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手太阳肺经 大肠经后面是手阳明大肠经

学习手阳明大肠经感(上)(下)学习手太阴肺经感(上) (下)
发布时间:&&&来源:&&&51人关注
  手阳明大肠经主要有三个功效:一是有效防治皮肤病,二是帮助人体把多余的火气去掉,三是通便效果。共计20个穴位,按照原先的安排计划,本经学习安排时间是7天,从9月22日-------28日。大肠经和肺经为表里关系,所以这两个经络有时可以治疗彼此相关的病症。大肠经从手走胸,起于商阳,止于迎香。大家常用的合谷穴就是在本经上。大肠经值时令为卯时,实际就是凌晨5点---7点。这个时候胃肠活动强烈,正常人都要起来排便。这个时辰五行为木,大肠经五行为金。和肺与寅道理一样。大肠经多气多血,气旺血旺。下面把大肠经的穴位一一道来,虽然有些专家说有些穴位不太重要,但是作为初学者,还是以涉及范围广为好,多多涉猎,这样还是逐穴学习,逐渐认识它们。
  第一穴位是商阳(井)。这个穴位和肺经的少商穴位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也在指甲0.1寸,是食指,都是井穴,当然也都治心下满。但两穴属性不同。阴经井穴五行属性皆为木,阳经穴位井穴皆为金。所以商阳的属性为金。商在古代五音之一,也是金的意思。金也是阳,周老说这里是阳金脉气所生的地方,肺金维阴金,从列缺分出到商阳就说明阴金已经转化为阳金了。高式国说借张隐菴的话说,少商是秋天的刚开始时候,商阳是秋天的时令。想想秋天的凉肃,就应该知道所治疗的病症。除了治疗心下满,还治疗颈项喉齿,因为这条经络往上穿越了齿、口、喉、项、颈。中里巴人说可以调理便秘。是可以清泄大肠经之火的穴位。
  接下来是二间、(荥)三间(输)。间是隔的意思。周老说间字中间本来是月,就是月光从门而过来的意思,间是孔窍,间隙。对这个穴位的位置,周老有异议。按照现在的说法是微握拳,在手食指本节(第2掌指关节)前,桡侧凹陷处。如图所标位置。周老考证说古代的人都是以把手足指的末节作为第一节,把今天的第一节作为第三节。并且称为本节,所以说二间在本节前陷中,但是按照今天的说法是都移到了本节之后了,所以二间穴位应该往前移到指骨第二节的后方,也就是今天说的第一指节的前方。现在二间的位置实际应是三间的位置。也叫前谷。这两个穴位一般在讲解时时一块说的,作用类同合谷。二间穴位是荥穴,所以就具备退热的功能。
  合谷穴(原)可以说耳熟能详,不研究中医的人也知道合谷穴,是个急救穴,也是个作用很大的穴。和脚面上的太冲穴共称为四关穴。能够大开大通的意思。山洼无水的地方叫谷,形象比喻,身体上肌肉的结合处也叫谷,即通常说的肉之大会,周老说合谷穴开则凹陷如谷,合则凸起如山。以前看个资料说合起来像个成熟的谷粒,也算是一种说法。治疗疾病说&面口合谷收&。那就是脸上口中的病症都治疗了。祝总骧教授提出的312经络锻炼法其中按摩三个穴位,有一个就是合谷。(其它两个为内关、足三里),说按摩这一个穴位就能带动整个大肠经的穴位和经气。取穴方法是:张开右手,拿着左手的大拇指指关节放在右手虎口,左手拇指弯曲的指尖位置就是合谷穴。中里巴人说河谷是强壮穴,可以止痛、面痛、牙痛、三叉神经痛,左掐右,右掐左。
  圣安讲座中教授讲合谷是个大药箱,可以统领全身气血和疼痛,是四关穴。张树剑博士说合谷穴醒神开窍治疗昏厥和实热病症,孕妇忌用,防止堕胎,还治疗咽喉痛,可以清肺热。
  阳溪穴(经)是大肠经的第五个穴位,是大肠经的经穴,这个穴位比较好找,在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上翘时在两根肌腱中间。这个穴位的按摩办法比照肺经的太渊穴,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骨嘠住,溪是山洼流水的地方,又是形象称之为肉之小会。周老说凡是阳经的阳部凹陷处皆称为溪。圣安讲座中教授说阳溪穴是人身体上血压点,按摩不仅治血压还治疗头晕。
