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近视眼矫正手术价格还能矫正吗??

成年人近视发生率提高 每天近距离用眼别超6小时-中新网
成年人近视发生率提高 每天近距离用眼别超6小时
  如今青年人尤其是白领几乎都离不开电脑,天天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导致成年人近视发生率提高
  建议每天近距离用眼别超过6小时;多做室外运动,减少进入游戏机、电视、电脑等“促近视环境”
  小时不近视,成年就能幸免?未必!专家指出,过去多认为成年眼球发育已完善,读书用眼的时间没有中小学生多,除遗传因素外,成年人的视力状况理应比较稳定,不易进展为近视。但临床发现,如今青年人尤其是白领几乎都离不开电脑,天天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仍有可能出现近视或近视加重,甚至患上其他眼病。
  专家提醒,哪怕是视力良好的成年人,每天近距离用眼时间最好也别超过6小时,并尽量多做室外运动,减少进入游戏机、电视、电脑等“促近视环境”。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黄仲委教授
  病例:小时不近视 长大才中招
  刚刚大学毕业的阿杰最近视力有点模糊,来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接诊的黄仲委教授给他做了外眼和内眼的基本检查,然后插镜片矫正,发现他视物不清的原因竟是近视。
  “怎么可能?读书时我都没有近视,怎么长大了反而近视?”阿杰很不解。不过,他坦承,以前读书时虽然用眼很多,但有父母在身边经常提醒,而且自己也喜欢运动,每天在运动场上挥汗的时间也不少。出来工作后白天压力大,整天对着电脑,晚上回到家里,最常见的放松方式也是用电脑打游戏或熬夜看球,一天几乎将近10个小时是对着电脑、电视的。
  “这就难怪了。”黄教授根据阿杰的发病情况分析称:“你是最近才视力下降的,有可能还是假性近视。先别紧张,经过适当的休息与治疗,或许还能改善。”
  解读:成年后为什么还会近视?
  “青少年近视发生率愈来愈高,这已是共识,但小时候未‘中招’的成年人,别以为自己就已经逃过了近视的危险期。”黄教授指出,过去多认为,由于成年人的眼球发育已完善,读书的时间也没有中小学生多,除遗传因素外,成年人的视力状况理应比较稳定,不容易进展为近视。“但如今的成年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几乎都离不开电脑。天天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青年人尤其是白领的近视发生率正在提高。”黄教授分析称,办公室白领整日坐在电脑前,白天长时间、高强度用眼,晚上还要上QQ、玩手机,人是悠闲了,眼睛却一直“没闲着”,特别是眼睫状肌,长期处在近距离工作的疲劳状态,发展到一定程度,原先视力正常的就会出现近视,而早已近视的度数就可能加重,甚至患上其他眼病。
  不过,成年之后患上的这类“近视”,像青少年一样,在初发期很多还是假性近视,患者同时还会感觉到眼睛酸胀、干涩。治疗的最好方法就是让眼睛充分休息,看近物时间久了,要有意识地找远处一个定点注视,让眼睛远近交替调节,放松眼调节肌。
  预防:每天近距离用眼别超6小时
  黄教授认为,无论老少,要保护好眼睛,预防近视等眼病,最好方法就是不要一次性长期用眼,要少用眼、巧用眼,注意以下几方面:
  1.每天近距离用眼时间累计最好不要超过6个小时,而且,每30~40分钟要让眼睛休息一下;
  2.工作时能听的不要看,能走动就别坐着;如果有条件,工作中的办公桌和家里的书桌最好放在前面没有物体遮挡的地方,有开阔的视野,便于眼睛休息时适当远眺;
  3.桌子上使用的台灯如果是白炽灯,最好为25~40瓦,光线从侧面照射进入,不要直射眼睛;
  4.操作电脑时,眼睛跟屏幕至少要保持50~60厘米的距离;多做室外运动,减少进入游戏机、电视、电脑等“促近视环境”。
  提醒:视力下降 经休息难缓解早就医
  黄教授提醒说,成年人出现的视力下降、视疲劳等症状,如果经过休息不能缓解或完全消失,不一定是近视这么简单,要及早到眼科就诊,排除眼部是否存在其他病变。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素质的影响,有些疾病会促使视力下降。比如,高度近视继续发展、糖尿病引起晶体屈光度改变、早期白内障、青光眼等,都是可影响视力的潜在因素,需要特别警惕――
  1.高度近视:
  多数为病理性近视,具有遗传性,表现为近视屈光度持续加深;如果高度近视患者选择的职业需长期伏案工作,其屈光度停止发展的可能性更小。值得提醒的是,高度近视患者容易晶状体混浊,晶状体因为致密度增加,而使得其屈光能力增强,从而使近视度数增加,视力也越来越差。如发现自己的眼镜度数突然加深,不要忙于换眼镜,建议先到眼科排查有无白内障。
  2.糖尿病眼病:
  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青年糖尿病发病率也在增高,血液中血糖含量增高,尤其是突然增高到一定程度时,可引起眼内房水渗透压降低,晶状体可能由于葡萄糖含量增加而处于相对“高渗状态”,晶状体发生水肿可致屈光力增加,产生近视症状,这也算是一种假性近视。这类患者先别忙着配眼镜,在得到有效的治疗、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一段时间后,近视症状就会逐渐减轻甚至消失。
  3.青光眼:
  青光眼中的开角型以青中年较多,如果本身是近视、高度近视患者,其发生率更高。开角型青光眼的早期症状是眼压波动、眼胀、眼模糊,与视疲劳很相似,不是眼科医生很难区分得清。(文/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方宁 张秋霞)
【编辑:张志刚】
>相关新闻:
>健康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IPO医疗上市机构 | 股票代码 300015
省、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 | 铁路医保
省、市医保定点医院 | 居民医保
成年后近视还会加深吗?
