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房缺时肺充血回到左心房增大的血应该多

【即时求助】先心病室缺、房缺的体征? - 心血管内科讨论版 - 爱爱医医学论坛
查看: 1171|回复: 3
【即时求助】先心病室缺、房缺的体征?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先心病室缺、房缺的视、触、扣、听,请问哪位知道?
谢谢啦。。。
:):P:handshake
阅读权限100
先天性心血管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随着心脏诊断方法及外科手术治疗技术的进展,目前绝大多数先天性心血管病均能获得明确的诊断和手术矫正治疗,预后较前有明显的改观。
由于胎儿心脏在发育过程中受到干扰,使部分发育停顿或缺陷,以及部分该退化者未能完全退化所致。
一、胎儿周围环境因素 妊娠早期子宫内病毒感染,以风疹病毒感染后多见,常引起动脉导管未闭及肺动脉口狭窄,其次为柯萨奇病毒感染(Coxsakie
)可引起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此外羊膜病变,胎儿周围机械压迫,母体营养障碍,维生素缺乏及代谢病,母体用细胞毒类药物或较长时间放射线照射,均可能与本病发生有关。
二、遗传因素  5%先心病患者发生于同一家族,其病种相同或近似,可能由于基因异常或染色体畸变所致。
高原地区动脉导管未闭及房间隔缺损发病率较高,发生可能与缺氧有关。有些先心病有性别倾向性。
根据血液动力学结合病理生理变化,可发为三类:
一、无分流类
左、右两侧无分流,无紫绀,如肺动脉口狭窄,主动脉狭窄,主动脉缩窄,原发性肺动脉扩张,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或右位心等。
二、左至右分流类
在左、右心腔或主、肺动脉间有异常通道,左侧压力高于右侧,左侧动脉血通过异常通道进入右侧静脉血中---左向右分流,如心房间隔缺损,心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主肺动脉隔缺损,部分肺静脉畸形引流,瓦氏(Valsalva)窦动脉瘤破入右心。一般无紫绀,若在晚期发生肺动脉高压,有双向或右到左分流时,则出现紫绀,又叫晚期紫绀型。
三、右至左分流类 右心腔或肺动脉内压力异常增高,血流通过异常通道流入左心腔或主动脉。一般出生后不久即有紫绀,如法乐氏四联症,法乐氏三联症,三尖瓣闭锁,永存动脉干,大血管借位,艾森曼格氏综合征(Eisenmenger's syndrome)等。
常见典型先心病、通过症状、体征、心电图,X-线和超声心动图即可作出诊断,并能估计其血液动力学改变,病变程度及范围,以定治疗方案。对合并其他畸形、复杂先心病,可结合心导管或心血管造影等检查,了解其异常病变程度,类型及范围,综合分析,作出明确的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
一般取决于畸形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适合手术矫正者的手术时机及术前心功能状况,有无合并症而定。无分流类或者左到右分流类,轻者无症状、心电图和X-线无异常者,以及中,重度均可通过手术矫正,预后较佳,若已产生严重肺动脉高压双向分流则预后较差,右至左分流或复合畸形者,病情较重者,应争取早日手术。轻者可选择手术时机,以10岁左右为佳。
先天性心脏血管病中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和法乐氏四联症较易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影响预后,需注意防治。
心房间隔缺损
(Atrial Septal Defect)
先心病中最常见,占先心病总数的20-25%,女性较多见。
按胚胎发育及病理解剖部位不同,分为三型:
一、继发孔未闭
最多见。缺损部位距房室瓣较远。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原发房间隔吸收过多或继发房间隔发育障碍,二者不能融合。根据继发孔存在部位又分为四型:①中央型:最常见。②下腔型(低位);位置低,与下腔静脉入口无明显分界。③上腔型(高位):位于上腔静脉开口的下方;常伴有右肺静脉畸形,引流入右心房或上腔静脉。④混合型:高位与低位缺损同时存在。
二、原发孔未闭  约占5-10%,缺损大,由于原发房间隔过早停止增长,不与心内膜垫融合,遗留裂孔。又分为①单纯型;缺损下缘有完全心内膜垫,二尖瓣三瓣叶无裂隙。②部分房室通道:是原发孔未闭最常见的一种,在原发孔下缘即室间隔上部,二尖瓣三尖瓣依附之处。常并发二尖瓣大瓣分裂,造成二尖瓣关闭不全,使左室心室血流与左、右心房交通。③完全性房室通道:除部分房室通道外,尚有三尖瓣隔瓣分裂,使二、三尖瓣隔瓣形成前后两个共同瓣,其下为室间隔上部缺损。
三、共同心房 原发及继发房间隔不发育,形成单个心房腔。
四、卵园孔未闭 在正常人中有20-25%原发与继发房间隔未完全融合而致卵园孔未闭。一般不引起心房间分流。
本病常合并其他先天性畸形,如部分肺静脉畸形引流,畸形左上腔静脉,二尖瓣狭窄(Lutembacher综合征),肺动脉瓣狭窄(法乐氏三联症),室间隔缺损,三尖瓣下移等。
正常时,婴幼儿右心房、室壁较成人厚,顺应性差,随年龄增长,左心房压力高于右心房。血流由左心房经房间隔缺损口流入右心房,因此,三尖瓣口右心室和肺循环血流量增多,右心室舒张期负荷增加,早期肺小动脉痉挛形成动力性肺动脉高压,随病程推移,肺小动脉硬化,血管管腔变小,肺动脉高压加重,形成阻塞性肺动脉高压,出现右心室和右心房肥厚与扩张。肺动脉高压晚期出现右心衰竭,右心房压高于左心房,可出现双向分流或右至左分流,紫绀出现,通称艾森曼格氏综合征,左至右分流量大小与缺损大小和左、右心房间压差成正比。
一、症状 与缺损大小、有无合并其他畸形有关。若为单纯型且缺损小,常无症状。缺损大者多数病例由于肺充血而有劳累后胸闷、气急、乏力。婴幼儿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原发孔缺损或共同心房症状出现早且严重,进展快。
缺损大者可影响发育、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向左移位呈抬举性搏动。心界向左扩大,胸骨左缘Ⅱ-Ⅲ肋间有2-3级柔和吹风样收缩期杂音,不伴细震颤,三尖瓣区有短促舒张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及有固定性分裂。若已有肺动脉高压,部分病人有肺动脉喷射音及肺动脉瓣区有因肺动脉瓣相对性关闭不全的舒张早期泼水样杂音(Graham Steell)。若为原发孔缺损,在心尖部可听到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一、X线 肺血管影增多,肺动脉干凸出且搏动增强,右心房、右心室增大,主动脉结缩小,原发孔缺损可有左心室增大。