  接下来是偏历穴是大肠经的络穴,有联络肺经和大肠经的作用,腕横纹上三寸。偏即是不正,在臂的偏旁,并且旁出于络接肺经。高士国说该穴主要治疗耳目口齿的疾病,因为这条经络经过这些部位。
  温溜是大肠经的第7个穴位。腕横纹上5寸。周老说温是温暖的意思,溜通留,有祛风散寒、温经发汗的作用,温溜也是袖口取暖的地方,温度常留不去。是大肠经的郤穴,可以治疗本经的急症。高士国说治疗肘臂寒、寒厥头痛等一切寒湿濡滞之症,则知其有温热散通之力也。又治肠鸣哕噫,则知其有决溜通畅之力也,故称&温溜&。以其功能而得名也。中里巴人说身体有燥热可以刮痧泻火,效果较好,比如脸上出痘痘等
  接下来的穴位是下廉和上廉,下廉穴位的取法是肘横纹下4寸,上廉是下三寸。廉是边缘的意思。高士国说两穴治症略同,凡诸偏风、腹痛、尿黄、冷痹不仁等症。但有关大肠者,则更效。
  第10个穴位是手三里,在前臂背面桡侧,肘横纹下边2寸。在曲池穴下2寸肌肉隆起的最高处。程玮老师形象比喻上廉下廉和手三里。说上廉好比是天部西北部形成的高空冷湿气流,下廉就是天部下降后的低冷湿云气,手三里地部是降下的冷湿云气所降的雨。周老说三里为三寸,实际是肘尖曲池下三寸位置,和足三里呼应,是通三焦的穴位,凡是三焦的里病无所不包。高士国说手三里治脐上膈上连及肩背等疾,足三里则可治脐以下至小腹胯膝诸疾也。两三里分工取治,有不同而同及同而不同之异。圣安讲座中说手三里是治疗颈、肩病的要穴,可以治疗颈椎病,三里治理所有关节的病,每次按10分,合谷配手三里治疗落枕,半小时见效。 程伟老师经验说手三里不光除大肠及脾寒,还能调节一身之湿。
  接下来是曲池穴位。曲就是弯曲,池就是水停聚的地方。是个很重要的穴位,先认识位置,就是再肘横纹外侧。是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简便的方法是屈肘90度,肘横纹尽头处。是大肠经的合穴。中里巴人说是降血压,治疗皮肤病,有通便作用。圣安讲座教授也说清肠、通便、降血压。便秘可导致血压升高。头晕就是浊气上升,清气上升,头也就不晕了。高式国说治疗偏风、喉咽、肘臂肩腕等处之症,原因就是经络经过。张树剑博士说曲池穴可以平稳血压,治疗各种皮肤病,因为皮肤病都是体内淤积湿热而感受外邪引起的。 学习笔记完成于.21:00学习手阳明大肠经感(下)
  今天已经是28号了,虽然学习的课程和书籍、视频都已经看了,但是静下心来回味和做学习笔记就有些力不从心,实际还是懒惰的内因,做学习笔记是自上小学以来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更主要的是加深记忆和以备以后学习之用,温故而知新。所以还得把自己的学习坚持下来,不管有多少困难,都要按照计划进行下来。大肠经的下部分记录肘髎(liao)以后的八个穴位。
  肘髎(liao)是曲池在往上臂循行的一个穴位。位置还在肘处。曲池上一寸。周老说肘是肱与前臂之间的关节部分,髎是临近骨部的缝隙。泛指肘部的深孔。高式国说肘内缘为拏(na),外缘是肘,治疗腕肘屈伸不利,肩臂痛麻的病症。程玮老师更有独到见解,他认为肘髎为大肠经、肺经气血传输肾经的重要穴位,也就是金生水的穴位,肺肾关系的失衡都可以通过此穴做出快速的调整,他经常用水针注射本穴治疗各种肾阴的缺乏症,案例很多。肘髎穴是体表水液流向体内之处。针刺治疗上畏寒下微热的肾热和大肠虚寒症。
