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中医是如何学习黄帝内经视频的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nginx/1.4.1《黄帝内经》疾病总览及辨疑--《辽宁中医药大学》2012年博士论文
《黄帝内经》疾病总览及辨疑
【摘要】:本文以《黄帝内经》(不含“运气七篇”与《素问》两“遗篇”)中已命名的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传统的校勘学、训诂学方法为主要借鉴,探讨《内经》疾病之名义,以期能对《内经》所载疾病有一总体把握,使其中有疑义者得到较为合理的解释,并尝试在对具体疾病名义的考辨中探讨具有普遍意义的研究方法。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黄帝内经》所载疾病总览”,借鉴常用的病证分类法,兼顾《内经》所论疾病之间的内在联系,将查找出的524个疾病名称分为33大类进行简要分析,有助于对《内经》所载疾病的总体把握。
第二部分是“《黄帝内经》疾病名义辨疑”,选择与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密切相关的具有疑义的50多个病名分为22组进行考辨,深化对相关疾病的认识。
第三部分是“《黄帝内经》疾病名义研究相关问题讨论”,结合具体实例,对《内经》疾病名义研究的基本方法与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进行初步探讨。
疾病名义辨疑的主要结论有:
1.寒热、淋露寒热、寒热淋露皆因主症而得名。其中,寒热可涵盖多种以寒热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而淋露寒热、寒热淋露则可涵盖多种以寒热、身体赢弱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2.经中的疠或疠风不尽指今之麻风,而有与晋唐时期所谓恶脉(或作“赤脉”)、(?)病(或作“痈病”、“编病”)即今之淋巴管炎相类者。
3.疟因“虐”而得名,而“虐”之本义为残杀,故疟当是古医家较早观察到的一类以寒热往来、休作有时为主要临床表现且易致患者死亡的疾病。经中疟、痎疟为疟病之总名,而风疟既可泛指疟病,又可特指汗出恶风之症较为显著的疟病。虽然经中准确记载有现代医学所谓疟疾的典型发作过程,但其所论之疟仍有可能包含有其他以寒热往来、休作有时为主症的疾病在内,而与现代医学的疟疾不可完全等同。
4.痹之得名与畀矢伤人有关,本指以下肢疼痛为主症的疾病,后逐渐用来为肢体疼痛类疾病命名,甚至发展出疼痛、闭阻不通之义,故经中多数含有“痹”字的病名是指以肢体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5.痿之名源于“委”,“委”即委随软弱,故痿可泛指四肢无力运动之疾;痿易即痿弛,指痿病中肢体纵缓、难以为用者;痿厥即痿蹶,轻者行走不稳而易于跌仆,重者下肢痿弱难以行走,是以下肢功能失常难以正常运动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痿病。
6.咳是因声而命名的疾病,嗽与咳含义无别,故咳与咳嗽是一病之二名。后世或以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有声有痰方为咳嗽,或云“有声之谓咳,连声之谓嗽”,强事分别,既不合于经旨,又于临床无补,不可从。
7.《素问·腹中论》所论“鼓胀”当是“谷胀”之误。谷胀是因脾胃虚弱、谷食不化所致的以心腹胀满、旦食则不能暮食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切不可与以身苍黄、腹筋起、腹胀身肿为主症的鼓胀混为一谈。
8.经中的狂病是指心神行为妄乱失常的疾病,主要包括今之癫与狂,也有部分属于今之痫病,“狂笑”、“惊狂”则是结合心神行为妄乱失常的具体表现而定的病名。
9.痫或因“瞯”而得名,是以目上视为重要特征的疾病,可涵盖后世所说的痫病与惊风。
10.黄疸本作“黄瘅”,因身黄、目黄、爪甲黄等发黄之症与内热的表现而得名。这一病名体现着本病内热外蒸的病机,本指后世所说的阳黄,而后渐包括阴黄在内。胃疸以善食易饥、倦怠乏力、身黄为主症而无目黄、小便黄,与后世所谓虚黄、懒黄极为相近,可涵盖部分钩虫病在内。
11.关格是“内关”、“外格”或“关阴”、“格阳”的总称,本指脏腑阴阳表里俱盛的危候。明代以降,医家多遵张仲景之说,以小便不通、呕吐不止并见的危重病候为关格。
12.瘕之名源于“叚”,取假借、依托之义,本指依附于腹中各脏腑而生的疾病。据此以解经中含有“瘕”字的病名,则可贯通无碍:石瘕为妇科疾患,指生于胞宫的质硬如石的肿物,疝瘕以少腹闷热而痛、小便白浊为主症,虫瘕指因体内寄生虫所致的以腹痛为主症的疾病,虙瘕以肠中有坚积而疼痛为主症,血瘕以肠中疼痛为主症,大瘕即大瘕泄,以腹部疼痛、里急后重、下利赤白脓血为主症,溏瘕泄即溏泄,以泻下物状如泥淖而得名,而水瘕痹则指因水液内停导致的腹中气机不通而疼痛的疾病。
13.“(?)疝”、“(?)疝”、“颓疝”三者虽字形不同而含义无别,后世通作“(?)疝”,指男性前阴肿坠之疾。(?)疝患者前阴肿胀,重时则身体罢癃、羸弱,故可以“(?)癃”、“癃(?)”、“(?)癃疝”名之。经中所论(?)疝有属丝虫病所致鞘膜积液或阴囊象皮肿者,而每与(?)疝连言的女子少腹肿,亦有丝虫病所致的女性前阴部位象皮肿的嫌疑。肠(?)指因小肠坠入阴囊所致的以阴囊内“肿物”出入上下、时隐时现为主症的疾病,因其是肠管下坠所致的(?)病,故名肠(?)。
14.洞泄之“洞”字为“疾速”之义,其主症为食物下咽后未及消化而旋即泻出。
15.癃即今之淋证,以小便频数不利、小腹拘急、痛引脐中为主症,而闭癃当指淋证中病情危重已至小便闭而不通者。后汉之时,因避刘隆御讳,以“淋”代“癃”,故有“淋”、“闭淋”、“淋閟”、“淋秘”之名。今日中医内科学以“小便频急、淋沥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脐中为特征”的疾病名淋证,以“小便量少、点滴而出、甚则闭塞不通为主证”的疾病为癃闭,实是沿袭了自明清以来医家因不明“淋”、“癃”字关系产生的错误。
16.蛊是以“少腹寃宛热而痛,出白”为主症的疾病,因其颇似蛊虫噬咬、精气消蚀所致,故古医家以“蛊”名之。这是古医家在审证求因基础上,以病因命名的疾病,不当附会为任何一种具体的体内寄生虫病。
17.瘘取义于“娄”,因瘰疬溃后多孔而得名。瘘本指已溃之瘰疬,而未溃之瘰疬亦可因之而名“瘘”。因瘘之为病,与鼠啮之状相似,故得“鼠瘘”之名。若结合寒热毒气留聚筋脉致瘘的机理,则又可名为“筋瘘”。
18.痔之名非源于峙突,《释名》虫食致痔之说当是保留了古医家对痔病的早期认识。痔之名义极有可能源于蚩虫之“蚩”,古医家或是据此生于后阴之处的疮疡有出血之症,联想到虫食之因,进而据“蚩”有“虫”义而立痔之名。
