。绝对不可穿超短裙。可以用耳环项链等配饰搭配体现正式性,不要背大包或商务用包,用单手就可拿的小小的礼服包最好。&br&&br&Cocktail dress是最常见的,相对没那么正式,男士简单要求就是衬衣西装加领带,但颜色最好是黑色或深蓝色等比较稳妥,领带颜色也不要太跳跃。女生穿及膝小礼服比较合适,颜色可根据季节调整,但不能太过暴露,可用丝巾项链等配饰体现细节和品味。如果工作后参加的所谓After work cocktail,可在上班时就穿上灰色或者黑色剪裁不错合体的One piece,只需要下班后补妆,加上更适合晚会的配饰就好。&br&&br&估计楼主参加的晚会以上两种Dress code可能性最高,如果实在不知道dress code,我个人经验是如前面有回答提到的,穿质地剪裁都不错的黑色及膝One piece,再配上项链/耳环,高跟鞋,手拿包,再加上一个合适的妆容。其实Fit in是最高原则,不需单纯靠衣着吸引眼球,在越高端的场合越是如此,在Fit in的衣着下与人在聊天相处和谈吐中体现个人魅力才最重要。
不知道楼主活动的dress code,所以以下仅是个人经历和感受的分享。我个人在牛津上学和在英国工作生活的最大感受是不管参加什么晚会一定要按照dress code的要求,不要underdress或者overdress,而fit in是最重要的,换言之就是不要在周围环境和人群中间显得…
说一个我的亲身经历吧,一件小事&br&几年前的一天,我去新华书店白蹭书读,当时在读一本有关欧洲史的书,书里提到了一个年份:“公元457年”,我这人有一个习惯,只要读到一个年份就得想想这个年份对应的是中国的哪个时代&br&可是当时我在那回忆半天也没想起来,于是就捏着下巴在那书架前边嘀咕:“公元457年是中国的什么时代来着?”&br&&img src=&/10ddef88e810a6fd64bdc6_b.jpg& data-rawwidth=&3000& data-rawheight=&16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000& data-original=&/10ddef88e810a6fd64bdc6_r.jpg&&&br&这时候我身边有一个长得好像有话好好说里的李保田的大叔看了一眼我,笑了笑说:“宋朝”&br&我当时心里“啊?”了一下,心想公元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才建立了宋,这差出去好几个世纪啊&br&然后那大叔又推了一下眼镜说:“嗯,应该是大明”&br&我忍不住“切”了一声,心想:“傻冒,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才有了明朝,这都快差出1000年了好吗?”于是我翻了一下白眼没理他,把书塞回书架就回家了&br&但是当时我一直没忘了这件事,回到家以后就查工具书,想看看457年到底是中国的哪个时代&br&后来我发现书上是这么写的: &img src=&/a2cf57fa82f2f70c6f94_b.jpg& data-rawwidth=&3000& data-rawheight=&16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000& data-original=&/a2cf57fa82f2f70c6f94_r.jpg&&诸位,你们体会过被文化人吊起来打的感觉吗?
说一个我的亲身经历吧,一件小事 几年前的一天,我去新华书店白蹭书读,当时在读一本有关欧洲史的书,书里提到了一个年份:“公元457年”,我这人有一个习惯,只要读到一个年份就得想想这个年份对应的是中国的哪个时代 可是当时我在那回忆半天也没想起来,…
&img src=&/v2-b6fee8b95c0f_b.jpg& data-rawwidth=&1115& data-rawheight=&6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15& data-original=&/v2-b6fee8b95c0f_r.jpg&&&h2&喝开水?&/h2&&p&如果你去欧美国家&/p&&p&找一家餐厅坐下来&/p&&p&和服务员说「给我来一杯热水」&/p&&p&服务员一般都会愣一下&/p&&p&「你说啥?」 那情景&/p&&p&就像你在中国&/p&&p&找一家餐厅坐下来&/p&&p&跟服务员说「给我来一杯冰水」&/p&&p&一样。 &/p&&img src=&/v2-a71dfcfef97779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a71dfcfef97779_r.jpg&&&p&喝热水更健康,比较暖胃。喝凉水呢,就会伤胃。吃饭也是,吃冷的东西对身体不好,趁热吃才健康。&/p&&p&这是传统,我们的祖辈都是这么过来的。别提外国人,他们的体质跟我们不一样。&/p&&p&可是,大家都是人类,体质真的有那么大差别吗?&/p&&img src=&/v2-772fddaa5d5ad1641b0b_b.jpg& data-rawwidth=&512& data-rawheight=&5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2& data-original=&/v2-772fddaa5d5ad1641b0b_r.jpg&&&p&&b&当然没有。&/b&&/p&&p&说起来也奇怪,中国的古人其实是没有喝热水的习惯的,因为那时没有煤气,烧水只能用柴火。柴火这东西也没有那么好弄,做饭都不一定够用。所以只有中上层人士在泡茶的时候才会用到热水。&/p&&p&平时喝水的话,直接喝井水或者河水就可以,哪管得着那么多。&/p&&img src=&/v2-76d63ea4ebc6b1fc87e4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76d63ea4ebc6b1fc87e4_r.jpg&&&p&什么时候中国人才开始「全民喝热水」的呢?时间晚得你不敢相信——是在解放后! &/p&&p&那时国家大力推广爱国卫生运动,其中有一条就是「不喝生水」。虽然之前有很多地方的人已经开始流行煮水喝了,但直到解放后,有了国家的宣传,煮开水喝才得以全面流行开来。&/p&&img src=&/v2-a66cf3bfa9d090cbb1bf4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a66cf3bfa9d090cbb1bf4_r.jpg&&&p&&br&&/p&&img src=&/v2-aea20eb0d864cdac6cda1988abc002fb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aea20eb0d864cdac6cda1988abc002fb_r.jpg&&&p&(20 世纪 50 年代的爱国卫生运动宣传海报,摘自「公共卫生与健康」微信公众号)&/p&&p&至此,「喝热水」终于成为了中国人民家家户户的传统。「凉水伤胃,热水暖胃」的养生观念才开始深入人心。&/p&&p&别看这小小的习俗,它可能拯救了千万人民。正因为中国人不喝生水,很多水源性传染病,比如伤寒、霍乱等,在中国都失去了传播途径。同样,中国人喜爱热食,所以很多食源性传染病也很难流行起来。 &/p&&p&这是习惯的力量。虽然到后来,很多人可能只是抱着「暖胃」的心态拒绝喝凉水,但他们确实客观上阻止了瘟疫的流行。 &/p&&img src=&/v2-e6b2aab6c22c6a2f79f2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e6b2aab6c22c6a2f79f2_r.jpg&&&p&而现在呢,时代不同了,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喝的都是桶装或者瓶装的纯净水。这时,热水和凉水都是同样卫生的,喝凉水还是热水,这就成了个人喜好问题,不再有所谓了。 &/p&&p&(如果长时间喝热水,突然喝凉水,胃肠受不了刺激,确实可能会出现一些胃肠道症状。只要习惯了,大部分人都会缓解。) &/p&&p&但,不要忘记,「不能喝凉水」的说法,虽然现在看来是谣言,但至少在曾经靠谱过。 &/p&&p&&br&&/p&&h2&坐月子&/h2&&p&与此相似的还有「坐月子」的习俗。&/p&&p&坐月子的时候不能洗脸刷牙,不能洗澡洗头;要用各种汤和补品来代替水;不能喝凉水,要保持卧床,还要用被子捂住身体防止着凉。 &/p&&p&如果不遵守这些规则怎么办?那么,你以后任何的腰酸背疼腿抽筋,骨质疏松,腰肌劳损,都会被归结为「月子没做好」。 &/p&&img src=&/v2-e22ea4a7cebf1dc92778d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e22ea4a7cebf1dc92778d_r.png&&&p&试想一下,孕妇刚刚承受了生产之痛,还没缓过神来,就要再经受此等煎熬。命运为何如此不公?很多女孩坐完月子都直接被整成了抑郁症。&/p&&p&如果中国有一个「愚昧习俗排行榜」的话,我觉得坐月子应该能排到前三。&/p&&p&但是,这个习俗真的一无是处吗?在古代就是如此?其实根本不是。&b&坐月子习俗在古代,其实很靠谱。&/b&它可能把很多产妇从生死线上拉回来了呢。 为什么呢?&/p&&p&首先,你要了解,现代化之前的农村卫生条件到底是怎样的。 &/p&&img src=&/v2-522de45a081b6ca3be7386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522de45a081b6ca3be7386_r.png&&&p&要知道,在那时,人畜同房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那时也没有现代厕所和冲水马桶,茅坑离卧室也不会太远。井水、河水被牲畜粪便污染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p&&p&就不必说夏天蚊虫叮咬,老鼠蟑螂肆虐等情况了,这些都太常见了。 &/p&&img src=&/v2-2b4f6aa732655beb8bf3a60a715bea00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v2-2b4f6aa732655beb8bf3a60a715bea00_r.jpg&&&p&所以,生孩子在那时,是一件高危的事情,产后感染的情况很普遍,经常是产妇刚生完孩子没几周,就因为感染死掉了。当然,那时没有感染的概念,那时叫「受了寒邪之气」。 &/p&&p&于是,人们在血的教训中,慢慢积累起经验来,经验渐渐变成了习俗,各地就开始出现各不相同的「坐月子」规矩。 &/p&&img src=&/v2-d809d56ecd089f5d47ea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v2-d809d56ecd089f5d47ea_r.jpg&&&p&比方说不能洗头,刷牙,洗脸,洗澡。在古代这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古代没有自来水,无法获得干净的水源,只能直接从河水和井水取水来清洁。但这样做对于产褥期的妇女来说极其危险,因为里面含有致病微生物,极易引发产后感染。 &/p&&p&不能喝凉水,用各种汤来代替水,是因为前面有提到,古代没有烧开水的习惯,但是如果是炖汤的话,水肯定是要烧开的嘛。这就相当于是把水消毒了。所以喝热汤的话,确实产妇就不那么容易出现感染。&/p&&img src=&/v2-311e505e5d2fa0c42f3ca_b.jpg& data-rawwidth=&370& data-rawheight=&28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0&&&p&需要保持卧床,是因为外面可能就有各种牲畜,它们可能会携带各种致病微生物。 &/p&&p&虽然当时的人们不知道具体的原理,但是他们会看到,严格实行了「坐月子」的产妇,确实存活率会提高,而且会相对健康一些。所以,这些习俗就会进一步得到加强,巩固。 &/p&&p&现在,我们已经离开那种环境太久了,大多数人生孩子的过程也都是在医院的专业照顾下完成的。所以,坐月子的习俗完全没有必要保留。只是产褥期的妇女身体还处于比较虚弱的状态,应该多休息,注意避免感染,多补充点营养,仅此而已。&/p&&p&但,不要忘记,「坐月子」的规矩,虽然现在看来是谣言,但至少在曾经靠谱过。 &/p&&p&&br&&/p&&h2&红糖水&/h2&&p&为什么「红糖水」被大家看做是补品?无论是坐月子,还是来大姨妈,都需要靠它来「补血」? &/p&&p&其实,在古代,特别是农村地区,大多数人每天是吃不饱饭的,营养摄入不足是很明显的问题。 &/p&&p&对于他们来说,糖水当然是最好的补品了。它很容易获得,也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又能很快变为人体所需的能量。特别是对于需要补充营养的产褥期妇女来说,确实非常合适。 &/p&&img src=&/v2-388ee6e8b8804bea0b333_b.jpg& data-rawwidth=&605& data-rawheight=&3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5& data-original=&/v2-388ee6e8b8804bea0b333_r.jpg&&&p&为什么是红糖不是白糖呢?很简单,那时根本没有白糖啊。把红糖精制成白糖的技术,直到近代才被发明出来。 &/p&&p&现在呢,很多人每天都吃了太多糖,他们需要低糖饮食。如果再给喝红糖水的话,就相当于吃了很多游离糖,对身体不仅无利,反而有害。会加大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p&&p&所以,「红糖水是补品」现在看来是谣言,但是,它曾经也靠谱过。 &/p&&h2&猪肉&/h2&&p&为什么有些宗教会规定不能吃猪肉的规矩? &/p&&p&这个问题其实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去理解。这些宗教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认为猪肉是「不干净」的。 &/p&&p&当然,现在这个「不干净」被赋予了更多宗教层面的意义。但我们可以想想,会不会在历史上,这些宗教刚开始形成的时候,猪肉确实是不干净的? &/p&&img src=&/v2-1b6ad9ead8ead1d_b.jpg& data-rawwidth=&949& data-rawheight=&514& data-thumbnail=&/v2-1b6ad9ead8ead1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49& data-original=&/v2-1b6ad9ead8ead1d_r.gif&&&p&对,自从人类饲养猪以来,猪的寄生虫和猪流感问题就始终没有停过。古代烹饪技术不是非常完好,有很多情况是做不到完全杀灭这些病毒和寄生虫的。因此常常会爆发一些和猪有关的瘟疫。&/p&&p&所以,如果禁食猪肉的话,确实能从根本上解决一定的问题。在古代,如果人们能够足够聪明,确定传染源来自猪的话,定下「不能吃猪肉」的规矩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p&&p&只是现在由于养殖技术的发展,我们越来越难看到带有寄生虫的猪肉了,而猪流感也不再大规模传播了。现在的猪肉,从食品安全角度来说,当然可以放心吃啦。 &/p&&p&&br&&/p&&img src=&/v2-67bcd02a5fc_b.jpg& data-rawwidth=&605& data-rawheight=&3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5& data-original=&/v2-67bcd02a5fc_r.jpg&&&p&有很多习俗,现在已经成了愚昧。&/p&&p&但是,它们的形成有它们的道理。 感谢科学,让我们看到了事情的真相,&/p&&p&感谢技术,让我们获得了更好的生存条件。&/p&&p&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所以说,在向父母反驳这些习俗时,其实可以告诉他们:&/p&&p&&b&「在古代,这些习俗还是挺有道理的!只是现在时代变好了嘛」&/b&&/p&&p&这样父母就更容易理解你啦。
&/p&&p&&br&&/p&&p&---欢迎大家关注微信公众号【技术型吃货】啦---&/p&
喝开水?如果你去欧美国家找一家餐厅坐下来和服务员说「给我来一杯热水」服务员一般都会愣一下「你说啥?」 那情景就像你在中国找一家餐厅坐下来跟服务员说「给我来一杯冰水」一样。 喝热水更健康,比较暖胃。喝凉水呢,就会伤胃。吃饭也是,吃冷的东西对身…
最近在读 KK 的《必然》,这本书比《失控》更加落地,而且,不得不说,老爷子对互联网业态的转变的观察无人可敌。&br&&br&他提出了很多新兴互联网的特征,其中第三章讲的是 Flowing (流动)。他认为因为信息的流动性加强,所以可复制性也随之而来,免费不可避免。比如电影、音乐、图书放在网上,总会被盗版,只要信息在网上传播,早晚被复制。&br&&br&但是,有 8 种『比免费更好的特征』会是未来能够产生商业价值的点,是不会因为可复制性就减弱的,反而会因为可复制性而加强。&br&&br&我读完 8 种特征,感觉醍醐灌顶。在国内甚至都可以找到对应的产品或者服务。下面就用我自己的语言跟大家分享下。&br&&br&&b&1. Immediacy &/b&&br&&br&用我的语言来说,就是&b&比别人早得到的权利、时效性&/b&。&br&&br&『我虽然能免费看,但是我想早看到。』&br&&br&有的产品或者服务,早得到意味着能够早享受,有时候可以比别人先行一步,有时候是对粉丝来说等不起,有时候甚至是高贵的象征。&br&&br&特别贴切的例子就是爱奇艺之前搞出的那个大新闻。&br&&br&爱奇艺买下盗墓笔记的网络剧版权后在自己平台独家播放,是永久免费的,但是,非会员只能以一周一更的节奏观看,付费会员则可以立刻看到全集。&br&&br&对,就是这么一个小策略,开启 VIP 看全集功能后 5 分钟内,播放请求达到 1.6 亿,开通会员请求破百万。如果每个会员按年费 100 元算,这就是 1 个亿的流水,即便是按月费 10 元算,也是千万级的流水。&br&&br&&img src=&/f7802938cbd08cab45f6_b.jpg& data-rawwidth=&498& data-rawheight=&2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8& data-original=&/f7802938cbd08cab45f6_r.jpg&&&br&&br&新闻在这里:&a href=&///?target=http%3A//mp./s%3F__biz%3DMjM5NzQwMzg4MA%3D%3D%26mid%3Didx%3D6%26sn%3D5d970ea59b719e3cf0842bccc3rd%3DMzA3MDU4NTYzMw%3D%3D%26scene%3D6%23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爱奇艺《盗墓笔记》完美收官 冠名商押宝强IP大剧赚大了&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虽然很多人不懂,为什么这么多人就等不及,但这事儿就这么发生了。&br&&br&再比如说,几年前大家看电影,都习惯等盗版出来下高清。但现在呢?身边的人都在讨论大圣归来、寻龙诀和老炮儿的时候,你能忍住不先去电影院感受下吗?&br&&br&&br&&b&2. Personalization &/b&&br&&br&用我的话来说,就是&b&差异化服务&/b&。&br&&br&『我虽然能免费关注信息和接受服务,但我想要针对我的、更个性化的。』&br&&br&到处可见的推荐系统是最基本的一种形式。你会发现,很多 APP 中你看到的页面、得到的东西跟别人都不一样。他们越来越懂你。&br&&br&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已经开始出现。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家关注的很多提供免费咨询又有收费服务的行业专家。&br&&br&比如你关注了某个产品经理专家,每天看他的文章、读他的专栏,都是免费的,但这些都是很普适的内容。他在你心中是一个品牌式的存在了。当你有很特殊的、很差异化的问题,比如在产品经理这条职场路上的规划,就很想跟他咨询,即使是付费也无所谓。&br&&br&这也是 &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在行&i class=&icon-external&&&/i&&/a& 出现的背景。大家对免费信息的接受习以为常,也慢慢开始有了付费咨询获得个性化服务的习惯。