  手五里:曲池上三寸,程玮老师说还有个名字是大禁,不能艾灸,可针,但高式国说《铜人》说能灸,《素问》说禁针,孰是孰非,以待实践中掌握和揣摩,提醒不可莽用。但是对这个穴位的用途大家基本一致,就是联系内部五脏,里就是理,可以理其内。《针灸大成》说主治风疥、惊恐、吐血、咳嗽、肾不纳气、心下胀满、身黄等症有关五脏,还治疗臂痛、嗜卧、治瘰疬(luoli)、四肢不动、、、、
  臂臑(nao)位于曲池上7寸,垂臂屈肘,在肱骨外侧三角肌下。臑指的是肩下方的肌肉。高式国说凡是肉不着骨的地方并且肉上下通透者就叫臑。主治寒热臂痛,不能伸举,并治瘰(luoli)疬(瘰疬之名始见于《灵枢&寒热篇》,以后历代文献多有记载。其中宋代《疮疡经验全书》中对瘰病的发病部位及临床发展过程作了详细描述。以颈部缓慢出现豆粒大小圆滑肿块,累累如串珠,不红不痛,溃后脓水清稀,夹有败絮状物,易成瘘管为主要表现的结核类疾病。临床多按发病情况分为急性、慢性两类。急性的多因外感风热、内蕴痰毒而发,属颈痈(颈部皮间急性化脓性疾病)范围;慢性的多因气郁、虚伤而发,为临床上所指的瘰疬。相当于西医的淋巴结结核。瘰疬,好发于颈部、耳后,也有的缠绕颈项,延及锁骨上窝、胸部和腋下。在颈部皮肉间可扪及大小不等的核块,互相串连,其中小者称瘰,大者称疬,统称瘰疬。俗称疬子颈或老鼠疮。多见于青少年及原有结核病者。),不可深刺。程玮老师认为这个穴位的气血物质为天部的阳气,气血由大肠经各穴中上行的阳气汇集而成,阳气充盛所以手臂活动自由。属于手阳明络之会。阳气上冲头部,所以还叫颈冲、头冲。
  接下来的穴位是肩髃(yu),大肠经的15个穴位。手臂向外平举,肩膀处有两个凹陷的地方,前面的凹陷正中则为该穴。髃就是骨之间的陷隙,是手阳明经和阳跷脉的会穴。高式国认为治疗肩臂项背风痛及痿(wei)痹(bi)(痿痹,又名痿躄。为手足痿弱,无力运动的疾患。痹为肢体麻痹或疼痛,或四肢挛急的疾患。二者病因不同,症状各异。),会穴还兼治所会经的病。程玮老师认为肩髃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作用于离腰肾较远的骨部,穴内经水直通骨部。功能是为天部提供阳气,导引大肠经水回流骨部。
  再往上走是大肠经的第16个穴位,巨骨在肩上部,当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凹陷处,巨就是大,就是大骨。本穴位公用主要是与肩髃等穴共同治疗肩周炎等病。程玮老师说一方面经水继续往下个穴位走,一方面通过孔穴渗入骨部。没有明显的效验案例,本人私下认为有些大家说有些穴位不必都去计较,记住主要穴位的原因吧,再者可能有些穴位较近,功能多数一样或相同。似乎取穴治疗少的原因。
  再往上走是大肠经的第17个穴位,名字叫天鼎。扶突穴下一寸。位置在颈的侧部,周老认为鼎是三足两耳,是古代的宝器和烹调的炊具,人的头颈很像个鼎,是吸入天气的重要门户。程玮老师说,天鼎是巨骨传过来的经水进行受热汽化幷上行于天。高式国说本穴治疗暴瘖(yin)、气梗、咽肿、喉痹(BI)、不得息、饮食不下、喉中鸣等火症有碍于咽喉,取这个穴通畅,针灸不常取用。
  扶突穴位于颈侧部,先找到喉结,从耳朵由上外向内下走行的肌肉,在颈部分为前后两条,平喉结。两肌肉中间处。周老说扶突就是扶起人体头部这个最大的突出得扶持,所以叫扶突。高式国说本穴手挨住突突顶手,所以叫扶突,天鼎好比是炉灶,扶突就是烟囱,用它的通畅的力量,可以治疗幽郁的火,比如暴瘖、气梗、喘息等。下针的时候注意伤害动脉。
