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伴有血压高点粥样

奉俊敏1& 陈长兵1& 廖海星2& 李飞奉3& 庄雅如3& 陈艺文3&
吕何锦3& 黄美兴3& 戚佩谊3& 田作军1(通讯作者)
(1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广东广州& 510120)
(2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B超室& 广东广州& 510120)
(3广州医学院2010级检验系本科生& 广东广州& 510180)
【摘要】 目的 研究高血压的病程及分级与颈动脉斑块形成之间的临床关联。方法& 收集2005年6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检查颈动脉彩超的住院患者279例。先以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筛选影响颈动脉斑块积分的因素,再用析因设计双因素协方差分析比较高血压的不同病程及不同分级间颈动脉的斑块积分、斑块指数及内膜-中膜厚度(IMT)的大小。最后用单因素分析比较高血压不同病程、不同分级之间斑块的检出率。结果& 颈动脉有无斑块形成受age及SBP影响(OR age = 1.087, P age = 0.000; OR sbp = 1.036, P sbp = 0.000)。斑块的积分及指数的比较:高血压病程&5年的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病组(P&0.01),高血压病 Ⅲ 级组分别高于Ⅱ级(P&0.05)、Ⅰ级(P&0.05)及非高血压病组(P&0.01),余各分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非高血压病组的IMT明显低于高血压病组(P&0.01)。斑块的检出率:非高血压病组明显低于病程&5年(P&0.01)及&5年的高血压病组(P&0.01),亦低于高血压病Ⅰ级(P&0.05)、Ⅱ 级(P&0.01)、Ⅲ 级组(P&0.01)。结论& 本研究发现高血压的病程及最初分级均与颈动脉斑块形成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后者更密切,从而提示压力因素是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 高血压& 统计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5-03
&&&&&&&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比较集中的部分,与人类主要致死性疾病脑血管病及冠心病关系密切,对其病因及危险因素的研究有重要临床意义。高血压是其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但令临床医生困惑的是在临床情况下,高血压的病程及分级对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影响是怎样?在服用降压药的情况下高血压既往的分级诊断还有没有临床意义?本文立足于这种临床现实,收集临床资料对高血压患者的病程及分级与颈动脉斑块形成之间的关联性进行探讨。&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连续收集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B超室检查颈动脉彩超的所有住院患者279例,男130例,女149例;年龄(age)31~96岁,平均67.19&11.64岁。脑梗塞99例,冠心病51例,高血压心脏病71例。总胆固醇(TC)&5.2 mmol/L的134例,甘油三酯(TG)&1.7mmol/L的95例,高密度脂蛋白(HDL)&1.0 mmol/L206例,低密度脂蛋白(LDL)&2.6 mmol/L的195例。
&&&&&&& 1.2 分组 根据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将资料按有无高血压分为非高血压组(93例),高血压组(186例)。再将高血压组按病程分为:少于5年组(93例),大于5年组(93例);按分级诊断分为:1级(39例),2级(64例),3级(83例)。
&&&&&&& 1.3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值(intima-media thickness, IMT)及斑块的测量 运用荷兰PHILIPS iu 22 彩色超声诊断仪,高频探头,中间频率8 MHz。检测患者颈动脉的粥样硬化情况。检查方法:⑴ IMT的测量,患者取平卧位,沿血管走向做纵切扫查,检测双颈总动脉测量从管壁的内膜表面经中层到中层与外膜相移行处的距离,该距离称IMT。⑵ 斑块定义:二维超声测得局部IMT值& 1.3 mm,或比邻近部位厚0.50 mm。取两侧IMT的平均值为IMT值。
&&&&&&& 1.4 颈动脉斑块的评估 颈动脉斑块的积分用Crouse氏法计算[1]:不考虑各个斑块长度,分别将同侧颈动脉各个孤立性粥样硬化斑块的最大厚度进行相加,从而得到该侧颈动脉的斑块积分,双侧颈动脉斑块积分之和为其斑块总积分,简称斑块积分。斑块指数:无斑块为0级;一个小斑块,占管腔<30%为1级,中度斑块占管腔30~50%或多个小斑块为2级;一个大斑块占管腔50~80%,或多个斑块至少一个中度斑块为3级;占管腔>80%或多个斑块至少一个大斑块为4级。不排除颈外动脉,以双侧颈动脉斑块分级的总和为斑块指数。
