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心理学txt下载剖析

股市心理分析—行为金融学_投资情绪与压力_炒股心里健康_基础教程_学院频道_华股财经
> 正文股市心理分析—行为金融学字号:T|T  当初入股市的人面对市场最感兴趣的是消息和高手的指点以及基本技术分析的学习,而随着在股市中混的时间长了,吃的亏也不少的时候会逐渐感到自己的境界达不到一个层次,而这个境界就是我们的股市心理。不久前一个朋友给我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在专业研究上有一定水平的分析师被一位投资者相中而给了他5千万投资股票,该君虽然在股票行业研究上有一些书面成果(在证券行业有些分析师专门做行业研究),但是面对从来没有见过的如此大的资金,一时还不知如何安排,因为在此以前他最多做过100万的股票而5000万的投入梢有不慎导致的损失在他眼中可不是小数目,今年前几个月股票涨势应该可观,但此君每天忙进忙出的三个月下来获利仅1万元,当投资人看到这个结果时不客气的说你根本就不懂股票。在事实面前该君只能感到汗颜(虽然目前其还在全国公众媒体上不时为投资者指点江山)。从这个事例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这个分析师本人的实战心理素质太差因而导致一个可以展现自己投资才能的大好机会丧失。  我也曾经有过面对下跌的股票手心流冷汗心跳失常的经历,而在投资心理没有得到很好控制的时候,我也出现过类似上述分析师的情况,机会很难遭遇,而机会眷顾你的时候你没有足够的知识去接受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记得在5月份在MACD语音交谈中当投资者问目前是否是底的时候,我结合当时的大众心理说目前大家心理还是比较正常的心理,当到底的时候你的心理会提示你的,因为你的心理是难以忍受的心理,是恐慌的心理,是憎恨的心理,市场往往在这个时候出现转机,要从时间分析的话,估计要到7月份。而6月底7月初的时候,这种恐慌的心理情绪在论坛中蔓延,从投资心理学角度看底应该不远了,我有意将年初的帖子翻出来提示,结果在恐慌的心理趋势下,更多人关心的是还有什么重大的坏消息。曾经在1750左右提示身边的投资者可以出局观望,并且危言耸听的夸大下跌幅度将有可能到1400左右,我的目的无非是想让大家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当时几乎所有人都不认为(包括我本人)能到1400,在四月中旬我选择离开股市一段时间到北京和羽清等网友小叙了几天,5月中回来后的股市已经是狼籍一片,等到了1400后问大家当初说到1400后大家心理一定很恐慌的,现在还有敢买的吗?得到的答案没有出乎意外,没有一个人想在这个位置买入。  以上情况我不止一次测试过身边的投资者,而答案始终都是一致的,由于自己有过切身的经历因此比较注意大众群体的投资心理,虽然我也还不断的接受新的心理考验和努力纠正心理缺陷以适应股市。对投资心理的把握不是一天两天或读一两本相关书籍能解决的。在金融市场中很早就有人注意到这种被称为&无理性&投资心理的问题而提出了行为金融学的理论,从投资者情绪变化来解释一些传统理论无法解释的市场现象。在股票市场里很容易将市场理解为一个喜怒无常的人,这个人可能突然某天向上猛窜而第二天又回到原地。心理学能帮助我们解释这些金融市场的怪现象吗?是否能给我们提供简单的选股策略呢?行为金融学的回答是&YES&。  投资者行为不是象传统金融学认为的那样具有理性化,是在过去数年中一直是金融行为学争论的要点,由于投资者的情绪和偏见经常剧烈影响着价格波动,金融行为学对这些现象提供了一些很好的诠释,但是如果将金融行为学看作是你战胜市场的尚方宝剑,你可能会感到要玩好这把尚方宝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效率市场理论下,投资心理驱使价格波动,市场是效率市场的人认为任何与上市公司价值的消息都会很快在市场交易价格中显示出来。理想论坛是以技术分析为主的论坛,其主要关注者多数是赞同效率市场理论的。  而网络神化的破灭以及以后的市场暴跌现象都很难使投资者接受效率市场理论,特别是国有股减持出现的市场暴跌现象更容易使人联想到是政策市场。行为学家的解释不是因为其他原因而是因为投资者无理性投资行为而导致上述事件发生。研究人员曾经通过一些很简单的实验定期复制市场行为。在理想论坛中曾经有一个测试人们选择金钱的的事例,那就是对人们投资心理测验的一个有名的实验。  对大众心理最著名的说法是羊群心理(Herd behavior)。为什么投资者容易产生羊群心理?当市场上下波动时,很多投资者认为别人一定知道比自己多而模仿他人的投资方向进行操作,随着越来越多的模仿者加入,结果随着强烈的市场冲击,更容易使投资者认为他人的正确性,而这些投资者经常根据一条小道消息或者很少量的数据就过度买卖。比如很多人相信技术好的人而且自己崇拜的人推荐的股票而对专业人士选择的好股票却不感兴趣。  另一方面,投资信心在一定情况下也不是轻易能动摇的,在519行情后的一段时期,任何回调都是买入的极佳机会的看法比比皆是,这种观点在股市上涨中会不断蔓延,投资者经常过分自信自己的判断并且经常靠道听途说来决定买卖而不是根据市场状况作出合理的判断。我就曾经因为听信了据说一个可靠的消息而损失了数百万(不好意思的是还进入了十大股东行列)。人们在听信其相信的消息情况下的投资心理是相当顽固的,越是高手或内线人物推荐的股票对崇拜者的心理支撑越大,甚至在亏损累累的情况下还顽固不化的期望市场的转机。 |
| 资料标题下载次数1176次959次847次778次730次703次INNER COURSE
常&驻&地:广东
报名咨询:400-