19.《内经》中的“乳子中风”即《金匮要略》之“产后中风”,属产后发热范畴。
20.《内经》中的“目浸”即《脉书》所谓“脉浸”,亦即《释名》所论之“浸”,与后世所谓胬肉攀睛属同类疾患,而非“泪出不收”、“眼泪浸淫”。
21.鼻渊因涕下不止如水泉而得名,在唐代曾因避讳而有“鼻淟”、“鼻洞”之异名,“传为衄蠛、瞑目”是说鼻渊可导致鼻流污血、视力下降乃至失明的疾病。而鼻洞因“涕出不收”而得名,其“洞”字取义于疾流。
22.“鼽衄”在《足臂十一脉灸经》中作“(?)”,本指鼻塞不通、涕下不收并见的疾病。
23.“喉吤”本作“喉介”,是因咽喉部位有介碍梗阻表现的疾病,根据其具体情况,或可归于后世所谓梅核气、喉痹、噎膈诸病范畴。
24.痂疥是以皮肤粗疏瘙痒、易起鳞屑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即后世所谓干疥。肬即“疣”,指生于皮肤的小赘肉,而“小者如指痂疥”的肬,具有皮肤粗疏、易起鳞屑的特征,当即后世所谓枯筋箭。
通过考辨《内经》疾病名义的具体实践,本文得出如下认识:
1.在《内经》疾病名义研究的基本方法上,我们可以综合运用结合异文、因声求义、重视经中固有的训诂材料、借助文化学知识、充分利用出土古文献、参考医理等手段对疾病名义加以解读,而运用的方法越综合则我们的结论越可信。
2.《内经》疾病名义研究中应当遵循普遍性与共时性两大基本原则,只有合乎这两大原则的研究所取得结果才更可信。
虽然《内经》疾病名称众多,而有疑义者亦非少数,但我们相信随着众多学者的不断努力,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内经》疾病名义得到合理解释,而以《内经》为基础的中医疾病学理论也一定会得到进一步丰富。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12【分类号】:R221【目录】:
摘要3-7Abstract7-13文献综述13-19 (一) 《内经》所载病名数量的统计13 (二) 《内经》疾病命名方法学研究13-15 (三) 《内经》疾病分类研究15 (四) 《内经》病名考释15-16 (五) 《内经》疾病中西对照研究16-17 参考文献17-19前言19-21第一部分 《黄帝内经》所载疾病总览21-66 一、查找《黄帝内经》所载病名的思路22-23 二、《黄帝内经》所载疾病总览23-66第二部分 《黄帝内经》疾病名义辨疑66-120 一、寒热、淋露寒热、寒热淋露66-71 二、拒71-77 三、痹77-78 四、痿、痿易、痿厥78-81 五、咳嗽、咳81-82 六、鼓(谷) 胀82-83 七、狂、惊狂、狂笑83-85 八、痫、痫惊、痫厥85-88 九、黄疸、胃痕88-90 十、关格90-92 十一、虑痕、血瘕、大瘕、塘瘕泄、水瘕搏、瘕92-96 十二、癫描、癀癃、癃癀、癫癃描、妇人少腹肿、肠癀96-100 十三、洞泄100-104 十四、癃、闭癃104-105 十五、盡105-107 十六、瘘、筋瘘、鼠瘘107-108 十七、痔108-110 十八、乳子中风110-111 十九、目浸111-112 二十、鼻渊、脑螺、頃目、鼻洞112-116 二十一、(?) (?)116-117 二十二、喉阶117-120第三部分 《黄帝内经》疾病名义研究相关间题讨论120-129 一、《内经》疾病名义研究的基本方法120-127 二、普遍性与共时性是《内经》疾病名义研究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127-129结论129-130参考文献130-134附录134-157致谢157-158个人简历158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姚志清;[J];地方病通报;2002年01期
张纲;[J];光明中医;1994年04期
周杰,李广钧,杨宝琴;[J];北京中医;1993年03期
顾洪;;[J];甘肃中医;2006年02期
朱文锋;;[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1年03期
朱文锋;贺泽龙;;[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朱文锋;[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符友丰;危北海;;[J];河南中医;1991年06期
烟建华,翟双庆,郭霞珍,苏晶,贺娟;[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年05期
逯锁林;[J];临床荟萃;2001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光华;[D];辽宁中医学院;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良平;[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周良平;;[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黄树林;[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8年05期
黄俊友;[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9年05期
王洪图;[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0年01期
刘福美,夏令平;[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年02期
张剑;[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年02期
张根木;[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年02期
殷光磊,陈华德;[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4期
