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防手足口病预防

现在如何预防手足口病_育儿问答_宝宝树
现在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针对现在流行的病,好多妈妈都很担心自己宝宝,甚至是感到恐慌,请专家能否讲一些这方面的知识或是预防常识给大家。
当时年龄:
36125 浏览
来自:网页;
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无菌性脑膜炎等致病性并发症。可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克萨奇病毒是最常见的一种。主要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唾液、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 内衣等,通过日常接触传播,亦可经口传播。与患者同一室最易感染。接触被病毒传染的水源,也可经口传播,并常造成流行。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也可造成传播。本病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该病流行期间,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有此类发病集聚现象。医院门诊的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格,也可造成传播。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本病至今尚无特殊预防方法,坚强监测,提高监测敏感性是控制本病流行的关键。 一是要做好疫情报告,及时发现病人,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治疾病蔓延扩散。二是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送正规医院隔离治疗。三是对被污染的日常用品、食具等应消毒处理,患儿粪便及其他排泄物可和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四是在手足口病流行时,应做好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预防病从口入。五是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污染机会。还要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六是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作用,如板蓝根、大青叶、金银花、贯众等具有一定效果,可用水煎服。在治疗期间,本病如无合并症,预后一般良好,多在一周痊愈。治疗原则主要对症处理,可服用B、C及清热解毒中萆药或抗病毒药物,有合并症病人可肌注丙种蛋白。在患病期间,应加强患儿护理,做好口腔卫生,进食前后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_,食物应以流质及半流质等无刺激性食品为宜。因手足口病易合并心肌炎.脑炎,脑膜炎、弛缓性麻痹等,故患儿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当地医疗机构就诊、复查。
最佳回答者:
1.注意环境和个人卫生,幼儿园及家里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居室整洁卫生。 2.饭前便后一定要让孩子洗手。
3.夏天不要让孩子多吃冷饮,不喝生水,瓜果一定要洗净、削皮。 4.食品一定要高温消毒,不吃易变质的食品。 5.孩子的被褥、餐具、玩具等用品,要及时消毒,预防病从口入。 6.同时要少让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7.注意孩子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曝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8.注意观察、口腔和手,一旦发现异常马上就医。
&手足口病怎么引起的?
手足口病是由于感染肠道柯萨奇病毒及埃可病毒而引起的,夏秋季为发病高峰。本病是具有较强的传染性,通过唾沫、污染食品、物品的接触等途径传染。发病年龄多为儿童,可发散,亦可引起局部的流行。本病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儿童感染病毒后,其临床症状表现以口腔炎(口腔黏膜出现红色溃疡性疱疹),同时手部、足部、皮肤出现斑、丘诊,并很快转疱疹。患儿多有低热,病程7天左右,一般症状较轻,常可自愈,亦可出现肺炎等合并症。特别是肠道病毒71型(EV 71)除可引起手足口病外,还可引起无菌性脑炎、脑膜脑炎等多种严重疾病。
手足口病有何特点?