文章来源:哈尔滨爱尔眼科医院
更新时间: 13:25
  对于成年人近视会不会加深的问题,很多近视者脑海里总有这样一个概念:成年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视力会趋于稳定,近视度数也将不再增加。这样的想法一般来说也是正确的。但是,也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一些人在检查视力时发现自己的视力越来越差了,甚至于每年度数增幅惊人,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现在我们来听听武汉爱尔眼科专家的讲解。
  一般来说,儿童一两年内近视增长50度&75度,成年人两三年内才会有这个增幅,这都属于正常范畴,而造成成人近视度数突增的原因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种是病理性近视。病理性近视一般都是1000度以上的近视,这样高度数的近视常常伴有眼部的其他一些病变,而且经常不会随着年龄而稳定下来。病理性近视常常具有遗传性,是以屈光度进行性加深、眼轴不断增长、眼内容物和视网膜脉络膜组织进行性损害,引起视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一种眼病,其患病率为1%~12%。表现为近视持续加深,并且增幅急速。如果一年内近视度数增长超过100度,甚至200度以上,或累计达到2000度的近视,多考虑为病理性近视。
  另一种是不注意用眼卫生。比如学习或工作的环境照明过亮或过暗,长时间近距离阅读或电脑操作时间太长,都会过度使用眼的调节能力,可引起眼球胀痛、发干、视物模糊、眼睑沉重等严重视疲劳症状,从而加重近视。建议每天看近处的物体累计不超过6小时,台灯若是白炽灯以25瓦&40瓦为宜,光纤不宜直射眼睛。操作电脑时要保持一定距离,多做室外运动,减少游戏机、电视、电脑等&近视环境&。
  还有一点需要引起注意:眼镜不合适也会加重视疲劳和近视。所以,一旦发现现有的眼镜无法满足视力要求,就应该及时到正规医院的眼科做检查,更换合适眼镜,并定期复查。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有些疾病也会促使近视加深。①糖尿病。当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含量增高到一定程度时,眼球内的糖含量也会增高,引起眼内房水渗透压减低,致使晶状体水肿,致使屈光力增加,产生近视症状。糖尿病患者可突然发生近视,或原有的老花症状减轻。糖尿病所致的近视程度常常不稳定,当糖尿病得到有效治疗,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一段时间后,近视症状就会逐渐减轻至消失,患者又可恢复为正常视眼。②白内障。白内障患者浑浊的晶状体导致透光性下降,屈光能力增强,连带使近视度数不断攀升,视力也越来越差。但也有原本没有近视的朋友因为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则不需借助老花眼镜来阅读,老花程度获得改善。对于患有高度近视的朋友,到50岁时如发现自己的眼镜度数突然加深或老花突然减轻,很可能是白内障的表现,必须尽早就医。③青光眼。研究发现,高度近视眼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病率明显高于正视眼和轻度近视者,且近视度数越高越容易并发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是青光眼性视神经病变的显著危险因素。同时,高度近视眼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引起眼压升高,容易导致眼轴前后直径的进一步延长,使近视度数逐步加深。在此提醒高度近视者千万不要忽略了眼压、眼底视神经和视野检查,早期检查和早期诊断才能防患于未然。
  目前,近视眼被列为世界三大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将近视眼的科学防治作为视力保健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成年近视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注意用眼卫生,每年定期体检,尽早发现相关疾病并及时治疗。眼睛不适一定要及时去正规医院眼科门诊诊治,尽可能早期现、早治疗。
本文仅供参考,不作为爱尔眼科医疗凭证!
专家推荐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近视眼矫正手术价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