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正常人体内检测不到甲胎蛋白 afp 检查(AFP),近日体检,本人甲胎蛋白 afp 检查结果为3.0ng/ml,是不是肝癌信号啊?

互动  问:西江流域一带是鼻咽癌高发地带,和饮食习惯有关吗?  答:与饮食习惯无关,鼻咽癌的病因是基因突变,有家族病史的更容易患上鼻咽癌,因为体内带有易感基因。  问:常规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是否患甲状腺癌?  答:不是。甲状腺癌是指甲状腺发生癌变的细胞。结节只是甲状腺的占位性改变,绝大部分是良性的,结节不是判断甲状腺癌的关键。  问:降钙素检测对诊断甲状腺癌有什么意义?  答:甲状腺的抽血指标并不具有特异性,没办法通过血液化验结果判断是否患甲状腺癌。甲功八项测定也只是检测甲状腺是否有问题,并不是肿瘤标志物的测定。甲状腺癌没有相应的肿瘤标志物,因此降钙素作为一个间接的指标可以进行筛查。最关键的还是甲状腺彩超,判断是否有结节、是否良性,从而进一步诊断。  问:现在单位体检基本不检查乙肝两对半,自己需要做这项检查吗?  答:建议自己主动做两对半检查,看是否感染乙肝病毒。有则要加密检查,没有则要注射乙肝疫苗。不检查乙肝两对半仅对反对就业歧视有意义,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不做体检和病情追踪,对本人会损害很大,要对自己负责,建议成年后一定要做一次肝炎筛查。此外,丙肝也可造成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有输血史的人尤其要重视。  问:多次注射乙肝疫苗总是不产生抗体怎么办?  答:只要注意预防,不必太担心。乙肝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医源性传播、母婴传播和性接触传播,没有抗体就应尽量避免输血、到正规医院打吊针。如担心感染,可定期到医院做抽血、超声波等检查。青少年时期未感染乙肝病毒,中年以后感染致病的,治愈率相对较高。  鼻咽癌筛查:判断阴性阳性,E B病毒抗体检测最关键  【重点人群】鼻咽癌又称“广东癌”,但并非所有广东人都是高危人群,而是指粤西西江流域一带的本地居民;EB病毒携带者;患鼻咽部慢性炎症或息肉者;有家族病史者;持续性涕血、鼻塞,耳鸣、听力下降者。  【检查项目】  ●EB病毒抗体VcA-IgA、EA-IgA检测 (参考价格:40元)  怎么查:生化检验  查什么:EB病毒又称人类疱疹病毒,是鼻咽癌病因之一,主要感染口咽部的上皮细胞和B淋巴细胞。绝大多数鼻咽癌患者都携带EB病毒,但并非所有EB病毒感染者都会患鼻咽癌。EB病毒抗体检测阳性者需做其他检查,阴性者基本可以排除患癌可能。  提醒:普通人群可查,重点人群必查。  ●EBV-D N A定量PC R检测 (参考价格:160元)  怎么查:生化检验  查什么:检验EB病毒在血液中的含量,反映鼻咽肿瘤发展阶段,确认是否患有恶性鼻咽肿瘤。另外,鼻咽癌治疗后持续缓解的患者,如血浆EBV -D N A浓度突然升高,预示肿瘤复发转移的可能性增大。  鼻咽癌确诊需要找到EBV -D N A和其表达产物(R N A或蛋白)的存在。定量PCR检测,通过检测病毒扩增效率过程确定病毒数,扩增效率为零,即为阴性,只要有一个病毒数,都算阳性。  提醒:普通人群可查,重点人群必查。  ●C B4(凝血四项检查)(参考价格:92元)  怎么查:生化检验  查什么:了解血凝、溶血状态的常规检查,为组织活检做准备。  提醒:普通人群不考虑,重点人群必查。  ●间接鼻咽镜检查 (参考价格:3 .5元)  怎么查:鼻咽镜  查什么:观察鼻咽部是否有黏膜隆起、有肿物。如有需要可切下小块组织做病理化验,用以确诊是否患癌。  提醒:普通人群可查,重点人群首选电子鼻咽镜检查。  ●电子鼻咽镜检查 (参考价格:167元)  怎么查:电子鼻咽镜。  查什么:作用与间接鼻咽镜相同,但电子鼻咽镜更加柔软、可转弯、痛苦小、观察范围更广。  提醒:普通人群可查,重点人群必查。  ●鼻咽MR平扫 (参考价格:800元)  怎么查:核磁共振成像  查什么:判断肿瘤是否向鼻咽淋巴结、咽喉等部位转移。利用核磁共振原理获得鼻咽部清晰精细的图像,且对人体无害。  