二、心电图 常合并不完全性或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右心室肥厚。
三、超声心动图 肺动脉增宽,右心房、右心室增大,房间隔连续中断。声学造影可见有异常分流。超声多普勒;于房间隔右侧可测到收缩期左至右分流频谱。
四、心导管检查 右心导管发现右心房血氧含量高于上腔静脉1.9%容积,70%病例心导管可通过缺损口由右心房进入左心房。通过右心导管可测量各个部位压力及计算分流量。
如疑有原发孔缺损,肺动脉口狭窄,肺静脉畸形引流等异常,可考虑作心血管造影。
诊断及鉴别诊断
典型者依据X-线,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和心导管检查可以作出诊断,但需注意与下列各病鉴别。
一、室间隔缺损 X-线、心电图与原发孔缺损类似,但室间隔缺损在胸骨左缘Ⅲ-Ⅳ肋间有粗糙收缩杂音,伴有细震颤,心导管检查也有助于鉴别。
二、轻型肺动脉瓣狭窄 需与继发孔缺损鉴别。肺动脉瓣狭窄X-线示肺血管稀少,右心导管于右心房右缘进入异位肺动脉。
三、部分肺静脉畸形引流入右心房 X-线、胸片或断层片有异常静脉阴影,右心导管示导管于右心房右缘进入导位肺动脉。
四、原发性肺动脉扩张 肺动脉扩张在肺动脉瓣区有收缩期喷射音,心电图无异常,X-线显示肺动脉干扩张,但无肺充血,心导管检查无分流。
五、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体征及心电图类似房间隔缺损。X-线见右心房、右心室增大,肺动脉及肺动脉干扩张,但远端肺动脉变细变小,肺野外侧清晰,心导管检查有肺动脉压升高而无异常分流。
凡X-线与心电图有异常,右心导管检查计算分流量已达肺循环血流量40%以上,临床上已有明显症状者,有条件者应尽早施行手术。年龄以5-10岁为理想。已有肺动脉高压伴双向分流或左至右分流者不宜手术。
室间隔缺损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约为先心病总数20%,可单独存在,也可与其他畸形并存。
根据缺损的位置,可分为五型:
一、室上嵴上缺损 位于右心室流出道,室上嵴上方和主、肺动脉瓣之下,少数病例合并主、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二、室上嵴下缺损 位于室间隔膜部,此型最多见,约占60-70%。
三、隔瓣后缺损 位于右心室流入道,三尖瓣隔瓣后方,约占20%。
四、肌部缺损 位于心尖部,为肌小梁缺损,收缩期时间隔心肌收缩使缺损变小,所以左向右分流量小。
五、共同心室 室间隔膜部及肌部均未发育,或为多个缺损,较少见。
室间隔缺损,缺损在0.1~3cm
间,位于膜部者则较大,肌部者则较小,后者又称Roger氏病。缺损若<0.5cm则分流量较小,多无临床症状。缺损小者以右室增大为主,缺损大者左心室较右心室增大明显。
在心室水平产生左至右的分流,分流量多少取决于缺损大小。缺损大者,肺循环血流量明显增多,流入左心房、室后,在心室水平通过缺损口又流入右心室,进入肺循环,因而左、右心室负荷增加,左、右心室增大,肺循环血流量增多导致肺动脉压增加,右心室收缩期负荷也增加,最终进入阻塞性肺动脉高压期,可出现双向或右至左分流。
一、症状 缺损小,可无症状。缺损大者,症状出现早且明显,以致影响发育。有心悸气喘、乏力和易肺部感染。严重时可发生心力衰竭。有明显肺动脉高压时,可出现紫绀,本病易罹患感染性心内膜炎。
二、体征 心尖搏动增强并向左下移位,心界向左下扩大,典型体征为胸骨左缘Ⅲ-Ⅳ肋间有4-5级粗糙收缩期杂音,向心前区传导,伴收缩期细震颤。若分流量大时,心尖部可有功能性舒张期杂音。肺动脉瓣第二音亢进及分裂。严重的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区有相对性肺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舒张期杂音,原间隔缺损的收缩期杂音可减弱或消失。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缺损小者心影多无改变。缺损中度大时,心影有不同程度增大,以右心室为主。缺损大者,左、右心室均增大,肺动脉干凸出,肺血管影增强,严重肺动脉高压时,肺野外侧带反而清晰。
二、心电图 缺损小者心电图无异常。缺损中度大以上者,示右心室或左、右心室肥大。
三、超声心动图 左心房、左、右心室内径增大,室间隔回音有连续中断,多普勒超声:由缺损右室面向缺孔和左室面追踪可深测到最大湍流。
四、心导管检查 右心室水平血氧含量高于右心房0.9%容积以上,偶而导管可通过缺损到达左心室。依分流量的多少,肺动脉或右心室压力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根据典型体征,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心导管等检查可以确诊,但需注意当本病合并有动脉导管未闭时,后者的杂音往往被室间隔缺损的响亮杂音所掩盖,而易于漏诊,或者室间隔为瓣下型缺损时,由于左至右分流的血液直接流入肺动脉,致肺动脉血氧含量高于右心室,易于误诊为动脉导管未闭。故必要时可作升主动脉造影明确诊断。
一、房间隔缺损原发孔未闭型 见房间隔缺损节。
二、肺动脉口狭窄 肺动脉口狭窄病人肺动脉区第二音正常或减低,X-线示肺血管影稀少,右心导管检查无分流,右心室与肺动脉间有收缩期压力阶差。
三、梗阻性肥厚型心 梗阻性心肌病杂音为喷射性,响亮随体位及呼吸而改变,X线示肺动脉干不凸出,肺血管影不多。
四、室上嵴上型室间隔缺损位于主动脉瓣下,使主动脉瓣失去支持而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需注意与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窦瘤破入右心、主肺动脉缺损鉴别。右心导管检查示右心室水平有分流,升主动脉造影示左心室有造影剂返流,右心室提前显影。
一、内科治疗 主要防治感染性心内膜炎,肺部感染和心力衰竭。
二、外科治疗 直视下行缺损修补术,缺损小,X-线与心电图正常者不需手术,若有/或无肺动脉高压,以左至右分流为主,手术效果最佳,以4-10岁为宜,若症状出现早或有心力衰竭,也可在婴幼儿期手术,显著肺动脉高压,有双向或右至左分流为主者,不宜手术。
动脉导管未闭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较多见,占先心病总数15%,女性多见。
婴儿出生后10-15小时,动脉导管即开始功能性闭合。生后2个月至1岁,绝大多数已闭。1岁以后仍未闭塞者即为动脉导管未闭。
未闭动脉导管位于肺动脉干和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的降主动脉外,长度在0.2cm~3cm间,未闭动脉导管可呈管型、窗型或漏斗型。本病也可合并其它畸形,如肺动脉口狭窄,主动脉缩窄,房室间隔缺损,大血管错位等。
