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术后注意事项十六天不全肠梗阻,用中药大黄等

  摘要:目的:对阑尾炎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临床诊治方法和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   方法:选择15例于2002年3月至"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阑尾炎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临床诊治体会
2013年9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目的:对阑尾炎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临床诊治方法和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 中国论文网 /1/view-4966782.htm  方法:选择15例于2002年3月至2012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阑尾炎术后早期肠梗阻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全部患者进行保守治疗,治疗无效后再行手术治疗,观察和分析治疗效果。   结果:15例患者中有14例经非手术治疗治愈,治愈率为93.3%,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正常,治愈时间为5-20天,平均住院时间为(12.5±1.6)天。另外1例患者由于非手术治疗没有取得显著效果而改用手术治疗治愈。   结论:急性阑尾炎术后早期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2周内,有典型的腹痛、腹胀、排气的肠梗阻表现。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在原发病的基础上,加上手术本身的创伤至炎性渗出,肠壁水肿,肠管粘连,对大多数病例来说,非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关键词:阑尾炎术后早期肠梗阻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1   临床上通常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能够取得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但是手术完成后患者出现肠梗阻、脂肪液化等并发症的几率较高,其中,肠梗阻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最大,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停止排气、排便、呕吐、恶心、腹胀、腹痛等,能够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非常严重的不良影响[1,2]。本次研究特就阑尾炎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临床诊治方法和效果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15例于2002年3月至2012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阑尾炎术后早期肠梗阻治疗的患者,其中,女性患者占6例,男性患者占9例,患者年龄范围居于21至69周岁,年龄平均值为(49.6±2.8)岁。2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5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并阑尾穿孔患者,4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4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14例患者行阑尾切除术,1例患者行脓肿引流术。术后1周患者肠功能得到恢复后再度出现肠梗阻症状,14例患者轻微腹痛、7例患者进行性腹胀、8例患者肠鸣音消失、7例患者肠鸣音减弱、12例患者有明显腹胀并发恶心、呕吐、13例患者排气、排便停止。对患者进行B超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肠腔积气、肠壁增厚并出现水肿,腹部X线平片结果显示患者小肠有气液平现象。   1.2方法。对全部患者进行禁食、胃肠减压等保守治疗,同时纠正酸碱平衡和水电解质平衡。给予患者抗生素和消炎药物,抑制感染和炎症恶化,同时对患者进行大承气汤治疗,配方如下:9克芒硝、9克大黄、15克赤芍、9克桃仁、12克枳实、15克炒莱菔子和15克厚朴,加水煎服,每日服用1次,静脉注射3毫克生长抑素,每日注射2次,每次间隔12个小时,静脉注射5毫克糖皮质激素,每次注射2次,持续注射7天。同时对患者进行鼻饲中药治疗。每个疗程持续4周,持续治疗1个疗程后若患者病情没有出现好转,则进行手术治疗,对患者行肠切除和肠吻合术,将肠梗阻段做切除处理。   1.3疗效评价标准。