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菌素是放线菌菌落吗

四、泌尿科--《日本医学介绍》1984年12期
四、泌尿科
【摘要】:正 尿路感染可根据有无原发病而分为单纯性尿路感染和复合性尿路感染.前者较易治愈,所以不必过多考虑药物的灵活运用。后者的治愈率随着新药的不断出现而逐渐提高. 应根据致病菌,药物敏感性,副作用和感染状态等因素来选择各代头孢菌素. 头孢菌素是由头孢子菌和放线菌的代谢产物制成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保安;[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80年04期
王贤才;[J];国际儿科学杂志;1980年04期
张惠东;[J];国际护理学杂志;1980年04期
江荣光,陈星义;[J];广西医学;1980年06期
于清亚;;[J];辽宁中医杂志;1980年01期
丁国林;;[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1980年01期
郑德联;;[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1980年03期
谢璇若;;[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1980年03期
秦剑影;徐梅清;;[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1980年08期
刘水渠;;[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198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志明;;[A];第六届中日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中文版)[C];1999年
肖红;李燕萍;施爱群;;[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7年
陈延生;;[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7年
张岩;;[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7年
孙英勤;黄玉君;;[A];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五次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黄九香;;[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金建生;李玲;;[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文晓冬;邓隆银;夏成云;霍亚平;;[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赵从禄;;[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李力;叶任高;;[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肖祥云;[N];北京科技报;2000年
陈继培;[N];湖北科技报;2000年
内邱县南赛乡刘家沟富民养殖场
刘新国;[N];河北科技报(农村版);2000年
罗忠良;[N];健康报;2000年
张继泉;[N];江苏科技报;2000年
罗宏德;[N];科技日报;2000年
张爱军;[N];上海中医药报;2000年
康桥;[N];陕西科技报;2000年
范军;[N];中国医药报;2000年
Haneke E. Roseeuw D.;[N];中国医学论坛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邹玉霞;[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4年
郑桂丽;[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余群力;[D];甘肃农业大学;2004年
谢志刚;[D];四川大学;2004年
叶招明;[D];浙江大学;2006年
胡立胜;[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86年
柴宝;[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王志;[D];华南理工大学;2006年
赵敬军;[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3年
孙琳;[D];山东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国刚;[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0年
王英;[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张清彬;[D];河北医科大学;2002年
蔡素芳;[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张冬梅;[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程云霞;[D];辽宁中医学院;2003年
方怡;[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谈林华;[D];浙江大学;2004年
