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2周岁,16周岁是不是童工所有的预防针都要打

快带你家宝宝去打预防针哈
0到6岁儿童免费接种11种常规免疫疫苗,可预防12种病
09:23 来源:三峡传媒网-三峡都市报 【字号:
三峡传媒网讯(记者 凌芸)4月25日是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接种疫苗,家庭有责”,接种疫苗就是老百姓俗称的“打预防针”,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最方便的手段。
记者昨日从万州区疾控中心了解到,目前国家为0到6岁儿童免费提供11种常规免疫疫苗,可以预防12种疾病。在万州所有接产医院出生的新生儿都会获得一本万州区卫生局和疾控中心编制的儿童免疫规划服务手册,以便了解更多免疫预防知识。防疫专家介绍,目前有些家庭对孩子的疫苗接种不够重视,家长对疫苗接种程序或收费不理解,经常漏打、迟打疫苗,会对孩子及周围人群健康造成隐患。
链接 11种免费接种疫苗 12种可预防传染病
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乙脑疫苗、A群流脑疫苗、A群C群流脑疫苗、甲肝疫苗。
以上疫苗可有效预防12种疾病:乙型肝炎、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甲型肝炎。
解读1 孩子身体再好也要预防接种
“我们小时候没有打过这么多预防针,还不是没得啥子问题。”日前,带着一岁半孙女到接种门诊打预防针的廖婆婆说,孙女体质较好,很少生病感冒,满一周岁后,她爸妈都在外打工了,她在家带孩子,有时想起了就来给孩子接种疫苗。
“父母应该及时了解预防接种知识,按照常用疫苗免疫程序,在不同的年龄段为孩子接种不同种类的疫苗,孩子身体再好,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疫苗接种。”区疾控中心计划免疫科的有关人士提醒,孩子出生3—6个月后,从妈妈身体里得到的免疫力会慢慢消失,而其自身的免疫系统要到六岁才能发育得比较完善。在这期间,适时为宝宝预防接种,可增强宝宝特异性防病能力,如出生时接种乙肝疫苗第1剂、卡介苗1剂,2月龄时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第1剂等。
据介绍,我国疫苗分为两大类,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一类疫苗是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的疫苗,所有适龄儿童都应按规定接种,随着政府财力的增强,一类疫苗的范围会越来越大;二类疫苗是公民自费接种的疫苗,国家规定按照“自主自愿”、“谁接种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接种。近几年,万州区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保持在98%以上。截止目前,儿童免费疫苗的种类及可预防的疾病被进一步扩展,目前通过接种免费疫苗可以预防12种疾病。
按照国家规定,孩子出生后1个月内,就要建立预防接种证,并要长期保存。给孩子办理入托、入学手续时,都要检查预防接种证。还有,一定要到有当地卫生行政部门颁发合格资质的接种单位去接种疫苗。
提醒1 预防接种证 一定要妥善保存
很多家长都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区,预防接种证的作用就是宝宝打预防针的一个凭证,也没有多大用处,其实不然。谭女士遗失了宝宝的接种证,宝宝因此差点上不了幼儿园。
谭女士告诉记者,今年九月份,儿子就要上幼儿园了,为了儿子上幼儿园已经几经周折,后来因为找不到那张小小的预防接种证,儿子险些无法入园。园方说,孩子没有预防接种证就不能保证他已打过疫苗,一旦患了儿童免疫针对传染病,会影响其他孩子健康。谭女士立即赶到给孩子接种的门诊部找到原始记录,才补办到了预防接种证明,如期报名。从此之后,她就把预防接种证和身份证、户口簿放在一起。
防疫专家提醒,我国对儿童预防接种证有着明确的管理制度。接种单位必须按规定为适龄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作为儿童预防接种的凭证、记录和证明。预防接种证在儿童入托、入园、入学,包括上大学、出国时是必须出示的证件之一,家长必须妥善保存,不要随意给儿童玩耍,以免造成污损、缺页或遗失。在每次预防接种时,家长应注意请接种人员做好记录,以便按照规定程序完成以后的接种,防止漏种、重种和误种,影响孩子健康。
解读2 接种“偶合症”与疫苗无关
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接种疫苗是安全的。不过疫苗毕竟是一种异物,部分儿童因个体差异会在接种部位发生红肿、疼痛、硬结等,或出现发热、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这些都是预防接种后的一般反应,病情轻微,多在1~2天内自行恢复,必要时就医。极少数儿童在接种后可出现罕见的异常反应,如无菌性脓肿、过敏反应等,病情相对较重,需要及时治疗。另外,如果儿童在接种疫苗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发病前期,或存在某种潜在的疾病,在接种后碰巧发病,被称为“偶合症”,与疫苗本身无关,很容易与接种的不良反应混淆。