&&&&&&& 1.5& 血压的取值& 测量入院后1周内每天早晨测量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除去第1天,取剩余6天的平均值作为SBP及DBP的值。
&&&&&&& 1.6 生化指标 入院后夜间禁食12h,次日早晨抽取空腹静脉血,采用BECKMAN- COULTER SYNCHRON 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四项指标:TC、TG、HDL和LDL。这四项指标在高血压组及非高血压组之间的差异经检验均无统计学意义。
&&&&&&& 1.7 统计分析 首先将资料分为颈动脉有无斑块两组行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筛选影响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因素;再评估颈动脉斑块的积分、指数及颈总动脉的IMT,以高血压的病程分组(高血压病程&5年的为1,&5年的为2,无高血压病的为0)及水平分组(高血压病1级的为1,2级的为2,3级的为3,无高血压病的为0)为双因素,以age为协变量,进行析因设计双因素协方差分析,比较各分组间斑块的积分、指数及IMT均数的大小;在高血压病的病程及分级与颈动脉的斑块积分、斑块指数及IMT之间行偏相关分析;再以单因素分析高血压的不同病程、不同分级及非高血压组之间的斑块检出率。数据因非正态故以中位素(四分位间距)M(Qn)表示。统计经SPSS11.0软件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2 结果
&&&&&&& 2.1 患者当前血压同既往的诊断分级之间的一致性分析& 按患者当前血压水平先对高血压患者每个分级中控制的情况进行分组(经服药后仍处在原分级的1,血压低于原分级的为0),再与患者原诊断分级之间行R&C表&2检验,结果:高血压患者各诊断分级中血压的控制率无统计学意义(&2 = 2.313,P = 0.315)(表1),提示临床上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理想。
&&&&&&& 2.2& 患者当前血压与颈动脉斑块形成之间关系的多因素分析 按颈动脉有无斑块将资料分为两组(有斑块者为1,无斑块者为0),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是否糖尿病、SBP、DBP、TC、GT、HDL、LDL之间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筛选影响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因素。结果:颈动脉有无斑块形成受age及SBP影响(OR age = 1.087, P age = 0.000; OR sbp = 1.036, P sbp = 0.000),血脂四项项指标均被排除。
&&&&&&& 2.3 高血压的不同病程、不同分级及非高血压组之间颈动脉的斑块积分、斑块指数及IMT的比较 因数据非正态,经多种方法行数据转换仍不能达到正态,且有age为协变量,将斑块积分、斑块指数及IMT转换为4个等级后行有序分类Logistic回归,可能因资料例数相对较少分组相对较多,仍无法完成对数据的分析,故本研究对斑块的积分、指数及IMT分别取秩次,以患者的age为协变量,以高血压病的病程分组及水平分组为双因素进行析因设计双因素协方差分析。结果:斑块的积分及指数,高血压病程&5年的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病组(P&0.01),病程&5年与&5年的分组间及病程&5年与非高血压病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Ⅲ级组分别高于Ⅱ级(P&0.05)、Ⅰ级(P&0.05)及非高血压组(P&0.01),但非高血压组与高血压Ⅰ级、Ⅱ级三者之间及高血压病Ⅰ、Ⅱ级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关于IMT,高血压病程&5年及&5年的分组与非高血压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病程&5年及&5年的分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Ⅰ、Ⅱ、Ⅲ 级组与非高血压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高血压病Ⅰ、Ⅱ、Ⅲ 级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高血压的病程分组及水平分组之间的交互作用未达统计学差异。(见表2、3)
&&&&&&& 2.4 高血压的病程及分级与颈动脉的斑块积分、斑块指数及IMT的相关性分析 以年龄为控制变量,对高血压的病程及分级与颈动脉的斑块积分、斑块指数及IMT之间行偏相关分析。结果:高血压的病程分组与斑块的积分、指数分别呈正相关(r=0.165, P=0.006; r=0.183, P=0.002),与IMT无相关性;高血压病的水平分组与斑块的积分、指数及IMT均呈正相关(r=0.166, P=0.006; r=0.197, P=0.001; r=0.153, P=0.011)。
