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我一吃饭就出汗是喜欢出汗?

健康咨询描述: 饭后或者吃东西後就会出汗,其实并没有感觉到热,满身满头都是汗,等一会会慢慢消失,另有近期血压有点高:170/103,心跳89
发病近期不到一周的时间,具体原因不详,请专家指导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今天刚去买了六味地黄丸,吃了两次.未见好转.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用什么药物可治疗大量出汗.

为您提供个性化孕育指导马上查看

您是:

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種生理功能,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汗液的量,色和气味发生改变,则可作为某些疾病的一种前兆,应引起重视.以下就是从传统中医学角度对一些常见絀汗现象的解释:

不是因为天气闷热服用发汗药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经常出汗称“自汗”.自汗多因肺气虚弱,卫阳不固,津液外泄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畏寒等阳气虚损的症状.多见于患有佝偻病的孩子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

入睡则汗出,醒后则汗止.盗汗多因阴虚而致,阴虚则阳亢,陰不御阳,津随液为汗,故常伴有五心烦热,失眠,口咽干燥等症状.常见于肺结核浸润期患者者.

即全身战栗后汗出,是热性病过程中正邪抗争的一种表现.如战汗后热退,脉静身凉,表示邪去正安,元气恢复,是一种好现象.若汗出后四肢厥冷,烦躁不安,表示正不胜邪,正气随着虚弱下去,则是危重症候.戰汗多见于各种传染病的初,中期.

指病情危重,正气衰弱,阳气欲脱时,汗淋漓不止,多伴有呼吸急促,四肢厥冷,脉象微弱,时有时无等危症,是阳气将绝の象,多见于心衰,虚脱的病人.

出汗仅限头部.多因上焦邪热,或中焦湿热郁蒸所致,多见于阳明热症和湿热症.若见于大病之后,或老年人气喘而头额汗出,则多为虚症.如重病末期突然额汗大出,是属虚阴上越,阴虚不能附阳,阴津随气而脱的危象.但小孩睡觉时也常常头部出汗,若无其他症状,则不屬病象.

俗称“半身汗”.它见于左侧或右侧,上半身或下半身.皆为风痰或风湿之邪阻滞经脉,或营卫不周,或气血不和所致.多见于风湿或偏瘫患者.若老人出偏汗可能为中风先兆.

指畏寒,肢冷而出汗.汗前并不发热,口不渴,常伴有精神不振,面色苍白,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脉迟沉,舌淡等寒症表现.多洇平素阳虚,卫气不足所致,也可因受惊吓引起.

此外,手心出汗往往是精神过于紧张;胸口出汗是思虑过度;经常稍一动就出汗者,不是过于肥胖就是體质过于虚弱;糖尿病人的汗微带芳香;肝硬化病人的汗带有一种特殊的肝腥味.

[功效] 润肺止汗,适用於肺热汗多.

[材料] 百合20克,粳米50克,白糖少许.

[用法] 將百合洗净与米同煮,待熟时加入白糖再煮10分钟,

【百合】甘,微寒.润肺止咳,宁心安神.

[功效] 固表止汗,用於表虚自汗.

[材料] 黄蓍2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用法] 将黄蓍煎汁,用汁煮米为粥,放入白糖调味温服.

【黄蓍】甘,微温.补气升阳,固表止汗.

[功效] 益气固表止汗.

适用于小儿夜间盗汗或白天睡著出汗等症.

[材料] 浮小麦15克,红糖适量.

[用法] 熬浮小麦汁100毫升,加红糖调味.

【浮小麦】甘,凉.入心经.止汗.

[材料] 浮小麦15克,山药15克,白糖少许.

[用法] 二药同煎取汁150毫升,加糖调味,

每服50毫升,早晚各服1次.

[功效] 补虚敛汗.主治病后虚弱而致的自汗或盗汗.

猪腰子1个,姜,葱,盐适量.

[用法] 将参,归切薄片,腰子去肾盂切碎,

与姜,葱,鹽同放于盆内,加水适量,煮烂食之.

【人参】甘,平.大补元气,补肺益脾,生津,安神.

【当归】甘,辛,温.补血,活血.

[功效] 滋阴止盗汗.

[用法] 将生地黄切碎与饴糖拌匀,放入鸡腹内蒸熟即成.

【生地黄】甘,寒.滋阴凉血.

补虚劳亏损,治消渴,中恶心腹痛.

[用法] 熬取二物汁液200毫升,加入糖调味频服,

补肾,明目镇心,久垺,好颜色,不老.

止腹胀消谷.黑豆加甘草,大解百药毒.

[功效] 主治小儿盗汗自汗,手足心热.

[用法] 将韭菜根加水适量,煎服.

【韭菜】味辛,微酸,温,涩.

归心,安伍脏六腑,除胃中热.

归肾壮阳,止泄精,暖腰膝,

治吐血,尿血,唾血,衄血.

充肺气.韭菜根治诸癣.

[功效] 多汗,自汗,盗汗等症.

[材料] 泥鳅90克,食油适量.

[用法] 用热水洗去泥鳅身上粘液,剖腹取内脏,

再用清水洗净,滤去水份,用适量油煎至焦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一吃饭就出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