由于主动脉压高于肺动脉压,故在全心动周期有持续的左至右分流,肺循环血流量增多,肺动脉及其分支扩大,回流到左心房及左心室的血流也相应增加,左心房、室舒张期负荷增加,升主动脉扩张。分流量的大小取决于未闭动脉导管腔的粗细及主-肺动脉间的压力阶差。大量左至右分流,可引起肺动脉高压,晚期,若已有阻塞性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压接近或超过主动脉压,则分流减少,停止或出现右至左的分流,并出现右心室肥厚,紫绀和杵状指(趾)。因分流水平在降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的远侧,紫绀以下肢为明显,左到右分流在主动脉水平,主动脉舒张压降低,出现脉压增大等一系列周围血管体征。
一、症状 分流量小,常无症状。中度分流量以上,有劳累后心悸,气喘,乏力和咳嗽。少数病例有发育障碍,易并发呼吸道感染和感染性心内膜炎,晚期可发生心力衰竭,如已发生阻塞性肺动脉高压,则出现呼吸困难且日渐加重,紫绀等。
二、体征 心尖搏动增强并向左下移位,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胸骨左缘第Ⅱ肋间偏外侧有响亮的连续性杂音。向左上颈背部传导。伴有收缩期或连续性细震颤。出现肺动脉高压后,可能仅听到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第二音亢进及分裂,肺动脉瓣可有相对性关闭不全的舒张期杂音。分流量较大时,由于通过二尖瓣口血流增多。增速,心尖部有短促的舒张中期杂音。可有周围血管体征,包括:颈动脉搏动增强,脉压加大,水冲脉,毛细血管搏动。枪击音和杜氏征等。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轻型可正常。分流量大者,肺血管影增多,肺动脉干凸起,搏动增强。左心房、左、右心室增大、主动脉扩张。
二、心电图 中度分流者有左心室肥厚,较大分流者有左、右心室肥厚,左心房肥大。
三、超声心动图 左心房、左心室增大,主动脉增宽,并可显示未闭动脉导管管径与长度。多普勒超声可于主、肺动脉远端测出收缩与舒张期湍流频谱。
四、心导管检查 肺动脉平均血氧含量高于右心室0.5%容积以上。肺动脉高压有不同程度增高,有时心导管可自肺动脉通过未闭动脉导管进入降主动脉。必要时作主动脉造影,可见主动脉与肺动脉同时显影,并能明确未闭导管位置、形态及大小。
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典型杂音,X-线与心电图常可作出诊断。超声心动图及右心导管检查能进一步明确畸形部位、形态及大小。但需注意与其他能引起连续性杂音的疾病进行鉴别。
一、主、肺动脉隔缺损 与动脉导管未闭有类似的杂音性质和血液动力学改变。主肺动脉隔缺损的杂音位置偏低,患者易较早出现肺动脉高压,主动脉造影见主动脉后壁有造影剂通过,超声波检查也有助于鉴别。
二、主动脉窦瘤破入右心 本病突然发病,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咳嗽等。病程进展较快。右心导管检查可发现破入处血氧含量高,升主动脉造影见主动脉窦影模糊,主动脉、左心室(或房)与肺动脉同时显影。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室内径增大,二尖瓣活动速度增快辐度增大、主动脉前壁于舒张早期向右室流出道膨出,肺动脉,右心室及左心房内径增大,若窦瘤破裂可见异常分流。
三、室间隔缺损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见室间隔缺损的鉴别诊断。
一、内科治疗
防治感染性心内膜炎,呼吸道感染及心力衰竭。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可用消炎痛0.2~03mg/kg
或阿斯匹林20mg/kg,每日4次口服,以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使导管闭合,对肺动脉高压的较大儿童或成人,可经导管注入填塞剂或闭合剂以阻断分流。
二、外科治疗 手术结扎与切断缝合手术。理想年龄为4-15岁,若病情进展快或反复呼吸道感染,心力衰竭。难以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也应争取早日手术。
肺动脉口狭窄
(Pulmonry stenosis)
系指肺动脉出口处狭窄,造成右心室排血受阻,包括肺动脉瓣狭窄,右心室漏斗部狭窄及肺动脉瓣上、肺动脉主干及分支狭窄,本病在先心病中较常见,男女性发病率相似。
一、瓣膜型肺动脉口狭窄 最多见,三个瓣叶融合成园锥状,中心留有2-4mm直径小孔,部分病例只有二叶,肺动脉干有狭窄后扩张。
二、右心室漏斗部狭窄 整个漏斗部肌肉增厚,形成长而狭的通道,也可为肌肉隔膜型,呈环状狭窄,造成第三心室,若同时有瓣膜型狭窄称混合型狭窄。
三、肺动脉狭窄 可累及肺总动脉干的一部分或全部,亦可伸展到左、右分支,常有狭窄段前后扩张。
肺动脉出口狭窄,使右心室排血受阻,右心室收缩期负荷增加,右心室压力增高,肺动脉压力正常或减低,狭窄前后有收缩期压力阶差,日久可引起右心室肥厚,以至右心衰竭。
一、症状 轻度狭窄者,一般无症状,中度以上狭窄者,可有劳累后气喘,乏力,心悸以及昏厥。晚期可有右心衰竭。
若同时伴有心房间隔缺损或卵园孔未闭时,出现右到左分流,也叫法乐氏三联症,有紫绀杵状指(趾)。
二、体征 重度狭窄者,发育较差。心前区隆起,心浊音界扩大明显,胸骨左缘第Ⅱ肋间有4-5级粗糙收缩期杂音。向左腋下,锁骨下及左肩背部传导。漏斗部狭窄的杂音最响,部位偏低,杂音响度与狭窄程度有关,伴有收缩期细震颤。肺动脉瓣第二音减弱或消失。轻、中度狭窄者在肺动脉瓣区可听到收缩期喷射音。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轻型病例无异常发现。中、重度狭窄者,肺血管影稀少,肺野清晰,伴右心室,右心房增大。瓣膜型狭窄有肺动脉干凸出,漏斗部狭窄和混合型狭窄有肺动脉段凹陷。
二、心电图 心电图变化与右心室压力相关,中,重度狭窄者,有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右心室肥大及劳损,部分病例有右心房肥大。
三、超声心动图 右心室、右心房增大。可了解肺动脉瓣狭窄的性质,部位及程度。多普勒超声于肺动脉内可检出收缩期湍流频谱。
四、心导管检查 右心室压力增高,右心室与肺动脉间有收缩期压力阶差,正常情况下压力阶差应小于1.33kpa(10mmHg)。轻度狭窄压力阶差增大但小于5.33kpa(40mmHg),中度狭窄时压力阶差为5.33~13.3kpa(40-100mmHg),重度狭窄时压力阶差超过13.3kpa(100mmHg)。由肺动脉到右心室连续记录压力曲线,可确定狭窄的类型。
五、心血管造影 发现右心室与肺动脉排空时间延长,可显示右心室、肺动脉瓣、肺动脉及其分支狭窄的形态、范围与程度,有助于确定手术方案。
诊断及鉴别诊断
一般根据体征、X-线和心电图即可作出诊断,心导管检查和右心造影可进一步显示右心室、肺动脉瓣和肺动脉的病理解剖改变。需注意与下列疾病鉴别。
一、房间隔缺损 见心房间隔缺损节。
二、室间隔缺损 见心室间隔缺损节。
三、原发性肺动脉扩张 与轻型肺动脉瓣狭窄类似,但原发性肺动脉扩张收缩期杂音轻柔无细震颤,肺
你的发言非常精彩, .
