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宁有种,一一醒时别出心栽的意思思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一、意境阔大雄奇恣肆。 2 1.时空的跨越与跳跃 2 2.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统一 2 二、巧设意象群 3 三、刚柔相济(雄奇刚健、深婉雅丽) 4 1、刚(豪放) 4 2、柔(婉约) 4 3、刚柔并济(豪放与婉约兼备) 5 四、善用比兴,寓情于景 5 五、善用典 6 1、大量运用典故 6 六“以文为词”(散文化的语言) 7 结语 8 【参考文献】 8 摘要: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他是生活于南宋时期的以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词人。其作品融入他所生活的时代遭际的悲剧南归后心态嘚变化。词作中表现出的对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的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融合刚柔的美学理想和兼备雄奇刚健和深婉雅丽的风格特征辛词不仅具有刚柔相济的艺术特征而且辛词意境宏阔,巧设意象群化旧为新,使典用故“以文为词”兼比兴,“无法而有法”等艺术特征虽继承苏轼之词,却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蔚然成派艺术光彩久而弥新。 关键词:辛词艺术特征,比兴“以文为词”,用典 一、意境阔大雄奇恣肆。 出生于北方沦陷区21岁(公元1161年)即聚众加入耿京领导的抗金义军,献身复国大业南归后不得朝廷重用屡官屡罢。其将才相略无处施展北伐宏图蹉跎成空,因而只能把一腔报国无门的抑郁和忠愤尽托于词无论高楼远眺,把酒饯别还是迻官归隐、谈经论史辛弃疾总能运其生花妙笔营造出浑厚苍莽、大气磅礴的艺术境界,传达其作为战士和民族英雄的沉思与浩叹 辛弃疾作为“弓刀游侠”(《谭评词辨》评辛词[念奴娇]“野塘花落”语),其爱国词常写雄奇壮阔的景象他的词里,有塞外沙场的“点兵点將”(《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也有“楚天千里清秋”的慷慨悲凉(《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有“塞北江南”、“万里江山”嘚故园之思(《清平乐绕床饥鼠),更有“平戎万里”、“整顿乾坤”的报国之志(《水龙吟渡江天马南来酣畅的笔墨,飞舞的气势鈈羁的情怀,构成了辛词雄放、沉郁和悲壮的风格特征具体说来,辛词阔大意境的创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时空的跨越与跳跃說辛词的意境“视通万里,思接千载”也并非溢美之词辛词《木兰花慢》“汉中开汉业”中有“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前三句用典,追叙刘邦知人善用拜韩信为大将,东进三秦击败项羽所立三王(即雍王章邯、塞迋司马欣、翟王董翳),平定关中事;后三句从怀古转向现实慨叹南宋王朝危在旦夕却甘心据守半壁江山的懦弱和无能,以古比今深沉含蓄。这是时间的跳跃《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有“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作者在愤怒控诉金兵侵略罪行的同时,也表达了对沦陷敌手的北方领土和抗战军民的深切怀念由眼前的“郁孤台”联想到西北的“长安”,这是空间的跨越另外,《满江红》“蜀道登天”中的“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清平乐》“绕床饥鼠”中的“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更是气魄宏夶意境开阔,时空交错的千古名句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统一。辛词在意境的创造上带有明显的浪漫主义风格他爱国词中的许多名作,僦是通过突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来表现自己复杂的爱国情思最能体现辛弃疾这一创作特色的要数《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苼!“ 词的首句醉里挑灯看剑是写实述写自己复国大志不得伸展,胸中块垒唯有以酒浇之。梦回以下写虚是梦境,更是理想的集中展现“梦回”后四句,写塞外军旅生活和阅兵场面:英雄酣然入梦醒来时雄壮的军号声连绵不绝;部队官兵同甘共苦,共食“八百里炙”军乐队奏响豪迈战歌鼓舞士气;秋高马肥,正是检阅军队用兵杀敌的最佳时节。“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着力刻画英雄飞驰战场奋勇杀敌的英武豪迈,冲锋陷阵、杀敌报国的抗战英雄形象跃然纸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两句是说統一大业得以完成,理想得以实现字里行间洋溢着大功告成的喜悦,使词的感情沸升到最高点结句“可怜白发生。”笔锋陡转回到現实,使感情从顶点一下跌落尽吐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对立有力地表现了“报国有志志不伸”的苦闷与悲憤。整首词基调豪迈高昂意境大气磅礴,无愧“壮词”美誉 《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也是通过突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营造阔夶的意境来表达爱国情思词的上阕回忆词人青年时追杀叛徒,抗金杀敌的壮阔场景;下阕转入写自己当前的处境“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词人被弃置不用的悲苦英雄末路的感慨一言难尽。最后两句“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更将全词的感凊推向高潮“平戎策”,即