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家长应在接种前了解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配合接种人员,提供儿童的健康状况并了解儿童的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儿童要在接种门诊留观30分钟,一旦出现可疑反应可得到及时处理。
是不是每一个儿童都可以接种疫苗呢?接种疫苗是每一个儿童的权利,健康的儿童都应该按时接种。发热者、急性疾病及感冒者应当推迟接种,慢性病急性发作者、对疫苗中任一成分过敏者则不宜接种。急性传染病和其他严重疾病者,严重先天性疾病、免疫缺陷者和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不宜接种等。
提醒2 患感冒或因病引起发热的孩子不能打预防针
打预防针虽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措施,但并非是每个孩子在任何时候都适宜打预防针的,有下列情况的孩子是不能打预防针的。
(1)正在患感冒或因各种疾病引起发热的宝宝,若此时打预防针,会使宝宝体温升高。
(2)患传染病后正处于恢复期或有急性传染病接触史而又未过检疫期的宝宝。若此时打预防针容易发生不良反应,或使原有的病情加重。
(3)有哮喘、湿疹、荨麻疹及过敏性体质的宝宝,打预防针后易发生过敏反应,尤其是麻疹疫苗,百、白、破混合疫苗等致敏原较强的预防针,更易产生过敏反应。有严重佝偻病、体质较差及肛周脓肿的不宜用小儿麻痹糖丸。
(4)患急慢性肾脏疾病、活动性肺结核、严重以及病、化脓性皮肤病和化脓性中耳炎的宝宝,打预防针后可出现各种不良反应,使原有的病情加重,影响病儿的康复。
(5)打预防针期间,若宝宝处于不舒服,有呕吐、腹泻和严重的咳嗽等症状时,在征得医生同意后,可暂时不打预防针,待症状好转后再补打。  据有关统计我国现在孤独症的发病率约为1%,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对孤独症总该有个说法吧,我就又开始上网查资料。
  终于有一天我从网上看到了《卫生部公布最新麻疹疫苗强化免疫问答》第3条写着家长看到麻疹疫苗接种禁忌症中标出:曾患或正患多发性神经炎、格林巴利综合征、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脑病、癫痫等严重神经系统疾病,或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咨询脑病都包括什么?回答是比如:支原体脑炎、病毒性脑炎、线粒体脑肌病、多动症、脑瘫、自闭症。脑病是一组具有癫痫发作、严重意识障碍或行为障碍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支原体脑炎、病毒性脑炎、线粒体脑肌病、多动症、脑瘫、自闭症都是累及或可能累及神经系统的疾病,均不推荐接种麻疹疫苗。
  既然自闭症(又名孤独症)是脑病,世界卫生组织对含麻疹成分疫苗(麻疹/麻风/麻腮风疫苗)的不良反应的研究结果显示脑病的发生率小于1/100万剂次,虽然发生率很低,对已经因此患病的人来说却是100%的伤害。
    这个是卫计委的网站截图。
  http://www./jkj/s/43aa3d63eb794850bdbd10c2ea13f785.shtml   卫计委关于“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新增问题解答”的原始网页
  帮楼主顶一下  
  后来我又看到了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发布的关于印发《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的通知中制定的《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第三条报告(一)报告范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范围按照发生时限分为以下情形的其中一条——15天内:如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皮疹、过敏性紫癜、局部过敏坏死反应(Arthus反应)、热性惊厥、癫痫、多发性神经炎、脑病、脑炎和脑膜炎等。我的孩子是13个半月龄接种的疫苗,14个月龄就出现了语言倒退,按时间推算发病时间在15天内。根据卫生部官方的资料,孩子得了脑病(孤独症),疫苗接种又可以导致脑病,发生时限在15天内,符合卫生部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确认条件。也就是违规接种疫苗和损害后果孩子患孤独症之间已经建立起了因果关系。