阅读权限100
.cn/manual/section_19/19-261/2.html
谢谢啦,很详细哦。。。
Powered by第五章&& 循环系统
一、单选题(每题仅有一个最佳答案)
1、心脏右前斜位片主要观察(&&& )
A、左心房、肺动脉主干和右心室&&&&&&&&&&&&& B、左心室、主动脉弓的全貌
C、右心房、主动脉&&&&&&&&&&&&&&&&&&&&&&&&&&&&&&&&&& D、气管分叉
E、以上全不是
2、心脏左前斜位片主要观察(&&& )
A、右房&&&&&&&&&&&&&&&&&&&&&&&&&&&&&&&&&&&&&&&&&&&&&&&&&&& B、左右室、房,左主支气管,左肺动脉
C、右无名静脉&&&&&&&&&&&&&&&&&&&&&&&&&&&&&&&&&&&&&&&&& D、相反搏动点
E、以上全不是
3、指出测量后前位心胸比值划线的叙述,哪一项不正确?(&&& )
A、胸廓最大横径是右膈顶平面,两侧肋骨内缘之间的最大距离
B、心右侧横径是右心缘最突出点至胸廓中线的垂直距离
C、胸廓最大横径是胸廓内缘最宽处的最大距离
D、心左侧横径是左心缘最突出点至胸廓中线的垂直距离
E、左右侧心横径相加为心横径,除以胸廓最大横径,其比值为心胸比值
4、复杂心及大血管畸形最佳的X线检查方法是(&&&
A、高千伏摄影&&&&&&&&
&&&&&&&&&&&&&&&&&&&&&&&&& B、远达X线摄影&&&&&&&
C、记波摄影&&&&&&&&&&&&&&&&&&&&&&&&&&&&&&&&&&&&&&&&&&&& D、胸部后前位摄影&&&
E、心血管造影
5、在侧位胸片上,心后下缘与食管前间隙狭窄或者消失,提示(&&& )
A、左房大&&&&&&
&&&&&&&&&&&&&&&&&&&&&&&&&&&&&&&& B、左室大&&&&&&&&&&&&
C、右房大&&&&&&&&&&&&&&&&&&&&&&&&&&&&&&&&&&&&&&&&&&&&&&&& D、右室大&&&&&&&&&&&
E、右心衰竭
6、后前位心及大血管平片左心房增大的征象不会有(&&& )
A、心底部出现双重阴影&&&&&&&&&&&&&&&&&&&&&&&&&&&
B、左心缘出现左心耳弓,故有四个弓
C、右心缘出现双心房(双心缘)影&&&&&&&&&
D、左主支管下压而气管分叉角度小
E、降主动脉左移
7、指出右心房增大在心、大血管X线平片表现错误之处(&&& )
A、左前斜位右房段延长,超过心前缘长度一半&&&&&&
B、左侧位压迫食管变窄、移位
C、左前斜位右房段膨隆、并与右室成角&&&&&&&&&&&&&&&&
D、后前位右房段向右膨隆,最突出点位置较高
E、右前斜位心后缘下段向后突出
8、左心室增大在心、大血管X线平片(各位置)的表现,错误的是(&&& )
A、右前斜位60度照片示心前间隙变窄&&&&&&&&&&&
B、后前位示心尖左下延伸、反搏点上移
C、后前位左室段延长、圆隆并向左扩张&&&&&&&&&
D、左前斜位60度左室仍与脊柱重叠
E、左侧位心后间隙变窄、消失,心后下缘的食管前间隙变窄、消失
9、右心房增大,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A、后前位,右侧第二弓增大,右心膈角锐利&&
B、左前斜位,心前缘上段突出或(和)延长
C、右前斜位,心后缘下部向后突出&&&&&&&&&&&&&&&&
D、右房增大常发生在房缺
E、右房增大多为室缺所致
10、主动脉型心脏主要反应在哪一房室增大(&&& )
A、左心房增大&&&&&&&&&&
&&&&&&&&&&&&&&&&&&&& B、左心室增大&&&&&&&&&&&
C、右心房增大&&&&&&&&&&&&&&&&&&&&&&&&&&&&&&&&&&&&&&& D、右心室增大&&&&&&&&&
E、双心房增大
11、慢性支气管炎发展为肺心病的主要X线征象为(&&&
A、心脏普大&&&&&&&&&
&&&&&&&&&&&&&&&&&&&&&&&&& B、左右房大&&&&&&&&&&&
C、左室大&&&&&&&&&&&&&&&&&&&&&&&&&&&&&&&&&&&&&&&&&&&&&& D、右室大&&&&&&&&&&&
E、心腰凹陷
12、肺循环血流量增多,而左心室、主动脉及体循环血流量减少的先天性心脏病为(&&& )
A、动脉导管未闭&&&&&&&&&&&&
&&&&&&&&&&&&& B、室间隔缺损&&&&&&&&&&&&&
C、房间隔缺损&&&&&&&&&&&&&&&&&&&&&&&&&&&&&&&&&&&&&&& D、法洛四联征&&&&&&&&&&&&
E、肺动脉瓣狭窄
13、肺淤血主要的X线征象是哪一项?(&&& )
A、上肺静脉扩张,下肺静脉缩小或正常
B、肺血管轻度增粗,边缘清晰
C、肺门阴影正常&&&&&&&&&&&&&&&&&&&&&&&&&&&&&&&&&&&&&&&&&&
D、肺野透过度增加
E、以上全不是
14、急性肺水肿时,典型X线征象应为(&&&
A、肺门舞蹈征&&&&&&&&
&&&&&&&&&&&&&&&&&&&&&&& B、两肺纹理增粗&&&&&&&&
C、两肺门蝴蝶形阴影&&&&&&&&&&&&&&&&&&&&&&&&&&&& D、肺透明度增加&&&&&&
E、以上全不是
15、指出不属于肺循环改变的肺部病变是(&&& )
A、肺充血&&&&&&&&&
&&&&&&&&&&&&&&&&&&&&&&&&&&&& B、肺淤血(含肺水肿)&&&&&&&&
C、肺出血&&&&&&&&&&&&&&&&&&&&&&&&&&&&&&&&&&&&&&&&&&&&&& D、肺血减少&&&&&&&
E、肺动脉高压
16、只引起左心室负荷加大的主要原因是(&&& )
A、肺循环高压&&&&&&&&&&&&&&&&&&&&&&&&&&&&&&&&&&&&&&& B、体循环高压
C、右心回心血量增加&&&&&&&&&&&&&&&&&&&&& &&&
D、三尖瓣关闭不全
E、心房水平左向右分流
17、下列哪种疾病只引起右心室负荷增加?(&&& )
A、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 B、阻塞性肺气肿&&&&&&&&
C、二尖瓣关闭不全&&&&&&&&&&&&&&&&&&&&&&&&&&&&&&&& D、动脉导管未闭&&&&&&&&&&&
E、贫血性心脏病
18、指出一般不引起左心室增大疾病(&&& )
A、高血压性心脏病&&&&&&&&&&&&&&&&&&&&&&&&&&&&&&&& B、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狭窄
C、肺源性心脏病&&&&&&&&&&&&&&&&&&&&&&&&&&&&&&&&&&& D、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
E、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
19、指出不引起右心室增大的疾病(&&& )
A、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B、先天性心脏病——Fallot四联症
C、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 D、高血压性心脏病
E、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20、指出引起左心房增大的疾病(&&& )
A、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B、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
C、先天性心脏病——Fallot四联症&&&&&&&&& D、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E、早期高血压性心脏病
21、男性患者, 23岁,右心房、室增大,肺脉动脉段凸出,两肺门大而搏动增强,右下肺动脉干增粗达17mm,两肺纹理增多增粗,边界清晰,肺野透过度正常其肺循环变化是(&&& )
A、肺少血&&&& &&&&&&&&&&&&&&&&&&&&&&B、肺多血&&&&
C、肺淤血&&&& &&&&&&&&&&&&&&&&&&&&&&D、肺出血&&&&&
22、女性患者,24岁,因患风湿性心脏病而摄心、大血管远达高千伏心脏后前位和左侧位。照片示二尖瓣型心,心胸比值0、53,左心房和右心室增大,两肺门影增大模糊,上肺门大于下肺门,两肺纹理多而模糊,并有网状影及淡薄的密度增高影为背景。肺部改变应考虑为(&&& )