&&&&&&& 2.5 高血压的不同病程、不同分级及非高血压组之间斑块检出率的单因素分析 将资料按颈动脉有无斑块分为2组与高血压的病程、分级及非高血压组之间行单因素分析。结果:经&2检验,非高血压组斑块的检出率分别低于病程&5年(P&0.01)及&5年的高血压病组(P&0.01),高血压病程&5年及&5年的分组间检出率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非高血压病组斑块的检出率分别低于高血压病Ⅰ级(P&0.05)、Ⅱ级(P&0.01)、Ⅲ级(P&0.01),高血压病Ⅲ级的检出率分别高于Ⅰ级(P&0.05)、Ⅱ级(P&0.05)。但Ⅰ、Ⅱ级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4、5)
&&&&&&& 1)与非高血压病相比, P & 0.01&&&&&&&&&&
&&&&&&& 2)与高血压1、2级相比, P & 0.05
&&&&&&& 1) 与非高血压组相比P&0.01&&
&&&&&&& 2) 与非高血压组相比P&0.05&
&&&&&&& 3) 与高血压1、2级相比 P&0.05
&&&&&&& 3 讨论
&&&&&&& 颈动脉粥样硬化象全身动脉粥样硬化一样是多病因疾病。常见的危险因素有年龄、抽烟、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等。国外有研究发现age及SBP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作用大于高胆固醇及糖尿病[2]。由于年龄是不可干预的因素,故深入探讨高血压对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有重要临床意义。
&&&&&&& 在本研究中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发现年龄和收缩压是影响颈动脉斑块形成的主要因素;再以年龄为控制变量,经偏相关分析发现高血压的病程及分级均与颈动脉斑块的积分及指数呈正相关。斑块检出率在非高血压病组、高血压病程&5年及&5年的分组中逐渐增高,在非高血压病组、高血压病Ⅰ、Ⅱ、Ⅲ 级的分组中亦逐渐增高,且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IMT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病患者。提示高血压是在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国内亦有研究发现:在相同年龄段高血压组的发病率高于健康组,而且高血压组多发斑块的发生率为66.14%,明显高于健康人的7.82%[3],斑块的检出率与高血压的病程呈正相关,在病史5年、10年、15年及15年以上的高血压患者中逐渐增高[4],与本文研究结果相一致。我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对北京景山地区1198例自然人群调研的结果发现:颈总动脉IMT随着血压水平升高或病程的延长呈明显上升趋势;斑块的检出率随血压水平的升高或病程的延长而增加[5]。国外Hashimoto等研究进一步发现收缩压和斑块的积分及每年斑块数量的改变呈正相关[6]。在本研究中,以患者的年龄为协变量,以高血压病的病程及分级为双因素的方差分析中进一步发现高血压病程&5年组颈动脉斑块的积分及指数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高血压Ⅲ级组斑块的积分及指数分别高于Ⅱ级、Ⅰ级及非高血压组。高血压病程&5年及&5年的分组间斑块的积分及指数仅显出增高的趋势未达统计学差异,但高血压病Ⅲ级患者斑块的积分及指数分别高于Ⅱ级及Ⅰ级的患者。上述研究均表明高血压的病程越长,分级越高,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的程度越严重,且与高血压的分级相关性更密切。结合血流动力学因素,从本研究的结果可进一步分析,高血压分级越高,由血流造成的对血管内壁的压力就越大,压力越大,对血管内皮造成的损伤就越严重,血管内皮的损伤越严重,斑块的形成就越多,特别是在血管的分叉部位;在同样的压力下,高血压的病程越长,血管内皮的损伤也越严重,斑块的形成也更多。综合高血压的病程及分级两方面的研究结果:本研究可以得出压力因素是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的主要原因。
&&&&&&& 本研究中颈总动脉IMT值在高血压病组同非高血压病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高血压病程&5年组与&5年组间及高血压的各分级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国内外学者报道不符,这主要是因为本文的研究方案同其它研究不同。以前有关高血压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多是在限定降压药的条件之下进行,取得了许多成果。但在临床上,高血压患者都在服用降压药,且服用药物的种类繁多、剂量不一,这些患者不可能停药。因此本研究可能存在各病程分组及分级之间血压控制情况的不均衡性,这可能对IMT的统计结果有影响。但本研究连续收集本院查颈动脉彩超的患者,对病例没有进行人为的筛选,所以具有临床代表性,能够反映出临床的实际情况,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1]& Crouse JR, Grobbee DE, O'Leary DH, et al.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in low-risk individuals with asymptomatic atherosclerosis: baseline data from the METEOR study. Curr Med Res Opin, ): 641 - 648.