  上面提到军队某知名医院的专家建议我们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检查一下脑电图,我也很想知道孩子的脑电图究竟有没有问题。后来我于日带孩子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挂了号,接诊的医生说要给孩子做视频脑电图检查,最好是完全剥夺睡眠做,不用服镇静剂,服了镇静剂检测结果不准确,并给开了预约单到住院处办理预约手续。
  世界卫生组织的原文在哪里。注意,我说的是原文。另,你所举出的 andrew Wakefield在lancet上发表的文因为数据造假早被撤文了。此文中的数据根本不能被重复,连Wakefield本人都拒绝重复实验。此人早已被赶出英国医学界,连医生执照都被没收了。你在引用文献之前为什么不做做功课。  
  到住院处后接诊的医生问约什么时间的,我们说最好约下午的,下午孩子自然入睡的可能性较大,上午孩子很难入睡,晚上带孩子出门不太方便,医生说最近一周的都约满了,让我们回来等她的通知。等了一个星期我们又打电话问了下,医生说还是没有床位。
  又过了几天医生打电话来说日晚上有床位,问我们做不做。我们想既然白天的都排了快半个月了也约不上,晚上有床位就晚上去吧。日下午4点多我们就到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5点多办理了住院手续。服务台的医生详细的询问了病史,大约5点半开始做检查,孩子很不配合,一直在哭闹,老想抓掉粘在身上和头上的线,我们一直抓着孩子的手腕控制着不让孩子乱抓 ,这样持续了大约一个小时。
  后来值班医生说需要做睡眠状态的检查,看孩子老是不肯睡觉,医生说实在不行就给镇静剂,我说可能是因为房间里太亮孩子不肯睡觉,问医生将灯关了试试看行不行,医生说关了灯也可以,我们就将灯关掉,过了一小会儿孩子就睡着了。
  真可怜,心痛。。感谢你给我们这些妈妈做义务宣传。。祈祷你的宝宝能好起来。。本来应该是个多聪明可爱的孩子啊。
  孩子睡了大约1个小时,也不知道是听到其他孩子哭还是别的原因孩子醒了,怎么也不肯配合,我们也控制不了他,值班医生说给点镇静剂试试,一开始让孩子口服,看实在喂不进去,后来医生就给孩子灌肠,灌肠后过了一会儿孩子还是老闹,我们实在没法控制住,就找值班医生说明情况,值班医生说做这么长时间也行,清醒状态的睁闭眼测试孩子可能配合不了就不用做了,看孩子太闹,医生还说没有必要老给孩子做脑电图检查,我说是军队某知名医院的专家说前面医院的报告不是儿童标准,建议我们到这里来做的。
  医生后来也就没说什么,就把孩子身上粘的线都拿掉了,其实,我们也不想老给孩子做检查,每次做检查就像上战场,大人一晚上不睡觉比较容易做到,要想让孩子一晚上不睡觉难度实在有些大,要不是想看看孩子究竟得了什么病也就不用费这么大的劲了。最后医生给开了疾病诊断书和办理出院手续的单子,让3个工作日后到医院拿检测报告并办理出院手续。
  楼主,抱抱,很难过,祝福你的宝宝,希望他越来越好转。你的医疗损害赔偿案子,既然法院已经委托有鉴定资质的检定所在鉴定,你也不必再自己去找医院进行诊断了,就算诊断有利结果,法院也只会认他们委托指定的单位。估计这个要证明疫病与接种疫苗存在直接的、必然的因果联系,检定所可能不会给出相应的结论。如果开庭能够调解,你可以进行调解。还是让孩子规律生活吧。不要去整夜检查,服那些乱七八糟的镇定剂什么了。你为了这个孩子也要再生个宝宝,好好的尽可能的士继续过上正常的生活。  
  我们于日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取了检测报告并办理了出院手续,办理出院手续的工作人员说要再过一周才能结算完,过一周后再到医院办理结算并取走医保卡,最后我于日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办理了结算手续,历时近一个月的时间总算将脑电图做完了,脑电图检测报告显示孩子的脑电图有异常。
  军队某知名医院的专家还建议我们找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的儿科专家会诊,我们就给孩子约了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的专家号,于日到六院就诊。专家看到我们,又看了看前面的病历说,2010年不是已经来看过确诊了,还要看什么?我说想再给孩子做个测评,并拿出2010年做的测评报告给她看,专家说只能做个简单的测评,我说简单的也行。
  今天(日)上午去了北京市大兴区法院下面负责审理的法庭,办案法官不在,我们找了庭长,说明了日找过办案法官,要求尽快产生有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的问题。  庭长说案件摇号都是通过网络上报,有没有资质法庭只负责提示,具体产生的司法鉴定机构是否有资质摇号说了算,属于程序问题,还说摇8次也是程序问题,和法庭没有关系。我转述了询问北京市高院得到的回复,法大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具有相关鉴定资质,庭长没有正面答复。
  上接118楼  后来我又把近期看病的检查结果拿给专家看,专家看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脑电图报告说,孩子的脑电图有问题,后来又看到遗传代谢没问题,专家问我怎么不再要一个孩子,我说家里没人帮我们带孩子,孩子全是我们自己带,目前孩子既不不能入托又不能上学,也没有机构能托出去,平时一个人光训练孩子其他活就什么都干不了,其他家务活只能交给另一个人干,更别说再要一个孩子了。专家说也是,这样的孩子训练需要足足占一个人。