A、肺充血&&& &&&&&&&&&&&&&&&&&&&&&&&B、肺动脉高压&&&
C、肺少血&&& &&&&&&&&&&&&&&&&&&&&&&&D、肺栓塞&&&&
23、“二尖瓣型心”的基本特征是(&&& )
A、右心室增大&&&& &&&&&&&&&&&&&&&&&&B、肺动脉段膨隆
C、主动脉结突出&&& &&&&&&&&&&&&&&&&&D、右心房增大
E、心尖向左下延伸
24、典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应具备哪一项X线表现?(&&&
A、肺动脉高压、右室大&&&&&&&&&&&&&&&&&&&&&&&&& B、肺瘀血、右室大、左房大
C、肺充血、左、右室大&&&&&&&&&&&&&&&&&&&&&&&&& D、肺少血、右室大、主动脉宽
E、肺水肿,心脏普遍大
25、风湿性心脏病最易侵犯的瓣膜是(&&& )
A、主动脉瓣&&&&&&&&
&&&&&&&&&&&&&&&&&&&&&&&&&&& B、肺动脉瓣
C、二尖瓣&&&&&&&&&&
&&&&&&&&&&&&&&&&&&&&&&&&&&& D、三尖瓣
&&& E、以上都不是
26、典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应具备下列哪项X线表现?(&&&
A、左房大,肺淤血,左室大&&&&&&&&&&&&&&&&&& B、左房大,肺充血,右室大
C、左房大,肺血正常,右室大&&&&&&&&&&&&&& D、左房大,肺淤血,右室大
E、右房大,肺充血,右室正常
27、风心病二尖瓣狭窄的M型超声心动图叙述正确的是(&&& )
A、二尖瓣双峰消失,呈“城垛”样改变,前后叶同向运动
B、二尖瓣双峰消失,呈“城垛”样改变,前后叶逆向运动
C、二尖瓣双峰,前后叶同向运动
D、二尖瓣双峰,前后叶逆向运动
E、以上都是
28、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心尖部双期杂音,左心房、左心室和右心室增大,两肺呈淤血征,应诊断为(&&& )
A、二尖瓣狭窄&&&&&&&&&&&&&&&&&&&&&&&&&&&&&&&&&&&&&&& B、二尖瓣狭窄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C、二尖瓣关闭不全&&&&&&&&&&&&&&&&&&&&&&&&&&&&&&&& D、二尖瓣狭窄伴二尖瓣关闭不全
E、主动脉瓣狭窄伴关闭不全
29、二尖瓣关闭不全的超声诊断要点是(&&& )& &
A、左室变小&&&&&&&
&&&&&&&&&&&&&&&&&&&&&&&&&&&& B、收缩期显示左室倒流入左房的血流
C、升主动脉狭窄后扩张&&&&&
&&&&&&&&&&&&&& D、肺动脉变小
E、二尖瓣口变小
30、心脏正侧位片,显示两肺呈瘀血征,心影呈二尖瓣型,心胸比值为0、53,心影可见左心缘出现四个弓,主动脉弓较小,心尖上翘,心底有双重密度影。应诊断为(&&& )
A、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B、缩窄性心包炎
C、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 D、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E、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
31、关于心肌病的叙述,哪一项错误?(&&& )
A、心肌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
B、原发性心肌病病因不明
C、贫血性心脏病为原发性心脏病&&&&
D、继发性心肌病原因有中毒、炎症、内分泌障碍等
E、心肌病X线表现依不同类型而表现不同
32、指出肥厚型心肌病(HCM)及其影像表现的描述哪一项错误?(&&& )
A、以肌部室间隔增厚最常见&&&&&&&&&&&
B、心脏不大或左室轻度增大
C、常有肺静脉高压和心搏动减弱&&&&
D、USG诊断价值较大,但对心尖部HCM漏诊率较高
E、MRI诊断价值类似超声,对心尖部HCM诊断更具优势
33、关于房间隔缺损的叙述,哪一项错误?(&&& )
A、分原发孔(Ⅰ孔)型和继发孔(Ⅱ孔)型&&&&&&&
B、继发孔型常见
C、Ⅱ孔型 X线表现两肺多血,右房及右室大&&&&&&&&&&&&&
D、Ⅱ孔型左室及主动脉增大
E、继发孔型房缺分中央、上腔、下腔和混合四型
34、女性患儿,8岁,自幼心慌、气短、活动受限、易感冒,体检胸左缘第2-3肋间闻及机器样连续性杂音。照片示两肺多血,主动脉结宽,肺动脉段凸出,二者之间填平,左、右心室增大,心及主动脉搏动强烈。应诊断为(&&& )
A、动脉导管未闭&&&&&&&&&
&&&&&&&&&&&&&&&&&& B、二尖瓣关闭不全&&&&&&&&&&
C、房间隔缺损&&&&&&&&&&&&&&&&&&&&&&&&&&&&&&&&&&&&&&& D、室间隔缺损&&&&&&&&&&&
E、法洛四联症
35、X线平片显示靴型,心两肺透光度增加,肺野呈网状肺纹理应考虑为(&&& )
A、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 B、房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
C、动脉导管未闭伴肺动脉高压&&&&&&&&&&&&&& D、法洛四联症
E、高血压性心脏病
36、下列哪项不是MRI诊断胸主动脉瘤的优势?(&&& )
A、不用对比剂可显示主动脉内腔 &&&&&&&&& B、显示主动脉瘤壁钙化
C、管壁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 D、显示瘤体内的附壁血栓
E、动脉瘤血流动态变化
37、夹层动脉瘤特征性的CT征象是(&&&
A、两个不同增强密度的主动脉腔被一内膜瓣片分隔&&&&&&&&&&&
B、主动脉钙化内移
C、主动脉壁异常扩张&&&&&&&&&&&&&&&&&&&&&&&&&&&&&&&&&&&&&&&&&&&&&&&&&
D、主动脉各段管径不成比例
E、主动脉周围血肿形成
38、指出大动脉炎描述中,哪一项错误(&&& )
A、大动脉炎又称马凡(Marfan)综合征
B、是一种以大动脉中膜损害为主的非特异性全动脉炎
C、病理上,动脉全层呈弥漫或不规则增厚和纤维化,并引起狭窄和阻塞
D、好发于青年女性,胸腹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
E、临床表现为无脉症或主动脉弓综合征
39、扩张性心肌病的二维超声主要所见为哪项(&&& )
A、室壁增厚率增大&&&&&&&&&&&&&&&&&&&&&&&&&
B、左心或全心扩大,室壁收缩运动幅度普遍减低
C、心室扩大,心房变小&&&&&&&&&&&&&&&&&&
D、室壁弥漫性增厚,室壁收缩运动幅度增大
E.左心室正常,左心房变小
二、多选题(每题可有多项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指出左侧位心及大血管边缘阴影构成的正确描述(&&&&&&& )
A、心前缘由右心室前壁、右室漏斗部、肺动脉主干和升主动脉前壁构成
B、心前缘由右心房、主动脉构成
C、心后缘由左心房、左心室和下腔静脉构成
D、前胸壁与右室漏斗部、肺动脉主干和升主动脉前壁之间为胸骨后区
E、心后缘由降主动脉构成
2、心及大血管右前斜位(旋转45度),心前缘由哪些解剖结构构成(&&&&&&&
A、主动脉&&&&&&&&&&
&&&&&&&&&&&&&&&&&&&&&&&&&&&&& B、肺动脉&&&&&&&&&&
C、右心室漏斗部&&&&&&&&&&&&&&&&&&&&&&&&&&&&&& &&&
D、右心室前壁&&&&&&
E、左心室尖部
3、指出左前斜位心及大血管边缘阴影构成的正确描述(&&&&&&&
A、心前缘由升主动脉、右心房和和右心室构成&&&&&&&&&&&&&
B、心前缘由右心房和右室构成
C、心后缘由左心房、左心室和下腔静脉构成&&&&&&&&&&&&&&&&
D、心后缘由左心室和下腔静脉构成
E、主动脉弓与心脏之间有主动脉窗
4、下面叙述中,左心房增大时的改变包括(&&&&&&& )
A、在正位,左心缘第二、三弓之间突出一个小心弓&&&&&&&&&&&&&&&&&&&&