夏克平;[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郭小红;;[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15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李义;罗昌禄;田强;聂志慧;何洪艳;;[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全国第十九届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李义;罗昌禄;田强;聂志慧;何洪艳;;[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毕巧莲;;[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杨必安;周炜;;[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孙冬梅;刘昭纯;赖新生;;[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王燕平;秦立新;刘亚亚;;[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许镫尹;李瑞;;[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李志宏;;[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张昌文;;[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四次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养生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霁;[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陈鹏;[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刘艳清;[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吕伟;[D];南开大学;2010年
钟雪玉;[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孙冬梅;[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胡志明;[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韩玉萍;[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郝平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郭国权;[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季兴;[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董云香;[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何惠;[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唐毅;[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杨冬冬;[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李红梅;[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高丽;[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罗荣辉;[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崔友祥;[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胡方梅;[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蒋士英;;[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6年01期
叶新苗;[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仝小林;[J];中国医药学报;2004年01期
张军;[J];光明中医;2002年03期
张纲;[J];光明中医;1994年04期
时振声;;[J];黑龙江中医药;1983年01期
符友丰;;[J];黑龙江中医药;1988年02期
靳丽珍;[J];黑龙江中医药;1997年05期
朱文锋;;[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1年03期
符友丰;危北海;;[J];河南中医;1991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任占敏;[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尹亚东,刘书红;[J];河南中医;2002年03期
莫伟军;[J];卫生职业教育;2004年09期
梁兆晖;陈裕;符文彬;;[J];湖南中医杂志;2007年01期
谷峰;;[J];中医研究;2007年05期
郭桂华;张昌云;;[J];河南中医;2009年06期
达美君,张宁;[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5年11期
任晓湘,代述明,胡蓉,徐涛;[J];江西中医药;1997年02期
王民生;[J];中国食品;1997年01期
刘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晓艳;吕明;;[A];中国医学气功学会第四届理事会2010年年会暨医学气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黄海波;;[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王庆其;;[A];全国医史文献学科建设发展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尹文仲;;[A];第四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暨第二届亚健康经络调理学术研讨会精选论文集[C];2010年
徐灿坤;;[A];第十二届全国中医糖尿病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彭达池;;[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刘绍武;;[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C];2010年
