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切除食管癌晚期症状前病变会复发吗

胃镜下粘膜切除术诊治高发区食管早期癌和癌前病变 
  同时胃镜治疗早期癌与手术治疗有相同的治疗效果,胃镜治疗早期癌生存率达到90%[5],胃镜治疗是一种微创治疗,术后生存质量高,在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治疗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6]。emr在国外已有逐渐成为消化道早期癌的首选治疗之势。近年来emr在不断创新发展,随着技术的改进,借助一些附件使该项技术切除更简单、更完全,目前内镜切除方法较多,常规的方法有粘膜下注射盐水后直接圈套切除、用双钳道内镜法或双内镜先将病灶提起再圈套切除、套帽法、剥离切除等。切除前染色及标记是判断是否完全切除的重要方法,染色可清晰显示出病灶轮廓,有利于判断切除范围,切除后再染色判断是否完全切除。在粘膜切除术的操作过程中,粘膜下注药是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措施,注射含少量美蓝的1:30000肾上腺素生理盐水要足、够量,注射的多少以使整个病灶明显隆起,使粘膜层与固有肌层分开,注射后病变抬举征阳性是能否行emr及能否完全切除的重要指征[7]。少量美蓝使切除病灶的底部深度易判断,切缘显示清楚。切除后观察创面有无病变组织残留,有无出血、穿孔,是否平整,染色检查边缘有无病灶遗留。食管emr的严重并发症少见,主要并发症为纵隔气肿、出血、食管狭窄和穿孔,多可用内镜方法处理。本组所有患者未发生严重的出血和穿孔等并发症。本组病例随访1~35个月(平均9个月)均未见复发。
  胃镜下粘膜切除术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方法,操作简单、完全,术后生存质量高,在食管癌高发区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中是目前效果较好的一种方法,但对判定早期食管癌病变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不够理想,很大程度上影响对于粘膜切除适应症的掌握,且对多发病变及大面积病变的治疗仍需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   [1] 张月明,王贵齐.早期食管癌的内镜诊断与治疗进展[j].中国消化内镜杂志,):24- 29.
  [2] 王国清.食管癌高发现场早诊早治30年临床研究经验[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69-72.
  [3] hull mj, mino-kenudson m, nishioka ns, et al.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an improved diagnostic procedure for early gastroesophageal epithelial neoplasms[j]. am surg pathol, ):114-118.
  [4] shimizu y, kato m, yamamoto j, et al. histologic results of emr for esophageal lesions diagnosed as high-grade intraepithelial squamous neoplasia by endoscopic biopsy[j]. gastrointest endosc, ):16-21.
  [5] pech o, gossner l, may a, et al. endoscopic resection of supeficial esophageal squamous-cell carcinomas:western experience[j]. am gastroenterol, ):.
  [6] yoshida s. endoscopic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early cance rin the alitmentary tract[j].digestion,):502-506.
  [7] 叶国良,盛红,吴文玉,等.经内镜粘膜切除术诊断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价值[j].中国内镜杂志,):91-92.
摘自:   
更多关于“胃镜下粘膜切除术诊治高发区食管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相关文章
杂志约稿信息
& 雅安市网友
& 上海市网友
& 天津市网友
& 天津市网友
& 广西柳州网友
& 哈尔滨市网友
& 太原市网友
& 广西网友
& 广州网友
品牌杂志推荐
支持中国杂志产业发展,请购买、订阅纸质杂志,欢迎杂志社提供过刊、样刊及电子版。
全刊杂志赏析网 2015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内镜下切除治疗的发展与现状――王贵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内镜下切除治疗的发展与现状――王贵齐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内镜切除治疗,食管癌切除术,食管癌切除术费用,食管癌切除术术..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内镜切除治疗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胃镜下粘膜切除术诊治高发区食管早期癌和癌前病变 
作者单位:(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河南 安阳 455000)【摘要】&
目的:分析探讨胃镜下粘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在诊治食管早期癌和癌前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1月至2008年11月胃镜下行emr治疗的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碘染色后病变粘膜呈淡染区或不着色区患者67例,单纯活检病理发现早期癌6例,emr组织标本证实为癌者9例。单纯活检癌检出率8.95%,emr组织癌检出率13.34%;单纯活检病理与emr组织病理对照相符者46例,占70.15%,不相符者占29.85%。未发生大出血或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内镜随访1~35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emr操作简单、安全,在食管癌高发区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诊疗中值得推广。
【关键词】& 胃 镜; 粘膜切除术; 早期癌; 癌前病变
食管癌治疗的原则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积极开展食管癌前病变及早期癌内镜诊断与治疗,是其重要措施之一。随着内镜的普及和早诊技术的发展,食管癌的早期诊断率不断提高。同时,应用内镜下微创技术治疗早期食管病变,不仅能获得与传统外科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而且操作简单、安全、风险小,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代表了早期食管癌的诊治方向[1]。胃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是国外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诊治消化道扁平病灶的一项内镜新技术,我院地处食管癌高发区,通过对食管癌前病变及早期癌行粘膜切除术,临床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5年11月至2008年11月期间,有食管症状或内镜下见到食管可疑病变的患者,进行碘染色后病变粘膜呈淡染区或不着色区67例,男43例,女24例;年龄31~68岁(平均53.7岁)。
