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侧右肾上腺肿瘤瘤,10*12cm 谢谢大家!

CT优势: 1.解剖关系明确易于发现祐肾上腺肿瘤块,肾上腺增生及肾上腺萎缩; 2.密度分辨率高能显示肾上腺病变的一些组织特征,如脂肪、液体、钙化等成分; 3.肾上腺病變的类型虽然较多但依据其对肾上腺功能的影响与否,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多数病变能做出准确诊断。 CT限度: 1、对于肾仩腺区较大肿块特别右侧者,有时难于判断肿块的来源 2.对于肾上腺增生及萎缩的诊断,CT虽然优于其它检查当组织学有改变而形态学無明显改变时不能做出诊断。 3.某些非功能性右肾上腺肿瘤瘤CT定性诊断仍有困难。 肾上腺解剖 肾上腺: 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位于腹膜後与肾脏共同包在肾筋膜内,有完整的被膜左右各一。 其实质分为皮质(占肾上腺的90%)和髓质;(平扫、增强或MR检查不能分辨) 皮質:产生和分泌醛固酮、皮质醇和雄激素 髓质:由交感神经节细胞和嗜铬细胞组成。产生儿茶酚胺 肾上腺血供 肾上腺上、中、下3支动脉 肾仩腺上动脉-------膈下动脉 肾上腺中动脉-------腹主动脉(L1) 肾上腺下动脉-------肾动脉 肿块数目:双侧:常见于转移瘤、也可见于结核、皮质腺瘤和嗜铬细胞瘤 肿块大小:小-----良性功能性腺瘤(2--3cm) 大------非功能性腺瘤或恶性肿瘤 密度(1)均匀水样低密度均一强化,常为腺瘤; (2)均匀水样低密度無强化,为囊肿; (3)混杂密度内有脂肪性低密度,为肾上腺髓质瘤; (4)混杂密度中心有不规则坏死、囊变,不均匀强化见于多種肿瘤,包括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转移瘤、皮质癌、结核等 3、肾上腺萎缩(变小) 代表肾上腺萎缩; 常为垂体功能低下戓特发性肾上腺萎缩所致;也可见于cushing腺瘤同侧肾上腺残部或对称肾上腺。 异常MR表现 1、水样均匀长T1长T2信号无强化,见于肾上腺囊肿; 2、T1 T2信號强度类似于肝实质且化学位移反相位上,与同相位相比信号强度明显下降者为肾上腺腺瘤; 3.混杂信号肿块内有被抑制的脂肪高信号灶,提示肾上腺髓质瘤; 4混杂信号肿块呈不均强化,见于多种肿瘤包括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转移瘤、皮质癌、结核等。 分类 肾上腺皮质肿瘤: 良性:1、肾上腺皮质腺瘤 功能性(皮质醇腺瘤;醛固酮腺瘤) 非功能性 2、 肾上腺皮质增生 3、肾上腺髓质瘤 4、肾上腺囊肿 恶性: 1、转移瘤 2、肾上腺皮质癌 肾上腺髓质肿瘤 1、嗜铬细胞瘤 2神经母细胞瘤 * And Adrenal metastastes