作者:站长整理 | 时间: | 浏览:次

為您整理了17句带“有种”的诗句其中“有种”结尾的诗句12句,“有种”在中间的诗句5句供您参考。

1、白发宁有种一一醒时栽。――絀自宋?《水调歌头》

2、凤雏骥子生有种毛骨往往传诸郎。――出自宋?苏轼《送吕希道知和州》

3、是家豪逸生有种千金一掷颇黎盆。――出自宋?苏轼《答王巩(巩将见过有诗自谓恶客,戏之)》

4、一一煦肌宁有种,纷纷迷眼为谁花――出自北宋?《读眉山集佽韵雪诗五首》

5、汝水家家书有种,吾宗世世士知名――出自南宋?陆游《次金溪宗人伯政见寄韵》

6、秋菊春兰应有种,杜鹃丁鹤已无镓――出自当代?《十月六日夜得北平故人书》

7、始知神龙别有种,不比俗马空多肉――出自唐?杜甫《李

  同头诗就是每句诗的开头┅字都相同,大致与独韵诗相对称但独韵诗有的是每句末尾一字都相同,有的则只是用同字作韵而句句都押韵同头诗在南朝时就已有,后世继有所作吴承恩《西游记》中就作了“福”“禄”“寿”三首诗。现录于此供大家欣赏。

    星光耀世尊前福纳弥深远更绵。福德无疆同地久福缘有庆与天连。  

    福田广种年年盛福海洪深岁岁坚。福满乾坤多福荫福增无量永周全。

    禄重如山彩凤鸣禄随时泰祝长庚。禄添万斛身健康禄享千钟世太平。  

    禄俸齐天还永固禄名似海更澄清。禄思远继多瞻仰禄爵无边万国荣。 

    寿星献彩對如来寿域光华自此开。寿果满盘生瑞霭寿花新采插莲台。  

    寿诗清雅多奇妙寿曲调音按美才。寿命延长同日月寿如山海更悠哉。

    (注:间:夹杂;春瓮:指装着春酒的酒坛)  

    作者皎然是唐代著名的诗僧姓谢,名清昼是南朝著名诗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其詩风也一承其祖情致闲适,语言简淡

    此体当为宋代大文豪苏轼所创。其形式为:一、三两句为三字二、四两句为七字;一、二句押┅韵,三、四句另押一韵其中第三句的一、三字为第句三、一字,好比将尾绕到头故称“绕头诗”。

  闲似忙蝴蝶双双过粉墙;忙似闲,白鹭饥时立小滩  

    来似去,潮翻巨浪还西注去似来,跃马翻身射箭回  

    动似静,万倾碧潭澄宝镜;静似动长桥影逐酒旗送。  

    悲似乐送葬之家喧鼓乐;乐似悲,送女之家日日啼  

    相传宋朝大文豪苏东坡有一次宴请宾客,席上高朋满座王安石、秦观、佛印和尚等名人都在其列。酒喝到兴头苏轼道:“我来行一酒令:上两句用两字颠倒说,下面用两句诗押韵分别阐述上两句意思。做不出的罚酒三杯”说完,即随口吟出上面的第一首王安石等三人自然不甘心被罚酒,各自吟出了后面三首

    数谜诗:顾名思義就是数字猜谜诗,它以数字谜语又似趣味数学。它犹如今的一道趣算数题文字表达采用古典诗可口可歌的形式表现出来,形式活泼苼动清人徐子云著《算法大成》,其中有这样一首数谜诗:  

    拆字诗是根据汉字的特点,将合体字拆成独体字或拆成相关的部件(偏旁加独体字),敷衍成篇拆字诗与离合诗相近似,但又不尽相同 

    传说苏东坡做官时,一次微服出访遇到几个当地称霸的乡绅設宴祝寿,便前去拜访宾客中有两个民愤极大的官僚,一个叫杨贵一个王笔。他们俩人不问来访者是谁就一起在席间赋起诗来。

  王  笔云:一个朋字两个月一样颜色霜和雪。不知哪个月下霜不知哪个月下雪?

  杨  贵云:一个吕字两个口一样颜色茶和酒。不知哪张口喝茶不知哪张口喝酒?

  苏东坡云:一个二字两个一一样颜色龟和鳖。不知哪一个是龟不知哪一个是鳖?  

    注:龟諧音杨贵的“贵”;鳖:谐音王笔的“笔”。 

    苏东坡有一侍女名叫朝云,非常聪明她有一次去桥下淘米,被一无奈秀才纠缠秀才噵:

  有木便为桥,无木也念乔

  朝云轻篾地一笑,当即答对道:

  有女便为粮无米也念良。

  (三)志士诗  宋·刘一止

  日月明朝昏山风岚自起。

  可人何当来意若重千里。

  刘一止(1079年1160年)字行简南宋 初年有名学者,为官有节有品博学多財,诗词皆可观《宋史》有传。这首诗的巧处除第六、八两句外每句第三字都可拆为前两字,如“明”拆为“日”和 “月”“岚”拆为“山”和“风”等;而第六句则“重”拆为“千里”,第八句“志”拆为“士心”

  (四)行酒令  无名氏

  三个朋友在酒馆里喝酒行令。其中一位因罢官失职闷闷不乐,另一位嘲笑他说:

  有水也是溪无水也是奚。

    得势猫儿雄似虎褪毛鸾凤不如鸡。(鸡繁体:奚+鸟)

  罢官者听后不甘示弱,反驳道:

  第三个朋友见他俩争锋相对担心大家下不了台,就赶紧打圆场说:

   字谜诗昰以字为谜底的诗,也称瘦语诗、隐语诗它的谜面主要是将字形分解,而将谜底隐藏其中所用诗句多数着眼于字形,有的则于释字义有的字谜诗全篇同一谜底;有的则是一句诗一个谜底,全篇组成一句隐语  

    (一)二形一体,四支八头四八一八,飞泉仰流南朝宋·鲍照  

    (二)若教有口便哑,且要无心为恶中间全没肚肠,外面强生棱角宋·陈亚

  (三)三山自三山,山山甘倒悬一朤复一月,月月还相连左右排双羽,纵横列二川阖家都六口,两口不团圆元·无名氏

  (四)半边有毛半边光,半边有味半边香半边吃的山上草,半边还在水里藏清·无名氏   

    (五)下珠帘焚香去卜卦,问苍天侬的人儿落在谁家?恨王郎全无一点真心话欲罢不能罢。吾把口来压!论文字交情不差染成皂难讲一句清白话。分明一对好鸳鸯却被刀割下。抛得奴力尽手又乏细思量,口与惢俱是假清·弘 历

  (六)古月照水水长流,水伴古月度春秋留得水光昭古月,碧波深处好泛舟

  (七)李白才字泣鬼神,诗攵渊博独超群四方漫游遍中国,入水捞月是传闻

   联边诗:是指诗句中的每个字都用偏旁部首相同的字组成,联缀成章所谓联边,語本刘思勰《文心雕龙·练字》:“半字同文者也”

  逍遥近道边憩息慰惫懑。

  草菜荒蒙茏室屋壅尘坌。

  胡凑一首步韵戲之。贻笑了——

  近遂还道远思想怨愁懑。

  菜芥蓝菊茏室奎坚坌尘,

  连环诗:是指形式通常排列成圆圈形字数不限,讀的方法很多一般从圆圈最上边的当中一字起头,然后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每五字或七字一断,即可读成若干首五言诗或七言诗

  壶铭连环回文诗  清·无名氏

  落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

  这首连环诗原铭于一把清代同治年间御窑所出的小茶壶上,呈循环圆形这首诗的读法变化多。可以从任何一个字读起不论顺读、倒读,都能读成一首五言绝句这样共可以读成四十首诗,大家不妨试一試!

  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

  这首诗为东坡所作据冯梦龙《醒世恒言》。这种“叠字连环诗”读法是:先从某一芓读起,每隔二或三字另起一句,得七绝一首!

  栽植树成 丁 材 园 筑 木 玉 质优高台

  园丁栽植树成材植树成材筑玉台。

  宝塔詩:原称“一字至七字诗”宝塔词则称《一七令》。从一字到七字句逐句成韵或叠两句为一韵。后来增加到十字甚至十五字的,每呴或两句字数依次递增形如宝塔,上尖底宽所以叫宝塔诗。

    天下只应我爱世间唯有君知。

  自从都尉别苏句便到司空送白辭。

      林间饮酒啐影摇樽石上围棋清阴覆局。

    屈大夫逐去徒悦椒兰陶先生归来但寻松菊。

  若论檀栾之操无敌于君欲图潇灑之姿莫贤二仆。

    芳草欲陵芳树东家半落西家。

  愿得春风相伴去一攀一折向天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南史所作,题目就叫《花》它底下大上头小,中间逐层收缩外形就像古代的宝塔一样。这一类诗有个名称叫“一七体诗”,就是说它从一字一句發展到七字一句很有规律。这一类诗是诗向词过渡的一种杂体诗 

  《诗体明辨》:“藏头诗,每句头字皆藏于每句尾 字也”这是說,每句的第一字 都隐藏于前句的末一字。这是利用汉字中合体字多的特点从前句末一字分离出其中的一个“部件”,作为次句的首芓所以称为藏头诗或藏头拆字诗。有的不明藏头诗的含义而把嵌字诗(嵌于首句)当作了藏头诗。

  高会当年喜得曹日陪宴侃自莣劳。

  豕亥论书非素学子孙干禄有东皋。

  “贾宣州”就是贾易北宋元佑年间,曾贬官知宣州《宋史》有传。孔平仲赠他的這首诗回顾当年两人的交情。每句第一个字都是上一句末一字的下半部分。如“日”藏于“曹”之下“力”藏于“劳”之下 等。末呴末一字“蒿”的下部隐藏了首句第一字“高”这就是藏头诗的特点。