[2]& Cant&-Brito C, Rodr&guez-Salda?a J, Reynoso-Marenco MT, et al.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and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detected by ultrasonography[S]. Salud Publica Mex, ): 452 - 459.
[3]& 穆玉明,吴伟春,韩伟,等.不同类型高血压患者颈部动脉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特征的超声研究.中国超声医学杂志,):761&764.
[4]& 庞超,冯天平,高栓杰. 颈动脉超声检查在高血压病诊治中的意义. 高血压杂志,): 657 & 8.
[5]& 吕敏, 师绿江, 史平, 等. 中老年自然人群中高血压和亚临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联研究.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841 & 844.
[6]& Hashimoto H, Kitagawa K, Hougaku H,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reactive protein and progression of early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in hypertensive subjects. Stroke, ): 1625 - 30.
基金项目:广东省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计划项目(粤科函社字[号)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网络读者服务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H型高血压的相关性分析.pdf41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学校代码:10114
分 类 号:R743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H型
高血压的相关性分析
研 究 生:刘 波
指导教师:刘瑞珍 主任医师、教授
专业名称:神经病学
研究方向:脑血管病与免疫
学位类型:专业学位
所在学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二零一三年五月十八日
分类号:R743
单位代码:10114
号:座机电话号码6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
H型高血压的相关性分析
Clinicalanalysisofacutecerebralinfarctionpatientswith
carotidatherosclerosisplaqueandHtypehypertension
生: 刘 波
师: 刘瑞珍
主任医师、教授
申请学位门类级别: 医学硕士
称: 神经病学
向: 脑血管病与免疫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二零一三年五月十八日
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系在导师指导下本人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文
中任何引用他人的成果,均已做出明确标注或得到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摘要:目的 探讨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对劲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寻找新的冠心病防治方法。方法 入选H型高血压患者122例分为" />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叶酸治疗高血压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观察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目的 探讨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对劲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寻找新的冠心病防治方法。方法 入选H型高血压患者122例分为两组1组给予常规治疗,2组在1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叶酸5mg,3次/日 口服。分别于入选时6、12、18个月时化验血HCY,做颈动脉超声检查作好记录,并记录冠心病急性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2组治疗后6、12、18个月血HCY显著降低,P<0.01;两组治疗后同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1组不稳定斑块率呈上升趋势,2组不稳定斑块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6个月不稳定斑块率比较p<0.05,12、 18个月时比较差异更加显著P<0.01;2组冠心病急性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1组。结论叶酸可降低血HCY,减缓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稳定斑块,延缓减少冠心病的发生。使H型高血压人群获益,可以用做防治冠心病的方法之一。 中国论文网 /1/view-4307961.htm  关键词:叶酸 高血压 颈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   高血压病颈动脉粥样硬化在临床工作中是常见病,近年来有研究发现,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1】。本研究旨在探讨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对劲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入选H型高血压患者122例,所有患者符合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病诊断标准,血HCY>15mol/l。其中男88例,女34例,年龄30-70岁,平均55.6+14.8岁,将入选患者分为两组,1组62例,男45例,女17例,平均年龄为56.1+13.9岁;2组60例,男43例,女17例,平均年龄为55.8+14.2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吸烟史、血脂、血糖水平等方面无明显差异。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选后测血HCY,做颈动脉超声检查,超声检查由专人操作,检查部位包括双侧颈总动脉及其分叉部,颈内颈外动脉。首先自颈动脉起始处做纵向扫描,依次显示颈总动脉及其分叉部,颈内颈外动脉,尽可能扫到颈动脉最高位置,然后探头转90°,沿血管走行做横向扫描,观察有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局部内膜-中膜厚度>1.2mm即为斑块【2】).根据斑块影像学特点将其分为不稳定斑块(低回声和不匀质回声斑块)稳定斑块(强回声斑块),不稳定斑块率=不稳定斑块/斑块总数。1组给予戒烟、控制饮食、调整生活方式、控制血糖、血脂及降压药物,2组在1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叶酸5mg,3次/日 口服。