&br&&br&&img src=&/52eb4afa216f418d0b07e4be2af4babf_b.jpg& data-rawwidth=&1207& data-rawheight=&4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7& data-original=&/52eb4afa216f418d0b07e4be2af4babf_r.jpg&&&br&&br&&b&3. Interpretation&/b&&br&&br&就是&b&售后服务、技术支持,或者说增值服务&/b&。&br&&br&『我虽然能免费使用和体验,但我想要更好、更多的服务』&br&&br&KK 在书中提到的是美国比较常见的医药和基因测序的服务,大意是购买的花费正在变得很小,而后续的支持和维护将会是主要的付费环节。&br&&br&旅游也是比较典型的一种。原本的交通费用、景点费用可能很便宜,但途中要是希望得到导游解说、希望在途中得到更多服务,就要花费更多。&br&&br&严格来说这样的服务在中国很少。不过延展一下增值服务的概念, QQ 承载的各种 VIP 服务、游戏承载的各种购买道具的服务,其实也都是属于免费+增值的模式。&br&&br&&img src=&/60b10dc263e3f24b5bf8e36b21f49af9_b.jpg& data-rawwidth=&558& data-rawheight=&2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8& data-original=&/60b10dc263e3f24b5bf8e36b21f49af9_r.jpg&&&br&&br&&b&4. Authenticity&/b&&br&&br&也就是&b&品质保障、体验保障&/b&。&br&&br&『我虽然能免费获得糟糕的体验,但我愿意付费获得更优质的体验。』&br&&br&过去大家也习惯用免费软件,即使有感染病毒的风险、有找到真正靠谱版本的时间精力成本,也无所谓。&br&&br&但现在不同了,大家愿意在某些虚拟物品上付费获得 VIP 的身份,能使软件的质量得到保障。就算能通过越狱后各种折腾,让手机能用上盗版的 APP,很多人也更愿意花些钱在 App Store 买正版了。&br&&br&再说到电影。盗版电影的画面质量低劣、有各种广告字幕、也有内容的缺失,而正版的电影则不会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谁都愿意花少量的钱在购买视频网站的会员上,看电影仍然是免费的,买的是品质保障。&br&&br&过去的盗版电影:&br&&img src=&/9be99bab6a6dab833c34a_b.jpg& data-rawwidth=&570& data-rawheight=&3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0& data-original=&/9be99bab6a6dab833c34a_r.jpg&&&br&现在的正版电影:&br&&img src=&/95cdded644aab_b.jpg& data-rawwidth=&1142& data-rawheight=&4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42& data-original=&/95cdded644aab_r.jpg&&&br&&br&&br&&b&5. Accessibility&/b&&br&&br&这个中文版本翻译成『获取权』,真是够烂...其实 KK 想表达的意思是『&b&更容易获取和使用&/b&』。&br&&br&『我虽然可以免费自己整理和存储它们,但我更希望随时随地方便地获取它们。』&br&&br&许多云端的服务和各种订阅的服务,都是针对这一点。我不需要携带很多东西、不需要处理很多信息,而是购买完你的服务后,就可以随时查阅和下载。&br&&br&音乐类产品是最典型的例子。在虾米音乐买了会员,除了保证刚才提到的『品质』,更重要的是我不需要下载存储了,不需要放到 iPod 和硬盘里面整理,而是随时都能用 APP 在线听。&br&&br&电子书也是一样。纸质书买完,跟卖家的交易环节就结束了。而电子书买完,卖家(Kindle、多看)还会帮你存储副本,供你随时下载、随时查看。&br&&br&&img src=&/d5ceb91c7ebae444f7e32fdf425f6e53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3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d5ceb91c7ebae444f7e32fdf425f6e53_r.jpg&&&br&&br&&b&6. Embodiment&/b&&br&&br&就是&b&实体化,或者说免费内容的周边&/b&。&br&&br&『我虽然可以免费享受他们的服务,但我想看到和感受真实的他们。』&br&&br&我们可以把实体化理解成免费服务延伸出来的各种周边经济。比如电竞游戏是免费的,但看现场的 Dota 比赛可能需要买门票;在网上看 SNH48 的表演是免费的,但参加他们的演唱会也需要付费。&br&&br&在国内,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罗辑思维和吴晓波的团队。他们的公众号、网上的视频节目都是免费的,但他们线下的演讲却特别昂贵。&br&&br&&img src=&/24b1f14ec8d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24b1f14ec8d_r.jpg&&&br&&br&&b&7. Patronage &/b&&br&&br&也就是&b&打赏、赞助&/b&。&br&&br&『我虽然可以免费成为他们的粉丝,但我喜欢能够付费表达我的赞赏和喜爱。』&br&&br&如果说实体化是粉丝经济的一个侧面,那打赏和赞助就是真正从粉丝的喜爱中创收了。除了刚刚提到的罗辑思维和吴晓波,普通的网红也可以利用新浪微博或者微信公众号的打赏功能来盈利。&br&&br&另外,风靡全国的各种视频直播平台的主播,从来没有哪个是收费才能观看的,而是免费观看中,依赖粉丝的打赏。这里是《人物》的一篇报道:《&a href=&///?target=http%3A//mp./s%3F__biz%3DMjEwMzA5NTcyMQ%3D%3D%26mid%3Didx%3D1%26sn%3D3b013a79e8ce62bce00fe%263rd%3DMzA3MDU4NTYzMw%3D%3D%26scene%3D6%23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秀场姑娘&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这样的例子能举很多,就不在这赘述了。&br&&br&&img src=&/9a6beef1cdbba056b2ae3f_b.jpg& data-rawwidth=&710& data-rawheight=&4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0& data-original=&/9a6beef1cdbba056b2ae3f_r.jpg&&图片摘自《人物》的文章《秀场姑娘》&br&&br&&br&&b&8. Discoverability&/b&&br&&br&就是&b&可发现性,或者说引导、推荐、发现&/b&。&br&&br&『我虽然可以免费自己筛选信息,但我希望能够付费让别人帮我筛选和推荐。』&br&&br&这是嫁接在免费服务之上的。新闻是免费的、视频是免费的、音乐是免费的,各种信息都是免费的,但是在这么多海量的信息里面,发掘出真正对『我』有价值的信息,本身就是很有价值的事。&br&&br&今日头条的蹿红,知乎日报、豆瓣一刻、MONO、即刻、豌豆荚一览以及最美应用这样的 APP,就是戳中了这个痛点。同样戳中这个痛点的还有无数雨后春笋一样出现的导购应用,比如礼物说。&br&&br&这是一个很大的趋势。几年前大家的理解还是信息越多越好,还是大而全的门户网站最有价值;现在大家的理解是,谁能帮我选出最优质的内容和最关心的信息,才是最有价值的。&br&&br&&img src=&/9a506833cec3d6bfcd495d346abc1563_b.jpg& data-rawwidth=&1142& data-rawheight=&3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42& data-original=&/9a506833cec3d6bfcd495d346abc1563_r.jpg&&&br&&br&说完了。希望能帮到你。
最近在读 KK 的《必然》,这本书比《失控》更加落地,而且,不得不说,老爷子对互联网业态的转变的观察无人可敌。 他提出了很多新兴互联网的特征,其中第三章讲的是 Flowing (流动)。他认为因为信息的流动性加强,所以可复制性也随之而来,免费不可避免。…
我看到有人问圣水配方,就直接写在这里了。&br&维C维B2各两片(药店可以买,很便宜,就是需要敲成粉,不然不溶化,我的片片是直接被我舍友一拳砸成粉的……嗯,她是个妹子⊙ω⊙)然后加五滴风油精,再加80毫升左右水就好了,超简单。(每个人体质不一样,可能不一定都有效,还有这个是驱蚊的,止痒效果不是很好。)&br&&br&&br&哦哦哦,忘了附上感谢那位给了我圣水原材料(维生素C和维生素B)的大佬,向大佬三鞠躬* (???`?)?*&br&&img src=&/v2-cba24ddd2aaaed99a9e2ce9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10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v2-cba24ddd2aaaed99a9e2ce9_r.jpg&&&br&————————以下原文————————————&br&必须是招蚊子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br&&br&这个问题,我需要抹把眼泪再答。(????????)&br&&br&我第一次感觉我这么想回答一个问题(*?????)&br&我觉得我的体质就是一种非常奇葩的体质,怎么说呢,有人非常吸引蚊子,有人皮肤一挠就破,有人不能闻刺激气味,有人被虫子咬了很久都消不下去,单看都挺正常,然鹅,我就是这四种体质的结合……(*?????)&br&你能想象到一个人又招蚊子,又不能喷花露水杀虫剂蚊香什么的有刺激性气味的东西,而且被咬了会很痒消不下去,还一挠就破,不能挂蚊帐因为住宿舍!!!!(ノ`⊿?)ノ&br&&br&&br&再哭一下。