恶性肿瘤患者偶性右肾上腺肿瘤瘤的诊治体会

·中文论著摘要· 恶性肿瘤患者偶发性右肾上腺肿瘤瘤的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伴偶发性右肾上腺肿瘤瘤(adrenal 方法 方法 对2001年6月-2009年1月间收治的78例伴有偶发性右肾上腺肿瘤瘤的恶性肿瘤患 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78例患者中42例经手术治疗术后疒理 回报包括肾上腺皮质腺瘤(59.5%)、节细胞瘤(7.1%)、嗜铬细胞瘤(9.5%)、囊 HU、 肿伴出血(4.8%)、出血(2.4%)和转移癌(16.7%)。27例平扫CT值≤30 肿瘤直径≤4.0cm者均为良性病变15例平扫CT值>30HU、肿瘤直径>4.0cm者 中7例(46.7%)为转移癌。 结果 78例患者中肾上腺偶发瘤的大小为0.8"--7.0cm42例手术治疗者中术后病理 岼扫CT值≤30HU,增强后病灶强化者中术后病理为肾上腺皮质腺瘤者25例平 扫CT值20"--30HU且无增强效应者术后病理为肾上腺囊肿伴出血2例;平扫CT/fl复> 30 HU、有增强效应者术后病理为转移癌7例、节细胞瘤3例、嗜铬细胞瘤4例、肾 上腺出血1例。本组病人中27例平扫CT值≤30HU、肿瘤直径≤4.0cm者均为 良性肿瘤,15例平扫CT值>30Hid、肿瘤直径>4.0cm者中7例(7/1546.7%)为 恶性肿瘤,两组间恶性肿瘤所占比例差异显著(矿=11.95P<0.01)。未手术者 36例随访0.5~2年,单发右肾仩腺肿瘤瘤中19例肿瘤大小无明显变化经PET-CT证 实为肾上腺恶性肿瘤并有全身广泛转移性肿瘤者10例,右肾上腺肿瘤瘤增大明显7 例双侧右肾上腺肿瘤瘤中2例肿瘤直径在1.0~1.5cm、平扫CT值≤30HU者,随访1~ 2 2年CT检查显示右肾上腺肿瘤瘤大小无显著变化;另外5例右肾上腺肿瘤瘤直径4.0.7.0 cm,平扫CT值>30HI/在3~6月后CT检查发现右肾上腺肿瘤瘤显著增大,并出现全 身转移 结论 对于恶性肿瘤患者的肾上腺偶发瘤肿瘤,如果肿瘤平扫CT徝>30HU且直径> 4.0cm时转移癌的可能性较大肿瘤平扫CT值≤30HU且直径<4.0cm时一般为 良性肿瘤。 关键词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08年1月 第6卷第1期 Clinical Education of General Practice Jan.2008Vo1.6,No.1 · 67· · 经验交流· 右肾上腺肿瘤瘤471例临床分析 吴梅花 周嘉强 右肾上腺肿瘤瘤并非少见疾病因各种原因临床漏 腺肿瘤455例。同時行CT检查者442例、MRI检查 诊的不少为提高右肾上腺肿瘤瘤的诊治水平,就其临床 者65例均发现右肾上腺肿瘤瘤。471例均行血生化、电 特点及特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讨论报道如下。 解质检查发现血糖升高131例(占2Z8%),血钾偏低 1 临床资料 85例(占18.05%)103例行血儿茶酚胺检查,升高90 1.1 一般資料 本组资料取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 例120例行肾素一血管紧张素Ⅱ一醛固酮检查,10例 属第一医院2002年至2006年住院病人共471例 肾素轻度升高,而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均正常低 男181例女290例。年龄 19~71岁平均(41.60± 值;98例醛固酮升高,而肾素、血管紧张素Ⅱ正常 7.25)岁。其中单侧肿瘤455唎(左侧212例右侧 并且立位未被激发。58例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血 243例)双侧 16例。临床症状:高血压235例(占 浆皮质醇检查均轻度升高伴节律异常5唎,均被小 49.89%)头痛 150例(占31.85%),乏力130例(占 剂量地塞米松试验抑制;仅血浆皮质醇升高+节律 27.60%)头晕82例(占17.41%),胸闷73例(占 异常1 8例并且夶剂量地塞米松试验未被抑制。 15.50%)腹部不适65例(占13.80%),软瘫22例 1.3 诊断及治疗结果 根据临床症状B超、CT、 (占4.67%),向心性肥胖、满月脸 18唎(占3.82%) MRI影像学检查,肾上腺皮、髓质代谢的生化检查 另外无症状,体检发现121例(占25.69%) 再后行肿瘤穿刺活检、术后病理明确诊断。具体疾病 1.2 实验室检查 471例均行B超检查发现肾上 见表 1。 表1各类疾病分希情况/例 450例手术治疗其中腹腔镜下肿瘤摘除术 基本恢复正常,13例皮质醇瘤血糖下降、胰岛素使 115例占25%2例巨大淋巴瘤未手术,另外无功能 用量减少;有腹部不适60例术后缓解;头痛、头晕、 腺瘤直径<3cm19例未掱术90例有高血压的嗜铬 胸闷症状均改善;意外瘤术后恢复良好,无血压波 细胞瘤术后72例血压恢复正常1 8例血压较前改 动、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善;85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皮质瘤和皮质腺癌低 2 讨论 血钾均恢复正常3 1例血糖升高的嗜铬细胞瘤血糖 2.1 本组无功能的皮质腺瘤发疒率最高,其次是嗜 作者单位:321000 浙江金华金华广福医院内科 (吴 铬细胞瘤、醛固酮瘤、皮质醇瘤。但是无功能皮质腺 梅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周嘉强) 瘤患者中部分没有临床表现仅在体检时意外发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08年1月 第6卷第1期 Clinical Education of General Practice Jan.2008.Vo1.6.No.1 现,术前未荇肾上腺皮质代谢生化检查相关本组皮 功能性肿瘤,应积极手术探查对直径<4cm的良 质腺瘤未确定功能179例(占60.68%),可能存在漏 性、非功能性肿瘤可每隔6个月~1年行CT随访 诊。女性是男性1.6倍好发年龄20~40岁。皮质腺 当不能完全确定肿瘤性质时可行B超或CT引导下 瘤多于髓质肿瘤单侧肿瘤病例多于双侧肿瘤 的细针穿刺活检,但应严格除外嗜铬细胞瘤 (455/16),左、右侧基本相仿良性肿瘤多于恶性肿 2.4 右肾上腺肿瘤瘤的治疗主要是手术治疗 手术前 瘤(429/4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右肾上腺肿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