随访24个月予6、12、18个月时化验血HCY,做颈动脉超声检查作好记录,并记录冠心病急性事件(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发生情况。两组在降压药物的应用及随访期间血压控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 两组治疗前血HCY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组治疗后血HCY无明显变化P>0.05;2组治疗后6、12、18个月血HCY显著降低,P<0.01;两组治疗后同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两组入选时比较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P0.05;组间比较△△P<0.01   3.2两组治疗前不稳定斑块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1组不稳定斑块率呈上升趋势,2组不稳定斑块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6个月不稳定斑块率比较   p<0.05,12、 18个月时比较差异更加显著P<0.01。见表2   两组治疗前比较P>0.05;同组不同疗程比较*p<0.05;组间比较△p<0.05 △△p<0.01   3.3冠心病急性事件(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发生情况比较,入选时、6、12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4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血清HCY水平与动脉硬化有关,其促进动脉硬化机制可能为:(1)直接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引起内皮细胞损伤破坏血管壁弹力层和胶原纤维,脂肪、糖、蛋白代谢紊乱;(2)促进血栓调节因子的表达,激活蛋白C和凝血因子Ⅻ、Ⅴ,血小板内前列腺素合成增加,从而促进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导致血栓形成。(3)促进脂质沉积于动脉壁,泡沫细胞增加,还可改变动脉壁糖蛋白分子纤维结构,同时加快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促进斑块形成。叶酸是影响血HCY水平的重要辅因子之一,缺乏叶酸可使血HCY水平升高。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叶酸干预治疗血HCY明显下降,但到12、18个月时下降不显著,提示长期服用叶酸治疗,血HCY降到正常水平不再进一步降低。而颈动脉超声不稳定斑块率随着叶酸治疗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时间越长下降越明显。   自1976年Wilchen【3】发现高HCY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并首次提出高HCY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以来,相继有研究表明高HCY血症与心脑血管疾病存在相关性【4】,可独立于血压水平预测心脑血管事件【5】。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着共同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和危险因素。临床医生通过口服叶酸降低血HCY,从而减缓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稳定斑块,降低不稳定斑块发生率,从而延缓减少冠心病的发生。从本研究结果看服用叶酸时间越长,血HCY保持低水平时间越长冠心病急性突发事件发生率越低。从而得出结论;口服叶酸来控制血HCY经济、简便、效果显著,可使H型高血压人群获益,可以用做防治冠心病的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张鹏飞,张运,张梅等颈动脉粥样斑块应变及应变率分布的初步探讨,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3-576.   [2]胡大一 徐希平. 有效控制"H 型"高血压—预防卒中的新思路. 中华内科杂志 6-77.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您的位置: &
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杨艳辉 整理
来源:医学论坛网
此文章来源于
  近日,北京市羊坊店医院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探讨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研究指出,年龄、脉压,高尿酸血症、LP(a)是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因素。该文发表在2014年第01期《&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上。
  应用颈动脉超声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选择高血压组168例,高血压颈动脉正常组58例,两组均测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检查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及尿酸(UA)。
  两组在年龄、舒张压、脉压、糖尿病患病率、血尿酸、L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脉压、尿酸、LP(a)与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密切相关(t值分别为5.47,4.32,3.32,3.64,P&0.01)。
  相关链接:
,高血压病,颈动脉斑块,危险因素
推荐名医专家
职称: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科室:
职称: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科室:
职称: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科室:
职称:医院: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科室:
职称:医院:卫生部北京医院科室:
用户名:&&
&新闻阅读排行榜
战略合作伙伴
广告条款 |
copyright(C)中国医学论坛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
*我要反馈:
姓&&&&名:
邮&&&&箱:【论文】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最大最早的专业内容网站
评价文档:
&购买后可评价
&&&#165;1.00
&&&#165;3.00
&&&#165;3.00
&&&#165;3.00
&&&#165;3.00
&&&#165;3.00
&&&#165;1.00
&&&#165;1.00
&&&#165;2.00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同期刊文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颈动脉粥样斑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