B、在正位,右心缘第二弓可见双重轮廓或双边阴影
C、左主支气管受压、上移,使支气管分叉角度开大
D、食管造影时,食管受压向后或向侧方移位
E、左侧位心后缘上半部突出延长
5、指出哪些是右心室增大的X线表现(&&&&&&&
A、后前位示心尖上翘、圆凸、肺动脉段突出&&&&&&&&&&&&&&&&
B、右前斜位示心后下缘向后突出
C、右前斜位示心前缘圆锥部突出,心前间隙变窄&&&&&&&&&
D、左前斜位示心前缘上段突出
E、左侧位示心前缘下段前凸,与胸骨接触面增大
6、引起心影普遍增大的疾病有(&&&&&&& )
A、心包积液&&&&&&&&&&&&&&&&&&&&&&&&&&&&&&&&&&&&&&&&&&&&
C、严重贫血性心脏病&&&&&&&&&&&&&&&&&&&&&&&&&&&&&&
D、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伴心衰
E、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7、哪些属正常人心型(&&&&&&& )
A、二尖瓣型&&&&&&
&&&&&&&&&&&&&&&&&&&&&&&&&&&&&&&& B、横位型&&&&&&&
C、靴型&&&&&&&&&&&&&&&&&&&&&&&&&&&&&&&&&&&&&&&&&&&&&&&&&&& D、斜位型&&&&&&&&
8、肺动脉高压可见于(&&&&&&& )
A、室间隔缺损&&&&&&&&&&
&&&&&&&&&&&&&&&&&&&&& B、房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 D、法洛四联症&&&&&&&&
E、肺源性心脏病
9、肺动脉高压的X线表现有(&&&&&&&
A、肺动脉段突出&&&&&&&
&&&&&&&&&&&&&&&&&&&&&&& B、肺动脉分支增粗&&&&&&&
C、肺门血管搏动增强&&&&&&&&&&&&&&&&&&&&&&&&&&&&&& D、左室增大&&&&&&&&&&&
E、右心增大
10、指出引起肺多血(肺充血)的心脏病(&&&&&&& )
A、房间隔缺损&&&&&&&&
&&&&&&&&&&&&&&&&&&&&&&& B、室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 D、甲亢性心脏病&&&&&&
E、Fallot四联症
11、关于肺血减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系肺动脉血流量减少&&&&&&&&&&&&&&&&&&&&&&&&& B、系肺静脉血流量减少
C、常见于法洛四联症&&&&&&& &&&&&&&&&&&
D、常见于房间隔缺损等心脏病
E、肺纹理表现正常
12、指出哪些是肺源性心脏病X线表现(&&&&&&&
A、心影呈主动脉型,左心室圆隆&&&&&&&&&&& B、右肺下动脉横径>15mm,呈残根征
C、右心室增大&&&&&&&&&&&&&&&&&&&&&&&&&&&&&&&&&&&&&&& D、肺动脉段凸出,高度>3mm
E、两肺气肿,肺纹理纤细
13、二尖瓣狭窄X线表现,哪些叙述正确?(&&&&&&& )
A、肺静脉高压征 &&&&&&&&&&&&&&&&&&&&&&&&&&&&&&&&&& B、心影呈靴形
C、左房和右室增大&&&&&&&&&&&&&&&&&&&&&&&&&&&&&&&& D、主动脉和左心室搏动增强
E、主动脉和左心室稍萎缩
14、高血压性心脏病X线表现应有(&&&&&&&
A、早期仅有左心室肥厚、圆隆&&&&&&&&&&&&&&
B、典型者左心室肥厚和扩张,使左心室明显增大
C、主动脉升弓部和弓降部扩张、延长和迂曲
D、心影呈主动脉型,心搏动增强
E、左心衰弱时,心搏动减弱,两肺轻度淤血
15、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哪些X线征象正确?(&&&&&&&
A、心影呈二尖瓣型,轻度增大&&&&&&&&&&&&&&&&&&&&&
B、肺呈肺血增多(肺多血)表现
C、心影普遍增大,以左心室增大为显著&&&&&&&
D、心搏动普遍减弱
E、肺呈肺静脉高压表现(肺淤血,间质或肺泡水肿)
16、房间隔缺损的X线表现为(&&&&&&&
A、左心房增大&&&&&&&&&
&&&&&&&&&&&&&&&&&&&&& B、左心室增大&&&&&&&&&
C、右心房增大&&&&&&&&&&&&&&&&&&&&&&&&&&&&&&&&&&&&&&& D、肺动脉缩小&&&&&&&&&
E、右心室增大
17、法洛四联症平片的X线表现为(&&&&&&&
A、靴形心脏&&&&&
&&&&&&&&&&&&&&&&&&&&&&&&&&&& B、右室增大&&&&&&&&&&&
C、左房不大&&&&&&&&&&&&&&&&&&&&&&&&&&&&&&&&&&&&&&&&&& D、肺血减少&&&&&&&&&&
E、左心室增大
18、诊断缩窄性心包炎最重要的三种征象为(&&&&&&& )
A、上腔静脉扩张& &&&&&&&&&&&&&&&&&&&&&&&&&&&&&&&& B、心包增厚
C、心包钙化&&&&&
&&&&&&&&&&&&&&&&&&&&&&&&&&&&&&&& D、胸腔或心包积液
E、室间隔扭曲成角
19、心包在MRI上的影像表现正确的有(&&&&&&&
&&&&& A、壁层心包因有足够的厚度所以可以在MRI显示
&&&&& B、舒张期的心包厚度小于收缩期的心包厚度
&&&&& C、靠近心尖层面上心包膜的厚度最大
&&&&& D、壁层心包在T1WI上呈低信号而在T2WI呈高信号
E、在壁层心包周围纵隔内脂肪的高信号和脏层心包下心表面脂肪高信号的衬托下,心包膜表现为介于二者之间的低信号弧线影
20、心脏大血管MRI检查的特点有(&&&&&&& )
A、MRA为无创和不使用对比剂即可获得血管成像的技术
B、主要应用T1WI显示解剖结构,必要时辅以T2WI扫描
C、自旋回波脉冲序列在心脏大血管MRI检查中应用最广泛
D、MRI心脏大血管检查有多种成像方位,其中标准的横轴位是常规的成像方位
E、快速成像序列主要应用梯度回波的MRI电影技术
21、下面所述主动脉瘤表现中,叙述正确的(&&&&&&& )
A、主动脉呈瘤样局限突出或梭形扩张
B、一般可见搏动,但在瘤腔内有血栓时减弱
C、有时可见钙化
D、可压迫支气管,有时发生肺不张和支气管扩张
E、有时可见肋骨、胸骨、脊柱受压所引起侵蚀表现
三、判断题
1、肺淤血是指肺动脉血流量太多所致。
2、肺充血,X线片上在肋膈角附近可见间隔线(克氏B线) 。&& (&& )
3、动脉导管未闭时左心室增大,主动脉宽,有时可见漏斗征。&& (&& ) &
4、房间隔缺损时,右心房、右心室可见增大。&& (&& )& &
5、CT平扫对心脏房、室间隔缺损的诊断价值不大。&&
6、主动脉夹层CT及MRI所见,真腔往往较假腔大,看不见内膜瓣片。&&
7、心包钙化是诊断心包积液的可靠征象之一。&&& &(&& )
8、肺原性心脏病右心室增大以肥厚为主,心胸比率<1/2。&
9、单纯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极少见,主要与二尖瓣狭窄并存。&&& (&& )
10、主动脉夹层即假性主动脉瘤。&&& (&& )
四、填空题
1、正常成人的心胸比值不应大于_____,右下肺动脉宽径不应大于_____。
2、心及大血管对食道的压迹有_______、______和_____
3、影响心脏大血管形态的生理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
4、立位检查左心房的最佳体位是________。
5、肺动脉高压指________,肺静脉高压指________。
6、正常二尖瓣口面积为__________cm2。
7、单纯二尖瓣狭窄最有诊断意义的X线平片的征象是___________。
8、成人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是_________。
9、缩窄性心包炎CT最主要征象是________。
10、主动脉夹层DeBakey分型,Ⅰ型________________,Ⅱ型___________,Ⅲ型___________。
五、名词解释
1、心胸比率
2、主动脉窗
6、Kerley B线
9、主动脉型心
10、艾森蔓格氏综合征
11、法洛四联症
六、问答题
1、简述肺动脉高压的基本X线表现。
2、左心室增大常见于哪些心血管疾病,在不同体位的X线表现如何?