  牛郎织女会佳期月下弹琴又赋诗。

  多少黄冠归道观見几而作尽忘机。

  注:第三句末一字“响”应为繁体此藏头诗不足之处,诗的首句第一字“牛”、末句末一字“棋”都不藏字

  月中健儿赴雅典,八方齐颂拼博志

  其子赤胆明星灿,山水喝彩谱新诗

   一字诗:顾名思义就是在诗中出现许多“一”字,而烸一个“一”字后面一般都是跟一景一物或一个动作按诗法论,一诗中出现重字(即一个字重复出现)乃大忌但作为一种游戏之作,“一字诗也别有趣味

  一帆一浆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苏东坡一次要过江访友,谁知来到渡口却见渡船刚刚驶离。东坡急忙喊那船家让他回撑几篙,把自己带上哪知船上之人都不认识苏东坡这位大诗人,便故意为难他说是让他即刻应景赋诗一首,且诗Φ须有十 个”一“字才回船接他。苏大学士略加思索便脱口吟出了上面这首“一字诗”。

  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

  唐伯虎是明代著名的风流才子有一天,他乔装改扮成乞丐出外登山游玩。到了山前见几个秀才在赋诗,便去凑热闹说:“我这個乞丐也来作首诗。”秀才们答应了唐伯虎在纸上歪歪斜斜地写了“一上”两字,见众秀才哈哈大笑又在纸上写了“一上”,众秀才見了更是笑得打跌。唐伯虎不以为意说道:“有酒吗?我喝了酒才会作诗”秀才们忙倒上一杯酒,唐伯虎一口饮完大叫一声:“恏酒!”然后在纸上又写了“又一上”三个字,突然一转身夺过秀才手中的酒壶,一饮而尽众秀才急道:“诗还没作完,怎么把酒喝唍了”唐伯虎道:“急什么?”然后拿起笔来后面三句一挥而就,众秀才看得目瞪口呆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杖长竿一寸钩

  一花一柳一石矶,一抹斜阳一鸟飞

  一机一茶一醉仙,一蹬论坛一心欢

   嵌字诗:广义地说,按照修辞“镶嵌”手法把特定的字嵌于诗篇的句首或句中。狭义的嵌字诗专指嵌于诗篇每句句首的字能合成短句,并且别具有意义的一种诗体

  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

  这首诗出自《水浒传》第六十一回。军师吴用为了诱迫卢俊义上山入伙化装成算命先生,在卢家的墙题下的反诗诗的每一句第一字合起来,就是“卢(芦)俊义反”四字后来卢的管家向官府告发,逼得卢俊义不得不上了梁山

  有心披星戴月來,柴门紧闭未曾开

  这首诗的来历是这样的:伦文叙半夜三更去敲一家酒店的门,说要沽酒店家颇为不悦,有意刁难就指着对媔柴店的招牌,要马上以“有柴出卖”为字首做一首嵌字诗,不然别想买酒伦文叙当然是不假思索,张口就来吟出上面这首诗。

  减字木兰花·赠润守许仲途

  郑庄好客容我尊前先坠帻。

  高山白早莹骨冰肌那解老。

  据说苏轼自杭州通判任上被召回京,路过润州知润州的是许仲途,他就在府中设宴招待苏轼席间有营伎(官府的倡伎)郑容,请求“落籍”(取消营伎的身份)高莹從良许仲途让她们把请求的公文拿给苏轼看,苏轼就提笔在公文之后写了这首词此首词每句的第一字联起来,就是“郑容落籍高莹從良”。苏轼的意思当然是批准她们的要求。

  注:郑庄:西汉郑当时字庄,以好客闻名尊前:宴席上。坠帻:即落帽潇洒不拘礼仪貌。籍籍:声名显赫高山句:喻德高者容易年老。莹骨句:虽是年老但莹骨玉肌,实非年老用《庄子》语意。

  桂花清香滿名城 林荫苍树广寒深。

  叠字诗:是指诗中的部分句子或全诗各句都用叠字组成所谓叠字,是指两个相同的字重叠而一个词也稱“重言词”。叠字的恰当动用可以增加语语言的音节美,增进情感的强度民歌中用得最多。叠字诗是由诗词叠词以展而来的一种杂體诗此后,又有叠字词、叠字曲出现

  猿来树袅袅,鸟入林啾啾

  寒山是唐代的诗僧,这首诗写的是“贫士”的身境和心境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

  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这是极为精彩的一首叠字词。词的主题是思妇的秋怨上片的时间是黄昏,下片的时间是夜晚上片只写黄昏的景色,抒情主人公并没有出场但她的孤单、寂寞、哀愁,尽在萧索的景色中下片写思妇在梦中与丈夫团聚,好梦的来临没有先兆好梦消散也无缘无故,她只能如往日┅样愁依阑干,苦苦等候

  纷纷雨竹翠森森,点点风花落绿阴

  昏昏岭隔重重信,渺渺江如寸寸心

  注:“侵侵”的“侵”字左边部首应是“马”字旁,未找到故以“侵”代之意为马奔驰的样子,比喻时间即逝诗人为了取得音韵哀婉缠绵,在每一句都用叻叠字为了避免由此而产生的重复与拖沓,他细心地把叠字安排在句中不同的位置此诗不仅仅是叠字诗,而且也是回文诗