提醒:普通人群不考虑,重点人群必查。  [防癌金句]  广东人尤其是粤西地区的居民更要重视鼻咽癌筛查。  — 廖振尔  甲状腺癌筛查:彩超能准确定位肿块,判断性质  【重点人群】头颈部有放射线暴露史者、家族病史者;甲状腺结节较大者;甲状腺结节表面不平、与周围组织粘连者;甲状腺结节活动程度差、局部淋巴结转移,或有声音改变者。  【检查项目】  ●甲功八项测定 (参考价格:439元)  怎么查:生化检验  查什么:通过8项测定,检查甲状腺功能是否正常,可检测甲亢、甲低、甲状腺肿瘤、亚急性甲状腺炎以及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提醒:普通和重点人群都可查。  ●降钙素检测 (参考价格:57元)  怎么查:生化检验  查什么:降钙素是甲状腺髓样癌(M T C)较敏感且特异的肿瘤标志物,对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血清降钙素筛查,有利于早期诊断甲状腺癌。降钙素影响钙离子和磷酸盐的代谢过程,有抵抗副甲状腺素的作用。当降钙素增高,可能是甲状腺髓样癌的征兆。  提醒:普通人群不考虑,重点人群必查。  ●甲状腺彩超 (参考价格:135元)  怎么查:彩色超声多普勒成像  查什么:能清晰显示甲状腺组织内的细微变化,对甲状腺内的结节发现率高,能确定肿块的部位,诊断比较准确。通过观察肿瘤生长的大小和生长速度,可判断肿瘤是否恶性。  提醒:普通和重点人群必查。  [防癌金句]  重点人群一年一次防甲状腺癌检查,尤其是女性。  — 廖振尔  肝癌筛查:重在A FP定量和肝脏彩超检查  【重点人群】H BV或H C V感染者;有肝炎或肝硬化病史;有家族病史;嗜酒者。  【检查项目】  ●AFP定量 (参考价格:69元)  怎么查:生化检验  查什么:A FP是肝细胞和生殖细胞肿瘤的标志物,是原发性肝癌最灵敏、最特异的一种指标,A FP中文名为甲胎蛋白。在怀孕早期孕妇的血清中可以查到,婴儿出生后很快就消失,如果成人血中查到甲胎蛋白,就怀疑是肝癌。A FP显著升高提示原发性肝癌,中度升高常见于肝硬化、急性肝炎等。目前,A FP是肝细胞癌诊断中最重要的“肿瘤标志物”,我国肝癌患者约六成查到甲胎蛋白。  提醒:普通和重点人群都必查。  ●肝功能测定 (参考价格:75元)  怎么查:生化检验  查什么:急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癌、肝萎缩、药物中毒性肝炎,肝功能会异常,而肝功能异常者是肝癌预防的重点人群。  提醒:普通和重点人群都必查。  ●乙肝两对半定量 (参考价格:150元)  怎么查:生化检验  查什么:定量检测较定性检测灵敏度高,大三阳表示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小三阳传染性较大三阳弱。根据H B sA b的含量,可判断机体对乙肝病毒(H B V )的免疫状态及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H BsA b的含量较低,不能起到保护作用。  H BsA b就是乙肝表面抗体的英文缩写,是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中,唯一具有保护性的抗体。H BsA b阳性表示有乙肝病毒抗体,对乙肝病毒有抵御作用。而预防乙肝对于预防肝癌具有重要意义。  提醒:普通人群可查,重点人群必查。  ●H BV-D N A检测 (参考价格:110元)  怎么查:生化检验  查什么:目的是确定乙肝病毒(HBV)的DN A复制情况数量,乙肝病毒复制数量高,提示有较强传染性;如D N A阴性说明病毒复制数较低。  提醒:普通人群可查,重点人群必查。  ●肝炎四项 (参考价格:155元)  怎么查:生化检验  查什么:辅助诊断甲、丙、丁、戊等病毒型肝炎。预防各型肝炎对防范肝癌具有重要意义。  提醒:普通和重点人群都可查。  ●肝脏彩超 (参考价格:135元)  怎么查:彩色超声多普勒成像  查什么:了解肝肿瘤、囊肿、硬化、脂肪肝、胆道结石、胆道、胆囊肿瘤、胰腺癌、脾肿大等首选影像诊断方法。  提醒:普通和重点人群都必查。  ●肝脏C T平扫+增强 (参考价格:680元,造影剂另计)  怎么查:CT (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查什么:利用X线断层扫描,电光子探测器接收,把信号输入计算机。由图像显示器将扫描部位的断面解剖结构图像显示出来。可发现肝脏早期小病灶,了解病灶血液供应,观察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可用于良恶性肿瘤的鉴别。  提醒:普通人群选查,重点人群必查。  [防癌金句]  一定要打疫苗!乙肝病毒感染者每半年要检查一次,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要加密检查。  — 廖振尔PSA检查什么时候做最好_新浪健康_新浪网
PSA检查什么时候做最好
  据美国的一项电话调查显示:48%的50-59岁和56%的80岁以上男性在上一年度检查过PSA。由此可见PSA应用的普遍性。& &
  在年这10年间,因为PSA开始广泛应用,前列腺的死亡率降低了27%;主要是因为PSA的应用使得得以早期发现,转移性前列腺癌或者晚期前列腺癌减少。由此可见PSA的重要性。
  鉴于PSA的应用如此之广泛,同时又如此之重要,我想我非常有必要专门谈谈这个神奇的物质。
  很多病人都会关心,有没有一些简便的检查方法能让他们早期发现肿瘤。而肿瘤标记物就承担着这个功能。我们利用甲胎蛋白(AFP)早期发现肝癌,利用癌胚抗原(CEA)早期发现结,同样,我们利用PSA来早期发现前列腺癌。自从1979年发现,到20世纪80年代应用于临床,并经历了90年代,PSA对于前列腺癌的发现、分期和监测,已成为一种不可代替的方法。
  1.研究历史:
  PSA,postate specific antigen,中文翻译为前列腺特异抗原。最早在1971年,日本的研究者从精液浆中分离出一种对精子有抗基因特性的蛋白,描述了该蛋白的化学和物理学特性,并将其命名为γ-精液蛋白。数年以后,为了将这种蛋白作为法医学上精液鉴定的标志物,人们从精液浆中提纯出γ-精液蛋白。而现在已经证实,这种精液蛋白,与1979年由Wang及其同事在前列腺组织中提取分离的PSA,实乃同一种蛋白。1980年,血清中PSA的浓度被测定,1988年被作为前列腺癌临床标志物广泛应用。
  PSA,只存在于前列腺的上皮细胞内,因此具有器官特异性,但不具有肿瘤特异性,因为良性和恶性前列腺疾病都可能使血清PSA值升高。
  2.PSA正常值
  PSA在血清中存在结合和非结合两种形式;绝大多数PSA与抗蛋白水解酶和巨球蛋白形成复合物,这部分即为结合PSA,而剩下的非结合PSA,在血清中处于游离状态,又叫游离PSA,简写fPSA(f代表free)。目前,多以总PSA(tPSA,t代表total)小于4ng/ml作为正常值。(备注:年龄在50岁-80岁之间男性,如果没有前列腺疾病,其血清中的浓度多处于1-4ng/ml,而PSA在精液中浓度达0.5-5mg/ml,1mg=1000ug,1ug=1000ng)
  根据欧美国家资料,当tPSA小于4ng/ml时,发生前列腺癌的可能性不足2%;当tPSA介于4~10ng/ml时,发生前列腺癌的可能性大约25%;而当tPSA大于10ng/ml时,发生前列腺癌的可能性大约67%。中国人前列腺癌发病率相对要低一些,国内一组数据显示血清总PSA&4~10ng/ml的前列腺穿刺阳性率为15.9%,在这一PSA灰区内如果f/tPSA>0.16时前列腺穿刺阳性率为11.6%,如果f/tPSA<0.16时前列腺穿刺阳性率为17.4%。
  血清PSA受年龄和前列腺大小等因素的影响,我国(BPH)患者年龄特异性tPSA值各年龄段分别为:40~49岁为0~1.5ng/ml,50~59岁为0~3.0ng/ml,60~69岁为0~4.5ng/ml,70~79岁为0~5.5ng/ml,≥80岁为0~8.0ng/ml。这构成了进行前列腺癌判定的灰区(PSA&4~10ng/ml),在这一灰区内推荐参考以下PSA相关变数:
  ①游离PSA&(free&PSA,fPSA):fPSA和tPSA作为常规同时检测。多数研究表明fPSA是提高tPSA水平处于灰区的前列腺癌检出率的有效方法。当血清tPSA介于4~10ng/ml时,fPSA水平与前列腺癌的发生率呈负相关。研究表明如患者tPSA在上述范围,fPSA/tPSA<0.1,则该患者发生前列腺癌的可能性高达56%;相反,如fPSA/tPSA>0.25,发生前列腺癌的可能性只有8%。国内推荐fPSA/tPSA>0.16为正常参考值(或临界值)。