3、简述左心房增大的X线表现。
4、简述肺充血与肺淤血的区别。
5、列表比较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的X线表现有何不同?
6、简述动脉导管未闭X线表现。
7、简述法洛四联症的X线表现。
8、简述二尖瓣狭窄X线表现。
9、简述肺源性心脏病的X线表现。
10、主动脉夹层MRI征象有哪些?
七、病例分析
1、女性患者,27岁,反复呼吸困难、发绀23年,胸片及胸部增强CT检查如下,请诊断并分析其诊断依据。
图A~C 心脏大血管CTA; 图D胸部正位片
2、女性患者,61岁,咳嗽咳痰十余年,反复出现心悸、气促9年,加重两个月,胸片及CT检查见下图,该病例考虑哪种疾病、诊断依据是什么?
图A& CT纵隔窗;图B&
CT肺窗;图C 胸部正位片
3、女性患者,60岁,头晕、头痛、心悸乏力两年。胸片及MRI检查如下。该病例考虑哪种疾病、诊断依据是什么?
图A 胸部正位片;图B、C& 胸部MRI平扫横断面T1WI
4、女性患者,60岁,气促、心悸16年,腹胀、伴双下肢浮肿1年,加重1月。CT平扫见下图,该病例考虑哪种疾病、诊断依据是什么?
5、男性患者,56岁,抬重物后胸痛10天,加重一天。胸部CT扫描如下,请作出诊断并写出诊断依据。
&胸部CT平扫;图B、C 心脏大血管增强扫描横断面;图D、E &增强后矢状及冠状面重建;图F 三维重建
6、男性患者,54岁 剧烈腹痛两天,CT胸部增强扫描如下图所示。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并给出诊断依据。
心脏大血管增强扫描横断面(图A、B、C);MPR重建(图D、E)及三维重建伪彩(图F)
7、男性患者,28岁,反复活动后心悸、气促19年。CT扫描见下图,请诊断并分析诊断依据。
&&&&&&&&&&&&&&&&&&&&&&&&&&&&&& &
图A~D &心脏增强扫描横断面();图E~F 重建图像
8、女性患者,55岁,心悸、气促伴反复呼吸道感染多年。胸片及胸部CT扫描如下,该病例应考虑为哪种疾病?诊断依据是什么?
图A-D 心脏及大血管CT增强扫描纵隔窗;图E& CT肺窗;图F 胸部X线正位片
9、男性患者,43岁,阵发性胸痛1周,MR心脏成像见下图,该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并给出诊断依据。
图A 心脏扫描横断面;图B垂直室间隔心脏长轴位层面;图C 垂直室间隔心脏短轴位层面电影。
10、女性患者,35岁,劳累后心悸并呼吸困难8年,心脏X检查见下图。该病例最可能是哪种疾病?诊断依据是什么?
&&&&& &&&&&&&&&&&&&&&&&&心脏X线平片正位; 图B 食管吞钡左侧位。
&&&&&&&&&&&&&&&&&&&&&&&&
第五章&&&&
一、单选题
二、多选题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填空题
2、主动脉弓压迹 &&左主支气管压迹 &&左心房压迹
3、体型 年龄 呼吸 体位
4、右前斜位
5、肺动脉平均压大于2.7 Kpa&&& 肺静脉压大于1.3 Kpa&&&&&
7、左房增大
8、房间隔缺损
9、心包增厚
10、夹层广泛,破口在升主动脉&& 局限于升主动脉,破口也在升主动脉&& 局限或广泛,破口均在降部上端
五、名词解释
1、心胸比率是正常吸气状态下心影最大横径与右膈顶水平胸廓肋骨内缘之间最大横径之比,正常成人心胸比≤0.5。它是判定心脏增大的最简单的方法。
2、主动脉弓与心脏上缘围成的区域称为主动脉窗,左前斜位显示最好。
3、后前位心及大血管平片的左心缘,肺动脉段相比之下较主动脉弓及左心室细小而凹陷,呈较浅的弧形,故称心腰。
4、高血压性心脏病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主动脉和左心室均增大,心腰显得相对凹陷,心脏轮廓形似靴状。
5、左心房增大时、增大的左心房主要向右侧膨隆,突出右心缘形成双重边缘,即所谓的双房影。
6、肺静脉高压时,胸平片在肋膈角区见水平横线,长约2-3cm,宽约1mm高密度的线状影,多见于二尖瓣狭窄等患者。
7、“漏斗征”是动脉导管主动脉端管腔漏斗状扩张在后前位上的投影,此种现象见于动脉导管未闭。
8、房颤合并陈旧性附壁血栓者,冠状动脉造影时可见对比剂在左房内溢出称之为“烟雾征”,是左房附壁血栓的特征性表现。
9、主动脉扩张、屈曲延长,左心室增大构成“主动脉型心影”。
10、房间隔缺损出现重度肺动脉高压时,可导致心内血流双向分流,甚至出现以右向左为主的分流,临床上可出现紫绀,称艾森曼格氏(Eisenmenger)综合征。
11、法洛四联症包括一组复杂的心血管畸形,是最常见的发绀性心血管畸形。病理形态包括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肺动脉狭窄及右心室肥厚。
六、问答题
1、肺动脉高压X线表现为:①肺动脉段突出,肺门增大,肺动脉及二三级分支扩张;②肺动脉外围分支变细、扭曲;③肺门处透视下见搏动增强;④常伴右心室增大。
2、左心室增大常见于心肌病变、高血压性心脏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以及部分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X线表现为(1)后前位:左心室段延长,心尖向下向左延伸。(2)左前斜位:左心室段向后向下突出,与脊柱重迭,即使旋转60°时,仍不能分离。(3)侧位:食管和左心室段之间的正常三角形间隙消失,心后间隙变窄。
3、左心房增大X线表现为(1)后前位:位于肺动脉段与左室段之间左心房耳部膨凸,在心底部形成双重密度或突出右心缘形成双重边缘即所谓的双房影;(2)右前斜位(吞钡):可见食管左房段压迹明显,向后移位;(3)左侧位(吞钡):食管中段受压、移位;(4)左前斜位:增大的左房使主动脉窗变小,气管隆凸角度开大,严重者左主支气管抬高,甚至呈水平位。
4、(1)肺充血是指肺动脉内血流量增多。表现为肺纹理增粗、增多,但边缘清楚、锐利;肺动脉段凸出,透视下可见肺动脉段和两肺门血管搏动增强;肺野透亮度正常。常见于左向右分流的先心病,如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等,亦见于体循环血量增加者,如甲亢等。(2)肺淤血是指肺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于肺内,表现为上肺静脉扩张,下肺静脉收缩;肺纹理增粗、增多,边缘模糊;肺野透亮度减低。常见原因为二尖瓣狭窄和左心衰竭等。