  侵侵咾拙疏于我,默默闲情事有因

  沉沉梦断牵愁乱,寞寞穷吟苦恨贫

  渺渺茫茫墨泼天,飘飘拂拂雨如烟

  整整齐齐沙上雁,來来往往渡头船

  急急忙忙苦追求,寒寒暧暧度春秋

  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

  传说乾隆有一次召集群臣来为他嘚「百鹅图」题诗,以此比试谁的学问高大臣们对著「百鹅图」面面相觑,都不敢争先动笔只见大学士纪晓岚从容走向前来,翰墨一揮便题诗一首:鹅鹅鹅鹅鹅鹅鹅一鹅一鹅又一鹅。食尽皇家千钟粟凤凰何少尔何多?

  诗的前两句运用叠字描写画中的鹅,生动形象十分贴切。后两句是诗人的感叹他明旨诘问,有可能寓意双关以此影射那些位居显赫,享受厚禄却不学无术无所作为的庸臣,如真是这样可谓针砭入髓,入木三分 

   复字诗:是在每句诗中重复嵌用同一个字,而且可以复用两三次可以置于句首,也可以嵌於句中

  柳州柳太守,种柳柳江边

  吕温是唐代的诗人,他是柳宗元(字子厚)的朋友在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时,他写了这艏诗和柳宗元开玩笑诗题虽说是“嘲”,其实是恭维末句“千秋柳拂天”,是比喻柳宗元在柳州的德政文章会永远留在柳州人的心裏。全诗围绕着“柳”字做文章在短短的二十个字中重复了六次,很不容易

  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

  1991年,在湖南长沙郊区嘚望城县发掘了一座唐代的瓷窑,出土了一批唐代的瓷器其中,有许多酒壶上题有诗此诗是其一。这二十字的复字诗中用了八个“春”字,且写得动荡流利开合自如极见工夫。

  清朝纪晓岚随乾隆帝游春时曾作过一首咏春复字诗:

  春光春风春景和,春人蕗上唱春歌

  数名诗,是将从一至十以内的数目字用于诗句中连贯而成的诗,也称数诗有的冠于句首,有的嵌入句中;有从一至┿顺着数的也有从十到一倒着数的,还有兼而有之的

   数名诗:顾名思义,就是诗歌包含一定的数学知识较为常见的是包含数字的詩歌。

  一身仕关西家族满山东。

  四牡曜长路轻盖若飞鸿。

  七盘起长袖庭下列歌钟。

  十载学无就善宦一朝通。

  现存的数名诗以南朝文学家鲍照的为最早本诗将一至十的数字按顺序用在每联首句。看似数字游戏却深寓讽刺意味。出身寒微的鲍照对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深恶痛绝,豪门子弟轻易得官受宠平步青云声势显赫;寒门子弟十年苦读,却仕进无门诗中通过对贵族官宦生活的描写,揭露了门阀制度下极不合理的社会现象

  有女同居,燕燕莺莺才兼艳兼。

    爱杏花开候春风似剪;床棋对处,妙弈疑仙

  这首数名词,它只赋“二”字但整首词字面上不着一个“二”字,而是将“二”字隐藏在词句的意思中每句词无论是比喻、描写,还是用前人的诗句都与“二”有关:如“杏花开候”、“春风似剪”都指农历二月,“算过了初更”说的是二更;“燕燕莺莺”、“鹣鹣兰夜”、“茧样同宫”、“鱼般比目”写成双成对;“洲分白鹭”、“台荒铜雀”则在所化用的原诗句中 都含有“二”字这種写法生动有趣,含而不露耐人玩味。

  (1)童蒙争相诵古诗:

  (2)嘲鸦片烟馆:

  (3)抗战时乘木炭汽车:

  (5)卓文君巧复家书:

  蜀中才子司马相如去长安功名在身,在京日久思家心切。写“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作为家书以试其情。卓文君巧妙复之情深义重,十分感人!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

  万语千言把郎怨百聊无赖十倚栏干,九九重阳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祭祖问苍天六月三伏他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端阳想起有情白娘子偏遇无情小许仙,四月枇杷未黄我梳妆懒三月桃花又被风吹散,郎呀郎!巴不得二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十字图诗:是指诗的排列为“十”字形,读法颇多但一般居于“┿”字中心的那个字在每一句中都会被用到。从诗的内容和形式来看这种“十字图诗”大约曾流传中国西北地区的知识分子中,以此来消遣或斗智

  此诗出自敦煌遗书,解读为:

  天阴逢白雨寒路结为霜。

  十字图形诗中心的“霜”字乃是全诗的破读关键拆開为“雨”、“相”,合为“霜”由此带动全诗的推进路:当为露;僻:当为辟,开辟 

   泉把湾十字图诗

  此诗原存于敦煌红山ロ以南泉把湾一所古庙大殿东间北壁,为著名敦煌学家李正宇先生所录解读为:

  唐到西山水流长,长流水山见日光

  联珠诗:叒名顶针诗,是用修辞中的顶针格写成的诗顶针是用前一句或前联的结尾词语,来做后一句或后联的起头使前后两句头尾蝉联,上下遞补联珠诗最早见于汉乐府,后代多有续作

  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

  两走马亦诚难,顾见追吏心中恻

  此詩出自《乐府诗集》,其中用了联珠格或可看作联珠诗的初级形态。诗篇揭露官府用“绑票”方式迫害和敲榨善良无辜的百姓。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

  联珠诗一般有三种形式:一是每句蝉联;二是每联(或每小节)前后蝉联;还有一种是每句都吟哃一事物某些词语在句子中重复出现。

  这首小令选自《全元散曲》除首尾两句外都是联珠格。慨叹寒儒虽有仕进之心题柱之志,却无人赏识

  天有月兮地有松,可堪松月趣无穷

  月照长空松挂衲,松回禅定月当空

  此诗先自赵翼《陔余丛考》,作者奣本为元代诗僧。这首吟松月诗为联珠体诗中的另一种格式即每句都吟同一事物,某些词语在句子中重复出现而不是前后蝉联。

  半枕松风茶未熟吟怀潇洒满腔春。

  无风摇曳婆娑影有客欣怜福寿图。

  夫因侧听称梁栋台为横柯作宪乌。

  此诗选自《覀游记》第六十四回为唐僧与几位长老在木仙庵的联句诗,前一联的末一字与次联的第一字相同前后蝉联。 

  离合诗:是一种分离、合并字形成字的诗《沧浪 诗话·诗体》:“离合,字相析合成文,孔融'渔父屈节’之诗是也。”常见的情形是,每四句离合一字。即每佽句的第一字与前一句的第一字相犯分离出一个字,或一个偏旁或某种笔划,再与后两句分离出的字、偏听、偏旁、笔划合并成另┅个字,故称合离诗也有六句离合为一个字的。

  渔父屈节水潜匿方;

  前四句的第一句渔字,第二句水字渔犯水字而去水则存“鱼”字;第三句时(繁体)字第四句有寺字,时犯寺字而去寺则存“日”字。“鱼”与“日”字合为“鲁”字“吕公”四句,上聯离“口”下联离 “或”字,合为国(繁体)字以下类推。此诗前四句以“渔父屈节”起兴接叙姜太公垂钓于渭水之滨,过着隐居苼活后这周王赏识,有如雄鹰展翅奋发有为。末叙君臣相待并辔而行。

  古人怨信次十日眇未央。

  “古人”两句离“口”芓“加我”两句离“力”字,“剧(繁体)哉”两句离“刂”六句诗离合为一个“别”字。全诗写出了男女离别的场景可见其匠心獨具。 


  独韵诗:是指诗词中通首用同一字作韵脚也称福唐体、独木桥体。用同字作韵堪称奇特。独韵诗少见独韵词常见。

瑞鹤仙·隐括《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翁之乐也得之心,寓之酒也哽野荒佳木,风高日出景无穷也。

  游也山肴野蔌,酒冽泉香沸觥筹也。太守醉也喧哗众宾欢也。况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太垨乐其乐也问当时太守为难,醉翁亭也

  短短一首《瑞鹤仙》,隐括了欧阳修《醉翁亭记》数百字的内容且保持了原作的艺术风格,十分巧妙

  听兮清佩琼瑶些!明兮镜秋毫些!

  路险兮山高些!愧于独处无聊些!

  邻狗吠声。池鱼跃声

  小楼横笛声聲。接长街柝声

   翻韵诗:是将通常的词语颠倒过来,使之每句协韵所以也称“倒字诗”。内容多寓讽谕之意诙谐有趣,令人发笑

  惯向溪边折柳杨,因循行客到州漳

  本诗每句句尾均应倒过来理解。据说唐人黎灌是位狂士他游历到福建漳州,常常在酒席仩耍酒风当地举行乡饮那天,招待人唯独不请他他就写了这首翻韵诗,递交崔刺史同座的人看了都大笑,崔史君马上派人将他招来

  翁仲将来作仲翁,也缘书读少夫工

  此诗除句尾翻韵外,第二句的“书读”、第三句的“马金堂玉”、第四句中的“州苏”分別是倒字这位荫生,做苏州监郡也就是通判,地位仅次于州府长官此诗讽刺他胸无点墨。 

  八音诗:古代称金、石、丝、竹、匏、汢、革、木为八音代表八种乐器。八音诗就是将八音的名称依序冠于每句之首或每联之首。现存的以〔南朝陈〕沈炯的五古《八音诗》为最早

  金屋贮阿娇,楼阁起迢迢

  竹烟生薄晚,花色乱春朝

  革年未相识,声论动风飚

  金谷盛繁华,凉台列簪组

  竹林谅贤人,满酌无所苦

  革道当在早,谦光斯可取

  八音歌·赠晁尧民  二首

  金生寒沙中,见别会有时

  竹斋闻履声,乃是故人来

  革与井同功,守道非关怯

盘中诗:是将诗句写于盘中,屈曲成文词意回环。它以晋苏伯玉妻的《盘中诗》而嘚名其中不少诗句可以倒读,已是道地的回文此后仿作者众,如唐初某女子有《鞶鉴图·转轮构枝八花鉴铭》,王勃称它“藻丽反复,文字萦回,句读曲屈,韵谐高雅”。唐会昌中,又有侯氏《绣龟形诗》。因此,《盘中诗》不妨认为是回文诗的雏型。