甄雪燕;;[A];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二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徐进;;[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韦大文;;[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四次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养生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湖北中医学院
马作峰 姜瑞雪;[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赵明山;[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黄心;[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傅景华;[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
潘朝曦;[N];文汇报;2010年
佟彤;[N];健康时报;2010年
广州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
彭磷基 朱大会
李波;[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刘鸣;[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应麒;[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崔芳;[N];健康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鹏举;[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2年
贾世敬;[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申瑞华;[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刘锋;[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于晓强;[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谷峰;[D];辽宁中医学院;2004年
杨光芳;[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林卓逸;[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文理;[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刘光华;[D];辽宁中医学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香品;[D];西藏民族学院;2010年
李籍康;[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0年
李磊;[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0年
段晓先;[D];西南大学;2011年
刘洋;[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邹艳春;[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年
杨天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赵晚晴;[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徐宁;[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2年
都亚楠;[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长春中医药大学-内经教研室
您的位置:首页 & 人才培养 & 名师名医成才之路
阎洪臣教授简历
&&&&&&&& &姓名:阎洪臣
&&&&&&&&& 性别:男
&&&&&&&&& 籍贯:吉林省
&&&&&&&&& 出生年月日:1936年
&&&& &吉林省政协副主席,吉林省农工主委,全国政协常委,农工中央副主席,长春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曾获院优秀教师、长春市先进工作者、长春市劳模、长春市功臣功勋杯、吉林省卫生战线先进工作者、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等荣誉称号。辽宁中医药大学名誉教授,仲景国医大学名誉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现任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学科顾问。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四十余年,硕果累累,桃李芬芳。曾任内经教研室主任、中医系主任、长春中医学院副院长。讲授本科、硕士研究生等各层次的内经、运气、内经专题讲座等课程,发表教学研究论文及学术研究论文70余篇。主持的课题曾获长春市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二十余年来,对脊髓病潜心研究,发明了治疗脊髓空洞症的新药——益脊冲剂。连续四年获得部、省级奖励。创办的长春脊髓病医院享誉国内外,现任长春脊髓病医院院长。
阎洪臣教授医教研学术思想概述
&&&& &阎洪臣教授,祖藉山东,1936年6月出生于黑龙江省海林县横道河子镇。1944年至1948年在黑龙江省尚志县读私塾。1949年至1951年先后在尚志、德惠县学校读书。1952年在吉林市化工学校学习。1953年至1957年在德惠县从父学医。1958年经考试获得中医师资格并就职于德惠县联合医院任中医师,同年考入长春中医学院中医师资班进修,1959年结业留校任教至今。1972年晋升主治医师,1978年晋升副教授、任内经教研室主任,1983年晋升教授、任中医系主任,1990年任长春中医学院副院长。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1年被评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1992年获长春市总工会“功臣功勋杯”奖,1993年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授予“吉林英才奖章”, 1995年被吉林省人事厅评为吉林省中医终身教授。