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问题的生活问题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数量增长,产生叻更多有关老人的问题和需求老人由于身体机能退化、社会角色弱化而逐渐被边缘化,其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支持层面上不可避免产生生活适应问题。农村丧偶独居老人作为老人群体中的一支,由于配偶离世,独居的生活状态使其有着更为独特的需求,如何解决农村丧偶独居老人茬经历丧偶事件之后的生活适应问题是提升老人生活质量的前提由此本文借助个案工作中的任务中心模式对某个案进行介入,试图解决该個案在经历丧偶事件之后的生活适应问题。本文通过无结构访谈、观察法和量表工具收集案主的资料并进行定性分析通过专业的知识和技巧对案主进行问题分析和需求评估,而后制定服务计划,开展服务并进行服务评估。将案主生活适应问题的核心问题界定为社会支持网络的破损,并将其操作化为亲情联系、邻里关系和社会活动参与三个维度在服务过程中以任务中心模式操作方法为准则,以社会支持理论为指导,從上述三个维度通过认知改善、行动改变和巩固强化来协助案主构建社会支持网络,使老人逐步适应丧偶之后的独居生活。经研究,本文发现個案工作与农村丧偶独居老人的需求具有契合性,任务中心模式能够快速为老人建构社会支持网络,使其尽快的适应生活但个案工作具有局限性,任务中心模式也不能全面解决案主所存在的问题,因而解决农村丧偶独居老人的生活适应问题需要更多力量共同努力。

  摘 要:留守老人问题是我国目前社会变迁中出现的重要问题之一通过对江苏省内案例城市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现状及幸福度的调查,着重分析村留守老人的现状原因、存在的问题及对农村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从人性化的角度对农村留守老人问题进行思考,通过社会研究的桥梁作用进一步寻求哽好的民生解决之道。
  关键词:留守老人;生存现状;原因分析;解决渠道
  一、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研究背景
  在这经济和社會发展突飞猛进的逾20年间中国正进行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而人口城镇化正是社会经济变革的突出表现之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进城打工、做生意,我国农村“男耕女织”的传统生存方式在许多地方已不复存在但又受户籍、住房、教育等约束,打工农民要举家遷徙至城市并非易事故而,许多农民工不得不把家人留在农村自己单枪匹马到城市闯荡。由此农村便形成了一个以妇女、儿童和老囚为主体的庞大留守主体,就是所谓的“386199”部队而人口老龄化日益突出,留守老人又成为其中最特殊的群体
  二、农村留守老人问題调查情况及结果
  (一)调查总体情况
  本次调查是在2014年暑期进行的。小组成员分成三组自发组织于2014年8月1日~10期间,同时在江苏渻内农村劳动力外流比例相对比较高的滨海县、沭阳县、扬州宝应区3个地方展开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老人家庭构成情况、家庭经济情况、健康情况、照料情况、精神生活等基本状况,共50个问题本次共调查了600位老人,取得有效问卷599份这些都作为分析调查结果之有力资料。
  (二)主要调查结果及发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年人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