治愈:患者腹平片没有气液平面或者小肠积气平面,患者肠鸣音恢复正常,腹部没有压痛感,能够正常排气、排便,恶心、呕吐以及腹胀、腹痛现象全部消失。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没有发生变化甚至出现病情加重现象。   2结果   14例患者治愈,占全部急性阑尾炎术后肠梗阻患者的93.33%,患者肠鸣音恢复正常,腹部压痛感消失,消化功能恢复正常。第一周3例治愈,第二周5例患者治愈,第三周4例患者治愈,第四周2例患者治愈,治愈持续时间为5至20天,1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后肠梗阻症状没有得到改善,对其进行手术治疗后,患者痊愈。患者住院持续时间为5至28天,平均住院时间为(12.5±1.6)天。   3讨论   作为急性阑尾炎最为常见的术后并发症,肠梗阻的诱发因素非常复杂,手术进行过程中产生的局部炎症、肠损伤以及术后患者没有及时下床活动等都可能引发肠梗阻。若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急性阑尾炎恶化为化脓性阑尾炎的可能性非常大,导致患者发生腹腔感染,影响其肠蠕动功能,从而引发肠梗阻[3]。除此之外,缺血、异物、感染以及机体创伤引发的炎性反应能够使患者腹腔内炎性渗出物发生粘连,阻碍肠管内容物正常通过,从而引发肠梗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患者肠管受腹腔引流管压迫;对患者腹壁进行切口缝合处理时,误缝合患者肠管;术后患者并发肠粘连;并发结肠癌患者没有获得确诊,手术完成后患者发生肠梗阻;形成回盲部炎性假瘤;手术结束后患者肠管在引流口处难以回纳,引发肠矫窄;术后患者出现肠扭转或者肠套叠症状[4]。   需要结合患者的相关检测结果、体征、临床症状以及病史等进行急性阑尾炎术后早期肠梗阻的诊断。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特点如下:腹部X线平片结果显示患者小肠有气液平现象;肠梗阻程度不严重,没有明显的气过水声、金属声、包块或肠袢,没有蠕动波;没有严重的腹胀腹痛现象,腹痛严重程度次于腹胀;术后患者肠道功能恢复后再度出现肠梗阻现象;患者腹腔内有感染灶、存在腹膜炎症状,手术对患者造成严重创伤。   禁食等治疗方式能够使患者胃肠道内气体及液体的储量得到有效的减少,从而使患者的肠壁水肿以及肠腔过度膨胀的症状得到改善和缓解,加快患者肠腔血液循环的恢复速度,使肠梗阻现象得到有效缓解。通过应用平衡盐液使患者水电解质平衡及时得到纠正,并对患者进行血液生化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酸碱平衡纠正。此外,为了对感染现象进行有效预防,还需要对患者适当使用抗生素。生长抑素具有消除水肿和改善肠壁循环的功效,对急性阑尾炎术后早期肠梗阻患者使用生长抑素能够使患者的胃肠道压力得到有效缓解[5]。结合中药治疗,能够取得镇静解痉的疗效,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使急性阑尾炎术后早期肠梗阻的发生率得到有效的减少,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及早对阑尾炎患者做出正确诊断,避免发生漏诊并发结肠癌现象的发生,及时制定全面具体的手术治疗方案;手术过程中,必须保证手术操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使患者肠管的暴露面积和暴露时间得到有效减少,同时在保证手术质量和效果的前提下,使手术时间获得有效缩短;手术进行过程中,做好患者的肠管保护工作,将腹腔内的异物、坏死组织、炎性介质、细胞因子、积血、积液以脓性渗液等清理干净并冲洗腹腔;为了使肠梗阻的发生得到有效的抑制,尽可能避免在患者体内放置引流管,若患者病情需要放置引流管,则需要尽量降低患者肠管被引流管压迫的可能性,同时也需避免发生肠管嵌顿引流口等现象;手术完成后,为了加快患者的切口愈合速度以及肠功能恢复效果,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条件下应及早下床活动。   本次研究中,患者治愈率为93.3%,肠道功能恢复正常,治愈时间为5-20天,平均住院时间为(12.5±1.6)天。1例患者由于非手术治疗没有取得显著效果而改用手术治疗治愈。以上统计数据表明,对大多数急性阑尾炎术后早期肠梗阻患者来说,非手术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有效避免由于手术治疗而引发的其他并发症,加速患者的康复速度,优化和改善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值得被推广和应用到临床治疗中去。   参考文献   [1]周磊,王立坤,武雪亮等.急性阑尾炎并粘连性肠梗阻疑为肠套叠1例[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691   [2]朱金明,李翠芳.急性阑尾炎并发肠梗阻的临床诊治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15-17   [3]彭伟,王宇,吕家誉.以肠梗阻为表现的阑尾炎28例诊治体会[J].中国急救医学.):187   [4]张志峰.腹部术后早期肠梗阻22例临床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3(7):91-92   [5]辜德全.