2003年长春市卫生局授予“长春资深名医”,2007年被聘为“吉林省中医药学会科技评审与咨询专家库”专家。曾任香港国际中医药研究院名誉教授、辽宁中医学院名誉教授、仲景国医大学名誉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委,吉林省卫生系统高职评委,吉林省高校高职评委会委员和省高校高职评委会中医药学科组组长。1970年,创办《吉林中医药》杂志和《长春中医学院学报》并任主编。任全国《中级医刊》总编、《中华医学论文集》主任编辑。八十年代应辽宁中医学院和黑龙江中医学院邀请,多次担任研究生答辩委员会主任委员。先后任长春市朝阳区人大代表,第六届、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八届、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八届、九届、十届农工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六届、七届、八届、九届吉林省政协副主席。
教学与论著
&&& 阎教授在长春中医药大学从事教学、科研、临床工作五十余年。先后为本科班、西学中班系统讲授《中医学基础》、《中医诊断学》、《黄帝内经》、《伤寒论》、《针灸学》、《中医学史》等六门基础课和专业课,以及《各家学说》、《中医内科学》等部分课程。还为研究生班讲授“五运六气”、“ 病机十九条”和理论与临床等方面的专题。曾应邀到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研究生班、全国中医高资班、黑龙江中医学院、辽宁中医学院、山西中医学院、河南仲景国医大学(为该校系统讲授了《黄帝内经》)、河南地区中医药学会、浙江中医学院、陕西中医学院、湖南中医学院、大连中医药学会、大庆中医药学会以及吉林省中医药学会、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辽源市、通化市、白城市、镇莱县、通榆县、大安县、辉南县、东风县、农安县等地几十个单位或高等院校,分别做过“胸痹心痛的辨治”、“病机十九条的临床应用”、“痛证的辨治”、“如何撰写医学论文”、“行气活血法在临床上的运用”、“养血、止血法在临床上的运用”、“试论水肿的病理与证治”、“谈谈如何学习中医”、“敬事而信、博学笃志”等专题报告。这些题目均在《新中医杂志》等刊物上发表。1994年出席了在美国召开的“世界杰人大会”期间,应美“今日世界电视台”邀请做了题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与展望”报告。阎教授教学深入浅出,善于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对古典医书中的疑点、难点,既能用通俗的语言传授给学生,又能把简单的理论知识进一步深化和升华,做到了由博反约,深受广大学生的好评,同时,也受到西学中班西医专家的高度赞扬,学员们说:“阎教授的课富于哲理,他把深奥的中医理论讲活了”。在晋升副教授、教授时,长春中医学院职称评定委员会认为:“阎教授的教学效果卓著”。由于他教学效果突出,故多次被评为吉林省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和省、市劳动模范。
阎教授公开出版了《内难经选释》、《针灸处分集》、《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伤寒论析要》、《温病学析要》、《名医奇方秘术》、《传统疗法大成》等著作(其中有的书为主编),审定了全国中医高校教材《内经讲义》,七十年代编写了《中医学基础》、《内经讲义》、《伤寒论讲义》等教材,供院内教学用。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内难经选释》一书的编撰,是在文化大革命后期完成的。文革期间中医院校砍掉了《黄帝内经》课程,并把书中的诸多内容,如阴阳、五行、四气调神论等,做为封建迷信的内容加以批判,成为人们不敢涉猎的“禁区”。阎教授是从事《黄帝内经》教学与研究工作专家,他深知《内经》在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这部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绝不能抛弃。这种想法,处于当时的极左环境,在院内既不敢说,更不敢写,但他自己仍孜孜不倦地进行研究。1976年他利用在基层给“赤脚医生复训班”授课之余,写出了《内难经选释》初稿。1978年全国中医院校正式复课时,缺少《黄帝内经》教材,故该书于1979年正式出版,北京中医学院、安徽中医学院等多家中医院校作为教材,发行量达22.9万册。
《针灸处分集》(1983年出版)一书的特点是,把难以掌握和运用的“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针法,写入了每个病症的配方中。该书出版后颇受欢迎,有的中医院校也作为针灸辅助教材。在读者的要求下该书于1985年再版。
阎教授兼任吉林省政协副主席以来,在相关刊物上发表议政文章50余篇,并汇总成册为《议政汇编》(内部印刷)。他在全国政协常委会和全委会上,多次代表农工党中央大会发言。八届全国政协常委会议期间,国务院在机构改革中拟撤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他得知此消息后立即向国务院提出“保留中医药管理局,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建议,受到中央高度重视和采纳。1994年参加了中共中央组织的反腐败调查组,任第20组组长,负责广东、海南两省调查,工作结束后,以书面形式向中共中央提出反腐败的四点建议,受到中纪委的重视。1995年参加全国政协组织的代表团访问巴基斯坦,1997年参加吉林省人大、政协组织的代表团访问俄罗斯。日,他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开展杏林工程,促进农业发展》的文章后,受到全国政协、卫生部、农工党中央、国家民委的高度重视,农工党中央拨款在我省试点,他亲自到基层给乡镇卫生院医生授课。2008年在开全国政协常委会期间,应“网易”邀请做了“关于医改的发言”。
临床与科研
&&&& 阎教授造诣颇深,精通中医理论和四大经典,擅于以理论指导实践诊治中医内、妇科疑难杂症。五十年来,他经常带学生在内科门诊及病房、针灸科从事临床工作,有时也到农村、工矿企业为群众义诊。他诊病谨守病机,掌握辨证论治精髓,突出中医治病特色。每诊一病人,均引经据典,对疾病从病因、临床表现及气候对人体的影响、内在发病关系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尽求其本。为了充分体现出理法方药的完整性,他把“辨证”与“论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临床治疗疑难杂症上,善用经方,虽不以“奇”和“贵”药取胜,却每获“如鼓应桴”之效。他的医术精湛,疗效卓著,深受广大患者的赞誉。