本病的特点是发病突然,初期发热不高,约38℃左右。发热2天后,口腔粘膜、手足皮肤出现散在点状玫瑰色斑、丘疹,直径约2-10毫米,逐渐成为水泡,周围充血,皮肤上的水泡不疼痛,也不容易破溃,数天后干燥结痂。口腔粘膜的水泡破溃迅速,可融合成片,表面有黄白或灰黄色伪膜,灼痛明显。患儿常有拒食、哭闹、流涎等现象。本病为一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痊愈后无后遗症,但也不能轻视,有个别人可发生心肌炎等并发症,尤其在发热不退时,应到医院诊治为好。
预防手足口病要做到五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落实消毒措施,加强饮水、粪便、污物、房舍的消毒,注意孩子个人卫生。一旦发现疫情,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防止疫情引起流行。家中做好餐具、饮具、卧具和玩具的消毒。在流行期间,应尽量避免与患儿接触。搞好家庭、个人卫生,注意饮食卫生,成人有疱疹疾患者也应避免接触。此外,可以预防性地服用中药,如用大青叶、黄连各2克,牛蒡子6克、升麻、薄荷各3克,煎服,每日2次。
手足口病的治疗:
一旦患上该病,应立即将患儿隔离,以防传染他人。中医方面,可用金银花、板蓝根、连翘各6克,黄连3克,煎水漱口。痛甚、牙龈红肿者,用板蓝根10克,黄芩、白藓皮各6克,双花3克,竹叶、薄荷各2克,煎水含漱。手足红肿明显,可用黄芩、黄连、丹皮各10克,红花6克,煎水浸泡。瘙痒者可用生地、丹皮、板蓝根、白藓皮、地肤子各10克,忍冬藤20克,红花6克,煎水清洗患处,每日3次,连用1周。西药可用维生素B2,每次5毫克,每日3次。左旋咪唑每次每公斤体重1.25毫克,每日2次。外用0.1%雷凡奴尔液含漱,每天5次;0.02%盐
&勤通风,勤,喝开水,吃熟食,晒衣被。 家长不要用嘴给宝宝喂食物。
&预防十五字口诀
  吃熟食
  喝开水
  勤通风
  晒衣被
&注意环境和个人
&肠道病毒EV71感染疾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常见于4-9月份。传播方式主要有:人群密切接触是重要的传播方式,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故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
专家们介绍,患儿感染肠道病毒EV71后,多以发热起病,一般为38℃左右,发热同时在口腔、手足、臀部出现皮疹,或出现口腔粘膜疱疹。部分病人早期有咳嗽等感冒样表现。发热1~2天后开始出现皮疹,通常出现在手掌和足底,也可以出现在臀部。有的患儿不发热,只表现为手、足、臀部皮疹或,病情较轻。大多数患儿在一周以内体温下降、皮疹消退,病情恢复。
春夏是肠道病毒感染容易发生的季节,要讲究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饭前便后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不要带婴幼儿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哺乳的母亲要勤洗澡、勤换衣服,喂奶前要清洗奶头。
妈妈们一定要注意预防&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
&关于手足口病的一些实用问答 问:预防手足口病用什么消毒液最好?酒精有用吗?什么地方可以买到?
  答:只要含氯的消毒液都可以用,其中的氯可以有效杀灭肠道病毒EV71等。如施康液、漂白粉(按说明书配成合适比例的液体)等。这些消毒液可对孩子的玩具、门把手、楼梯扶手、桌、椅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餐具可清洗后煮沸消毒。酒精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没有消毒作用,不要作为消毒剂使用。含氯消毒液可在一般的卫生用品商店买到。
  预防EV71 远离手足口病
  近期安徽阜阳出现了以EV71病毒感染为主的手足口病爆发疫情,杭州也发现了散发病例。手足口病不是一种新的疾病,该病已有多年历史,浙江每年都有散发病例出现。专家强调,该病并没有想像中那么可怕,但也绝不可掉以轻心,必须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手足口病是胃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该病多发于夏秋季节,病程较短,多数在一周内痊愈,无后遗症。儿童和成人都可能感染,5岁以下儿童多发。目前杭州确诊的散发病例均为EV71病毒感染。
  2.手足口病是如何传播的?
  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3.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患者感染EV71后,初期症状主要是发热(一般38摄氏度左右),手、足、口腔、臀部等出现疱疹。有的患儿不发热,只表现为手、足、臀部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部分病人早期有咳嗽等感冒样表现。极少数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脑水肿、脑炎等,严重时危及生命。
  4.手足口病如何预防?