急性阑尾炎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临床诊治体会[J].医学信息.2013(4):145-146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大黄煎液联合大承气汤用于制备治疗术后肠梗阻的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大黄煎液联合大承气汤用于制备治疗术后肠梗阻的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中药组合物的治疗新应用,尤其涉及大黄煎液联合复方大承气汤用于制备治疗术后肠梗阻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肠梗阻为炎性肠梗阻、早期炎性肠梗阻或早期不完全性肠梗阻。
背景技术 腹部手术后的肠梗阻有多种类型,术后不同时期所发生的肠梗阻原因不同,治疗措施也不相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简称炎性肠梗阻)一般发生在腹部手术后1-3周内,系指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形成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粘连性肠梗阻。腹部手术创伤是指广泛分离肠管粘连、长时间的肠管暴露以及其他由于手术操作所造成的肠管损伤。腹腔内炎症是指无菌性炎症,如腹腔内积血、积液或其他能够导致腹腔内无菌性炎症物质的残留。在诊断炎性肠梗阻之前及诊断初期必须排除机械性梗阻和继发于腹腔内或腹膜后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原因造成的麻痹性梗阻。
炎性肠梗阻因腹腔广泛粘连,手术治疗易分破肠管形成肠瘘或找不到梗阻部位,甚者被迫行大量小肠切除,造成短肠综合症。另外,因多次手术,致使粘连更加广泛,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因此,对于本病的治疗宜采用非手术疗法。20世纪70年代之后,黎介寿教授开始采用非手术疗法来治疗炎性肠梗阻,所述的非手术疗法包括禁食、胃肠减压和维持内稳态,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另外,由于炎性肠梗阻的初期,病人的消化液分泌量很大,大量消化液积聚于肠腔内,不但加剧了肠壁的水肿和肠腔扩张,而且造成电解质的代谢紊乱,致使患者的肠功能恢复受到影响。因此,目前西医采用生长抑素(如施他宁、善宁等)进行治疗,以减少消化液的分泌量。此外,在抑制患者消化液分泌和维持患者水、电解质平衡的同时,对患者给予营养支持非常关键,否则患者将难以坚持治疗。但应用生长抑素一旦引起胆汁淤积,静脉营养将无法实施。并且全肠外营养和生长抑素的联合疗法致使患者为此承担高昂的医疗费用。该病均在1次手术以上,又多发生于住院期间,因此,医疗费用往往成为病人能否坚持治疗的关键。
因此,为患者提供一种疗效确切、易于患者接受且治疗费用更低的治疗方法成为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一是提供大黄煎液联合复方大承气汤用于制备治疗术后肠梗阻的药物中的应用。
上述的肠梗阻主为炎性肠梗阻,尤其是早期炎性肠梗阻或早期不完全性肠梗阻。
大黄煎液所用的大黄为生大黄;所述的大黄煎液为生大黄20-30g煎液50-100ml。
上述的复方大承气汤的组成为枳实12-30g,厚扑10-15g,桃仁10-15g,赤芍10-20g,生大黄10-30g(后下)。
复方大承气汤的优选组成为枳实12-30g,厚扑10-15g,桃仁12g,赤芍15g,生大黄10-30g(后下)。
复方大承气汤的另一优选组成为枳实12g,厚扑10g,桃仁12g,赤芍15g,生大黄10g(后下)。
复方大承气汤的另一优选组成为枳实30g,厚扑15g,桃仁12g,赤芍15g,生大黄30g(后下)。
复方大承气汤的另一优选组成为枳实12g,厚扑15g,桃仁12g,赤芍15g,生大黄30g(后下)。
此外,生大黄的总用量每日在60g以内为宜,不应超过90g。
炎性肠梗阻属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外学者指出的″术后早期小肠梗阻″的一种类型,亦有人提出在没有缺血性肠梗阻的体征时,所有病人可先用保守治疗。1982年前后,发明人在处理这类病人时,考虑术后早期的肠梗阻,在排除腹腔脓肿、内疝者,可因肠壁水肿、腹腔渗液、细菌易位致腹腔广泛粘连,制约肠管蠕动引起。且多在卧床期间形成,造成肠套叠及绞窄的可能性不大,宜行非手术疗法。对所有病人均将中药大承气汤经胃管注入,对不完全性肠梗阻均达治疗目的。而对大部分完全性肠梗阻(特别早期表现为机械性肠梗阻的病例),用药后腹涨加重,肠腔积液量增加,达不到治疗效果。
因此,炎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正确诊断。本组病人梗阻前手术时多已存在肠壁不同程度水肿,其术后腹腔渗出的病理改变继续存在。炎症造成的肠蠕动减弱是梗阻的主要原因,其次是肠壁水肿引起的肠腔阻塞。诊断本病必须符合3个条件①有近期腹部手术史,尤其是反复手术史;②明显的肠梗阻表现,即明显肠梗阻表现应排除积血性梗阻后;③查体为腹部质地坚韧。
另外,因胃肠的功能在于运动,促使肠管活动可加速炎症吸收,协助梗阻缓解,即通过控制炎症来解除患者的肠梗阻症状。通里攻下、活血化瘀中药即是建立在“动”的基础上,符合胃肠在于运动的生理特点。