  接下来的穴位争议比较大,目前的中药教学都是说穴位名字叫口禾髎(liao),而周老说此穴位应叫ji髎。ji字如禾字,上边的撇不过竖,电脑里边打不出来,故用拼音。说ji是曲木头,指穴在形如曲木头的鼻唇沟的下面。禾字是传抄的错了。但是我在学习时还按照现在通行的说法,叫口禾髎。程玮说口禾髎穴名的意思指大肠经体表经脉的地部经水由这里回归大肠经体内经脉。所以气血运行特点是导头面的液回流体内,凡头面部位因寒湿引起的各种水液疾患皆可用此穴调整。穴内的地部水液既能回走体内又能流注骨部。髎字头穴有通导体表水液的功效。大肠经的最后穴位虽在迎香穴,但是体表经脉与体内经脉气血的交接点则在口禾髎。其治疗流鼻涕和牙酸收到良好效果。高士国说治疗鼻塞、流鼻血。禁灸。位置在上唇部,鼻孔外缘直下。
  最后一个穴位是迎香穴。周老说,肺开窍于鼻,与大肠为表里,鼻塞得通,所以迎香,功能能够通鼻塞。我看这与以前学习的肺经天府穴的作用相同。高士国说治疗鼻病及嗅觉不灵,极效。禁灸,因为怕火伤气道,因为肺恶热也。程玮说接收胃经的五谷浊气并向胃经输送大肠经的清阳之气。 完成于国庆节10月1日
  学习手太阴肺经感(上) 学习中医以来,一直立志于不慕虚名,自以为乐,循序渐进,所以把学习《黄帝内经》放在首位,后来学习《伤寒论》,中间听了不少大家的讲座,最为服气的是郭生白大师前辈的《伤寒六经求真》和《本能论》,学习了周楣声前辈的《灸绳》等书籍,中医知识与日俱增。但是现实终归是现实,周围朋友们问起学习中医,只是想让你尽快给他们解疑释惑,这就使得学习的理论和我自己的实践有些脱节,大都是说什么穴位,怎么治病,按摩哪些,能够速效。这就显示出原先学习经络知识的不足,也说明了大家对经络的认同,是呀,如果是急症和一些日常的小毛病,谁愿意去听你开中药再煎再服药,大家都愿意忍一忍,也比较符合郭生白老师说的本能。经络治病好处就凸现出来,不需要花钱,只需要自己动动手,真的是简便易行。能为朋友提供立马的服务和帮助,乐哉!周楣声前辈曾言:针之法则,其一是重在手技;其二是重在选穴。手技得法,选穴得宜,则针之为用。所以学习经络,知其理论,熟悉穴位,才是真正的基本功。所以约了几个同道,计划利用半年时间对经络进行重新学习,计划时间长些,是因为现在学习自控精神太差,不如学童时代,边工边学,力求克服懒惰思想,好比打仗攻破堡垒,一个一个山头来占领。每学习一经,写学习心得,巩固学习成果。励志且增加记忆也。lkc-.20
  学习手太阴肺经,学习和感悟到了手太阴肺经是12经之首,对这位问题,有些大家有些异议,前辈高式国提出看胎儿形成如蝌蚪,先有头,然后脊椎,所以认为应该诸经应以头脊为始,所以以督脉为首经,任脉次之,好比如是先定乾坤两卦,为大体阴阳,其它六经好比是六子卦,并推荐著作《医易通论》有详论。网上吕即来讲座也提出了看法,定为中医四大千古之谜。我个人认为古人定肺经为首经自有一定的道理,大家看封神演义时就看到殷纣王曾经为了讨好妲己,而对孕妇进行解剖,说明我们的先人虽然没有现在的精密仪器,但是肯定会知道胎儿的发育是应该先有头和脊柱的。所以我学习依然按照古训,先学习手太阴肺经。
  肺为娇脏,为华盖,说的是肺脏在五脏六腑的最上面,心脏为君主之官,肺为相傅之官,肺脏就好比如以前皇帝出行时皇帝座椅上面遮风挡阳的伞,肺脏有两片,正好保护着下边的心脏和其它脏,肺主行水,肺为水上之源,肺朝百脉说的都是全身的水和血液都是通过肺脏的功能输送全身各处的。肺主皮毛和鼻子相通,是身体和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第一道关口,所以有害物质侵入人体第一个受害的是肺脏,所以为娇脏。
  手太阴肺经总共11个学位,从胸走手。起于中焦,下络大肠,和大肠经互为表里。上巡行胃过胃贲门,穿过膈肌,从器官咽喉处内至腋下上方出,然后经手内侧到大拇指,在列缺穴分出一支到食指和大肠经交接。手太阴肺经运行的主要为气血物质,所主治的病多为肺脾两脏之病。尤其是少气无力、咳嗽、咽炎、气喘、呼气道疾病、鼻炎、头痛发烧、肩周炎。等,穴位中中府、尺泽、列缺、鱼际、少商为要穴。下面分穴位记录一下