  ②PSA密度&(PSA&density,PSAD):即血清总PSA值与前列腺体积的比值。前列腺体积是经直肠超声测定计算得出。PSAD正常值<0.15,PSAD有助于区分前列腺增生症和前列腺癌造成的PSA升高。当患者PSA在正常值高限或轻度增高时,用PSAD可指导医师决定是否进行活检或随访。
  ③PSA速率&(PSA&velocity,简称PSAV):即连续观察血清PSA水平的变化,前列腺癌的PSAV显著高于前列腺增生和正常人。其正常值为<0.75ng/ml/年。如果PSAV>0.75ng/ml/年,应怀疑前列腺癌的可能。PSAV比较适用于PSA值较低的年轻患者。在2年内至少检测3次PSA:PSAV计算公式:[(PSA2-PSA1)&+&(PSA3-&PSA2)]/2 。
  3.影响因素:
  PSA的表达受到雄激素的强烈影响;对前列腺内的PSA的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在0-6岁间及10岁以后,PSA呈现出双峰的特性,与睾酮水平有直接对应关系;血清PSA还随年龄、人种和前列腺体积而变化。除此之外,PSA的影响因素可以主要归结为以下几类:
  ①前列腺疾病和有关前列腺的操作:血清PSA的升高也许是由于前列腺内细胞的组织结构产生破坏而引起的。因此,当发生前列腺疾病(症BPH、、前列腺癌),和有关前列腺操作时(前列腺按摩、直肠指诊、前列腺穿刺),血清PSA会升高。例如发生于前列腺活检后的前列腺损伤,能导致PSA释放入循环,也许需要超过4周以上的时间才能使PSA恢复到基础水平。当然,前列腺疾病的发生还是影响血清PSA水平最重要的因素。但PSA的升高也许提示有前列腺疾病的发生,但并不是所有患有前列腺疾病的患者PSA都会升高,PSA的升高也不以为意味着前列腺癌的存在。
  ②针对前列腺的治疗:与前列腺直接相关的治疗(如针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和前列腺癌)能降低血清PSA,这是通过减少能产生PSA的前列腺的上皮体积,及减少每个细胞产生的PSA量,来实现的。因为PSA的产生受雄激素影响,因此当人为改变性激素水平来治疗前列腺癌或良性前列腺增生时(如睾丸切除、黄体激素类似物、5α-还原酶抑制剂),会使PSA降低。同样,手术、放疗也能使PSA降低。(备注:睾酮通过5α还原酶作用,产生双氢睾酮,作用于前列腺组织,因此5α还原酶抑制剂,可抑制双氢睾酮的产生,从而使前列腺体积缩小,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在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时,非那雄胺(5mg)和其他5α-还原酶抑制剂可以使PSA明显减低,在使用6个月后,平均下降50%。因此,对于一个接受保列治(非那雄胺)治疗6个月以上的患者,需将他测得的PSA值乘以2才能获得真正的PSA值。因此,在这里建议,接受保列治(非那雄胺)治疗的患者,在开始用药前应该了解一下PSA的基础值。如果治疗过程中,PSA下降不到50%或反而有所升高,则应怀疑前列腺癌的可能,并进行进一步检查。
  ③其它:骑车、骑马等运动会使PSA升高;也会使PSA升高。
  因此,目前我们专业的前列腺癌诊疗指南建议:
  PSA检查应在前列腺按摩后1周,膀胱镜检查、导尿等操作48小时后,射精24小时后,前列腺穿刺1个月后进行。PSA检测时应无急性前列腺炎、尿潴留等疾病。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主任医师 教授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唐勇大夫本人发表
甲胎蛋白指标为12,参考值0-8.1。
状态:就诊前
&副主任医师
&一些资料供参考:
&& 谷氨酰转肽酶(γ-GT或GGT)检查是一种反映肝脏损伤程度的酶学检查。谷氨酰转肽酶存在于肾、胰、肝、脾、肠、脑、肺、骨骼肌和心肌等组织中,在肝内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和肝内胆管上皮中,正常人血清中谷氨酰转肽酶主要来自肝脏。正常值为3~50μ/L(γ-谷氨酰对硝基本胺法)。