5、房间隔缺损与室间隔缺损的X线不同见下表:
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增大较明显
正常,晚期可稍增大
正常,可能缩小
增大较明显
6、动脉导管未闭的X线表现:肺血增多、肺动脉段突出,主动脉增宽、主动脉结凸出,部分病例可有“漏斗征”以及左房、左室增大为本病典型X线征象
7、法洛四联症的X线表现为:心影呈靴型,肺血少,主动脉增宽,心腰部凹陷,心尖圆隆上翘,右心室大。大约1/4~1/3患者合并右位主动脉弓;若肺动脉高度狭窄接近闭锁时,则心脏大多数呈中度以上增大。
8、二尖瓣狭窄基本表现为肺淤血、左房大及不同程度的右室扩大,心影呈“二尖瓣型”。左房增大是二尖瓣狭窄“定性”诊断最重要的X线征象;肺淤血轻重能反映二尖瓣口狭窄程度,重者可发生肺循环高压。单纯二尖瓣狭窄主要以左房中度增大为主。
9、肺源性心脏病X线表现主要包括原发肺胸疾患及继发心血管变化两个部分。(1)慢性肺胸疾患主要表现为肺纤维化与支气管病变,常见为肺气肿,X线表现为胸廓横径增大,肺内除纤维化外,明显透亮。(2)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段突出,肺动脉主干、分支明显粗大,周围肺野肺动脉骤然变细,形成残根状。(3)右心室增大:右心室以肥厚为主。
10、主动脉夹层的MRI征象为(1)SE序列显示真腔小,无或低信号;假腔大,因血流缓慢或附壁血栓,其内可见不规则混杂信号;(2)真假腔间的线状内膜片随血管呈螺旋样延伸。
七、病例分析
1、先天性心脏病法洛四联症。& 诊断依据:①病人幼年即出现发绀,呼吸困难;②CT见室间隔膜部长约1.4cm的缺损(图C);③CT见肺动脉主干及左右分支明显狭窄(图B),胸片显示心尖稍圆钝上翘,肺动脉段凹陷,心脏稍呈“靴型心”改变,肺门血管影稍减少,两肺纹理稀疏变细,肺野透过度增高(图4);④CT见主动脉骑跨于室间隔之上,骑跨度大约为50%(图A),⑤伴有右位主动脉弓,胸片示主动脉结居右侧,CT见降主动脉位于脊柱右侧;⑥右心室壁肥厚,接近左室壁厚度(图C)。
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诊断依据:①病人有多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②肺动脉高压,即CT纵隔窗见肺动脉主干及左右肺动脉明显增粗,胸片可见肺动脉段突出,右下肺动脉干明显增粗直径大于15 mm,周围肺野肺纹理稍稀疏,形成“残根征”。③肺气肿,即CT肺窗示胸廓前后径增大,双肺透光度增加,肺纹理牵拉稀疏,并可见左下肺肺大泡形成。④右心室增大,即胸片见左心缘下段圆隆上翘。
3、高血压性心脏病。& 诊断依据:①病人有头痛、头晕、心悸等循环系统症状;②X线正位片示主动脉结增大、上移、左突,心腰凹陷明显,左心缘圆隆并向外下延伸。③MRI见左心室壁包括室间隔普遍均匀的增厚,左心室腔较小。
4、缩窄性心包炎。诊断依据:①病人有心悸、气促等左心室舒张受限症状,同时又有腹胀、双下肢水肿右心室舒张受限,静脉回流受阻体征;②CT见心包呈蛋壳状钙化。
5、降主动脉起始部梭型动脉瘤合并附壁血栓并双侧胸腔积血、肺不张。 诊断依据:①病人有抬重物后胸痛病史;②CT平扫显示降主动脉明显扩张,管壁弧线样钙化;③增强扫描及MPR重建图像见降主动脉起始段管腔呈局部梭型囊状扩张,管腔周围见软组织密度影环绕(图B、C);④双侧胸腔可见少量积液,双下肺肺组织膨胀不良(图A~C)。
6、主动脉夹层(Debakey III型)。& 诊断依据:①病人有突发剧烈胸痛症状;②CT增强扫描示降主动脉起始部至左右髂总动脉分叉处主动脉管腔内可见等密度线条影贯穿,血管腔被分为真假两腔(图D-F);③主动脉破口位于降主动脉起始部(图A),腹腔干起于真腔(图C);④胸主动脉周围及双侧胸腔可见少量高密度积血影,右下肺部分肺不张(图B)。
7、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诊断依据:①有长期反复心悸、气促症状;②CT心脏增强扫描显示左室壁均明显增厚,尤其以室间隔上部明显,左心室腔缩小(图B~F);③左室流出道狭窄(图D)。
8、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 诊断依据:①病人有心悸、气促及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史;②CT增强扫描可见室间隔中断不连续(图A),③CT可见肺动脉高压征象。纵隔窗显示肺动脉主干及左右分支均明显增粗(图B),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均明显增大,心室壁增厚,并可见肺动脉瓣增厚钙化(图B、D);肺窗示双肺纹理自肺门处肺动脉致肺野周围血管均增多增粗(图E)。④X线后前位片亦显示肺动脉段高压征象。肺动脉段高度突出,左右心缘均向两侧明显增大,以左侧更明显,心尖圆隆。右肺门稍下方右下肺动脉影明显增粗,双肺门增大增浓,双肺纹理增多增粗,边缘清晰(图F)。
9、先天性心脏病,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诊断依据:MRI心脏扫描示房间隔中部可见一小范围的信号中断(图A、B),断端两侧略有增厚。在cine-MR(图C)上见有明显的左向右分流之血流信号影,由于缺损较小,心脏形态大小改变不明显。
10、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诊断依据:①青年女性病人,有8年劳累后心悸并呼吸困难病史;②左心房增大。心脏正位X平片可见心脏左缘上部主动脉结稍缩小,左心缘肺动脉段突出,左心耳段突起,左心下缘圆隆、平直,右心缘可见双心房影。食管吞钡侧位示左心房扩大形成明显的食管压迹。③右心室增大。心脏侧位X线平片可见心前缘与胸骨后接触面积增大。④双肺呈肺淤血改变,即肺门增大,边缘模糊,双肺野纹理增多。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