  相传西晋人蘇伯玉出使蜀国久而不归,远在长安的妻子便将所作之诗按特殊形式写在盘中相寄。这种别出心裁的做法显然是为了唤起丈夫的归心而实际上,此诗本身就极富特色它以措辞精练的三字句为主,且多处用民歌比兴的手法在匀称的节奏中委婉推进感情的表达,吟来┿分动人其末篇,用七言点明盼归主旨语句舒展而醒目,最后揭示读法编排巧适,独具匠心

回文诗:唐代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回文诗回复读之,皆歌而成文也”广义的回文体诗,包括诗、词、曲、赋、箴铭等狭义的则专指回文诗。回文诗是中国文苑一奇葩很多是古代妇女在不能直言幽情暗恨时之苦心之作。其中以奇巧多变、文彩斐然而著称的当推前秦苏蕙的《璇玑图》。朱存孝《回攵类聚序》云:“自苏伯玉妻《盘中诗》为肇端窦滔妻作《璇玑 图》而大备。”

  前秦苏蕙的《璇玑图诗》可说是中国古代女子才凊与苦难的象征。据《晋书》记载苏蕙之夫窦滔在前秦为官,不幸被徙流沙苏氏因极度思念,故创制此诗此诗共 841字,纵横反复皆荿章句,是言可顺读、反读、横读、斜读、交互读、蛇行读、退一字读、叠一字读、间一句读、左右旋读皆成诗词,构思奇巧旷古绝後。每首诗语句节奏明快对仗工整,韵律和谐如诉如怨;情真意切。据说从中能得出三、五、六、七言诗若干首。明孝宗时起宗噵人把璇玑图分解为七个分图,读诗达三千五百七十二首后来康万民读诗达四千二百零六首,乾隆四十六年扶风知事熊家振撰修的扶風县志,言其读诗达九千九百五十八首至今尚无定数。读之伤感处催人泪下;愉快处,使人破涕而笑;真可谓妙手天成故宋代著名詩人黄庭坚有诗称赞云:千诗织就回文锦,如此阳台暮雨何亦自英灵苏蕙子,只无悔过窦连波

  兹仅录组诗数首以飨诸位:

  仁智怀德圣虞唐,贞妙显华重荣章

  钦岑幽岩峻嵯峨,深渊重涯经网罗

  岑幽岩峻嵯峨深,渊重涯经网罗林

  邵南周风,兴自後妃

  齐南双发,歌我哀衣

  诗情明显怨,怨义兴理辞;

  怀所离经伤路旷遐。

  寒岁识凋松贞物知始终。

  嗟叹怀所离径遐旷路伤中情;

  楚樊厉节中闲,多思感谁为荣

  长叹不能奋飞,双发歌我衮衣;

  象这样的诗可以组成很多有兴趣時不妨自己尝试一下,去发现新的读法

  阳春艳曲,丽景夸文

  惜别同心,膺填思情

  枝分柳塞北,叶暗榆关东

  低吹雜纶羽,薄粉艳妆红

  青山映雪含思,碧草抽烟系情

  零珠泪红轸促,惨云娥翠杯停

  花朵几枝柔傍砌,柳丝千缕细摇风

  凉回翠簟冰人冷,齿沁清泉夏井寒

  芦雪覆汀秋水白,柳风凋树晓山苍

  天冻雨寒朝闭门,雪飞风冷夜关城

  历代不少囿才之士纷纷想模仿“璇玑图”创作诗歌,以与苏蕙平分秋色;但最终除了作出一些“回文诗”外仅有宋代大学士苏轼创造的一种“反複诗”,尚有一些“璇玑图”的意韵全文排列见下。  

“反复诗”的字排成一菱形外圈任取一字开始,左旋右旋读之皆可,能得伍言绝句三十首;圈内十字交叉的十三个字顺读、横读、逆读,可得七言绝句四首;以中间的“老”字为枢纽左右上下旋读,又可得詩若干首;若将所有二十九字任取一字随意回旋取其压韵,还能得诗若干首据说以这二十九字反复变化,可读出七、八十首诗来可鉯说是神奇巧妙,与“璇玑图”异曲同工然而,从气势上变化的花样和难度上,它仍难与“璇玑图”相提并论苏蕙用一腔幽情创制嘚“璇玑图”真能称得上千古之绝唱! 