大黄为通里攻下的君药,兼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抗菌、促使肠蠕动和加速炎性粘连的吸收等肠屏障保护功能,活血化瘀的作用,并能降低体内的前列腺素E(PGE)的水平,促进血小板生成,缩短凝血酶元时间,有防止急性胃粘膜病变作用。生大黄煎液胃管注入,由于液体量少,不增加肠腔负担,单味应用后肠鸣音频率增加,有“攻下独行”之用,同时兼有洗胃作用。复方大承气汤保留灌肠首先作用于大肠,有增强肠蠕动,并有促进排气、排便等作用,还可使药液的作用时间延长,以加强药液的理气消胀作用。并且对大承气汤、大黄等通里攻下、活血化瘀中药的药理作用研究显示二者具有抗菌、增加肠血流、降低肠壁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肠运动和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等多系统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因此,本发明采用复方大承气汤加减保留灌肠结合单味生大黄胃管注入,两者协同应用可保护胃肠屏障功能,增进患者对治疗的适应度,并且疗效确切,加速了肠梗阻患者的早日康复,还极大程度的降低了患者的治疗费用,对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现将单味大黄煎液胃管注入联合复方大承气汤加减保留灌肠的疗法所具有的特点总结以下①根据本病的病理生理改变的特殊性,重用大黄、枳实单味中药,增强其药理效能。
②解决了中药治疗本病完全性梗阻不增加肠腔负担的用药方法。
③利用中药有效保护了肠道屏障功能,有效率为100%,治愈率达97%。
④克服了采用生长抑素抑制消化液分泌后容易出现胆汁淤积等副作用,能始终保持营养支持。
⑤医疗费用低,能使所有这类病人均能得到有效治疗。
⑥由于梗阻解除后继续应用中药,降低了肠粘连的程度,减少了本病远期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发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非限定本发明的实质。
一、提取物的制备实施例实施例1大黄煎液的制备生大黄20g
制得水煎液50-70ml。
称取切碎后的生大黄20g,加入3-4倍量的去离子水浸泡1-2h,加热煮沸提取大黄提取物1-1.5h,过滤取滤液;再在滤渣中加入3-4倍量的去离子水,加热煮沸提取大黄提取物1-1.5h,过滤取滤液。合并两次滤液,并控制所得滤液的总量为50-70ml。
实施例2大黄煎液的制备生大黄30g
制得水煎液70-100ml。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大承气汤的制备枳实12g,厚扑10g,桃仁10g,赤芍10g,生大黄10g(后下)。
称取切碎的上述量枳实、厚扑、桃仁和赤芍,加入3-4倍量的去离子水浸泡1-1.5h,再加入上述量的生大黄,加热煮沸提取大黄提取物1-1.5h,过滤取滤液;再在滤渣中加入3-4倍量的去离子水,加热煮沸提取1-1.5h,过滤取滤液。合并两次滤液,并控制所得滤液的总量为100-110ml。
实施例4大承气汤的制备枳实30g,厚扑15g,桃仁12g,赤芍15g,生大黄30g(后下)。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并控制水煎液的量为200-210ml。
实施例5大承气汤的制备枳实12g,厚扑15g,桃仁12g,赤芍15g,生大黄10g(后下)。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并控制水煎液的量为120-130ml。
实施例6大承气汤的制备枳实30g,厚扑15g,桃仁15g,赤芍20g,生大黄30g(后下)。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并控制水煎液的量为220-240ml。
二、中药提取物的疗效研究(一)治疗组1985年4月-2002年4月,对31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采用单味大黄煎液胃管注入联合复方大承气汤加减保留灌肠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31例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13~76岁。均为腹部手术后,手术次数为1次23例,2次以上8例,其中4次2例、3次1例。涉及脏器(以梗阻前手术计)小肠18例,阑尾9例,外伤致脏器破裂4例(肝、脾1例,胃、空肠1例,回肠、直肠、子宫附件1例,回肠、结肠1例)。
(2)临床表现本组29例发生于术后5~9d,均表现为术后肠蠕动恢复,并少量排气和/或排便;24例已进食,又出现完全性肠梗阻。2例分别为术后1个半月及2个月,除梗阻症状外,腹部局限性坚韧感伴固定压痛更为突出。31例中均伴腹胀,膨隆不重;看不到肠型或蠕动波;听诊肠鸣音减弱或稀少、或消失,听不到金属声或气过水声。
(3)治疗方法禁食,胃肠减压,维持水、电平衡,应用糖皮质激素,未用生长抑素。全肠外营养多以脂肪乳剂、新鲜血浆、清蛋白等经周围静脉输入,1998年后B型超声示肠壁增厚,腹腔渗液者应用利尿剂。在充分胃肠减压、待腹痛缓解后,行清洁灌肠。采用实施例3-6制备的复方大承气汤加减保留灌肠,即以粗胃管播入肛门内40cm以上,臀部垫高,缓慢注入或滴入,每日1~2剂。待胃液清晰后,以生大黄20~30g的过滤煎液50~100ml,经胃管注入并夹管2~3h,每日一剂。生大黄的总用量每日在60g以内为宜,不应超过90g。恢复排气排便后,将中药减量改为口服,至治愈。