  第一个穴位是中府穴,也是肺经募穴,取穴的办法是:在身体的正中线外开6寸,第一肋骨间隙。两侧各有。还可以先取云门穴位,云门取法是两手叉腰,锁骨下凹陷正中点位云门,云门下一寸为中府。程玮老师在《经穴探源》中把中府比为一个澡堂的大天窗,募集澡堂的蒸湿之气,往外散,中府是肺经募穴就是募集脏腑之气进行疏布。这个穴位主治病症:胸腹闷胀(因为中府穴为外出通道,泻了内气就能释放出来),肩痛(所处位置为肩膀之处,可以调节肩周肌肉气机)。周楣声前辈说中府意为天地之气在胸中集聚之处,对人身上中下三部之气均有调摄作用。治内症多、消化不良水肿,皮肤松软散虚,也兼补脾虚,所以一个穴位可以治疗脾肺两脏之病等,中里巴人说还治疗咳喘,按摩施治,防止针伤肺脏
  第二个穴位是云门:为肺经气血上行的最高点,天地升降的门户。取穴法是中府之上一寸,简便取穴可以叉腰锁骨下三角凹陷中点处。主要治疗四肢发热。《素问。水热穴论》有云门、委中、髓空、髃骨此八者以泻四肢之热。通经行气之功巨多。不宜针。
  接下来是天府:古人取穴是双臂平举,鼻尖能促臂膀之处是此穴。腋横纹下三寸。主要能够治疗咳嗽、过敏性鼻炎等。治周身外症,《甲乙经》说治疗咳嗽上气,喘不得息,逆气不得卧,治疗汗出,身肿、恍惚、善忘都是气不守中。可取此穴治之。程玮老师认为天府穴兼有肺气的宣降两个性质,若果受热多了,就会宣多降少,头面部就会发热,如果受寒了,就宣少降多,降为尿液。曾治疗面部脸颊发烫用针刺泻而效果很好。对面部心肺有热,面部有疮疖配合鱼际、劳宫穴位很有好处。
  侠(夹)白穴呢,有说是夹白,就是因为臂膀上阴阳的分界线明显,侠白所处得位置为手臂的内侧,这个地方呢除了太阳照不到,尤其是常常与腋下肌肤相接,与肌肤相接的地方,要么有毛要么潮湿出汗,这样呢,皮肤不会摩擦受伤,故而在人体地方是最白的地方,周老说是夹白,就是夹住的白肉。这个穴位的取法可以参考天府穴,天府穴位下一寸,也可以学习古人点墨取法,方法和天府穴位一样,不同之处是双手臂上举,鼻尖接触的地方就是侠白穴位,这个穴位的特点是肺经的云状气血物质在中府募集后,飘升到云门,然后开始下降到天府,再降至夹白,夹白穴位是人身体的降雨点。高士国说本穴位为行气要穴,主治气郁,治疗气短、心痛、烦满、呕逆等。程玮说,夹白穴位可以润肺除脾燥,他治疗的一个成功案例是说一青年手掌开裂,两年之久,按夹白穴奇疼,按摩一个月治好了掌裂,认为是肺管皮毛,肉又为脾土,手掌开裂是因为脾燥,所以按摩夹白穴好比是人工降雨,使得聚集的雨点下来去滋润干燥的脾土。
  接下来的穴位是尺泽,这个可是个很厉害的穴位。是肺经的合穴。好比是天上下雨在地面上形成的小沼泽,所以有水,中里巴人说是雨露,有灌溉的意思,灌溉肾脏,水又是肾脏所主,所以能补肾脏是肾脏的补穴,是肺经中的水穴。还治疗高血压、哮喘。这个穴位呢就在肘横纹上。就是肱二头肌的末梢和肘横纹的交汇处。肾虚表现在头重脚轻,属于肾不纳气,按摩此穴可以降逆气,降逆气就是治疗高血压。尺泽穴还能治疗感冒发烧。因为有水,所以去热。周楣声前辈说手臂为尺,腕为寸。泽为水之所居,言穴居尺部低洼之处。高士国说:人的胳膊有手腕,手腕有腕横纹,腕横纹下一寸为关,关后到肘横纹为尺。说水所汇聚,大的是江海,小的就是泽,又是合穴,有承接各穴的意思,并且用泽字,意义广大,好像能恩泽全身,治疗上范围较广如治舌咽干涩、血不荣筋,臂挛喉痹、以及津液失调,四肢拘急,静脉充血,取本穴治之,好比如甘霖普降,泽生万物。尤其是有病拘急,胳膊舒展不便,三棱针在本穴静脉放血,可以立愈。同时兼取曲泽,犹如泻水流通于湖泽,减低漕道水位,则无涨逆之患矣。本穴于位则尺、于功则犹泽也。《难经》说:合主逆气而泄;《内经》说治腑者治其合。