  后来专家又根据孩子的情况书写了病历并给开了测评的缴费单。我们拿着缴费单到收费处付了款,就到测评室做检测。测评做完后将测评结果交到专家那里等着复诊,等了好大一会儿专家喊我们到诊室,一进门专家就拿着测评结果说差这么多,怎么办?我说也没有好办法,孩子现在已经比前几年好带些了,只能慢慢的熬日子吧,目前国内又没有机构接收这样的孩子。专家问我为什么不给孩子办个残疾证,办了残疾证孩子6岁之前政府每个月会有补贴,我说不知道这回事,而且孩子已经6岁多了。
  六院的专家提到给孩子办残疾证的事,看病回来后我们到居委会和残联开了介绍信,于日到北京市隆福医院给孩子做了言语残疾鉴定,鉴定结论:一级语残;于日到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给孩子做了精神和智力残疾鉴定,鉴定结论:精神残疾一级、智力残疾三级。(鉴定过程的故事也很多,有些很诡异的地方今后我再慢慢说)
  从六院看病回来后,我又从网上找到很多有价值的资料,比如:《全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问答手册(第二版_日)》、《世界卫生组织麻疹疫苗立场文件》、搜搜百科《神经系统疾病》、药品资讯网药典2005版第三部《麻疹减毒活疫苗—药品标准》以及大兴区精神病医院 孤独症康复中心张月恒大夫的《自闭症的成因十大猜想》等。
  经历了半年多的时间,带孩子看病,从网上查资料搜集证据,这其中的辛苦和煎熬只有经历的人才知道。医疗维权难,疫苗维权更难,跟疫苗有关的疾病就像皇帝的新装一样,谁也不肯说出事情的真相。医疗涉及很多非常专业的知识,患者和医生的知识相差悬殊,比较好一些的医生愿意给你讲一些与病情有关的东西,有些医生就会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欺骗患者。当传染病来袭的时候,那些搞防疫的医生会说疾病如何可怕,病毒如何厉害,要求大家都去接种疫苗,当违反接种禁忌给孩子造成伤害的时候,又迟迟不肯承认错误,不及时给受害人赔偿了。
  面讲的是带孩子看病的过程,该去的医院都去过了,该做的检查项目也都检查了,接下来就是准备材料起诉接种单位,接种单位也建议我们走诉讼。
  养大一个小孩不容易啊,这也有问题,那也有问题的  
  2014年3月份我从网上找了几家律事务所,给他们邮寄了孩子的资料,最后经过沟通,我选中了一家非常擅长医疗诉讼的律师事务所,于2014年3月中旬签订了委托代理合同。律师准备好了立案材料,于日我们第一次到大兴区法院立案,负责立案的法官说对这类案子不太熟悉,要跟庭长研究下再给答复,后来我们又去了几次大兴区法院,提交补充材料并跟法官沟通,大兴区法院于日终于给立了案,案号为:2014年大民初字第05325号。关于立案的艰难过程以后我再慢慢说。
  立案后这个案子被分配到离接种单位最近的法庭审理,案件按照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审限为91天,由承办法官独任制审理。
  抱抱宝妈~祝福  
  今天去法庭找法官,碰到另一个去找法官的人,他听说孩子是被违规接种疫苗打坏后,问我医院要陪你多少呀。 我说还没有进行司法鉴定,到时候鉴定结果出来,该怎么赔就怎么赔。为了在最佳康复年龄给孩子创造康复条件,我们夫妻二人已经看了孩子好几年。本该上学的年龄,却无法入学。
  接128楼  这个案子于日进行了第一次庭审,庭审持续了两个多小时,主要就是进行质证,我们把所有病历原件都上交了法庭。
  庭审过程中谈到由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摇号产生司法鉴定机构的事宜时,被告律师辩称不同意司法鉴定,并要求我方撤诉,说一类疫苗导致的损害要由国家赔偿,这与2013年10月底我们跟接种医院交涉时院方的表态严重不符,院方当时建议我们走诉讼,找第三方事故鉴定,关于院方当时的表态有录音为证,录音已提交法庭。
  庭审结束时,法官说两周左右去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进行摇号,并给我们开具了“收取证据凭证单”。
  日庭审结束后,我就等啊等,两周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三个月过去了,期间让代理律师与法官沟通了很多次,关于摇号的信息一点也没有。
  我实在不想再等了,就于日到法庭找了办案法官,办案法官说9月4日刚好是周四,当天就去参加高院的摇号。
  疫苗打底打还是不打?  
  接136楼  终于去高院摇号了,我想这下案子该有进展了。日我就打电话问代理案子的律师事务所,摇号产生鉴定机构后多长时间能收到鉴定机构的通知。
  代理案子的律师事务所说一般摇号后需要半个月到一个月鉴定机构会通知我们过去签合同。
  从日起我又等了一个多月,大约2014年10月中旬代理案子的律师事务所帮我问了办案法官,办案法官告诉代理律师高院摇号选定的司法鉴定机构是北京通达首诚司法鉴定所。
  呵呵!我也是宝妈,宝宝一岁多了,很能体会到你对孩子的倾心付出和心思,都一样的,生怕自己的疏忽或没完全尽力而漏掉帮助孩子成长的任何细节。我宝还小,但我发现每个孩子发育区别真的好大好大,有的运动能力好,有的语言能力好,开始看你帖子因为我孩子还没到那么大,而且其实在我看到你的帖子说宝宝  
  对不起刚才点错了……看你的帖子感到揪心,愿宝宝早日康复!!!  