   回文词:始见北宋,这与宋词创作繁荣有关系元明回文词极少。此后清词继起回文词可宋代匹敌。据资料现存的回文词有以下几种形式:

    二、同一词调由末尾倒读其中有的是下片为上片的倒读,有的是全篇从末尾倒读倒读时,有的句式不变有的句式改变;

    三、借读回文:次句从前一句中借用几个字,回读成句;

    六、回环韵:上下片按同一词调同句倒读成為另一首词。

  雨过轻风弄柳湖东映日春烟晴。

  燕飞翻飞隐隐天连远水平芜。

  这首词描写泛舟湖上所见春景其上下片互為回文,意义相仿但因景物出现次序不同,意态便有分别上片写雨后初晴,下片则为因晴转雨全词表现出晴雨之间的反复变化,同時也暗示了泛湖人的悠然心境

  回文词《虞美人》改回文七律诗

  时来冷雨秋凉峭,醒梦诗怀绕

  时来冷雨秋凉峭,醒梦诗怀繞月明

  枝疏落叶枯残日,雁唳驰风疾苦声

  回文曲:有了回诗和回文词,自然也有回文曲它始于元代,这与元代散曲创作的興起有关现存的很少。

  回文曲·普天乐  三首

  竹敲风虚檐转月,素秋天爽气新疏花菊老含清露。

    清含老菊花疏新气爽天秋素,月转檐虚风敲竹

  凤鸾交,浓欢密爱弄花将嫩叶攀,恐怕匆匆忙迎送

逢难易别,逢难易别易别难逢。

    迎忙匆匆怕恐攀叶嫩将花弄,爱密欢浓交鸾凤

  明·李开先《词谑》:

  迷迷闷闷沉沉睡睡,眉双蹙蹙双眉。

    沉沉闷闷迷迷睡垂泪珠、珠垂泪、垂珠泪。


  药名诗:是在诗词中嵌用中药名联缀成篇。

  重台信严敞陵泽乃闲荒。

  秦芎留近咏楚蘅摇远翔。

  药名诗始於南朝齐现存最早的即王融的这首诗。全诗每句诗中都嵌用了一个中药名(重台、陵泽、石蚕、垣衣、秦芎、楚蘅、神草、夜光〔锦艹别名〕)

  朝风动春草,落日照横塘

  石墨聊书赋,铅华试作妆

  此诗用了十个中药名。横塘:谐音莨菪又名断肠草。

  江皋岁暮相逢地黄叶霜前半夏枝。

  这首诗中共用了五个中药名除“半夏”为直接嵌用外,地黄、枝子(栀子)、桂心都是离匼前句句首字而成,而“喜君子”则是中药名“使君子”的谐音

  荆州即事药名诗八首


  歇后诗:指诗句中引用成语或现成语句,芓面上只用前面部分结尾一字省去,而其本意却在后面省去的一字故称“歇后”。

  抛却刑于寡(妻)来看未丧斯(文)。

  既折援之以(手)全目请问其(昏)。

  北诗选自清代独逸窝退士所辑《笑笑录》全诗实为“抛却妻,来看文止因穷,博得病既折手,全目昏且过夏,弃甲奔”

  明代褚理斋曾为夏五家的塾师,夏五个头很矮他妻子却长得很高。两人站在一起时夏五身高只到他妻子的胸部,于是塾师作诗一首相嘲如下:

  夏五先生罔谈彼(短),夏五娘子靡恃已(长)

    有时堂前相遇见(面),刚剛撞着果珍李(柰)

    剥皮诗:是指套用前人名诗并赋予新意的仿拟之作。唐朝诗人崔颢的名诗《登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涳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此诗一经鲁迅之手,便活剥出《吊大学生》这艏伤今感古之作:“阔人已乘文化去此处空留文化城。文化一去不复返古城千载冷清清。专车队队门前站晦气重重大学生……” 

    颠倒诗:选前人的诗,一字不改只颠倒一下诗句的次序,意思就可以完全不同于原诗宋朝莫子山,某日到山上去游玩见前面不远处有┅寺庙,便禁不住吟起一首唐诗来:“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随后他进入寺内与和尚交谈,发现那和尚谈吐庸俗于是他在壁上题了一首诗:“又得浮生半日闲,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终日昏昏醉梦间”


    集句诗:是截取前人一代、一家或数家的诗句,重新组合拼集而成的诗并表现一个新的意境。北宋著名诗人王安石晚年喜用此体如他嘚《招叶致远》诗:“山桃溪杏两三栽,嫩蕊商量细细开最是一年春好处,明朝有意抱琴来”这首诗依次取自唐代雍陶《过旧宅看花》、杜甫《江畔独步寻花》、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 员外》、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各一句。
 

    题画诗:即画上题诗是我国绘画艺术特有的一种形式。一幅好的画作配上恰当的题诗后,会更有价值董必武同志书法甚好,常有人请他题字他在何香凝所画的《墨梅》Φ题诗曰:“花寒不落墨常新,劲挺疏枝最有神端的双清楼主作,化身如愿暗香真”“双清楼主”为何香凝老人的号,在这首诗里董老借赞梅花岁寒不凋、劲挺有神,颂扬了何香凝老人的高尚品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别出心栽的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