  接下来是孔最穴。是郤穴。这个穴位有的论述不多,位置是腕横纹上七寸。程玮说:孔最好比是天降雨通过许多小孔渗入地下,润泽大地。尺泽下行的经血通过孔最瑞泽脾土治疗急性哮喘,屡治屡验。但是周楣声认为此穴位最为重要,经气最足。当然,此穴位为郤穴,是可以治疗本经的急症的。高士国认为其功用最能开瘀通窍,为治孔窍病,最得用之穴位。其所治症多为身热痛,汗不出,头痛,吐血,失音,咽痛,均属有关于窍,而有取于通者,二字连用,即通窍之极也,故名&孔最&。再主管所有毛孔的穴位。(毛孔、鼻孔)治鼻出血,是痔疮的要穴,对感冒起发汗作用。治急性咳、咽喉痛有疗效,穴位较深。
  程玮老师语摘录:
  1、肾的气血之寒,心的气血之热、肝的气血之风动
  2、脉之浮者当责其肺,脉之数者当责其热,胸腹乃人体一容器,内热则水湿多气化,气热则涨,气涨则肺胀,肺胀则迫脏腑、胀胸廓,所以胸腹闷胀,中府穴为脏腑器官气化之气的外出通道,泻之则内气得出。(论中府治疗胸腹闷胀的机理)
  3、云门不光能泻手臂之热,还能泻下肢之热的作用。
  4、天府穴兼有肺气的宣降二性,受以热则宣多降少,上宣头面天部,故宣之以热;受以寒,则宣少降多,降为尿液。宣发太过可以针刺天府而解。
  5、《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夫擅用针取其疾也,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决闭也,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吹云。
  6、皮之燥亦为肺燥,肺燥的原因是脾燥,而脾燥需天雨之润方能除去,按摩夹白穴能除肺燥
  7、心肺二系导致的水肿大多表现在上焦或全身,特点是浮肿、身重乏力、善惊恐、健忘、嗜睡等,机理是心肺有热(热则肿于上,寒则肿于下),以致水湿蒸熏皮下,天部之气不清,肺湿不降。夹白穴可以降肺之浊,使天部水湿化雨降地,故治疗心肺所致的水肿收效甚捷。
  8、尺泽穴对脾土和肺的燥寒关系很大,雨降太过脾土受之则脾寒,泥沙随水而下则造成人绞肠沙痛,泥沙冲于江河渠道则肾水不清,肾水为脾土所害则人腰腹痛;雨降不足则脾阴不足,脾土阳气气化主事,脾燥转为肺燥,会造成脉浮细数、发热怕冷、大便干小便少。
  9、寒则收,寒则淤,逢淤必泻。肘膝关节疼痛多表现为疼痛、肿胀、不能胜力、屈膝困难,属于痹(bi)症范畴,其原因无外乎风寒湿。人体好比如是个充气的气球,俩条大腿即是充气皮球的突出部分,皮球气压强盛则突出部分可承受较大负重,反之负重小。所以陈士铎推崇治疗膝痛先补肺气。在尺泽穴放血是泻肺阴,泻阴就等同于补阳,补阳就是补气。尺泽穴治疗病较多,但都是通过改变肺的寒热虚实状态来达到目的的。
  10、郗穴有主治急病的特点。肺发生急病无非是受火之克。刺激孔最就是使肺经的经水尽快入到脾土,干旱的脾土可以生发经气以救肺,肺的脾土之救则危急不解自救。所以孔最治肺经急性病。
  上篇记录学习笔记完成于 21:43
  学习手太阴肺经感(下) 学习笔记上做到了孔最穴位,但是肺经的有关事项还没有说清楚,就在补充一下,作为下篇的开头吧。肺主金,代表白色、西方、秋天、萧杀、成熟,而再周易八卦中,西方为兑卦,西北方向为乾卦,两卦也是金卦。不过乾卦代表父和天,兑卦代表少女和喜悦。所以肺应该是和乾卦和兑卦有些关联的。总之属性都是属于金的。最怕火克。肺经呢是早上凌晨3点----5点值令,属于寅时。而金一般在时节上是主阴历的七、八月。七月为申,八月为酉。后天八卦也是这么排列的。所以这些看起来有些矛盾。肺经为什么值令在寅时。吕即来在讲座中提出为千古之谜,好像肺经值令应和申酉时令对称,我认为不妥。想古来医易相通,古人察天俯地,敬业精神极强,悟性极高。不会出这样的差错。但是这个理呢,也没有标准的解答,我认为是否申寅相冲得缘故,但是又不妥,因为12经值令胆(木)是子(水)时,肝(木)是丑时(土),大肠经(金)在卯时(木),胃(土)经在辰时(土),脾经(土)在巳时(火),心经(火)在午时(火),小肠经(火)在未时(土),膀胱经(水)在申时(金),肾经(水)在酉时(金),心包经(火)在戌(土)时,三焦经(火)在亥时(水)。