&&& 谷氨酰转肽酶偏高的原因
谷& 氨酰转肽酶对各种肝胆疾病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在大多数肝胆疾病中,其活力增升高,但在不同的肝胆疾病中,其升高的程度与其它血清酶活性的相对比例不尽相同。
&& 一: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病人中,该酶多数呈中度或高度增加,可大于正常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而其他系统肿瘤多属正常。但肝癌r-GT的测定结果与其他肝胆疾病,尤其与黄疽病例重叠甚多,故单项测定谷氨酰转肽酶对肝癌并无诊断价值,甲胎蛋白阴性,而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上升,尤其在无黄疸、转氨酶正常或仅轻度升高者,应高度警惕肝癌可能。
&&& 二:肝内或肝外胆管梗阻时,谷氨酰转肽酶排泄受阻,随胆汁返流入血,致使血清谷氨酰转肽酶上升。
&&& 三:急性病毒性肝炎时,坏死区邻近的肝细胞仙酶合成亢进,引起血清谷氨酰转肽酶升高。
&&& 四:慢性活动性肝炎时谷氨酰转肽酶常常高于正常1-2倍,如果长期升高,可能有肝坏死倾向。
&&& 五:肝硬化时血清谷氨酰转肽酶的改变取决于肝内病变有无活动及其病因。在非活动期多属正常,若伴有炎症和进行性纤维化,则往往上升。原发性或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早期往往有谷氨酰转肽酶升高。有人认为肝硬化早期时谷氨酰转肽酶升高,严重患者尤其是晚期病例反而很低,这可能由于肝细胞谷氨酰转肽酶合成能力丧失,从而认为肝硬化患者如果谷氨酰转肽酶较高,提示疾病尚处于早期阶段。
&&& 六:脂肪肝病人谷氨酰转肽酶也常升高,但一般营养性脂肪肝时,血清谷氨酰转肽酶活性多数不超过正常值的2倍。
&&& 七: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谷氨酰转肽酶几乎都上升,成为酒精性肝病的重要特征。
& 甲胎蛋白增高:
甲胎蛋白是人体中的一种糖蛋白,AFP是甲胎蛋白的英文缩写。一般的情况下,胚胎的肝细胞中含有大量甲胎蛋白(AFP),胎儿出生约两周后甲胎蛋白从血液中消失,因此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尚不到20μg/L。但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却又恢复了产生甲胎蛋白的功能,而且随着病情恶化甲胎蛋白(AFP)在血清中的含量会急剧增加,甲胎蛋白就成了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一 大约80%的肝癌患者血清中升高甲胎蛋白(AFP)都会升高。甲胎蛋白在肝癌出现症状之前的8个月就已经升高,此时大多数肝癌病人仍无明显症状,肿瘤也较小,这部分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预后可得到明显改善,故慢性肝炎病人、家族中有肝癌患者的人应半年检测一次。
&二 患有生殖细胞肿瘤的患者大约50%的甲胎蛋白(AFP)都呈阳性。男性还要考虑睾丸癌。但也应该大于25μg/L,才有可能。
&三 在其它肠胃管肿瘤如胰腺癌或肺癌及肝硬化等患者亦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甲胎蛋白升高。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唐勇大夫的信息
肝胆胰肿瘤的诊断及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唐勇,男,副主任医师,博士,博士后。 一直从事肝胆胰外科疾病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工作,熟悉肝胆胰常见病和多...