  接140楼  得知是哪家鉴定机构后我等了大约一周,鉴定机构一直也没有通知我,日我们就打电话询问北京通达首诚司法鉴定所的法医,法医说法院没给他们送委托函,他们无法鉴定。
  我们又等了大约一周,还是没有收到鉴定机构的通知,日我们又打电话询问北京通达首诚司法鉴定所的法医,法医说他们仍然没有收到法院发给他们的司法鉴定委托函,法医问我们是哪个案子,我们就跟法医说了孩子的名字。
  法医说在高院摇号信息网上看到了孩子的摇号信息,因为孩子的名字比较特殊,所以就记住了,法医还说摇号已经过了一段时间了,这个案子好像很久了。
  问过了法医,日我们又去找了法官,我们跟法官说法医那边要等法院送去司法鉴定委托函才能鉴定,法官说她以为司法鉴定机构会通知她去送委托函,后来法官说尽快将委托函送过去。
  司法程序真叫人xinhan  
  宝宝第一次试吃鸡蛋,是吃蛋黄的四分之一,一岁半以后才能吃蛋清或整蛋。  
  @救救可爱宝贝 可怜天下父母心,宝宝现在怎么样了,其实这个事谁都没有错,错就错在我们政府很少关注这些,什么毒奶粉,什么预防针打伤孩子等等,类似的事情太多了,真不知道以后该给孩子吃什么,用什么,穿什么!还不如生到农村,吃自己种的!哎
  接146楼  日我们又给法医打电话询问委托函的事,法医说委托函已经送过去,但是病历资料原件还没送过去,法医还说他们已于日与法官进行了电话沟通,需要法官亲自将病历资料原件送过去,并且得有两个鉴定人在场跟法官谈。
  日我们去找法官,法庭停电,法官出去办案了。日我们又去找法官,跟法官说法医那边还没有收到病历资料原件,无法进行鉴定,法官说尽快将病历资料原件送过去。
  日上午我们给法医打电话,问法官过去送资料了吗?法医说法官还没有到,法医还跟我们说法官给他们打电话了说当天要去送资料,日下午我们又给法医打电话,法医说法官已经来过了,但是他们看过法官送去的资料,说他们鉴定机构没有精神方面的鉴定资质,要尽快给法官发退件函,但12日当天只是口头告知法官他们没有资质。
  日我们又去找法官,问法官北京通达首诚司法鉴定所没有精神方面的鉴定资质,接下来有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将如何产生的问题?
  法官说北京通达首诚司法鉴定所给她推荐了两个有精神方面鉴定资质的机构,一个是中华医学会,一个是法大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但病历原件资料还在北京通达首诚司法鉴定所,等她将资料取回来,才能委托新的鉴定机构。
  首先,祝愿这位妈妈的宝贝能早日康复,健康快乐的成长。然后,非常感谢你辛苦码字,把这段经历和经验分享!这帖子对万千家庭,家长都是个提醒!希望宝宝们都能无忧,健康快的成长!  
  前边有个朋友写了《柳叶刀》关于MMR和自闭症关系的文章撤回,做着造假的事情,我去查了一下,果然是这样的。摘录部分如下:  The MMR vaccine controversy centers on the 1998 publication of a fraudulent research paper in the medical journal The Lancet that lent support to the later discredited claim that colitis and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re linked to the combined measles, mumps and rubella (MMR) vaccine.[1] The media have been criticized for their na?ve reporting and for lending undue credibility to the architect of the fraud, Andrew Wakefield.  Investigations by Sunday Times journalist Brian Deer reported that Andrew Wakefield, the author of the original research paper, had multiple undeclared conflicts of interest,[2][3] had manipulated evidence,[4] and had broken other ethical codes. The Lancet paper was partially retracted in 2004, and fully retracted in 2010, when The Lancet's editor-in-chief Richard Horton described it as "utterly false" and said that the journal had been "deceived."[5] Wakefield was found guilty by the General Medical Council of serious professional misconduct in May 2010 and was struck off the Medical Register, meaning he could no longer practice as a doctor in the UK.[6] In 2011, Deer provided further information on Wakefield's improper research practices to the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BMJ, which in a signed editorial described the original paper as fraudulent.[7][8] The scientific consensus is that no evidence links the MMR vaccine to the development of autism, and that this vaccine's benefits greatly outweigh its risks.  