这样的话,除了心经和时辰午火及八卦离卦(火)照应,胃经和时辰土照应,但是也与八卦艮坤卦不照。其余均不照应。所以12经如何在日值令,肯定何有合适的说法和解释,这里我也留作自己的研究课题暂时放置,但我坚信古人的智慧,所以肺经是在寅时当值的。至少现在有些解释是符合人的生存机理的。卯时大肠经活动排便,辰时要进早餐等等。
  所以根据五行和八卦类项对肺脏颜色、属性、功能、时令相同的蔬菜、瓜果、肉类、等等就对肺有补益。
  接着说的穴位是孔最下边的叫列缺。是络穴,八脉交会穴。列缺是指古代的雷电,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是有缺口,经水在这里被桡骨阻挡,分裂流向,一部分流向食指交于手阳明大肠经,一部分继续向下流走肺经,一部分流向任脉。这个穴是个大要穴,位置好找,就是两个手虎口交叉,食指落在桡骨的内侧即是列缺穴。高士国说,人的胸部好比如天空,最喜清朗,人如果气郁阴沉疼痛的病,头晕目眩,刺之可以使人清爽。好比如阴霾天空必须雷电霹雳,然后天空清朗,雨后瑞泽,雨后天晴。再者,列缺是肺经的络穴,沟通大肠经。使本经之气上行大脑。高士国还提出:余下的穴位经气偏少,为末梢余气,如果阴气偏胜,足则手偏清冷,阳气盛,则手发热。周老说列缺是针气如闪电,迅速而上达头面。四总穴歌曰&头项寻列缺&,其意二。一是头病多因风,取列缺穴可通肺气,金可制木。二是列缺穴经水为上源之水,水善调寒热,而头为人之上部,泻皮层之液则头部阳气生,故列缺穴列为四总穴中调治头项的要穴
  列缺穴程玮老师说其治疗妇女白带过多很是效验,是其常用之法。他认为白带为肺液所化,是肺液在任脉的表现,肺液流向任脉的渠道是列缺,肺阴有余则内走任脉所主的阴部,因此肺阴有余白带清稀量多时急泻本穴,逆经推按;肺阴不足,带下见黄、少、味重之时急补本穴,可以注射生理盐水0.3--0.5毫升。5---7天就好了。
  中里巴人说列缺还治疗小儿遗尿、偏头痛、外感风寒的头痛,尤其常见的落枕效果极好。张树剑博士说治疗咳嗽也有极好效果
  接着写穴位,列缺穴位下边的穴位叫经渠。是肺经的经穴。渠是渠道,水渠,是两边有护坡让水按照一定方向流动的水沟。农村多见。想到此穴应想到林州的红旗渠,孔最穴位下行的气血本就不多,所以以渠的形式防止流散,流而不停,仅是经过的一个穴位。是在骨头上得一个穴位,位于桡骨茎突内侧,腕横纹上1寸,桡动脉桡侧凹陷中。它是治疗各种咳嗽的要穴。《脉经》说经渠穴主肺病,其色白,身体俱寒无热,时时咳。程玮老师提倡指针逆经推按,去除肺寒,则咳自去。堵住下行的经水所以去肺寒
  经渠下面是太渊穴,从渠中流过来的经水到达深渊汇聚,渊,是说明位置深。这个穴位也是肺经的输穴,原穴。也是脉之大会。肺朝百脉与此有关。位置就在仰掌、腕横纹之桡侧凹陷处,最好的办法是拿着一个手的户口卡主另一手腕,用大拇指骨卡住,转动被卡得手腕,就能轻松的按摩到太渊。高士国说太渊穴治肺胀、喘满、狂言、嗌干、妒乳等症,总以清凉退热之功为多。凡诸郁热之宜以清凉者,皆可取此。少气无力可以按摩太渊。程玮老师治疗的验案里有治疗颈椎疼痛和肩膀痛的,原理是太渊穴可以补肺气,配合曲池穴。脊椎疼痛都与肺气不足有关。
  太渊之下为鱼际,手掌大拇指及第一掌骨,取穴方法为大拇指弯曲,指横纹到腕中间处。鱼际也是肺经的倒数第二个穴位,按照功用,是荥穴,主要是治疗身体发热的穴位。周老说,大手指为鱼形肌肉,际,就是边缘,所以鱼际一定是在边际,就是赤白肉的边际。程玮说鱼际穴位肥美,鱼际好比是干燥的地面,上边来的经水在此要被蒸发,所以鱼际治疗面部疾病,面部之热,根在鱼际,其用在鱼际注射生理盐水0.5毫升治疗面部的痤疮,效果很好。张树剑博士在讲座中说,鱼际治疗黄痰咳嗽肺热,可以代替中医药黄芪和鱼腥草,同时还治疗肩膀痛肩周炎,屡试屡验,因此他的老师还给鱼际起了个新名叫鱼肩穴。还有的老师认为鱼际配合尺泽穴位按摩退烧最快,可以直接把肺火退去,咳嗽也好。中里巴人说鱼际还治疗喘促、心中烦热、小孩疳积。
