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前声音变化,然后开始小孩咳嗽发烧、发烧、拉肚

小儿推拿是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在儿科中应用比较广泛。它通过一些特定的手法作用于患儿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整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因此,小儿推拿可以用来治疗小儿发烧、腹泻、遗尿、咳嗽、便秘等疾病。
中医根据小儿发烧的病因,分为外感发烧、阴虚发烧、伤食发烧等多种类型。
外感风寒发烧,可采用以下四种推拿方法,达到宣肺解表退热的目的。1.采用清肺经(自无名指掌面末节指纹推向指尖)300次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2、清天河水(自前臂内侧正中至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次 穴位:天河水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时横纹呈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  约推100~500次。  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惊风等一切热证。3、开天门(自小儿眉心推向前发际边缘)100次  穴位:天门(攒竹)  位置:自两眉中间至前发际呈一条直线。  操作:用两拇指面自眉心起,交替向上直推至前发际,约推30~50次。  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精神萎靡,惊风等。4、推坎宫(自小儿眉心沿眉端向两旁推至眉梢)100次、揉太阳(按揉眉梢后太阳穴)100次。   穴位:太阳  位置:在两眉梢后凹陷处。有左为太阳,右为太阴之说。  操作:两拇指或两中指端分别在左右两太阳穴上揉动。  向前揉为补,向耳后揉为泻。揉30次。  主治:外感发热,头痛,头晕。 一般这类患儿经过推拿治疗一次后体温就可以降下来,下午体温会略有波动,第二天再采取同样手法治疗后体温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   临床上小孩发烧以外感为多,所以小孩若是低烧可以试试上述手法,这样既方便,也可以避免药物的副作用。这类患儿起病较急,推拿治疗效果较好,但家长在家自行治疗效果不佳的时候,一定要到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由于小儿的体质不同,病情变化比较复杂,故小儿推拿必须结合时令、气候和症候表现的差异加以辨别和处理。另外小儿要注意随天气变化加减衣服,以防感冒发烧。现在正好是春季,天气变化较大,日温差也较大,家长一定要适时给小儿加减衣服,预防感冒。注重合理喂养,不可过食肥腻食物,以免伤食积滞,从而引起发烧。发烧时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   一般来说急性发烧需要1至3天痊愈,长期低热而用药效果不佳的患儿相对治疗时间长些,因为长期低热患儿的治疗一般都需要从发病的本因入手。 治疗儿童发烧的穴位按摩  发高烧,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过发高烧的经历,额头滚烫、头晕目眩,严重时不仅浑身疼痛,甚至烧到意识模糊、发生抽搐。人的正常体温约37.2℃左右。除非体温超过38.5℃(成年人)或39℃(小孩),否则无需太过紧张。  其实,发高烧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它提醒你的身体可能有疾病出现了。事实上,散热对身体有好处,这个体内的防御措施有消灭外来病菌的功用。如果温度没有上升太高,不妨让它自然散热,如此有助于排除毒素。理疗的方法:    (1)天河水(要穴):尺.桡沟.从远端至近端用布擦.用温水或凉水(也就是把手抻直,手掌向上.从手腕到手肘中间的沟)  (2)清肺经:手无名指腹.两支手都有,都要按摩.从手指近端向远端推(注意这个穴位到儿童六岁就消失了)  (3)开天门:用拇指推印堂至发际(推到发红.不要把宝宝的皮肤推破)现在了解治疗儿童发烧的穴位按摩了吧。 小儿风寒感冒的穴位按摩:  风寒感冒: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四肢关节酸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咳痰清稀,舌质淡,苔薄,白。常用手法  ①重推三关穴500次。  ②揉外劳宫100次。