(4)治疗结果31例中,全部有效,并且治愈30例,治疗时间5~16d,其中10d以上者5例。死亡1例为73岁男性,因其家属放弃治疗,回家后死亡。而采用全胃肠静脉营养和生长抑素联合疗法目前所报道的治愈时间平均为14.5d及9-58d,平均26.4±11.6d。
此外,本组治疗期间,患者应用上述中药后肠蠕动增强,病情稳定,无发热,血常规在正常范围。
(二)对照组随机统计1988年4月-2002年4月手术治疗术后早期(1-3周)小肠梗阻27例,其中2例术中证实为腹腔引流管压迫;25例为炎性肠梗阻,作为对照组。原手术计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7例,坏疽性胆囊炎6例,化脓性阑尾炎并弥漫性腹膜炎5例,双侧输卵管结扎后感染1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2例,腹部创伤6例(脾2例,胃、十二指肠1例,小肠3例)。术中情况未找到梗阻部位19例,仅行部分粘连分离、肠减压、术后持续腹腔灌洗。另6例因粘连致密无法分离,并致小肠瘘2例,梗阻未解除而关腹。术后情况肠瘘2例,死亡1例,治愈13例,均为术中肠减压、粘连分离者;其余11例再经非手术疗法治愈。对照组与治疗组进行统计学意义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结果见下表1表1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比较组别 例数手术有效例数非手术疗法有效例数有效率(%)治疗组31
0 31100对照组25
1.大黄煎液与大承气汤联合用于制备治疗术后肠梗阻的药物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所述的肠梗阻为炎性肠梗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所述的肠梗阻为早期炎性肠梗阻或早期不完全性肠梗阻。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应用,大黄煎液所用的大黄为生大黄。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应用,所述的大黄煎液为生大黄20-30g煎液50-100ml。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应用,所述的大承气汤的组成为枳实12-30g,厚扑10-15g,桃仁10-15g,赤芍10-20g,生大黄10-30g(后下)。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应用,所述的大承气汤的组成为枳实12-30g,厚扑10-15g,桃仁12g,赤芍15g,生大黄10-30g(后下)。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应用,所述的大承气汤的组成为枳实12g,厚扑10g,桃仁12g,赤芍15g,生大黄10g(后下)。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应用,所述的大承气汤的组成为枳实30g,厚扑15g,桃仁12g,赤芍15g,生大黄30g(后下)。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应用,生大黄的总用量每日在60g以内,不应超过90g。
本发明公开了大黄煎液与大承气汤联合用于治疗术后炎性肠梗阻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大黄煎液为生大黄20-30g,煎液50-100ml;所述的大承气汤的组成为枳实12-30g,厚扑10-15g,桃仁10-15g,赤芍10-20g,生大黄10-30g(后下)。具有通里攻下、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抗菌和促使肠蠕动的大黄煎液胃管注入联合复方大承气汤加减保留灌肠通过促使患者的肠管活动以加速炎症吸收和协助梗阻缓解,来促进肠梗阻患者的炎症粘连吸收以达到治疗目的。经31例临床观察,有效率为100%。并且该应用具有疗效确切、患者易于接受等特点,并与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相比,大大降低了患者的治疗费用。
文档编号A61P1/00GK
公开日日 申请日期日 优先权日日
发明者王永勤, 王利杰 申请人:王永勤, 王利杰论文:化脓性阑尾炎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大网校论文网Copyright &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医源世界 版权所有
医源世界所刊载之内容一般仅用于教育目的。您从医源世界获取的信息不得直接用于诊断、治疗疾病或应对您的健康问题。如果您怀疑自己有健康问题,请直接咨询您的保健医生。医源世界、作者、编辑都将不负任何责任和义务。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为传播信息促进医药行业发展,如果我们的行为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联系Emai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阑尾炎术后注意事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