  * 儿童、家长、托幼机构工作人员都要勤洗手,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不喝生水,不吃生冷不洁的食物;
  * 勤晒家里的被褥等用品,托幼机构要对玩具、用具等定期清洗消毒;
  * 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更不要和患儿接触,减少感染机会;
  * 注意婴幼儿的营养和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导致抵抗力降低;
  * 托幼机构、小学等要做好晨间体检,发现幼发热、皮疹的孩子,应立即要求家长带其就诊,并报告相关部门。患儿应在家中休息,不宜继续上学。 &   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讲究卫生。生活中,大家应积极动手,消灭蚊蝇;保护水源,卫生饮水;垃圾分装,及时清理;用具、玩具、书籍、交通工具,定期消毒;生活污水,勿乱倾倒;饭前便后,勿忘洗手。
  如果患了手足口病,应及时就医。治疗期间应注意不吃鱼、虾、蟹;不&拈花惹草&;不玩沙土。
  专家根据临床经验介绍一个&紫草二豆粥&食疗小验方,可以预防手足口病,具体如下:紫草根、绿豆、赤小豆、粳米、甘草各适量,煮粥口服。此粥既香甜可口,又可疗疾防病。
&手足口病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世界上最早是1951年首次发现,中国是1981年首次发现,过去二十几年在我国时有发生。欧书强主任告诉记者,手足口病是由一系列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病毒感染以后,一般的手足口病患者临床会出现,发烧的同时或者发烧以后也可能会出现一些皮疹,主要集中在手部和脚部,这些皮疹的特点是没有痒。另外,患者的口腔一般还会出现疱疹,口腔里面看起来就是有一个水疱一样,接着水疱会破裂,形成口腔溃疡,小孩的表现就是口腔痛。极少数的重症患者,会表现出脑膜炎、肺水肿,还有少量心肌炎,当然大多数患者病情比较轻。
  手足口病主要是由肠道病毒引起,因此手足口病的传染对象主要是抵抗力比较弱的婴幼儿,以六岁以下的小孩最多见。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病毒可以通过大便污染、或者是皮疹破裂以后污染玩具,小儿通过接触玩具也可以传染。另外,还有一些是通过呼吸道传染,包括咳嗽、讲话、飞沫传播等等,不过,相对来说呼吸道传染的几率要小一些。 
  由于春夏季是传染病高发季节,欧书强提醒广大市民,在春夏季节更要讲究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饭前便后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不带婴幼儿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妇女哺乳期要勤洗澡、勤换衣服,哺乳前要清洗乳头。由于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肠道病毒有怕热不怕冷、怕干不怕湿的特点,因此尽量要吃加工熟的食品,另外,小孩的用具、碗、奶瓶,用开水泡都可以达到一定的消毒效果。
  此外,手足口病大多数都可以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大多数都可以治疗好,市民不用太过紧张。幼儿园、小学等儿童集体生活、学习场所,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孩子,要立即带小孩去医院就诊,同时报告相关部门,并做好食堂、卫生间、教室等的消毒处理。
&了。。。。。。
&一是要做好疫情报告,及时发现病人,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治疾病蔓延扩散。
二是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送正规医院隔离治疗。
三是对被污染的日常用品、食具等应消毒处理,患儿粪便及其他排泄物可和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四是在手足口病流行时,应做好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预防病从口入。
五是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污染机会。还要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六是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作用,如板蓝根、大青叶、金银花、贯众等具有一定效果,可用水煎服。在治疗期间,本病如无合并症,预后一般良好,多在一周痊愈。治疗原则主要对症处理,可服用维生素B、C及清热解毒中萆药或抗病毒药物,有合并症病人可肌注丙种蛋白。
在患病期间,应加强患儿护理,做好口腔卫生,进食前后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_,食物应以流质及半流质等无刺激性食品为宜。