Following the initial claims in 1998, multiple large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were undertaken. Reviews of the evidence by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9]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the Institute of Medicine of the US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10] the UK National Health Service,[11] and the Cochrane Library[12] all found no link between the MMR vaccine and autism. While the Cochrane review expressed a need for improved design and reporting of safety outcomes in MMR vaccine studies, it concluded that the evidence of the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MMR in the prevention of diseases that still carry a heavy burden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justifies its global use, and that the lack of confidence in the vaccine has damaged public health.[12] A special court convened in the United States to review claims under the National Vaccine Injury Compensation Program rejected compensation claims from parents of autistic children.[13][14]  The claims in Wakefield's 1998 The Lancet article [15] vaccination rates in the UK and Ireland dropped sharply,[16] which was followed by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cidence of measles and mumps, resulting in deaths and severe and permanent injuries.[17] Physicians, medical journals, and editors[18][19][20][21][22] have described Wakefield's actions as fraudulent and tied them to epidemics and deaths,[23][24] and a 2011 journal article described the vaccine–autism connection as "the most damaging medical hoax of the last 100 years".[25]  楼主的心情十分理解,我也是2个孩子的妈妈,老二马上也面临打疫苗,非常关心这个才去查的,而且我现在在英国,方便查这方面。楼主的漫漫维权路,很难走,医学上毫无定论,甚至被推翻的东西,很难拿来做证据。希望楼主更多精力放在孩子上,不要太执着于疫苗和自闭症的关系。我刚刚查,英国NHS推荐MMR疫苗是宝宝12-13个月打的。
  按照我对疫苗的理解,蛋清也好蛋胚也好,只是载体,之所以过敏的孩子不能打,是因为担心严重过敏反应,楼主的宝宝打了,但是没有严重过敏反应,说明并不过敏。而之后发生的自闭症,应该和蛋胚无关。  翻译上边的一部分,在1998年,作者Andrew Wakefield在柳叶刀杂志刊登了他的论文,认为MMR疫苗和自闭症、肠炎有关,之后英国美国几个研究表明,未发现有此联系,随后2004年杂志部分撤回本文2010年全部撤回,且认为作者数据造假。英国NHS吊销了作者Andrew Wakefield的医生执照。在美国的自闭症家长对MMR的赔偿诉讼中,法庭也驳回了诉讼。从1998年文章发表之后,全球的MMR免疫注射率下降,而导致大量的麻疹等爆发,对人类健康造成很大影响。2011年杂志提出MMR和自闭症的联系,是近100年最具有破坏性的医疗骗局。  我想在中国,这样的诉讼之路更加漫长和无助。更何况本身是一个可能的骗局。楼主妈妈,加油,相信你有这份决心和毅力,一定会带好宝宝,给宝宝一个好的引导和健康成长的环境。加油!
  接157楼  您是一个学医的专业人士,但是把疫苗的各种成分割裂开来去理解,显然是不够科学严谨的。天然麻疹病毒的感染路径是经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而且不会夹杂其他乱七八糟的成分进入人体的,而疫苗里面有多种辅料,远远超过天然病毒的复杂性,而且是直接注射进入人体,与天然感染路径不同。官方的说法是麻疹疫苗使用接近50年,非常安全,可是制备方法为什么要不断变化(另外一些变化此处留下伏笔,以后再说)?  我只是作为一个受害孩子的家长把自己经历的事情写出来,给其他孩子的家长以参考。让其他的家长关注自己的孩子到底适不适合接种。我的经历已经充分说明,某些医生存在长期违反接种禁忌的问题,需要管理部门加以整顿,才可以保证公众的安全。  说到这里,如果医学界早就把问题解决了,何苦我们家长做这些工作。有勇气承认错误,才会去解决问题,事情才能向好的方向发展,一味利用自己的优势或权力去掩盖真相,只会失去公众的信任。
  @yangliecho  谢谢您的提醒,正是因为孩子没有出现严重过敏反应,才导致了严重后果, 因为严重过敏肯定会带孩子到医院做检查和治疗,那样就不会造成缓慢隐蔽的损害了。实际回想我家孩子当时是有一点点反应,但属于一过性的,就是接种疫苗后拉过油性的大便,以前从未有过。但只拉了很短时间,而且未经任何治疗就恢复了。由于过度相信疫苗的安全性,才被医生骗的接种了有禁忌的疫苗。  这些也是我提醒其他家长注意的地方,毕竟医生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医生很负责,会认真对待每个孩子和家长,讲解详细,风险就很小。像我们注射疫苗那家医院的医生,就从来不做仔细讲解,而且有录音证明他们十多年都是这样操作的,必然会造成部分孩子受到伤害。
  接154楼  法官还说等取回病历原件尽快通知我们。日我们给法医打电话,问法官取走病历原件了吗?法医说法官大约在日已将病历原件拿走。
  日我们又去找法官问新鉴定机构如何产生的问题,并将高院的回复告诉了法官,高院给我们的回复是:“据我们了解具有精神鉴定资质机构有法大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你申请的案件可以重新摇号或双方协商去法大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