郑浩;[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尹艳艳;[D];安徽医科大学;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头孢才是抗生素 沙星只治拉肚子?头孢才是抗生素 沙星只治拉肚子?生活路口百家号身为医生,你经历过这样的对话吗?患者:「明天打算外出,想带点药,可不可以配?」赵医生:「你要配什么药?」患者:「氟哌酸。」赵医生:「氟哌酸是抗生素,没有炎症指标,不可以配。」患者:「我也是医生,天津三甲医院的,不是头孢才是抗生素吗?氟哌酸只是治拉肚子的。在我们 XXX,只要病人要,我就开一张方子给他。」上文对话中的赵医生,因拒绝开出「氟哌酸」的处方被患者大打出手......那么,「氟哌酸」是啥你知道吗?在这则事件中,虽然患者仅将氟哌酸(诺氟沙星)理解为是治疗腹泻的药物,这种说法让人贻笑大方。赵医生答复:氟哌酸(诺氟沙星)是抗生素,也并不正确。临床实践中,抗菌药物、抗生素等概念十分容易混淆,而如何区分往往困扰着不少医务工作者。有人认为「抗生素是抗菌药物的旧称」,有人坚持「抗生素比抗菌药包含更广」,还有的干脆把抗菌药和消炎药混为一谈。那么,该如何区分这些名词呢?1定义抗生素≠抗菌药物根据第 17版的《新编药物学》,抗生素系指由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物质。抗菌药物是指对细菌、真菌、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一类药物。所以说,抗菌药除一部分来自于自然界中某种微生物的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等)外,还包括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物,比如磺胺类药、喹诺酮类等。2分类抗生素≠抗菌药物根据第 17版的《新编药物学》,抗生素可分为九大类:抗生素的分类1. β-内酰胺类:包括青霉素类、头抱菌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头孢类、碳青霉烯类等;2.氨基糖苷类;3.四环素类;4.氯霉素类;5.大环内酯类;6.林可霉素类;7.其他抗细菌抗生素:如去甲万古霉素、多粘菌素、利福平(同时具有抗结核作用)等;8.抗真菌抗生素:包括两性霉素 B等;9.抗肿瘤抗生素:需要注意的是,抗生素除了大家一般理解的抗细菌、真菌等针对微生物的治疗外,还可用于抗肿瘤治疗。放线菌素 D、博来霉素等抗生素,可通过直接破坏DNA或嵌入DNA而干扰转录的发挥抗肿瘤作用。此外,目前还有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如环孢霉素。抗菌药物的分类根据 2015版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分三大类:1.抗细菌类:可分为自然生成的和人工合成的两大类。其中自然生成的抗菌药物与抗生素有一定的重合地方:包含了抗生素中的前七类。而人工合成的又包括喹诺酮类、磺胺类、呋喃类、硝基咪唑类等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物。2.抗分枝杆菌药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和其他部分非结核分枝杆菌:包括异烟肼、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对氨基水杨酸等(除利福平、利福喷丁、链霉素外)。3.抗真菌药:需要注意的是需除外抗生素。3二者关系抗生素≠抗菌药物所以抗生素和抗菌药物到底是什么关系?也许现在你有些混乱,下面这张图或许可以一目了然!图 1抗生素与抗菌药物的关系根据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抗菌药物和抗生素的概念有区别也有部分重叠,但二者绝非包含关系,因为抗菌药物(自然生成的)包括「抗细菌类」抗生素等。抗生素的英文是「antibiotics」,其中而「biotics」意为「生命」,所以说抗生素强调的是「生」。即自然生成的,由具有抗菌作用的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产物及其半合成衍生物。其作用的对象包括病原体(细菌、真菌、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以及肿瘤细胞。而抗菌药的英文译为「antibacterials」,其中「bacterials」是细菌的意思,所以其主要强调的是「菌」,包括真菌、细菌、分枝杆菌,包括自然和人工合成的。4规格抗生素≠抗菌药物除了重量单位外,抗生素一般还用「抗生素单位」来表示其有效物质的含量。如第二次青霉素国际标准品(1952年)青霉素 G钠称重 0.5998 ug为 1单位,即 1 mg = 1670单位,那么 80万单位的青霉素 G钠称重应为 0.48 g。而抗菌药的规格一般以重量单位表示,如 g、mg等。5分类抗生素≠抗菌药物根据以上药物的分类我们可知,抗生素除了用抗细菌感染治疗外,尚可用于抗真菌、抗肿瘤以及免疫抑制等方面。而抗菌药物主要用于抗细菌及真菌的感染治疗。但在临床上,很多人并不能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药并没有进行区分对待,大部分时候都是很笼统的进行称谓。2015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也是对抗菌药物范畴内的各类药物使用做了相应规范。而并未过多提及抗生素的概念。可见抗生素这个概念范围狭隘,并不适合代表大部分的抗感染药物。在不久的未来,也许抗生素也会像其前身「抗菌素」一样,淘汰在历史的洪流中。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生活路口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每天不定时分享有关生活小窍门的知识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抗厌氧菌药物:有哪些,如何用,注意啥?
我的图书馆
抗厌氧菌药物:有哪些,如何用,注意啥?