因手足口病易合并心肌炎.脑炎,脑膜炎、弛缓性麻痹等,故患儿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当地医疗机构就诊、复查。
1共2页 直接到页开心俱乐部
育儿网用户登录
欢迎您nickname
婴幼儿护理
情商与品德
赏识与挫折
感知觉训练
行为与习惯
艺术潜能开发
儿童常见病
玩具游戏运动
玩具游戏运动
发育关键期
发育关键期
&&&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专家你好!听说孩子小的时候容易感染手足口病,请问专家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预防
本病主要通过食物、口鼻飞沫及接触传播,因此预防上5岁以下儿童主要应做到:
1.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病从口入;
2.避免与其他患儿接触,幼托机构发现病人,要采取隔离措施;
3.加强体质锻炼;
(一)托幼机构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二)被污染的日用品及食具等应消毒,患儿排泄物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置阳光下暴晒。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三)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
(四)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
1、消毒隔离
一旦发现感染了手足口病,宝宝应及时就医,避免与外界接触,一般需要隔离2周。
宝宝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晒。
宝宝的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有条件的家庭每天可用乳酸熏蒸进行空气消毒。减少人员进出宝宝房间,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
2、饮食营养
如果在夏季得病,宝宝容易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要适当补水和营养。
宝宝宜卧床休息1周,多喝温开水。
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宜给宝宝吃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3、口腔护理
宝宝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闹不眠等,要保持宝宝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
可将维生素B 2 粉剂直接涂于口腔糜烂部位,或涂鱼肝油,亦可口服维生素B 2 、维生素C,辅以超声雾化吸入,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预防细菌继发感染。
4、皮疹护理
宝宝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
剪短宝宝的指甲,必要时包裹宝宝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臀部有皮疹的宝宝,应随时清理他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
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感染。
小儿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无需特殊处理,可让宝宝多喝水。
体温在37.5℃~38.5℃之间的宝宝,给予散热、多喝温水、洗温水浴等物理降温。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手足口多见于3岁以内小儿,症状为低烧同时伴有流涕、厌食、咽痛、腹痛等全身症状并且口腔黏膜、手心、足趾背面、臀部皮肤,以及指、趾间的皱褶处有疱疹,口腔黏膜上的疱疹,疱疹大约1-3mm大小,是散在分布的,疱破后即变成浅浅的糜烂、溃疡,灼痛感很明显;手心、足趾背面等易摩擦部位,出现的一般是红色斑丘疹或水疱,从几个至几十个不等,这点要跟水痘区分开来。
水痘多见全身性,发热的同时或是第二天,即可出现米粒大小的红色痘疹,在几小时后,痘疹就变成明亮如水珠的疱疹,水痘很痒而手足口不太明显。
无论是手足口病还是水痘,都属于传染性较强的疾病,所以,不管家长发现孩子出现上述的哪种症状,都应马上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就诊时,最好选择儿童专科医院。 “手足口病常通过患病幼儿的玩具、餐具以及日常用品传播,容易在幼儿园中造成小范围流行。”王鸣说,手足口病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为主要传染源,发病第1周传染性最强。病毒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传播。例如,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以飞沫形式,经呼吸道感染新的易感者;唾液、疱疹液、粪便中的病毒可经手或借助被污染的毛巾、手绢、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经口传播给他人;与患者同居一室易被感染;饮用被病毒污染的水也可感染手足口病。