穴位:外劳宫(外劳)  位置:手背中央与内劳宫相对处。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揉之,约揉50~100次。  主治:风寒感冒,腹痛,腹胀,腹泻,肠鸣等。  ③双手提拿肩井穴部位肌肉5~7次。  穴位:肩井  位置: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筋肉处。  操作:用两手拇指与食指相对用力捏拿肩上大筋,称拿  肩井,约捏拿5~10次。  主治:感冒,惊厥,肩背部疼痛。④用食、中指揉二扇门50次,揉时要稍用力,速度宜快。  穴位:二扇门  位置:在手背中指根两侧凹陷中。  操作:用两拇指甲掐揉之,掐5~10次,揉100~300次。  主治:惊风,昏厥,身热无汗。小儿风热感冒穴位按摩:  症见发热重,微恶风或恶寒,咽痛,口干,有汗,面赤,鼻塞,流黄涕,咳嗽痰黄,舌边尖红,苔薄黄。  ①清肺经300次,清天河水100次。
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穴位:天河水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时横纹呈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见图.  约推100~500次。  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惊风等一切热证。  ②按揉大椎穴1~3分钟。 穴位:大椎  位置: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棘突之间。  操作:以中指端按揉,或用拇指与食、中、无名等指作  对称用力,捏挤大椎。按揉约100~300次,捏挤10~15次。  ③以掌横擦骶尾部,以透热为度。  ④拿肩井3~5次。穴位:肩井  位置: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筋肉处。  操作:用两手拇指与食指相对用力捏拿肩上大筋,称拿  肩井,约捏拿5~10次。  主治:感冒,惊厥,肩背部疼痛。(3)咳嗽痰多者,加按揉天突、丰隆穴各1分钟,推小横纹100次,分推膻中100次。穴位:天突  位置:胸骨上窝正中。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按揉。约15~30次。  主治:咳嗽气喘,胸闷,恶心,呕吐等。穴位:丰隆  位置:外踝上8寸,胫骨前缘外侧1.5寸,胫腓骨之间。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揉之。约1~3分钟。  主治:痰多,气喘,胸闷等。  穴位:小横纹  位置:在掌面小指根下掌纹尺侧头。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按揉,见右图。约揉100~300次。  主治:气管炎,百日咳,肺炎等。  穴位:膻中  位置:两乳头连线之中点。  操作:分揉法和推法,揉用中指端按揉,约揉50~100次;  推用双手拇指腹自膻中穴向外分推,约50~100次。  主治:胸闷,咳喘、吐逆,心悸等。(4)高热惊厥者,加清肺经300次,清心经300次,推涌泉200次,清天河水500次。穴位:心经(心火)  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①补心经: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心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  穴位:涌泉  位置:足掌心前1/3与2/3交界处。  操作:用拇指腹自足跟推向足尖,称推涌泉。见右图,推100~500次。  用拇指端在穴位上按揉,称揉涌泉,见左图。揉30~50次。  主治:发热,呕吐,腹泻,五心烦热。(5)食欲不振者,加揉板门100次,摩中脘3分钟,按揉足三里穴1分钟  穴位:板门  位置:手掌大鱼际部。  操作:用拇指端在大鱼际中点按揉,约揉200~400次。  主治: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积滞,阻泻,腹胀等。  穴位:中脘  位置:脐上4寸(胸骨下端至脐连线之中点)。  操作:①揉中脘法:用指端或掌根在穴上揉,约揉2~5分钟。  ②摩中脘法:用掌心或四指摩中脘,约5~10分钟。  主治:泄泻,呕吐,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  穴位:足三里  位置: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操作:用拇指端按揉。