唐勇大夫的电话咨询
90%当天通话,沟通充分!
近期通话:
肿瘤综合科可通话专家
上海胸科医院
肺部肿瘤临床医学中心
郑大一附院
武警总医院
郑大一附院
山东省立医院
青岛市中心医院
副主任医师
北京同仁医院
副主任医师
黄陂人民医院抗癌健康网
栏目关注:
甲胎蛋白(AFP)的正常参考值和临床意义,可用于原发性肝癌、生殖系统肿瘤以及其他消化道肿瘤,如胃癌、胰腺癌、结肠癌、胆管细胞癌的鉴别诊断。
甲胎蛋白又称APF,它是胚胎时期血液里含有的一种特殊蛋白质,只有在胎儿的肝细胞中才能合成,尤其在怀孕16&20周时,胎儿的这种蛋白质含量最高,100毫升血中可达到300&400毫克,以后逐渐减少,待出生以后一周完全消失。由于它只存在于胎儿的血液中,所以全名叫做甲种胎儿蛋白。
  正常人的肝细胞是不产生甲胎蛋白的,可是当得了时,由于肝细胞幼稚化无休止地生长恶化,就又恢复了合成甲胎蛋白的能力,有时在100毫升血中竟达到1000毫克的高度,这就是检测甲胎蛋白可协助诊断肝癌的道理。
  检测甲胎蛋白的方法有琼指扩散法、对流泳免疫法、反向血凝法、补体结合法。我国在用甲胎蛋白诊断肝癌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证明它是灵敏度较高的方法。但目前发现肝炎、肝硬变和转移性肝癌,以及孕妇血清中也有一定量的甲胎蛋白。所以对甲胎蛋白增高的病人,也要全面分析,不能仅凭甲胎蛋白下结论,它只是一项重要的指标。
甲胎蛋白(AFP),是主要由人的肝脏和卵黄囊(胎儿具有的)产生的一种胚胎性蛋白,只有胎儿才有,当胎儿出生后不久血中就检查不出或者含量很低,这时在人血液中就检查不到了。
当人体发生肝癌,小儿睾丸肿瘤或女性卵巢畸胎瘤时,又开始产生AFP并出现在人的血液中。AFP在原发性肝癌或胚胎性癌时增加,所以检查AFP在血液中的含量,对这类疾病的发现和诊断有重要意义。
测定孕妇血清及羊水中AFP含量,对观察胎儿发育和早期报告胎儿畸形,也有一定帮助。AFP增高结果分析:原发性肝癌、肝炎、孕妇、其它。成人&;25mg/L;小儿(3周-6个月)&;39mg/L 定性法阳性;定量&;500mg/L,持续1个月以上;另外约10%检查为阴性(即不增高)受损伤的肝细胞再生时重新产生,但是多低于300mg/L,病情好转时,逐渐减少;肝坏死也减少3-4月后增高,7-8月达到高峰,但是&;400mg/L肝硬化,先天性总胆管闭锁,睾丸癌或者畸胎瘤血中AFP也增高
AFP测定注意事项:对于AFP定性法检测结果如为阳性(正常情况应该是阴性),建议进一步作定量法检测。根据定量检查结果结合临床资料作出诊断或区别不同的情况。最好以被检查人的初次检测的值为基础,进行多次检查比较才能更好地指导临床。必要时对AFP做长期不同时间的定量检查,以免作出错误的诊断。
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是胎儿肝细胞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糖蛋白,它是胎儿血清的正常成分,临床上发现肝癌细胞能合成甲胎蛋白,因此,在原发性肝癌病人血清中,甲胎蛋白明显升高,近期常用放射免疫法(RIA)定量测定甲胎蛋白,肝癌阳性率达90%左右。其临床意义如下:甲胎蛋白升高常见于:
(1)原发性肝癌(肝胆管细胞癌除外),定量试验常大于400ng/ml。
(2)慢性肝炎、肝硬化多在300ng/ml以下。
(3)其他肿瘤肝转移。
(4)正常妊娠孕妇12周至38周可升高,多在40-540ng/ml之内。
(5)急性失血后偶可升高。
甲胎蛋白的正常值:&;20ng/ml
甲胎蛋白【参考值】反向间接血凝法:阴性;对流免疫电泳法:阴性;