预防平时家长和孩子都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家长不要带孩子到人多的地方,而最重要的一点是发现孩子有类似手足口病症状要立即去医院就诊登记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柯萨奇A16病毒感染而引起的流行性皮肤粘膜病,是以侵犯手、足皮肤和口腔粘膜为主的疱疹性疾病。
本病好发于儿童,特别是4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以春秋季节较为多见。此外,本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唾液飞沫中的病毒可悬浮在空气中经呼吸道吸入在人群中传播;所以在好发季节常可见到手足口病在幼儿园或小学校中流行。
手足口病通常有2-5天的潜伏期,发病初期全身症状较轻微,可能有低热、困倦、头痛、咳嗽、流涕及食欲不佳等症状;之后在口腔内颊部、齿龈、硬腭、舌、唇及咽部等处粘膜出现疼痛性小水泡,其周围绕有红晕,水泡可互相融合,并迅速破溃,形成白色的糜烂面及浅表溃疡,由于溃疡疼痛而影响孩子吃奶或进食,口水增多;皮肤病损常和口腔损害同时或稍后出现,呈散在或密集分布于手掌心、足底及臀部,表现为斑疹或丘疹,斑疹周围有红晕,无明显压痛,中央为小水疱,呈黄白色椭圆形,水疱像米粒或豌豆大,孤立而不融合,疱壁厚而紧张,一般数日后干燥结痂。本病经1-2两周可痊愈。有个别患儿可同时伴腹痛、腹泻等症状。
本病诊断比较容易,但应注意与其它疱疹类疾病如疱疹性咽颊炎,疱疹性口炎及多形红斑等病鉴别。
治疗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首先要保持口腔卫生,进食后用淡盐水漱口,以防止继发感;口服抗病毒药如板蓝根、抗病毒口服液等;有继发感染者可服用抗生素。同时对患者应适当隔离,暂时不要上学或去幼儿园,以减少该病流行的可能。
手足口病临床特征: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受累。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该病为自限性疾病,多数预后良好,不留后遗症。极少数患儿可引起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弛缓性麻痹、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手足口病只是可引起口腔溃疡的许多种传染病中的一种,另一种常见的口腔溃疡的原因是口腔疱疹病毒感染,它使口腔和牙龈产生炎症(有时称口炎)。
医生通常能根据病人的年龄、病人或家长的诉说的症状,及检查皮疹和溃疡来鉴别手足口病和其他原因所致的口腔溃疡。可将咽拭子或粪便标本送至实验室检测病毒,但病毒检测需要2-4周才能出结果,因此医生通常不提出做此项检查。
主要诊断依据
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确诊时须有病原学的检查依据。
1、好发于夏秋季节;
2、以儿童为主要发病对象,常在婴幼儿集聚的场所发生,呈流行趋势。
3、临床主要表现为初起发热,白细胞总数轻度升高,继而口腔、手、足等部位粘膜、皮肤出现斑丘疹及疱疹样损害。
4、病程较短,多在一周内痊愈。
手足口病容易跟哪些疾病混淆?
其实应该说手足口病的表现比较典型,其它的麻疹跟这个毫不相关,很容易区分。
水痘对于专家来说也是非常容易判断。
其它的如药物性皮疹,出现在这三个部位是比较少见的,会出现痒等其它特点。
猩红热跟这个也没关系,是全身性的皮疹。这些病都有着非常鲜明的特点,对于专家来说是比较容易判断的。老百姓如果有问题的话还是要及早去医院就诊。
现在很多小孩都有水痘、疱疹等疾病,怎么跟手足口病来区分?
水痘跟手足口病是完全不同的病种,水痘是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感染的微生物病毒就不一样。
水痘一般发热时温度更高,主要分布在面部、胸部、背部,四肢很少。我们有一个说法叫四世同堂,水痘一开始表现为小斑疹,很小的一片红了,之后迅速发展为斑丘疹、丘疹,再发展到水疱疹,有的比较大,尤其早期的水痘疹子看起来晶莹剔透,里面都是水,但是发展很快,并且是向心分布的。大部分水痘患者的疹子是比较多的。
手足口病患者的皮疹大多分布在口腔周围、手和脚上,但不是一定是三个部位都出现,也有可能是只有一个部位出现皮疹。少数患者在身体其它部位也可能出现类似丘疹的皮肤表现,但是比较少见。
手足口病表现在皮肤和口腔上,但病毒会侵犯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本病流行时要加强对患者的临床监测,如出现高热、白细胞不明原因增高而查不出其他感染灶时,就要警惕暴发性心肌炎的发生。近年发现EV71较CoxAl6所致手足口病有更多机会发生无菌性脑膜炎,其症状呈现为发烧、头痛、颈部僵硬、呕吐、易烦躁、睡眠不安稳等;身体偶而可发现非特异性红丘疹,甚至点状出血点。合并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人,以2岁以内患儿多见。