作者:何志超,陈楚雄审核:伍俊妍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药学部一、厌氧菌的概念厌氧菌是指一类只能在低氧分压的条件下生长,而不能在空气和(或)10%二氧化碳浓度下的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的细菌。按其对氧的耐受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专性厌氧菌、微需氧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二、厌氧菌感染的特点厌氧菌广泛存在于口腔、鼻、咽、肠道、前尿道和阴道等腔道黏膜上,为人体正常菌群组成成分。厌氧菌是在无氧环境中才能生存和繁殖的细菌,在机体抵抗力下降的情况下,可引起严重感染。厌氧菌感染可分为外源性感染(有芽胞厌氧菌感染为主)和内源性感染(无芽胞厌氧菌感染为主)。除破伤风和气性坏疽等为外源性感染外,其他厌氧菌感染为内源性,内源性与机体抵抗力降低相关。皮肤、粘膜屏障功能减退及菌群移位是造成多数厌氧菌感染的重要机理,厌氧菌可引起任何部位和脏器的感染。厌氧菌感染的患者,临床上常出现发热、白细胞总数升高及嗜中性粒细胞升高,具有细菌感染的特征,但常规细菌培养时常呈阴性,常用的广谱抗菌药物治疗无效,这是某些感染性疾病迁延不愈和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之一。三、临床常见与厌氧菌相关的感染临床上可能发生厌氧菌感染或有厌氧菌参与的混合感染的情况主要有:腹部感染:腹膜炎、腹内脓肿、肝脓肿等;盆腔及泌尿生殖道感染: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输卵管或卵巢脓肿、盆腔软组织感染、嗜血杆菌阴道炎等;口腔感染:牙周炎、尖周炎、冠周炎、急性溃疡性龈炎等;外科感染:伤口感染、表皮脓肿、褥疮溃疡感染、蜂窝组织炎、气性坏疽等;脑部感染:脑膜炎、脑脓肿;上呼吸道感染;败血症、菌血症等严重厌氧菌感染等。四、厌氧菌的耐药机制厌氧菌耐药主要是通过分子和细胞2个水平上的调控所实现的,主要是指:抗性基因的表达及转移。包括:抗菌药物降解酶的产生;抗菌药物作用靶点的修饰;增加主动外排等。临床标本中分离率最高的厌氧菌为脆弱拟杆菌,其主要通过产β-内酰胺酶或其他酶导致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耐药。而革兰阳性厌氧菌如产气荚膜梭菌等,则是通过接合方式,传递携带耐药基因的质粒,使敏感菌株获得耐药性。五、临床常见的厌氧菌种类及特性[1]临床常见引起感染的厌氧菌为脆弱拟杆菌、消化链球菌、梭菌属(艰难梭菌等)、产黑色素类杆菌,这四类病原菌约占临床感染的2/3。其中以梭状芽胞杆菌致病力最强,致死率最高;而革兰阳性非产芽胞杆菌如优杆菌属、乳杆菌属为肠道的重要生理菌群,致病性弱,对人体危害最小。&表1厌氧菌分类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球菌拟杆菌属消化球菌属脆弱拟杆菌消化链球菌属多形拟杆菌微小消化链球菌&&口腔拟杆菌巨大消化链球菌&&卵形拟杆菌厌氧消化链球菌&&单形你杆菌普氏消化链球菌&&解脲拟杆菌革兰阳性无芽胞杆菌普雷沃菌属疮疱丙酸杆菌&&产黑素普雷沃菌迟缓真优杆菌&&中间普雷沃菌衣氏放线菌栖牙普雷沃菌革兰阳性芽孢杆菌双路普雷沃菌艰难梭菌口腔普雷沃菌产气荚膜梭菌卟啉单胞菌破伤风梭菌不解糖卟啉单胞菌肉毒梭菌牙龈卟啉单胞菌梭菌属梭杆菌溶组织梭菌具核酸杆菌败毒梭菌戴李斯特菌丁酸梭菌浸肺戴李斯特菌六、常用抗厌氧菌感染药物常用的抗厌氧菌感染药物有:甲硝唑、奥硝唑、克林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舒巴坦、头孢米诺、拉氧头孢、莫西沙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其中,只对G-厌氧杆菌有效的有:克林霉素、甲硝唑。只对G-需氧杆菌有效的有:抗假单胞氨基糖苷。对以上二者都有效的有:头孢米诺、拉氧头孢、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莫西沙星[2]。其中,除克林霉素外,上述其它药物抗菌谱基本覆盖甲硝唑、奥硝唑抗菌谱,应用上述药物时,无须再联用甲硝唑/奥硝唑,具体各种抗厌氧菌的抗菌谱、品种分类及特点见表2、3、4。