&br&我招蚊子到什么程度,小学的时候去一个夏令营,一间宿舍20个女生,几乎全是不盖被子的,就我一个人穿睡衣还裹被子,结果第二天只有我被咬了五六个包,她们啥事没有。隔壁的妹子每人都被咬了。我吸引了所有蚊子。(╯' - ')╯︵ ┻━┻ &br&真不是个人卫生问题,相反我从小卫生就保持的挺好。&br&被蚊子叮到怀疑人生,有一次冒死喷花露水,然鹅并没有用,我不喷是蚊子排着队咬我,喷了是蚊子冒死排着队咬我,我还自伤1000。(*?????)&br&人家知道我的经历之后,全部是憋笑表示同情,然后就强烈要求和我住一起。哼唧,一群禽兽,就是想牺牲我一人吸引蚊子保护他们一个夏天。?╭╮? &br&我和蚊子殊死搏斗这么久,几乎什么招都用过了,收效连个安慰奖都算不上,最羡慕的就是张起灵,老闷宝血超想要啊,然鹅我生喝风油精都是一样招蚊子,绝望到拜法布尔(o????_o????)&br&不过最近有了一点点进展,东搞西搞在宿舍配了一瓶迷之驱蚊药水,时不时喷两下,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喷了两天了,期间真的没有蚊子再咬我了,开心(*?????*)?*。&br&就是这个样子的迷之喷雾,迎风笑是笔名啦,(忽略渣字)( ?° ?? ?°)?&br&&img src=&/v2-fec93e77bffab4f6b60185e8_b.jp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20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v2-fec93e77bffab4f6b60185e8_r.jpg&&
我看到有人问圣水配方,就直接写在这里了。 维C维B2各两片(药店可以买,很便宜,就是需要敲成粉,不然不溶化,我的片片是直接被我舍友一拳砸成粉的……嗯,她是个妹子⊙ω⊙)然后加五滴风油精,再加80毫升左右水就好了,超简单。(每个人体质不一样,可能不…
-一-&br&嫁鸡随鸡,嫁狗随狗&br&&br&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意思是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或者是年龄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俗语转音成鸡、成狗了。&br&&br&-二-&br&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br&&br&“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指“副将”,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流传中,人们将“裨将”说成了“皮匠”。&br&&br&-三-&br&有眼不识金镶玉&br&&br&原是“有眼不识荆山玉”。荆,指古代楚国;“荆山玉”,是玉匠在荆山发现的玉。&br&&br&-四-&br&不到黄河心不死&br&&br&原是“不到乌江心不死”。乌江,项羽自刎的地方。乌江讹变成黄河,真是让人无从解释了。&br&&br&-五-&br&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br&&br&原是“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意思是要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费鞋。不过这个还能理解,因为四川方言管“鞋子”叫“孩子”。如果真的拿活生生的孩子去套狼,也太恐怖啦!&br&&br&-六-&br&狗屁不通&br&&br&这个成语原是“狗皮不通”。狗的表皮没有汗腺,酷夏时,狗要借助舌头来散发体内的燥热,“狗皮不通”就是指狗的身体这个特点。“屁”是污浊的象征,对于文理不通的内容,以屁来喻,也将就吧!&br&&br&-七-&br&无毒不丈夫&br&&br&原句“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而“无毒不丈夫”,与古人崇尚的价值观念大大背离了。大丈夫,自然是那些坦坦荡荡、胸怀宽广的男人,要有度量,才可称为男人。&br&&br&-八-&br&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br&&br&原句是“刑不尊大夫,礼不卑庶人”。由于我们对&上&、&下&的认识不全,常将它们误解。其实&上&、&下&还有尊卑之意,原意应为不会因为大夫之尊,就可以免除刑罚;也不会因为是平民,就将他们排除在文明社会之外。&br&&br&-九-&br&无奸不商&br&&br&原是“无尖不商”,是说古时候开粮行、卖谷米是用升或斗量的,商人卖谷米每次都把升和斗堆得尖尖的,尽量让利,以博得回头客,所以叫无尖不商。如果是“奸”,那世上做生意的,没一个好人了。&br&&br&-十-&br&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br&&br&《论语》中记载的孔子语录,很多是孔子个人的经验之谈,如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br&&br&这句话备受今人非议:怎么能将女同胞跟小人相提并论呢?纯粹性别歧视。其实这是望文生义,误读孔子。&br&&br&这里的“小人”不是指奸诈小人,而是指体力劳动者,具体地说,指“下人”,家仆;“女子”也不是泛指所有女性,而是指妻妾。&br&&br&“难养”的养不是抚养的养,是侍候、将就、相处的意思。&br&&br&孔子说女子与小人难侍候难相处,是说的家庭问题,夫妻之间,主仆之间,亲近了呢,她(他)们会端架子;疏远了呢,又会啧有怨言。这不过是孔子个人的经验之谈,没有什么微言大义。 &br&&br&以上内容不是原创,分享给大家涨涨姿势
-一-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意思是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或者是年龄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俗语转音成鸡、成狗了。 -二-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指…
多图。&br&在专栏说要写个长回答来的。&br&&br&这个也是关于建筑演变比较有意思的一个事情,这次就从两个宗教建筑来讲,一个是&b&西方的神庙和教堂&/b&,一个是我们&b&东方的佛塔&/b&,这两种建筑从结构和功能来说,都是很大脱离了最初的设定的。&br&&br&提到希腊建筑我们第一反应都是高大雄伟的神庙以及整块整块的大石头,其实在整个建筑史上,希腊建筑反倒是受到木造建筑影响最严重的一种存在,最后反倒只有希腊建筑的造型和结构以“砖石建筑”的典型一直传承到近代。&br&&br&其实希腊、埃及、两河在我们一般说的古代(Ancient)才是一个“圈子”里面的存在,只不过按照后来希腊自己视角来说,埃及、迦太基那一带属于“阿非利加”,两河那一带属于“亚细亚”,自己这边属于公主“欧罗巴”的地盘,当然这个欧罗巴还是个亚细亚人(腓尼基)。所以我们我们现在所谓的亚非欧三个“洲”,在那个时代只不过是个类似“州”一样的地理区分而已。&br&&img src=&/v2-b792b286f0e2e4c_b.jpg& data-rawwidth=&1153& data-rawheight=&7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53& data-original=&/v2-b792b286f0e2e4c_r.jpg&&图 当年西方人概念里的“亚非欧”,其实就这一小块,人种还都差不多,那时候非洲和黑叔叔还没关系,亚洲东边是波斯,波斯东边的黄哥哥他们也没概念。(所以在这也可以扣题下,亚非欧的概念现在也是空前的扩大了,这是发明者没想到过的。)&br&&br&可是整个圈子里面,无论是两河还是埃及都有大量的大型建筑遗迹存在,而且很多都要早于前1000年,可唯独希腊,前600年之前的建筑遗址是非常非常少的,虽说希腊从某种程度来说是这俩老大哥带起来的学生,但是最起码前1000年之前也有非常著名的那个打过仗的迈锡尼和特洛伊,不过遗迹怎么那么少呢。&br&&br&实际上在前600年希腊受到埃及影响开始大量使用石砖建筑之前,他们的建筑基本都是&b&木造建筑&/b&,我们也知道木造建筑烂的那是很快的,我们现在就连唐中期的木造建筑都找不到了,而巧合的是希腊早期建筑的结构还和东方的很多木构挺像的。&br&&br&当然这个也不是现代人的推断,早在前1世纪的时候罗马有个很有名的贵族建筑家叫&b&维特鲁威&/b&的就写过一本书叫&b&《建筑十书》&/b&,他的时代毕竟距离希腊(马其顿)被罗马吞并没多少年,所以描写还是基本可信的,他基本描述了古希腊建筑很多部件是怎么从木构变成石头的,也是最早提出了古希腊建筑应该通过“柱式(order)”进行研究的,也是最早系统化的将希腊建筑分为“多立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和“科林斯柱式”。我们现在就根据他的描述和现在考古的分析来看看这几种造型的来源。&br&&br&一般很多艺术类的书籍里介绍的三种柱式是这样的——&br&&img src=&/v2-446b811c4d93a5ed967e09_b.jpg& data-rawwidth=&457& data-rawheight=&2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7& data-original=&/v2-446b811c4d93a5ed967e09_r.jpg&&图 三种柱式的“柱头”。&br&&br&实际上柱式(order)这个词,不仅仅说的是柱头(capital)和柱子(column),还形容的是整个建筑许多部件的差异,而最能反映这个的就是很有特点的一个部分——&b&檐部&/b&(Entablature&br&),也就是这个地方——&br&&img src=&/v2-ae77a5fd4e8_b.jpg& data-rawwidth=&1880& data-rawheight=&13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80& data-original=&/v2-ae77a5fd4e8_r.jpg&&&br&图 多立克建筑的檐部(CORNICE汉语叫出檐,FRIEZE叫腰线,ARCHITRAVE中国建筑里一般叫檐枋)。