约1~3分钟。  主治:腹胀,腹痛,食欲不振,泄泻,便秘,四肢无力等。随证加减(1)如流鼻涕、咽痛等症状重者,常用手法加  ①点揉风池穴1分钟。  ②按揉曲池、合谷穴各1分钟。穴位:虎口(合谷)  位置:拇、食两指之间凹陷中,第2掌骨之中点边缘处。  操作:用拇指按揉或拇、食二指对称拿之。约拿3~5次,  揉100~300次。  主治:风寒感冒,口眼歪斜,牙痛等。  ③多揉太阳穴。  穴位:太阳  位置:在两眉梢后凹陷处。有左为太阳,右为太阴之说。  操作:两拇指或两中指端分别在左右两太阳穴上揉动。  向前揉为补,向耳后揉为泻。揉30次。  主治:外感发热,头痛,头晕。(2)如高热者,常用手法加  ①清天河水300次,清肺经300次。  ②直推脊柱5~10次。  穴位:脊柱  位置:大椎至尾椎成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直推,称推脊柱,  约推100~300次。  主治:脱肛,便秘,泄泻等。  ③搓擦涌泉300次。(3)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者,常用手法加  ①补脾经100次,推三关100次。  穴位:脾经(脾土)  位置:拇指桡侧面。  操作:①补脾经:使患儿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  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见中图。  ②清脾经: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见右图。  约推100~300次。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无力等。  穴位:三关  位置:在前臂桡侧,自腕演纹至肘横纹成一条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二指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约推100~300次。  ②按揉中脘、足三里穴各1分钟。  穴位:中脘  位置:脐上4寸(胸骨下端至脐连线之中点)。  操作:①揉中脘法:用指端或掌根在穴上揉,约揉2~5分钟。  ②摩中脘法:用掌心或四指摩中脘,约5~10分钟。<span style="max-width: 100%; word-w东莞家长网(dongguanjiazhang)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大不六文章网立场
dongguanjiazhang东莞最受欢迎的家长沟通、交流、分享平台!让每一个家长的自身素质得到提高!热门文章最新文章元宵节文艺晚会精彩瞬间" alt="<>元宵节文艺晚会精彩瞬间">6.<>元宵节文艺晚会精彩瞬间dongguanjiazhang东莞最受欢迎的家长沟通、交流、分享平台!让每一个家长的自身素质得到提高!&&&&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
举报邮箱:
Copyright(C)2016 大不六文章网
京公网安备78女 | 0个月
悬赏20个健康币
健康咨询描述:
三天前声音变化,然后开始咳嗽、发烧、拉肚子。今天开始不发烧拉肚子了,流鼻涕加重了,咳嗽也加重了。精神却比前两天好多了。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吃了止咳颗粒,安分黄那敏颗粒,依托红霉素颗粒。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感觉药物作用不大,不知道该怎么办,又不忍心带去打针。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帮助网友:4093称赞:115
&&&&&&这个是胃肠感冒的可能啊,也就是是感冒导致的肠功能紊乱.建议口服帮助消化的药物山麦健脾口服液治疗,口服藿香冲剂,吃东西不要吃得过多,让肠胃休息休息.多喝水.最好还是应该输液治疗.因为你吃药容易呕吐,尤其是胃肠反应重的药物很容易呕吐啊.另外最好还是应该加上抗生素治疗.
疾病百科| 感冒(别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上感,发烧,发热,伤风)
挂号科室:呼吸内科
温馨提示:重在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有助于降低易感性,是预防感冒最好的办法。