表2 常见厌氧菌对部分抗菌药物的敏感性[3]&甲硝唑氯霉素碳青霉烯派拉西林舒巴坦克林霉素头孢西丁替加环素莫西沙星氨基糖苷类脆弱拟杆菌++++±+++0产黑素普雷沃菌++++++++0艰难梭菌+±+0000梭菌属(非艰难梭菌)+++++++0消化链球菌++++++++0注:+&临床有效或敏感率>60%&&±敏感率30%-60%& 0临床无效或敏感率空白尚无资料表3抗厌氧菌治疗推荐方案[1]脆弱拟杆菌及其它β-内酰胺酶阳性的厌氧菌aβ-内酰胺酶阴性的G-厌氧菌梭菌属(除产气夹膜杆菌外)产气荚膜杆菌,G+球菌,G+杆菌,无芽孢厌氧菌艰难梭菌所致伪膜性肠炎首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米诺拉氧头孢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甲硝唑克林霉素甲硝唑&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米诺拉氧头孢克林霉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甲硝唑克林霉素甲硝唑甲硝唑次选莫西沙星头孢米诺拉氧头孢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莫西沙星莫西沙星头孢米诺拉氧头孢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莫西沙星万古霉素(口服)a:包括其它拟杆菌属,普氏菌属,卟啉单胞菌属,梭菌属,韦永氏球菌属,嗜胆菌属。表4 常用抗厌氧菌药物及特点抗菌药物分类药品特点青霉素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哌拉西林/舒巴坦消化球菌、产气荚膜梭菌、放线菌、破伤风梭菌等皆对青霉素敏感,对于粗大杆菌引起的气性坏疽,青霉素是首选治疗药物。加酶的复方制剂对产β-&内酰胺酶的耐药菌抗菌作用显著增强,可用于脆弱拟杆菌等感染的治疗。头霉素类头孢西丁头孢米诺对梭菌属、放线菌属、脆弱拟杆菌、产黑色素拟杆菌、其他拟杆菌属、梭杆菌属具抗菌作用。适用于腹腔、盆腔、肺脓肿、糖尿病足等需氧菌与厌氧菌混合感染。氧头孢类拉氧头孢对类杆菌属有良好抗菌作用,适用于腹腔、盆腔、肺脓肿、糖尿病足等需氧菌与厌氧菌混合感染。氟喹诺酮类莫西沙星莫西沙星为第四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脆弱拟杆菌具有较高的抗菌作用,在合并感染时可不加用抗厌氧菌的药物。碳青霉烯类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对大多数革兰阳性、阴性需氧菌及厌氧菌均具有抗菌作用。对拟杆菌属、梭菌属及梭状杆菌属等均有良好抑制作用,脆弱拟杆菌对其中度敏感。特别适用于多种病原体所致和需氧/厌氧菌引起的混合感染,以及在病原菌未确定前的经验性治疗。糖肽类万古霉素对各种厌氧革兰阳性球菌均具有强大抗菌作用包括艰难梭菌等梭菌属、放线菌属、炭疽芽孢杆菌等芽孢杆菌属、乳酸杆菌属、痤疮丙酸杆菌及单核细胞增多李斯特菌。四环素类米诺环素对多数厌氧菌和绝大多数脆弱类杆菌无抗菌活性,对放线菌属和痤疮丙酸杆菌则有较强的抗菌活性。酰胺醇类氯霉素对脆弱拟杆菌在内的各种厌氧菌和多种需氧菌良好作用。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和体液中,&易透过脑脊液,适用于严重CNS厌氧菌感染。林可霉素类克林霉素克林霉素对大多数厌氧菌包括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拟杆菌、梭杆菌、真杆菌、丙酸杆菌以及大多数放线菌属均有良好抗菌活性,某些梭杆菌特别是产气荚膜杆菌对克林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最重要的特点是在骨、骨髓中浓度高;难以透过血脑屏障;长期应用易引起腹泻和艰难梭菌所致的假膜性肠炎。硝基咪唑类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甲硝唑抗菌谱包括脆弱类杆菌和其他类杆菌属、梭形杆菌、产气芽胞杆菌、真杆菌、消化球菌属和消化链球菌属等。值得注意的是甲硝唑为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但因其蛋白结合率低,PAE相对较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不可一次剂量过大,故仍需Q12h或者Q8h给药,这与其他浓度依赖性药物不同。替硝唑对脆弱拟杆菌及梭杆菌属作用强于甲硝唑,但对梭状芽孢杆菌属作用弱;替硝唑对血脑屏障的穿透性较甲硝唑还要高,这与替硝唑的脂溶性较高有关。奥硝唑的致畸作用低于甲硝唑与替硝唑,另外,同其它硝基咪唑类药物相比,奥硝唑对乙醛脱氢酶无抑制作用,不会出现双硫仑样反应。七、有关厌氧菌手术预防用药手术名称切口类别可能的污染菌抗菌药物选择脑外科手术(经鼻窦、鼻腔、口咽部手术)Ⅱ金葡菌,链球菌属,口咽部厌氧菌(如消化链球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甲硝唑,或克林霉素+庆大霉素头颈部手术(经口咽部黏膜)Ⅱ金葡菌,链球菌属,口咽部厌氧菌(如消化链球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甲硝唑,或克林霉素+庆大霉素肝、胆系统及胰腺手术Ⅱ、ⅢG-,厌氧菌(如脆弱拟杆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甲硝唑,或头霉素类胃、十二指肠、小肠手术Ⅱ、ⅢG-,链球菌,口咽部厌氧菌(如消化链球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头霉素类结肠、直肠、阑尾手术Ⅱ、ⅢG-,厌氧菌(如脆弱拟杆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