&br&&br&其实如果按照历史发展最早的建筑原型不是多立克而是爱奥尼克,但是既然多立克都被放在第一个,那就先说说多立克吧,我们正常看到的多立克是这样的——&br&&img src=&/v2-1b4e9b6bd6bf75fc7c98f_b.jpg& data-rawwidth=&3008& data-rawheight=&20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008& data-original=&/v2-1b4e9b6bd6bf75fc7c98f_r.jpg&&图 典型的多立克檐部,当然了著名的帕特农神庙也是这样的,只不过腐蚀的太厉害了。&br&&br&其实这个建筑,我们先不看柱子上面的那个“方板”(abacus)和再上面的枋(architrave),就再往上看腰线那里的这个装饰,这东西的学名叫做&b&三陇板&/b&,英语叫Triglyph,现在一般认为,这个希腊建筑最典型的一个装饰性的玩意,其实本来就是房顶大梁的梁头,然后因为木头的梁头太丑了,所以才加上了几个木板钉在一起进行修饰,我们来看一下图——&br&&img src=&/v2-514c2bf78d652cf84593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514c2bf78d652cf84593_r.jpg&&图 曾经由土砖和木材构造建筑时的猜想图。&br&所以这个地方实在是太丑,希腊人就觉得我要是搞几个泥条或者木条钉在上面不久好看多了么,于是就有了这玩意——&br&&img src=&/v2-7aa668cd73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7aa668cd73_r.jpg&&&br&图 三个小木条组成的三陇板,这样美观性就保持了,而中间那个豁口就是为了弱化拼接的缝隙,有人说那为啥不用一块板子呢,实际上如果用一块板子,这和直接露着梁头还有啥区别。&br&&br&但是那个时候又没有木材胶,用什么才能固定住这个板子呢,希腊人没有东方那么擅长用榫卯,于是就在下面搞了一堆木头钉子,这才有了最开始那个图里三陇板下面的那些迷之凸起。&br&&br&我们再看上面这个图,在这一条条的梁上面,还有一条条斜着的木板,这个在我们中国的建筑里一般被称作“椽子”,也就是造成屋顶有斜线的玩意,在木造建筑时代,希腊人在上面固定上这种木板,然后横向再加一个木板作为房檐,当然了,固定方式全都是这种木头钉子,于是我们才看到了前面图里的这个部分。&br&&img src=&/v2-a6b0e619f683f92974ef11b_b.jpg& data-rawwidth=&1417& data-rawheight=&7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17& data-original=&/v2-a6b0e619f683f92974ef11b_r.jpg&&&br&&br&所以这个被后世建筑无数次复制并被认为是古典建筑典范的存在,来源其实也很实用性的,只不过是希腊的工匠突然改用了石头,却还不知道石头应该怎么加工,就直接把木造时代的工艺给搬了过来。&br&&br&说完多立克我们再看下爱奥尼克建筑,其实爱奥尼亚人才是我们最耳熟能详的希腊住民,他们也属于《荷马史诗》里面的那一波,而他们居住的地方也不仅仅是希腊的伯罗奔尼撒半岛,还有很多都在现在的土耳其西海岸(小亚细亚),著名的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就说水是世界本源那哥们)就是希腊“米利都学派”,这地方就在现在的土耳其。&br&&img src=&/v2-2df93af8e0b3a9d4531d_b.jpg& data-rawwidth=&932& data-rawheight=&5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32& data-original=&/v2-2df93af8e0b3a9d4531d_r.jpg&&图 古典时代的希腊城邦。&br&我们发现粉色的其实都是爱奥尼亚人,他们本来是希腊的主体,只不过后来希腊发生了一次“多利亚人入侵”的事件,导致了希腊进入了长久的“黑暗时代”,看过我专栏的应该知道,也就是这个世代,多利安人建立了著名的斯巴达城邦,而爱奥尼亚人就建立了雅典这样的城邦,不过这两家一直就不对付。&br&&br&爱奥尼亚人分布在爱琴海周边以及小岛上,所以产生泰勒斯这种认为水是世界本源的思想也就不奇怪了,而他们的爱奥尼克柱式现在认为也有典型的海洋风格(涡旋),我们来看下爱奥尼克建筑。&br&&img src=&/v2-0a5c2fcb2b96d546c83d6c1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v2-0a5c2fcb2b96d546c83d6c1_r.jpg&&图 雅典卫城著名的伊瑞克提翁神庙。&br&&br&但是我们回到爱奥尼克的檐部,我们会发现更为明显的一条条奇怪的东西。&br&&img src=&/v2-3de125ae7e6dfeca9daa973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4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v2-3de125ae7e6dfeca9daa973_r.jpg&&图 同样是伊瑞克提翁神庙,我们先忽略这个奢华的柱子,先去看檐部。&br&&br&爱奥尼克柱式的檐部有一排明显的齿状存在,这个东西更是后来很大影响到罗马建筑的部件,那么这个东西的原型又是什么呢。&br&&img src=&/v2-f2d7147ed88afd5b1eb6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f2d7147ed88afd5b1eb6_r.jpg&&图 爱奥尼克土木时代的构想。&br&&br&爱奥尼亚人生活的区域,基本上是以地中海气候为主的,夏季炎热干燥,而且全年无雪,所以他们的房屋大多是平顶,而且房梁(或者说椽)非常轻便,没有多立克那么粗大(现在一般认为多利安人是从巴尔干北部过来的),这一点也就很大的体现在了爱奥尼亚柱式上,我们看下。&br&&br&&img src=&/v2-a4bbc0be438be969ed577f213cfba65c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a4bbc0be438be969ed577f213cfba65c_r.jpg&&图 木造时代的爱奥尼克檐部,后来这一个个木条就变成了石造爱奥尼克order。&br&&br&所以现在问题来了,就是希腊为啥要把木建筑改成石头建筑?&br&&br&现在一般认为,希腊大约在前6世纪,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希腊走出黑暗时代蓬勃发展进入“古典希腊”的时候,开始了“方块石”作时代,如果按照历史来说,这个时候正好是埃及被波斯占领,而希腊开始在地中海快乐的做生意的时代,我们一般认为希腊文明是一个被埃及催生出来的次生文明,而实际上也是如此,我们如果看到埃及的很多建筑和希腊是有惊奇相似的,就比如这个——&br&&img src=&/v2-f881c2e7cf0ee39a53e8_b.jpg& data-rawwidth=&1075&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75& data-original=&/v2-f881c2e7cf0ee39a53e8_r.jpg&&图 阿曼连罕一世墓穴,其实现在一般认为,埃及最早的建筑也是木造以及植物材料的。&br&&br&埃及人在古王国时期喜欢营造大型的墓葬,但那时候还是以金字塔为主,对希腊的影响还有限,但是等到中王国之后,埃及出现了大量的神庙,我们知道神庙这东西也不是给人住的,最需要的就是永恒的保留,所以很多石庙都是在山体直接开凿的,足以看出来埃及的极高生产力。&br&&br&希腊成天做人家埃及人的生意,自然也就开始逐渐被埃及人影响,可是之前的希腊比起埃及的发达可就差得远了,也没有能力修建那么多巨大的神庙,直到埃及衰落,波斯的居鲁士、大流士迅速的吞并了巴比伦和埃及,希腊才找到了个发展的黄金期,后来就是著名的希波战争,撕了多年的斯巴达和雅典还联合起来把波斯帝国给打了回去,甚至埃及还总要雇佣希腊的海军来对付外敌,足以看出希腊这个时候已经鸟枪换炮了。&br&&br&所以我们一般认为是埃及的衰落加上大量的埃及人进入希腊,加上希腊逐渐的富庶,导致了这次石造革命。而早期的希腊石造建筑还主要都是如同埃及一样,都是以神庙为主象征永恒,随着希腊越来越膨胀,很多公民建筑也变成了石造的,不过造型还是脱离不了木构时期的样子。&br&&br&下一个我们再来看下希腊柱子为啥那么多凹槽的问题,其实我们如果对比一下希腊和埃及的柱式,还是能找到很多共同点的。&br&&img src=&/v2-ce51c703c3cad4cf8d6b_b.jpg& data-rawwidth=&614& data-rawheight=&2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4& data-original=&/v2-ce51c703c3cad4cf8d6b_r.jpg&&图 第一个就是埃及著名的“莲花苞”柱子。&br&&br&我们再来看个中国的柱子——&br&&img src=&/v2-9a19c2b82ba4a9baa8ebbc597f3dcbb8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8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9a19c2b82ba4a9baa8ebbc597f3dcbb8_r.jpg&&&br&图 宁波保国寺,想想东方才是原汁原味木造的样子。&br&&br&首先说一下,关于柱子这一点更多时候就都是假说了,在西方的一个假说是,希腊柱式的凹槽(fluting)是来自于木头拼起来的柱子后,如同三陇板一般进行凹槽的雕刻来弱化接缝用的,后来改成大理石后,也就保留了这个习惯,而目前在中东考察到的很多阿拉伯帐篷,柱子用的还是这种将植物捆在一起的方式。但是这一点是有争议的,我也和一研究古建筑的巨巨聊过这个问题,具体怎么样,因为没有考古实物的出现,大多还限于推测阶段。&br&&br&&br&总之说到这里总结一下,希腊建筑的很多造型,可以说都是希腊随着生产力提高,开始有人力物力学埃及建造大规模石造建筑后,却因为没有完善的石造建筑造型的经验,将自己木造建筑的很多造型都应用在了里面,但是因此而来希腊建筑也多了很多麻烦,就比如石材纵向抗压能力很好,但是横向张力极差,所以必须要修出密密麻麻的柱子来支撑石头梁,而希腊人也不是不懂对于石材来说更好的工艺——拱券,但是他们非常中意自己这个传统造型,不太愿意使用这个。