&&&& 科研方面,阎教授早期曾从事“经络感传研究”、“中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研究”等。后来,长期主要是从事“脊髓病课题的研究”。1969年他在带西学中班实习中,一名患有脊髓空洞症的病人前来复诊,她向学员们讲诉了阎教授为她治疗后,症状大有改善,分离感觉障碍基本恢复,肌力增强,弯曲的手指可以伸直的具体情况。白求恩医大一院神经内科专家张秉枢教授(西学中班学员)听后感到震惊,他说:“神经细胞受损是不可逆的,这类疾病属于世界医学尖端,用中药治疗能获得如此好的疗效,可谓奇迹,建议立题研究”。他在西医专家的启发与支持下,确定了攻克该病的志向。1970年经吉林省科委批准正式开展“益髓冲剂治疗脊髓空洞症的研究”课题。历经16年临床观察、药理、病理实验等,发明了治疗脊髓空洞症新药——“益髓冲剂”,疗效为80﹒7﹪,填补了国内外医学界治疗脊髓空洞症的空白。1986年吉林省卫生厅召开科研成果鉴定时,“益髓冲剂科研成果鉴定委员会”专家在技术鉴定书中写到:“脊髓空洞症是疑难病症,经查新所知:目前国内外尚无理想的治疗药物。该药的研制为治疗脊髓空洞症等脊髓病症,提供了有效的新药”。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药为国内首创,是一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此项科研曾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全国发明展览会银牌奖、吉林省科技成果二等奖等四次奖励。阎教授为了使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临床,于1988年创办了全国第一家“脊髓病医院”。他认为:“科学研究无止境”,故在办院中又经过潜心研究,并按着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将脊髓病分成数型,通过精选药物,把“益髓冲剂”改为“益髓系列药”,使治疗脊髓空洞症的疗效提高到95﹪以上,该药用于治疗脱髓鞘病、脊髓炎、外伤性瘫痪等,也获得了满意效果,对运动神经元性疾病也有一定疗效。1990年我国著名神经学、神经病理学家、中华医学会全国神经病理协作组副组长、国家神经内科培训中心主任、白求恩医大第一临床医院刘多三教授发现他诊断的病人,经閻教授治疗后收到显效,感到惊讶,他以严谨的治学态度,亲自到脊髓病医院查房,看到诸多患者收到显效的情况后心悦诚服,随即提出三点意见:“一是为了研究中药治疗脊髓病,我愿无报酬的担任你院顾问”;“二是将我的博士生派到你院,协助你们研究脊髓病”;“三是为了证实益髓系列药的机理,可以在我院进行病理研究”。经过一年的病理实验研究,刘多三教授和林世和教授(医大一院神经内科专家)看到实验数据后,为该项成果做出了学术评议,认为:“阎洪臣教授发明的益髓系列药物是脊髓空洞症药物治疗方面的独创性成果及重大进展”,该药“明显优于国内外已知其它药物,因而在治疗脊髓空洞症方面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日北京301医院神经外科脊髓专科专家张远征教授致函阎教授说:“收到你的亲笔来信,很是感动。我看过在您那儿治疗过的病人复查的片子,您对脊髓疾病的高超治疗方法,很是令人折服。由于对同一种疾病的理论解释不同,西医中医的治疗方法也就不同。神奇的中医中药在您的调配下取得如此神奇的效果真是不可思。我曾在全国专业会议上把您治疗过病人的片子展示过,同样令同行们惊叹!我们今后如遇到治疗上的困难,会随时麻烦您的。”由于该项成果为首创,中央广播电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广播电台、北京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日在“卫生与健康”专栏中播报、中央电视台以中华医药栏目也做了多次报道,《人民日报》日以“中医治疗脊髓空洞症有方”、《人民日报·海外版》日以“攻克‘脊髓空洞症’第一人”、《文汇报》日以“中草药治疗脊髓空洞症”、《健康报》日以“揭开征服脊髓空洞症的新篇章”、《中国医药报》日以“敢闯禁区的人”、《现代中国》1990年9月以“阎洪臣:脊髓空洞症的克星”为题以及《光明日报》、《瞭望》《北京周报》、《中华英才》画报、《吉林日报》、吉林电视台、吉林广播电台等均进行了报道。1993年至1994年美国《侨报》以“征服脊髓空洞症的第一里程碑”、《美南新闻》以“出版多种著作闻名全球的阎洪臣医师”、《星岛报》、《世界日报》等七家报纸也作了专题报道。泰国《星进报》、香港《大公报》、台湾《中国时报》及美国、加拿大、德国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都多次报道,日新华社以“长春中医学院教授阎洪臣征服了世界一大顽疾——脊髓空洞症”为题,下发了通稿,全国各地方报纸转载。阎教授的名字已被载人英国出版的《世界名人录》和美国出版的《世界五百杰人名录》。他在研究脊髓病方面的贡献有以下五点:一是在全国首先研制出了治疗脊髓病的新药;二是创建了全国第一家脊髓病医院;三是在科研成果基础上再次进行研究,并有所创新(将益髓冲剂改为益髓系列药);四是把科研成果推向市场;五是扩大了益髓系列药治疗脊髓病的范围。
&&&&& 阎教授在长期的教学与临床实践中,对中医传承方式、中医队伍建设、医患关系等有以下几点感悟:
&&&& 一、只有把传统和现代习医方法结合起来,中医药学才能得到真正地传承。中医药学是古代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前人为了把这门瑰宝传承下来,四大经典等医学著作多以音韵形式写成,因此,要想使中医药学真正得到传承,必须把传统的习医方法和现代医学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二者缺一不可。传统的医学教育,受教育者功底深厚而知识面窄;现代医学教育,学医者知识面宽,但基本功较差,只有两者互补,再经过长时间实践,方能成为一位名医。关于传统的医学教育方法,《素问·著至教大论》讲的清楚:“黄帝坐明堂召雷公而问之曰,子知医道呼?雷公对曰:诵而未能解,解而未能别,别而未明,明而未能彰,足以治群僚,不足以治候王。”充分说明了习医不仅要把背诵放到首位,且能解、能辨、又要明其机理,这样在临床上才能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四大经典(温病仅指《温病条辨》),合计为38万余言,要想将这些书全部背诵下来很难,只能选读。另外,中药、方剂等书也需要熟诵。