甲硝唑,或头霉素类,或头孢曲松±甲硝唑泌尿外科手术:涉及肠道的手术ⅡG-,厌氧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氨基糖苷类+甲硝唑经阴道或经腹腔子宫切除术ⅡG-,肠球菌属,B&组链球菌,厌氧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经阴道手术加用甲硝唑),或头霉素类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使用举宫器)ⅡG-,肠球菌属,B&组链球菌,厌氧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甲硝唑,或头霉素类羊膜早破或剖宫产术ⅡG-,肠球菌属,B&组链球菌,厌氧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甲硝唑人工流产-刮宫术引产术ⅡG-,肠球菌属,链球菌,厌氧菌(如脆弱拟杆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甲硝唑,或多西环素会阴撕裂修补术Ⅱ、ⅢG-,肠球菌属,链球菌属,厌氧菌(如脆弱拟杆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甲硝唑截肢术Ⅰ、Ⅱ金葡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链球菌属,革兰阴性菌,厌氧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甲硝唑开放骨折内固定术Ⅱ金葡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链球菌属,革兰阴性菌,厌氧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甲硝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八、治疗原则1、破坏厌氧环境:如局部病灶清除、清除坏死组织、解除梗阻。2、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检测结果针对性治疗;病原菌不明时,经验治疗;选用作用强、毒性低、具相应药动学特点的药物;如为混合感染,需联合用药。3、对症处理与支持治疗:如脓毒性血栓性静脉炎应用肝素。4、积极治疗原发病九、抗厌氧菌治疗注意事项1、抗厌氧菌治疗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如:泌尿系感染常规不联合甲硝唑或奥硝唑抗厌氧菌治疗。如临床确有厌氧菌感染相关症状,可考虑混合感染,应积极给予抗厌氧菌治疗。2、厌氧菌与需氧菌混合感染,为提高疗效,减少抗菌药物的毒副作用,最好选择一种对厌氧菌和需氧菌均敏感的药物治疗,如确实需要联合用药,应根据药敏和杀菌曲线的结果选用具有协同作用或累加作用的两种药物联合治疗,以避免重复用药,导致过度治疗[4]。3、避免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以减少重复用药。4、严格掌握用法用量及疗程。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剂量、调配要求、给药速度、疗程使用药品。5、稀释溶媒需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使用,不得随意更改。6、加强用药监护。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用药反应,特别是开始30分钟。发现异常,立即停药,采用积极救治措施,救治患者。参考文献[1] NCCLS.Methods for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oApproved Standard-Sixth Edition. NCCLS docum.nt M11-A6(ISBN 1-).[2] Gilbert DN,Moellering RC Jr, Eliopoulos GM, et al. The Sanford guide to antimicrobialtherapy 2013, 42th ed. Sperryvile, VA: Antimicrobial therapy, I2013.[3]&《国家抗微生物治疗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12月第一版[4] SurbhiLeekha, Christine L. Terrell, Randall S. Edson. General principles ofantimicrobial therapy. Mayo Clin Proc. ):156-167.
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放线菌菌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