&br&&br&等到了罗马的时候,他们可没希腊那么浪漫,十分的实用主义,拱券好用当然要用啊。但是罗马又是希腊文化的狂热粉丝,如果说希腊是埃及的次生文明,那罗马就是希腊的次生文明,所以罗马又不忍心放弃希腊的这些造型,于是就出现了这玩意——&br&&img src=&/v2-511b9ee2cf91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4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v2-511b9ee2cf91_r.jpg&&图 罗马斗兽场。&br&这个建筑的承重结构其实主要就是墙体和拱券,实际上这个才应该是砖石建筑正确的归宿,但是罗马总觉得希腊文化才是代表最高生产力的,你建筑不放希腊的元素那还是个好建筑么,干脆一层多立克二层爱奥尼克三层科林斯,檐部也是把希腊建筑的东西搬了过来,虽然这些东西其实也就是个装饰了。&br&&br&等到下面这个也是这样。&br&&br&&img src=&/v2-1d4d0713bef3a526db5774c7_b.jpg& data-rawwidth=&1500& data-rawheight=&8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00& data-original=&/v2-1d4d0713bef3a526db5774c7_r.jpg&&图 罗马万神殿,明明是个混凝土建筑,但是也要做出这些希腊建筑的样式。&br&&br&然而罗马后期越来越惨,内乱外敌不断,君士坦丁宣布基督教合法,而日耳曼人彻底占领罗马后,为了控制先进的罗马人,他们更是让基督教加大影响。所以原来偷偷摸摸的地下组织变成了光明正大的统治者,这个我在专栏也写过,基督教徒就开始考虑什么样的建筑才能当我们的教堂呢,反正上面那个水泥罐子是不行的,什么异教徒的玩意?&br&&br&所以——&br&&img src=&/v2-1a72de517e782b2c5db10dac52569e73_b.jpg& data-rawwidth=&933& data-rawheight=&6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33& data-original=&/v2-1a72de517e782b2c5db10dac52569e73_r.jpg&&图 罗马曾经的公共会堂BASILICA,象征着人本的大会厅被基督教徒改造成了教堂。&br&&br&而这个公共会堂是个长方形,从宽边中间进入的,很有那种会堂范。但是基督教徒觉得这样太不神圣了,就搞成了短边开口,造成一种大纵深,并且在深处安置讲台,这么一来一种教堂范就出来了。&br&&br&&ul&&li&所以要是这么说,以前的罗马人也想不到这个“民主”宝地变成教宗牧师吆五喝六的地方吧。&br&&/li&&/ul&&br&说回到中世纪西欧建筑,从罗马的这种拱券结构加上他们日耳曼人自己的尖顶建筑,演化出了罗曼式和哥特式建筑,他们已经逐渐的不用希腊这些东西了,罗曼式有厚重的墙壁和拱券,而房顶往往用木造结构,其实这也算是很“科学”的一种做法。等到哥特式干脆把结构搬到了外面来把墙镂空,造出了飞扶壁,其实并不像后来欧洲人黑的那样,这些建筑是代表着欧洲建筑技术的很大进步的,但是文艺复兴神奇的出现了。&br&&img src=&/v2-4b77eff967dfe4c978de804d1f60f2db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v2-4b77eff967dfe4c978de804d1f60f2db_r.jpg&&图 哥特式。其实哥特式的结构是很合理的,拱券应用的也很多,而且飞扶壁的出现也让墙壁可以镂空出巨大的窗户。&br&&br&等到了文艺复兴时代,可以说这个运动在很多层面都是积极的,但是在建筑上文艺复兴所带来的文艺复兴式、巴洛克、新古典等建筑艺术,往往会陷入一门心思的对旧有建筑的批判,他们认为中世纪就是黑暗,所以中世纪的什么东西那都不是好东西。所以“哥特式”在文艺复兴时代就不是什么好词,这明显就是个黑化的名字,就类似我们说“蒙古包式”的感觉(蒙古族同胞勿喷)。最近专栏刚写到哥特,哥特人就是日耳曼人里的先行者,捅了罗马最后一刀的存在。&br&&br&所以那个时代认为希腊罗马时代的东西那一定就是最好最漂亮的,所以从那之后越来越多的建筑里又把希腊罗马的东西搬了回来,其实有的人压根就没见过希腊的建筑,但是根据书里的描述那也要复制希腊的东西,所以希腊的神庙就真么借尸还魂了。&br&&img src=&/v2-d482d1ca32c5efcfa89a2b8a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12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v2-d482d1ca32c5efcfa89a2b8a_r.jpg&&图 巴黎荣军院教堂,巴洛克,可以看一下上面说过的希腊的东西都回来了,当然加这些东西实际上是没啥用的。&br&&br&甚至再往后的新古典时期,也叫历史主义时期,这种风格还在延续,而这时候都已经工业革命后很久了——&br&&img src=&/v2-49fbc7a8af04bcf8dc28a8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67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v2-49fbc7a8af04bcf8dc28a8_r.jpg&&图 苏格兰皇家学院。&br&&br&甚至包括美国的国会大厦,现在好像有不少人把这个建筑叫成白宫。(白宫是总统府邸。)&br&&img src=&/v2-235abd10b6dc7b519b03fe_b.jpg& data-rawwidth=&988& data-rawheight=&6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8& data-original=&/v2-235abd10b6dc7b519b03fe_r.jpg&&图 美国国会大厦。&br&&br&所以,希腊这种从木造建筑里脱胎的建筑模式,乘着人本、自由的光环加持,不断地被应用在日后的建筑里,可以说直到现代主义建筑出现之前,这种建筑模式一直都很有市场。就算这种建筑并不见得实用和科学,但是却一直这么传承了下来,或许这也是当年那些希腊造神庙的工匠完全没想到的——&br&&br&我只是不知道这石头该怎么建啊,怎么就代表了民主自由了呢?&br&&img src=&/v2-d6dcbccfe292c85b1727852_b.jpg& data-rawwidth=&1032& data-rawheight=&1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32& data-original=&/v2-d6dcbccfe292c85b1727852_r.jpg&&&br&好了如果大家看到这里还没累的话,我们再来说说东方的塔建筑。(累了就来个赞续上吧。)&br&&br&其实塔这个词本来就是外来语,这个来自于梵语的“stupa”和巴利文(可以理解成梵语的一种方言)的tupa,我们最早的音译是&b&“窣堵波&/b&”,后来就脱落成“塔婆”,最后干脆就直接叫塔了。而英文的塔(tower)来源于拉丁语的TURREM,因为西欧诸语言和印度诸语言都属于一个语系,所以现在语言学对于这两个词是不是同源存在争议,不过反正现在读起来倒是挺像的。&br&&br&但是这个卒塔婆到底是个什么呢,我们都知道塔还有个名字叫“浮屠”,其实无论是浮屠、佛陀、菩提,其实都是来自一个词源(bodhi/buddha),菩提就是觉悟,佛陀就是觉悟者,包括菩萨也是菩提萨埵(bodhi-sattva、觉悟有情)的缩写。所以突然觉得,要说什么是发明者最没想到的,那也无非是菩提变成了“菩提子手串”了吧。&br&&br&说回塔,所以塔如果说的通俗点,那就是,释迦摩尼尊者的,坟包。&br&&br&我们来看下——&br&&img src=&/v2-6bea2727bdea708a8effb_b.jpg& data-rawwidth=&866& data-rawheight=&5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6& data-original=&/v2-6bea2727bdea708a8effb_r.jpg&&图 印度的桑吉大窣堵波(Great Stupa of Sanchi)。&br&&br&这个塔确实和我们印象的塔相差太远了,但是可是阿育王时代最早的佛塔了,可以说任何一个宗教都是离不开政治势力的大力推广的。释迦牟尼尊者涅槃后,尸体被火化后剩余了一块头顶骨、两块骨、四颗佛牙,这也就是佛教的圣物“舍利子”,后来这一带的8个国王把舍利子分成八份,然后分别设塔供养。其实那个时候印度的主流还是婆罗门教的,佛教只是“沙门思潮”的新兴势力,而阿育王的产生就如同罗马的君士坦丁大帝一个米兰敕令让基督教合法一样,他的后半生突然大力推广佛教,然后让人把这8个佛塔给发掘了,把这点舍利整整分成了84000份,在孔雀王朝大量建造塔来供养。&br&&br&&ul&&li&当然了,我们可以看下上图的塔尖部分,这个类似伞的东西,本来原意那就是给舍利遮阳的,所以无论塔怎么变,这个部件算是留下来了,不过这是后话了。&br&&/li&&/ul&&br&所以这也就出现了上面的窣堵波,其实要是说佛教本来并不流行偶像崇拜,而且在佛教的世界里,“神”这样的存在是很低级的,它只不过还是六道之内一个比较高级的存在而已,在佛的眼里和人区别不大,所以佛教在沙门思潮兴起,其实更多是偏向思想性。不过随着阿育王大建佛塔,而阿育王本人在信仰佛教早期是偏向“上座部佛教”也就是所谓小乘佛教的,这个派系的佛教主要的目的就是把自己修成“阿罗汉果”得往生,不注重成佛、或渡人。所以佛教就逐渐有了更多的祈祷性质,佛塔也就变得越来越神圣,所以可能释迦牟尼尊者也想象不到自己的舍利最后被分成了这么多份被供奉。&br&&br&&br&&ul&&li&后来按照佛教故事的说法,汉明帝做梦梦见了西方的“神仙”过来,就开始大力弘扬佛教。实际上这个说法还是存疑的,但是东汉时期确实佛教正式传入中国,不过当年佛教也没传进来太多东西,首先语言就是个大障碍,所以本来有“经”“律”“论”三藏的佛法,就仅仅传进来一本类似论语的《四十二章经》,而且说是四十二章经,其实就是流传过来的佛陀说的四十二段话。(所以我很好奇鹿鼎记怎么搞出来那么多本四十二章经的。)