手足口病治疗
如果没有合并症,手足口病患儿多数一周即可痊愈。治疗原则主要是对症处理,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B、C及抗病毒药物。此外,手足口病可合并心肌炎、脑炎、脑膜炎等病症,应及时复查。
金银花、板蓝根、连翘各6克,黄连3克,煎水漱口。
如果疼得厉害,或者牙龈有红肿,可用板蓝根10克,黄芩、白藓皮各6克,双花3克,竹叶、薄荷各2克,煎水含漱。
手足红肿明显,可用黄芩、黄连、丹皮各10克,红花6克,煎水浸泡。
如果感觉瘙痒,可用生地、丹皮、板蓝根、白藓皮、地肤子各10克,忍冬藤20克,红花6克,煎水清洗患处,每日3次,连用1周。
荷叶粥:鲜荷叶2张,白米50克,将荷叶切碎,煮粥给宝宝吃。
竹叶20片,灯芯10根,扁豆15克,滑石6克,加少许糖,煎水给宝宝喝。
手足口病的治疗西医主要是对症治疗,中药又比较苦,在治疗的同事,家长可以按照以上的食疗方,给宝宝在饮食上调理。
“手足口病”是一种小儿常见的传染病,西医目前尚无理想的特效药物。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医院的医生们以清热解毒、凉血去湿、调脾助运、养阴生津为治法,将长期行之有效的经验散剂加以比较、补充,最终筛选出三散联合应用。经临床2000余例患儿应用,达到了症状迅速减轻、病程明显缩短、治愈率高的可喜疗效。
小儿手足口病是上世纪80年代新发现的一种发疹性传染病,年龄一般在5岁以下,尤以婴幼儿多见,夏秋季节易于大范围流行。此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手、足、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或溃疡。齐市中医院儿科现为国家级重点专科、黑龙江省儿科疾病诊疗中心。该科主任中医师张铁、何桂华、王英等人认为,尽管小儿手足口病历代中医典籍未曾记载,但根据辨证应将其列为温病的范畴,病机是风热病毒蕴于肺、心、脾、胃,蒸腾气营所致,病邪在卫气营之间。故治疗应以消热解毒、运脾养阴为总则。
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张铁医生等人自拟了羚凉通散和平脾羚散,两大散剂类型又各含有三个不同药物组成的散剂。在风邪犯肺、心脾蕴热型的急性期,证见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或溃疡,色红,发热,口渴,便干溲黄,舌质红苔黄,脉浮数。治法以清热解毒、凉血去湿为主。采用羚凉通散,主要成分为双花、连翘、豆豉、大黄、石膏、防风、荆芥、黄芩等。在脾胃失运、阴虚火热型的恢复期,证见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散在或消退,身热渐退,口唇干燥,食欲不振,舌红少津,脉细数。治法以调脾助运、养阴生津为原则。采用平脾羚散,主要成分为陈皮、厚朴、神曲、羚羊角、芦根、麦冬、苍术、砂仁等。两期均以三种散剂互相配伍,共奏清热解毒、利湿之功,使热去疹自退,脾运正常,虚火自灭,养阴津自生。
自1997年以来,该院应用上述散剂共治疗观察大量小儿手足口病患者,疗程平均缩短至4天。而西药对照组,疗程达6天。
手足口病临床症状
初期可有轻度上感症状。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涎拒食。口腔粘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班丘疹或疱疹,皮疹不痒,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混浊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如黄豆大小不等,一般无疼痛及痒感,愈合后不留痕迹。手、足、口病损在同一患者不一定全部出现。水泡及皮疹通常会在一周內消退。
预防基本原则
(一)加强监测,提高监测敏感性是控制本病流行的关键。及时采集合格标本,明确病原学诊断;
(二)做好疫情报告,及时发现病人,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蔓延扩散;
(三)托幼机构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四)被污染的日用品及食具等应消毒,患儿粪便及排泄物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五)流行时,做好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
(六)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七)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
(八)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曝晒,防止过度疲劳;
(九)医院加强预诊,设立专门诊室,严防交叉感染。
相关未解决
高悬赏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足口病预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