放射火箭免疫电泳(自显影法):&25&g/L 放射免疫分析:&20&g/L 酶联免疫法:&25&g/L
【临床意义】 诊断原发性肝癌。检测AFP的含量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手段之一,较目前较常用的诊断肝癌的B型超声波、同位素扫描和血液生化测定等方法敏感。用琼脂扩散法能检出1-3mg/L以上,阳性率可达75%左右。反向血凝法较琼脂扩散法灵敏度高100-200倍;放射免疫法能检出纳克水平的AFP,较琼脂扩散法灵敏1000倍,可使原发性肝癌阳性检出率达90%左右。其他消化道肿瘤,如、胰腺癌、结、胆管细胞癌等也可导致AFP升高,但肝转移癌却极少增高。
正常参考值各地报道不一,上海瑞金医院报告为2525&g/L以下;北京地区报告为202&g/L以内;Pnrve报告为11&13&g/L。肝细胞癌患者多数在500&g/L左右。AFP的动态变化能观察病情进展状态,因而对肝癌有早期诊断价值。Kwata等(1969)检测1例肝癌患者血清AFP仅31&g/L,1年后即达10,000ug/L。Purres报告1例血清AFP为300&g/L的患者,经尸检证实其肝癌结节的直径仅0.5cm。另外,检测肝癌患者血清AFP还可作为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
  急性肝炎和肝硬化的鉴别诊断:放射免疫法可在一些肝病患者血清中测得较高含量的AFP。上海瑞金医院报告在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及肝硬化各60例,测得AFP含量在25-40&g/L者分别占13.3%、11.7%、3.5%和41.7%。因此对于低水平AFP的肝病患者,特别是50-400&g/L左右者,应进行多项动态检测才能与肝癌进行鉴别。一般急性肝病,可随病情好转AFP含量下降或正常,肝硬化可呈下降或持续低水平,肝癌则逐渐上升。
  先天性疾病的诊断:检测羊水中AFP含量的意义已引起注意,Rendle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发现无脑儿羊水中含量显著升高。正常妊娠12~16周羊水AFP含量为21.1&1.2mg/L,以后逐月下降,足月时为0.5&0.2mg/L。无脑儿患者在妊娠26~31周为95.7&19.3mg/L,32-38周为25.7&5.9mg/L。先天性肾病及脊柱裂也有类似报道。因此用放免法检测羊水中AFP含量,有助于某些先天性疾病的出生前诊断。
  血清AFP升高,还可出现于畸胎瘤、睾丸和卵巢肿瘤等。母体血中AFP升高还可见于异常妊娠,如:胎儿有脊柱裂、无脑儿、脑积水、十二脂肠和食道闭锁、肾变性、胎儿宫内窒息、先兆流产和双胎等。
如还有问题,可联系
或拨打咨询热线:400-88-54321
本文相关推荐
在这里,掌握健康资讯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抗癌健康网官方微信;
你关注,我送礼,体温计免费送!
人参皂苷RH2
参考价格:?1088元
抗癌健康网-癌症,肿瘤网-中国一流的癌症肿瘤抗癌门户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CopyRight(C)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甲胎蛋白 afp 检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