&& 感冒又称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广义的上感不是一个疾病诊断,而是一组疾病,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
好发人群:所有人群
常见症状:流清涕、打喷嚏、发烧、咳嗽、畏寒、易疲乏
是否医保:--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参考价格:20
参考价格:9
参考价格:9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用于感冒发热,头痛,咳嗽...
参考价格:¥12
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用于感冒发热,头痛,咳嗽...
参考价格:¥13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男婴,2岁,人工喂养,4天前咳嗽、发热、腹泻,体检:体温:38.0℃,中度脱水,患儿在补液中突发抽搐,持续约1分钟。抽搐_答案_百度高考
男婴,2岁,人工喂养,4天前咳嗽、发热、腹泻,体检:体温:38.0℃,中度脱水,患儿在补液中突发抽搐,持续约1分钟。抽搐最可能的原因是
A.高热惊厥B.急性心衰C.低钙血症D.低钠血症E.中毒性脑病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孩子感冒发烧、咳嗽、拉肚子的家庭日常护理经验分享
(文/牛妈彭小蹦& 图片来自网络)
其实很早就想写一篇关于孩子日常小感冒的护理经验,但考虑到我并不是医生,不专业,且依然在摸爬滚打中,有时候面对孩子感冒,自己也很忐忑,所以迟迟不敢在公开场合分享。但毕竟当妈妈四年中,我的孩子,从来没有因感冒吃抗生素或挂水打针,吃药的次数也是五个手指头能数出来,四年中去医院的次数不超过三次。所以,斗胆在此分享一下日常遇到的发烧、咳嗽、拉肚子牛妈是如何护理的。
拉肚子,孩子断奶后的第一难题
拉肚子是小家伙出生后遇到的第一次生病,起初给孩子配了一些药,但吃了两天依然不见好转,好在精神状态并无大碍,所以,牛妈也在期望着孩子能自己康复,并且断了所有的辅食,只给喝牛奶,企图减轻孩子肠胃负担。直到第三天,听到一个做医生的朋友说,孩子拉肚子的时候切记不要给孩子喝奶粉,改大米白粥,或者去买豆奶粉(孩子拉肚子时候的替代品,婴儿奶粉店一般有售),不然孩子就算吃药,效果也会减少。果然,清淡饮食,喝白米粥,加上妈咪爱和蒙脱石散调理了一天后,效果十分明显。
在慢慢的摸索中,针对拉肚子总结如下:
1、减轻肠胃负担,清淡饮食小婴儿断牛奶,改豆奶粉。
2、妈咪爱调理肠胃,可在家备一些;
3、用马齿苋煮水,每天喝2-3次,尤其针对痢疾拉肚子,比较臭的类型;如果大便不是很臭,建议用山药,调理脾胃。
4、自制丁桂儿脐贴,比买的效果好,贴在肚脐眼,做法如下:将肉桂和丁香打成粉,然后丁香多一些,肉桂稍微多一些,加菜籽油调好,敷在肚脐眼,8小时换一个。这种方法对风寒的咳嗽或者受凉的腹泻都有比较好的作用。
孩子发烧是最让人揪心的事情,尤其温度一高,全家惊慌失措,下面有几个牛妈试过的有效方法:
1、温水洗浴:带走体表温度的有效方法,牛妈一般会放35-36度的水,让孩子泡个澡,这种方法当然只是物理降温,但非常有效的带走体表的一些温度,孩子也会感觉舒服一些。
2、75%稀释酒精擦拭:这种方法虽然有效果,但牛妈还是担心高烧和酒精的过于刺激,带来不好的反应,所以牛妈用过一次后再也没有用过,而是代替用低于体温的水擦,带走一些体温。
3、藿香正气水敷肚脐眼:有几次,孩子烧到面红耳赤,超过了38度5,用贝亲的棉花球,蘸一点藿香正气水然后敷在肚脐眼上,不一会就干了,又换一个,很快温度就下来了。
4、大蒜泥敷脚心:如果面红耳赤,手脚心发热,这种方法比较好,但蒜泥只能敷半小时以内,不然会伤到皮肤。
5、出汗:如果舌苔发白而且厚,发烧不严重的时候,我一般会让孩子发汗,抱着孩子捂一下,出了汗后温度一般就会正常了,然后用毛巾擦干身体,换上正常的衣服休息。网上介绍葱白、生姜、香菜发汗,也试过,但孩子死活不肯喝下,味道确实不太好。
6、捂囟门:这个对一岁以内的小婴儿是有用的,捂住发汗,然后出汗后擦干换衣。
咳嗽是一个伤脑筋的话题,因为孩子咳嗽,一声声的都咳在父母的心里去,有些父母说,看着孩子真想去替她一把,好吧,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咳嗽一般分为热咳和寒咳,看舌苔和尿的颜色,舌苔厚白,尿的颜色偏白一般都是寒咳,关键要驱寒,如果是舌苔偏黄、尿颜色黄,一般是热咳。但剧牛妈经验,一般单纯的驱寒或散热效果都不佳,妈妈们首先得分析孩子怎么感冒的,小潘潘的感冒80%以上都是首先伤风了,所以,先驱寒是重点。
1、自制丁桂脐贴:这种方法前面有介绍,对风寒咳嗽有一些作用;