学医背诵经典很重要,但如何理解经文,尚需有一定的知识面,且又要有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如《素问·痿论》曰:“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歧伯对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对“非独肺也”如何理解?那些脏器能间接导致咳嗽?有那些相应的临床表现?应该用什么方药治疗?值得深究。如肝火烁肺证出现的胁痛,咳嗽,口干,手足心热,当用黛蛤散合泻白散;肾不纳气,致使肺气不降而作咳作喘者,兼见气短,动则甚,腰痛下肢酸软,可用苏子降气汤等,这些都应清楚。再如《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泻”。气逆为什么会出现呕血、飧泻?临床兼有什么症状?怎样治疗?《伤寒论》“少阴篇”说:“少阴病,得之三四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少阴病为何会出现心烦失眠?用黄连阿胶汤的用意何在?如果不吃透经旨,脱离临床实际,理论岂不罔学﹗现代医学教育,是指在校学习的所有课程,这样既能扩大知识面,而又能对背诵的内容加深理解。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将中医继承下来,他于1981年至1983年期间,曾在《中医药学报》、《中级医刊》、《浙江中医学院学报》分别以《内经教育初探》、《谈谈如何学习中医》、《从黄帝内经看古代医学教育》为题,发表了相关的文章。
&&&&& 二、爱岗敬业,是学好中医的关键(其他专业也是如此)。他在教学和带学生实习中,经常用孔子“敬事而信,博学笃志”语激励学生,无博而不广,匮笃则不专,必须要有渊博的知识,坚定地信念,才能在专业上取得优异成绩。建国以来,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医药学事业都非常重视,近年来国际上有百分之八十人口在运用中医药,可以说,国内政策好,国际环境也好,中医药学能不能长足发展,关键取决于中医队伍本身,我们中医人要自强自立,认真地把中医药学传承下来,掌握真本领,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
&&&& 三、启发式教学是传授知识的最佳方式。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如讲五脏气虚证,气短乏力为之共性,而各脏皆有其特点,肺虚者由于肺脏宣降失常则咳嗽;心气虚脉鼓动无力加之血虚脑失所养则心悸失眠等。又如寒证,《素问·举痛论》说:“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把寒邪客于脉外与脉中从病理、临床表现加以区别,故在治疗上应以温经散寒和温经化瘀分别立法。这样可从一个方面联系到诸隅,为“一病而治各不同皆癒”的辨治方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 四、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以致用的重要手段。理论来源于实践。他在讲授《黄帝内经》和《中医学基础》等课中紧密与临床结合,如讲到五脏六腑、气血津液、卫气营血的生理时,近一步阐述其相关的病理变化和治疗法则及所选用的方药。在分析《内经》条文时,对生理、病理、治则等有关原文,尽量联系实际,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这样做可把课讲活、讲深、讲透,以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为了使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在他编著的《内难经选释》中多数原文也以按语形式,叙述了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五、医者在实践中要端正医风,树立良好的形象。中医是一门科学,因此,从事中医工作的人必须要用科学头脑、科学态度处理有关问题,不可“巧言乱德”(孔子语)。就脉诊而言,该诊法为四诊之一,所得的脉象,与其它诊法相和,对判断疾病的位置、病变的性质,有一定参考价值,但绝不能以独取“寸口”故弄玄虚,信口开河,给中医造成不良的影响,《素问·征四失论》以医者“四种过失”对此加以批评,原文指出:“诊病不问其始,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为粗所穷”,值得我们重视。
六、只有构建和谐地医患关系,才能真正地解除病人的疾苦:《素问·汤液醪醴论》指出:“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临床上病人不相信医生或持有抵触情绪,医生又不耐心地给病人医治,疾病难除。只有医者体贴关心病人,而病人又要尊重和信赖医生,双方配合才能把病治好。他经常用孔子“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四句话来鞭策自己和勉励学生。
&&&& 阎教授把教学、科研、临床融为一体,在三者相互促进的过程中,逐步丰富了自己的学术思想,对有关问题提出个人见解:
&&&& 一、四大经典著作既是中医理论精华,也是临床经验的结晶。古代医家在漫长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了丰富地临床经验,再经过反复验证使之上升为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四大经典著作的形成就是经过实践—理论—再实践—再升华的一个发展过程,就《黄帝内经》而言,如果作者没治过“类风湿”,他就写不出来“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没见过“脊髓前角灰白质炎”,能提出“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驰长。緛短为拘,驰长为痿。”足内翻的临床表现吗?又如“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指脑溢血)等,都是临证之所见。关于生理功能、病因病机、诊疗方法、治疗原则等论述,均来自于实践。其他经典著作也是如此。可以说掌握了经典理论,在辨治上则一通百通。