  最后穴位是少商,也是肺经的井穴,井穴都治疗心下满。多家建议,少商治疗咽喉炎是秒杀,但是必须是三菱针刺血。位置就是大拇指内侧外韭菜叶宽的地方。这使我想起了农村治疗小孩腹胀不进食,头发卷曲,都说是消化不良,最后是在所有指关节扎针出粘水,效果立现有异曲同工之妙。就是通气吧,周老说:少商穴如果从胸走手来说已是末端的穴位,虽到高峰已是微弱和微小,如果从肺经之气井穴初生来讲,也是幼小和刚刚发生,势力也小。高士国说通淤解热,张树剑博士也是说咽炎及扁桃体发炎,点刺出血,极效。还有个讲座说的更为具体,就是说在拇指肚拦个线,聚聚血,然后再刺。看来少商穴治疗咽喉系列的病侯是大家所公认的。
  初稿学习笔记(下)完成于11.09.22凌晨
  附:程玮老师精彩语录:
  1、列缺穴好比是人身体上的水利枢纽,左右肺经、大肠经、任脉则如肺经经水输送的不同对象,经水分配的正常与否直接影响到各经所管辖区域的阴阳虚实,从而导致不同部位的各种疾病。
  2、列缺穴的治疗作用非常广泛,有几个方面的作用。其一是穴内经水对任脉的分流,通过调节流向任脉的肺经水量以改变男女生殖系统的内部环境,从而达到调节生殖系统疾病的目的,主治范围为冲任二经有关的疾病,如淋证、不孕症、性交疼痛等;其二是穴内经水流向肺经经水多少的调节,在肺经经水不足时可以循经补法,增加回归肺经的经水,增补肺阴。肺阴有余可以泻法推按阻止肺经经水循肺经而行,达到泻其有余。组要治疗伤寒、水肿、中风偏瘫等病;其三是向大肠经的经水分流,通过调节流向大肠经的肺经的水量以改变肺与大肠系有关的病症,主治范围为各种皮肤性疾病,皮肤湿疹、硬皮等病;其四是对脾部的溢流是由于肺经冷降水液过剩,是上述三条渠道都不能再行分流的情况下发生的,疾病表现为下焦水肿、大便糖稀、小便频数。
  3、肺寒咳嗽主要原因是肺有寒,肺要是没寒了,咳才会消。
  4、太渊穴的经水有如山涧之溪水,太渊穴导致的病理变化与穴内溪水量和寒热温凉特性有关。溪水量大而寒,飞溅寒湿水汽多,肺也随着寒湿;飞溅的经水量少,肺就干。溪水量大及热,飞溅温湿水汽多,肺就湿热。
  5、肺之热,显现于面,根在鱼际。
  6、肺脏有如一个锅炉,心提供的热源有如炉火,肺脏内的阴液有如锅炉里的水,肺脏内的气则如锅炉蒸发的高温气体。中府穴是放气阀,肺经体表经脉是与放气阀相通的输气管道。少商穴是与肺脏相通的内部经脉好比是锅炉下部的回水管口,同时少商穴还是输气管道和放水管道的交汇点。能够治心下满,作用就是锅炉的放水塞放水一般,是通过肺经体内经脉的泄水而实现的。
  7、关于心下满。所有井穴皆可以治理心下满。心下满描述的是心的满实之状。实有阴实与阳实之分。阴为液,阳为气,气味无形,无满的状态,在密闭的容器里也只有鼓胀和凹陷之别。心的满就是阴液的满。胸腔也可以看做一个密闭容器,心脏位置在胸中央,五脏协调都有自己的压力适应阀值,如果压力大了,就会影响到心,就会心下满。少商放血就是减肺压,肺压减了,心的压力就减了,所以少商治疗心下满。
了解该症状的其他症状起因:
今日坐诊大夫
肖毅主任医师
擅长:睡眠呼吸疾病
急性咳嗽&是怎么引起的?
急性咳嗽&如何治疗?
急性咳嗽&吃什么好?
急性咳嗽&病人的经验分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肺经 大肠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