  法官说正准备给我们打电话说这件事,还说再产生新的鉴定机构应该很快。法官给我们做了一份笔录,说先跟被告协商去法大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鉴定,要是被告不同意再去参加高院的摇号。而且法官说摇号也很快。
  可是时间又过去40多天了仍然没有任何消息。日上午去了北京市大兴区法院下面负责审理的法庭,办案法官不在,我们找了庭长,说明了日找过办案法官,要求尽快产生有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的问题。庭长说案件摇号都是通过网络上报,有没有资质法庭只负责提示,具体产生的司法鉴定机构是否有资质摇号说了算,属于程序问题,还说摇8次也是程序问题,和法庭没有关系。我转述了询问北京市高院得到的回复,法大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具有相关鉴定资质,庭长没有正面答复。
  2014年总书记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使我们对孩子的诉讼有了一丝希望,可是就目前案件的缓慢进度看,我又感觉到给孩子讨说法是如此的艰难。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想实现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就要看每一个具体的案件是否得到了公平公正的审判。我做为一个中国人,做为社会的一员肯定会为实现国家的总目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无论维权的过程多么艰难,为了我可爱的宝贝和全天下千千万万的可爱宝贝,我一定要将维权进行到底。
  把我家宝贝的照片发两张    
  @救救可爱宝贝 165楼
19:21  把我家宝贝的照片发两张      ------------------------------
  接164楼  现在想想既然孩子得的病是孤独症(又称自闭症),孤独症被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界定为脑病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而且孩子的脑电图还有异常,光凭训练肯定是治不好孩子的病的,难怪我这几年给孩子做了这么多训练见效甚微。
  而且这种脑病就目前的医疗水平来说只能改善,根本就治愈不了,孩子目前的状况是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带他出去玩不认识回家的路,还到处乱跑,不认识一个字,也没有危险意识,全天候都得有人照看。
  我家宝宝也有孤独症,低功能,看了楼主帖子回忆孩子打麻疹疫苗的时候也是有明显过敏反应,且当时根本没人问是否鸡蛋过敏(我家孩子是11年底打的疫苗,按楼主说法不问也正常,我这个妈妈也是够粗心),不过那时孩子8个月本来就不会说话,也不知得了孤独症是不是和疫苗有关系了。看楼主描述很有同感,孩子得了这个病,对家庭来说真是巨大灾难,带这样的孩子实在太辛苦了,旁人真的无法体会。同时也想问问楼主,现在孩子的语言情况如何?睡眠情况如何?大小便能自理吗?情绪问题严重吗?康复训练多久了?效果怎么样?  
  唉,太不容易,孩子受苦,妈妈受累!疫苗怎么会导致孤独症呢?好微妙啊!  
  接168楼  为了照顾孩子,我们无法工作,没有了经济来源,为了照顾孩子,我们的睡眠少之又少,还经常被累的精疲力尽,为了照顾孩子我们没有更多精力照顾心脏手术后躺在病床上的老母亲,无法尽孝。
  想想我们的孩子曾经是那么聪明可爱,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全是因为北京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又称某医院)的医生不负责任,违反接种禁忌给孩子乱打疫苗造成的。
  最新进展: 日上午,去法庭找到了办案法官,法官说被告还想摇号,由于国内具备精神鉴定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很少,经过法官与被告沟通后,决定委托法大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进行司法鉴定,法官已经给法大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发去委托函,等待法大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回复后,就可以去做司法鉴定了。
  接172楼  做为承担公共卫生职能的医生和医疗机构,不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在明知孩子有接种禁忌的情况下还给孩子接种疫苗,毁掉了我们孩子的一生,毁掉了我们夫妇二人的后半生,毁掉了孩子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的晚年幸福,给我们的孩子和家庭造成巨大的伤害。
  本来接种疫苗是为了预防疾病的,由于医生的违规操作,使孩子得上了比要预防的病还要可怕千百倍的疾病。直到今天,如果不是看到2013年6月底网上发表的《疫苗后遗症的孩子们》的新闻,看到疾控中心主任王宇公布的小概率事件的发生概率和发生的必然性,我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北京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又称某医院)的医生对我的孩子进行的违规免疫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侵害行为。
  支持楼主,希望你能早日为孩子讨回说法  
  接175楼  北京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又称某医院)的这种行为已经给我的孩子造成了非常大的人身伤害,给我的家庭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强烈要求北京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又称某医院)对他们实施的侵害行为承担责任,赔偿由此给我们造成的各项损失。
  帮楼主顶一个吧
  接177楼  读了我的故事大家一定会受到一些启发吧。那就是疫苗要给适合接种的人接种,如果您的孩子不适合接种千万不要给孩子接种,与其事后艰难的维权诉讼,不如事前避免遭受侵害。一旦遭受这种严重的伤害,多少钱都买不回孩子的健康和家庭的幸福。
  支持你维权,但感觉应该很难的,别因为这个影响孩子的康复训练。至少能让社会关注孤独症儿童也是好的!加油!同为星妈太理解生活的艰难了!  