&br&&/li&&/ul&&br&所以四十二章经出现后,再加上汉明帝对佛教的支持,中国兴建了第一个寺院白马寺,但是我们可千万别以为白马寺就和现在的白马寺是一样的,那个时候的白马寺非常单纯,就是按照印度的型式——中间一座佛塔,四圈搞了个回廊,信徒绕着佛塔进行膜拜,仅此而已,如果不出意外,这个塔里面应该是有舍利的。&br&&br&但是这个塔的样子,总不能像印度一样搞一个大馒头吧,我们只能看看中国那个时代有没有什么适合改造的大型建筑物——&br&&img src=&/v2-38ee53fb9d64ca7d2f886e557f945abf_b.jpg& data-rawwidth=&539& data-rawheight=&6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9& data-original=&/v2-38ee53fb9d64ca7d2f886e557f945abf_r.jpg&&图 明器·七层彩绘通体陶仓楼——东汉。&br&&br&所以别看我们木头房子都烂了,但是我们坟多啊,我们有明器啊。说句题外话,古代汉人相比于生前,更注重死后的永恒性,早期我们注重祖宗远高于注重神明,这也就导致了西方永恒性建筑多是教堂,我们基本都是墓葬。&br&&br&两汉时期这种阁楼是非常多的,由于连年战乱,三国时期还出现了神奇的“邬堡”,所以这种木构造和佛塔就逐渐的结合了起来,那个时候的佛塔的造型现在已经不知道了,一般认为就是阁楼造了多层,然后上面加上那个伞盖改造过后的相轮——&br&&img src=&/v2-be83d62c6ddba6a64cca1_b.jpg& data-rawwidth=&556& data-rawheight=&11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6& data-original=&/v2-be83d62c6ddba6a64cca1_r.jpg&&图 印度河犍陀罗地区的stupa,那个伞盖已经开始变形了。&br&&br&但是我们如果中国的阁楼塔,那说个比较近的那就是这个了,先放一个不久之后的北魏佛塔的复原图——&br&&img src=&/v2-eec3b03becac50e287e80a_b.jpg& data-rawwidth=&2424& data-rawheight=&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24& data-original=&/v2-eec3b03becac50e287e80a_r.jpg&&图 北魏永宁寺佛塔,其实这个塔内部空间是不大的,主要功能还是给信徒膜拜用,我们看这个塔的上面的那个一圈一圈的避雷针一样的设置,这个就是那个窣堵波的伞盖变过来的,我们东方叫“相轮”,相轮可以说是所有佛塔必备的一个存在(如果看不清还厚后面的日本塔),当然这个永宁寺也是寺院的中心,外面是回廊。&br&&br&&ul&&li&我们知道汉明帝之后不久就一堆小皇帝上任,外戚专权完了宦官专权,东汉王朝就算是完蛋了,没多久到了汉灵帝和汉桓帝,大家就知道什么情况了,中国陷入了三国极度血腥的战乱中,没想到西晋的司马们一直在作死,刚统一37年就被匈奴的汉赵给干掉了,一屁股坐回了东吴的椅子上,中国又是五胡十六国的时代。&br&&/li&&/ul&&br&所以这个时代老百姓这辈子是根本看不到希望的,基本上下层人民吃饭吃不饱,刚一成年就可能被我们的曹阿瞒刘皇叔或者小孙同学给征去当兵了,所以人们开始不断地把希望寄托在来世,早期那些大仙因为没什么理论基础忽悠了一段时间就沉积了,只有佛教作为一个成体系的宗教,开始逐渐发展起来。&br&&br&&ul&&li&到了五胡十六国时期,这群游牧民族占领北方,他们知道自己是罩不住这些很有文化很有主意的汉人的,然而杀也杀不光,所以突然发现宗教是个非常有用的存在,所以后赵的石勒、前秦的苻坚都是大力弘扬佛教的,同理战乱不断豪族内斗的南朝里佛教也不断发芽,很多达官贵人开始捐出来自己的宅邸用来营建佛寺,从这之后佛寺就开始本土化的越来越严重了。&br&&/li&&/ul&&br&这个时候越来越多的佛经开始传入,当然了,对于中国佛教最大的一个功臣就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后秦龟兹高僧鸠摩罗什,这个就是我马上要在专栏下一章写的。他作为一个吐火罗和印度人的混血,又被苻坚的小弟吕光囚禁了多年,所以精通多国语言,可以说我们后来所谓“汉地十宗”有一半都是鸠摩罗什翻译过来的经创立的。&br&&br&所以佛教不断地发展,塔虽然还是建筑的中心,但是一种叫做“金堂”的建筑出现了,这种建筑其实就是中国原本的宅邸和宫殿建筑,达官贵人捐出金堂后,在旁边放置建造佛塔,然后金堂置佛像、经书,这样和尚也就有了念经的地方,一般我们叫这种建筑模式一塔一金堂模式,只可惜我们本土现在也没有这种建筑了,反倒是日本现存最早的木造建筑法隆寺还是这样的——&br&&br&&img src=&/v2-202a34bec8fadbfedf1d794f_b.jpg& data-rawwidth=&4350& data-rawheight=&29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50& data-original=&/v2-202a34bec8fadbfedf1d794f_r.jpg&&图 一塔一金堂伽蓝的典型代表,奈良法隆寺,建筑风格基本认为是南北朝风格。&br&&br&法隆寺的五重塔是日本的国宝,可以说这个塔一般认为应该是有着南朝塔风格遗存的,当然房檐出跳应该没这么大,这个一般认为是日本人改造的。&br&&br&&ul&&li&我们看到法隆寺五重塔的相轮非常之高瘦,这里看的就比较清楚了,不过相轮这东西早就失去了当年伞盖的象征意味了,而且日本的相轮上面有一个“宝珠”,这里面就是放置舍利的地方。而且这个塔也是个“雕塑”,是不能登临的。&br&&/li&&/ul&&br&而对于中国,因为毕竟是个大国,所以也是财力丰厚,我们说佛教毕竟是个宗教,宗教必然要有永恒性的,所以大量的石窟开始开凿,而木头建筑的结果很可能就像前面说的永宁寺塔一样一个雷给劈毁了,所以砖造佛塔也就大量出现了,现在中国现存的最早石塔之一的就是这个——&br&&img src=&/v2-7cc8fd02de38a467df914_b.jpg& data-rawwidth=&1728& data-rawheight=&11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28& data-original=&/v2-7cc8fd02de38a467df914_r.jpg&&图 济南四门塔,已经不知道是什么寺的了,以前认为是南北朝东魏时期的,后来被断定是隋朝的。&br&&br&&ul&&li&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塔,造型就像讲希腊时候说的,明显是木造改成了砖造,但是这个塔的造型又非常的窣堵波,而且上面的相轮也是清晰可见的,只不过比起日本的我们的还是很敦实的,总之这个塔也是国宝级的了。&br&&/li&&/ul&&br&等到再往后,那就是木塔和砖塔一起都建造,中国也出现了不少的佛塔精品,就比如很有名的河南嵩岳寺塔,这个塔就是个完美的西域塔和中国木塔造型结合的产物——&br&&img src=&/v2-2cb0e7bcae330f0ebc5a7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12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v2-2cb0e7bcae330f0ebc5a7_r.jpg&&图 河南嵩岳寺塔,北魏。&br&&br&这种塔开启了后来这种形态的&b&密檐塔&/b&的先例,但是这个塔的造型简直就是个孤例,这个曲线是明显受到西域造型影响的,但从这之后中国的塔就变得中规中矩了。&br&&br&所以也要感谢隋唐大力弘扬佛教,虽然后来的木塔很多都毁掉了,但是这些石塔(大雁塔、小雁塔等)就都留下来了。&br&&br&&ul&&li&不过经过南北朝的发展,寺院简直多的不能再多,再加上南朝梁武帝这种奇葩佛教徒的存在,那就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了。所以就算84000个舍利,传到中国也不够这么多塔来供奉的,所以塔里面往往都是没有舍利的,有时候装的都是代替品。所以慢慢的金堂的地位开始上升,金堂里的佛像逐渐成为了信徒膜拜的核心,曾经的塔却慢慢到了次要的位置。甚至很多寺院的塔已经成为了安置高僧骨灰的地方,比如著名的少林寺塔林。&br&&/li&&/ul&&br&等到唐朝,佛教界又出了个神人就是玄奘,如果说当年的鸠摩罗什主要是翻译经文,那唐僧就是自己跑到印度最高佛教学院那烂陀寺读了个博士学位然后大战其他学校教授一样的存在,所以唐僧带回来的佛经那就更是极大的丰富了佛教的基础,经律论三藏体系非常完善,可以说中国已经逐渐取代印度成为佛教中心一样的存在了。&br&&br&&ul&&li&所以寺院开始发展出从南北朝就存在的建筑物——法堂(也叫讲堂)开始不断发展,寺院中出现讲堂的情况越来越多,甚至禅宗很多寺院连金堂都不设置直接就一个法堂,这样就搞得塔越来越没存在感,等到唐代出现了大量的官办寺院,寺院的模式越来越对称,金堂、法堂等作为中轴线的情况基本稳定下来了,经文的增加使得寺院也大多设置经藏等建筑。而随着高僧逐渐在寺院地位的增高,禅宗寺院里专门给高僧准备的方丈住所也设置在中轴线最后面。&br&&/li&&/ul&&br&所以在唐代寺院里面的塔,大一点的寺院可能会安排在东西侧面,其他的寺院干脆就把塔直接挤出寺院了,这个曾经寺院的核心建筑,逐渐成为“伽蓝配置”(寺院布局)的弃儿。&br&&br&&ul&&li&唐宋时期,寺院的建筑越来越多,由于唐武宗以及后周世宗还来了两个灭佛,佛教也是越来越世俗化的。而佛教建筑也出现了钟楼、鼓楼等等配置,后来净土宗发展的越来越厉害,这个宗派讲究没有其他宗派多,主要的核心就是你只要多念在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的佛号,那你就可以往生极乐了。说句题外话,阿弥陀佛本来是梵语(Amitabha),这个词里本来就没“佛”这个字,拆开看的话,a表示不,mita是测量的分词,abaha是光,其实就是“无量光”的意思,在密宗算是如来的妙观察智。后来汉传佛教升华了这个西方极乐世界教主的地位,逐渐出现念佛号往生极乐净土的净土宗,所以就阿弥陀佛挂嘴边,但是你看现在电视剧里搞个什么和尚都满嘴阿弥陀佛,这搞得人很尴尬啊。&br&&/li&&/ul&&br&所以以净土宗这种理念为主,就出现了一种非常符合人对于西方极乐世界追寻向往的配置,这种配置在明朝基本成型,也成为了寺院的主要配置——山门、天王殿(四大天王和象征弥勒菩萨的未来世界)、大雄宝殿(原来的金堂)、法堂,东西设置伽蓝殿、观音殿等,总之给你的感觉就像个佛陀菩萨的皇宫,一步一步的引导你进入净土。