  1.2 方法:所有患者经olympus公司260型电子胃镜检查,发现病灶后用2%碘溶液染色,碘染色后病变粘膜呈淡染区或不着色区及其边缘粘膜不同部位取活检2~4块,并同时行emr。将活检组织及切除组织完整包埋切片检查,经2位资深病理专家会诊,确定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判断是否为完全切除,注意观察底部和切缘是否有肿瘤组织。患者禁食、补液、抑酸、止血、粘膜保护等。
  1.3 内镜随访:病理检查为良性肿瘤者半年内复查,癌及重度不典型增生者术后每3个月复查一次,并取活检,1年后每年复查一次。
  2 结 果
  2.1 单纯活检病理与胃镜下粘膜切除组织病理对照:碘染色后病变粘膜呈淡染区或不着色区患者67例,其中淡染区51例,病变不着色区16例。单纯活检病理发现早期癌6例,单纯活检病理未证实为癌者,emr组织标本证实为癌者3例。单纯活检癌检出率8.95%,emr组织癌检出率13.34%,emr组织癌检出率较单纯活检检出率显著增高。单纯活检病理与emr组织病理对照相符者46例,占70.15%,不相符者占29.85%,见表1。表1 单纯活检病理与胃镜下粘膜切除组织病理结果比较
  2.2 并发症及随访:经emr患者均未发生大出血或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有1例切除后出现少量渗血,通过喷洒去甲肾上腺素盐水,局部注射肾上腺素盐水治愈。1例患者因病理回示切缘见有肿瘤组织,后行食管癌根治手术。余病例患者内镜随访1~35个月(平均9个月),病例均未见复发。
  3 讨 论
  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中国是该病高发的国家,也是目前上食管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手术切除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但能进行根治的仅约1/3,术后五年生存率仅约25%[2]。尽管医生们通过扩大切除范围和/或与其他治疗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努力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效果均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食管癌患者就诊或确诊时多已属中、晚期。由此可见,决定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随着内镜设备和相关技术的迅速发展,使早期食管癌的检出率逐年提高。本组67例患者中单纯活检病理与胃镜下粘膜切除组织病理对照相符者46例,占70.15%,不相符者占29.85%。3个癌灶单纯活检病理未检出,其中2个诊断为重度不典型增生,1个诊断为轻、中度不典型增生,14例不相符病灶中11例活检病理诊断等级低,易造成临床处理错误。hull[3]总结了31个胃和10个食管emr,术前病理与术后病理不相符16个,为39%,14个术前病理诊断等级低,仅1个术前病理诊断等级高,shimizu[4]报道51例食管病灶术前病理为重度不典型增生,emr示19例(30%)为早期食管癌,可见活检病理诊断等级偏低,emr作为诊断有重要意义。
摘自:   
更多关于“胃镜下粘膜切除术诊治高发区食管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相关文章
杂志约稿信息
& 雅安市网友
& 上海市网友
& 天津市网友
& 天津市网友
& 广西柳州网友
& 哈尔滨市网友
& 太原市网友
& 广西网友
& 广州网友
品牌杂志推荐
支持中国杂志产业发展,请购买、订阅纸质杂志,欢迎杂志社提供过刊、样刊及电子版。
全刊杂志赏析网 2015& 内镜下分片黏膜切除术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
内镜下分片黏膜切除术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
摘 要:目的评价内镜下分片黏膜切除术(endoscopy piecemeal mucosal resection,EPMR)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治疗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2011年1月,应用
【题 名】内镜下分片黏膜切除术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
【作 者】夏芸 邹晓平 吕瑛 吴楠
【机 构】南京医科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消化内科 南京210029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南京分院消化内科 南京210015
【刊 名】《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2年 第3期 197-201页 共5页
【关键词】内镜下分片黏膜切除术 早期食管癌 癌前病变
【文 摘】目的评价内镜下分片黏膜切除术(endoscopy piecemeal mucosal resection,EPMR)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治疗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2011年1月,应用EPMR治疗110例111处病灶,病灶直径2~10 cm。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亚甲蓝溶液,病灶充分抬举后,使用透明帽法对病灶进行分片切除。结果上皮内瘤变92处,早期食管癌19处。完全切除96处(86.5%),不完全切除15处(13.5%)。出血率5.4%(6/111),穿孔率6.3%(7/111),不同病变直径、切除标本数量、病变环周范围的出血、穿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食管狭窄8例(7.2%),病变范围〉1/3周、标本≥5片的狭窄率更高[病变范围〉1/3周vs.≤1/3周:18.2%(6/33)vs.2.6%(2/78),χ2=6.283,P=0.012;标本≥5片vs.2~4片:15.8%(6/38)vs.2.7%(2/73),χ2=4.562,P=0.033]。110例随访6周~5年1个月,其中58例〉2年。17处病灶复发(15.3%)。不完全切除、病灶范围〉1/3周、标本≥5片的局部复发率更高[不完全切除vs.完全切除:40.0%(6/15)vs.11.5%(11/96),χ2=6.096,P=0.014;病变范围〉1/3周vs.≤1/3周:30.3%(10/33)vs.9.0%(7/78),χ2=8.134,P=0.004;标本≥5片vs.2~4片:28.9%(11/38)vs.8.2%(6/73),χ2=8.279,P=0.004]。结论 EPMR适用于食管癌前病变的治疗,对早期食管癌需进一步验证。
【下载地址】
本文导航:
内镜下分片黏膜切除术,早期食管癌,癌前病变
上一篇:暂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食管癌化疗方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