  接177楼  几乎每个父母都望子成龙,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的家长甚至不惜血本购买昂贵的学区房,可是如果我们不把好疫苗接种关,一针不该接种的疫苗会将所有这些美好愿望化为泡影,不仅孩子无法正常上学,父母无法正常工作,而且这种痛苦和折磨将会伴你终生。
  下面我引用北京大学免疫学系副主任王月丹日发表在博客上的文章《不要滥用疫苗,山西疫苗事件给我们的警示》里的一些话来说说滥用疫苗的危害。
  这篇文章里说:“我从免疫学的角度,给大家讲过,其实疫苗并非绝对安全的,其可以引发不良反应,而且很多时候,这种不良反应及其发生机制,还是人类目前无法解释的。”
  接183楼  “对于疫苗的风险,我更是一再强调,应该警惕,因为即使在最好的疫苗,最好的储存条件和使用的情况下,仍难免有不良反应的出现。”“要想避免类似的疫苗相关损伤,就应该避免滥用疫苗,只在必要的时候使用必要的疫苗,这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最重要的是健康,疫苗应该是人类健康的守护者,正确和恰当的使用疫苗,就是对生命和健康的尊重。人们需要尊重别人的健康与生命,更要尊重自己的健康与生命,不恰当的滥用疫苗,其实就是在拿自己的健康和生命开玩笑。”
  支持楼主。我相信坚持是会有希望的。  
  接185楼  “山西疫苗事件是个悲剧,是无知造成的悲剧,也是我们健康科普的悲剧。如果,我们再继续不尊重免疫学知识和规律,这样的悲剧就不会结束。”
  “同时,也希望CDC能以此为鉴,保证好今后疫苗的供应和正确使用,更希望全社会的人都能学习和了解最基本的免疫学知识,尊重免疫学规律,不再滥用疫苗。”
  疫苗这件事实在是双刃剑,家长得到的指导太少了。  我家孩子接种MMR之前,也是翻了好几天的资料。去打的那天,护士还跟我解释Andrew Wakefield 在1998年的研究被推定为造价,后面发现他的研究与新疫苗生产厂家有关,而且他的研究导致大批家长拒绝MMR,引起麻疹几次流行,有人因此丧命。不过后来我还是拒绝了,等孩子大点再说吧。  从统计角度讲,人群需要维持一定的接种率才能保证麻疹的不流行。不接种引起麻症流行的代价,可能比接种产生后遗症要小。只是摊到个人头上,这样的代价是承受不起的。但不接种,又要担心万一孩子真得了麻疹怎么办?这是一个很凶险的病毒。真是左右为难。  还有一种MMR与自闭症发病说,MMR是三种病毒的疫苗,其中麻疹是减毒活疫苗,同时接种三种病毒会对免疫系统造成影响,加上个体特质又可能引起自闭症,所以现在有些家长选择一次只打一种病毒的疫苗。  楼主家的孩子并非个例,我也支持楼主的论点,可是MMR和自闭症的因果关系还未被研究认证,也没有被医学界承认的,只能祝你一切顺利。
  接188楼  由此可见滥用疫苗的确非常可怕,但在很多地方都要求幼儿按时接种疫苗,以此作为以后入托入学的必要条件的前提下,家长在不了解基本的免疫学知识和医生掌握禁忌症不严的情况下,给孩子接种了本不该或不适合的疫苗。所以建立起科学的检测手段才能保障孩子安全的接种疫苗,避免给孩子、家庭和国家造成损害。
  还是拿王月丹的一句话来说吧“是的,我也有女儿上幼儿园,所以,我们更应该要求有关部门不要滥用职权,干涉儿童受教育的权利。”这句话也反应了家长们的无奈。
  为了让更多家长对鸡蛋过敏有更多的了解。我转发一篇2012年发表在《安徽农业科学》上的文章,文章题目《鸡蛋蛋白过敏综述》,文章的作者是国家蛋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北京德青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研究人员。
  作者:付琴,宋伟,王旭清(1.国家蛋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北京德青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81)  摘要 鸡蛋过敏是一种复杂的无序状态,许多鸡蛋蛋白均可引起过敏。鸡蛋蛋白过敏受多种免疫机制驱动,过敏发生率和占主导地位的过敏机制随年龄改变而改变。鸡蛋过敏一般为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型过敏反应,鸡蛋蛋白中主要的过敏原为卵白蛋白、卵类黏蛋白、卵转铁蛋白、溶茵酶。鸡蛋过敏真实患者或疑似患者及早避食蛋制品和及时给予喂养指导十分重要。通过对过敏的诱发和免疫机理的了解探讨了导致鸡蛋过敏反应的过敏原特征和检测手段,并对过敏反应的预防策略进行分析。
  食物过敏是指由免疫机制介导的食物不良反应,食物过敏又进一步分为IgE介导和非IgE介导的反应,前者属于I型过敏反应,鸡蛋蛋白过敏机制为I型超敏反应,在医学上属于变态反应。
  鸡蛋是FAO/WHO认定的导致人类食物过敏的八大类食物之一,早在1912年,体内外试验均发现鸡蛋清中的多种蛋白质与鸡蛋过敏症有关。据估计,鸡蛋过敏的发生率甚至超过了牛奶过敏,是美国和欧洲国家儿童中最常见的速发型食物过敏反应性疾病。  备注:FAO为联合国粮农组织,WHO为世界卫生组织。
  楼主给孩子做个血检吧,看看汞是不是超标。预苗保存需要汞,汞中毒后遗症跟自闭症一模一样。这也是国外的一些医生认为预苗导致自闭症的原因。定时给孩子吃些香菜煮的水,这个可以清除一些血液中的汞,对孩子身体恢复有帮助。  
  我孩子鸡蛋过敏,所以我拒打了麻疹预苗。对于打预苗我一直都是能不打就不打,麻疹预苗不在国家的必须的那个范围内。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6周岁是不是童工 的文章

 

随机推荐