2、泡脚:大部分咳嗽都是外感风寒起的,驱寒非常重要,而泡脚尤其对于感冒后的咳嗽非常重要,彻底清除体内寒气,切勿随便买一瓶什么止咳糖浆之类的,不解决体内寒气,只能越吃越重。记得有一次,顶不住老人家的压力,一定让我去买一瓶止咳糖浆,结果吃完后不见效,那会牛妈正好在看中医,顺带带孩子去瞅了一眼,医生看了一下舌苔就说,是不是吃了糖浆,这舌头一看就是假的,医生让停止喝药,说没啥关系了。
泡脚是个无法立竿见影的方法,牛妈的实践发现一般需要3-5天,每个晚上睡觉之前都坚持泡。泡脚一般采用生姜加紫苏叶煮的水,或者加一些白醋,紫苏叶在中药店都有卖,孩子边泡脚边出汗,逼出体内寒气。
3、伤湿止疼膏:偶然发现很多人说管用,我想原理大约是逼出体内的湿气,当发现宝宝咳嗽带痰音的时候,用过一次,效果非常好,用之前还咳嗽不停,无法安睡,不到一小时就能睡个安稳觉了,大约贴了三四个小时就撕掉了。这个方法,朋友也给三岁的宝宝试过,效果也是非常好。
方法:贴在后背肩胛骨中间位置。
4、生姜红糖水:这个方法在感冒初起,有一点点症状就应该用,晚了效果就不佳了。但注意孩子其实只需要一小片生姜,大约煮十多分钟即可,加上红糖,最好是早晨空腹喝。
5、网上还有很多,比如烧橘子,这个孩子不肯吃,所以不知效果如何;比如蒸冰糖梨,这个一直没有感觉到效果,因而而异吧。再比如枇杷叶煮水,一般针对舌苔偏黄,热咳效果好些,所以小潘潘外婆用起来效果不错,因为枇杷叶性寒,而小家伙多数是需要驱寒,所以基本没效果。
以上这些方法是牛妈在护理孩子日常感冒的一些心得,不一定适用于每个孩子,但我认为在这些小问题的护理上,妈妈其实非常重要,因为你知道孩子可能因为什么原因出现的这个状况,知道你的孩子平时体质如何,生活习惯等等。没有哪个孩子不感冒,其实每一次感冒都是一次提升抵抗力的好机会,通过打针消炎的方法治标的处理了当下的问题,孩子抵抗力反而下降了是得不偿失的,经历一些风雨的花朵才能更加坚韧,祝福每个孩子都能健健康康!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刚开始孩子咳嗽发烧,吃了几天扑热息痛和咳特灵。然后又吐,拉肚子,按肠胃感冒打了三天点滴。然后孩子说肚
来自于:北京|
提问时间: 10:08:16|
基本信息:
病情描述:
刚开始孩子咳嗽发烧,吃了几天扑热息痛和咳特灵。然后又吐,拉肚子,按肠胃感冒打了三天点滴。然后孩子说肚脐周围疼,大便成条黑绿色,按小肠淋巴结炎打了五天点滴,现在孩子还说肚脐周围疼,大便正常,不发烧。上医院验尿正常验血有点贫血,彩超看双肾、输尿管、膀胱、肝胆脾未见明显异常。现在孩子吃饭什么的都正常。请问医生这是怎么回事。
看了该问题的网友还看了: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4888收到了:
病情分析:
根据治疗目前病情还是有好转的,肚子痛可能是有药太多了造成的胃肠粘膜有损伤吧!特别是你用了扑热息痛对胃肠有刺激的。建议观察下看看有没有好转。用些妈咪爱等调解下胃肠菌群。饮食清淡。
指导意见:
建议停用所有的药物,观察下看看有没有好转。用些妈咪爱等调解下胃肠菌群。饮食清淡。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86收到了:
很有可我是肠,因为你已给孩子做了彩超,血,便常规。造成肠痉挛的原因与打点滴着凉有关。
医师/住院医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9056收到了:
病情分析:
你好,孩子以上情况还是考虑与胃肠炎或是肠系膜淋巴结炎有关,可以导致孩子以上情况,孩子有贫血,可以对孩子造成一定影响,不过目前孩子以上表现,与贫血无关
指导意见:
孩子已经系统的检查,没有异常的表现,估计不严重,如果孩子不在发烧,表明孩子还是逐步康复,如果持续发烧不退,持续的,也需要继续检查,避免与其他的病变有关,
副主任医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1554收到了:
孩子这个属于肠系膜淋巴结炎, 多见于7岁以下的小儿多属病毒感染好发于冬春季节常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并发或继发于肠道炎症之后典型症状为发热、腹痛呕吐有时伴腹泻或便秘。 因此平时注意预防感冒发热和注意饮食规律
TA帮助了147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24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199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孩咳嗽发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