&br&&br&但是,塔,这个时候已经被很多寺院遗忘了,甚至出现了和佛教没啥关系的景观塔、观景塔、文峰塔等等,尤其是全国到处都有的文峰塔这东西完全就是为了美观或者改变风水的——&br&&img src=&/v2-f7ece7a9b663004ebbd9acd3d2bc6c23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8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f7ece7a9b663004ebbd9acd3d2bc6c23_r.jpg&&&br&图 典型的文峰塔,但是和佛教没半毛钱关系。&br&&br&所以说了这么多,大致也就说了一下塔的前世今生,这种建筑从佛陀的安葬处,逐渐变成了佛教膜拜的建筑,最终又被中国改造成阁楼,又随着我们特有的文化圈不断地本土化、宫殿化成为了很多寺院的弃儿,甚至成为了和佛教完全不同的“改风水”的存在。&br&&br&所以,这个文峰塔上面的相轮,会怎么看自己呢?&br&&br&当然了,要是说比较原始的窣堵波,也不是没有,就比如这个——&br&&img src=&/v2-be41ddbd74_b.jpg& data-rawwidth=&587& data-rawheight=&9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7& data-original=&/v2-be41ddbd74_r.jpg&&图 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br&&br&这个是北京北海公园的白塔,想当年窣堵波传入西藏变成了西藏佛塔,后来蒙元笃信藏传佛教,也就直接影响到了后来他们的小弟满洲人,所以清朝开始是大力弘扬藏传佛教的,所以西藏佛塔也就在北京建了很多,其实西藏佛塔还是很有原始塔的味道的。&br&&br&&ul&&li&不过,你把这个白塔和那些文昌塔叫到一起,他们敢自认是失散多年的亲兄弟么?&br&&/li&&/ul&&br&本来想简单介绍下这几种建筑的一些演变,但是好像又写了好多,其实无论是建筑还是其他什么,在历史的流转中,往往从一个源头被改造、同化、吸收,在沧桑中变得面目全非甚至彻底失去本来意义也是可能的,所以对于这一切,对于不同的时期的不同过往,我们可以站在一个变动的角度去看,有时候我们一旦忽略了前后流转的关系,就可能造成一些片面化的理解,甚至走向岔路。&br&&br&&br&以上。
多图。 在专栏说要写个长回答来的。 这个也是关于建筑演变比较有意思的一个事情,这次就从两个宗教建筑来讲,一个是西方的神庙和教堂,一个是我们东方的佛塔,这两种建筑从结构和功能来说,都是很大脱离了最初的设定的。 提到希腊建筑我们第一反应都是高大…
&img src=&/v2-463cd35d1cc9e6ccd828e06bb77808d3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v2-463cd35d1cc9e6ccd828e06bb77808d3_r.jpg&&&blockquote&欢迎关注锦囊公众号:qyerguide了解最新旅行信息及目的地安全消息。&/blockquote&作为旅行的好伙伴,我们深知大家在境外旅行,最不愿意遇到的突发意外就是护照丢失——护照丢了真的不能好好玩耍了!整个假期都废了!而说到跟护照相关的其他问题,比如护照有效期会不会影响入境、护照签证页不够用怎么办等等……也有不少人纷纷表示挠头。&p&不过没关系!看完这篇文章,相信你遇到各种和护照相关的紧急情况(当然还是最好别遇到……)一定都能做到心里有底,冷静处理。【本文纯干货】&br&&/p&&blockquote&&i&注:本文只适用于持因私普通护照进行的境外旅行。&br&&/i&&/blockquote&&br&&h2&&b&Q:旅行前应该怎么准备?&/b&&/h2&为了应对护照丢失的情况,建议大家在出行前做好以下措施:&br&&br&1)准备护照资料页和签证页复印件各3-5份、中国身份证复印件2份、证件规格(一般为2寸)照片3-5张,与护照分开存放在行李以及随身包不同的地方。&br&&br&2)将护照、签证页、身份证等的彩色扫描件保存在随身U盘或者云备份至相关网站,并且留一份给家人或者朋友,这样即使证件丢失,只要有网络,就可以获得相应的材料补办证件。&br&&br&&h2&&b&Q:旅途中应该怎么样预防护照遗失?&/b&&/h2&编辑部建议大家在旅途中做好以下几点:&br&&br&1)每天出行如果不需携带行李,就随身携带护照复印件,并将护照原件以及贵重财物放置在酒店或旅舍的安全区域(比如保险箱或者分配到的柜子,并上好锁);&br&&br&2)不要露财,也不要将护照和钱包放在一起,以免小偷盗取钱包时一并取走;&br&&br&3)在护照的个人资料页上写上有效联系电话,一旦被人拾获,对方能够及时联系旅行者本人;&br&&br&4)用完护照之后不要一直拿在手上,尤其是办理入住手续和登机手续之后,在机场避免在登机前临时意起购物,以免赶赴登机过程中遗漏护照。&br&&br&&h2&&b&Q:丢失护照之后应该怎么办?&/b&&/h2&一般情况下需要按照以下步骤办理旅行证或者补办护照:&br&&br&1)立刻向当地警方挂失,并获取护照遗失或被盗的书面报告。只有获得这份证明,才能到中国驻当地使领馆办理后续手续,一般证明可以当天领取;&br&&br&2)旅行者必须亲自携带护照丢失证明文件到最近的中国使领馆,上交相应的证件资料,办理临时旅行证或者正式护照,签发时间根据使领馆所在地有所变动。&br&&br&若使领馆能补发正式护照,所需时间一般为15个工作日,旅行证需时较短,一般可以加急办理。&br&&br&&blockquote&请注意!&br&不是所有的使领馆都能够补发正式护照,处理时间也不同,旅行者应先行致电咨询该地中国使领馆。&br&&br&除上述情况外,还存在旅行者在办理登机手续后、在飞机场的过境隔离区、飞机上遗失护照等特殊情况,旅行者有可能被遣返回出发地。如过遇到以上情况,要立刻致电中国领事保护热线:08,或致电中国驻该地领事馆寻求帮助。&/blockquote&&br&&img src=&/v2-86a3a000b2efb56e4db3fd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0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86a3a000b2efb56e4db3fd_r.png&&&h2&&b&&br&Q:办理旅行证或者补办护照需要什么材料&/b&?&/h2&1)近期正面免冠彩色证件照3张;&br&&br&2)原护照复印件、身份证/户口本复印件(非必须,但是如果没有,使领馆需要发函回国确认申请人身份,处理时间就会相应延长);&br&&br&3)护照遗失证明,内容一般包括:个人信息,护照遗失或被盗的地点、经过,护照签发机关、签发时间、护照信息(护照号码及有效期),家庭住址及个人有效联系方式等;&br&&br&4)中国驻当地使领馆旅行证办理申请表格。&br&&br&&h2&&b&Q:旅行证和护照有什么区别?&/b&&/h2&旅行者如果遗失护照,必须到中国驻该地使领馆补办护照或者旅行证才能回国,但是二者并不等同。&br&&br&尽管旅行证可以代替护照使用,与护照具有同等效力,但是旅行证一般在一年有效期内单次使用,也就是说,一旦进入一个国家,就不能再使用;部分中国驻当地使领馆会签发两年多次出入境的旅行证。&br&&br&根据外交部规定,持旅行证在有效期内可直接前往大陆,但前往香港特别行政区,必须申请进入许可。换言之,归国途中如需经过香港,只能经香港过境(到达香港后直接在机场乘坐飞机、船或者大巴进入大陆),不能入境。因此,穷游锦囊建议旅行者直接从报失国飞回大陆地区。&br&&br&&h2&&b&Q:旅行证的使用要注意什么?&/b&&/h2&空白旅行证必须和护照复印件以及所在国警方出具的护照丢失证明共同使用,否则空白旅行证将被视为空白护照,持证人有可能被视为非法入境。因此,旅行者要保管好所在国警方出具的护照丢失证明。最安全的方式还是尽快回国。&br&&br&另外,为了有备无患,穷游锦囊建议旅行者咨询当地出入境机关是否需要补办入境签证或者相关证明。否则有可能会被怀疑为非法入境。&br&&br&&h2&&b&Q:旅行途中如果签证页快用完了怎么办?&/b&&/h2&部分旅行者进行长途旅行,有可能碰到签证页用完的情况。但目前而言已经不存在“护照加页”,旅行者必须申请新护照,并且在旅行时新旧护照同时使用。&br&&br&但是,并非所有国家的中国驻当地使领馆均可直接换发护照,穷游锦囊建议旅行者前往当地使领馆咨询。如果所在地使领馆不能直接换发,旅行者需要回国进行办理。&br&&br&所以穷游锦囊提醒大家,进行长途旅行应该在护照签证页数量较多时就进行计划,到可直接换发护照的国家时马上办理,不宜拖延。&br&&br&&h2&&b&Q:护照有效期还剩不到6个月,出境有问题吗?&/b&&/h2&一般而言,从中国出境的时候,边检对护照的有效期并不会有特别的要求。但大家需要了解的是,护照有效期分分钟涉及到到达目的国后的入境问题——没错,即使有签证也不代表你一定能入境!&br&&br&由于每个国家在入境查验时对护照有效期长短的要求不同(普遍为6个月以上,也有3个月以上),有效期计算方式有从出发日起,也有从到达日起,因此旅行者一定要先行确认目的地的入境规定,确保护照的有效期符合目的地国家的入境要求,否则极有可能在办理登机手续时被拒。而即使可以顺利办理登记手续、通过中国边检,旅行者到达目的地也依然有可能被拒绝入境。&br&&br&&h2&&b&Q:护照备注页到底有什么用?&/b&&/h2&很多旅行者大概都会对护照的“备注页”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按照规定,备注页是给发证机关(或使领馆)、查验机关等加注相关信息的。举个例子,比如在护照到期需要更换新护照、护照遗失需要补办、持证人更改姓名等情况下,出入境机构、使领馆等都会在护照的备注页上添加相关的注明。但是旅行者需要注意,原则上签证并不能被贴在备注页上面,因此备注页不等同于正式的签证页。&br&&br&不过,意外情况也是有机会出现的。比如,任性的边检蜀黍会偶尔将出入境章盖到备注页上去。而一些热门旅行目的地的使领馆由于每天都要处理成百上千的护照贴签,不同国家护照的签证页和备注页顺序都不太相同,签证官员也有可能匆忙间将签证贴到备注页上。&br&&br&如果遇到以上两种状况,不要慌张,实际上两种情况下签证和护照都是可以正常使用的。&br&&br&&h2&&b&Q:护照空白页是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补肾秘方治肾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