&&&& 二、“论治”是“辨证”的延续。辨证,是医生通过四诊将采集到的大量病理资料及气候对人体的影响等,运用八纲辨析疾病性质、病变部位和内在的发病关系,为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论治,则是在辨证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立法,并选用与法相适应的有关方剂及药物,理、法、方、药四者必须环环相扣。“论治”不能把它简单地理解为“治疗”或“施治”。“论”也含有分析、判断之义。就是说,通过“辨证”把一个证候辨析清楚后,在立法、选方和用药上仍需要作进一步研究,如以气虚为例,立法当宜“益气”为主,而补气的方剂很多,应针对病机和具体证候来选用。若阳气不足,证见眩晕或头痛,气短乏力,形寒肢冷,面白舌淡,苔簿白,脉弱者,应益气升阳,用补中益气汤;若见气短乏力,肢冷,食少纳呆,便溏,面白舌淡,脉缓而无力者,应益气健脾利湿,用参苓白术散;若见心悸失眠,气短乏力,肢冷,面白舌淡,脉沉而无力者,应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归脾汤;若单见气虚者,还可以用四君子汤补之等。在用药上也存在一个“论”字,方中每味药用量之大小,也应根据证候而定,如用归脾汤治疗妇女崩漏证,方中木香就应该少用等。诸多法则及方药的运用均存在着类似情况,忽略了“论治”,即便大法适宜,也难以收到满意的疗效。为了强调辨证论治的重要性,他在《吉林中医药》杂志上发表了“掌握辨证论治精髓& 突出中医治病特色”文章。
&&&& 三、医生治病要明析病理,尽求其本。古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诸多病理变化均以精辟语言加以概括,如“阳虚则自汗”, “阴虚则盗汗”等,表面看很简单,如深究其理又很复杂,就“阴虚则盗汗”而言,只是从内热迫津外泄角度解释,很难讲清楚。内热蒸津外泄,为何昼日无汗?盗汗之“盗”为偷盗之意,指寐而汗出,其理何在?此处必须引《素问·疟论》“卫气者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语,方能解释清楚。寤行三阳,寐入三阴,是卫气运行的规律。人入睡时卫气潜藏于体内,玄府相对不秘,毛孔开多合少,故内热蒸津乘虚外泄,当人醒寤时卫气速敷于体表,玄府致密,汗收矣。再如肾泻证,腹泻多于清晨发作,何也?肾泻系由肾阳虚、命火衰,不能温煦脾阳,脾不运化,水湿停留在肠间。子午流注谓:“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胆子丑肝同”,卯时是清晨5—7点,正值大肠当旺,故将粪便排出。上述均说明了“整体观”在中医学中的具体体现。
&&&& 四、治痿应以补肾为主,兼以健脾。《素问·痿论》曰:“论言治痿者,独取阳明何也?&岐伯曰: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痿证主要表现为肢体痿软无力或肌肉萎缩。由于阳明主受纳水谷,为五脏六腑之海,而脾又主肌肉。从脾胃的生理功能及脾胃与肌肉的关系看,《素问·痿论篇》所言有其可取之处。治痿应以健脾,但不能理解为“独取阳明”。六十年代他在治疗脊髓病过程中,单以健脾立法治之,收效甚微。后来参照西医神经内科学对脊髓病的论述,认识到痿证多由某种原因导致脊髓受损所致,脊髓又为肾所属,如《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肾者,……精之处也;……其充在骨”,故在治疗痿证(脊髓病)中采用补肾为主,兼以健脾法,收到了满意效果。另外,《素问·痿论》提到的:“故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着则生痿躄也”,也仅指脊髓炎的感染阶段,其他脊髓病也并非如此。
&&&& 五、气虚血亏亦可导致血瘀。血瘀证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其发病多由气滞、痰结、寒凝、外伤等引起,由气虚血亏而致者虽书中鲜述,其实这类证候并不少见。气在生理上包括脏腑的机能活动和流动着的精微物质两个方面,其功能除温煦肌腠、肥腠理、司开合外,尚有鼓动血脉,使血液环流于脉中之作用,即“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当气虚不足以行血时,血流缓慢,久之血液可在细小的脉络上停滞,以成血瘀。中风证的半身不遂,证见气短乏力,肢冷,患侧隐青,舌淡边暗,脉缓无力,为气虚血瘀之侯,治当益气活血化瘀,用补阳还五汤。血亏血瘀的病理是,血液在脉管里环流,盈则畅,亏则迟,若血液亏虚,则血流缓慢,日久血液可在细小的脉络上瘀滞,以成血亏血瘀证,胸痹以及妇科病的闭经证等均可见到,桃红四物汤为其代表方剂。
&&&& 六、湿热证应上清下利。湿热病较为多见,如肝胆湿热的龙胆泻肝汤证、上焦痰热的温胆汤证、中焦湿热的清中汤证、下焦湿热的八正散证等,上述证候只要辨证清楚,立法处方精确,可以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这些方剂均属于清、化、燥、利范畴。湿热病多见小溲黄赤,应在清化的同时酌加清利药,使邪气从下而去,如治疗中、上焦湿热,与方中加入川木通,车前子利之,则疗效更佳。
&&&& 七、脾虚肝易凌之,治当实脾抑肝。仲景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是言肝木亢盛,易克脾土。而在临床上也常见脾虚肝木凌之之侯,其表现是,病人气短乏力、食少纳呆、肢冷便溏等脾虚证先发,后出现胁痛等。治之当以益气健脾为主,酌加少许舒肝药而愈。临床上这种病理现象多见,治之必从其本。
&&& 八、虚实错杂之证,应先祛邪而后补之。《素问·通评虚实论》说:“黄帝问曰:何谓虚实?岐伯对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邪盛与精气夺者,临床上较为多见,常虚实各半,治当先祛邪气而后扶其正,若治不如法,补之为先,守腻药过用,则可恋邪,甚者助邪伤正。如肝郁证出现胁痛腹满,太息善怒,兼见气短乏力,此为肝木克脾土之侯,法当舒肝理气,用柴胡舒肝汤治之,待郁解则脾气自复。又如湿热盗汗证,病人在盗汗基础上,兼见面红,口腔黏腻,或多痰,五心烦热,舌红苔腻。证为湿热内蕴,迫津外泄,不宜固表敛汗,应清其湿热,用温胆汤,热除则汗止。类似例子颇多,临床上即便采用标本兼治法,但补益药也应酌量。
&&&&& 纵观阎教授学术生涯,感到他睿智深邃、造诣精深、视野开阔、成果丰硕。他是把教学、科研、临床三者融为一体的杰出学者,他的教学深入浅出,见解独到,富于哲理,效果卓著。他是脊髓病领域的开拓者,他用中草药打开了脊髓病领域的禁区,成为“攻克脊髓空洞症第一人”,享誉中外。他是医术精湛的卓越医家,凭借雄厚的理论基础,游刃有余的辩证手法,赢得了广大患者的赞誉。
阎教授虽已到耄耋之年,仍对传承中医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除应邀经常到各地讲学外,每周三次到长春中医药大学附院出诊,每天上午接诊不少于六、七十名病人,并在科研上不断探索和创新,逐步推出“降脂散结口服液”、“蠲痛散”等新成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帝内经素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