课程大纲:   第一讲:营销人员的心态分析   1.不主动营销的心理障碍   2.如何消除害怕被拒绝的恐惧心态   3.销售心态的调整   4.接受客户的拒绝   5.当客户说不时的提问方法   第二讲:客户心理分析   1.客户购买行为模式   2.购买之前分析   3.购买之后分析   4.决策过程分析(消费决策树)   5.影响客户购买行为的因素   6.客户购买行为的七个心理类型   第三讲:四种常见客户心理的分析与应对方案   1.分析各类客户的购买心理   2.个体与团体的区别   3.四类常见客户的性格、心理及应对方式   第四讲:观察、倾听、交流、分析(望闻问切)客户的心理。   1.观察―如何通过身体语言与外在装束初步了解你的客户   2.倾听―如何通过客户的表达方式了解客户的潜在需求   3.化抱怨为机遇的方式   4.交流―如何在交流中让客户说出自己的需要   5.分析―分析客户的信息提升客户需求与产品的匹配度促成营销。   6.分析感情需求与理性需求及其不同的沟通方式。   7.案例分析   课程小结
曾经咨询和服务过的部分公司
  【电信行业】
  中国移动广东深圳分公司、中国邮政贵阳分公司、中国移动福建省公司、中国移动福建南平分公司、中国移动广东省公司、中国联通广东广州分公司、中国移动广东江门分公司、中国移动江西省公司、中
内训课报名&客户行为心理分析&课程
公司名称:<input type="text" name="Company" id="Company" class="txt comp-name" onkeyup="this.value=this.value.replace(/]*>/g, '')" onafterpaste="this.value=this.value.replace(/]*>/g, '')" />
联&系&人:<input type="text" name="lxr" id="lxr" class="txt contact" onkeyup="this.value=this.value.replace(/]*>/g, '')" onafterpaste="this.value=this.value.replace(/]*>/g, '')">
电子邮箱:<input type="text"
name="email" id="email" class="txt email" onkeyup="this.value=this.value.replace(/]*>/g, '')" onafterpaste="this.value=this.value.replace(/]*>/g, '')">
电话手机:
课程需求:
<textarea name="zx" id="zx" class="txtcont" onkeyup="this.value=this.value.replace(/]*>/g, '')" onafterpaste="this.value=this.value.replace(/]*>/g, '')">
请如实填写您的联系信息,我们将在一个工作日内与您联系。
报名咨询:400-
客户心理 相关内训课程课程名称常驻地讲师价格¥19000¥19000¥18000¥35000¥18000¥18000
职业素养热门讲师
人力资源热门讲师
生产管理热门讲师
销售管理热门讲师
市场营销热门讲师
战略管理热门讲师
客户服务热门讲师
财务管理热门讲师
采购物流热门讲师
国学智慧热门讲师
项目管理热门讲师
最近公开课推荐
-|苏州-|苏州-|苏州-|苏州-|苏州
最近内训课推荐
¥18000/天褚立欣¥23000/天叶东¥23000/天江新安¥25000/天季锴源¥20000/天施怡彤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园中区科苑路15号科兴科学园B1-402室 邮编:518028 E-mail:您的位置: >
来源:  作者:李心记;
助人行为的心理分析  一、助人行为的内涵助人行为(helping behavior)是指以他人为帮助对象的亲社会行为。它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行为主体的自觉自愿性,即主体在社会道德规范的指导下因助人意愿而自愿帮助别人的行为。其次,行为性质的亲社会性,即主体的行为是社会大力提倡、符合社会期望、有利于社会文明和进步的行为。亲社会性是助人行为的关键前提,不具有亲社会性的助人行为不属于助人行为,如罪犯帮助同伙诈骗、盗窃等。第三,行为结果的利他性,即主体行为的结果使他人获得了帮助、缓解或摆脱了困境。助人行为根据是否需要得到回报可分为两个层次:高层次的无偿助人行为与低层次的有偿助人行为。无偿助人行为是不期待受助人对助人行为人有任何个人回报的行为,甚至还要排除“做好事”的想法。助人行为人不期待对自己有任何回报,但不排除期待受助人对社会的回报。例如,人们资助困难儿童上学希望他将来能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一个陌生人冒着生命的危险把一个不幸者从着火的汽车里拉出来然后悄无声息地走开。有偿助人行为是期待受助人对助人行为人有所回报(包括物质回报与精神回报)的行为。对于这些出于个人目的帮助他人或要求对方有所回报,只要在社会道德、法律许可的(本文共计2页)          
相关文章推荐
看看这些杂志对你有没有帮助...
单期定价:6.80元/期全年定价:2.72元/期 共32.60元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nginx/1.4.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理与行为研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